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与八纲的关系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79.92 KB
- 文档页数:2
陶军洋大夫(陶大公子)的六经八纲朴素辩证观念最近陶军洋老师想把自己的一些的思想,做一些概括性的报告,奉献给各位。
以《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为载体,结合实际医案,讲解了陶老师对于六经辨证的个人理解。
以后再有录音,还会继续补充。
仓促整理,未加润饰。
以后继续完善补充。
希望有缘者,珍惜。
南京中医药大学陈国强写于陶大夫门诊老店自然界有两个人,一男一女,谓之两合,两合成为夫妇,生下六个儿女,三男三女,此为六合,合成八个数,谓之八卦。
又叫天地人。
八卦推演成六十四卦。
这是六十四卦的起源,也就是易经。
人有两脉六气,两脉是父母之精气,精气走于里,六气走于外,合为一体,为一个人,这叫做活,这叫做脉气人气先天气,动之有形很正常。
何谓脉气?脉是什么?脉是人活着的信号,是人生死的信号,病与不病的信号,生命长短的信号,脉在人体上起这个作用,他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数不够而病,停则死,达不到四个数,不够数,就叫做病,停则死,所以叫做生生不息。
六气是什么?三阳气走外,三阴气走里,后边为太阳气,前面为阳明气,左右为少阳气,三气合为一体,加上内源三阴之气,人才有造型,两脉不足,六气就病,两脉不病,六气不病,人体动之有形,站如青松,坐如泰山,精神豪爽,气质昂扬,一身正气不败,这叫做动之有形。
动之无形,若要太阳经病了,人体型不正,人向后栽,向后仰,比如仲景杂病“痉病”有汗为柔,无汗为刚,发病时候就后仰,反张,咬牙啮齿,瞪眼。
这就是太阳经病了。
阳明经有病,人走路向前栽,跑得快,停不住,稳不下,站不稳,这就是动之无形。
少阳经病了,人左右摇摆,不是左歪就是右歪,不是左瘫就是右痪。
这也是动之无形。
六气之中,三阳气在外,三阳气好比千斤柱,支撑人体气血,人体骨架,人体不晃不倒,走路正常,一旦三阳经衰败,人体走路姿势就异常。
内三阴气衰败,人之肚腹五脏就病,人就失去原来的形状,人体脸色变,面色无光,动之无形,气不接续。
六气是什么?来源于黄帝内经,就是六经,六经就是六气,六气在解剖看不到,针灸刺激试验就看到了,太阳经走于后,针刺太阳经络就会上下传感,到头到脚,太阳之气,这是肉眼看不到的,肌肉解剖也看不到。
奇门遁甲丨八门与八卦关系这篇文章由以上知乎问题有感而发写下:相信不少人在学奇门遁甲的时候都知道,奇门局中分天地人三盘,而人盘所掌管便是人事,而人盘的则是由八门所负责,而所谓八门,则为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
其中最让人觉得头疼,也是一直以来争议了很久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这么排序,因此我做了下面两组表,第一组为转盘八门顺序,第二组为飞盘八门顺序:下面是飞盘八门顺序:从这两组图可以明显看出,两组的顺序明显是不同的,或许有人会觉得难道和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有关?为了让人分清是不是这样,我特意在下面列出了八卦,很显然转盘八门的排序和先天八卦并没有联系,那有没有可能跟阴阳吉凶有关呢?说不定是一吉一凶有规律的排布呢,其实也不然。
首先我们来了解这两组的顺序是怎么来的吧,看下图:这张图所表示的是一个九个宫殿,每个宫殿都住着两个人,一个是九星门派的人,一个是八门门派的人,两个门派的人都有一个派规,就是同门派的人不能相见,因为中宫的地方太小而无法住人,通常情况下,九星门派中的一人只能打破规矩借住在坤二宫,这里主要谈论八门的事情所以就不过多的讨论九星门派的事情。
而现在图上所对应的是每个八门的人都在自己家(宫殿),因为每个宫殿都有自己的脾气,所以把自家八门的人养出了各自的脾气,当然为了区分每个八门的人,所以对应的名字,在坎一宫殿住着的八门的人名字就叫休,其他的依次如此。
但是八门的人每天老呆在自己家也不舒服,总想去看看别的宫殿,看看外面的世界,毕竟世界那么大对吧,而根据奇门遁甲时间排盘,便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派遣某一宫中的八门人员作为执法头头去指定的宫殿检查,因为派规的原因,这个派出去人的宫殿就必须有人守着。
所以其他宫的八门人都要跟着动起来,而跟着外围宫殿一圈转着走动的排法就是转盘,而按照数字顺序飞来飞去的跑动的排法就是飞盘。
好了,归结上面所看到的,八门与八卦的关系:1.宫殿作为八卦,是不能动的,而八门可以随处走动。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有哪些
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概括一方面的病理本质。
然而病理本质的各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着的,即寒热病性、邪正相争不能离开表里病位而存在,反之也没有可以离开寒热虚实等病性而独立存在的表证或里证。
因此,用八纲来分析、判断、归类证候,并不是彼此孤立、绝对对立、静止不变的,而是相互间可有兼夹、错杂,可有中间状态,并随病变发展而不断变化。
