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2
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报告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报告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温度是影响水体性质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准确测量水的温度对于环境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不同测量方法,探索测量水的温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目的:1.了解不同测温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2.比较不同测温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探索测量水温的误差来源及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材料:1.温度计:包括普通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
2.水槽:用于容纳水样的容器。
3.水样:包括自来水和加热的水。
实验步骤:1.普通水银温度计测温:a.将水银温度计插入水槽中,确保温度计浸入水中。
b.等待数分钟,直到温度计指示稳定。
c.记录温度计上的温度读数。
2.电子温度计测温:a.将电子温度计插入水槽中,确保温度计浸入水中。
b.等待数秒,直到温度计显示稳定。
c.记录温度计上的温度读数。
3.测量不同温度水样:a.取自来水样本,用普通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分别测量温度。
b.将水样加热至一定温度,再次用两种温度计测量温度。
c.记录不同温度下的温度读数。
实验结果:1.普通水银温度计测温结果:a.自来水样本温度为25°C。
b.加热至50°C后测量结果为49.5°C。
2.电子温度计测温结果:a.自来水样本温度为24.8°C。
b.加热至50°C后测量结果为50.2°C。
讨论:1.两种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普通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在测量水温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普通水银温度计的读数可能受到人眼视觉误差的影响,而电子温度计则更加精确。
2.误差来源及其影响:a.环境因素:实验室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能对温度计的读数产生影响。
b.测量方法:不同的测量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误差,如温度计插入水槽的深度、测量时间等。
c.温度计的精确度:不同温度计的精确度不同,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电子温度计实验报告
《电子温度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电子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其测量原理,并掌握
测量温度的技巧。
实验材料:电子温度计、温水、冰水、常温水。
实验步骤:
1. 将电子温度计插入温水中,等待数秒钟,记录下温度。
2. 将电子温度计插入冰水中,等待数秒钟,记录下温度。
3. 将电子温度计插入常温水中,等待数秒钟,记录下温度。
实验结果:
1. 温水温度:40摄氏度
2. 冰水温度:0摄氏度
3. 常温水温度:25摄氏度
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电子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不同温度的水。
在温水中,电子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接近40摄氏度;在冰水中,显示的温度接近0摄氏度;在常温水中,显示的温度接近25摄氏度。
这说明电子温度计可以准确地反映物体的温度。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子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了其测量原理。
同时,也学会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地测量温度。
电子温度计作为一种常用的
温度测量工具,具有准确、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医疗、
工业等领域。
温度的水与变化实验报告温度的水与变化实验报告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水。
无论是饮用水、洗澡水还是煮饭水,水的温度都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究水的温度对其性质和变化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揭示水温度变化的规律。
实验目的1. 研究水的温度对其性质和变化的影响。
2. 探究水的沸腾点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3. 分析水的温度变化对物质溶解、蒸发和冷却等方面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 三个相同的玻璃杯- 温度计- 热水壶- 冷水壶- 冰块- 盐方法:1. 在三个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
2. 使用温度计测量每个杯中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3. 将一个玻璃杯放在热水壶下方,让水加热。
4. 每隔一分钟,使用温度计测量加热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5. 将第二个玻璃杯放在冷水壶下方,让水冷却。
6. 每隔一分钟,使用温度计测量冷却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7. 将第三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盐,搅拌均匀。
8. 使用温度计测量加入盐的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9. 将一个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冰块,观察冰块的融化速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加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呈线性增长趋势。
这表明水的温度受到外界热源的影响,温度会逐渐升高。
2. 冷却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呈线性下降趋势。
这表明水的温度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而变化,温度会逐渐降低。
3. 加入盐的水的温度较普通水的温度更低。
这是因为盐的存在增加了水的溶解度,使水分子更难以获得热能,因此温度降低。
4. 冰块的融化速度受到水的温度影响。
在较高温度下,冰块融化得更快,而在较低温度下,冰块融化得较慢。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会提供足够的热能使冰块融化。
