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教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教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教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教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答案)《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这句话说明(D)

A、学会哲学,生活就一定会更美好

B、哲学是艺术的一个种类

C、哲学与生活相互作用、相互决定

D、哲学对人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2、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B)

A、有神论和无神论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D)

A、要继承前人经验,不能割断历史

B、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

C、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4、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主要强调规律是(C)

A、发展变化的

B、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事物发展过程自身固有的

D、可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

5、“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B)

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6、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这说明(A)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按规律办事常常是事半功倍

D、人们办事有无成效,取决于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

7、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地区因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出现的一种全球气候异常现象。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破坏使它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快,引起了海啸、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也越来越大。这表明(D)

A、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完全是被动的

B、人不能利用和改造自然

C、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D、人的活动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8、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这个观点表明(A)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9、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C)

A、能够改变环境

B、有心理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

D、能反映外部事物

10、规律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能够(C)

A、能动地改造规律

B、能动地创造规律

C、能动地认识和利用规律

D、能动地消灭规律

11、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B)

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

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一切从领导的决策出发

D、一切从书本出发

12、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在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A、普遍的、无条件的、绝对的B、普遍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C、普遍的、无条件的、相对的

D、普遍的、有条件的、绝对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2~4个正确答案,每题5分,共30分)1、下列说法蕴含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有(AC))A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C、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下列选项中主张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精神的有(AB)A、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没有比脚更长的道路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关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有(CD)

A、尊重客观规律就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B、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尊重客观规律

C、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D、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4、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BCD)

A、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规律是事物或现象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D、规律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5、“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中,那个楚国人的做法错在(BC)

A、承认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是运动的

C、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D、承认了船、水、剑是客观存在的

6、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应该(BD)

A、自己想怎样选就怎样选

B、客观地认识自己,使主观愿望符合客观实际

C、由父母或家中亲人决定

D、了解社会发展的实际,使主观愿望适应时代需要

三、问答题(23分)

1、哲学有哪两大基本派别?它们各自的主张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课本P3

2、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因此我们要敢于行动,善于行动。怎样才能做到敢于行动和善于行动?(9分)参考答案:课本P21-22

3、对“心想事成”这一成语的含义,甲乙二人从哲学上进行了分析。甲认为“心想”是“事成”的前提,因此,心想一定可能事成。乙认为事情是人做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因此,心想不一定能事成。

你认为甲乙二人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8分)

参考答案:乙的观点是正确的。这实际上是如何对待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心想”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符合客观规律、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心想才能事成。

四、论述题(11分)

结合有关事例论述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参考第29-30页,言之有理即可)

新编大学英语第三版 第一单元练习册答案

Unit One Reference for WB exercises Blank Filling A. 1. a round-faced girl 2. a bald-headed man 3. a white-haired woman 4. a blue-eyed baby 5. a broad-shouldered worker 6. a regular-featured young woman 7. a curly-haired child 8. a brushy-browed old man 9. an even-tempered teacher 10. a clear-headed young man B 1. enlargements 2. shortage 3. washable 4. survivors 5. advertisement 6. knowledge 7. constitution 8. nervousness 9. interviewee 10. arrival

C 1. walked 2. was covered 3. was drawing 4. placed 5. gushed 6. spelled 7. fixed 8. felt 9. was revealed 10. knew 11. meant 12. was flowing 13. awakened 14. gave 15. set 16. were 17. is 18. could be swept 19. left 20. had 21. gave 22. returned 23. touched 24. seemed 25. was 26. saw 27. had come 28. remembered 29. had broken 30. felt 31. picked 32. tried 33. were filled 34. realized 35. had done D. 1. language 2. spoken / said 3. ourselves 4. without 5. read 6. be 7. it 8. compose 9. correct 10. organize 11. way 12. great 13. just 14. grammar 15. by 16. their 17. how 18. memorize 19. learning 20. for 21. piece 22. language 23. and 24. whenever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练习册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 宋光利 我会画我能用横线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思援弓缴.(jiǎo zhu?)而射之。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mang yú)。 3.日初出沧.(qiāng cāng chuāng)沧凉凉。 我会比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沧(沧海)盂(盘盂)准(准备)辩(辩论) 抢(抢夺)孟(孟子)惟(惟一)辨(分辨) 枪(机枪)盆(脸盆)淮(淮河)辫(辫子) 我会选我能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C)为听;一人虽听之.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A)。 A .鸿鹄 B 弈秋的教导 C 没有意义,可以不译 2.为.(C)是其智弗若与? A .为什么B.为了C . 因为D.为难 3.孔子不能决.也。(C) A .决定 B.表决 C.判断 4.通国之善.弈者也。(C) A .善良 B.友好 C .擅长;长于 5.使.弈秋诲二人弈。(D) A .训练 B.指导 C.使用 D.让

