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初中地理极地地区练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14.00 KB
- 文档页数:17
初三地理极地地区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动物生活在北极地区的是()A 企鹅 B北极熊 C大象 D东北虎【答案】B【解析】地球的南北两极,由于自然环境比较特殊,生长着一些特有的动物,如南极的企鹅,北极的海象、北极熊、北极狐等,其中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2.世界最寒冷的地区是()A北极地区 B 西伯利亚 C 南极地区 D 青藏高原【答案】C【解析】南极大陆被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气候酷寒,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3.假如一轮船从长城站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南极洲一圈,某游客观察到的现象与事实相符的是()A.轮船依次经过了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为了采光,长城站的门窗朝向南,中山站朝向北C.当地土著居民—因纽特人居住的房屋为雪屋D.沿岸很多地方可以看见北极熊【答案】A【解析】从长城站出发,向东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选项A正确;为了采光,一年中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长城站的门窗应朝北方,中山站的门窗应朝向南方,选项B错误;南极地区内没有常住人口,选项C错误;沿岸很多地方可以看见企鹅,北极地区有北极熊,选项D错误。
【考点】该题考查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_________洋.③_________洲.④_________半岛.(2)我国的南极考察站⑤是________站,从图中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应该是_______时针.(顺或逆)【答案】(1)太平南美南极(2)长城顺【解析】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印度洋、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读图可知:(1)图中数字为①太平洋.③南美洲.④南极半岛.(2)我国的南极考察站⑤是长城站,从图中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应该是顺时针旋转.【考点】本题考查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5.南极地区的主人是()A.海豹B.企鹅C.北极熊D.蓝鲸【答案】B【解析】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有南极主人的称号,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6.近年来,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同时,对北极地区也进行科学考察。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曲靖)2011年11月,中国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科考船奔赴南极。
科考队员在南极能体验到()A. 冰天雪地B. 狂风暴雨C. 绿树成荫D. 稻谷飘香【答案】A【解析】【分析】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
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选项B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评】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
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于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海岸和岛屿附近有鸟类和海兽,鸟类以企鹅为多。
2.2018年2月,经过20多天连续施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选址为图中难言岛(恩科斯堡岛)。
(1)难言岛大致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A. 164°E,75°SB. 164°W,75°SC. 136°W,80°SD. 136°E,80°S (2)难言岛位于长城站的()A. 西南方B. 东南方C. 东北方D. 西北方(3)难言岛与中山站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 纬度更高,白昼更短B. 距离日界线更近C. 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 淡水资源短缺【答案】(1)A(2)A(3)B【解析】【分析】(1)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为东,难言岛的位置在本初子午线顺时针方向160多度,所以选A。
(2)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为东,难言岛位于长城站逆时针方向,所以偏向,又因为比长城站更靠近南极点,所以又偏南,故而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
(3)从图中可以看出,难言岛更靠近180度经线,该线与日界线基本一致。
奠基时间为南半球的夏季,越向南白昼时间越长。
七下地理极地地区测试卷及答案1.北极地区是指()A.北冰洋所在的地区B.80°N以北的地区C.北极点附近的地区D.66.5°N以北的广大地区2.南极地区是指()A.南极洲所在的地区B.80°S以南的地区C.南极点附近的地区D.66.5°S以南的地区3.有资格代表北极世界的动物是()A.海豹B.海象C.海狮D.北极熊4.有“南极主人”之称的代表动物是()A.虾B.企鹅C.鲸D.海狮5.在南极矿产资源中,最为丰富的是()A.煤和铁B.铀和锰C.金和镍D.铅锌6.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是()A.海啸B.冰川C.冰山D.烈风7.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A.非洲B.亚洲C.南极洲D.南美洲8.地球表面唯一没有工业污染,被称为一片净土的大洲是()A.南极洲B.北美洲C.大洋洲D.欧洲9.为了保护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对南极的考察只限于()A.经济目的B.旅游目的C.掠夺目的D.和平利用目的10.北冰洋沿岸的居民主要是()A.印第安人B.因纽特人C.俄罗斯D.鄂温克人11.到南极洲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2.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南极洲13.每年都要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捕鲸,遭到国际社会强烈反对的国家是()A.美国B.巴西C.日本D.阿根廷14.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位于()A.乔治王岛上B.南极腹地C.伯克纳岛上D.罗斯福岛上15.被称为“寒极”和“风库”的地区是()A.西伯利亚地区B.格陵兰岛C.南极地区D.北极地区16.濒临北极地区的主要国家有()A.中国、日本、韩国B.美国、巴西、俄罗斯C.俄罗斯、加拿大、美国D.挪威、瑞典、印度17.目前已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实验站的国家达到了()A.15个B.18个C.20个D.22个18.北冰洋出入太平洋的门户是()A.白令海峡B.土耳其海峡C.麦哲伦海峡D.马六甲海峡19.一支探险队,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地球上的某一点,环顾四周,发现前后左右均为北方,你认为他们站在了()A.北极点B.北极圈C.南极点D.南极圈20.南极地区气候严寒的最主要原因是()A.四周被寒流包围B.有巨厚的冰层C.地处高纬地区D.高原地形的影响21.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是陆地B.南极地区是海洋C.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D.南极地区被三大洋包围22.