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879.50 KB
- 文档页数:25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年产12000吨豆乳工厂设计目录第一章绪论 (2)1.1 植物蛋白饮料的现状 (3)1.2 豆乳饮料的简介 (3)1.3 豆乳饮料的市场分析 (4)第二章豆乳饮料工厂工艺设计 (4)2.1 厂址选择 (5)2.2 产品方案的要求 (5)2.3 班产量的确定 (5)2.4. 豆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6)2.5 生产物料衡算 (10)2.6 设备选型 (13)第三章.全厂总平面布置 (17)3.1. 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17)3.2 厂区各建筑面积的确定 (18)第四章车间工艺布置 (19)4.1 生产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如下: (19)4.2 生产车间布置说明 (19)4.3 门 (19)4.3 地坪 (19)4.4 内墙面 (20)参考文献 (22)第一章绪论1.1 植物蛋白饮料的现状植物蛋白饮料属营养型饮料,主要品种有;杏露、豆奶与豆奶粉、椰子汁、花生露、核桃露等。
已形成维维豆奶、椰奶、露露等几个大型企业集团。
但总产量还不多,应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除了积极增加总量外,要适当增加其蛋白质含量,添加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提高其营养功效。
目前我国饮料主要划分为瓶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及蔬菜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茶饮料、固体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及其他饮料共10类。
其中,植物蛋白饮料2003年产量达463365吨,占总产量2.67%比重:2004年产量增长到506975吨,占总产量2.33%比重,比2003年增长了9.4%。
1.2 豆乳饮料的简介豆乳饮料即豆奶,是以大豆为原料,经物理、化学和酶处理,使大豆分子膜破坏后而制成的,又称“人造奶。
它于1920年在法国首先问世。
1922年日本研制成功。
接着美国、瑞典、丹麦等国相继生产和发展.我国起步较晚,1980年后才研究和开发此豆奶新产品.大豆制品---豆奶、豆浆、豆腐、豆腐乳是一种物美价廉的调味品、副食品和食品.由于我国人民吃大豆及其制品的习惯和加工方法不同,其营养效果也相差悬殊。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4301319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修读学期第六学期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of Food factory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及机械设计基础、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原理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营养、多样丰富、健康的要求日益提升的今天,优秀的食品工厂是改善人们生活进行高效、高质加工产品的需要,由于食品工厂设计是多学科、多技术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技术,也是食品工程原理结合食品机械、电工学进行具体应用的重要方面,因而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与不可取代的作用。
由于涉及内容广本课程教学有如下指导思想:本课程知识内容面广,实践性强,是整个大学知识综合应用的关键,因而努力使课堂内容结合工作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讲解;安排学生适量作业,以强化知识应用能力,特别是根据工艺参数要求,进行物料、能量、给排水、制冷、电力、管道的系列计算;结合生产见习,分析理解实际之中的食品工厂分析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不足;应用计算机技术,从事食品工厂设计工作;对于工厂中通用技术,需补充以适应应用深度与广度;食品工厂设计结合环境保护与“三废”治理综合应用以求良好的综合效益。
三、课程教学目标1. 掌握食品工厂由项目建议书到交付使用建设程序,以及食品工厂设计所包含内容。
2. 重点掌握食品工厂工艺设计,从产量确定到工艺方法选用,能进行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配套造型,由相应工艺要求确定管道、输送设备的尺寸及工作能力。
3. 根据工艺方案的工艺条件要求,可进行相应电力、给排水、供汽、制冷负荷的估算,进行公用系统的容量设计。
4. 能进行合理的食品工厂设计的模拟练习。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讲授实践第1章绪论 1 1 0第2章基本建设程序和工厂设计的组成 3 3 0第3章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图设计 2 2 0第4章食品工厂工艺设计18 18 0第5章辅助部门 1 1 0第6章工厂卫生安全及全厂性的生活设施 1 1 0第7章公用系统 4 4 0第8章环境工程 2 2 0(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食品工厂设计这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以及食品工厂设计的特点;2. 学会食品工厂设计的特点;3. 掌握食品工厂设计的内容。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食品工厂的基本组成、设计原则和操作流程。
2. 使学生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保障和安全控制措施。
3. 帮助学生掌握食品工厂设备的选型、布局及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进行食品工厂平面布局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食品加工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食品工厂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食品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食品科学领域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食品生产、消费习惯。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面对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食品工厂设计相关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课程设计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完成本章节学习后,能够对食品工厂设计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工厂概述:食品工厂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2. 食品工厂设计原则:卫生要求、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及布局。
3. 食品加工设备:常见食品加工设备类型、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4. 食品工厂平面布局设计:CAD软件应用、工厂平面布局设计方法及步骤。
5.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保障:卫生管理、质量控制、食品安全。
6. 食品工厂安全与环保:安全防护措施、环保要求及废弃物处理。
7. 实践教学:食品工厂参观、设备操作、平面布局设计实践。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以教材为基础,结合以下章节:1. 第二章:食品工厂概述及设计原则。
2. 第三章:食品加工设备选型与应用。
3. 第四章:食品工厂平面布局设计及实践。
4. 第五章: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品质保障与安全控制。
食品工厂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食品工厂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运作原理。