讨论与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的温度受到外界热源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温度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这对于我们合理使用水资源和控制水的温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学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能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 难点: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温度计若干个。
2. 热水、冷水、温水。
3. 实验记录表。
4.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温度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种类及正确使用方法。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强调注意事项。
4.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的水,并记录数据。
5. 讨论: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温度计的准确性、误差来源等问题。
6.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够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能够分析实验数据。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
2. 检查学生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否准确。
3. 评估学生对温度计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4.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分析其对实验结果的描述和分析能力。
七、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温度计、热水、冷水、温水等摆放整齐。
2.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温度计。
3. 教师示范如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学生跟随操作。
4. 学生分别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的水,并记录数据。
5. 实验结束后,学生将数据填入实验记录表。
八、安全注意事项:1. 测量热水时,小心烫伤,避免温度计破裂。
2. 不要将温度计放入沸水或冰水中,以免损坏温度计。
3. 实验过程中,不要碰倒温度计,以免造成伤害。
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题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日期目班级组别姓名类型【实验目的】探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试管、水、温度计、秒表、海波、蜡等。
【实验步骤】(1)参照图组装好实验器材。
(2)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3)待温度升至40℃左右,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待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4)把海波换成蜡的碎块再做一次上述实验.【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结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才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中,虽然经过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直到熔化完毕,温度才继续上升;石蜡的熔化过程则不同,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不断上升,在此过程中,石蜡由硬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题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日期目班级组别姓名类型【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知道液体的沸点及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2.经历用图像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实验原理】【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50ml),温度计,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水、秒表.【实验步骤】1.按图组装器材。
在烧杯中加入30ml的水。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当水沸腾时,每0。
5min在表格中记录温度计的示数T,记录10次数据。
3.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4.冷却后再整理器材。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实验结论】沸腾过程中,酒精灯仍在继续加热,说明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实验报告(供参考)实验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日期目班级组别姓名类型【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
【实验步骤】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并研究沸腾的原理。
通过观察沸腾时的现象和测量沸腾的温度变化,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水的性质以及与沸腾相关的因素。
实验方法:1. 准备材料:水、加热器、温度计。
2. 在加热器中倒入适量的水,并放置温度计。
3. 开始加热水,同时记录温度的变化。
4. 观察水的表面,注意是否有气泡产生。
5. 当水出现大量气泡并冒出水面时,停止加热并记录此时的温度。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和结果:1. 开始加热水后,温度迅速上升。
2. 当温度接近100摄氏度时,水开始出现微小气泡。
3. 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气泡数量逐渐增加,并从水中冒出。
4. 当温度稳定在100摄氏度时,水出现了大量气泡,并冒出水面。
5. 停止加热后,水的温度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气泡逐渐消失。
讨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沸腾现象,沸腾点约为100摄氏度。
2. 沸腾是水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
在沸腾时,水中的分子被加热而获得足够的能量,从而脱离液体表面形成气泡。
3. 沸腾时产生的气泡是由水中的气体(一般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在加热过程中被释放出来形成的。
