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的金属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56.13 KB
- 文档页数:1
一、古代两河流域1、苏美尔——阿卡的时期(前3500-前2000)这一时期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其主要作用,也对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建筑:苏美尔人最重要的建筑师塔庙,乌鲁克神庙是塔庙的最典型神庙雕刻:苏美尔人的元雕像很可能是用于宗教目的。
工艺美术:苏美尔人的牛头竖琴是最古来的精美乐器。
琴家顶部以牛头作为装饰,牛的神智表现的十分清楚生动。
琴身由黄杨木制成,正面在沥青上用贝壳镶嵌着人和动物,表现了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吉尔加美与双头牛以及一些神话的动物在进行人类活动的场景。
2、巴比伦时期(钱1900—前1600)巴比伦人在文化上继承了苏美尔人—阿卡德人的传统,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是韩莫拉比法典石碑。
3、亚述时期(前1000—前612)亚述帝国时期留下来的艺术遗迹颇为丰富,其中最有成就的是宫殿建筑和雕刻。
《猎狮图》、《受伤的母狮》4、新巴比伦时期(前612—前539)新巴比伦的建立虽然不过百年,却建造了两河流域地区最豪华的都城。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巴比伦城的建筑上。
巴比伦城市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城市。
二、古代埃及古埃及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现了奴隶制国家,到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建立了统一专制的王朝。
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的君主,又是太阳神的儿子,统治者们利用宗教神秘的力量来统治国家。
此后,埃及经历了古王国(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300年)、中王国(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1200年)、新王国(公元前1071年——公元前332)三个统治时期。
古代埃及美术特征: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二者相结合稳定性纪念性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政策面,眼睛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根据人物的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或淡黄,头发为蓝黑,眼圈为黑色。
三、古代希腊爱琴海文化古希腊半岛最早的文化是“迈锡尼文明”它与“克里特文明”构成了古代希腊,也是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史称“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岛,迈锡尼(希腊本土),基格拉底群岛。
历史沿革金属雕塑的历史沿革[中图分类号]:J3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89(2002)01-0118-04雕塑艺术素有“青铜和石头的艺术”之美誉。
这里所谓的青铜仅是一种对金属材质的泛指,而并非只限青铜。
在雕塑艺术中以各类金属材质制成的雕塑艺术品占…“六法”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南齐画家、美术评论家谢赫,为品评27位画家的画艺优劣所写的专著《画品》中提出的一套理论标准。
“六法”的提出,是那一历史时期艺术家们长期从事艺术实践的总结,也是当时大的文艺思潮以及盛行文艺品评风气的结果。
“六法”不仅在当时,也给…“画家书法”(注:“画家书法”是相对于“书家书法”而言的。
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意义,“画家书法”在书法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主体为书画兼擅的文人。
