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细胞因子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五章细胞因子复习要点:1.掌握细胞因子概念和命名。
2.掌握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3.熟悉细因子及其受体的分子结构。
4.了解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5.了解细胞因子的检测以及细胞因子与临床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1.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换为IgE的细胞因子是:★A.IL-4B.IL-2C.TNFD.IFNE..IL-62.下列可形成三聚体的细胞因子是:★A.IL-4B.IL-2C.TNFD.IFNE..IL-63.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是一组小分子的蛋白质B. 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 其作用具有特异性D. 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E. 微量即起作用4.下列哪种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A. AbB. IL-1C. 补体D.IFN E.TNF5.关于干扰素的作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由活化的T 细胞产生B.以三聚体存在C. 由感染机体的病毒合成D. 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E..以上都不是6.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IL B.TNF C.IFND.TGF E.CSF7.主要作用于单核细胞的趋化因子属于:★★A.CC 亚族B.CXC 亚族C.C 亚族D.CX3C 亚族 E. 以上都不是8.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A. T 淋巴细胞B. B 淋巴细胞C. 浆细胞D. 单核细胞E. 成纤维细胞9.细胞因子不包括:A.淋巴毒素 B. 过敏毒素 C. IL-2D. 集落刺激因子E. 干扰素10.关于细胞因子的效应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B.无MHC 限制性C.生物学效应极强 D. 在体内持续时间很长E. 作用具有多向性11.关于IFN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增强细胞表达MHC-I、II类分子B. 激活巨噬细胞C. 促进Tho细胞分化为Th1细胞D. 抑制CTL成熟及活性E. 抑制Th2细胞增殖12.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B. 能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C. 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D.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机体都是有利的E.细胞因子包括IL 、IFN 、CSF 、TNF 和趋化因子13.下列哪种细胞因子可用于治疗红细胞减少症?★★A. IL-11B. EPOC. GM-CSFD. TNFE. IFN14.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属于:A. CC 亚族B. CXC 亚族C. C 亚族D. CX3C 亚族E. 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I型干扰素是由哪些细胞分泌的?A. 粒细胞B. 成纤维细胞C. 感染的组织细胞D. T淋巴细胞E. 白细胞2.Ⅱ型干扰素的产生细胞是:A. 粒细胞B. 成纤维细胞C. NK细胞D. T淋巴细胞E. 白细胞3.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 是一组低分子量的蛋白质B. 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可以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存在D.既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也可作用于其它细胞E.不同的细胞可产生一种细胞因子4.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细胞是:★A. 粒细胞B. 单核-巨噬细胞C. 肥大细胞D. T淋巴细胞E. 活化的NK5.趋化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是:A. 粒细胞B. 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C. 肥大细胞D. T淋巴细胞E. 白细胞6.可被趋化性细胞因子作用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E. 淋巴细胞7.免疫分子包括:A. TCR 、BCRB. Ig 分子、补体分子C. CD 分子、MHC 分子D. AM 、CKE. APC8.关于趋化因子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一多肽都含有4个半胱氨酸 B. 是一个蛋白质家族C. 可分为3个亚族D. 对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有趋化作用E. 对T 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9.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包括:★A. 膜外区B. 跨膜区C. 稳定区D. 膜浆区E. 可变区10.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A. 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B. 以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C. 与CKR 结合后才发挥作用D. 具有高效性E. 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三、填空题1.细胞因子多以______形式存在,少数以______和______形式存在。
