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100万有多大
- 格式:pdf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7
100万有多大说课稿
《100万有多大》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100万有多大》是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新增加的内容,属于以数感培养为主的内容之一。
事实上,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报刊杂志上时常出现,而在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中,学生对大数缺乏必要的体验。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较多的资料信息,结合具体的实例,体验100万的大小,从学生身边较为熟悉的事例出发,将大数的感受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感受大数的量的多少和大小,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感受大数,估计大数,以落实具体学生数感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和实例,从不同角度感受100万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并通过合作交流,从多种角度体会和感受有关发数据。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对大数的感受,发展数感。
2.难点:是发展学生的数感,对大数有正确的理解与感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法:采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
2、学法: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途径,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讨论、交流所学的有关问题。
3、教学手段。
七年级数学上册 100万有多大教案北师大版教材分析《100万有多大》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学生通过对大数的认识建立和发展数感。
学生在对生活中事物的接触和感受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感,但是在面临一些较大数时,学生就不能深切、具体地感受到有多大。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这把尺子来比较和衡量,能够理解100万有多大,从而建立数感。
本节课还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经历设计感受大数的方案的过程,掌握感受大数的方案的设计方法。
同时本课为下一内容——科学记数法的学习打下基础和留下悬念。
设计理念1.通过设计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大数,体现知识的灵活性,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互相交流讨论,也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的自由和民主。
2.通过学生中派代表展示小组探究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欲望,从而提高其学习探究的热情,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
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与估算,认识100万,感受大数,增强数感。
2.学会收集、描述、分析生活中的大数。
3.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4.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5.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6.通过学习,增强环保意识,从小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用身边的情景设计估算方案,从对比估算中感受大数。
教学难点:合理地设计估算方案、正确计算、建立数感。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小游戏。
师:根据提供的信息,猜猜这些信息反映的是哪一件事情:信息一:这是一件令全国都振奋的事情。
信息二:它发生在2001年7月13日。
信息三:它的举办体现了一种精神。
信息四:它将在2008年举行,地点是北京。
(学生在教师说出信息的过程中自由竞答,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女足世界杯、三峡工程等。
直到学生回答出是申奥成功这一件事。
)【把游戏引入课堂,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高兴趣,并增强竞争意识和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