关于“画家书法”这一概念的内涵,梅墨生在《画家书法浅论》(《书法研究》总七十五期)一文中已作了阐述…作者:陆晓云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03期[中图分类号]:J3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489(2002)01-0118-04雕塑艺术素有“青铜和石头的艺术”之美誉。
这里所谓的青铜仅是一种对金属材质的泛指,而并非只限青铜。
在雕塑艺术中以各类金属材质制成的雕塑艺术品占的比重最大。
金属材质的天然属性,为金属雕塑提供多方位的施展空间。
同时,亦为雕塑艺术铸造了永恒和不朽的品格。
金属艺术的特殊性决定其独特的艺术规律,漫长的发展历史形成它蔚为大观的丰富与多彩。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由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在金属艺术中,他们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丰富多彩地为人类世界的金属雕塑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难以尽数的金属雕塑佳作,为我们提供了传世的典范和可循的宝贵经验。
作为人类文化的财富,金属艺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学习和研究。
一、世界古代的金属雕塑人类最早使用金属的年代已非常久远,已经证明天然的铜块和天然的金块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早金属。
中国青铜器、埃及⾦器、赫梯银器,公元前2千纪年的世界三⼤珍宝在公元前3千纪年,两河流域的冶⾦⼯艺曾在全世界独领风骚,当时除古埃及的黄⾦⼯艺能和两河流域的黄⾦⼯艺媲美外,两河流域的⽩银与青铜制品在全世界没有任何⽂明能够匹敌。
然⽽在历史进⼊公元前2千纪年,尤其是公元前1500年以后,随着古埃及新王国的强盛,赫梯帝国的崛起,中国青铜冶炼技术的飞跃。
两河流域的黄⾦⼯艺已经被古埃及远远甩在后⾯,赫梯的⽩银制品也取代两河流域的⽩银制品成为世界⽩银⼯艺的代表,⾄于中国的青铜器更是成为⼈类青铜时代⽂明的典范代表。
那么现在我便向⼤家简单介绍⼀下公元前2千纪年的这世界三⼤⾦属⼯艺。
⼀、古埃及的黄⾦制品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清图⽚古埃及的黄⾦⽼鹰古埃及新王国时期是埃及历史的黄⾦盛世,当时的埃及⼈已懂得⽤⽔银将黄⾦从其矿物中分解出来,世界上最早的⽔银就发现在新王国时期的埃及古墓中,掌握⽔银提炼黄⾦技术使埃及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的黄⾦产地,⽶坦尼国王图什拉塔就称在埃及“黄⾦⽐泥⼟还多”。
图坦卡蒙的黄⾦⾯具古埃及黄⾦制品最著名的代表便是在帝王⾕图坦卡蒙发现的挖掘出数千件炫⽬华丽的陪葬品,包括真⼈⼤⼩的镀⾦雕像、黄⾦棺材、包⾦战车、黄⾦权杖、黄⾦狮头宝座和各种贴⾦或镶嵌⾦⽚的家具、黄⾦⽼鹰等动物形象、⾦线编织的项链、镶有各种宝⽯的⾦⽿环等精美的⾸饰,以及各种宝⽯、象⽛、珍珠制品。
其中的图坦卡蒙黄⾦⾯具是仿真⼈⾯⽬的纯⾦⾯罩,眼睛⽤蓝宝⽯制作,是开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当作古埃及⽂明的标志和象征,代表了上古时代奢侈品制作的顶峰黄⾦棺材⼆、赫梯帝国的⽩银赫梯的⽩银制品如果说盛产黄⾦是古埃及是当时的黄⾦之国,那么赫梯就是⽩银的国度,⼩亚细亚⾃古就是中东的⽩银⽣产中⼼。
从赫梯法典的内容可以看出,早在公元前15世纪,赫梯王国⽩银称量货币的流通就已经⼗分繁盛。
',赫梯⼈将'玻鲁舍客勒'作为⾦属货币的基本单位。
'玻鲁舍客勒'的意思是'半舍客勒',是赫梯王国⽩银称量货币的基本单位。
冶金史 - 正文━━━━━━━━━━━━━━━━━━━━━━━━铜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早期对天然金属(铜、金、陨铁)的使用最早冶金中国的早期冶金青铜时代中国商代以前的青铜器商周青铜铸造其他金属的使用铁器时代铁的发现和应用中国冶铁中国铸铁的发明和发展中国的生铁炼钢中国钢铁生产设备、燃料和辅助材料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对其他国家的影响罗马帝国时期的欧洲炼铁技术中国古代冶金的其他成就铸造技术金属表面装饰技术其他金属及其合金中国古代冶金发展的特点近代冶金技术的发展━━━━━━━━━━━━━━━━━━━━━━━━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类开始使用金属,经历了铜─青铜(包括铜砷、铜锡、铜铅和铜锌合金,见铜合金─铁(包括块炼铁、生铁、熟铁或钢)几个时代。