第5章细胞因子作业及答案--医学免疫学第五章细胞因子一. 名词解释1.细胞因子(cytokine)2.集落刺激因子(CSF)二.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或最为接近的)1.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A.IL-1B.IL-2C.IL-4D.IL-5E.IL-102.诱导IgE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A.IL-1B.IL-2C.IL-4D.IL-3E.IL-63.IL-1的主要产生细胞是()A.T细胞B.巨噬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4.属于细胞因子的物质是()A.植物血凝素B.干扰素C.调理素D.乙型溶素E.胸腺素5.产生IL-2的细胞是()A.MφB.T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6.IL-1的功能不包括()A.促进黏附分子的表达B.介导炎症反应C.大量IL-1进入血流能诱导急性期蛋白D.抑制NK细胞E.可作为内源性致热原7.属于趋化因子CXC亚族的代表成员是()A.IL-2B.IL-4C.IL-6D.IL-8E.IL-128.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不包括()A.IL-1B.IL-2C.IL-4D.IL-5E.IL-69.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肝的细胞因子是()A.IFN-αB.G-CSFC.IFN-γD.TNFE.IL-210.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A.调节固有免疫应答B.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C.刺激造血细胞生成D.细胞毒效应E.特异性结合抗原三.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关于CK的描述错误的是()A、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效应;B、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C、一种CK可由不同细胞产生D、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E、具有抗原特异性2.IFN-γ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A、促进APC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B、增强CTL作用C、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D、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功能E、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3.细胞因子描述错误的是()A、CK多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30KD;B、可做为生物应答调节剂应用于临床C、具有特异性作用D、正常的静止或休止状态细胞可产生CKE、CK之间具有协同相加和拮抗作用而形成网络结构4.CK参与的免疫作用有()A、直接造成肿瘤细胞调亡B、具有抗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作用C、与神经内分泌激素一样发挥作用D、参与移植物的排斥反应;E、具有抗病毒作用5.细胞因子拮抗治疗可用于()A、实体肿瘤B、血细胞减少症C、I型超敏反应D、类风湿性关节炎E、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6.目前用于治疗各种血细胞低下症的CK是()A、M-CSFB、GM-CSFC、G-CSFD、IL-1E、EPO7.TNF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A、免疫调节作用B、特异性杀伤肿瘤,受MHC-I类分子限制作用C、促进炎症引发恶液质和发热;D、抗肿瘤作用;E、不会造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临床应推广应用8.下列哪些作用特点是CK所具备的()A、多效性B、协同性C、多向性D、特异性E、旁泌性四.B型题:(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或最为接近的)A.IL-5B.IL-4C.IFN-γD.TNF-αE.IL-81.可促进人类IgE类抗体转换的是()2.可抑制Th0细胞向Th2细胞转化的是()A.细胞因子的多效性B.细胞因子的重叠性C.细胞因子的拮抗性D.细胞因子的协同性E.细胞因子的特异性3.一种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为4.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为5.一种细胞因子能强化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A.SCFB.IFN-γC.11-2D.11-4E.IL-106.可促进IgE生成的细胞因子是7.促进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的细胞因子是8.具有抗病毒感染功能的细胞因子是五.问答题1、CK具有哪些主要类型?2、CK有哪些共同特点。
第五章细胞因子(CK)
一、细胞因子概念:由活化免疫C、某些基质C(如血管内皮C、成纤维C等)产生,具有调
节细胞生理、参与IR、介导炎症反应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物质。
二、共同特性:
1、小分子蛋白或糖蛋白,多以单体形式存在。
2、多源性:主要由活化细胞产生;
3、作用特点:A、高效性;微量强效、激素样作用;
B、多效性和重叠性;
C、局限性:多数以自分泌或旁分泌、少数以内分泌形式发挥效应。
D、网络性、拮抗效应、协同效应等。
三、分类:
1、白细胞介素:IL-1~23
2、干扰素:IFN-α、β、γ
3、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
4、集落刺激因子(CSF):
5、生长因子(CF):
6、转化生长因子(TGF);
7、趋化性细胞因子
四、生物学作用:
1、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参与炎症反应(抗
菌):TNF、IL-1、6。
抗增殖作用:抗病
毒,IFN-α、β, IL-12、15;
抗肿瘤,IFN-γ、
IL-2、TNF。
2、调节特异性IR:如IFN-γ、IL-1、2、
IL-4/TGF-β.
