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下册)【全册表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629.00 KB
- 文档页数:79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单元教学计划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一、指导思想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学生26 人,男生17 人,女生9 人。
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
特别是像××等学生成绩优秀,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我班差生较多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
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1、内容和编排本册共有课文十九篇,精读课文十二篇,略读课文五篇,综合性学习两篇。
这六个单元,每组由“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这些部分组成。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口语交际”“习作”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语文园地”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
本册要求会写120 个字。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教材后附生字表。
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课本最后设有“词语表”。
2、教材的主要特点(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5)语文园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6)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四、教学目标及学习方法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草原》教学设计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案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2019 年月日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花之歌》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变形记》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变形记》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案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案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注:所有填写的内容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
新课教学(33)分钟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出示课件2】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想一想: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检查反馈,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3】(1)出示词语,读一读。
万象更新鞭biān炮眨眼通宵xiāo间jiàn断万不得已截然燃放小贩摆摊儿彼此贺年恰好一律彩绘分fèn外(2)出示词语卡片,观察特点。
饺子榛子栗子风筝提示:后面的字是轻声。
读得又轻又短。
【出示课件4】(3)词语解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的焕然一新。
张灯结彩:挂上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分外:超过平常,特别。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
空竹:一种木制的传统健身玩具。
3、体会“京味儿”的语言特点。
【出示课件5】(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有《老舍全集》行世。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
他的语言俗白,通俗易懂,朴实无华,京味儿十足。
【出示课件6】(2)出示词语,读一读。
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提示:儿化音。
后面的“儿”只做卷舌的动作,音不要读出来就可以了。
掌握积累词语的方法,逐步养成主动积累和运用词语的习惯。
从词语切入,体会老舍先生作品的“京味儿十足”。
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一幅幅浓郁的北京春节画面。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难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识民居1、出示CAI课件,说说你认识哪些民居。
2、教师介绍: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小小的礼物,那就是一段介绍各地民居的图片。
民居是人们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使用。
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今天我们就认识其中两个。
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走进文中介绍的傣家竹楼和客家民居中去,看一看两个地方的民居能让我们感受到些什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客家民居或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三、自主研读,合作梳理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这两个地方的民居给我们留下的初步印象。
可以说是零零碎碎的,现在王老师要把大家分成六个小组,如果在相应的时间里面,你们完成了一个民居的介绍,可以接着学习另一个民居。
每个组长手里有两张卡,组长负责把你自己读到的关于民居的特点读给成员听,组员交流讨论,然后发挥你们集体的智慧,运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民居的特点,组长负责记录下来。
明白了吗?3、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四、反馈交流,了解民居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建筑成因: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偏僻、边远的山区,为防盗版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
建筑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成土楼。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设计(共12课时)1、熟练掌握常见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能正确运用;2、研究新词语,扩大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复方法:通过阅读、听说、写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复,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词语。
三、复重难点:1、研究新词语;2、区分同音异义词;3、理解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四、复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通过阅读文章,研究新词语。
1、教师朗读文章,学生跟读,注意新词语的发音和意思。
2、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圈出不认识的词语,记录下来。
3、学生交流讨论,互相解释新词语的意思。
4、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新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二、区分同音异义词。
1、教师出示同音异义词,让学生区分它们的意思。
2、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同音异义词,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同音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
三、学生写作练。
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让学生运用新词语和同音异义词进行写作。
2、学生相互交流,互相修改,提高写作水平。
3、教师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一、通过听说练,巩固词语的掌握。
1、教师朗读词语,让学生跟读,注意发音和语调。
2、学生进行词语口语练,互相问答,巩固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对话,运用新词语和同音异义词。
二、学生阅读练。
1、教师出示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默读和朗读,注意新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2、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回答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词语填空练,巩固词语的掌握。
第三课时一、通过游戏方式进行词语复。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进行词语匹配游戏。
2、学生进行词语接龙游戏,运用新词语和同音异义词。
3、教师出示词语谜语,让学生猜测词语的意思。
二、学生写作练。
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让学生运用新词语和同音异义词进行写作。
2、学生相互交流,互相修改,提高写作水平。
3、教师评价学生的写作成果,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
三、教师总结词语复的方法和技巧。
金色的鱼钩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找出文中的几种描写方法。
3.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
