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族的作文800字
- 格式:docx
- 大小:12.93 KB
- 文档页数:2
大理白族风俗作文大理白族风俗作文「篇一」白族服饰非常好看,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头饰也很有特色,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冠左边有一缕穗,代表“雪”,他的长短就是代表人的大小(年龄)。
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称男士为“阿鹏哥”(不包括小孩)。
白族人待客用“三道茶”来代表对客人的尊敬、热情。
三道茶是白族待客礼节。
白族人常以“三道茶”款待亲朋。
一道茶以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二道茶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味甜香;三道茶是蜂蜜泡开水,味醇甜。
因开始喝的是苦茶,喝了二三道茶后,嘴里有苦甜混合的舒适感,故有“三道茶乃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云南大理去玩,导游带我们到一家茶馆品茶。
到了大厅,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一位白族阿姨看见了我们,就请我们坐下,等候茶。
一会儿,茶泡好了,他们请我们先品尝第一道茶,我以为很好喝,就拿了一杯,咕噜咕噜喝了下去,“好苦啊!”我大叫起来,一位白族阿姨见我大叫,就说:“这三道茶一苦二甜三也苦。
”我听了对爸爸说:“爸爸,我们走吧,这三道茶很苦,我喝不下去。
”爸爸笑着说:“傻孩子,这三道是补血的。
”我一听,很惊讶:苦茶也能补血,真是太棒了。
我叫阿姨给我把三道茶都倒上,咕噜咕噜地喝了下去,爸爸问我:“感觉怎么样?”“好极了!”我高兴地叫起来。
我就这样反复品尝这“三道茶”。
感觉真是好极了!白族的习俗是“三道茶”,你有空,也去那里,尝尝吧。
大理白族风俗作文「篇二」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的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
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
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
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
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从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
我与民俗文化相遇白族作文
在云南的山谷里,我碰见了白族,感觉真的好特别啊!刚进村,那些房子真的漂亮,白墙黑瓦的,看上去好古老,好像能听见时间
在说话。
阳光照过来,感觉整个村子都在闪闪发光。
说到白族,他们的三道茶可是个好东西。
第一口有点苦,但越
喝越有味儿,第二口开始回甘,第三口就甜滋滋的了。
喝这个茶,
真的有种穿越的感觉,好像回到了过去,又看到了未来。
节日那天,我在广场上看了白族姑娘跳舞。
她们穿着五颜六色
的衣服,跳起舞来轻盈得就像风一样。
看着她们,我都忍不住想跟
着一起跳了!鼓声咚咚的,感觉整个心都跟着跳了起来。
走在古街上,我被那些手工艺品给吸引住了。
刺绣、扎染、木雕……每一件都做得超级精致,看得出匠人们真的很用心。
这些手
工艺品,简直就是白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啊!
晚上,我参加了他们的篝火晚会。
火光下,大家都围在一起唱
歌跳舞,笑声、歌声此起彼伏。
那种感觉,真的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的日子。
白族人民真的好热情,好团结啊!
这次遇见白族,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独特的魅力。
小学生介绍白族的作文在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美丽神秘的白族。
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白族,是在一次难忘的旅行中。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一个充满白族风情的地方。
刚到那里,我就被白族的建筑吸引住了。
白族的房屋大多是土木结构,青瓦白墙,飞檐斗拱,看起来特别精致。
那雪白的墙壁,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柔和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屋顶上的青瓦,一片一片整齐地排列着,就像士兵在站岗。
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花鸟鱼虫,有人物故事,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白族人民的心灵手巧。
走进白族人家,你会发现他们的院子也别有洞天。
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迷人的香气。
角落里还有一棵古老的桂花树,据说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每到秋天,桂花盛开,满院子都弥漫着甜甜的桂花香。
