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温度计的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50
初中物理-八年级实验: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教案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掌握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2.掌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技巧。
3.培养学生准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2.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技巧。
3.实验数据的准确记录。
教学难点:1.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2.学生团队合作和分工的意识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利用示意图介绍温度计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操作(35分钟)实验材料:温度计、水、水杯、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水杯中的自来水倒掉,倒入25度左右的水。
2.将温度计插入水杯中,保证温度计的刻度面向刻度尺。
3.慢慢晃动水杯,待温度计指示恒定时,读出温度(保留一位小数)。
4.将温度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5.重复以上步骤,每次改变水的温度,最少测量三组数据。
6.完成实验记录,并将数据汇总、整理。
三、实验分析(10分钟)1.请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2.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判断测量的准确性,并分析出可能存在的误差。
四、实验总结(5分钟)1.请学生总结今天的实验内容,重点归纳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测量温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进行实验总结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掌握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独立测量水的温度,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工合作的意识。
但在实验中,学生测量温度时有的未按规定时间测量;有的未正确读数;有的未注意温度计的放置等操作问题,导致实验数据出现较大误差。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认真地操作,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实验探究一用常见温度计测温度★实验准备1、(1)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图片2)观察比较三种液体温度计补充:体温计在使用之前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汞柱甩到35℃以下及读数时可离开人体的原因: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 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的玻璃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 在缩口处断开,水银柱不能退回玻璃泡,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虽然离开了人体, 表示的还是人体的温度,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
所以,在使用之前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退回玻璃泡里, 要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汞柱甩到35℃以下(其他温度计不允许甩)。
2、3、略。
★实验课题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出冷水、温水、热水的温度1、实验器材:温度计、分别装有冷水、温水、热水的三个烧杯;2、实验要求:(1)检查器材,看器材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器材是否齐全;(2)观测器材,看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记录数据;(3)估测冷水、温水、热水的温度,记录数据;(4)用温度计测量冷水、温水、热水的温度,操作正确,记录数据;(5)整理器材。
3、实验步骤问题探讨:为什么不能用体温度测量热水的温度?因为热水的温度一般要超过体温计的量程,体温计会损坏。
温度与温度计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2014 ·滨湖区质检) 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温度的估测。
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7℃,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低于0℃。
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故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与沸水温度相同, 为100℃。
加冰的橙汁饮料为冰水混合物, 温度为0℃。
2.(2014 ·连云港岗埠期中)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 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42℃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D.体温计比较短【解析】选A。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2.养成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温度计原理和正确使用温度计。
难点: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准备】教师:烧杯、热水、冷水、温水、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学生:烧杯、热水、冷水、温水、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小瓶、橡皮塞、细玻璃管。
【教学过程】【出示四季图片】【提出问题】春夏秋冬分别给你什么感受?【导入语】春夏秋冬分别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尤其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让人印象深刻,物理学中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四季的不同以及水的物态变化,同时引入温度的概念,激发学习兴趣。
)【引入】生活中很多物体的温度不同,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你能举几个例子吗?我们有时凭感觉去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可靠吗?请同学们亲自体验一下。
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导入语】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有时是靠不住的,要准确判断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必须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小实验】自制温度计【指令语】请同学们参考课本47页“想想做做”,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小组合作自制一个温度计。
同时思考,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设问】如何改进自制温度计,从而更方便更精确地测量温度?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出示各种常用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家用寒暑表【设问】为什么各种温度计的玻璃管都设计得非常细呢?【指令语】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手中的温度计,思考一下它由哪些部分构成?【指令语】不少同学注意到温度计上有个标记℃,这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48页“摄氏温度”部分,结合手中的常用温度计,进行自学。
二、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小实验2:自制温度计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位置的变化,然后再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位置的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它是根据什么道理工作的。
原理转用:把小瓶缩为液泡。
细管变成密封的玻璃管,内径变细,标上刻度,水换为煤油、酒精或水银等,就制成了家庭和实验室离常用的温度计了。
温度计是根据原理工作的制成的。
学生思考与讨论:带着问题观察实验室用温度计
1.实验室用温度计的组成?(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标度) 2.液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内径为什么很细?
