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手抄报数学乐园.doc
- 格式:doc
- 大小:14.02 KB
- 文档页数:3
数学手抄报1至6单元的手抄报内容(一)数学手抄报,一至六单元一、数与代数•数的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代数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代数式与方程–简单代数式–复杂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空间与图形•点、线、面与体–二维几何基本要素–三维几何基本要素•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形•空间图形–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正方体三、函数与方程•函数的概念–自变量与因变量–函数关系–函数图像•常见函数类型–线性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方程的解与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数据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式–分类与统计•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概率与统计•统计图表–条形图–饼图–折线图–散点图五、变量与函数•变量的基本概念–自变量与因变量–变量的关系–变量的应用•函数的变化趋势–增减性与单调性–极值与最值–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复合与逆函数–复合函数–逆函数的概念–逆函数的求解六、数论与几何•数论基础–质数与合数–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与偶数•几何推理–因果推理–条件推理–反证法•合同与模运算–合同的定义–模运算的性质–合同方程的求解通过这份手抄报,我们可以对数学的各个单元有一个简要的了解。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精确的科学,它贯穿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都有巨大的提升作用。
希望这份手抄报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七年级手抄报数学知识点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3)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6.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解(即公共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7.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0或ax+b0,(a0).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的图片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一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二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三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四关于有趣的数学王国手抄报图五数学手抄报的资料1数学名言名句1、二分之一个证明等于0。
——高斯2、我总是尽我的精力和才能来摆脱那种繁重而单调的计算。
——纳皮尔3、现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后,有很多根本无法做实验,在家用纸笔来算,这跟数学家想样的差不了多远,所以说数学在物理上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邱成桐4、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华罗庚5、一个国家只有数学蓬勃的发展,才能展现它国立的强大。
数学的发展和至善和国家繁荣昌盛密切相关。
——拿破仑6、以我一生最好的时光追寻那个目标……书已经写成了。
现代人读或后代读都无关紧要,也许要等一百年才有一个读者。
——开普勒7、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华罗庚8、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
——伦琴9、在数学里,分辨何是重要,何事不重要,知所选择是很重要的。
——广中平佑10、在数学中,我们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模拟。
——拉普拉斯数学家的故事熊庆来(1893-1969)是云南弥勒县人,中国现代数学的先驱,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熊庆来的父亲熊国栋,精通儒学,但更喜欢新学,思想很开明,对熊庆来的影响很大。
少年时的熊庆来从他父亲那里常听到有关孙中山民主革命的事情,这在幼年熊庆来的心田播下了爱国的种子。
1907年,熊庆来考入昆明的云南方言学堂,不久又升入云南高等学堂。
当时满清王朝已日薄西山,各地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抗捐、抗税、罢课、罢市、兵变遍及全国,清政府陷入于风雨飘摇之中。
熊庆来由于参加了“收回矿山开采权”的抗法反清的示威游行而遭到学校的记过处分。
现实的生活与斗争命命名熊庆来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必须掌握科学,科学能强国富民。
初一数学手抄报内容知识点一、有理数。
1. 有理数的概念。
-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例如3,0,-5等;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0.25=(1)/(4),0.3̇=(1)/(3)等。
2. 有理数的分类。
- 按定义分:有理数可分为整数和分数。
- 按性质分: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正整数和正分数)、0、负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
3. 数轴。
-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例如,2在原点右边2个单位长度处,-3在原点左边3个单位长度处。
- 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4. 相反数。
-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如3和-3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5. 绝对值。
-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 a|。
-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当a > 0时,| a|=a;当a = 0时,| a|=0;当a < 0时,| a|=-a。
例如| 5| = 5,| - 3|=3。
6.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 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如-2和-3,| - 2| = 2,| - 3| = 3,因为3>2,所以-2>-3。
二、整式的加减。
1. 单项式。
- 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例如3x,-5,a等都是单项式。
-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例如3x的系数是3,-5的系数是-5。
-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例如3x^2的次数是2。
2. 多项式。
-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例如2x + 3y,x^2-2x + 1等都是多项式。
要想变的有钱,首先的变的值钱
欢迎使用本模板
数字绕口令
小兔子,开铺子,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根小绳子, 四只小匣子,五管小笛子,小棍子,七个小盘子,八颗 小豆子,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数学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3.讨价还价(打一名词)
4.八分之七(打一成语) 数学名言
1.二分之一个证明等于0。
—— 高斯
2.在数学中最令我欣喜的,是那些能够被证明的东西。
—— 罗素
3.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 爱迪生
4.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维特根斯坦。
初一数学小报内容摘抄
以下是一份适合初一数学小报内容摘抄的内容,供参考:
一、标题:数学小报——探索数字世界
二、内容:
1.数学名言:“数学是人类知识的活动,其它一切知识只是数学的分
支。
”——笛卡尔
2.数学历史:你知道吗?古代埃及人使用了基础的算术系统,包括
加、减、乘、除。
古希腊人则开始研究几何学,并推导出了许多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公式。
3.数学趣味:奇妙的斐波那契数列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比如向日
葵的花瓣排列,松果的鳞片分布等。
4.数学问题:挑战一下你的数学思维!试解答下列问题:如果你有9
个苹果,我给你1个,你比原来多了几个?