院子的中间有一个石桌和几个石凳,闲暇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好不惬意。
白族的服饰也是一大特色。
女人们穿着白色的上衣,红色的坎肩,腰间系着绣花的围裙,头上戴着华丽的头饰。
那头饰就像一个大大的帽子,上面缀满了各种珠宝和花朵,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美丽极了。
男人们则穿着对襟的白色上衣,黑色的长裤,看起来简洁大方。
在白族的村子里,我还看到了有趣的三道茶表演。
第一道茶叫“苦茶”,喝起来苦苦的,但是据说能让人提神醒脑。
第二道茶叫“甜茶”,味道甜甜的,就像生活中的甜蜜时刻。
第三道茶叫“回味茶”,喝起来有点辣辣的,让人回味无穷。
看着白族姑娘们优美的动作,听着她们动听的歌声,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白族的节日也特别有意思。
其中最盛大的要数“三月街”了。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人们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有赛马、唱歌、跳舞、还有热闹的集市。
我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三月街,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介绍白族的作文关于介绍白族的作文第一篇: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桑植县等地也均有分布。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
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
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
节日前夕,全村同竖一根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
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一面旗。
旗杆用竹竿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
大理白族地区的日常饮食,随当地物产不同而有所差异。
白族人民喜欢吃酸、冷、辣等口味关于白族的传统节日作文关于白族的传统节日作文。
平坝地区的百姓以稻米、小麦为主食,住在山区的则以玉米、养子为主食。
平常食用的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茄子、瓜类、豆类及辣椒等。
在白族饮食习俗中,“白皮”“海水煮海鱼”“下关砂锅鱼”“炖梅”“雕梅”“铒块”“乳扇”等较具名族特色。
白族人民还喜欢喝烧茶。
白族的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关于白族的传统节日。
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
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戒指。
白族,虽然人数不够汉族的多,衣服不够汉族的漂亮,节日不够汉族的多;但是,白族的人民都过得很开心,过得舒舒服服。
第二篇:我是一个可爱的白族小女孩,我们白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我们家里门窗木雕,展现着剑川木匠高超的手艺。
一般都用剔透和浮雕手法,层层刻出带有神话色彩和吉祥幸福的白鹤青松、鹭鸶荷花、老鹰菊花、孔雀玉兰,十分美丽。
门窗的表面上还涂有褚红色的`油漆,显得光滑明亮,古朴典雅。
我们家室内清洁、整齐,当中为客厅,放有嵌镶彩花大理石的红木桌椅和画屏,怎么样,是不是很棒呀?如果你来我们白族,我一定会请你喝“三道茶”,“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它告诉了我一个哲理:小时候要多吃点苦,长大才能生活得幸福,老了以后才能回味以前的生活,它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让我努力学习。
关于白族的作文5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关于白族的作文一:假如我在白族(686字)大家好,我是一个可爱的白族小女孩,我们白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我们家里门窗木雕,展现着剑川木匠高超的手艺。
一般都用剔透和浮雕手法,层层刻出带有神话色彩和吉祥幸福的白鹤青松、鹭鸶荷花、老鹰菊花、孔雀玉兰,十分美丽。
门窗的表面上还涂有褚红色的油漆,显得光滑明亮,古朴典雅。
我们家室内清洁、整齐,当中为客厅,放有嵌镶彩花大理石的红木桌椅和画屏,怎么样,是不是很棒呀?如果你来我们白族,我一定会请你喝“三道茶”,“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它告诉了我一个哲理:小时候要多吃点苦,长大才能生活得幸福,老了以后才能回味以前的生活,它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让我努力学习。
现在大家快与我一起去过“三月街”吧!我身穿美丽的白族服饰,头顶上戴着带有“风花雪月”头饰,来到三月街街道。
我们打着霸王鞭,摇着金钱鼓,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到来。
我们举办着很有特色的灯会,让人应接不暇。
紧接着,我们又举行赛马,别看我是个小姑娘,但骑马的水平可很高呢。