我知道我知道下列句子节奏的划分哪种更恰当。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C) A.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B.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B)。 A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B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C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精彩回读阅读课说来话长片段,回答问题。 (一)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1.将上面这段话补充完整。专心致志鸿鹄 2.联系课文,试着解释这段话的意思。 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3.用两个成语分别形容两个学生不同的学习态度。 4.这段话选自文言文《学弈》。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二)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到)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试题库(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哲学与人生》试题库(二)》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要走好人生路,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又要脚踏实地。( ) 2、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信念是理想的基础和支撑。( ) 3、是非善恶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要 想辨别是非善 恶是不可能的。( ) 4、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工具,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指导。(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5、一个有坚强意志的人,能在战胜人生挫折的过程中将他的坚强意志表现出来。() 6、现实物质世界发展有多样性,但人生道路只能有一条。() 7、只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8、“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句千古绝唱体现了大 自然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在运动变化过程中,都有规律可循。() 9、“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告诉我们,亲耳听到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亲眼所见才是事物的本质。() 10、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案、新理论都属于创新思维。() 11、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12、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就是要热情善待一切朋友。() 13、无论什么样的认识,都会对实践产生指导作用。() 14、因为历史事件随机发生又不可重复,所以社会历史发展没有规律可循。() 15、人生目标只要正确,就一定能够实现。() 16、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就是说矛盾的双方是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关系。() 17、联系虽然具有客观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第一单元练习答案 (2)

第一单元练习答案 word formation: compound nouns 1 Look at the sentences from the passage Looking for a job after university? First, get off the sofa. … proudly clutched his honours degree for his graduation photo. I don't want to do bar work. Paying for career consultations, train fares to interviews or books … It's a great antidote to graduate apathy. Notice that the first noun in each compound has the function of an adjective which describes the second noun. So apathy experienced by graduates can be expressed, as in the example, by the compound noun graduate apathy . Now write the compound nouns which mean: 1) a degree which is awarded a first class a first-class degree 2) work in a hospital hospital work 3) a ticket for a plane journey a plane ticket 4) a discount for students a student discount 5) a pass which allows you to travel on buses a bus pass 6) a room where an interview is held an interview room 7) a period spent in training a training period word formation: noun phrases 2 Look at the sentences from the passage Looking for a job after university? First, get off the sofa . … most in these financially testing times have no idea what to do next. Now write the noun phrases which mean: 1) a career which is rewarding from the financial point of view a financially rewarding career 2) legislation which has been introduced recently recently introduced legislation 3) instructions which are more complex than usual unusually complex instructions 4) an institution which is orientated towards academic an academically orientated institution 5) work which makes physical demands on you physically demanding work 6) information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important potentially important information 7) candidates who have been selected after a careful procedure carefully selected candidates 8) a coursebook in which everything has been planned beautifully a beautifully planned coursebook try as … might We use try as … might when we want to say that someone is making a great effort but still can’t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 案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小鸭在小猫的( )面。 猴在小鸡的( )面。 2.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在皮球的( )面。 3.小狗在第二层的最( )面。 4.任选其中一个小动物或一个物品说说它的位置。 二、说一说,填一填。 1.桌子( )面有书,桌子( )面有书包。 2.把书按从前往后的顺序编号。 3.把书包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编号。 三、看图填空。 1.名同学站在( )排,5名同学站在( )排。 2.小方站在第( )排,从( )数第一个。 3.小明的( )边有3名同学,( )边有1 名同学。 四、想一想,每幅图画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把答案填在括号里。 左手的号码是( )