5.数学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你去商店买东
西的时候,需要理解价格,计算需要付的钱或者找回的零钱,这就用到了数学。
又比如你在做手工艺品或者搭积木的时候,需要理解形状和尺寸,这也用到了数学。
6.数学小技巧:学习乘法的时候,有一个叫做“乘法口诀”的小技巧可
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结果。
比如:5乘以5就是25,6乘以6就是36等等。
三、结语:
数学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它充满了趣味和挑战。
通过这份小报,
我们希望你能更加喜欢数学,享受探索数字世界的乐趣!
四、互动环节:
邀请你的朋友们一起来解答数学问题,看看谁更擅长数学吧!记住,练习是提高数学能力的最好方法。
数学知识乐园手抄报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
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例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照这样计算,织布 6930 米,需要多少天?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693 0 ÷ 477 4 ÷ 31 =45 天图一图二图三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数学手抄报数学乐园
“叮铃铃,叮铃铃……”我像往常一样进入了教室,今
天数学考试!许多人都紧张起来,然而我却无动于衷(因为我数学
考试前从来不复习,考的成绩也不差)。
考卷发了下来,我漫不经心地看着试题。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的试题出奇的难。
而且只有一节课的时间来做。
我的心
一紧。
糟糕!这时,一股难闻的油墨味更加扰乱了我的心情,使我
更加糊涂了。
不过还好,几经波折,总算也做出了几道题。
但好事并未持续多久,不一会,我便遇到了难题,虽然
如果我静下心来做,肯定能做出来,况且试题也不是很多,但是,由于这次考试题目平均难度普遍偏高,时间又很短,我只能选择
暂且跳过它,做其他题目。
可是,尽管我用尽全力,还是在在做
倒数第三题时下课了。
老师给我们延长了考试时间,可是倒数第二题太难了,
我只能做想多比较简单的作图题,做完后,上课铃声准时打响。
许多人也只得被迫交上了考卷。
又到了报成绩的时刻了,往常的这时,我总会兴高采烈,但是这次听说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及格,我也紧张了起来。
结果,
正如我预想的那样,我是71分。
绝望、悲伤涌上了我的心头。
这次考试告诉了我,不能再骄傲了,数学已经不再是以
前的基本学科了,我们基本知识都学完了后,现在是真正的几何
知识。
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快速掌握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绩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
小学生手抄报数学乐园先是两个两个地把鸡蛋从硬纸箱里拿出来,放到地上,最后还剩一个,这时才发现忘记数拿过多少次了,抓抓头,说一声:“咦!”于是他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地上,三个接三个地放进纸箱里。
最后,还剩下一个。
他还是忘记了多少次。
他不得不搔搔头说:“嗯!”再变个花样,把鸡蛋全放在纸箱里,四个四个地往地上搬,最后又是剩一个,又……只好抓抓头,说一声:“咦!”再数一数。
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地上,然后六个接六个地放进纸箱里。
结果是一样的。
还有一个。
抓起你的头说:“嗯!”好在鸡蛋的个数不多。
坚持一下,再把鸡蛋全放在纸箱里,七个七个地数出来往地上搬,数到最后,抓抓头,说:“终于刚好一个也不剩!……咦!”哎呀,又忘记搬过多少次了,真是数不清的鸡蛋呀!解决方案:每次数2个、每次数3个、每次数4个、每次数6个,数到最后总是剩1个。
所以,如果从全部鸡蛋里暂时拿走1个,剩下的鸡蛋个数应该同时是2的倍数、3的倍数、4的倍数和6的倍数。
四个数2、3、4、6的最小公倍数是24,由此可见,从鸡蛋总数减去1,所得的差一定是24的倍数。
因而鸡蛋总数等于24的某个倍数加上1,从小往大排列顺次是25,49,…。
又因为全部鸡蛋每次数7个刚好数完,所以鸡蛋总数是7的倍数,因而至少是49个。
鸡蛋个数不多,所以,这个题目的答案就是49.晚上,我在奥林匹克课本上看到了一个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三倍。
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几天后,所有的梨树都施肥了,但仍有80棵苹果树没有施肥。