3、诱导凋亡:如IL-2、TNF、IFN-γ.
4、刺激造血:如SCF、EPO。
第五章细胞因子第一节细胞因子总论一、细胞因子的大体概念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指由活化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如骨髓或胸腺中的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合成份泌的能调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映、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分泌型免疫分子。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和名称依照来源,最初Dumonde(1968)将细胞因子分为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两类。
一、淋巴因子(lymphokine,LK)是指由活化淋巴细胞产生的能调剂白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增生分化,产生免疫效应或引发炎症反映的生物活性介质。
目前已知,IL—二、3、4、五、六、九、10、1一、1二、13,TNF—β和IFN—γ等均为淋巴因子。
二、单核因子(monoline,MK)是指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能诱导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活化、增生、分化、产生免疫效应和引发炎症反映的生物活性介质。
要紧包括IL—一、8,TNF—α和IFN —α等。
依照功能,目前可将细胞因子粗略分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扰素(interferon,IFN)、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nting-factor,CS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和生长因子(growth-factor,CF)五大类。
三、细胞因子受体细胞因子只有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
细胞因子受体与其爷膜表面受体一样,均由三个部份即膜外区(细胞因子结合区)、跨膜区(富含疏水性氨革酸区域)和胞质区(信号传导区)组成。
细胞因子受体依照胞外区氨革酸序列的同源性和结构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该家族成员胞膜外部份均具有一个或数个免疫球蛋白(Ig)样的分子构型,每一个Ig样功能区由100个左右的氨革酸组成。
IL—一、六、12受体和M—CSF受体属于这一家族。
本章学习重点掌握CK的概念、共同特性熟悉CK的主要种类了解CKR及其特性、CK与临床的关系细胞因子(cytokine,CK) 定义:细胞因子是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小分子多肽,具有非特异调节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参与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
细胞因子研究历史1957年,发现干扰素(IFN)1969年,提出淋巴因子(lymphokine)的概念1974年,定名细胞因子(cytokine)形成细胞因子学(cytokinology)成立专门学会,如国际细胞因子学会创办专门杂志,如《Cytokine》等已发现几十种细胞因子许多国家开办了细胞因子的研制公司第一节细胞因子概述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主要有三类:1.活化的免疫细胞T、B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2.基质细胞骨髓和胸腺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等。
3.某些肿瘤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细胞等。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1.理化性质大多数CK是低分子量糖蛋白,单体形式。
2.作用局限性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作用。
3.分泌具有自限性无刺激信号,合成立即终止。
4.产生具有多源性同一种CK可由多种细胞产生,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
5、作用具有高效性极微量的CK(pM/L,10-12 M)就可发挥显著的生物学效应。
6、作用具有多效性一种CK可作用于多种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理功能。
7、作用具有网络性细胞因子之间相互诱生,功能上相互叠加、协同或拮抗,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发挥综合作用。
8、作为细胞间的信号分子CK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组成细胞间信号分子系统。
细胞因子网络三、CK的生物学作用1.介导天然免疫,参与抗感染和抗肿瘤IFN 可抑制病毒复制 2.调节T、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IL-1/2/4/5/6/7/12等CK增强免疫功能IL-4/10/13、TGF-?等CK抑制免疫功能CK对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作用CK的生物学作用3.调节炎症反应IL-1/8和TNF等具有趋化作用IL-1参与发热反应4.刺激造血细胞增埴分化SCF/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干细胞GM、G、M-CSF等作用于晚期干细胞EPO作用于红系干细胞CK的生物学作用5.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TNF、IL-1可直接抑瘤和杀伤肿瘤IL-2/12等可增强巨噬细胞等的杀瘤效应6.参与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IL-4诱导IgE的产生TNF、IL-1、IL-6等参与自身免疫疾病第二节CK的种类及其主要活性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是介导白细胞与其它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组细胞因子,主要由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目前已发现20多种,已正式命名的有IL-1~IL-29。
第五章细胞因子复习要点:1.掌握细胞因子概念和命名。
