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力学2192512016-2017(2)复习提要 (学生)
- 格式:pdf
- 大小:61.18 KB
- 文档页数:2
制造技术基础A复习资料(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复习资料熔模铸造(p31):熔模铸造又称为“失蜡铸造”,是将熔料(如蜡料)制成模样,在模样上涂挂耐火材料制成型壳,模样熔化流出形成空心的型壳,型壳经高温焙烧后浇注。
碳当量法(p54):各种元素中,(1)碳对冷裂敏感性的影响最为显著(2)可以把钢中合金的元素的含量按相当于若干碳含量(质量分数)折算并叠加起来,作为粗略评定钢材冷裂倾向的参数,即所谓的碳当量(Ceq)背吃刀量(p183):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背吃刀量刀具主偏角(p187):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平面与进给方向(假定工作平面)的夹角刀具副偏角(p188):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平面与进给方向(假定工作平面)的夹角加工硬化(p118):绝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经过塑性变形后,强度,硬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亦称为冷变形强化,或冷作硬化刀具耐用度(p201):刀具耐用度指的是两次刃磨之间刀具实际参加切削时间的总和刀具寿命(p201):刀具寿命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到完全报废实际切削时间的总和刀具寿命=Tx刃磨次数(包括第一次刃磨)淬火: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获得高硬度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保温、冷却,以改变材料整体或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二、判断题复习资料(样题,供参考)具体内容在其他题中1.铸造内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基本原因。
P11 (√)2.合金的可锻性优于纯金属。
(×)3.纯金属和共晶成分合金的凝固方式为糊状凝固。
应为‘逐层凝固’(×)4.冲裁模的工作部分是锋利的刃口。
(√)5.在重型机械中,模锻是生产大型和特大型锻件的唯一成形方法。
P127对于大型锻件的锻造,只能采取自由锻成型(×)6、铸铁是不能进行锻压加工的。
(√)7、自由锻不能锻造出通孔。
(×)8.埋弧焊时,焊丝的作用相当于焊芯,焊剂的作用相当于焊条药皮。
绪论:1、按使用功能将建筑材料分为构造材料、围护材料和功能材料。
〔1〕构造材料:如梁、板、柱、根底、框架等构件或构造使用的材料。
〔2〕围护材料:如墙体、门窗、屋面等部位使用的材料。
〔3〕功能材料:如防水材料、绝然材料、吸声隔声材料、采光材料和室外装饰材料等。
第一章:〔小的计算题、名词解释〕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Vm =ρ2、表观密度是指多固体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00V m =ρ3、堆积密度是指粉状、颗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00''V m=ρ4、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100%100%100000⨯=⨯=⨯=ρρρρm mV V D 5、隙率是指材料部隙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D V V V V V P -=⨯⎪⎪⎭⎫ ⎝⎛-=⨯⎪⎪⎭⎫ ⎝⎛-=⨯-=1%1001%1001%1000000ρρ 1=+D P 由此可见:6、填充率是指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所填充的程度。
%100'%100''0000⨯=⨯=ρρV V D 7、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重,颗粒之间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1'''1%100'1%100'''00000=+-=⨯⎪⎪⎭⎫ ⎝⎛-=⨯-=P D D V V V P 由此可见:ρρ 8、材料在与水接触时,有些材料能被水润湿,而有些材料那么布恩那个被水润湿。
分为亲水性材料和憎水性材料。
当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在材料、水、空气三相交点处,沿水滴外表作切线与材料外表所夹的角,角度小于90°,称为润湿角,这种材料为亲水性,反之为憎水性。
9、吸水性: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其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水率有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之分。
质量〔体积〕吸水率:材料在饱和水状态下,吸收水分的质量〔体积〕占材料枯燥质量〔体积〕的百分率。
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主运动使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促使刀具前刀面接近工件而实现切削。