请问果园里有多少苹果树和梨树?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
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
事实上,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少了10棵,最后又少了80棵。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王师傅已经施肥8天了。
每天有20棵梨树,8天有160棵梨树。
根据第一个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有480棵苹果树。
0的最初含义是“没有”。
古人认为,既然什么也没有,就不必专门确定一个符号。
后来,人们用位值制记数时经常会碰到缺位的数,比如204,怎么表示中间的空位呢?古代印度人用“·”占位,我国开始时用空位,后来用“□”占位,再后来又用“○”占位。
据英国史学家考证,大约在1500年前,0最先出现于中国和印度边界,很可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创造。
人类从认识“1”到认识“0”,差不 多用了5000年的时间。
陈景润是世界著名解析数论学家之一,他在50年代即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的以往结果,作出了重要改进。
60年代后,他又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使他在 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结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征引。
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阿 ·威尔(A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人。
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
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
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9年,中国发行纪念陈景润的邮票。
同年10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 星命名为“陈景 润星”。
趣味数学⼿抄报,趣味数学⼿抄报内容(含图⽚) 好的数学⼿抄报可以让⼈赏⼼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数学的趣味性,我们常常认为数学是枯燥的,其实不然,数学的趣味性真的超乎你想象,下⾯是店铺整理的趣味数学⼿抄报,欢迎阅读。
⼀、数学趣味故事:美丽的植树图案 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数字王国的国王过20岁⽣⽇,罗马数字王国派⼈送来了20棵珍贵的树,作为⽣⽇礼物。
阿拉伯数啊。
“20”⼤⾂张榜招贤,凡是能巧妙地栽这20棵树的⼈将有重赏。
可是,谁也设计不出来。
“20”⼤⾂⽇夜思索,翻了⼤量的资料,⼜⽤⽯⼦进⾏了⼀次次的试验。
他画了成千成万个图样。
画着,试着,忽然,他眼睛⼀亮,看到了⼀张极其美妙的图案。
“20”⼤⾂⽴即把图案奉献给国王。
国王见了⾮常⾼兴,“20”⼤⾂指着图案对国王说:“陛下,您看,图中所栽的树不论横数、竖数或斜数,每⾏都是4棵,这样最多18⾏。
” 国王赞叹不⽌,说:“这样美丽奇妙的植树图案,我在任何公园都没有看见过,简直太美妙了。
我要重重地赏您!” 。
我要重重地赏您!” 国王赞叹不⽌,说:“这样美丽奇妙的植树图案,我在任何公园都没有看见过,简直太美妙了。
我要重重地赏您!” “对,这是⼀位名叫⼭姆·劳埃德的数学家发明和设计的,我只是把他设计的图案⽤到植树问题上来。
”“20”⼤⾂据实说。
“好,好,你能⽤上这个图案,也是有功的。
”说着,国王宣布了对“20”⼤⾂的奖赏,并将这个图案命名为“20图案”,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植树图案。
国王⽴即派⼈按照“20图案”把20棵树栽在宫廷的花园⾥。
从此,这美丽的植树图案就⼀直流传⾄今。
⼆、数学经典趣味题 1、⼀次竟赛中,⼩东的语⽂成绩和⾃然成绩加起来是197分,语⽂成绩和数学成绩加起来是199分,数学成绩和⾃然成绩加起来是196分。
⼩东哪⼀科成绩最⾼?⼩东的各科成绩分别是多少? 2、⼀张饼,切三⼑,平均切成⼋份(每份相同),该怎么切?。
1.5Kg×8元=12元方便面115克食盐400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克(g)与千克(kg)是质量单位。
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单位有千克、克,还有吨和毫克等。