2.掌握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3.熟悉细因子及其受体的分子结构。
4.了解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
5.了解细胞因子的检测以及细胞因子与临床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1.在Ig类别转换中,能促进IgM转换为IgE的细胞因子是:★A.IL-4B.IL-2C.TNFD.IFNE..IL-62.下列可形成三聚体的细胞因子是:★A.IL-4B.IL-2C.TNFD.IFNE..IL-63.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是一组小分子的蛋白质B. 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 其作用具有特异性D. 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E. 微量即起作用4.下列哪种免疫分子的作用具有特异性?A. AbB. IL-1C. 补体D.IFN E.TNF5.关于干扰素的作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由活化的T 细胞产生B.以三聚体存在C. 由感染机体的病毒合成D. 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E..以上都不是6.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是:A.IL B.TNF C.IFND.TGF E.CSF7.主要作用于单核细胞的趋化因子属于:★★A.CC 亚族B.CXC 亚族C.C 亚族D.CX3C 亚族 E. 以上都不是8.下列哪类细胞不能分泌细胞因子?A. T 淋巴细胞B. B 淋巴细胞C. 浆细胞D. 单核细胞E. 成纤维细胞9.细胞因子不包括:A.淋巴毒素 B. 过敏毒素 C. IL-2D. 集落刺激因子E. 干扰素10.关于细胞因子的效应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B.无MHC 限制性C.生物学效应极强 D. 在体内持续时间很长E. 作用具有多向性11.关于IFN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增强细胞表达MHC-I、II类分子B. 激活巨噬细胞C. 促进Tho细胞分化为Th1细胞D. 抑制CTL成熟及活性E. 抑制Th2细胞增殖12.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B. 能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C. 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D.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机体都是有利的E.细胞因子包括IL 、IFN 、CSF 、TNF 和趋化因子13.下列哪种细胞因子可用于治疗红细胞减少症?★★A. IL-11B. EPOC. GM-CSFD. TNFE. IFN14.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属于:A. CC 亚族B. CXC 亚族C. C 亚族D. CX3C 亚族E. 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I型干扰素是由哪些细胞分泌的?A. 粒细胞B. 成纤维细胞C. 感染的组织细胞D. T淋巴细胞E. 白细胞2.Ⅱ型干扰素的产生细胞是:A. 粒细胞B. 成纤维细胞C. NK细胞D. T淋巴细胞E. 白细胞3.以下关于细胞因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 是一组低分子量的蛋白质B. 需其他物质刺激才能产生C.可以单体、二聚体、三聚体存在D.既可以作用于自身细胞,也可作用于其它细胞E.不同的细胞可产生一种细胞因子4.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细胞是:★A. 粒细胞B. 单核-巨噬细胞C. 肥大细胞D. T淋巴细胞E. 活化的NK5.趋化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是:A. 粒细胞B. 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C. 肥大细胞D. T淋巴细胞E. 白细胞6.可被趋化性细胞因子作用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 单核细胞E. 淋巴细胞7.免疫分子包括:A. TCR 、BCRB. Ig 分子、补体分子C. CD 分子、MHC 分子D. AM 、CKE. APC8.关于趋化因子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一多肽都含有4个半胱氨酸 B. 是一个蛋白质家族C. 可分为3个亚族D. 对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有趋化作用E. 对T 淋巴细胞有趋化作用9.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包括:★A. 膜外区B. 跨膜区C. 稳定区D. 膜浆区E. 可变区10.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A. 产生和作用具有多向性B. 以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发挥作用C. 与CKR 结合后才发挥作用D. 具有高效性E. 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三、填空题1.细胞因子多以______形式存在,少数以______和______形式存在。
2.细胞因子可以______、______的方式作用于产生细胞本身和(或)邻近细胞,也可通过______方式作用于远处的细胞。
3.根据功能可将细胞因子粗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六大类。
4.I 型干扰素主要由______细胞、______细胞和______细胞产生。
II型干扰素主要由______细胞和______细胞产生。
5.具有生物学活性的TNF是以___聚体存在的。
★6.集落刺激因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即细胞因子对靶细胞作用无抗原特异怀,且不受______限制。
8.某些因子之间可产生_____效应、____效应和_____效应。
9.细胞因子作用具有______性、______性、______性和______性。
★10.趋化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细胞主要是______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中的______细胞。
★★11.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
★12.三种重要的抗病毒细胞因子是_____、____和____。