@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要素。
切削速度Vc=式中:d-—工件或刀具的直径,mmN——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s或者r/min。
m/s或m/min式中:L——往复行程长度,mm:n r——主运动每秒或每分钟的往复次数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的位移量称为进给量。
Vf=fn=fzn mm/s或mm/minn-—刀具或工件转速,r/s或r/minmm式中:dw———工件待加工表面dm—-工件已加工表面直径@对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1)较高的硬度。
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须高于工件材料的硬度,常温温度一般在60HRC以上.(2)足够的强度和韧度,以承受切削力,冲击和振动。
(3)较好的耐磨性,以抵抗切削过程中的磨损,维持一定的切削时间。
(4)较高的耐热性,以便于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又称为红硬性或热硬性。
@常用的刀具材料:碳素工具钢(含碳量0。
7%~1.2%)、合金工具钢、高速钢(W18Cr4V)、硬质合金(粉末冶金)。
@硬质合金:硬度高,耐磨性好,耐热性高,允许的切削速度比高速钢高数倍,但其强度和韧度均较高速钢低,工艺性也不如高速钢。
p类硬质合金比K类硬度高、耐热性好,并且在切削韧性材料时较耐磨。
@切削的种类(1)带状切屑在用大前角的刀具、较高的切削速度或较小的进给量切削塑性材料。
(2)节状切屑(3)崩碎切屑@积屑瘤定义:刀具前面靠近切削刃的部位粘附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这就是积屑瘤,或称刀瘤.@积屑瘤的形成:当切屑沿刀具的前面流出时,在一定的温度与压力作用下,与前面接触的切屑底层受到很大的摩擦阻力,致使这一层金属的流出速度减慢,形成一层很薄的“滞留层”.当前面对滞留层的摩擦阻力超过切削材料的内部结合力时,就会有一部分金属粘附在切削刃附近,形成积屑瘤.积屑瘤对加工的影响粗加工时希望产生积屑瘤,精加工避免积屑瘤的产生@积屑瘤的控制1影响积屑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切削速度和冷却润滑条件.2切削速度是影响积屑瘤的主要因素,当切削速度增大,易于形成积削瘤.3一般精车、精铣采用高速切削,铰削和宽刀精刨时,则采用低速切削,以避免形成积屑瘤.选用适当的切削液,可有效地降低切削温度,减少摩擦。
1.切应力互等定理是由单元体(A )静力平衡关系导出的; (B )几何关系导出的; (C )物理关系导出的; (D )强度条件导出的.正确答案是____(A )_________。
2.长方形截面细长压杆,b/h=1/2;如果将b 改为h 后仍为细长压杆,临界力cr P 是原来的多少倍?有四种答案:(A ) 2倍; ( B ) 4倍; ( C ) 8倍; ( D ) 16倍;正确答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二强度理论主要适用于_______材料,这种材料的破坏形式主要是_______. 4.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示,在图上标示出该材料的比例极限σP 、名义屈服极限σ0。
2、强度极限σb 。
5.图示单元体的三个主应力为:=1σ ;=2σ ;=3σ .6、图示单元体的3r σ=_224τσ+__。
7、图示受力结构中,若杆1和杆2的拉压刚度EA 相同,则节点A 的铅垂位移A y Δ= ,水平位移A x Δ= 。
3Fl FlEA ;8.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0.2σ表示屈服极限.其定义有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A) 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B) 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C) 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D ) 产生0。
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正确答案是____(C )____________。
9.一内外径之比为/d D α=的空心圆轴,当两端承受扭转力偶时,若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τ,则内圆周处的切应力有四种答案:(A ) τ ; (B) ατ; (C) 3(1)ατ-; (D) 4(1)ατ-.10.图示截面对形心轴c z 的抗弯截面模量zc W 有四种答案:(A) 6/6/22bh bH -; (B )])/(1)[6/(32H h bH -;(C ) ])/(1)[6/(32h H bh -;(D )])/(1)[6/(42h H bh -;正确答案是 。
2015-2016(1)热学和近代物理复习提要复习要点:一.气体动理论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平均动能、分子总能量和气体内能公式的记忆,理解和应用;温度和压强公式的记忆,理解和应用。
注意:分子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平均平动动能与方均根速率的关系。