而重量是指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它的单位是力学单位牛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重量、一个物体有多重,实际上,都是指它的质量。
每当我们到超市中买东西的时候,会看到方便面的包装袋上标着65克、80克、95克等等这样的单位,而面粉的包装袋上标的却是25千克、50千克、100千克等等,那么究竟哪些物品的单位能用克来表示,哪些物品的单位能用千克来表示,哪些物品的单位又能用吨来表示呢?我们的体重用什么单位来表示更合适呢?我们知道了每一种东西都是有重量的,有的很轻,有的很重。
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做单位,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重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自从有了物品交换,为了保证交换关平,变产生了重量和重量单位。
我们在考虑一件东西有多重时,最初总是和身边熟悉的物品做比较:那家伙足有一头熊那么沉;那块石头有两个人重……可是人和人的重量有时差的老远。
即使两个看起来差不多的人,我们在他们玩那种古老的游戏——跷跷板时,也能发现他们的区别。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准确定义一件物品的重量呢?人类的智慧源自于自然,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惊人的雷同。
他们会选取某种大小均匀的,易于长期保存的种子作为计量重量的单位。
克拉是一种角豆树的种子的称呼,阿拉伯人用它来称量宝石,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用克拉作为宝石重量的单位;在中国用的是另一种种子——粟,也就是现在说的小米。
班级:请在此处直接输入班级姓名。
初一数学手抄报内容(初一数学手抄报简单又漂亮一等奖)趣味数学知识一、最小的数字。
古老而庞大的自然数家族,是由全体自然数1、2、3、4、5、6、7、8、9、10……集合在一起组成的。
其中最小的是“1”,找不到最大的。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找。
二、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也许你认为可以找到一个最大的自然数(n),但是,你立刻就会发现另一个自然数(n+1),它大于n。
这就说明在自然数家族中永远找不到最大的自然数。
三、“1”确实是自然数家族中最小的。
自然数是无限的,而“1”是自然数中最小的。
有人提出异议,不同意“1”是最小的自然数,说“0”比“1”小,“0”应该是最小的自然数。
这是不对的,因为自然数指的是正整数,“0”是唯一的非正非负的整数,因而“0”不属于自然数家族。
“1”确实是自然数家族中最小的。
可别小看了这个最小的“1”,它是自然数的单位,是自然数中的第一代,人类最先认识的是“1”,有了“1”,才能得到1、2、3、4……给你讲了万数之首“1”的特殊地位,所以,你千万别小看了它哦。
趣味数学故事说起数学的作用,我们说上一天一夜也说不完,没有数学,我们生活也很不方便。
那么,你知道数学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运算,还可以做什么?能像警察那样破案吗?可以的,不信看看侠盗亚森罗宾是怎样用数学破案的。
巴黎郊外有一座中世纪留下的古老城堡,其年代几乎与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同样久远,因而成了旅游观光的胜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下面这则故事就是出自—位导游之口。
古堡的顶层有一座尘封的钟楼,里面住着一个怪人,唯一的对外通道是个走起来嘎嘎响、陡峭异常的木质楼梯,大约有几十级,但肯定不到一百级。
20日黄昏,怪人的四位互不相识的朋友阿列克赛、巴顿、克林、杜邦,几乎在同一时间先后来访。
他们发现怪人已经被人杀害了,房间里面看起来很恐怖。
当下四人大惊失色,争先恐后地拼命逃走。
从脏乱不堪的狭窄楼梯(一次只能通过一人)跑下来,阿列克赛一步下2级台阶,巴顿一步下3级台阶,克林一步下4级台阶,而杜邦的本事最大,竟然一步能下5级台阶。
数学小报初一内容(一)初一数学小报内容导语初一时,数学成为了同学们的主要学科之一。
数学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这份小报中,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些有趣且实用的初一数学知识。
1. 数字•数字分类: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等,每种数字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应用领域。
•数字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进行高级数学学习的基础。