我参加了儿童赛马,我跨上马背,抓好缰绳,“准备——开始!”一声令下,我立刻驾起马来,箭一般的向前方冲去,终点离我越来越近,我把速度又提高了,“驾——驾——快一点,再快一点!”我大喊着,最后我终于到达了终点,不过没得冠军,是第二名,真气人!爸爸参加了射箭比赛,是第一名,我们家的“光荣榜”又要多一张奖状了,嘻嘻。
之后,我们一家与别人一起荡秋千,赛龙舟,看花展,交换杂物,我还得到了一个美丽的小饰品呢!我们大家都过得十分开心。
“孩子起床了”妈妈温柔的声音把我叫醒了,原来我做了一个梦,我心里想:假如我在白族,我一定会像梦里那么快乐!关于白族的作文二:白族(411字)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
白族的特点和风俗作文在咱们中国这个大家庭里,有一个充满魅力的民族——白族。
今天,就来跟大家唠唠白族那些有意思的特点和风俗。
白族人那可真是爱美!他们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就像是把春天穿在了身上。
尤其是白族姑娘,头上戴的那顶帽子,垂下的穗子随风飘动,别提多好看了!这帽子还有讲究呢,叫“风花雪月”,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象征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如同洱海月。
怎么样,是不是充满了诗意和浪漫?再说说白族的房子,那也是独具特色。
他们大多喜欢盖“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
这房子不仅住起来舒服,看着也气派。
照壁上还会题字画画,什么“福”啊“寿”啊,或者画些山水花鸟,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白族人热情好客,要是去他们家里做客,那可有口福啦!他们喜欢用特色的美食招待客人,像什么砂锅鱼、生皮,味道那叫一个绝!还有三道茶,头道苦、二道甜、三道回味,就像人生的滋味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白族的节日也特别多,其中最热闹的要数三月街了。
这时候啊,大家都穿着漂亮的衣服,从四面八方赶来,街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吃的、用的、玩的,让人眼花缭乱。
还有歌舞表演、赛马比赛,那场面,简直比过年还热闹!白族还有一个有趣的风俗,就是“掐新娘”。
在婚礼上,大家会去掐新娘,可不是真的使坏哦,这是为了祝福新娘婚后生活幸福美满。
不过这可把新娘掐得又疼又开心,真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白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民族,他们的特点和风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去亲身感受一下白族的风情,保准让你流连忘返!。
体验白族文化,畅享民俗风情作文《体验白族文化,畅享民俗风情之一:初见白族村》一到白族村,就像闯进了一个充满惊喜的全新世界。
那建筑风格独特得很呢,白墙青瓦,墙上还画着各种漂亮得不得了的图案,山水啦、花鸟啦,就跟把整个大自然都搬到墙上去了似的。
刚走进村子,就瞧见一个白族老奶奶在门口扎染。
那摊子上放着好多块白色的布,还有一堆各种各样颜色的染料。
老奶奶的手就像有魔法一样,她把布折来折去,一会儿像包包子似的把布裹紧,然后用小皮筋这儿扎一道那儿扎一道。
我好奇得不得了,凑上去看,还忍不住问,“奶奶,这扎这些有啥讲究不?”老奶奶就笑着跟我说,“小娃子,这可讲究了,扎得不一样,染出来的花样就不一样嘞。
”只见她把扎好的布放进一个蓝色的染料桶里,没过一会儿拿出来的时候,蓝色的液体顺着布滴答滴答地流,就像蓝色的小瀑布。
布一点点地在眼前变色,那种感觉真像在看一场奇妙的魔术表演。
后来我又跟着到村里的小广场,那里有几个白族小姑娘在学霸王鞭舞。
那手里的霸王鞭花花绿绿的,小姑娘们甩起来可带劲了。
我在旁边看得眼睛都直了,其中一个小姑娘看我那愣愣的样儿,就大方地把霸王鞭递给我,让我试试。
我学着她们的样子乱甩一气,结果差点打到自己的脚,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这白族村啊,到处都是新鲜事儿,从建筑到民俗活动,每一样都让我想探寻个究竟,也让我正式开启了一场深度体验白族文化的有趣旅程。
《体验白族文化,畅享民俗风情之二:白族美食之旅》在白族村逛了几天,发现这白族美食更是一绝。
别说那些看起来就精致的糕点啥的,光是那普通的饵丝就把我吃得服服帖帖的。
那天早上,我循着香味来到一家小店门口。
店里头人不少呢,大家都坐在小桌子前,呼噜呼噜地吃着饵丝。
我找个空位坐下,要了一碗。
不一会儿,老板就端着热气腾腾的饵丝过来了。
那碗里的饵丝白白胖胖的,像小年糕条子似的,上面盖着一层切得细细的肉丝,还有一些绿油油的葱花和一些红红的酱料点缀。
我第一口下去,那口感奇特得很。
饵丝滑溜溜的,一吸就进嘴了,而且特有嚼劲,可不像我之前吃的那些面条什么的。
白族的传统文化作文你知道白族吗?这可是个超级有趣又充满魅力的民族呢!白族的建筑就像是凝固的艺术乐章。
那著名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就像一幅幅立体的画。
走进白族的村落,你就像走进了一个建筑艺术的大观园。
你瞧那照壁,白白净净的,上面还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可能是寓意吉祥的花鸟鱼虫,也可能是讲述着古老传说的人物故事。
这照壁啊,就像是房子的一张大脸,向人们展示着白族人家的品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且白族建筑的雕刻也是一绝,不论是木雕还是石雕,都细致得不像话。
那些小小的图案,仿佛都在诉说着工匠们的匠心独运。
就像在一块木头上,他们能让花朵开得栩栩如生,让鸟儿好像随时要展翅高飞,真是神了!再说说白族的服饰,那叫一个好看。
白族姑娘们穿上传统服饰就像下凡的仙女。
