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启事》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17 KB
- 文档页数:8
应用文启事教案
启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启事的定义、特点和格式要求。
2. 掌握启事的写作技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启事。
二、教学内容
1. 启事的定义、特点和格式要求。
2. 启事的常见类型及写作技巧。
3. 启事的例子分析和仿写练习。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通过展示一段启事的范例,引导学生猜测启事的作用和写作要求。
2. 学习启事的定义、特点和格式要求
教师讲解启事的定义、特点和格式要求,学生理解并记笔记。
3. 学习启事的常见类型及写作技巧
教师介绍启事的常见类型(寻人启事、招聘启事、公告启事等)及写作技巧(简明扼要、准确清晰、时态一致等),学生记录并提出问题。
4. 启事的例子分析和仿写练习
教师展示和分析一些实际启事的例子,解释其写作技巧和格式要求,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5. 课堂讨论和总结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仿写的启事,并讨论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最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四、课堂作业
1. 自主撰写一份启事,要求内容准确清晰、格式规范。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掌握程度。
《基于博客的中职生现代职业技术岗位应用写作》
启事
精品课程教案
3.老师小结
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了解了启事的定义、种类、特点和写法,我们在这几方面要勤学多练,牢固把握其要点。
对重要的知识要点要认真体会,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学以致用。
学知识,培养应用能力,突破难点。
在互评中纠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媒体资源】
在电子白板上显示撰写练习的评价表,便于学生点评及巩固记忆。
五课堂总结2’
启事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能
有所启示。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开
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今天大家在撰写和点
评招聘启事的过程中也了解了公司对人才的要
求,现在我们2014级的同学可以通过培优班、
社会实践、技能大比武等活动来提升自己的专
业技能,为两年后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奠
定基础。
总结
【媒体资
源】
除了会写之
外,说也是
市场营销专
业学生必备
的技能之
一,教师在
总结中提到
学生的专业
技能时,回
放本堂课在
学校高清录
播室上课的
录像,让学
生清楚的知
道自己在说
的过程中需。
应用文《启事》教案启事》教学设计课题:启事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要求知识目标:了解启事的基本特点,掌握写作启事的方法和格式要求。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实际写作各种启事的能力,掌握启事的写作格式和内容要求。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交流和合作,提高与人写作完成一项研究或工作任务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启事的基本特点和格式要求。
教学难点:学会写作各种启事。
教学方法:小组活动法教学环节安排:一、导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启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启事的基本特点。
案例:王阳在打篮球时遗失了一件黑色夹克,他写了一份寻物启事张贴在学校的栏上,但启事存在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写。
设置问题:1.上面的启事有什么问题?2.假设你是王阳,请你替他重新写一份启事。
二、讲解启事的基本特点和格式要求讲解启事的定义、特点和格式要求,包括标题、内容、联系方式等。
三、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修改案例中的启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修改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掌握启事的写作方法和格式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启事的基本特点和格式要求,提高写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为今后的实际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际例子,并结合招聘启事的要素进行分析就可以了。
1.对于寻物启事,如何避免信息过于简单的问题?建议在启事中提供更多的信息,如物品的特征、丢失的时间和地点等,以便于失主和捡到物品的人进行匹配和联系。
2.在招聘启事中,应该包含哪些要素?招聘启事应该包含招聘职位、招聘条件、待遇、联系方式等要素,以便于应聘者准确了解职位信息并联系招聘单位。
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其他信息,如试用期、福利待遇等,以吸引更多的应聘者。
1)正文应在标题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2)正文应叙述事情清楚,遵循“一事一文”的原则,要求简明扼要,不易过长,内容多应分项。
写招领启事时不写样式、数目等细节,以防冒领。
结余语可根据需要添加,也可不写。
写作格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标题下应该另起一行写,正文中行与行之间应该空两格。
应用文写作——启事语文教案《启事》【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启事的定义、作用、特点、种类。
2、掌握启事的写作要点,会写简单的启事。
【教学重难点】掌握启事写作要点。
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需要公开向大家说明或希望大家协助办理的事,比如昨天我不小心钱包丢了,里面有现金、银行卡、身份证等,我很焦急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我找回钱包和钱包里的物品?(寻物启事)小结:对,我们可以用写启事的方法寻找钱包。
那么什么是启事?它有什么特点?怎样写启事?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通过案例,了解启事的定义、特点、种类。
启事案例:寻物启事本人不慎于2019年3月8日上午8时左右,在洛宁县人工湖遗失棕色公文包一只,内有xxx身份证、驾驶证、工作证等重要证件。
望好心人拾到后拨打手机138********与本人联系,定当面重谢。
XXX2013年3月8日招聘启事因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3名优秀的业务员。
男女不限,年龄在30岁以下,中专以上文化程度。
有意者请前往我公司面试,一经录用,待遇从优。
联系人:刘先生联系电话:000000000000地址:XX市XX路XX号XX公司人事部X X公司X年X月X日迁址启事本书店自X年X月X日起迁至本市健康路189号百货中心左首,电话:XXXXXX。
特此周知!阳光书店X年X月X日1、启事的定义启事:机关单位、社会团体或公民个人公开申明某件向事情,希望有关人员参与或者协助办理而使用的一种告知性应用文。
2、启事和启示的区别“启”含有陈述的意思,“事”即事情,“启事”就是公开陈述某件事情。