4. 沸腾点取决于环境的压力,当压力降低时,沸腾点也会随之下降。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水的沸腾过程和沸腾的原理。
我们观察到水在接近100摄氏度时开始产生气泡,并在达到100摄氏度时变得非常活跃,最终形成大量的气泡并冒出水面。
沸腾是由于水中的分子被加热获得能量,从而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我们还发现沸腾点取决于环境的压力,这对于其他液体的沸腾现象也是适用的。
由于沸点的变化可以影响许多工业和实验过程,我们深入研究沸腾现象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2、将温度计的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和;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5、读数时温度计离开被测的水。
(二)测量水的温度1、准备四杯分别有冷、温、热、烫的水;2、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四杯水的温度、记录结果;(二)记录数据:评估交流:读数时间是长好还是短好?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一、提出问题:二、猜想或假设:三、进行实验:(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高度约3cm)放在盛有热水(稍低于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的大烧杯里。
试管内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玻璃棒),随时搅拌海波,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
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试管壁开始→海波逐渐温度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
实验现象:①开始加热时,海波物态,温度计示数逐渐②在一定的海波开始融化,熔化过程中热,但温度计示数,海波处于态。
③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温度计示数(3)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并描绘出图像:时间0 1 2 3 4 5 6 7 8 9 10/min温度/℃实验结论: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①在烧杯里放入适量,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然后把插入水里。
②把酒精灯点着,给烧杯加热。
③边观察边记录。
④做好实验后,把器材整理好。
观察记录:①水温在60℃以下时,随着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上气泡,有少量气泡。
②水温在60℃~90℃之间时,杯底气泡逐渐减少,气泡上升逐渐。
③在90℃~100℃之间时,小气泡上升越来越。
④水时,大量气泡迅速上升,温度在不变。
⑤移走酒精灯,停止.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报告年级班实验人:组次:实验时间: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体验探究过程,学习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一、实验名称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二、实验目的
会用温度计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灯、水、石棉网、停表。
四、实验步骤
1、按照课本59页图3.3—2所示的自下而上组装实验装置。
2、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并观察水温的变化。
3、水温升到90℃时,开始计时,每隔0.5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水的内部和外部有什么变化发生,直至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
将测得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仿照晶体的熔化图像,在坐标纸上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标出记录的各个时刻的水温,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得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
六、实验结论
水沸腾时温度。
1。
温度与水的变化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水的温度与状态的变化,探究温度对水的影响。
实验材料:
1. 温度计
2. 水杯
3. 冰块
4. 热水壶
5. 火柴
6. 水
实验步骤:
1. 将冰块放入水杯中,记录下此时水的温度。
2. 将热水壶加热至沸腾,将火源关闭,记录下此时热水的温度。
3.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另一个水杯中,并测量出初始温度。
4. 将热水倒入第二个杯子中,观察并记录下温度变化及状态变化。
5. 用火柴点燃一根蜡烛,并将其放在第二个杯子下方加热,观察并记录下温度变化及状态变化。
6.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取平均值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结果。
实验结果:
1. 冰块放入水中后,水温迅速降低至0℃以下,并开始结冰。
2. 热水沸腾时,其温度达到100℃左右。
3. 在初温为室温左右的水中加入热水后,水温迅速上升,并出现了水蒸气。
4. 在用火柴加热后,水温继续上升,直至沸腾。
实验结论:
1. 温度是影响水状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当温度降至0℃以下时,水开始结冰;当温度达到100℃时,水开始沸腾;当温度超过100℃时,水开始变成水蒸气。
3. 在不同温度下观察到的状态变化可以用于判断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实验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并从实践中得到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也锻炼了我们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目的和要求」学习和使用温度计。
「仪器和器材」普通温度计,烧杯,热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秒表。
「实验方法」将开水倒进杯中,把温度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温度计的水银柱很快上升,待温度停止上升时,读出温度计的读数。
待杯中热水逐渐冷却,用手指轻轻试一下水的温度,先估计水温,然后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
用这样的方法分别测出烫手、温、凉等几种感觉时水的温度,把每次的估计值和实测值记入表中。
二、作水的加热曲线和冷却曲线1、烧杯里盛入2/3的水,然后把它放在有石棉网的三角架上。
用温度计测出水的初温,将它记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2、点燃酒精灯,并立即启动秒表,用中等火焰给水加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水。