右手的号码是( ) 五、猜猜看。 玲玲、桐桐、宁宁家的阳台厂都摆着花。玲玲住在桐桐楼上,桐桐住在宁宁楼卜。 玲玲家住在第( )层, 桐桐家住在第( )层, 宁宁家住在第( )层。 六、想想,看看,填填。 人们常用上、( ),前、( ),左、( )来确定位置。说说你的上、下,前、后,左、右都有什么?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找找谁是小青?让他露出头来,给他画一个笑脸。小青的右边有小方, 他的左边有小红、小明。 2.(拓展题)照样子说话,用到上或下这样的词。 电视机,上面有花瓶 3.(开放题)看图提问。 4.(推断题)根据五名参赛选手(A,B,C,D,E)的话,给他们排名次。 A、我不是最后,我后面还有个人。 B、当我跑过终点时,没有选手在我前向。

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C ) A 唯心主义哲学 B 普遍联系的哲学 C 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一叶知秋”是运用( C )的结果。 A、发散思维 B、原点思维 C、联动思维 D、逆向思维 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B )的例子。 A、发散思维 B、联动思维 C、原点思维 D、逆向思维 4、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D )。 A、历史事件有重复性 B、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 C、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 D、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 ( C )所在。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自己的利益 D、他人的利益 6、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 A )。 A、有主观性 B、有个体差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D、有超越性 7、人的本质是( D )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 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 C、追求自由 D、社会关系的总和

8、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A )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9、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B )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10、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9月16日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嫦娥一号”已经进入到西昌卫星发射场,预计于10月中下旬发射升空。人类能够发射探月卫星,说明了:( B ) ①规律是客观的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④人们可以摆脱规律的束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新闻发布会暨揭牌仪式在监察部举行。事实证明,加大预防,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成本较低、效果更好的反腐败措施。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就是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需要。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 )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只要推出新举措,就能彻底解决腐败问题 C.要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D.国家相关部门认真行使国家职能有利于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 12、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幻想人民永远定居在一个闭塞的小天地里,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这一构想与陶园明的“世外桃园”都不可能实现,是因为:( B )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1课藤野先生 一1、fēi jì pá jié sù dìng pōu qī piē 2鉴蔼畸逊寓匿疾诲聊3(1)借口。 (2)指改朝换代后仍眷念前朝不肯归顺新朝的人。 (3)这里是反语,丑陋。 (4)这里是反语,指十分熟知一些无聊的事。(5)这里是反语,指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6)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4(1)周树人绍兴文学思想革命(2)《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呐喊》《彷徨》《野草》 (一)5“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丑行。“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这句话引 出前两段内容,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反感,为下文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6厌恶、鄙弃的态度。通过描写“清国留学生”观樱花的丑态和学跳舞的丑行来表现的,并运用比喻、夸张、反语 等修辞手法加强这种表达效果。 7“时时记起”是由于“在我所认为我师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 伟大的”。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工作极为认真,对学生极为负责;二是毫无狭隘的民 族偏见。 8答案举例:作者两次易地求学,两次辗转奔波,都贯穿着爱国主义情怀。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也是作者爱国感情的表现。9略 10(1)这些词语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的热忱、负责、一丝不苟的品质,也写出了“我”的吃惊、对先生的感激及 内心的不安。(2)“喝采”说明这些闲人已经麻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的情感。“何尝”表达了作 者强烈的愤慨。 (二)11有才学,工作极端认真,管理严格。善于教育学生,热爱学生。12详写了“我”犯错而被教育;略写了老 师的严厉,“我”的造句受到表扬,老师带“我”吃油茶以及坐错车。好处是:突出老师对“我”的教育,同时也表现 老师的其他方面的性格特点,使老师的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13(1)对“我”犯错的不满,为“我”回避惩罚而生气、 惋惜。(2)为犯错而脸红,为同学替自己辩护而感害羞,为自己逃避惩罚而惭愧,为有负华老师的希望而不安。 14朴实、亲切、含蓄、委婉、平淡中蕴含深情。 2课我的母亲 一1shù shù bó shi zhōu zhì shù mó 2栗馈嶂漠 3(1)这里是相对文静而言,无贬义。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2)形容人谈吐、举 止文雅的样子。(3)指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味。(4)文中指卑劣、不道德。 4(1)指桑骂槐 (2)心照不宣5《胡适自传》胡适胡洪骍(xīng)适之宽容、善良、温和、刚强怀念和感激之 情6(1)《三国演义》如:诸葛亮借东风、空城计;刘备三顾茅庐等。司马徽、庞统、徐庶。 (2)《水浒传》卢 俊义活捉史文恭花荣大闹清风寨等。 二、(一)7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了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了 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作用。总的 来说,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 亲“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而且影响巨大。因此,前三个自然段非但不是闲笔,反而为写 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并且与文末相呼应。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试题班级: 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客观实际是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那么人生的客观实际包括哪些方面?(10分) 2.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体现在两个方面,请简单阐述。(10分) 3.成功的人生行动包括哪些因素?(10分) 4.简单阐述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10分) 5.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哪些特征?(10分) 6.运动、变化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0分)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每小题4分,共40分) 7.规律即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8.人生选择具有多样性和可能性() 9.有的物质是不运动的() 10.物质运动是没有规律的() 11.发展是自身性质的突破和飞跃,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上升的运动()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一切科学的来源() 13.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而存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4.理想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1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新事物就是后来出现的事物() 答案: 1. 1)具体的客观历史条件 2)个人主客观条件 3)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情况和问题 2.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3. 1)成功的行动目的 2)恰当的行动方法 3)行动的条件 4. 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5.平等相处;宽松的人际环境;相互真诚信任;友善和关爱 6.不能把任何变化都看成是发展,变化可以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后退的运动;而在这些变化当中,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才是发展。并且变化还可

