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检验概述和笔迹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5.94 MB
- 文档页数:78
*;文字写法*;单字结构*;运笔*;笔痕*;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形式。
包括:书写水平特征,字体*,字形*,字的大小*。
体字、曾用简化字、习俗简化字、行草字、错别字、外来字。
*、记忆模仿*、练习模仿*。
重点部位:案犯足迹、工具痕迹、侵害客体及案犯可能触动的部位尸体周围及创口、案犯遗留在现场的物品、、夹取法:细微的纤维、羽毛等;2、透明胶粘取法:纤维、金属碎屑、粉尘、烟晕等;3、脱脂棉球擦取法:各种油脂、涂料、色料、体液的残迹;4、软毛刷扫取法:提取炸药残留物,散落的泥土粉尘、残渣等颗粒物质;5、刮取或挑取法:油漆、油脂、沉积物的斑迹和坚硬的薄膜;6薄膜保护法:不允许破坏且附在较大客体上的物质;7、AC纸法;火棉胶采取法;8、磁铁吸取法;9、抖动或拍打法行采集,从炸坑及附近在八个方向涌清洁毛刷分别扫取地面及未倒塌物体上、墙上等散移物,采集量不少于15克或100平方厘米面积,同时采集空白尘土,用清洁毛刷从附近未因爆炸移动物体上采集同量地表土,尽量多取几处,对引爆、包装、捆绑物可用清洁镊子采集。
、提取与接触物证的人,防止用手直接接触物证;2、尽可能多地采集物证;3、避免环境中其他物质的混入;4、采集器皿要干净无菌;5、所有物证分开提取、包装;6、注意保存,防止腐败;7、广泛提取各种DNA物证。
、种属鉴定:不同种属的生物.2、性别鉴定:PCR扩增后,男性有977bp和788bp两条带,而女性则只有977bp一条带3、个人识别4、亲子鉴定。
2、故意降低书写水平笔迹特征识别3、左手伪装**2、镜头的焦距越长景深越短,**3、离拍摄越近*;现场重点*;现场细目*;2.最大像素3.有效像素4最高分辨率5图像分辨率6光学变焦7数字变焦8显示屏尺寸9.显示屏类型10.快门速度11.光圈范围。
查阶段:根据拍照计划,现场选点,进行现场拍摄具体实施。
到感光器件表面的光照度发生变化。
当光圈孔径不变时,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远,F 数愈越大,反之,镜头中心与感光器件距离愈近,F数就愈小。
浅论签名笔迹的检验李树平张喜明签名,又叫签字,是将自己的本名写在文件上以示负责的行为,又指书写人签名形成的笔迹,我们在文检工作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签名笔迹进行鉴定的案件,如取款单上的签名、欠条上的签名、协议书上的签名、经济合同上的签名等等。
一、签名笔迹的特征因为字数少,无疑给我们文检人员增加了鉴定的难度。
这类案件的检材主要特点是:一是检材的字迹数量少,一般都只有两三个字;二是字迹中所能反映出的个人书写动作习惯的特定性程度有限。
因为字迹数量少,特征相对也少,书写人的书写习惯暴露不充分;三是笔迹特征的价值难以评断。
由于检材中的字迹数量少,一个字重复出现的机会少,即便是重复出现偏旁部首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检材又只是一份签名字迹,不易抓住有规律的书写习惯特征。
因而能体现书写人的书写习惯特征主要是:1、书写动作一般状况特征。
一般的签名字迹可能反映笔迹的熟练程度、字体书写特征、字形特征及字的倾斜笔迹抑压力特征等。
但由于签名字迹有一般伪装,因而所反映的这些特征变化程度也很大,检验过程中难度就更大,有相当一部分签名与书写人的特征不符。
2、书写局部特征。
对于签名字迹能够体现书写人书写习惯的主要是这部分特征,与书写人样本符合,而与其他嫌疑人样本可能差异的特征常见是运笔特征,笔画的交叉、搭配、连接特征,字的结构特征和笔顺特征;尤其是运笔特征,伪装和变化程度较小。
3、签名字迹的布局特征。
各个单子的距离、排列方式、连接方式等,能较好地反映出个人地签名习惯,但容易被他人摹仿,因而价值不是很大。
二、签名笔迹特征变化规律从签名字迹可能是伪装笔迹这个角度讲,它的特征变化规律受书写动力定型的原理制约,所以签名字迹的科学理论基础是很充分的。
具体讲有:1、书写习惯的整体与系统性。
2、书写技能的迁移与干扰的规律性。
3、意志对书写活动控制的有限性。
4、注意的多种矛盾规律。
这一系列心里规律决定了伪装签名的书写活动是不完全以书写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伪装的程度是不可能彻底地。
司法笔迹鉴定•相关推荐司法笔迹鉴定司法笔迹鉴定笔迹鉴定的概念及特征“笔迹”一词在我国出现最早,又称“手迹”、“手书”、“笔”、“书”、“墨迹”、“墨宝”等等。
《辞源》对“笔”的解释有二。
其一,“书具,古用简牍,笔即刀锥之类。
秦蒙恬始用鹿毛为之。
”[1]其二,“述事而书之曰笔”。
概括起来,“笔”有书写工具和书写结果两重含义。
《说文解字》将“迹”解释为“步处”,即行走后留下的脚樱古人将“笔”和“迹”叠用则表示用书写工具书写形成的印迹。
将“笔迹”一词与“笔”、“书”、“手迹”、“墨宝”、“墨迹”、“笺”等等表示书写结果的词、字进行比较,显然“笔迹”一词更为恰当。
经过历史长河的淘汰,“笔迹”一词被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充分体现了“笔迹”的辉煌生命力。
由于笔迹的适用范围扩大,研究笔迹的专家、学者增多,笔迹的定义也相应复杂起来。
有的从笔迹的特性方面给笔迹定义:“笔迹是每个人写字所特有的形象”。
有的从笔迹形成的原因和特性两方面给笔迹定义:“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字迹,是每个人写字所特有的形象”。
有的从笔迹形成的条件和结果给笔迹定义:“笔迹是人们借助于书写工具在承受客体上书或画时留下的书写动作运行的痕迹”。
有的从笔迹的范围和形成的原理给笔迹定义:“笔迹是书写文字符号的表现形式,是书写动作的反映。
即根据文字符号的书写规则,运用书写工具,通过书写活动在书写面上形成的痕迹”。
英美国家法庭科学工作者给笔迹定义为:“Hand Writing”,意即手写文字。
与我国传统的笔迹定义一致。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文件检验》将“笔迹”定义为:⒈“笔迹是按个人所理解和掌握的文字符号的规则,运用书写工具,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书写动作痕迹。