临床辨证时,不仅要注意八纲基本证候的识别,更应把握八纲证候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将八纲联系起来对病情作综合性分析考察,才能对证候有比较全面、正确地认识,博粹堂中医讲。
八纲证候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可归纳为:
证候错杂:证候错杂是疾病某一阶段的证候,不仅表现为病变部位既有表又有里,而且呈现寒、热、虚、实相互交错,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应对其进行综合考察。
证候转化:八纲中相互对立的证候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证候转化,大多是指一种证候转化为对立的另一种证候,本质与现象均已变换,因此它与证候的相兼、错杂、真假等概念皆不相同。
但应看到,在证候转化这种质变之前,往往有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在真正的转化之先,又是可以呈现出相兼、夹杂之类证候关系的。
包括: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
证候真假:某些疾病在病情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本质相反的假象,必须认真辨别,才能去伪存真,抓住疾病的本质,对病情作准确的判断。
包括:寒热真假、虚实真假。
中篇辨证绪论:一、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学应有的、独特的内容,它是医治时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
无论疾病病种是否明确,辨证论治都能够依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灵敏地处理,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医学对疾病的处理能力。
二、证的内涵“证〞是中医学特有的理性概念,是哲理、医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是认识论、科学观与生命科学、医学实际内容的结合。
三、辨证的方法与关系临床辨证的一般思维规律,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病症、体征等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纲领,再确定辨证具体要素,然后形成完整精确的证名。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属于纲领证;病性辨证是区分证候的性质,属于根底证;脏腑辨证是以病位为主的辨证方法,属于具体证;此外,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也是中医学辨证分类的方法。
第七章八纲辨证【教学目的】熟悉八纲、八纲辨证,八纲证候相兼、错杂、转化、真假等概念;掌握八纲根本证候的临床表现,熟悉其证候分析。
【教学内容】1.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2.表里辨证:表证〔及半表半里证〕、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3.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4.虚实辨证:实证、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5.阴阳辨证:阴证、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6.八纲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类型;证候真假的含义、类型、证候特征、病机、辨证要点;证候转化的含义、类型、实质。
7.八纲辨证的意义。
【教学要求】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1.了解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意义。
2.熟悉八纲辨证的概念;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的辨证意义。
二、八纲根本证候1.熟悉表与里、表证与里证概念的相对性;表里两纲的辨证意义。
熟悉半表半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掌握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里证的概念、形成里证的三类原因。
关于数字8的历史典故八,这个数字在中华文化中拥有深厚的历史典故。
从远古时代开始,八就承载着各种重要的意义和象征。
它是一个富有灵性和积极寓意的数字,通过丰富的典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首先,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与繁荣。
