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696.00 KB
- 文档页数:44
2021年中考语文古诗词唐诗宋词共50首阅读赏析一、【甲】慈恩寺偶题①[唐]郑谷往事悠悠②添浩叹,劳生扰扰③竟何能?故山④岁晚不归去,高塔⑤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乙】经故洛城⑥[唐]王贞白卜世⑦何久远,由来仰圣明。
山河徒自壮,周召⑧不长生。
几主任奸谄,诸侯各战争。
但馀崩垒⑨在,今古共伤情。
【注】①慈恩寺:唐代寺院名,旧寺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
偶题:偶然而题。
②悠悠:长久,遥远。
③扰扰:形容纷乱的样子。
④故山:指家乡。
⑤高塔:指慈恩寺的大雁塔。
⑥经故洛城:经,经过;故,以前;洛城,洛阳城,唐朝都城。
⑦卜世:预测传国的世数。
亦泛指国运。
⑧周召:周成王时共同辅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并称。
两人分陕而治,皆有美政。
⑨崩垒:倒塌的宫墙。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描绘了诗人在逗留之地的所见所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B.甲诗首联写往事悠悠,生活劳碌纷乱,没有安宁,给人的唯有喟叹与无奈。
C.乙诗颈联写自古君主都听任奸臣把持朝政,陷害忠良,致使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国家衰败。
D.甲诗尾联写诗人报国无门,顿起归隐山林、出家为僧的念头;乙诗尾联写昔日富丽堂皇的唐都城只剩下残垣断壁,使古今之人伤心伤情。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格调凄凉黯淡,所表达的情绪低沉;乙诗重议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B.甲诗首联的“悠悠”“扰扰”,运用叠词,慨叹悠悠往事和劳碌纷乱的生活。
C.乙诗颈联虚实结合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国家衰败和灭亡的原因。
D.乙诗表达的心境与杜牧《泊秦淮》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1.C 【解析】“几主”是几多君主的意思,并不是自古以来所有的君主的意思。
2.C 【解析】颈联是实写,并没有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也没有构成对比关系。
二、【甲】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峨眉山月歌【作者】李白【朝代】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朗读节奏划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⑴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有两山峰相对,望之如蛾眉,故名。
⑵半轮秋:谓秋夜的上弦月形似半个车轮。
⑶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大渡河的支流,在今四川中部峨眉山东北。
源出宝兴县北,东南流经雅安、洪雅、夹江等地,到乐山汇大渡河,入岷江。
⑷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省犍为县,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乐山县志》谓当指四川省乐山县之嘉州小三峡:犁头峡、背峨峡、平羌峡,清溪在黎头峡之上游。
一说指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⑸君: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唐代州名,属剑南道,治所在巴县,即今重庆市。
【译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主题思想】《峨眉山月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
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时创作的一首依恋家乡山水的诗。
通过写诗人在舟中所见的夜景,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朝代】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朗读节奏划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释】⑴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
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
“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卖艺为生。
⑵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⑶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高中古诗词阅读】《春日忆李白》详细阅读答案(附赏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追忆春天的李白杜甫白叶石无敌,飘忽不定,思绪万千。
新鲜的俞开复、军医宝参军了。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于凯复、鲍神俊是南北朝两位著名诗人雨馨和鲍席。
渭北和江东分别指杜甫所在的长安地区和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
论点:这里指的是诗歌。
⑴这首诗的前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歌做出了高度评价?(3(分钟)答:才华、诗风与诗性;卓异不凡。
或“思不群”“比庾信”“比鲍熙”;“诗无敌”。
分析:这个问题是如此难以捉摸和困惑,似乎有必要遵循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是为了把鸭子强行推到架子上。
首先,有一个问题是“什么样的高评价”。
“高”不是“什么样的评价”吗?其次,从四句话之间的关系来看,第一句话是一般性的,最后三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进一步解释:第二句是“才华”,第三句和第四句是“诗体”,没有第三方面?在绝望中,为了迎合求婚者,他写下了“诗意”一词。
你敢说我答错了吗?但这个答案仍然有点不确定,因为你并不是在迎合那个求婚者,所以请考虑一下。
让我们这样说:“四部群”、“碧玉心”和“碧宝玺”;“诗是不可战胜的”。
但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不合适。
这个问题需要回答三个方面。
那一定是个普通名词。
这个“毕宇新”和“毕宝喜”不是名词!让我们尽力回答。
至于结果,我们不太在乎。
⑵《渭北春树江东晚云》对联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使用什么样的表达?(4(分钟)答:这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白的深切思念。
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分析:如果考生还没有学会这首诗,单靠注释是很难做到的,因为现代考生如果没有这种练习就无法想象。
对老师来说,这两句话有时很难理解,所以估计正确答案是情景交融的成语。
10套古诗词鉴赏试题及阅读答案与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古诗词以其最浓缩的情感、最醉人的意境在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欣赏前人留给我们的诗词瑰宝,是一种文学熏陶。
下面是分享的高中经典古诗词及其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篇一】高中经典古诗词及其赏析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五代〕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栏同:阑)鉴赏《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
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
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
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
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20套古诗词鉴赏阅读练习与答案(二)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