北极地区因纽特人住冰屋是因为()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B.是为了体现居民特色C.建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D.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异23.从直升机上发出并接受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目的是用来测量()A.南极大陆是否有地震B.南极大陆是否有矿产C.南极大陆岩床上的冰层厚度D.南极大陆地下是否有生命24.利用钻孔机从冰层钻取圆柱样品,可以获得南极过去数千年的()A.古人类化石B.降水和气温记录C.矿产含量多少D.大陆漂移痕迹25.关于南极考察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20世纪20年代起,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国家越来越多B.现在每年暖季在南极基地上活动的人数达2000多人C.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实验站D.目前,南极考察仅限大陆边缘地区,科考队员还没有人到达南极点二、填空题26.南极地区是指________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_____大陆,以及周围的_________。
初一地理极地地区试题答案及解析1.南极地区因降水稀少,被称为()A.冰雪高原B.白色荒漠C.风库D.自然资源仓库【答案】B【解析】南极地区冰层厚,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该地区的气候具有酷寒、烈风,干燥的特征,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所以有” 风库”之称;南极大陆降水稀少,冰雪遍布,被称为“白色荒漠”;南极地区埋藏着丰富的矿产,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故B符合题意,本题选B。
【考点】极地地区。
2.读极地地区图,回答问题。
(7分)(1)判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大洋、科学考察站名称:A为____________洲,B为____________洋,C为____________站。
(3分)(2)根据图中哪些信息可以区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1分)(3)我国科学考察队在南极考察时,需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两点)(2分)(4)在“爱护和保卫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的主题班会中,小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哪项说法是正确的()(1分)A.去南极大量捕杀企鹅B.大规模开采南极矿产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答案】(1)北美太平长城(2)可以从海陆分布、代表性动物等方面区分南北极地区。
例如,南极以陆地为主。
北极以海洋为主;南极的代表性动物为企鹅,北极的代表性动物为北极熊。
(符合题意即可得1分)(3)酷寒、干燥、烈风(答对2点即可。
)(4)C【解析】(1)在北极地区分辨大洲,首先找到格陵兰岛,格陵兰岛西侧是北美洲,东侧是欧洲,A位于西侧故是北美洲,在南极地区分辨海洋,首先找到南极半岛,南极半岛东侧是大西洋,西侧是太平洋,C位于西侧,故是太平洋,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位于南极半岛上的是长城站,故C是长城站。
(2)从海陆分布分析,北极以海洋为主,南极以陆地为主,从动植物分析,北极熊是北极的动物,企鹅是南极特有的动物,故可以从海陆分布和动物分布来分析,南极以陆地为主。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黄山)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A. 3、4、5月B. 6、7、8月C. 9、10、11月D. 12、1、2月【答案】D【解析】【分析】我国在南极洲建有长城和中山两个科学考察站。
通常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12月~次年2月,因为此时为该地区的暖季,又是极昼时期,便于科考。
故选:D【点评】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即12月~次年2月在北半球是冬季,而在南半球则是夏季。
此题考查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此知识点。
2.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A为北极地区,B为南极地区B. A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B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C. 影响AB两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和地形因素D. 长城站在罗斯海新站的西北方向【答案】 D【解析】【分析】解:从图中可知,A为北极地区,B为南极地区;A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熊,B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影响AB两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和地形因素;长城站在罗斯海新站的东南方向;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点评】(1)北极地区指的是环绕在地球北极点周围的地区,与南极地区一起构成了地球的寒带。
北极地区主要由一个被广大冰原覆盖的大洋即北冰洋和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圈冻土地带所组成。
出于地理上的原因,通过北极地区是从东西半球到另一半球的最短航线。
为此,许多探险家前仆后继,打通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
为了开展科学考察,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黄河站科学考察站。
(2)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3.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初二地理极地地区试题答案及解析1.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A.亚洲B.欧洲C.南极洲D.大洋洲【答案】C【解析】南极洲降水稀少,但因温度太低所降淡水以冰的形式存在,不会蒸发,仅靠升华减少的水量极微小,所以经过亿万年的累积,成为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水资源分布图.2.北极圈附近的土著居民发现太阳终日挂在天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冰洋冰层厚度显著增加B.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为极夜C.北冰洋冰冻线向较低纬度扩张D.北半球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答案】D【解析】由北极圈附近的土著居民们发现太阳终日挂在天边,可知,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时北冰洋比较温暖,导致冰层融化,冰层厚度显著减小,冻线向较高纬度扩张;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此时为极昼现象,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极地地区。