“启示”含有“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之意。
不能将“启事”错写成“启示”。
3、启事的特点:①内容的广泛性。
可用于开业搬迁,招生招聘,寻物寻人,遗失作废等多种事宜。
②告知的回应性。
它要求通过告知得到社会上广泛的回应,以解决自己的某种事宜。
③参与的自主性。
篇一:应用文启事.教案1.doc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教案(2013~201 4 学年第一学期)适用计算机专业教学部 ______计算机____ 班级_13春1、2、3班___ 教师____孙在兴___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教案首页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教学设计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教学内容课题应用文写作启事一、由求助热线导入。
二、启事的定义。
三、启事的分类。
四、启事的格式:(一)标题第一行正中写名称。
(二)正文标题下面,空两格写内容。
各种启事的内容差异:(三)结尾署名正文右下方;日期在署名下面。
发布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住址联系方式日期五、学生练习。
篇二:应用文写作教案应用文写作教案-----启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12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篇三:应用文写作——启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作者简介: 韦群英,任教于广西南宁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篇四:应用文写作教案应用文写作教案导入语:“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经常需要写作,所以写作是非学不可的,而且是非学好不可的?? 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写应用文,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叶圣陶因而我们广大青年必须掌握一些应用文写作知识。
一、教学总目标本课程旨在着重提高学生写作应用文能力,让学生明白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讲授与训练,学生能系统了解应用写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
能较熟练地掌握专科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应用写作技能,能写出主旨明确、详略得当,结构合理、语言得体、格式规范的常用经济应用文。
教学分目标(一)了解调查报告的定义、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种类,熟悉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掌握问卷调查的结构、设计技巧,指导学生分析实地调查的数据,根据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写作调查报告。
《启事》教案甘肃省张掖市职教中心语文组曹虹教学内容:第六章第三节启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启事的含义、特点、种类等相关知识;2.掌握启事的书写格式,会写常见的启事。
能力目标1.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2.了解、认识启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目标(德育目标)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美好品德。
教学重点:启事的格式及写作要求教学难点:启事正文的写作要求教学准备:课件投影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课程类型:新授课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班级:07级电子电工(1)班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条据正文的书写应注意哪些问题?二.新授:(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前几天,我刚好在电视上看到这么一则故事,故事是说4月19日晚,宏达建筑公司的刘经理乘坐一辆出租车(绿色威志)回家,不慎将装有3万元现金、支票本和重要合同的黑色皮包遗忘在车上。
刘经理焦急万分。
请大家为他们想想办法如何找回黑色皮包。
(二)学习启事的相关知识。
1.启发学生理解什么是启事: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有事需要向公众说明,或者请求有关单位、大家帮助时所写的一种应用文体。
同时提醒学生应该在指定地方张贴启事,否则会像“牛皮癣”,破坏我们的城市形象2.区分“启事”与“启示”,提示学生思考二者的不同,以免混淆。
“启事”的“启”是“陈述、说明”的意思,“事”就是指被陈述、说明的事情。
而“启示”的“启”,则是“开导”的意思,“示”是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让人知道。
“启示”是指启发指示,开导思考,使人有所领悟。
可见“启事”和“启示”的含义截然不同,二者不能通用。
无论是“征文启事”,还是“招聘启事”,都只能用“事”字,而不能用“示”字。
“征文启事”写成“征文启示”是错的。
特别强调:“启事”是一种应用文体,而“启示”是一个名词或动词。
3.教师讲解启事的特点。
(1)广泛性(2)告知性 (3)准确性 (4)非强制性现场检测判断正误(1)启事应该和通知一样,有特定的告知对象。
应用文:启事(教案)第一篇:应用文:启事(教案)“应用文:启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启事的类别。
2.掌握启事的写法。
重点难点1.重点:写作启事。
2.难点:掌握启事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学法引导讲授法、改错法、演练法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一)启事的概念启事是机关单位、社会团体、企事业或公民个人公开申明某件事情,希望有关人员参与或者协助办理而使用的告知性应用文。
广义的启事,包括广告与启事两种,都是为某个特定目的,藉由文书来公开传递其意思,或刊登于报刊杂志,或张贴于街头布告栏位。
本章所指的“启事”,单指狭义而言。
凡个人或机关团体对社会大众或个人有所陈述,以公开方式告之,此类文书,即称之为启事。
(二)“启事”与“启示”辨析“启”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意思是由“打开”之义引申为“开启、启发、让人得以领悟”等意思,如“启发”、“启迪”、“启蒙”均用此义;第二个意思是陈述、表白,“启”的这个意义构成的双音词有“启白”、“启告”、“启报”等。
“启示”的“启”义为开导启发,“示”又有指示、开导、让人明白某种道理的意思。
因此,在合成词“启示”中,“启”与“示”是同义并用。
“启示”的意思是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
“启事”的“启”,则为陈述表白的意思。
“启事”即为公开声明某事而刊登在报刊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三)启事的性质1.内容的广泛性。
它可以用于公务中的招生、招聘、开业、庆典、单位成立、商标的使用与更换等多种事宜。
2.告知的回应性。
启事不同于只是向社会“告知”的声明,它要求通过告知得到社会上广泛的回应,以解决自己的某件公务事宜。
3.参与的自主性。
启事不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
启事的对象有参与的自主性,可以参与或不参与。
4.传播的新闻性。
启事通过张贴、登报、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公开传播消息,对社会公众来说,是广告性消息,具有新闻性质。