2.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的意义及相关表示式的物理意义、最概然速率及其对应的函数值的比较;P.27:一.1、2、3、5,二.1;(P.28) 二.4 、5、6、7;P29:三1;P.30:三.6教材P209:12-14;12-16;12-17;二.热力学基础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判断可能发生的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中吸放热的判断;各种热力学过程中功、内能和热量的计算及循环过程的效率计算)2.卡诺循环中,热机效率的计算,Q1,Q2与T1,T2的关系3.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P.31) 一. 2,二. 1、2 ,(P.33-34)二. 1 、2,(P.34-35) 三.1 、4,(P.36)四.3教材P254:13-17;P255:13-1;P257:13-14三.相对论1.相对论时空观:洛伦兹速度变换式、同时相对性、长度收缩和时间延缓等效应的理解和应用2.相对论动力学:相对论质量和动能、做功的计算。
(P.107) 一.2、3、5、7,(P.108)二. 3、4、5、6、10,(P.110)四. 1、2教材:P297:14-2;P298:14-9;P299:14-24四.量子物理(1)黑体辐射:黑体模型的理解、维恩位移定律的应用(2)光电效应:光电方程的理解和应用(3)康普顿散射:波长改变量公式的应用(4)德布罗意波的理解与应用(5)测不准原理的理解(6)氢原子光谱:跃迁谱线数目的确定。
(7)量子力学初步:波函数的物理意义P111:一2、3、6;P112:二3 、4、5、6;P114:四1(1)~(4);教材:P388-390:15-1、15-4、15-8、 15-11、 15-14(1)、 15-15(1)~(2)、 15-22。
工程力学(二)辅导资料九主题:第三章力法——超静定结构概述,力法基本概念,力法典型方程,力法计算示例,支座位移及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计算学习时间:2010年12月13日-12月19日内容:这周我们将学习结构力学中力法的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如下:1、超静定结构概述2、力法基本概念3、力法典型方程4、力法计算示例5、支座位移及温度改变时超静定结构计算本章的学习要求及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1、熟练掌握力法的基本思路、基本结构的确定、力法方程的建立及其物理意义、力法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2、熟练掌握力法解刚架、排架和桁架,了解用力法计算其它结构计算特点;3、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作用下的自内力。
基本概念:超静定结构概述,力法的基本思路,力法的基本体系和基本未知量,力法典型方程,力法计算示例。
知识点:力法思路,怎样将未知的超静定结构的计算转化为已知的静定结构的计算;利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刚架、桁架和组合结构在一般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超静定结构在一般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位移。
本周内容共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识点讲解,第二部分是本周练习题,包含了本周学习的知识点,题型以考试题型为主。
第一部分本周主要内容讲解及补充一、超静定结构概述1、超静定结构的静力特征和几何特征图1 超静定结构示意图几何特征: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静力特征:仅由静力平衡方程不能求出所有内力和反力。
超静定问题的求解要同时考虑结构的“变形、本构、平衡”。
2、超静定结构的性质(1)内力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截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有关。
(2)温度变化、支座移动一般会产生内力。
图2 超静定结构支座移动与静定结构相比, 超静定结构的优点为:(1)内力分布均匀(2)抵抗破坏的能力强3、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遵循材料力学中同时考虑“变形、本构、平衡”分析超静定问题的思想,可有不同的出发点:(1)力法----以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工程力学》期末复习提要[共5篇]第一篇:《工程力学》期末复习提要《工程力学》期末复习提要一课程说明《工程力学》是工程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它包含理论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和材料力学两部分内容。