2. 学生能掌握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程技术及其作用。
3. 学生能了解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食品工厂工艺流程的能力,能绘制简单的工艺流程图。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食品工厂进行合理布局和设备选型。
3. 学生能够运用食品安全知识,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对食品工业的兴趣。
2. 学生能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食品工厂概述:食品工厂的定义、分类及作用,了解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教材章节:《食品工艺学》第一章第一节。
2. 食品加工技术:介绍常见的食品加工技术,如切割、粉碎、混合、加热、冷却、干燥等。
教材章节:《食品工艺学》第二章。
3. 食品工厂工艺流程:分析食品工厂的工艺流程,学习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教材章节:《食品工艺学》第三章。
4. 食品工厂布局与设备选型:探讨食品工厂的布局原则,了解常见的食品加工设备及其特点。
教材章节:《食品工艺学》第四章。
5.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学习食品安全知识,了解食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教材章节:《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第一章。
6. 案例分析与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食品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开展实验操作,加深对食品加工技术的理解。
食品工厂课程设计含图纸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工厂的基本知识,包括食品加工流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工厂的设计与布局等。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了解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食品工厂的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食品工厂的初步设计和布局,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树立食品安全意识,认识到食品工厂在保障食品安全和满足市场需求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对食品工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加工流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工厂的设计与布局等方面。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加工流程:介绍各类食品的基本加工工艺,如乳制品、肉类制品、饮料等。
2.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3.食品工厂的设计与布局:介绍食品工厂的设计原则,包括生产流程、设备选型、布局等。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掌握食品工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其中,教材和参考书将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多媒体资料用于辅助教学,实验设备用于开展实验教学,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取多元化方式进行,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与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作业方面,将布置适量的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作业成绩将计入最终成绩。
考试分为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知识点、案例分析等,考试成绩将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以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为标题,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食品工厂设计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食品工厂的生产流程、设备选型、工艺设计等相关知识,掌握食品工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品工厂的规划设计:包括选址、布局设计、建筑设计等。
2. 生产线设计:包括生产线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艺参数等。
3. 工艺设计:根据不同食品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合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
4. 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生产工艺和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配置方案。
5. 安全与卫生设计:包括食品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6. 能源与环保设计:考虑到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合理的能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方案。
三、课程设计的方法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亲自参与到食品工厂设计的过程中。
具体方法包括:1.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教材阅读等方式,学习食品工厂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
2. 实地考察:学生参观实际的食品工厂,了解其生产流程、设备配置等情况。
3. 实验操作: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等方式,进行食品工厂设计的实际操作练习。
4. 课程设计: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完成一定规模的食品工厂设计项目。
四、课程设计的评价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设计方案是否符合食品工厂设计的要求,是否能够实际应用。
2. 设计过程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评价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是否按照规范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是否系统全面地考虑了各个方面的因素。
3. 设计成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评价设计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食品厂设计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品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食品厂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了解食品厂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关键技术。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食品厂的基本设计。