•数字的意义: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数、测量、统计等,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
2. 几何•平面几何: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学会利用几何图形进行推理和证明。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及计算,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的方法。
•圆和圆心角:圆的基本概念、弧、弦的关系,圆心角的计算方法。
3. 代数•代数式与方程:代数式的展开与因式分解,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解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平方根与根号公式:掌握求解平方根及利用根号公式解决问题的技巧。
4. 数据与概率•统计图表: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的制作和应用。
•数据分析:数据的中心趋势与变异程度的计算,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概率:事件的概率计算,了解概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实际应用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金钱应用: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掌握货币运算技巧。
- 测量应用:长度、面积、体积等的计算与转换,能够准确测量并运用于实际情境。
- 比例与利率:了解比例及利率的概念,应用于实际经济问题的计算。
结语初一数学知识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通过探索数学的奥妙,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更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希望大家在读过本小报后,对初一数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兴趣!。
日期班级 姓名小熊开了一个水果批发店,由于热情待客,价格合理,生意挺不错。
这一天,森林商店的老板狐狸来到水果店,东瞧瞧西望望,然后问:“这里的西瓜和苹果怎么样?我想买一些,价格是多少?”小熊赶忙答道:“你放心,西瓜又甜又香,苹果又脆又甜。
我们店的价格也是最公道的,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
” 狐狸拿起一个西瓜拍了拍,又挑了一个苹果闻了闻,说:“恩,是不错。
我想买1775千克苹果,225千克西瓜,合起来一共是2000千克。
这样吧,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为了计算方便,就按平均每千克3元卖给我,行吗?” 小熊想了想,“西瓜1千克1元,苹果1千克5元,平均下来1千克(1+5)÷2=3(元)。
对呀,这是一样的算法。
”看到这么一大笔生意,小熊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很快,狐狸就找来了一辆大卡车,把2000千克的苹果和西瓜搬到了车上。
装完后,狐狸数了一沓钱,递给小熊。
小熊接过来,数了数,说:“狐老板,你算错了吧?就算我只卖了1700千克苹果,5×1700=8500,也有8000多元啊!这里只有6000元。
” 狐狸说:“没错呀!平均1千克水果3元,一共是2000×3=6000(元)吧。
” 小熊急了,拿出计算器就算起帐来,“苹果1775×5=8875(元),再加西瓜225元,一共应付9100元。
我这可亏了3100元。
” 狐狸说:“可这是我们说好的,我算的也不错呀!” 两个人闹到了市场管理员老牛那里。
老牛听了小熊的申诉,说:“你是上了平均数的当了。
其实1775千克苹果和225千克西瓜混合后的(一)你知道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
大约二千年前,人们就已经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了。
二)在世界四大洋中,倍,太平洋的平米,印度洋的平均水深比太米。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平均水深各是多少米?(三)小东同学是名小网民,他每天都要到互联网上去看一看。
初一数学手抄报内容趣味数学知识(一)在我们的概念中,“1“是一个最小的数字,它是整数数字的开始之数,是万数之首,是的,“1”是万数之首,它的地位也是最特殊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认识这个神奇的数字吧。
一、最小的数字。