在古代,人们常说“八方来财”,意思是财富源源不断地向各个方向涌来。
这是因为“八”在中文中的发音与“发”音相近,所以“八方来财”就寓意财富的无穷无尽。
人们追求繁荣和富裕的心态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中,这使得“八”成为了许多诸如八宝、八仙等吉祥象征的名称。
其次,八在中华文化中还象征着天、地、人和统一的力量。
古代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的认识很早就开始了,他们观察到太阳,土地和人类都处于八个方位。
这就形成了天、地、人的八个象限,被认为是宇宙的构成和秩序的基础。
同时,“八卦”和“八仙”等典故也从不同的层面展示了八的独特象征意义。
在八卦中,八个卦象代表着阴阳、天地、风雷、水火等基本元素,代表着一切事物相互制约和相互转换的关系。
而八仙则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神秘而有趣的人物,象征着人性的多样性和社会的统一。
八还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过年时的“八门财神”传承了八方来财的寓意,人们向财神祈福求财富与好运。
在婚礼上,新人也会穿戴八个吉祥符,以祈求幸福与团圆。
此外,八的指导意义也展现在中医中,其中的“八法”和“八纲”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总之,八作为一个富有灵性和象征意义的数字,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代表了吉祥和繁荣、天地人统一的力量,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象征和指导原则。
通过八的典故,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智慧和民俗文化。
这也提醒着我们,珍惜典故中蕴含的智慧,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让八继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吉祥。
易经八卦入门基础知识易经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
它是中国古代卜筮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易经八卦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精髓。
本文将介绍易经八卦的起源、八卦的含义、八卦图象及其解读等基础知识。
一、易经八卦的起源易经八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商周时期。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将自然现象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的观念。
这种观念通过八个象征性的符号体现出来,分别代表着一系列互相关联的概念和现象。
这就是易经八卦的起源。
二、八卦的含义易经八卦由两种基本符号组合而成,分别是"阳"(阳爻)和"阴"(阴爻)。
阳爻用实线表示,阴爻用虚线表示。
八个卦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1. 乾:乾象征着天,表示阳刚之气、积极向上的力量和无穷无尽的创造力。
2. 坤:坤象征着地,表示阴柔之气、包容力及温和的力量。
3. 震:震象征着雷,表示动力、激励和震撼的力量。
4. 巽:巽象征着风,表示柔顺、顺应和适应的力量。
5. 坎:坎象征着水,表示险陷、内敛和无限变化的力量。
6. 离:离象征着火,表示炽热、明亮和照耀的力量。
7. 艮:艮象征着山,表示止境、固守和静止的力量。
8. 兑:兑象征着泽,表示亲和、融合和交融的力量。
三、八卦图象及其解读易经八卦通过一种图象的方式来传达其哲学思想和智慧。
八卦图象由内外两个三角形组成,内外三角形的变化形成了八个不同的卦。
1. ☰乾卦:以三个实线(阳爻)组成,象征天、创造和君子。
2. ☷坤卦:以三个虚线(阴爻)组成,象征地、包容和小人。
3. ☳震卦:由上阳下震,象征雷、动力和进取。
4. ☴巽卦:由上巽下阳,象征风、柔顺和进退。
5. ☵坎卦:由上阳下阴,象征水、险陷和思考。
6. ☲离卦:由上阴下阳,象征火、明亮和启迪。
7. ☶艮卦:由上艮下阴,象征山、静止和守成。
医易会通派承先启后人的邹学熹马华新整理编者按:邹学熹教授,祖籍四川新都人。
他得力于已故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教他医学的廖德明先生,一位是教他易学的蔡福裔先生。
在学术上他主张医易会通,指出易学是中医学的理论渊薮,而中医学则是易学原理在实际运用中的典范。
邹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医易相通的原理,补充和完善了以五脏论杂病的完整体系。
还在治疗八法的基础上增入镇、涩两法为十法,从而使中医的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不致脱节。