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直接看出的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A.酷寒B.多狂风C.降水稀少D.气压低【答案】A【解析】从图中等温线的度数可直接看出的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主要的成因是纬度高,故选A.【2】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三个考察站都有极昼现象B.七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月份C.发达国家有优先开发的特权D.气候变暖会导致南极冰川融化【答案】D【解析】我国三个考察站中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1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月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开发利用特权,气候变暖会导致南极冰川融化,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气候及科学考察.4.某摄影队到南极拍摄企鹅在最寒冷月份的生活状态,图(下图),该摄影队几月份到达南极最合适( )A.1月B.3月C.8月D.12月【答案】C【解析】从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地8月份气温最低,能拍摄到企鹅在最寒冷月份的生活状态。
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气候。
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2012年7月2日至9月27日,中国北极科考队开展了对北极地区的第五次科学考察,实施了中国首次跨越北冰洋的科学考察,乘坐雪龙船成功首航北极东北航道烽高纬航道,圆满完成冰岛访问交流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初一地理极地地区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北极地区图:(6分)(1)北极地区中心地带是海洋,周围被三个大洲包围: A是洲,B是洲,C是洲;(2)海峡D是A、C两大洲的分界线:海峡;(3)E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岛;(4)国家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答案】(1)A北美洲 B欧洲 C亚洲(2)白令海峡(3)E格陵兰岛(4)①俄罗斯【解析】(1)整个北极地区是一片浮洋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占总面积的60%),其周围是A北美洲、B欧洲和C亚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
(2)据图知D白令海峡是连接楚科奇海与白令海的水道,是沟通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唯一通道,也是A北美洲和C亚洲的分界线。
(3)E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全岛面积为217.5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4)①俄罗斯领土横跨欧亚两洲,北临北冰洋,西濒波罗的海,西南靠黑海、亚速海和里海,东临太平洋,隔海与美国阿拉斯加和日本相望,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考点】极地地区。
2.南极洲的“世界之最”错误的叙述是A.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一洲B.气候最寒冷、最干燥的一洲C.淡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洲D.动物资源最多的一洲【答案】D【解析】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还有海象、海豹、鲸等,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南极洲的动物资源相对匮乏,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3.保护地球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A.大规模地开发南极地区的铁矿B.进行房地产开发,大量移民C.捕猎企鹅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答案】D【解析】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和保护南极洲环境的意义.4.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初一地理极地地区试题答案及解析1. 2004年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是A.长城站B.中山站C.黄河站D.昆仑站【答案】C【解析】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都属于南极科考站,故A、B、D错误,只有黄河站才是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故选C。
2.南极洲的“世界之最”错误的叙述是A.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的一洲B.气候最寒冷、最干燥的一洲C.淡水资源最丰富的一洲D.动物资源最多的一洲【答案】D【解析】所有经线都在南极点相交,所以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一洲,南极洲的纬度在66.5°—90°之间,也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A正确;南极因海拔高、大部分被冰雪覆盖而成为世界上最寒冷、最干燥的一个大洲,B正确;世界上大部分的淡水都集中在南极的冰川之中,所以南极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南极洲虽然也有丰富的动物资源,但由于气候寒冷,相对于其他大洲来说,动物资源不是很丰富,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极洲的位置、气候和资源。
3.“我是南极的主人,我有流线型的躯体,人家说我像身穿白衬衫,黑燕尾服的绅士。
我经常站立,所以,前肢已经退化成游泳的鳍状肢。
为了抵御严寒,我皮肤下有厚厚的脂肪层。
”材料中的“我”是A.北极熊B.袋鼠C.大象D.企鹅【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我”指的是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也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企鹅体形肥胖,大腹便便,挺胸凸肚,步履蹒跚,白色的前胸犹如洁白衬衫,黑色或藏青色羽毛的后背又像笔挺的燕尾服,俨然一副衣冠楚楚的绅士派头.企鹅长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和密实的羽绒,具备高强的御寒本领,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4.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A.南极洲、北冰洋B.亚洲、太平洋C.大洋洲、印度洋D.北美洲、大西洋【答案】A【解析】根据世界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到,处于纬度最高的北冰洋和南极洲,跨过了几乎所有的经线.根据题意,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七大洲、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5.我国去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是。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依据“两极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项目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数据地区平均气温-50℃-18℃年平均降水量55mm200mm年平均风速18米/秒10米/秒②地势低是北极气温高于南极的主因③两极地区降水少导致淡水资源短缺④两极地区风力强导致冰雪容量减少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 A【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南极地区平均气温比北极更低,要更寒冷;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少,比北极地区更干燥;北极地区的风力比南极地区更小,图中不能看出两地的海拔信息。
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南北两级的气候特征,考查量较少,关键是引导学生对比两级特征记忆,不要记混淆即可。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地形因素B. 纬度因素C. 海阳因素D. 人为因素【答案】 A【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