她们的衣服以白色为主色调,象征着纯洁。
可这白色上面又有着各种彩色的装饰,像那漂亮的扎染布料,蓝色、粉色、紫色的花纹就像天上的彩云落到了衣服上。
姑娘们头上还戴着风花雪月帽呢,你听这名字就特别浪漫。
弯弯的帽沿代表着苍山的雪,上面的绣花代表着上关的花,帽穗儿就像下关的风,整个帽子合起来就象征着洱海的月。
这风花雪月都戴在头上,白族姑娘们走在路上,那回头率肯定超高。
白族的节日也特别热闹。
就说三月街吧,这可是白族的盛大节日。
到了这时候,大街小巷都挤满了人。
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就像一场欢乐的大聚会。
这三月街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集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有白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像精美的刺绣手帕、造型奇特的木雕小摆件;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什么烤乳扇啊,那味道又香又特别,咬一口就像把白族的风情吃进了嘴里。
而且在三月街上还有各种表演呢,白族的大本曲,那曲调悠扬婉转,就像在讲述着古老的故事,唱的人投入,听的人入迷。
还有那欢快的霸王鞭舞,舞者们手中的霸王鞭甩得啪啪响,节奏感超强,围观的人都忍不住跟着节奏扭动起来。
白族的传统文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花园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民风民俗作文800字(精彩9篇)民风民俗作文800字篇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每朵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
白族也是有趣的一个民族。
白族人的服饰与我们汉族截然不同。
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喜缠白色或蓝色包头,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身穿宽桶裤,系拖须裤带,有的还喜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
其他一些地区的白族男子,则比较喜欢头戴瓜皮帽,穿大襟短上衣,外套羊皮领褂或数件皮质和绸质的领褂,谓之“三滴水”,显得敦厚英俊,洒脱大方。
一直以来享有“金花”美誉的白族妇女的服饰,更是色泽鲜美,绚丽多彩。
大理一带的妇女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配丝绒黑坎肩,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五须”的银饰,腰间系有绣花飘带,上面多用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等图案,下着蓝色宽裤,脚穿绣花的“白节鞋”。
手上多半戴纽丝银镯、戒指。
已婚妇女梳发髻,未婚少女则垂辫或盘辫于顶,有的则用红头绳缠绕着发辫下的花头巾,露出侧边飘动的雪白缨穗,点染出白族少女头饰和发型所特有的风韵。
洱源西山及保山地区的白族妇女,常束发于顶,上插银管,再以黑布包头,穿右襟圆领长衣,系绣花腰带,衣袖和裤脚喜镶绣各色宽窄不同的花边。
白族的饮食也十分有特色。
因远白族的卷粉以本地品种“因远红谷米”为原料,并以手推磨磨成米浆在长宽约二尺的框内,架空于沸水锅上面熏蒸而成。
其厚度薄如纸,软而具韧性,无论煮食或凉拌,味道都异常可口。
米干由卷粉晾晒后可分别做成丝或片,由于它便于储存、携带,是白族民间馈赠亲朋好友的慰问品。
用“因远紫米”及糯米饭舂成的染色粑粑,晾晒后加盐、白酒浸蚀,再用刀切成粑粑果或用推刨刨成粑粑片。
把粑粑糊放进镌刻着花鸟鱼龙、福禄寿禧等图案的模板内,压制而成的压模粑粑是因远白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特征,压模粑粑是白族春节、清明节、祭祖节及三月会等庙会必备的节庆食品和祭品。
各地白族的服饰虽呈现出某些地区性的差异,但色彩明快、映衬协调、挑绣精美、古雅端庄等,则又是共有的特征。
白族家乡风俗作文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少数民族。
作为白族人,我从小就接受了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熏陶,深受家乡风俗的影响。
白族人崇尚"三不离"的生活方式,即不离农事、不离手艺、不离礼俗。
农事是白族人的主要生计来源,白族人勤劳勇敢,善于开垦荒地。
传统的白族村落,房屋多为两层木构架民居,四合院式布局,房前屋后皆种植着果树、蔬菜,田园风光十分怡人。
白族人也擅长各种手艺,如编织、染布、雕刻等。
白族的银饰品独树一帜,精雕细琢,栩栩如生。
白族的蓝靛染布更是驰名中外,以藤蓝草为原料,色泽纯正,经久不褪。
白族人对手艺的坚持和执着,令人敬佩。
白族人最为推崇的就是礼俗文化。
无论是节日习俗,如元宵节的"舂火"、"斗鸡"活动,还是人生重要仪式,如"过大门"婚俗、"开光"等,都有着严格而庄重的礼仪程序。
白族人视礼节为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代代相传。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白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现代生活之中。
让白族文化这颗宝贵的明珠永放光芒。
小学生介绍白族的作文
哇塞,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讲白族哦!