(四)启事的分类启事可分为四大类:1.第一类是征招类启事,包括招生、招聘、招标、招工、征稿、征订、征婚、换房、征集设计启事等;2.第二类是声明类启事,包括遗失、更正、作废、解聘、辨伪、竞赛、讲座启事等;3.第三类是周知类启事,包括开业、停业、迁址、更名、更期、婚庆启事等;4.第四类是寻找类启事包括寻人、寻物、招领启事等。
应用文启事教案教案标题:应用文启事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应用文启事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求。
2. 学习应用文启事的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
3. 提高学生撰写应用文启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应用文启事的定义和特点。
2. 应用文启事的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启事的写作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启事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应用文启事的范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则应用文启事范例,并提问学生对应用文启事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提问:1.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应用文启事吗?2. 你们知道应用文启事是什么吗?3. 你们能说出应用文启事的特点是什么吗?Step 2:讲解应用文启事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详细讲解应用文启事的定义和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教师讲解内容:1. 应用文启事是指用于发布招聘、求职、寻物、公告等信息的一种应用文体。
2. 应用文启事的特点包括简洁明了、语言规范、内容准确、格式规范等。
Step 3:分析应用文启事的写作结构(15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分析应用文启事的写作结构,包括标题、发布单位、发布时间、内容要点等。
教师分析内容:1. 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启事的主题,吸引读者的注意。
2. 发布单位:标明启事的发布单位,增加启事的可信度。
3. 发布时间:标明启事的发布时间,使读者了解启事的时效性。
4. 内容要点:简洁明了地列出启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Step 4:讲解应用文启事的语言表达技巧(15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讲解应用文启事的语言表达技巧,包括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等。
教师讲解内容:1.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使启事易于理解。
2.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确保启事的表达准确、规范。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应用文启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本节课是中职一年级学生的中职语文课,授课内容为《应用文·启事》。
这篇文章是基于___、___主编的《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表达与交流模块的写作部分。
启事是一种应用文体,常见的种类有征招类启事、告知类启事、寻找类启事等。
在教学中,教师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精讲几种启事类型,让学生在反复练中能够掌握规范的写法,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学生。
学生在上册的应用文教学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格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
但是学生研究惰性大,积极性消减比较快,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先表扬学生在应用文写作方面取得的进步,正面肯定和激励学生再接再厉,明确启事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创设生活情景,精讲典型案例,归结模板,引导学生进行练,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掌握常用启事的写法。
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启事的概念、种类。
2、掌握启事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注意事项,并能够根据要求写出几种常用的启事。
3、通过练启事的写作,助力学生职业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启事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注意事项,并能够根据要求写出几种常用的启事。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要求写出几种常用的启事。
教学组织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组织原则。
具体流程:知识竞答,效果检测,病文会诊,精讲案例,课堂练笔,巩固强化。
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应用文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通过情景化练和病文纠错,帮助学生掌握启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策略:情景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学生练法。
通过知识竞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了什么是启事以及常见启事的种类;通过反复的写作练,互改互评,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掌握启事的写作技巧。
环境和资源策略:利用手机为线上研究活动提供平台支持;结合自主研究任务单、微课视频等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支持;多媒体课件辅助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过程。
应用文《启事》教案一、教案目标1.了解启事文的特点和写作步骤;2.学会撰写启事文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3.加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启事文的特点和写作步骤;2.如何撰写一则地道的启事文。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案;2.示范启事文、学生自己的启事文;3.小黑板或白板。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你们平时会看到或者写过哪些启事呢?”2.教师简要介绍启事的概念和作用:“启事是为了向公众传达一些信息,帮助解决问题或提醒大家注意一些事项。
”3.教师出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启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想象是什么情况下发出的,或者里面有什么内容,并进行简短的讨论。