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意为可爱。
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后池绝句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这首唐诗的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有人认为是一句“闲笔”,有人却认为是“极为关键的一句”,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诗予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认为,此句是“极为关键的一句”,结合全诗看,这句虽淡淡写来,却极为重要,是全诗的关键。
它不仅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而且托出尽日看雨之人,其无聊情状可想见。
诗中说“看微雨”。
其实,丝雨纷纷,无可寓目,可寓目的应是菱叶、浮萍、鸣莺、蔷薇,尤其是相对戏水的鸳鸯。
此句有空灵含蓄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下列一首诗,回答(1)~(2)题闺_________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我国经典古诗词大全赏析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
无论是小说、散文、戏剧,最美丽之处,无不出现出诗的光环来。
因此诗是文学中的文学。
我在此整理了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一作:向月)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一作:塞土)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中唐时期藩镇之间和讨伐藩镇的战火此起彼伏,从未终止。
战斗中的种种传闻,从烽火漫天的战场不断地传来,其中有失败的消息,也有成功的凯歌;有怯懦的败将,也有奋战卫国的英雄。
关怀着国家命运的诗人李贺,自然关怀各地的战事,当他离开了京城,离开了风光秀丽的家乡,到忻州一带,到了雁门时,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有名诗篇。
2李凭箜篌引李贺〔唐代〕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好像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有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忱欣赏。
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马诗二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理想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我国经典古诗词赏析21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唐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
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客发笤溪①叶燮②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
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三)(6分)5.(6分)(1)诗句运mT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绵长。
(2)末联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
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竞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
㈢古代诗歌鉴赏(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
(6分,每小题各3分)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这是一首和诗。
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8.(1)这首诗的颔联、颈联描写出一幅怎样的江南春天风光?请简要分析。
(3分)(2)开头两句整理是如何表现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的?(3分)8.(1)答案:描写了江南早春风光:云蒸霞蔚,梅柳摇曳,春水荡漾,春和景明,黄莺啼唱,一池浮萍生机盎然,凸显出江南春天生机勃勃、万象更新的特征。
(评分要点:分析意象2分,指出特征1分。
)(2)答案:整理用“独有”“偏惊”生动地表现了自己虽面对江南美丽春色,却因别家离乡、在外做官,对异乡的新春物候变化反而感到惊心的矛盾心情。
(评分要点:紧扣“独有”“偏惊”作分析2分,指出游宦他乡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7━8题。
山歌无名氏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1.山中留客(XXX)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XXX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2)三、四句说“纵使XXX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直译:春光明媚的山间万物勃发,不要因为天色稍微转阴就打算回去。
即使是阳光灿烂毫无雨汽,到了雾霭浓浓的地方身上衣服也会沾满露水。
1、山中:作“山行”。
2、山光:山的容光。
3、物态:景物的景色。
4、晖:阳光。
5、轻阴:微阴。
6、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7、云:实际指雾气、烟霭,从上句看,并非指真正的云。
8、纵使:纵然,即使 1.(1)答:“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2)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2.浪淘沙怀旧(XXX)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XXX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山河。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世。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划分写了什么?2)“天上人世”一句显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XXX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喜欢。
这首《浪淘沙》是XXX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无边的旧日江山。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2.(1)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2)答:显露了词人心里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3.梅花绝句(XXX)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3.(1)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2)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XXX自身的写照.译文:那梅花如同低空银白色的钩子,糁野白玉般的尺子。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
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
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
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
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
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
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
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
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