白族可是一个超有意思的民族呢!他们主要生活在云南那片美丽的地方。
你知道吗,白族的服饰可漂亮啦!那衣服上的花纹,就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五彩斑斓的。
女孩子们还会戴上漂亮的头饰,就像一个个小公主一样。
白族的房子也很有特色哟!他们的建筑风格独特,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房子可不一样呢。
那些房子就好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白族还有很多好玩的节日呢!比如说火把节,到了那一天,大家都会拿着火把,在街上跑来跑去,就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
那场面,可热闹啦,难道你不想去感受一下吗?还有三月街,那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的集市,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让人眼花缭乱。
我听老师说,白族的文化也很丰富呢!他们有自己的语言,还有很多好听的歌曲和好看的舞蹈。
白族的大本曲,那声音悠扬动听,就像鸟儿在唱歌一样。
他们跳舞的时候,那动作优美极了,就像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
我真想有一天能去白族生活的地方看看呀,去看看他们漂亮的服饰,住住他们独特的房子,参加他们热闹的节日,听听他们好听的歌曲,看看他们优美的舞蹈。
那一定会是一次超级棒的体验!我相信,你要是去了,也一定会喜欢上白族的!。
体验白族文化,畅享民俗风情作文《体验白族文化,畅享民俗风情之一:初入白族村》走进白族村,就像进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独特魅力的世界。
白族的房子那真叫一个特别,墙壁都是白色的,就像刚刚被雪覆盖了一样,而房墙上的水墨画又像是雪花上开出的独特花朵。
我刚到的时候,正赶上他们村有个小集市。
集市不大,但是可热闹了。
白族的大妈大爷们都在摆摊,那些小物件都新鲜得很。
我看到一个大爷手里拿着个小竹篓,竹篓编织得特别精细,花纹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直线条,而是弯弯绕绕像山上的小路一样。
我好奇地拿在手里看,大爷笑着跟我说这篓子用来装小物件可方便了,丫头你要不要来一个。
我就和大爷唠起了嗑,大爷的白族话我是半懂不懂的,大爷看我迷糊就开始说蹩脚的普通话,那口音重得像裹了一层厚厚的糖浆。
费了好大劲儿我才知道这个竹篓是用后山的竹子做的,从砍竹子到编成这小篓子,全是大爷一个人手工完成的。
这可不得了,要在我们城里,这样精致的东西肯定老贵了。
走在村子里,能听到从远处传来的三弦声,清脆又悠扬。
我顺着声音找过去,原来有几个年轻的白族小伙子在一个小院子里弹唱。
我扒着门框听着看着,他们穿着白族特有的服装,绕着圈边弹边唱。
那衣服上绣的花五颜六色的,好像把整个春天都绣上去了。
我这个旁观者就像是被施了魔法的木头人,杵在那一动也不动,完全被这氛围感染了。
在这里,每一个角落似乎都隐藏着白族文化的小秘密,让我这个外来客兴奋不已,想着一定要更加深入地去探寻这中间的学问和乐趣。
《体验白族文化,畅享民俗风情之二:白族的美食之旅》在白族村要是光看景不尝美食,那就像去了战场没拿武器一样,白瞎了这趟旅行。
白族的美食可丰富得很呢。
我走到一个小饭馆,一进去就被那味道勾得直流口水。
菜单上的名字好多都没见过,对着那些名字就像看外星文一样。
不过点菜可难不倒我这个吃货,照着邻桌点那肯定没错。
没过一会儿,一碗热腾腾的饵丝就端上来了。
那饵丝白白嫩嫩的,躺在碗里就像安静的绸缎。
上面盖着的肉酱色香俱全,肉粒切得大小刚好,咬起来有嚼劲。
体验白族文化,畅享民族风情作文《体验白族文化,那些有趣的事儿》一到白族聚居的地方,就像掉进了一个文化大观园,那新鲜劲儿可就甭提了。
白族的建筑那真叫一个特别,就说他们的房子吧。
墙壁是白色的,屋顶是青瓦,屋角往上翘着,就像鸟儿张开的翅膀一样。
当地的老乡告诉我,这还有讲究呢,这翘起的屋角叫“封火墙”,据说还能防范火灾呢。
我在一家白族人家做客的时候,那可是把白族的好客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把。
刚进门,主人就笑嘻嘻地端出了“三道茶”。
这三道茶可有意思了,第一道茶,喝下去的时候,那叫一个苦,我差点没吐出来,心里直犯嘀咕,这啥茶呀这么苦。
主人看我皱着眉头,笑得更厉害了。
接着是第二道茶,在嘴里一咂摸,嘿,甜丝丝的,刚刚的苦味儿一下子就淡了很多。
还没等我夸呢,第三道茶又上来了,刚入口是有点辣辣的感觉,但过后是一阵清香。
主人说这三道茶有着先苦后甜再回味的含义呢。
吃饭的时候也是特别的热闹。
白族的美食可多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道酸辣鱼。
鱼是新鲜从当地的河里捞出来的,那鱼还活蹦乱跳呢。
下锅之后,加上白族特制的酸辣调料,煮出来整个屋子都飘着香味。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鱼,一边大声地说话,那种氛围感觉像是过年。
主人热情地招呼着,一个劲儿地让多吃点,盛饭的碗都堆得像小山似的。
再说说他们的服饰吧,女孩子们穿的衣服就像盛开的花朵一样。
白色的上衣,红色的坎肩,蓝色的花边,头上还戴着漂亮的头饰。
我看到有个姑娘在绣花,那针线在她手里就像长了眼睛一样。
她绣的图案是白族传统的花鸟,花朵娇艳欲滴,鸟儿仿佛就要展翅高飞。
她告诉我,这绣品都是白族姑娘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用来做嫁妆或者日常穿着的装饰品。