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4.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5.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增强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视频导入。
同学们,关于红军长征你了解多少呢?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讲有关红军过草地的故事。
(课件出示红军过草地的图片并配上背景音乐)课件出示:远远望去,草地似一片灰绿色的海洋,不见山丘树木,没有村寨道路,一眼望不到边。
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直至被完全吞没。
每年的5月至9月为草地雨季,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变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经过草地的……准备的青稞麦炒面,需要用水煮着吃,没有水,干吃很难受,且口渴难熬。
一般战士准备的干粮,两三天就吃完了,所以饥饿和疾病威胁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许多同志没有在战场上倒下去,却在草地里默默地死去……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金色的鱼钩》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地,一起去看看那位伟大的老班长。
板块二 文本故事初次读,班长形象眼前现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查字典等方法读准字音,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颧quán 骨 两鬓bìn威胁 喜出望外 收敛 弥漫 衰弱 瞻仰 奄奄一息3.检查学生读准字音。
“鬓”字是前鼻音;“颧”字读“qu án ”。
4.借助查阅资料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互相交流理解不懂的词语。
5.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指名学生概括,全班同学补充:课文叙述了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
2023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通用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为所欲为”等词语和美丽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难点:体会写法,感受语言特点。
三、课时支配:1课时四、教学打算: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改变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五、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洁到没有舞台灯光和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行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
今日,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3、朗读品尝,了解藏戏的特点(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1、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骄傲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有;中国拥有藏戏的骄傲。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详细了解藏戏的特点1、默读8自然段到最终,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详细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详细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袤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为人民服务》教课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为人民服务》教课设计( 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司马迁、鸿毛、兴盛、炊事员。
2.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遇到革命人生观的启发教育。
4.初步意会环绕主要意思分层阐述的表达方法。
教课重难点: 1. 领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 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 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
2. 重点句子的课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同学们,经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杀身成仁、英豪在战场上赴汤蹈火的历史画面。
怀念着革命前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
今日,我们持续跟从时空的变换,到延安窑洞前往倾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 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以前背过、爸爸妈妈也以前读过,文中终究发散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经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下做的演讲 ?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虑:课文环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3.沟通初读收获⑴认读生字词⑵指读课文,校订读音⑶沟通谈论:课文环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三、品析词句,理解感悟环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如何层层深入,进行详细表述的?细读课文,跟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觉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虑: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何为人民服务 ?⑴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完全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去掉“完整”、“完全”两个词,比较读,领会两个词语中包括的意思。
谈谈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案例。
⑵再读开头,感悟写法。
( 直接点题,亮明看法 )⑶依据提示背诵: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 () 、() ,是 () 。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教案第一单元目的:小学阶段4篇文言文:五下《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六下《学奕》《两小儿辩日》,目的就是对文言文的样式和研究方法有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正确断句;流利朗读;背诵。
(课后第一题要求)第一课需注意的问题:1:“之”的用法。
2、读音:为是其智弗若与?“为”读四声孰为汝多知乎?“为”读二声;”知“读”智“的音。
3、了解作者XXX。
4、课后第四题。
要联系生活实际,谈悟出的道理。
第二课需注意的问题:了解作者。
初次研究XXX的散文,了解他的名篇。
感受其语言的优美。
抓重点句子。
如课后第二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谈理解和感受。
比喻、排比、设问、反问这些修辞的典型句子要会找出来。
3、仿写。
作者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仿写几句。
如第三段①找准句式:……的时候,日子……②定好主题:珍惜时间。
第三段结尾处的拟人句,动词应用很好:跨、溜、闪仿写这种题型既注重了体味语言的美,又引导了学生仿照应用,是一种极好的语言训练方式。
背诵全文。
这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式。
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5、阅读链接:《明日歌》要球会背。
世人“苦”被明日累第三课需注意的问题:借物喻人的手法。
引导学生研究,应用与写作。
2、抓重点句子。
如课后第二题的两句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先抓重点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谈理解,而后理解句子。
这样的重点句子应该会背。
3、欣赏积累句子。
如课后第三题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点明中心,饱含哲理的句子该重点积累。
如:9页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第二自然段的句子;第三段的课后的句子。
回顾拓展需注意的问题:1、口语交际:作①说清过程。
①叙事有条理。
②说真实感受。
②有真情实感。
③说受到的启示。
③悟道理,明中心。
2、作。
三方面内容(都练练)①要求叙事清楚;注重获得的启示。
②抓住特点,仿借物喻人的办法描写事物,谈感悟。
③看漫画,学会观察,合理想象。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表格】教学目标: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能力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2、第二组………………………………………….10课时3、第三组………………………………………….11课时4、第四组………………………………………….11课时5、第五且………………………………………….11课时6、第六组…………………………………………..7课时7、总复习………………………………………….40课时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会写本单元8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等词语2、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2.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