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A【点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形成多样的温度带;2.海陆位置:我国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差异明显,形成四类干湿地区;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3.芬兰与俄罗斯、挪威、瑞典相邻,是世界著名的“千湖之国”,大多湖泊湖水要流入河流。
下图为芬兰地理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从海陆位置看,芬兰属于()A. 内陆国B. 临海国C. 岛国D. 群岛国(2)影响芬兰年均温等温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洋流(3)芬兰各农业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A. 种植业B. 林业C. 畜牧业D. 淡水渔业(4)芬兰境内的湖泊()A. 多为人工水库B. 多为成水湖C. 冬季不封冻D. 多为淡水湖【答案】(1)B(2)A(3)B(4)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临波罗的海,是一个临海国。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极地地区一、选择题1.在开发和利用南极资源的过程中,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大规模开发矿产B.在冰雪中掩埋废弃物C.大量捕杀鲸鱼D.作为科研与和平利用的基地答案:D解析: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代表性的动物是企鹅.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结合题意,对于南极洲的丰富资源,ABC的做法是不妥当的,都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
读南极洲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非洲B.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东半球C.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D.我国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7月答案:C解析: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在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黄河站.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与长城站相望的大洲是南美洲,叙述错误,所以A错;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和昆仑站位于东半球,所以B错;南极洲年平均降水虽少,但该大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多以冰川的形式存在,所以C对;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所以D错。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文山县)如图是“南极地区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依次是()A. 太平洋、大两洋、印度洋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答案】C【解析】【分析】读“南极地区示意图”可知,其中①、②、③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根据题意。
故选:C【点评】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
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A. 暖季,浮冰消融,载重船舶能靠岸B. 寒季,海域封冻,施工车辆能通行C. 极昼,热量充足,河流解冻有淡水D. 极夜,常见极光,建站施工人照明【答案】 C【解析】【分析】解: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主要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是一年中的暖季,白昼时间长,气温是一年中最高的季节。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南极科学考察在12到2月最合适,南极属于暖季。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3.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新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是()A. 酷寒、烈风B. 缺少淡水资源C. 此时处于极夜D. 正值雨季,多暴雪(2)下列关于我国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 罗斯海新站所处纬度最低C. 最靠近南极点的是昆仑站D. 罗斯海新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3)南极大陆旅游注意事项:登陆衣物用具全部吸尘;必须穿用船上统一的鞋子登陆,登陆前对鞋子进行消毒,回船时要踩过消毒池;拍照时,包不可以放地上;不可踩踏植物,旅游注意事项主要反映出南极地区()A. 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B. 动植物资源丰富C. 南极地区降水稀少D. 气候寒冷,旅游者易感冒【答案】(1)A(2)C(3)A【解析】【分析】(1)南极地区的气候是酷寒、烈风,该区域淡水资源丰富;建站时候没有极夜;正值南极的暖季,降雪较少;A符合题意。
(2)长城站没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站所处纬度最低;最靠近南极点的是昆仑站;罗斯海新站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C符合题意。
(3)保护人类最后一片净土,是每个人去南极必须做到的,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易被破坏,故去南极考察要特别做好防护措施,保护当地生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C;(3)A;【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4.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南极地区气候酷寒、无风、降水多B. 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C. 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贫乏的大洲D. 我们放寒假时正是考察该地区的最佳时期【答案】 D【解析】【分析】解:A、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少,故A不符合题意;B、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故B不符合题意;C、南极洲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C不符合题意;D、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们放寒假时正是南极洲的暖季且有极昼现象,适宜考察,故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南极地区的科学考查以及南极地区的自然特征,我国在南极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昆仑站,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长城站在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出现。
南极地区纬度高,气候主要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干燥,冰川广布,多大风天。
代表性动物是企鹅。