★13.IL-4 可通过抑制Th1 细胞合成分泌______、______和______细胞因子,降低细胞免疫应答能力。
14.趋化性细胞因子根据其半光氨酸的数量和排列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亚类。
具有趋化作用的白细胞介素是______。
★15.细胞因子受体都是______,由______、______和______区组成。
★16.M-CSF的受体属于_____受体家族,EPO受体属于________受体家族,IFN受体属于_________受体家族。
★17.细胞因子受体有两种形式存在即_______和________。
18.LAK细胞是由______细胞因子激活NK细胞所得。
CIK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因子加CD3 mAb激活NK细胞所得。
19.性脓毒血症休克是由巨噬细胞分泌产生过量______、______细胞因子所致。
★20.瘤坏死因子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后者又称______。
21.____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多属于多亚单位受体,其中一种亚单位是______亚单位,另一种是______亚单位。
★★四、名词解释1.细胞因子(cytokine)2.干扰素(interferon)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4.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5.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7.自分泌效应(autocrine action)8.旁分泌效应(paracrine action)五、问答题1.简述细胞因子共同的基本特征。
2.细胞因子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学功能? ★★3.简述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分类。
★4.细胞因子有哪些临床应用及应用前景?★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C3.C4.A5.D6.E7.A8.C9.B 10.D11.D 12.D 13.B 14.B二、多项选择题1.BCE2.CD3.ABCDE4.BCDE5.BE6.ABCDE7.ABCD8.BCDE9.ABD 10.ABCDE三、填空题1.单体二聚体三聚体2.旁分泌自分泌内分泌3.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4.白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活化的T细胞NK细胞5.三聚体6.M-CSF M-CSF G-CSF SCF EPO7.MHC8.协同相加拮抗9.高效多效重叠网络10.白细胞基质细胞11.IL-1 IL-6 TNF12.IFN-α/βIL-15 IL-1213.IL-2 IFN-γTNF-β14.α亚类(CXC)β亚类(CC)γ亚类(C )15.跨膜蛋白胞膜外区跨膜区胞浆区16.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I型细胞因子II型细胞因子17.胞膜结合型可溶性18.IL-2 IL-1 IL-2 IFN19.IL-1 TNF-α20.TNF-αTNF-β淋巴毒素21.I型细胞因子结合信号传递四、名词解释1.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指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剌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蛋白物质的总称。
CK 能调节白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2. 干扰素(interferon,IFN):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命名,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的差异可分为IFN-α、IFN-β、IFN-γ三类。
IFN-α和IFN-β主要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以及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统称为I 型干扰素,通常由病毒感染诱导产生;IFN- γ主要由活化的T 细胞和NK 细胞产生,称为II型干扰素,通常由抗原与有丝分裂原诱导产生。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
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
前者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又称恶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
TNF的主要作用包括:①杀瘤、抑瘤和抗病毒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③促进和参与炎症反应;④致热作用;⑤引发恶病质。
4.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是由活化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的一组细胞因子。
CSF可刺激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
主要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剌激因子(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干细胞因子(SCF)等。
5.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是一个蛋白质家族,这些蛋白质氨基端多含有一或两个半胱氨酸。
根据其排列方式,将该类细胞因子分为三个亚类即α亚类(CXC)、β亚类(CC)和γ亚类(C)。
作用是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淋巴细胞起趋化作用。
6.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7.自分泌效应(autocrine action):某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其靶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该细胞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称为自分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