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练笔:发挥想象,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出八儿喝腊八粥的情景。
4.一枚大得吓人的赤枣,总算暂时堵住了八儿的小馋嘴巴,请同学们再通读课文,谈谈自己读了《腊八粥》之后的感受。
5.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给大家读一读,课下可以抄在你的积累本上。
6.名家阅读:推荐课后阅读冰心的《腊八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要注意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1.突出主体,注重层次。
在教学中,我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力求让学生全员参与,读中感悟,悟中品情,引导学生抓住八儿心理变化的同时,更抓住孩子们对八儿的喜爱之情,运用了最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方式,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中!这也激起了孩子们对腊八粥的喜爱之情,从而能更清晰地理解课文。
2.主线清晰,细节生动。
为了分析作者如何把八儿的嘴馋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从八儿的心理变化这一线索入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八儿。
期末评估材料课堂教学年级六年级科目语文姓名二0二0年三月全册目标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
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4~5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
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教学进度表2019—2020学年度第2学期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年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年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年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总计第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年月(四)品读第五部分(第20~21自然段)。
最后八儿终于喝到了腊八粥。
作者又是怎样来写喝腊八粥的呢?画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进行赏析。
①“靠着”、“斜立”、筷子“摆”成十字,动作描写。
②“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外貌描写,写出了八儿喝饱了以后满足的样子。
③“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八儿的父母也喝得十分满足,通过对人们喝完腊八粥后状态的描写,表现出腊八粥的美味。
2023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老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别饿坏了那匹马》学习目标:学问与实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领悟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妙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谢之情。
学习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妙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谢之情。
学习难点: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妙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法提示:综合运用读、画、读、想、写、议等多种语文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留意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达标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残疾(jījí)瞥(p iēpiě)见挣扎(zhāzhá)从(cōngcóng)容2、读读记登记面词语。
忐忑担心刻骨铭心十指连心泪流不止怒目圆睁不由分说一如既往尴尬嘱咐3、多读几遍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课文一共写了哪些人物?你喜爱其中的哪一个?为什么?5、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想一想每次的用意是什么?6、仔细读了课文,我还有以下几点疑问:二、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思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妙的心灵?找一找,画一画这些句子,然后专心读一读,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写在空白处并与同学沟通。
学法提示:综合运用读、画、读、想、写、议等多种语文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即:多读几遍课文,画出相关语句,然后专心读一读,想想自己为什么感动,或者是自己从中体会到人物的什么品质。
最终把这些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同学沟通。
2、文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是那么和善,我们可以从多处描写中体会到他们的美妙心灵。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内容目录一、全册教材内容二、全册教材分析三、学生情况分析四、全册教学目标五、全册教学重点六、全册教学策略七、培优辅差计划八、全册教学进度九、单元教材分析十、全课教学目标十一、全课教学重点十二、全课教学难点十三、教学时数安排十四、课时教学目标十五、课时教学重点十六、课时教学难点十七、课时教学准备十八、课时教学设计十九、教学板书设计一、教材内容第一单元第二单元1.北京的春节 5.鲁滨孙漂流记(节选)2.腊八粥 6*.骑鹅旅行记(节选3.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 7.汤姆·索亚历险记4*.藏戏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写作品梗概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第三单元第四单元8.匆匆 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9.那个星期天 11.十六年前的回忆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小桥流水人家 12.为人民服务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13*.金色的鱼钩口语交际:即兴发言习作:心愿语文园地四第五单元第六单元14.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 综合性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回忆往事16.表里的生物依依惜别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古诗词诵读口语交际:辩论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语文园地五二、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试行。
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六组,依次是: 民风民俗、外国名篇名著、人间真情、体会人物品质、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
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六年级上册保持一致。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
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
生字注音采用在生字的头顶上直接注意的方法。
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总复习教案设计(精品24页)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复教案复拼音和生字(2课时)一、复目标:1.牢记声母、韵母、拼音、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和一些拼写规则,能正确拼读和拼写音节;2.能按顺序背诵和默写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能运用拼音识字,正音和研究普通话;3.复用音序和部首的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复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让学生进行合作,自主研究。
三、复重难点:复生字和查字典的方法。
四、复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一、认真复拼音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二、给下列词语的拼音标上声调符号。
guan3 lei2 ting2 wan4 jun1 mang2 ran2 ruo4 shi2惯雷霆万钧茫然若失三、复拼写规则:1)韵母除和声母相拼不能省略,跟其他声母相拼都要省去两点,如nǚ(女)、lǜ(绿)、jū(居)、xū(虚)、yǔ(雨)。
2)aoe开头的折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容易拼错,需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四、复80个“我会写”的生字。
要求:1.在自己的听写本里找出听写错误的生字;2.思考为什么出错;3.再将正确的生字写下来,并组成词语;4.四人小组相互研究,提出难读的字,分享记忆方法;5.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一、汉字音、形、义的辨别。
1.准确表达思想和感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不写错别字。
如何做到这一点?(讨论)2.教师总结:不随意增减笔画,要认真辨别汉字的音、形、义,勤查字典,多学多问。
二、复用部首的查字法查字典。
查字典一般采用音序查字、部首查字和数笔画查字三种方法。
一般来说,熟字查音序,生字查部首,没有部首则用数笔画查。
