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运动的快慢 2名
- 格式:docx
- 大小:21.27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课:运动的快慢》黎城县南关小学程慧英课程标准:1 能定性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的位置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2 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3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1.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2.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3.会使用秒表。
科学知识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2.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3.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会使用秒表。
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层次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不知道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不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不能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层次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但不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不能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层次3: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了解描述运动时还有方向的因素。
能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探究能力:层次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不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不会使用秒表。
层次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测量走路的速度,会使用秒表。
不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层次3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测量走路的速度,会使用秒表。
能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互动性质学生/教师互动目的集中话题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四个谁运动得更快呢?学生回答:探索和调查教师:你们所说的运动的快慢是指什么呢?让学生先来自己说说运动快慢的定义。
运动的快慢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梧桐花镇中心小学张华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的方法学会判断物体的运动快慢,能够根据运动方式选择恰当的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知道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定时间内观察运动变化多少;观察一定运动变化所用时间多少。
时间不同,路程不同比较运动速度。
3、意识到科学方法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明确运动快慢比较方法;了解描述运动变化时还需要位置和方向等因素。
教学难点:借助绘制台风布拉万运动的轨迹图,了解位置和方向在描述运动变化时也是重要的因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出示课本主题图一,猜一猜谁移动的快?使学生意识到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进行衡量。
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
二:感受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出示刘翔110米栏主体图并讨论决定运动快慢的方法是什么?2、汇报交流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哪些?3、出示时间不同,路程也不同的主题图让生思考:像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呢?(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4、给运动速度排序完成课本30页。
5、分小组活动,测量走路速度。
汇报交流。
6、小组讨论判断物体快慢的方法是什么?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三、拓展延伸1、认识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方向,让学生阅读资料P31,去发现台风预报时,强调方向的重要性。
2、观察判断缓慢的运动,课本P31四幅图有些事物乍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一直在生长或运动。
你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它们是在生长或运动的呢?指甲的生长水位的上升月亮的移动小苗的生长问:(1)这些物体也在运动吗?运动得快还是慢。
(2)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也在运动?(参照物)(3)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正在缓慢运动吗?(参照物)四、谈收获。
四年级科学下册《运动的快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和静止的概念2.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3.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4. 应用:设计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和静止的概念,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实验操作技能。
2. 教学难点:物体运动速度的测量,交通工具的设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物体运动的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 新课:讲解运动和静止的概念,介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记录数据。
4. 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运动和静止概念的理解,以及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 对于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需在课后进行针对性辅导。
3.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生活,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如实地观察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探讨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最新资料推荐…………………………………………………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2.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的快慢可以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2.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3.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秒表、米尺、探究表格
2.学生准备: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谁移动的快
·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四个谁运动得更快呢?
·学生回答:(这里不需要学生回答的很标准,只要有运动的快慢的概念就可以了)·教师:你们所说的运动的快慢是指什么呢?让学生先来自己说说运动快慢的定义。
·学生交流。
(学生很有可能会说速度快,运动的就快,速度慢,运动的就慢。
)
·教师:那么你们觉得兔子和乌龟谁的速度快呢?
·学生回答。
(兔子)
·教师:那么为什么在龟兔赛跑中它没有乌龟早到终点呢?
·学生回答:因为兔子睡觉了。
浪费了时间。
·教师:的确,时间在表示运动的快慢中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并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运动的快慢是怎样表示的,并说说速度的概念?·学生汇报。
二、测一测走路的速度。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速度的概念。
那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出我们步行的速度吗?
·教师追问:要想测量出步行的速度,必需要知道什么数据呢?
·学生回答:距离和时间。
·教师:你打算如何测量出距离和时间?
1
……………………………………………………………最新资料推荐…………………………………………………·学生距离可以用皮尺量,时间可以用表测量。
(教师这里可以出示秒表,告诉学生可以用这个工具来精确的测量时间,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
)
·学生讨论后汇报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汇报。
(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某些时候速度是可以控制的。
)
·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用距离和时间的定义来描述这些事物的速度。
如(飞机的速度是1260千米/时,表示飞机能在一个小时中飞行1260千米)
·学生描述后,进行排序。
三、物体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
·教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材料,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有方向的。
·教师:有些正在运动的物体,乍看上去似乎是不动的。
你用什么办法能判断出指甲的生长是否在运动或计算出它们的速度呢?
·学生讨论交流。
(可以测量出它一个星期或一个月长了多少毫米)
四、课外延伸
·请同学们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结合已有的知识想办法证明月亮也在运动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