古老而庞大的自然数家族,是由全体自然数1、2、3、4、5、6、7、8、9、10……集合在一起组成的。
其中最小的是“1”,找不到最大的。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找。
二、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也许你认为可以找到一个最大的自然数(n),但是,你立刻就会发现另一个自然数(n+1),它大于n。
这就说明在自然数家族中永远找不到最大的自然数。
三、“1”确实是自然数家族中最小的。
自然数是无限的,而“1”是自然数中最小的。
有人提出异议,不同意“1”是最小的自然数,说“0”比“1”小,“0”应该是最小的自然数。
这是不对的,因为自然数指的是正整数,“0”是唯一的非正非负的整数,因而“0”不属于自然数家族。
“1”确实是自然数家族中最小的。
可别小看了这个最小的“1”,它是自然数的单位,是自然数中的第一代,人类最先认识的是“1”,有了“1”,才能得到1、2、3、4……给你讲了万数之首“1”的特殊地位,所以,你千万别小看了它哦。
趣味数学故事(二)说起数学的作用,我们说上一天一夜也说不完,没有数学,我们生活也很不方便。
那么,你知道数学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运算,还可以做什么?能像警察那样破案吗?可以的,不信看看侠盗亚森罗宾是怎样用数学破案的。
巴黎郊外有一座中世纪留下的古老城堡,其年代几乎与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同样久远,因而成了旅游观光的胜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下面这则故事就是出自—位导游之口。
古堡的顶层有一座尘封的钟楼,里面住着一个怪人,唯一的对外通道是个走起来嘎嘎响、陡峭异常的木质楼梯,大约有几十级,但肯定不到一百级。
某日黄昏,怪人的四位互不相识的朋友阿列克赛、巴顿、克林、杜邦,几乎在同一时间先后来访。
他们发现怪人已经被人杀害了,房间里面看起来很恐怖。
初一数学手抄报数学乐园
数学手抄报不知道该怎么做?没关系,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初一数学手抄报的图片
初一数学手抄报
初一数学手抄报图二
初一数学手抄报图三
初一数学手抄报的资料
勾股定理知识概念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定理: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
最为精彩的是附录于首章的勾股圆方图,短短500余字,概括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以来中国人关于勾股算术的成就,其中包含了:
勾股定理(这里以a,b,c分别代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弦三边之长)a^2+b^2=C^2
及其变形b^2=c^2-a^2=(c-a)(c+a),a^2=c^2-b^2=(c-b)(c+b),
c^2=2ab+(b-a)^2;
有通过开带从平方
a^2+(b-a)a=1/2[c^2-(b-a)^2]求勾a
开平方a=[c^2-(c^2-a^2)]^1/2求勾a
开带从平方(c-a)^2+2a(c-a)=c^2-a^2求勾弦差c-a的方法,以及:
c=(c-a)+a,c+a=b^2/(c-1), c-a=b^2/(c+a), c=[(c=a)^2+b^2]/2(c+a), a=[(c+a)^2-b^2]/2(c+a)等公式,与上述公式对称,也有求b, c-b, c+b
及由c-b, c+b求c, b的公式,又有由勾弦差、股弦差求勾、股、弦的公式:
a=[2(c-a)(c-b)]^1/2 + (c-b), b=[2(c-a)(c-b)]^1/2 +
(c-a),c=[(2(c-a)(c-b)]^1/2 + (c-b) + (c-a)
以及勾股差b—a与勾股并b+a的关系式
(a+b)^2=2c^2—(b-a)^2,a+b=[2c^2-(b-a)^2]^1/2,
b-a=[2c^2-(b+a)^2]^1/2,
进而由此给出了求a,b的公式b=1/2[(a+b)+(b-a)],
a=1/2[(a+b)-(b-a)],最后给出了由弦与勾(或股)表示的股(或勾)弦并与股(或勾)弦差之差:
(c+b)-(c-b)=[(2c)^2-4a^2]^1/2
(c+a)-(c-a)=[(2c)^2-4b^2]^1/2
赵爽用出入相补方法对上述公式作了证明。
这些公式大都与《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所阐述的相同,证明方法也类似,只是最后两个公式为刘徽注所没有,所用术语也与刘徽稍异。
可见,这些知识是汉魏时期数学家们的
共识。
《畴人传》说勾股圆方图注"五百余言耳,而后人数千言所不能详者,皆包蕴无遗,精深简括,诚算氏之最也"。
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来源:网友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