查字典要注意选择义项,给多义字定义项要从词的整体考虑,有时需联系上下文。
1.什么情况下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可分为几个步骤?3.出示生字,比一比看谁查得快;4.教师总结部首查字典的步骤;5.什么情况下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6.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可分为几个步骤?7.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第1单元1 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写本课的“醋、燃”等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过程与方法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3.情感与价值了解老北京的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1。
关于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的课件.2。
歌曲《恭喜》。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
(唤起学生对过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播放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1)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2)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体认读。
(3)对于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腊八→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6。
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地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处做批注。
教案设计(封面范本)设计主题:《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学科:学校:授课教师:日期:二〇年月日(内容范本)《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A案学习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上海石库门、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闽西南粤东北奇葩骚扰夯筑竹篾布局均匀风雨侵蚀安然无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清风徐来蜂拥而来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三、了解民居特点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客家民居位置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作用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1.自由读《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围绕哪段话来写的?(画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2.读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处?指名说,互相补充。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中华第一龙》教案《中华第一龙》课文原文在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
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像是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然而却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
它是从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考古学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龙”。
“中华第一龙”说明中华民族在形成初期,就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
图腾,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
古时候,各个民族都会选取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作为图腾,以它作为自己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
比如,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
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腾云驾雾,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因此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渐渐形成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
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
至今,不少建筑物和生活用品,都以龙作为装饰,人们把它雕在房椽上、桥梁上、舟船上,刻在胡琴上、拐杖上、刀剑上。
节日里或庆典上,舞龙是最隆重的活动。
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也被称作“望子成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带有“龙”字的词语,都表示赞颂或祝福。
歌词“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抒发了我们民族的壮志豪情。
“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再次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中华第一龙》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以读促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了解龙的形成以及发展的过程。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中华民族和龙的深厚情感,感知源远流长,丰富奇魄的龙文化,培养民族感情。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表格】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会写本单元8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
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
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会文
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
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
有感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时数:13课时
课时按排:
1、文言文两则……………………………..2课时
2、匆匆…………………………………..2课时
3、桃花心木………………………………..2课时
4、顶碗少年………………………………..1课时
5、手指…………………………………..1课时
6、四、拓展………………………………..1课时
7、口语交际、习作(一)………………...4课时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 周第 课时 课时教案
编号: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截然不同等词语
2、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
美德
3、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
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中蕴涵的民族文明和传统美德。
教学难点:
体会语言的表达特点
教学时数:10课时
课时按排:
6、北京的春节……………………………..2课时
7、藏戏……………………………………..1课时
8、各具特色的民居………………………..1课时
9、和田的维吾尔…………………………..1课时
回顾、拓展二……………………………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4课时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
3、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4、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
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时数:11课时
课时安排:
10、十六年前的回忆…………………………..2课时
11、灯光……………………………………..1课时
12、为人民服务………………………………..2课时
13、一夜的工作………………………………..1课时
回顾、拓展三……………………………..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三………………………..4课时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令你感动句子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抓住关键词句品读,进一步深化对人物形象的感知,
在品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语言
表达上的特点,从中受到熏陶,启发。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数:11课时
课时安排:
14、卖火柴的小女孩……………………………2课时
15、凡卡……………………………………....2课时
16、鲁滨孙漂流记………………………………1课时
17、汤姆﹒索亚历险记………………………....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四……………………………..4课时
回顾、拓展四…………………………………..1课时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
第周第课时课时教案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