这一趟下来,白族文化在我心中不再是书上简简单单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有趣好玩还有人情味的东西,真希望还能有机会再去深入体验一下。
《白族歌舞中的欢声笑语》走进白族的小村落里,那热闹的歌舞声就像一块大磁铁似的把我吸引了过去。
在一个小广场上,一群白族男女老少正在欢快地跳舞。
白族风俗作文4篇1白族的民风民俗也许大家对白族这个少数民族了解的比较少,所以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说白族的民风民俗。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饰,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还有那头饰,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
白族的语言跟我们截然不同,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而男士则为“阿鹏哥。
”有一次,我去云南大理玩,导游带我们家一大伙到一家茶馆品茶。
到了包厢,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开水而成的,味道很甜。
”一位阿姨说。
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
这三道茶也是我们白族待客的礼物,代表我们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
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这就是白族,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汉族的多,但他们的热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白族暑假,妈妈带我去云南旅游,我国有56个民族,在云南省就有51个少数民族。
这使我对少数民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喜欢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
另外还有“火把节”等民族节日。
白族人口数有1万8千580人,在少数民族中白族的'人口数排名第15。
白族自古以来,白族人民把“6”看得非常神圣,其原因主要有:一说白族是6诏的后裔,6诏年年要给大唐帝国上贡,每诏一份,共6份。
大唐也回赠礼品6份,各诏均得一份。
所以白族民间往来礼品必带“6”字;一说取汉语“有福有禄”一词之义。
白族青年男女订婚的彩礼都得带“6”字。
以白族风俗为主题的作文
昔闻西南边陲,有族群焉,名曰白族。
其地居滇池之滨,苍山洱海间,风景旖旎,人文荟萃。
白族人民,世代繁衍于斯,风俗独特,礼仪之邦也。
白族重节令,尤以三月街为盛。
每逢春暖花开之际,男女老幼,着彩衣,戴银饰,集于市井,歌舞升平。
其舞曰“霸王鞭”,翩翩起舞,如龙腾虎跃;其歌则婉转悠扬,似清泉流淌。
此乃白族之盛会,亦为青年男女择偶之良辰。
言及饮食,白族嗜酸辣。
其食有三绝:一曰乳扇,即乳酪也,滑而不腻,香而不浓;二曰饵丝,细腻如发,入口即化;三曰酥油茶,醇厚可口,回味无穷。
食之,令人心旷神怡,久久难忘。
又观其居所,多以“三坊一照壁”式建宅。
屋舍俨然,雕梁画栋,门窗之上,常刻以吉祥纹样。
庭前花木扶疏,院内流水潺潺,颇具江南水乡之韵。
至于婚嫁,白族亦有异乎他族者。
男子求婚,必先“打铁还
乡”,示其勤劳能干;女子则“送嫁妆”,以绣品、织锦等物,显其巧手慧心。
婚礼之日,鼓乐齐鸣,亲友围观,新郎新娘行拜堂礼,饮交杯酒,共结连理之好。
此外,白族尚武,历代出过不少英杰。
每逢冬至,必举行“打铜鼓”之戏,以纪念先祖之勇猛。
白族风俗,既古朴清新,又典雅庄重,其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实乃中华文化之瑰宝也。
吾人当珍视此等民俗,传承发扬,使白族文化之花,永续绽放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云南白族火把节的作文在云南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充满魅力的少数民族,而白族的火把节,那可真是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盛大狂欢。
记得那是一个夏日,我有幸亲身感受了白族的火把节。
当我踏入白族聚居的村落时,立刻被一种浓郁的节日氛围所包围。
村里的人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大家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都是红彤彤的一片。
房屋的墙壁上挂着五彩的布条,微风拂过,布条轻轻飘动,像是在欢快地舞蹈。
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有卖特色小吃的,有卖手工艺品的,还有卖传统服饰的。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那是烤羊肉的膻香、烤玉米的甜香、还有鲜花饼的芬芳,混合在一起,让人垂涎欲滴。
我顺着人流往前走,看到一群孩子正在欢快地奔跑着。
他们手中拿着彩色的气球,脸上绽放着天真无邪的笑容。