第一单元练习(有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1~4课) 問題一.つぎの文の下線の漢字はどう読みますか,正しいものを解答欄に書き入れなさい。(下面句子中带有底划线的日文汉字如何读?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栏内 1.青木さんは日本人です。 ① 2.森さんは学生です。 ② 3.彼女は会社員です。 ③ 4.あそこは上野です。 ④ 5.あの建物は銀行です。 ⑤ 6.あの人は日本語の先生です。 ⑥ 7.明日は土曜日です。 ⑦ 8.来週の月曜日に行きます。 ⑧ 9.マンションの隣は何ですか。 ⑨ 10.先生の部屋はどこですか。 ⑩ 11.中国の新聞を読みます。 ? 12.この会社は日本の企業です。 ? 13.それは何ですか。 ? 14.あそこは図書館です。 ? 15.初めまして、小野緑です。 ? 16.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 17.これは中国の名産品です。 ? 18.あの方は劉さんです。 ? 19.その自転車は森さんです。 ? 20.これは課長の時計です。

? 答题栏 問題二.つぎの文の下線の平仮名は漢字でどう書きますか?正しいものを解答欄に書き入れなさい。(下面带有底划线假名的日文汉字应该如何写?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栏里) 1.これは小野さんのつくえです。 ① 2.それはだれのかさですか。 ② 3.そのてちょうはスミスさんのです。 ③ 4.あれはざっしです。 ④ 5.何ですか。おみやげです。 ⑤ 6.家族のしゃしんです。 ⑥ 7.おとといのすいようびです。 ⑦ 8.小野さんはじむしょです。 ⑧ 9.そこはとしょかんです。 ⑨ 10.売場はいっかいですか。 ⑩ 11.うけつけはどこですか。 ? 12.銀行の隣はゆうびんきょくです。 ? 13.マンションのとなりはびょういんです。 ? 14.東京のちずです。 ? 15.あそこもきっさてんです。 ? 16.部屋にこどもがいます。 ?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学生姓名:家长签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jùpàdān yōu huán rào gǎn tàn piàn duàn qíshíyúlapǐn wai 惧怕担忧环绕感叹片段其实娱乐品味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把它们改正。 1.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脾,闻见抄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牌)(炒) 2.在记忆的心非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益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扉)(溢)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盆)盆大雨毫不犹(豫)滚瓜(烂)熟(呕)心沥血浮(想)联翩(牵)肠挂肚千篇一(律)如饥(似)渴(与)众不同不(言)而喻 请选择其中一个词写一句话: 第一次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中便有种感动,一连几个星期我都如饥似渴地伏案细读。 四、选词填空。 发生发现不是……而是……不是……就是…… 1.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2.当灾难(发生)时,我们更需要来自团结的力量,共度难关。 3.放学后,我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间书店。 星期天,我总和表姐见面,(不是)我去找她,(就是)她来看望我。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眼睛在一排排书里急躁地寻找着。(修改病句) 我的眼睛在一排排书里急切地寻找着。 2.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改写成反问句) 难道世上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吗? 六、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当你的同学不能找到好的读书方法时,你可以借用朱熹的读书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教他(她)一个好的读书方法。 七、陈红的哥哥办了一家书店,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的活动,他想在店内悬挂一条有关读书的名言标语,请你帮他出出主意,为他提供一句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6分) 不动笔墨不读书 禹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了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枯燥,词汇贫乏,她心里非常着急。