•能够分析并解决食品厂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能够撰写简单的食品厂设计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食品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食品厂设计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食品厂设计的流程:讲解食品厂设计的各个阶段,包括前期调研、设计方案、施工图设计等。
3.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介绍我国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其在食品厂设计中的应用。
4.食品厂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关键技术:讲解食品厂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关键技术如卫生设计、防虫防鼠等。
5.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食品厂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食品厂设计的过程和技巧。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厂设计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运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进行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食品工厂设计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冮洁完成日期:2014 年11月12日目录一、概述: (1)二、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2)1、麦芽制造 (2)2、麦汁制备 (3)3、啤酒发酵 (3)4、啤酒包装与成品啤酒 (4)三、糖化车间设备选型原则 (4)四、啤酒糖化工艺综述 (4)1、糊化、糖化 (5)2、过滤 (5)3、煮沸 (5)4、冷却 (6)五、100000t/a啤酒厂糖化车间的物料衡算 (6)1、糖化车间工艺流程示意图 (6)2、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6)3、120kg原料(60%麦芽,40%大米)生产12°P淡色啤酒的物料衡算 (7)4、生产120L12°P淡色啤酒的物料衡算 (7)5、120000t/a 12°P淡色啤酒糖化车间物料衡算 (8)六、100000t/a啤酒厂糖化车间热量衡算 (9)1、糖化用水耗热量Q1 (9)2、第一次米醪煮沸耗热量Q2 (9)3、第二次煮沸前混合醪升温至70℃的耗热量Q3 (10)4、第三次煮沸混合醪的耗热量Q4 (11)5、洗糟水耗热量Q5 (12)6、麦汁煮沸过程耗热量Q6 (13)7、糖化一次总耗热量Q总 (13)8、糖化一次耗用蒸汽量D (13)9、糖化过程每小时最大蒸汽耗量Qmax (13)10、蒸汽单耗 (14)七、设备的工艺计算和设备选型 (14)1、啤酒厂糖化设备的组合方式 (10)2、糊化设备 (10)3、糖化设备 (10)计算及参考文献 (15)八、设计总结 (17)九、致谢 (17)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设计一、概述啤酒,但是酿造原理却是一样的。
在整个酿造过程中,大体可以分为四大工序:麦芽制造;麦汁制备;啤酒发酵;啤酒包装与成品啤酒。
其中麦汁制造是啤酒生产的重要环节,它包含了对原料的糊化、液化、糖化、麦醪过滤和麦汁煮沸等处理工艺。
设计从实际生产出发,确定出生产10万吨啤酒所需要的物料量,热量和糖化车间内的常用设备如糊化锅、糖化锅、过滤槽、煮沸锅、沉淀槽及薄板冷却器的主要尺寸、选型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管道的选型。
《食品厂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品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食品厂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和流程,掌握食品厂布局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卫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食品厂的初步设计,包括厂区布局、车间布局、工艺流程等,提高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食品厂设计在食品安全、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食品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食品厂设计的流程和步骤;3.食品厂厂区布局设计,包括原料区、生产区、仓储区等的规划;4.食品厂车间布局设计,包括生产线布局、卫生设施等;5.食品厂工艺流程设计,包括原料处理、加工、包装、检验等环节;6.食品厂卫生设计,包括卫生管理、卫生设施、卫生检测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食品厂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食品厂设计的具体操作;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食品厂设计的问题;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食品厂设计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食品厂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安排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参与食品厂设计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设计练习和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3.考试:安排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食品厂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4.案例分析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食品工厂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品工厂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生产流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1.掌握食品工厂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了解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3.熟悉食品工厂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
4.能够分析食品工厂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
5.具备食品工厂设备和工具的使用能力。
6.掌握食品工厂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检测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工厂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以及食品工厂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
1.食品工厂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介绍食品工厂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食品工厂的基本情况。
2.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讲解食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原则、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
3.食品工厂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详细介绍各类食品工厂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使学生掌握食品生产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食品工厂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