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摔倒了,旁边的小伙伴们立刻围上去,将他扶起来,还帮他拍掉身上的尘土。
大家没有丝毫的埋怨和争吵,只有关切和友爱,这温馨的一幕让我心里暖暖的。
再往前走,我看到几位白族的阿婆正在专心地制作着刺绣。
她们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针线之间,不一会儿,一朵精美的花朵就出现在了布面上。
阿婆们一边绣着,一边还低声交流着,脸上满是满足和自豪。
我凑过去仔细观看,那细腻的针法、鲜艳的色彩,无不展现出白族人民的心灵手巧。
夜幕渐渐降临,火把节的重头戏就要开始了。
人们纷纷聚集到村子的广场上,那里早已竖起了一根巨大的火把。
火把高达数米,周身缠绕着彩色的布条和鲜花,看起来既壮观又美丽。
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中,一位德高望重的白族老人走上前来,点燃了火把。
瞬间,熊熊的火焰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人们欢呼着,跳跃着,仿佛要把心中的喜悦和热情都释放出来。
紧接着,每个人都手持一支小火把,开始绕着村子游行。
队伍浩浩荡荡,火光连成一片,就像是一条蜿蜒的火龙。
我也加入了游行的队伍,手中的火把随着我的步伐晃动着,火焰在风中跳跃,仿佛在和我一起欢庆。
一路上,人们唱着歌,跳着舞,还不时地向空中撒着松香粉。
体验白族文化,畅享民族风情作文篇一《走进白族的奇妙世界》白族,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一直让我心驰神往。
终于有机会去体验白族文化,那感觉就像是要翻开一本充满惊喜的大书。
当我踏入白族聚居的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与众不同的建筑。
白墙青瓦,墙上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壁画,山水花鸟,人物传说,那绘画精细的哟,就像画家把整个心都掏出来画在上头了。
我仔细瞧着一幅画,上面画着一个仙女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那仙女的衣服褶皱都画得清清楚楚,这一不小心还以为走进了一个露天的美术馆呢。
白族的服饰也太有特色了。
姑娘们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白色的衬衫外面搭着红色或者蓝色的坎肩,绣着好多精致的花纹。
我看到一个白族姑娘走过,她的裙子随风摆动,那绣在裙摆上的花好像都活了一样。
头上戴着造型独特的头饰,那弯弯的形状,挂着各种小饰品,风一吹叮叮当当的,特别好听。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问那个姑娘可以让我仔细看看她的头饰不。
姑娘特别大方,把头上的头饰取下来给我看,还给我解释哪个珠子是啥寓意,哪个花纹是代表啥。
那珠子摸起来凉凉的,滑滑的,花纹也是特别的细腻,我是越看越喜欢。
说到吃的呀,那白族的美食可把我的味蕾征服得死死的。
我吃了有名的三道茶,第一道茶特别苦,就那一小口下去,我的眉头都皱起来了,可白族朋友说这是先苦后甜的开始。
第二道茶是甜茶,那甜味儿一上来,苦涩感一下子就没了,就像苦日子刚过就迎来了甜美的生活一样。
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有一种说不出的清香在口中散开,就像在细细品味一场难忘的旅程。
还有那乳扇,闻起来奶香奶香的,咬一口有点像奶酪的感觉,不过更有嚼劲,我一块接一块地吃,根本停不下来。
在白族的村子里,我听到的民间故事那也是一箩筐。
老人们围坐在大树下,就像说书先生一样,口若悬河地讲着本主的传说。
我就凑过去听,那些故事里有着神神怪怪的情节,什么本主显灵帮助白族人民啦之类的,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从老人们的嘴里说出来那叫一个绘声绘色。
有时候我听不懂一些方言词汇,老人们还会耐心地给我解释,这感觉就像我也是他们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似的。
关于白族的作文800字巍巍苍山,悠悠洱海孕育了一个古老的民族——白族。
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个多彩的少数民族。
我很幸运自己文化能成为这个民族中的一员,我在这个能歌善舞、与人和善、纯朴的民族性中成长。
你要问我信什么,我信佛。
藏传佛教是我们的民族信仰,向来白族素有“佛庙国”的美称。
从南诏王时期劝奉以后,佛教奉行,特别“滇佛”奉行。
在我的家乡该寺林立,可谓“四百八十寺”,如:大理寺、崇山寺、观音寺等。
一年中最热闹的是庙会,许许多多的我们在寺庙里拜佛,祈求全家平安,身体健康等心中的愿望,因此佛教人民有了一颗菩萨一样的心重,与人和善,宽容待人。
所以白族白族是个团结友爱和睦的民族。
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在白族充分得到了体现。
白族人特别好客,无论你何时到白族人家,复合型受到热情款待。
首先你会喝到带有白族独具特色“三道茶”,算是为你接风洗尘吧!第一道名为“苦味茶”,第二道名为“甜味茶”,第三道名为“回味茶”,代表一生一苦三甜,苦尽甘来。
我们社交生活在洱海之滨,洱海是我们的“母亲”,她养育了我们。
所以我们白族的海鲜类比菜类丰富。
接下来你就会尝到许多由海鲜做的饭菜,如:虾饼、炒海带、虾锅饭、虾条、麻辣鱼等。
“烟花三月到大理”,在春暖花开,雪山融化的时间到宣威,正是白族旅游文化盛行的东方文化日子。