高二《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职高《哲学与人生》期中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对于人生目标错误的是( ) A.人生要有目标 B.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 C.人生目标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D.人生目标只有正确的没有错误的 2、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的是( ) 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③人与自然矛盾 ④人与社会的矛盾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3、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之中有两大发现:是( ) ①唯物史观②无产阶级学说 ③人剥削人④剩余价值学说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4、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包括( ) ①全体社会劳动者②社会主义建设者 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④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5、关于理想和现实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理想产生于现实的需要 B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不能割裂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D现实是由理想决定的,并反映理想。 6、个人理想包括( ) ①生活理想②职业理想③政治理想④道德理想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7、下列关于理想与信念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理想与信念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B 理想是信念的延伸和体现 C信念是理想的基础与支撑 D理想与信念是彼此孤立的毫无联系 8、从人生的实践来看,要把理想转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 ①要有坚定的信念②要有坚强的意志③要有钱④培要有自觉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下列关于对意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意志是天生就有的不需要培养 ②意志都是脆弱的 ③人的意志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特征 ④顽强的意志需要经过刻苦锻炼形成 A.①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属于信念的特点的是( ) ①复合性②稳定性③执着性④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 A、矛盾 B实践 C联系 D辩证 12、下列关于成功与失败的认识,错误的是() A、是相互依存的 B、是相互转化的 C、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D、是不可改变的 13、下列对现象与本质认识错误的是() A、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相同的。 B、事物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C、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D、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 14、下列对现象与本质认识有误的是() A、本质是由现象决定的 B、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综合教程第一单元练习答案

Key to the exercises unit1 Unit1 Page 1 1. Answers may vary. However, we can't deny that English is becoming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and that there is a growing need for us to communicate in English with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2. Answers could vary from "6 to 10 years", depending on where you are from. Generally speaking, students growing up in cities start learning English 3-5 years earlier than those in the countryside. Those who don't enjoy learning English or are not motivated may find English very difficult to learn. 3. Possible answers may be French, German, Japanese, Spanish, etc. One may find different reasons. Some students choose to study one specific foreign language out of their love for the literature in that language; some may like to listen to music, or watch movies in that language; some want to be able to read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in that language; and many others may simply want to be able to speak the target language when traveling in that country. 4. Possible useful ways may include: reading and listening as much as one can; talking to native speakers whenever possible; visiting the English Corner on campus; watching English movies; surfing the Internet, etc. Other effective ways of learning English may include: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useful expressions and trying to use them whenever and wherever possible; learning good passages by heart; memorizing lists of words to develop vocabulary; working on a grammar book systematically to achieve accuracy and doing more writing practice. Page 3 1. In this monologue Alberto tells us that he likes to learn new languages and why he likes to do so. He also shares with us some ways which he thinks are helpful in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2. Yes, he is. He is very interested in language learning because he thinks it helps broaden his mind. 3. Yes, he does. He thinks that as long as one keeps on reading, one's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 will improve remarkably.

综合英语第三版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1. 他们都认为他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They all believed that he had a slim chance of success 2. 我不知道她为何总带有一种闷闷不乐的神情。 I don’t know why she has an air of sadness all the time 3. 等到所有同学都就座后,学生会主席才开始宣布野营的日程安排。It was after all the students had taken their seats that the president of the students’ union proceeded to announce the camping itinerary. 4. 胃是人体至关重要的器官,请善待之。 The stomach is a vital organ of the human body; please take good care of it. 5. 他认为总经理如此重视那些日常琐事是荒唐的。 He considered it ridiculous for the general manager to attach so much importance to those routine trifles. 6. 她的研究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文化,富有挑战性 Her study, which ranged over many languages and cultures, was full of challenge. 7. 根据安排,全体工作人员轮流值晚班。 As is scheduled, all the members of the staff take turns to do late duty. 8. 想到要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她深感不安。 She was greatly upset at the thought of leaving her parents and living on her own in a remote area.