将加热时间t和对应的温度T记入预先设计好的表中。
3、当水温到达90℃,立即熄灭酒精灯,但是让秒表继续把时,然后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水的温度,并把时间和对应的水的温度填入表中。
4、在实验报告中根据自己的测量结果,在坐标纸上以加热时间t为横轴,以水的温度T为纵轴,描出所测得的数据点,然后描出T—t曲线,这条曲线叫做水的加热曲线。
接着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紧接着加热曲线,画出水冷却时的T-t曲线,这条曲线叫做水的冷却曲线。
「注意事项」1、使用温度计时,手应拿在它的上部,实验中不允许用它作搅拌棒使用。
2、用普通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必须使温度计的整个液泡全部浸入液体,否则测出来的温度会有偏差。
读数时,也不应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
3、因为温度计是用厚玻璃管制成的,温度的刻度在管的外表面而液体却装在管子里,因此读数的时候,眼睛必须保持在温度计液面的同一高度上,否则会产生读数误差。
4、作水的加热曲线和冷却曲线实验,可以两个学生一道做,事先要合理分工,各司其责,互相配合。
这个实验主要是实际训练。
使用温度计,要注意正确读数,特别是不要将温度计碰到烧杯底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2.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方法;3. 探究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4. 熟悉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摄氏度(℃)和开尔文(K)作为单位。
温度计是一种测量温度的仪器,常见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本实验采用水银温度计进行温度测量。
三、实验器材1. 水银温度计;2. 酒精灯;3. 试管;4. 烧杯;5. 水和冰块;6. 铁夹;7. 铁架台;8. 记录本。
四、实验步骤1. 将水银温度计放入烧杯中,倒入适量水,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初始温度;2. 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待水沸腾后,记录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沸腾温度;3. 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冰点,待水结冰后,记录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冰点温度;4. 将冰块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观察冰块熔化过程,记录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冰熔点温度;5. 将水加热至沸腾,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计示数,记录水沸点温度;6. 对比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分析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
五、实验数据1. 初始温度:20℃;2. 沸腾温度:100℃;3. 冰点温度:0℃;4. 冰熔点温度:0℃;5. 水沸点温度:100℃。
六、实验结果分析1. 水银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示数稳定,能够准确反映温度变化;2.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水分子脱离液态,形成水蒸气;3.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冰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冰分子脱离固态,形成液态水;4. 比较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发现物质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如水在0℃以下为固态,0℃~100℃为液态,100℃以上为气态。
七、实验结论1. 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摄氏度(℃)和开尔文(K)作为单位;2. 水银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温度,是常用的温度测量仪器;3. 沸腾和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使分子脱离原有状态,形成新状态;4. 物质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了解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了解水在不同状态下温度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器材1、温度计:量程为 0℃ 100℃,分度值为 1℃。
2、烧杯:三个,分别标记为 A、B、C,容量均为 500ml。
3、热水壶:用于提供热水。
4、冷水壶:用于提供冷水。
5、搅拌棒:用于搅拌水,使水温均匀。
三、实验原理液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当液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液体体积膨胀,液柱上升;当液体温度降低时,温度计内的液体体积收缩,液柱下降。
通过读取温度计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液体的温度。
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确保温度计能够满足测量水的温度的要求。
检查烧杯是否干净、无破损。
2、准备热水、温水和冷水将热水壶中的热水倒入烧杯 A 中,约占烧杯容积的三分之二。
将冷水壶中的冷水倒入烧杯 C 中,约占烧杯容积的三分之二。
取适量的热水和冷水倒入烧杯 B 中,用搅拌棒搅拌均匀,制成温水。
3、测量热水的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热水中,不要碰到烧杯壁和烧杯底。
等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读取温度计的示数,记录为 T1。
4、测量温水的温度取出温度计,用纸巾擦干玻璃泡上的水。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温水中,等待液柱稳定后,读取温度计的示数,记录为 T2。
5、测量冷水的温度再次取出温度计,擦干玻璃泡上的水。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冷水中,等待液柱稳定后,读取温度计的示数,记录为 T3。
6、重复测量为了减小误差,每个温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五、实验数据记录|测量次数|热水温度(℃)|温水温度(℃)|冷水温度(℃)||::|::|::|::|| 1 |____ |____ |____ || 2 |____ |____ |____ || 3 |____ |____ |____ ||平均值| T1 =____ | T2 =____ | T3 =____ |六、实验结果分析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热水的温度最高,冷水的温度最低,温水的温度介于两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