世界各地进入铜器、铁器时代的时间各不相同,技术发展的道路也各有特色。
冶金技术和金属的使用同人类的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石器时期的制陶技术(用高温和还原气氛烧制黑陶)促进了冶金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冶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用青铜、铁等金属及各种合金材料制造的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武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
中国、印度、北非和西亚地区冶金技术的进步是同那里的古代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6世纪以后,生铁冶炼技术向西欧各地传播,导致了以用煤冶铁为基础的冶金技术的发展,这一发展后来又和物理、化学、力学的成就相结合,增进了对冶金和金属的了解,逐渐形成了冶金学,进一步促进了近代冶金技术的发展。
铜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天然金属。
此后逐渐以矿石为原料冶铸铜器。
此时以使用石器为主,也使用少量小件铜器,被称为铜器时代或铜石并用时代。
早期对天然金属(铜、金、陨铁)的使用在现在伊朗西部艾利库什(Ali Kosh)地区发现公元前七、八千纪用天然铜片卷成的铜珠。
在伊朗中部纳马克湖南部泰佩锡亚勒克(Tepe Sialk)发现了公元前五千纪的铜针。
在克尔曼(Kerman)之南的叶海亚(Yahya)地区发现了公元前五千纪后期天然铜制成的铜器。
中国古代的钢铁渗碳和渗氮技术我国是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在金属热处理技术发展史上,我国古代先民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
在化学热处理方面,我国先民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了多种工艺,包括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古代金属材料的应用和对材料的表面改性,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古代热处理技术。
本文在文献史料和考古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力图反映我国古代钢铁渗碳和渗氮技术状况,并提出一些分析见解,以求同行较全面准确地认识古代化学热处理的发展历程。
限于热处理考古属交叉领域,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予以指正。
1钢铁渗碳技术1.1 固体渗碳固体渗碳是将工件埋入固体渗碳物质中进行处理的工艺,它是最古老的热处理技术之一。
从公元前18世纪一直到18世纪,固体渗碳都是西方钢铁增碳的主流手段。
因此在国外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固体渗碳工艺,大体可分为灼烧法、焖熬法和层叠法。
其渗碳工艺水平相当高,甚至在17世纪以后还开发出固体渗碳专用的窑炉和箱式炉。
我国古代除了拥有传统的灼烧法固体渗碳方法以外,古文献中还描述了焖熬法固体渗碳方法。
1.1.1 灼烧法固体渗碳一般认为人工冶铁的发源地是两河流域北部、土耳其及其附近地区。
该地有很多的铁矿,而铜矿又较少。
在靠近土耳其的Cha nga r Ba zar镇出土的匕首柄,其年代可定为公元前2700年以前。
而根据报道,在Giz eh的大金字塔内遗存一块铁板,使人工冶炼金属铁板的年代提前到公元前2761年以前。
这些人工冶铁器件是将铁矿石还原后经锻接的产物。
人工冶铁的初级产品是海绵铁,它是由铁矿石在约1200℃的木炭火的温度下还原出来的,海绵铁是杂质含量很高的松散、柔软的金属块,其杂质主要有未还原的氧化铁、铁橄榄石、木炭粉等,为了用它制作器物,只有将其反复加热锻打、去渣、聚块、分散杂质后,才能获得可以造型的熟铁,这种熟铁通常被称为块炼铁。