它以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分析与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后继课程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及熟练掌握平衡方程的应用;掌握基本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掌握物体运动的基本理论和运动状态分析方法。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选用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系编著的《工程力学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二、基本内容、要求及学习要点第一部分静力学部分要点:掌握力、力系、力矩和力偶的概念;熟悉刚体受力分析,并能画出受力物体的受力图,熟悉力系合成的基本方法,掌握受力物体(汇交力系、力偶系、一般力系)平衡的条件,熟悉运用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
(一)静力学基础及要求1.基本概念:(1)了解力学中物体的概念;(2)了解力、力系、等效力系和合力的概念;(3)掌握在力学中将物体抽象化为两种计算模型,以及刚体、理想变形固体的概念及其主要区别;(4)掌握物体平衡的概念。
2.静力学公理:掌握静力学公理及其应用3.约束与约束反力(1)了解自由体、非自由体的概念;(2)掌握约束的概念、功能,约束反力的概念,以及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它所限制的位移方向相反的概念;(3)了解柔索的约束功能,柔索约束反力的方向;(4)了解光滑面的约束功能,光滑面的约束反力的作用点及作用方向;(5)掌握光滑圆柱铰链约束的构成、简化图形、约束功能及约束反力;(6)掌握固定铰支座的概念、构成、简化图形、约束功能、约束反力及约束反力的指向;(7)掌握链杆(二力杆)的概念、约束反力的作用点及其作用线,能够应用二力杆的概念分析结构的受力;1(8)掌握固定端约束的概念、简化图形、约束功能及约束反力;*除柔索与光滑面约束可确定约束方向外,其余只确定约束力作用线,方向可假设。
2016-2017(2)力学(219251)复习提要
复习要点:
一.质点运动学
1.对运动方程、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公式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运动方程,能够求解位移、路程、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大小。
2.极坐标系中,掌握对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定义的理解及应用,已知角运动方程,求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或者已知角加速度,求角速度,并能够利用线量角量关系求速度大小。
3.自然坐标系中,掌握对切向和法向加速度的定义,并能够求解加速度的大小。
大学物理作业:P.1:一.1,二.1;P.3:三.5、6;
教材:P.24:1-6,1-26
二.牛顿定律
1.掌握对牛顿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尤其是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能够建立动力学方程,并结合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求解相应的问题。
2.掌握对几种常见作用力的应用。
大学物理作业:P.5:一.1、3,二.2;P.6:三.2;P.7:四.1
教材:P52:2-3、2-4、2-15、2-22、2-24
三.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
1.掌握冲量、动量的定义以及动量定理的应用。
2.掌握动量守恒的条件以及应用。
3.变力做功的计算,如:力为关于位置坐标或时间的函数。
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并能够利用动能定理求解运动速度大小。
4.保守力的定义以及保守力做功的特征、势能的定义。
三种保守力所对应的势能的应用。
5.质点系的功能原理及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应用
大学物理作业:P.8:2;P.9:二.1、2;P.13:一.2、3;P.14:二.3、4
三.1、3;P.15:四.2(A)(B)。
教材:P69:例1;P98:3-8;P.99:3-22、3-27
四.刚体转动和流体运动
1.转动定律的应用:掌握刚体力矩、转动惯量的计算(如:匀质杆和圆盘),并能够利用转动定律求解角加速度等物理量
2、角动量、角动量定理以及角动量守恒:掌握刚体角动量的定义,并能够利用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求解角速度等物理量。
3、力矩做功、转动动能定理:掌握力矩做功及转动动能,能够利用转动动能定理求解角速度等物理量。
4、流体及伯努利方程:掌握并能够利用流体连续性方程及伯努利方程求解流速、压强等问题。
大学物理作业:P17-18:一1、2;三.1;P19:一.1、2;三.1;P.20:四.1、
2;P.23:一.2、3;
教材:P116-117:例3、例4;P.152:4-3、4-4、4-17、4-27、4-33
五.振动
1.振动方程及特征物理量:利用题目给定的条件(文字描述或x-t图像)确
定振幅A、角频率ω以及初相位ϕ,从而建立振动方程
2.旋转矢量:能够利用旋转矢量图确定振动初相位、角频率或最短时间间隔
3.振动的能量:掌握振动能量的计算
4.振动的合成:掌握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能计算一般情况下合成后的合振幅以及特例(同相或反相)情况下合振动的振动方程
大学物理作业:P.74-76:四.1、2、3、4;P.77:二.1、2、3
教材(下):P.38:9-4、9-16、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