最新《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

《哲学与人生》期中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D ) A、物质和意识 B、有神论和无神论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B ) A、客观实在 B、运动 C、可知的 D、事物的现象 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D )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C、不能把事物的部分当作整体 D、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规律 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5、鸟能筑巢,人能盖房。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 B )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 6、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这个观点表明(A )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7、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 A )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8、“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这两句话包含的哲理是(B )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倒退性趋势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前进和倒退都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D、前进性就是曲折性,曲折性就是前进性 9、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诸如垃圾短信等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 烦恼,,甚至有人利用手机进行一些违法活动。这启示我们(C ) A、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B、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C、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矛盾 D、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 10、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C )。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D、客观总结了教训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D )。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个人的性格 1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13、“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D )。 精品文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5+8=13分] 1、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 [1]810-19=791 791×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2]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正确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并改正][9分] 1.720÷[15-3×2] 2.3889-[108-931]×5 3.[800+200÷50]×3 =720÷[12×2] =3889-149×5 =[100÷50]×3 =720÷24 =3889-745 =20×3 =30 =3144 =60 三、计算题[每道小题 3分共 18分 ] 962÷74+19×96 [59+66]×64 [798-616]-5940÷45 364÷7-15×40 12520÷8×[121÷11] 906×[65+15]+2010 四、文字题[每道小题 6分共 18分 ] 1. 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 2. 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 3. 6000除以59与35的差, 商是多少?

六、应用题[第1小题 5分, 共 30分] 1. 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310吨,二月份生产400吨,三月份生产490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2. 一匹马每天吃12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 25匹马, 一星期可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计算] 3. 工人王师傅和徒弟做机器零件, 王师傅每小时做45个, 徒弟每小时做28个, 王师傅工作6小时, 徒弟工作8小时, 他们共做多少个机器零件? 4. 工厂有煤8000千克, 原计划烧25天, 由于改进炉灶, 实际烧了32天, 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多少千克? 5. 工地需要1280袋水泥, 用8辆大车4次才全部运来, 一辆大车一次可运多少袋化肥?[用两种方法计算] 6. 一个养鸡场四月份卖出12300只鸡, 五月份卖出的比四月份的2倍还少200只, 两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只鸡? 一、填空。[每空1.5分,共18分] 1、在计算[200- 36×47]÷44时,先算[ ],再算[ ],最后算[ ]法。 2、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4、5人4小时做了80朵纸花,平均每人4小时做[ ]朵纸花,平均每人每小时做[ ]朵纸花。 5、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等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 ]的顺序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后算[ ]。 6、甲数是乙数的52倍。

(完整版)英语必修一人教版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1.Children can get close to________nature by taking part in________series of outdoor activities. A.the;/B.the;a C./;the D./;a2 .Have you seen Jack recently?I wonder________with his classmates. A.how is he getting along B.that he is getting along well C.what he is getting along D.if he is getting along well 3.Robert often thinks of________he can do for his country. A.what B.how C.that D.which 4.Now I’ve got him in my________;I can make him do anything I want. A.power B.energy C.strength D.right 5.Emily’s grandma________poor health for several years,so she always takes care of her after school. A.joined in B.has got tired of C.went through D.has suffered from 6.—What’s wrong with him? —He’s________a bad cold. A.suffering from B.catching C.having on D.keeping on 7.You look well.The air and the sea foods in Sanya must ________you.I suppose. A.agree with B.agree to C.agree on D.agree about 8.I don’t like the pop singer’s songs.In fact.I’ve trouble________the words of his songs. A.understand B.to understand C.understood D.understanding 9.Drivers are warned that it is dangerous to talk on the phone while________. A.drive B.driving C.drove D.to drive 10.—Have you ever been to Shanghai Expo Garden? —No.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________to China. A.come B.have come C.am coming D.came 11.David said that it was because of his strong interest in literature________he chose the course. A.that B.what C.why D.how 12.—Did the boys break the window________? —No.They did it when they were playing football. A.by accident B.on purpose C.at dusk D.as usual 13.As we all know,parents are concerned________their children’s study,because it is concerned________their future. A.about;with B.about;for C.for;about D.with;about 14.I have some trouble________physics.I would be grateful________you if you could give me some advice on it. A.with;for B.in;to C.in;with D.with;to 35.—So you didn’t say “Hi” to your partner when you saw her? —Well,I stopped and smiled at her,but she________me and walked on with her head high. A.refused B.failed C.missed D.ignore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