海绵铁的加热往往是在灼热的木炭中进行,其时铁被埋在木炭之间,在铁的作用下,未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发生分解,分解的活性碳形成高的碳势,铁在碳势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被渗碳。
九年级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古代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文明的地区之一,也是古代东方文明的摇篮。
尽管它的历史很久远,但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了解到许多有关古代两河流域的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谈谈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两河流域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
两河流域地处西亚高地,河流发源于土耳其山区,经过黎凡特山脉,最后在两河流域交汇入海。
由于两河流域地处沙漠贫瘠之地,主要依靠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洪水灌溉农田,人们才能在这里居住和耕作。
关于古代两河流域的历史,最早的定居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
研究人员在这个地区发现了许多考古遗址,如乌鲁克遗址和埃尔米特遗址。
这些遗址中保存着丰富的建筑遗迹和文物,证明了当时的城市化程度之高。
古代两河流域有诸多的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亚述、巴比伦和苏美尔,它们曾相互竞争与统治。
在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中,巴比伦是最为著名的一个。
曾经的巴比伦城建立在幼发拉底河东岸,是古代的文明中心。
巴比伦市举世闻名的是其巨大的空中花园——巴比伦空中花园。
据史书记载,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一座由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自己的妻子建造的庞大花园,其高度相当于一座七层楼高的建筑。
这座花园被认为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古代两河流域不仅有宏伟的建筑,还有高度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洪水可以为农田提供大量的水源和肥沃的泥沙,使得农业生产十分丰富。
人们在这里种植小麦、大麦、蔬菜和水稻等作物,养殖牲畜,建立了农业经济体系。
同时,两河流域的地下水资源也丰富,人们通过挖井取水满足日常生活和农业的需要。
此外,两河流域还是黄金、银等金属工艺和陶瓷、玉石工艺的重要中心,人们利用当地资源开展广泛的手工业生产。
在古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组织中,神权制和君主制是主要形式。
苏美尔人创造了许多维持社会秩序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是《汉摩拉比法典》。
这是一部居民法和商业法规范的集大成之作,对后来的法律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姓名:余心竹班级: 09高职电美学号:2009021208109一、概述:(一)自然环境:两河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两河流域历史悠久,其文明的发达曾居世界前列俩河流域地处东西方交通的咽喉地带。
(二)民族:历史上民族杂处,战乱频繁,文化更替复杂。
在这肥沃的土地上,曾生活过多个民族:节美尔人,闪族人及其分支阿卡德人、亚述人、迦勒底人等。
这里曾诞生过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创造过“空中花园”这样的建筑奇迹,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三)历史: 根据这一地区先后出现的诸多奴隶制国家的时间顺序,两河流域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1)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公元前3500~前2000年),此时期掌握铜、银等金属的热工冶炼、纺织、轮制陶器、造车、造船等技能以及泥板文书,嵌饰徽牌和楔形文字;(2)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1900~前1600年), 诞生了统一两河人类首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碑;(3)亚述时期(公元前1000~前612年),公元前10世纪进入铁器时代,并成为大帝国。