邹氏毕生著作丰盛,《中国五脏病学》、《中国医易学》、《易学精华丛书》是其代表著作。
在临床上颇有独到之处,如擅长用丹药治顽疾;用虫介药治痰证、风证和皮肤病;扶阳敛阴药同用治危重的漏汗证;用大剂量的清热利湿药治急黄证等。
由此可见,邹氏治病有经有权,把医易原理准确地落实到了辨证论治的临床上,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值得我们学习。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孙思邈邹学熹,1931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盐市口,祖籍四川新都人。
抗日战争时期盐市口被轰炸,家毁父死,随母避难新都,在茶社为茶童。
邹氏之母颇有学识,保存了大量易经资料,晚归即教读四书五经。
12岁时拜廖德明学中医,15岁跟师开业行医,解放后参加土改医疗队巡回为县乡群众治病,医名大振,日诊百人。
由于母亲和老师的教导和鼓励,不仅要作个名医,而且要著书立说,为天下后世之楷模。
1956年奋力考入了成都中医学院,同年于成都青羊宫百花潭畔拜蔡福裔学易。
196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6年被评为中医内经教授。
1991年被推荐为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对象之一。
邹氏在学术上主张医易会通,提出要在医经学派、经方学派、伤寒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温病学派、会通学派的基础上,为创立一个崭新的医易学派而奋斗!对内经和易经很有研究,十年笔耕,自成一家。
1983年所著《中医五脏病学》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深受国内第三卷372外读者好评,美国东地出版社中医专家班康德先生来到成都中医学院,要求将本书译为英文本在美国出版发行,并希望按美国读者需要补充到60万字,后本书更名为《中国五脏病学》。
什么是中医⼋纲辨证?该如何去进⾏辨证?⼋纲辨证的概念⼋纲是指表、⾥、寒、热、虚、实、阴、阳⼋个辨证的纲领。
表⾥——辨别病位的浅深。
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
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纲辨证源流1.《内经》:“善诊者,察⾊按脉,先别阴阳”。
2.《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
3.《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
4.《伤寒质难》:正式提出“⼋纲”名称。
表⾥证的概念及意义1.表证(1)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经⽪⽑、⼝⿐侵⼊时所产⽣的证候。
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2)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疼痛,⾆苔薄⽩,脉浮,或⿐塞、流清涕、咽喉痒痛,咳嗽。
可分为表寒证,伤风表证和表热证。
2.⾥证(1)概念:⾥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2)⾥证的成因:①表邪失治,内传⼊⾥;②外邪直中,侵犯脏腑;③七情、饮⾷、劳倦等。
(3)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热,⼝渴烦躁,腹胀腹痛,呕恶,⼤便⼲结,⼩便短⾚,或神昏谵语,⾆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沉数有⼒。
(4)特点:①病位深;②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
3.半表半⾥(1)概念:半表半⾥是指病邪在由表⼊⾥过程中的⼀个阶段⼜称为“少阳病”(2)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烦欲呕,不欲⾷,⼝苦咽⼲,⽬眩,脉弦。
表⾥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是审察其寒热、⾆象、脉象等变化1.发热恶寒属表,但热不寒属⾥。
2.表证⼩便清利,饮⾷如故。
3.⾥证有内脏系统的机能障碍。
4.有⼀分恶寒,就有⼀分表证。
表证与⾥证的关系1.表⾥同病:表证和⾥证同⼀时期出现。
2.表⾥出⼊:表邪⼊⾥,⾥邪出表。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对纲领。
《景岳全书》——“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素问· 阴阳应象⼤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 调经论》——“阳虚⽣外寒,阴虚⽣内热”。
寒证1.概念:寒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2.临床表现:恶寒,畏寒,冷痛,喜暖,⼝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便清长,⼤便稀溏,⾯⾊⽩⾆淡苔⽩⽽润,脉紧或迟等。