一年一度的三月街,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汇聚苍山脚下,他们带来了地方特产,有水果、药材,各种手工艺品。
此时最受欢迎的数则白族对歌比赛,你会听到用白族语言唱的民歌和看到许多白族“小金花”在跳舞。
戏外还有许多活动,如“赛马、荡秋千、耍大绳、舞龙等。
俗话说:“一个民族特点大都会聚在工艺上”。
银是白族最常见的一种工艺材料,它代表平安。
有银镯、银耳环、银手链等,上面刻有金银花、兰花、十二生肖、佛、观音、苍山等,各式各样。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装,白族也不例外。
白族帽代表“风花雪月”,上关风,下关月,苍山雪、大理月。
因白族喜爱白色,所以服装大多以粉红色为主,又因白族喜爱龙太,所以服装中大多会添有红色。
白族服饰作文
《白族服饰》
咱今天就来说说这白族服饰。
上次去云南旅游,可真是让我好好见识了一番白族服饰的独特魅力。
记得那天,我悠闲地走在大理的街头巷尾,突然看到一群穿着白族服饰的人们走过。
哎呀呀,那场面一下子就吸引住我了。
先说那姑娘们,她们头上戴着漂亮的头饰,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儿,亮晶晶的,估计是银制的,听说这头饰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风花雪月”呢。
身上穿着的衣服颜色鲜艳又好看,大多是以白色为底色,上面还有各种精美的图案。
她们的裙子长长的,随风飘起来的时候,就像仙女下凡一样,特别好看。
我当时就想啊,要是我也能有这么一套漂亮的衣服穿穿该多好。
然后就是那些小伙子了,他们穿着相对简洁一些,但也不失特色。
那布料看着就很舒服,而且他们腰上还系着一条宽宽的腰带,显得特别精神。
我就在想,他们穿着这样的衣服去干活肯定特别带劲。
我在那看了好久,越看越觉得白族服饰真是太美了。
看着他们穿着自己民族的衣服自信地走在街上,我能感受到他们对白族服饰的深深热爱和自豪。
回来之后,我对白族服饰的记忆还是特别深刻,每次想到那在大理街头看到的情景,都让我对白族服饰充满了向往,真希望有机会能再去好好欣赏一番呐!这就是白族服饰,充满魅力和特色的服饰呀!。
云南白族的风俗作文哎呀呀,说起云南白族,那风俗可老有意思了。
有一回我去云南旅游,正好赶上一个白族的节日。
那场面,可热闹了。
到处都是人,大家都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
男的穿着白色的对襟上衣,黑色的裤子,头上还缠着白色的头巾。
女的穿着彩色的上衣,绣花的裙子,头上戴着漂亮的帽子。
“哇,这些衣服真好看。
” 我忍不住赞叹道。
我看到一群白族的姑娘在跳舞,她们的动作可优美了。
手舞着,脚跳着,就像一群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旁边还有人在唱歌,那歌声清脆悦耳,就像百灵鸟在唱歌一样。
我站在旁边看了好久,都舍不得走。
这时候,一个白族的大妈走过来,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
我高兴地跟着她去了。
一进她家的院子,我就看到院子里摆着好多好吃的。
有粑粑、三道茶、还有各种水果。
大妈给我端来一杯三道茶,让我尝尝。
我喝了一口,哇,好苦啊。
大妈笑着说:“这是第一道茶,叫苦茶,代表人生的苦。
” 接着又给我端来第二道茶,这道茶有点甜。
“这是第二道茶,叫甜茶,代表人生的甜。
” 最后一道茶是回味茶,味道有点辣。
“这是第三道茶,叫回味茶,代表人生的回味。
” 我喝着三道茶,心里觉得很有意思。
在大妈家坐了一会儿,我又去看了白族的扎染。
那扎染可漂亮了,有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图案也各种各样,有花、有鸟、还有人物。
我看着那些扎染,心里想:“这白族的人可真有创意,能做出这么漂亮的东西。
”这次去云南,让我对白族的风俗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觉得白族的人很热情,很善良,他们的风俗也很有特色。
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去白族玩,去感受他们的风俗和文化。
嘿嘿!。
关于白族的作文800字
巍巍苍山,悠悠洱海孕育了一个古老的民族——白族。
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个多彩的少数民族。
我很幸运自己能成为这个民族中的一员,我在这个能歌善舞、与人和善、纯朴的民族中成长。
你要问我信什么,我信佛。
佛教是我们的民族信仰,向来白族素有“佛庙国”的美称。
从南诏王时期劝奉以后,佛教奉行,特别“滇佛”奉行。
在我的家乡寺庙林立,可谓“四百八十寺”,如:大理寺、崇山寺、观音寺等。
一年中最热闹的是庙会,许许多多的人们在寺庙里拜佛,祈求全家平安,身体健康等心中的愿望,因此佛教人民有了一颗菩萨一样的心肠,与人和善,宽容待人。
所以白族是个团结和睦的民族。
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在白族充分得到了体现。
白族人特别好客,无论你何时到白族人家,都会受到热情款待。
首先你会喝到带有白族特色“三道茶”,算是为你接风洗尘吧!第一道名为“苦味茶”,第二道名为“甜味茶”,第三道名为“回味茶”,代表人生一苦三甜,苦尽甘来。
我们生活在洱海之滨,洱海是我们的“母亲”,她养育了我们。
所以我们白族的海鲜类比菜类丰富。
接下来你就会尝到许多由海鲜做的饭菜,如:虾饼、炒海带、虾锅饭、虾条、麻辣鱼等。
“烟花三月到大理”,在春暖花开,雪山融化的时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