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进入繁盛期;(4)新巴比伦时期(公元前612~前539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期间为鼎盛期.为巩固与米堤亚的联盟,与米堤亚公主结婚兴筑横跨两河平原的长城,扩建巴比伦城建造空中花园(悬苑)(5)波斯时期(公元前538~前330年)。
二、工艺美术:(一) 陶工艺: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工艺的地区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可以制造出造型丰富、装饰多彩的陶工艺作品。
著名的耶莫式彩纹陶器,哈森纳式陶俑、陶瓶、哈拉夫式彩纹陶器,以独特的风格代表了当时两河流域的陶工艺文化。
成为世界上最早出现陶工艺的地区之一原因:⒈优质粘土⒉装饰手法:刻纹陶、彩绘陶、刻纹填色陶品种:⒈生活用器皿⒉祭器⒊人像(母神)形式多样、格调轻松、风格古朴(具有现世性)原始社会末期,两河流域南部地区首先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开始了由氏族制解体向阶级社会和文明时代过渡的历程。
古代埃及工艺美术名词解释★1.化妆石板(1)★2.正身侧面律(1)★3.沙芯法(l)4.黑顶陶器(2)5.鳄鱼纹彩陶钵(2)★6.黄金王棺(2)7.黄金拖鞋(2)8.公主金冠(3)答案辑要1.简述古埃及中王国时期金属工艺的特点。
(3) 2.简述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石工艺的发展及特点。
(3) ★3.简述古代埃及玻璃制品的艺术特征。
(4) ★4.简述古代埃及发明玻璃工艺的意义。
(4) 5.简述埃及陶工艺在各王朝时期的发展特点。
(5) 6.分析古代埃及黄金首饰的发展及其原因论述专项★1.古埃及的工艺美术有何主要特点?(6) 2.宗教观念是怎样影响古代埃及工艺美术的?请举例说明。
(7)二古代两河流域工艺美术名词解释1.耶莫陶器(10)2.哈森纳陶器(10)3.哈拉夫陶器(10)4.欧贝德文化(1l)5.尼尼微式陶器(1l)6.汉谟拉比法典碑(11)★7.泥版文书(1l)答案辑要★1.简述古代两河流域与古埃及工艺美术的异同。
(12)2.简述两河流域石工艺品的代表类型。
(13)3.简述两河流域杰姆狄特那斯尔文化期至苏美尔文化期金属工艺的主要特点。
(10)4.简述欧贝德期的陶工艺的特点。
(14)论述专项1.论述新石器时代西亚地区彩陶文化的发展及特点。
(15) ★2.论述古代两河流域工艺作品的特点。
(16)三古代波斯工艺美术名词解释★1.翼狮形角杯(18) 2★2.八曲长杯(18) ★3.波斯织毯(18) 4.狮纹金杯(19) 5.埃兰风格(19) 6.绿釉陶器(19) ★7.联珠纹(20)简答辑要1.简述前波斯时期陶器的发展特点。
(20)★2 简述古代波斯金属工艺的艺术特色。
(21) ★3.简述古代波斯染织工艺的艺术特色。
(21) 4.简述波斯染织工艺的代表作品类型。
(22) 5.简述波斯石工艺的代表类型。
(22)论述专项★1.论述古代波斯金属工艺的成就,并举例说明。
(23)★2.试述古代波斯工艺美术的特点。
(25)四古代希腊工艺美术(26)名词解释★1.红绘式陶器(26)2.“三带一同心圆”式(26)★3.黑绘式陶器(26)4.白地彩绘式陶器(27)答案辑要★1.简述古希腊陶器的艺术特色。
埃及工艺美术古代埃及工艺美术的特点:虽然埃及当时还处在人类发展的童年时期但是与当时尚不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和尚不完善的成熟的科学技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代埃及在艺术设计领域已经涉及了相当广泛的领域在其他民族尚处于蒙昧时期的时候古代埃及人便在家居设计金属工艺玻璃与陶器设计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家居设计中丰富的类型和成熟的形制金属制作的精湛玻璃的独创制作方法对整个人类发展都有着开拓性