八卦的由来及其历史演变八卦的由来及其历史演变八卦指《周易》中以“阴阳二爻三用”所组成的八种卦形,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以这八种卦象为基础,两两组合,得六十四卦。
天地间无穷的奥密,就尽在其中了。
关于八卦的起源,很难确指,只能是种种推测而已,有说起源于结绳改书契之时,以阳爻代表大结,以阴爻代表小结;有说代表原始文字的;有说生殖崇拜的;有说是对占卜龟兆模仿的,有说是蓍草排列方式的。
其中,以蓍草排列变化的说法比较合理。
本来,这种蓍草占卜只不过古代巫法的一种,但因为它具“人谋”的成份,逐渐得到许多人的欢迎而发展起来。
春秋战国时,八卦不已经跟某些特定的意义相联系。
其中最主要的是乾坤两卦,成为阴阳、天地父母的象征,为宇宙和人类社会及家庭伦理确定了基准,为后世儒学理论的系统化和《周易》义理之学的发达,打下了基础。
魏晋时期,王弼以老子玄虚之理释易,对八卦义理的深究起了很大的作用。
宋代儒学新变,进一步弃去“象数”之说,专取“义理”一路,特别是北宋二程,虽同为“五子”中人,但对邵雍的“象数”之说,即甚为不取。
朱熹虽然主张将“义理”与“象数”两种玩易的方法结合起来,但他主攻仍在“义理”,表现出理性精神。
不过,八卦还有另外一种神秘化的发展历史。
汉代时,《周易》的解释跟阴阳谶纬之学结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卦气说”。
不同的卦象与气候历法相配合,以“坎、离、震、兑”配四方与四时,称为“四正卦或四方伯”,四卦中的二十四爻也与二十四节气相配;“复、临、泰、大壮”等十二卦配十二月,称为“十二消息卦或十二辟卦”。
十二卦中的七十二爻,配七十二候。
四卦之外的六十杂卦共三百六十爻,也免强跟一年的三百六十五日相配。
这样,六十四卦跟节候运行相配,也就被赋予了预测天灾人祸意义,成为除神巫祭司之外,任何人都可以用来推算的工具。
汉代以后,“象数学”发展,又逐渐跟“术数命相”之学结合起来,形成所谓“太乙行九宫之法”,进而演化出“奇门遁甲”之术,八卦的功能更加神秘化,各种各样的算命术,就是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的。
《伤寒论》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之研究
:
伤寒论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著作,作者为临床医师张仲景。
它把我国最古老的临床诊
疗经验、医学理论以及历代名家的学说以及思维模式完美的进行了结合,结果是一部极受
人们推崇的名著,塑造了古代中医的形象。
《伤寒论》为封建时代传统儒家医学的代表作之一,论述了伤寒项目包括六经鉴证和
八卦辨证等内容。
泰山六经辨证是六经鉴证体系的基础,包括阴阳、内外、脉象、温凉、症状、取舌以
及脉象的鉴别,既然有了基础,那就可以进行六经的辨证治疗了,即对症状、病因等特征
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症下药。
《伤寒论》所述的进一步拓展了六经的辨证,提出了“八卦辨证”的概念,将中国古
代八卦与辨证相结合,以“ 金木水火土”、“四诊(八诊)字之正”等原则为基础,将
病理、症状进行综合判读,以辨识病机,从而把握病情真伪,用以指导了医疗实践。
六经鉴证以阴阳之理,“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为基础,将诊断、病理、治疗和药物
联系起来,加以系统思维,分析和比较病症,以因果推理的方式来识别病机,以指导实践。
八卦辨证法系统归纳了伤寒论中的八诊辩证,将面部如火状、八诊(四诊)字,以及
脉象、取舌等精确的诊断,进行综合研判,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法精准定位病因,以制定
见病机的病治方案,大大拓宽了医生治疗的思路和办法。
因此,《伤寒论》中所论述的六经辨证与八卦辨证法,是一种以阴阳、五行、病理和
症状分析以及实践操作,从而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理论体系和运用方法。
该体系的优势就在于,它将古老的医学理论与实践运用结合,加以分析和系统化,使
得传统中医辩证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给日后医师在诊断过程中,提供了科学可靠的
指导。
浅谈中医与周易的关系王成明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而 <<内经>>乃至其它中医经典中的众多理论又源自<<周易>>。
特别是<<内经>>一书,全面汲取了<<周易>>的精华,并驾御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不仅成为医学奠基制作之作,而且是古代文人学士必修的经典之一。
周易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与它的生息变化无穷有关,是日出日落,日月交替,就是阴阳的变化消长,阴阳统治周易,阴阳也统治中医,所以医易同源。
历代医学名家,无不在周易上下大功夫,于是易医之理交相辉映的医学名着不断涌现。