Step 2 分析启事文的特点(15分钟)1.教师出示一则示范的启事文,并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分析其特点。
2.教师以课件的形式展示启事文的标题、分类、发布地点、时间等要素,帮助学生了解启事文结构的一般规律。
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并总结出启事文的常用语言特点和功能,例如它通常以第三人称为主体,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式和词汇。
Step 3 仿写启事文(30分钟)1.教师提供几个不同的情境,并要求学生仿写启事文。
2.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从情境中选择一种进行启事文的写作。
3.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示范,并回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Step 4 展示和分享(15分钟)1.学生将自己仿写的启事文进行展示,并将其中的问题和困惑与同学进行分享。
2.教师适时陈述一些经典的启事文案例,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写出有吸引力且地道的启事文。
Step 5 练习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启事情境,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撰写启事文。
2.学生相互进行互评,评价对方的写作,并给出修改意见。
五、教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广告的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到启事的作用和写作特点。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写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撰写启事文的能力。
应用文写作《启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懂得启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学生学会写作不同类型的启事。
情感目标:理解启事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启事的写作方法,我们要在学生了解启事写作的一般基础知识和基本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掌握启事的基本文体结构及如何拟写规范的启事。
重难点及破解策略:重点:启事的特点和写作要领;启事中涉及事物的特征、数量、种类的处理。
难点:纠正学生在写作启事中出现的错误。
策略:讲授法、引导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写作练习法。
教学流程:【故事导入】香港闹市区,有一家刚开业的胶水店,几天过去不见有顾客光顾。
为此,老板很是苦恼,最后老板在商店橱窗里贴了一张活动启事。
大致的内容是本店将举行活动,活动当天老板现场用店里的胶水将特制的金币粘在墙上,如果有人能将墙上的金币取下来,那金币就属于那个人的。
启事张贴出来后很是轰动,在活动当天,连记者都来免费采访。
最后没人能将金币取下来,但从那第二天开始,这家胶水店生意火爆。
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能明白启事的重要性了。
其实启事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都能起到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启事的写作。
根据内容需要,本节课主要讲解寻物启事、招领启事和招聘启事。
【寻物启事】1.教师展示自己的钱包,创设情境,假如老师的钱包丢了,能帮老师写份寻物启事吗?(1)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写寻物启事,请两位学生上黑板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评议,指出书写错误。
(3)教师点拨:寻物启事要写清拾到物品的名称、时间、地点,向谁认领。
为防冒领,物品的特征不要全写出来。
(4)学生修改,改好后再读一读。
(5)评出两份写作规范的启事,平时成绩加两分。
2.通过练习,可以总结出:寻物启事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丢失物品的时间、地点;②失物的名称、特征、数量等识别性标志;③寻物人的联系方式。
包括单位、住址、电话、邮政编码等;④最后,还要写上表示感谢或者给拾到者酬金之类的话。
应用文启事教案教案:应用文启事教学目标:1.了解应用文启事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求。
2.学会分析应用文启事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通过实例分析和模仿写作,掌握写作应用文启事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写作应用文启事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分析应用文启事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个应用文启事的实例,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笔和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出示多个应用文启事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应用文启事的格式和内容,并请学生简单解读其中的信息。
二、讲解应用文启事的定义、特点和写作要求(10分钟)教师介绍应用文启事的定义:应用文启事是指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公开发布的一种书面通知,目的是向公众广泛传达某项活动、信息或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应用文启事的特点:1.语言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2.结构安排合理,层次分明。
3.受众广泛,容易接受。
教师总结应用文启事的写作要求:1.明确目的,简明扼要。
2.突出重点,言简意赅。
3.注意格式,规范书写。
三、分析应用文启事的结构和语言特点(15分钟)教师通过多个应用文启事的实例,带领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特点。
1.结构分析:(1)标题:起到引人注目的作用,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启事的内容。
(2)时间地点:告知活动举办的时间和地点。
(3)活动内容:简要说明活动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
(4)报名方式:提供报名的方式,如电话、网上报名等。
(5)联系方式:留下组织者的联系方式,方便有意参与者的咨询和报名。
2.语言特点分析:(1)简洁明了:应用文启事通常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2)突出重点:应用文启事需要突出活动的重点,使用直接、简练的语言表达。
(3)规范准确:应用文启事需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四、实例分析和模仿写作(25分钟)教师出示一份应用文启事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语言特点。
然后,教师提供一项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自己设计一份应用文启事,要求学生包括标题、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报名方式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