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埃及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以及敬业钻研的精神体现埃及人民的创造才能艺术气质另一方面埃及特殊的亚欧非三洲接壤的地理条件也为他能够很好的吸收东西方文化而达到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古埃及的艺术设计还体现了奴隶主专制统治下手工发展的典型特色这种制度的建立使得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所区分行业分化日益细化出现了许多专事某种手工业的工匠冶炼木作石雕制陶皮革纺织等等均已经独立职业在等级森严的制度之下地位低下的工匠被安排在奴隶主的作坊中不计工本的夜以继日的从事手工制作此情景在埃及存世的壁画中可见为满足奴隶主的享乐工匠们在加工技艺上装饰手法上大显身手材美工巧是在即手工业追求的重要目标处于一个宗教在政治活动社会生活以及观念风俗领域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国度古代埃及的手工艺不免给打上鲜明的宗教烙印工匠们的创造活动深受神道和王权的支配和束缚从设计的重点看对就具有强烈精神性象征性的装饰因素的关注远远超过对使用的重视大量的手工艺作品不是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而是制作的为了达官贵人在冥间和来世尽情享受而存在从艺术风格上看不同类型的设计作品都被笼罩上一种宗教的神秘色彩庄严肃穆壮丽凝重~另外宗教观念引发的对永恒的向往传统的尊崇以及对陈规与程式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埃及艺术设计在技艺风格观念上的正常发展与进步埃及工艺美术宗教方面的影响:古代两河流域的工艺美术:陶工艺三个文化期:欧贝德乌鲁克杰姆迪特纳斯尔金属工艺中的材料突破原始沥青两河流域是西亚的走廊其中主要为两支一支:苏美尔人一支塞姆人公元前27世纪至26世纪乌尔比较强盛成为乌尔第一王朝时期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阿摩利人与当地人同化建立了古巴比伦第一王朝苏美尔时期时期的文明欧贝德乌鲁克杰姆迪特纳斯尔现代国际学术界把对上古两河流域的历史文化称为亚述学新巴比伦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皆达到两河流域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巴比伦城更成为那个时期西亚最繁荣的商业中心古巴比伦王国时期遗留下来石工艺作品较少但是法国考古学家1901年在古代埃兰城苏萨遗址发现了一块玄武石碑汉莫拉比法典杰姆迪特纳斯尔文化时期(阿卡的时期)两河流域的石工艺得到空前的发展圆筒形印章护身符为主的小型石工艺多以浮雕为主亚述帝国时期两河流域的石工艺再创辉煌作品也趋向于大型化如装饰石板石碑等乌鲁克时期陶工艺最大的突破就是出现了陶轮泥板文书:古代西亚的一种文字记录最初为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所采用后扩及伊朗高原的广大地区楔形文字刻划在粘土板上晒干或烘干而成亦称为亚述版近代考古学家在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发现这种泥板文书有两万多块尼尼微陶器:在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遗址发现了一批造型精巧做工静心的小型容器后得名之后其他遗址出土的同类陶器也沿用这一称谓这类彩纹陶器的显著特征装饰纹样几乎布满整个器壁其成型方法普遍采用陶轮造型配有耳把手附件其形制多为高杯偶尔有高足的壶器身施挂白色化妆土并以鲜艳的紫红色描绘几何纹飞鸟以及其他变形的动物纹饰装饰结构极为严格汉莫拉比法典:法国考古学家于1901年在古埃兰城苏萨遗址发现的一块玄武石碑是精美的石工艺作品而且是珍贵的历史文物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2.25米高的石碑造型遒劲大方装饰古朴典雅被视为巴比伦王国时期最出色石工艺作品石碑上端以浮雕的形式装饰着太阳神授予汉莫拉比王权力的庄严情节太阳神高大的端坐在宝座之上矮小的汉莫拉比王站立在太阳神面前接受赐予这表示人类必须在神明之下神的意志不可抗拒雕刻人物体现了苏美尔艺术传统的古朴柔韧打破了正身侧面率的程式化表现石碑下半部分是法典条文全文49栏282条8000余字是古代第一部完整的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全面