共同讨论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完毕后小组代表发言,学生总结.。
二等标准温度计
二等标准温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二等标准温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温度计,它可以用来校准其他温度计,也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二等标准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二等标准温度计的结构。
二等标准温度计通常由温度计管、温度计头、温度计柄和刻度盘组成。
温度计管是由玻璃或金属制成的管状结构,内部装有温度计液体。
温度计头是用来固定温度计管的部分,通常是金属制成的。
温度计柄是用来握持温度计的部分,通常是塑料或木制成的。
刻度盘上标有温度计的刻度,用来读取温度值。
其次,我们来介绍二等标准温度计的原理。
二等标准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的热膨胀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液体会膨胀,使温度计液面上升;当温度降低时,温度计液体会收缩,使温度计液面下降。
通过测量温度计液面的位置,就可以得到当前的温度值。
最后,我们来介绍二等标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二等标准温度计之前,首先需要将温度计放置在室温下一段时间,使温度计与环境温度达到平衡。
然后,可以将温度计插入待测物体中,等待一段时间后,读取温度计的刻度值。
在读取刻度值时,需要注意视线与刻度盘的垂直,以确保读取的数值准确。
总之,二等标准温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温度计,它可以用来校准其他温度计,也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
通过了解二等标准温度计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二等标准温度计,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1 温度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3.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点: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2、摄氏温度的读和写,体温计的特点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谈论天气时经常讲“今天天气真热,今天天气真冷”,你知道冷和热是什么含义吗?其实冷和热指的是温度的高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
二、学生自学(一)学生独立思考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47---P50内容,并将重点部分划线:1.温度的定义是什么?温度的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什么?3.使用温度计前必须观察什么?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什么?5.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应怎样读数?6.体温计的量程是多少?有何特殊结构?如何正确使用?(二)自学检测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物体温度要用______,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_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温度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是0摄氏度,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人的正常体温是左右,读作。
3.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判断是否适合用于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然后看清它的,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待温度计的示数再读数;读数时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4.体温计是测量范围是℃到℃;分度值是℃。
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很细的。
这一特点决定了体温计可以拿出人体读数;也决定了体温计每次测量之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
三、活动及感悟活动一(一)温度计A、观察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
(1)了解温度计的结构:(2)把温度计先放入热水中,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
(3)把温度计再放入冷水中,观察温度计中的液柱的变化情况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能找出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吗?(4)观察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它表示温度。
青岛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大全三年级上册一、P18第6课哪杯水热【实验名称】温度计的使用【实验目的】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器材】烧杯、水、温度计【实验步骤】 1、(温度计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使用时,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3、3—5分钟后,等温度计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此时水的温度是摄氏度。
【实验说明】规范读、写温度的单位。
即:摄氏度℃二、P38第14课水往高处走【实验名称】探究水往高处走的秘密(或物体的毛细现象)【实验目的】了解毛细现象,能解决水往高处走的秘密【实验器材】毛巾(或布条)、红墨水、实心和空心的玻璃管(粗细不同)、纸片、水槽【实验步骤】 1、在水槽中倒入水,滴入几滴红墨水(为了便于观察),使水变成红色。
2、将实验材料一端同时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现象,发现:水沿着布条(或毛巾)、空心玻璃棒、纸片等材料向上爬,而不会沿着实心管上升。
还发现粗细不同的空心管,细管的水升得高,粗管的水升得低。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空隙越大,升得越高;反之升得低。
【实验说明】了解生活中毛细现象实例:(1)浸在脸盆里的毛巾滴水;(2)用粉笔吸滴在纸上的水;(3)用卫生纸吸洒在衣服上的油;(4)酒精灯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顶端……三、P34第12课改变浮和沉【实验名称】改变物体的浮和沉【实验目的】了解改变沉浮的基本方法【实验器材】盛有水的水槽、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一个空的、一个盛有沙子)、盐、塑料泡沫【实验步骤】 1、首先把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塑料泡沫放入水中,看到橡皮泥、鸡蛋、铝片、一个小瓶沉到水底,另一小瓶、塑料泡沫浮在水面。
2、把橡皮泥团捏成小船状,放在水中,它浮在了水面;把沉入水底的小瓶内物体倒出,放入水中时,它浮在了水面上;在沉着鸡蛋的水中加入盐,鸡蛋慢慢浮上了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