”⒉“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
”在我国,用笔迹解决诉讼纠纷、决狱断案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历代司法实践中,“对笔迹”被列为传统的办案手段之一,笔迹鉴定可堪称为一项古老的鉴定技术。
笔迹检验项目总结范文一、引言笔迹检验是通过分析个体的书写习惯、书写特点和心理特征,从而对其人格、个性和情绪状态进行评估的一种科学方法。
本文旨在对笔迹检验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同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二、笔迹检验项目概述笔迹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书写速度、字迹特征、书写压力、笔画连接等方面的分析。
通过观察个体在书写过程中的各项表现,可以了解其个人特点、情绪状态以及潜在的心理问题。
1. 书写速度:个体在书写时的速度反映了其表现力和思维速度。
过快的速度可能是急躁或缺乏自控力的表现;而过慢的速度则可能暗示个体有过度谨慎或焦虑等心理问题。
2. 字迹特征:字迹的形状、大小、连贯性等反映了个体的性格特点。
比如,字迹小而拥挤可能表明个体是细致、谨慎的;字迹松散而粗糙可能暗示个体较为随性和粗心。
3. 书写压力:个体在书写时对纸张施加的压力可以反映其行为和情绪状态。
过高的书写压力可能意味着紧张、沮丧或愤怒;而过低的书写压力则可能暗示个体缺乏动力或自信心。
4. 笔画连接:个体在书写时的笔画连接情况可以反映其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
连接紧密、顺畅的字迹可能代表严谨、敏捷的思维过程;而连接松散、断断续续的字迹则可能表明个体思维欠缺连贯性。
三、应用与价值笔迹检验项目在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犯罪侦查和人事招聘等领域。
通过对个体的书写样本进行分析,可以为相关领域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1. 心理学:笔迹检验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心理学家了解个体的心理特点和潜在问题。
通过对个体书写样本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个体的心理状态、情绪波动以及心理发展水平等信息。
2. 犯罪侦查:笔迹检验可用于犯罪嫌疑人的调查和审讯。
通过对犯罪嫌疑人写下的文字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潜在动机、心理特征,从而帮助警方确定线索、推测犯罪手法。
3. 人事招聘:笔迹检验可以作为一个辅助工具,用于企业对招聘者的评估。
通过分析招聘者的书写样本,可以了解其性格特点、思维方式以及适应能力,从而帮助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人事决策。
文件检验实验讲义(第一稿)广东警官学院刑事技术系2005.12《文件检验技术》教学大纲广东警官学院技术系实验一笔迹特征标示一、实验目的(一)深入了解笔迹特征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二)熟悉笔迹的特征标示符号,掌握笔迹特征标示的方法与要求。
(三)学会制作规范的笔迹特征比对表。
二、实验原理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
笔迹特征是个人笔迹区别与他人笔迹的具体征象,是书写习惯的外部表现。
在笔迹检验中,书写习惯是通过笔迹特征来反映的。
笔迹特征的总和反映了书写习惯的特殊性。
马列主义哲学关于事物的反映性原理告诉我们,笔迹(包括伪装笔迹)必然反映书写特征暴露书写习惯,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笔迹来研究书写习惯(即所谓已经成为个人书写需要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
由于个人先天素质的差异,外界环境影响的差别,以及社会规范对书写习惯个性化发展约束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书写习惯的特殊性,即不同人具有不同的笔迹特征,使得人与人之间笔迹“莫不相异”。
从而,笔迹特征综合反映了个人书写习惯的特殊性。
因而,我们能够认识并区分不同书写人的笔迹。
为了方便鉴定和使得鉴定结果易于交流,老一代笔迹方面的专家学者对笔迹特征的标示作了大致的规范,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若干种特征标示符号。
在笔迹特征比对表的制作上,目前也已基本上达成了统一的形式。
事实证明,这些约定俗成的操作,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鉴定工作的进行,促进了专业和非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且有利于将笔迹鉴定工作引向更加规范的操作方向。
因而特征标示及比对表的制作成为文件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需要反复训练培养。
三、实验器材检材一份、样本一套、白纸(16开)3~5张、HB铅笔一支、红蓝铅笔一支(或者红蓝圆珠笔各一支)、橡皮一块、直尺、铅笔刀、特征比对表、放大镜。
四、实验步骤(一)认真细致地阅读检材,分析、了解、熟悉检材的形成背景。
(二)在吃透检材的基础上,按照从概貌到局部,从大提到细节,由文字及其他的顺序,层层深入地寻找发现检材的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概貌特征;2.局部安排特征;3.字的基本写法特征;4.单字结构特征;5.运笔特征;6.错别字特征;7.搭配比例特征8.笔痕特征(三)制作特征笔对表:通常在特征比对表的左边安排检材字迹,右边列“嫌疑人某某的样本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