5.下图为“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极地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A.纬度位置低B.气候寒冷C.没有动物分布D.没有人类活动(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 )A.更加寒冷B.更有利于人类居住生活C.在最热的月份,冰雪更容易融化D.更适合发展海洋运输【答案】(1)B(2)A【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极地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气候寒冷,纬度位置高,有动物分布,两极地区都有人类活动,故答案为:B。
(2)与北极地区相比,南极地区更加寒冷;更不利于人类居住生活;这里冰川更厚,在最热的月份,冰雪更不容易融化;更不适合发展海洋运输,故答案为:A。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
北极地区是一片浮冰覆盖的海洋——北冰洋(占总面积的60%),其周围是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冻土区。
气候寒冷,北极海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可达-40~-20℃,暖季也多在8℃以下。
(2)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且地表为白雪和冰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又减少大部分。
南极附近有终年的南极漂流(寒流),又使南极大陆,降温减湿,更加寒冷。
所以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6.据国外媒体报道,2017年的卫星数据显示格陵兰岛的冰盖加速融化,使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超过预期,科学家对此表示“十分担忧”。
读“极地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两极地区,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的长城站比昆仑站更加寒冷B.南极地区因为其淡水资源短缺,被称为“白色荒漠C.北极加速升温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D.甲是格陵兰岛,乙位于北美洲(2)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猎杀海豹,以保护科考人安全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答案】(1)C(2)D【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长城站纬度比昆仑站的纬度低,所以长城站气候比昆仑站更加温暖,故A不正确;南极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冰川是固体淡水资源,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故B不正确;北极加速升温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C正确;甲是格陵兰岛,乙位于亚洲,故D不正确。
根据题意选C。
(2)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南极洲是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仅限于科研考察及和平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迄今为止,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30 多个国家在极地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故答案为:D。
【点评】(1)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
气候严寒的南极洲,植物难以生长,偶能见到一些苔藓、地衣等植物。
(2)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全球气候变化的冷源,尤其是南极,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那里蕴藏着无数的科学之谜和信息。
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7.(德州)下列区域叙述正确的是()A. 欧洲西部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B.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C. 拉丁美洲以白种人为主D. 北极地区气候比南极地区更严酷【答案】B【解析】【分析】A、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严重;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正确,故符合题意;C、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两极地气候相比,南极气候更严酷;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点评】世界上的居民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与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中部和南部。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上人种的分布,注意加强记忆,别混淆分布地区。
8.(保定)如图是“北极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甲地所属大洲是()A. 欧洲B. 亚洲C. 北美洲D. 非洲(2)甲地位于乙地的()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C. 西南方向D. 东南方向【答案】(1)B(2)A【解析】【分析】(1)根据大洲分布及相对位置判定,图中甲是亚洲,根据题意。
故选:B(2)根据题干可知,该地经纬网为北半球,根据北纬向北增大,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北方;图中经度甲大于乙,位于乙的东面。
由此得知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结合选项。
故选:A【点评】(1)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解答该题时,一定要观察七大洲的分布,为基础题。
(2)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此题考查的是经纬网上方向的判定,属于基础题型。
9.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冰洋变暖,北极航线日益显露出巨大的航运价值。
2017年7月中俄领导人正式提出要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
下图为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的经纬度是()A.15°E,23.5°NB.45°W,23.5°SC.15°E,23.5°SD.45°W,23.5°N(2)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B.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C.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3)8月,某航线探测队正在北冰洋沿岸考察,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A.白昼时间很长B.白熊在海冰上觅食C.大群的企鹅在游泳D.因纽特人正在捕鱼【答案】(1)A(2)D(3)C【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经纬网图判读、世界海陆分布、北极地区地理概况。
(1)由图可知每两条经线经度差为30°(西经15°和西经75°之间相差60°),所以得出甲地经度为东经15°,又因为甲地处在北回归线上,因此甲地的经纬度是15°E,23.5°N。
(2)根据各大洋的位置分布判断,沿“冰上丝绸之路”从上海出发至鹿特丹,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3)企鹅为南极代表动物,在北极地区看不到,故答案为:C。
【点评】(1)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