古代医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写道:“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南、范东阳、张苗等诸部经方。
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周易、六壬,并须精熟。
如此方为大医。
”人们深刻体会到,“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
” 具体到中医来说,中医吸收了易理的一些方法用来分析病机、指导用药。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中医与周易的关系:一、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它们是这样循环相生的。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它们是这样循环相克的。
五行和五脏的关系,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
〈〈内经〉〉说:东方属木青色,入通肝,其数为八。
南方属火赤色,入通与心,其数为七。
中央属土黄色,入通于脾其数为五。
西方属金为白色,入通于肺,其数为九。
北方属水黑色,入通于肾,其数为六。
这些理论很显然是从周易的五行与方位中导出来的。
二、阴阳与人的关系,1、从人体的外表来分:上半身为阳,下半身为阴;体表面属阳,体内部属阴;背部一面的为阳,腹部一面的为阴。
2、从人体的身体部位上说:头为木,为阳,肩为木,为阴。
奇门遁甲基础知识:八门与八卦的关系丁宾 / 文
奇门遁甲八门与本宫八卦对应的关系是:乾卦开门属金,坎卦休门属水,艮卦生门属土,震卦伤门属木,巽卦杜门属木,离卦景门属火,坤卦死门属土,兑卦惊门属金。
乾卦开门,位于西北,地支为戌亥,为天门,为首领、开拓、畅通、居高临下之意,看工作、事业、创业以开门为主,旺于坤、兑宫,本宫伏吟进展缓慢,艮宫金入丑墓,前途不明,巽宫反吟,难有发展。
奇门盾甲
坎卦休门,位于正北,休即休养生息之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为万物之源,以前养尊处优者为名门贵族,所以,开门和休门一般是贵气的表现,与仕途有关。
旺于乾兑二宫,巽宫水入辰墓。
艮卦生门,位于东北,天地子丑,人生于寅,艮宫有丑寅,为生门,为生机,人丁财富,旺于离宫,开休生三大吉门宜生旺,不宜被克。
震卦伤门,位于正东,震为雷、地震、动象,军队警察等,速度快、谓伤门,犹如利剑,宜追捕罪犯、破案等用,不宜出行。
太极
巽卦杜门,位于东南,与开门对冲,有隐藏躲避、闭塞不通之意,像风一样飘忽不定,难觅踪影,宜秘密之事,但行人走失,物品丢失则不容易找回。
离卦景门,位于正南,与休门对冲,水火相克相济,光明磊落,为文化传播,太旺则有灼烧之意。
宜信息通讯、文书之事。
坤卦死门,位于西南,与生门相对,坤为地,事物凋零死亡归于尘土,谓死门,宜房产地皮买卖之事,其余不吉。
兑卦惊门,位于正西,与伤门相对,为口舌语言,白虎之位,主惊险之事,“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实际奇门局往往落宫不同,看法千差万别。
【欢迎关注本头条号,更多知识点击头像到主页底部菜单获取】。
八字与八卦的关系八字与八卦的关系火克金,既年克日,日主为地球(我)受太阳制约做椭圆周运动。
金克木,即日克月,月亮围绕地球转,12次月圆月缺。
水泄金,即时辰是由地球自转产生。
【说卦】天地定位,水火相射。
雷风相薄,山泽通气。
(年月日时)天地否,宇宙初开天地一片混沌,盘古开天辟地(第一步),水火既济,只要有水火条件具备(第二步)人生于寅(第三步)帝出乎《震》,震为动,人有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故万物出乎震,震为日主,为我,自我。
巽为利市三倍为财为妻才宫。
雷风恒为夫妻婚姻卦,前人不解恒卦为何叫恒卦,王夫之发生疑问:风雷大作只是偶然暂时的现象,何以为恒?恒,久也。
恒卦反映了古典爱情观:男欢女爱风雷激荡虽是短暂,但婚姻要天长地久,不能过把瘾就死。
巽为处女坐妻宫,反映了古人的处女情结。
恒:心-旦。
上下两个旦对称对等,心灵之曰信誓旦旦。
恒字妙极。
艮为止,这世界有开始就有结束。
天地万物化为乌有,末法时代人心不古,及时行乐,兑-色情,赌爱兹泛滥。
乾坤为父母各率三男三女,乾坎震艮(天干):坤离巽兑(地支)对八字入门者都可看出此八卦宫位于传统宫位理论相吻合,年干为祖上(乾老男)年支为坤老母。
月令为兄弟宫—坎中男。
艮兑为子女宫。
八卦宫位的意义理论证明:四柱为何是四柱?不是六柱,四柱是四象也。
上下阴阳化为干支位。
乾干坤支,为何不是乾干兑支?所谓干支就是引力最强的组合,乾兑金相斥,乾坤阴阳爻相吸。
八字为何是八字不是十字或六字?八字即八卦也,八字的格局能量即旺衰是由八个字(四象八卦年月日时)决定的,传统命理看八字命宫胎源判定旺衰,缪也。
还有把八字当作十字来看,这步运是旺,下部运又弱。
出生时间不会变,所以格局不变。
天不变道也不变。
命宫胎源对命局有影响,但是次要的,你的出身地,出生时的天气这些因素对你都有影响但只是量的,无质的变不能改变格局。
还有人想发明五柱算命法,将时辰等分加上。
笑话,六爻算不准就改八爻十爻?是不是越多越好。
有八卦没有十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