的反映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阶级关系是研究和考古的珍贵资料欧比德陶工艺特点:此时期的彩纹陶器以黄绿色细腻为原料以赭红色几何纹饰装饰为主同时也有少量以人物飞禽走兽和植物的图案描绘有些装饰仅限于装饰带其余部位几乎是空白或仅仅有一根线器形多为各式各样的罐和钵此时期还有不少粘土陶像出土被称为母神这些陶像造型生动活泼风格古雅有的以泥丸贴在肩部有的抱着小孩有的双手叉腰头部多为蜥蜴和蛇也有缺少头部的显然有些完全裸体的女性陶塑是纯粹的母像而且贴有泥丸的女性陶像更像女族长和部落首领头饰则是这个氏族的图腾形象泥丸的数量可能是氏族数量两河流域石工艺的代表类型:两河流域相比较埃及因为石材的缺乏没能留下像埃及那样的大型的建筑但是大量制作精美的石工艺作品保留下来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性器物:乌鲁克文化期出现作为贡品的石质容器由于石材稀少加工精美的石工艺制品成为珍贵的象征石碑法典碑界碑:苏美尔时期制品趋向于大型化且具有纪念意义的奉献用品和石碑为主要内容到阿卡的时期石制品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那种注重供奉和纪念性的石器趋势越来越明显纳拉姆辛石碑汉莫拉比法典亚述黑色方尖碑石印章护身符:杰姆迪特纳斯尔文化时期(阿卡的时期)两河流域的石工艺得到空前的发展圆筒形印章护身符为主的小型石工艺多以浮雕为主装饰陈设品:除了纯粹的石质工艺品之外此时也流行以石为主简配其他诸如青铜黄金贝壳等材质的工艺制品这类作品更加强调审美功能而且他们的实用性就是供奉起来让人欣赏杰姆迪特纳斯尔——苏美尔时期金属文化: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精美至极的青铜和黄金工艺制品这些作品不论在制作技术和造型上还有装饰风格都已经十分成熟足以代表两河流域的金属工艺的水平显著特征:就是造型多为翼狮牧羊羊鹿等形象不仅可以看见当时工匠精湛的冶炼铸造技艺和巧妙的设计意识同时领略到作者把握动物身体结构和捕捉刹那间的生动情态能力此时期流线在黄金工艺中黄金与贝壳天青石木材等其他材料相配并且出现一种特殊的材料原始沥青他色彩凝重呈现紫黑色玄青色有光泽且不怕腐蚀和黄金的色彩和质地形成鲜明的对比为金属工艺增添了新奇的艺术效果这种材料的突破是两河流域先民对工艺材料以及艺术表现的一大贡献古代两河流域工艺作品的特点古代波斯工艺美术:波斯帝国之前伊朗高原西部曾先后兴起埃兰和米堤亚王国古代波斯最强盛的王朝是大流士一世统治的阿克美尼德王朝阿克美尼德王朝的陶工艺主要体现在作为建筑材料的釉面陶砖釉陶浮雕翼狮形角杯撒珊王朝银器造型:八曲长杯盘执壶瓶碗波斯的陶工艺斯西亚纳彩陶黑色装饰彩陶埃兰王朝动物纹装饰的黄金杯杯壁上有浮雕和立雕绿釉陶器:帕提亚王朝时期的代表陶器以双耳壶大口壶三耳壶双耳水罐等器形居多这些壶看上去口缘部分翻卷把手经过手工捏制后垂直粘结在壶的腹部上并装饰有钉痕一样的泥点造型具有金属器皿的特征壶的装饰多在颈部肩部以刻划得形式装饰水平的之子形的折现通常刻线不深经绿釉的流动产生一层浓色而先的富有变化翼狮形角杯:古代波斯所有工艺中最具代表性因为这种造型的角杯在其他地区很少发现他的基本结构都是前面带翼的狮头鹰头或者其他动物的形象后半部分为高筒的杯子大都以黄金银子等贵金属制成在阿克美尼德王朝时期翼狮形角杯极为盛行它不仅仅作为饮酒或者应料容器同时是权贵的象征但此类杯子造型突出其精彩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实用性这表明那时候刻意追求装饰和忽视使用功能的一种趋势作品结构严谨做工考究形象饱满反映了强大的波斯帝国出于黄金时代的风采八曲长杯:是萨珊王朝时期最具特色的银器造型它因为杯子的口缘弯曲成八分并且细长的形状而得名其装饰多在杯子的外壁和底部纹饰精致典雅颇具装饰效果这种造型的器具在其他地区其他时间很少见到因此非常独特它与阿克美尼德王朝时期的翼狮形角杯的造型形成鲜明的对照连珠纹:以连珠组成环形饰带其内配以对称动物使萨删王朝时期织锦中极为常见的饰纹在连珠饰带内德动物皆有翅膀使之成为天马飞牛飞鹿飞狮等有翼动物并且把它们用人的装束打扮起来人颈部缠绶带口中衔项链表现其威武的身姿和凌厉的气势这种独特的装饰手法成为萨珊式花纹的典型形式并且通过丝绸之路对中国的织锦工艺纹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前波斯时期陶器的发展特点: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波斯进入青铜时代在此期间在伊朗高原西部出现埃兰古国这一时期所盛行的陶工艺制品被称为苏萨类型的彩纹土陶苏萨类型彩纹土陶可以细分为五个时期几何纹多彩土陶期山羊和植物纹多彩土陶飞鹫纹多彩土陶器刻纹土陶器贴纹土陶器苏萨样式之后出现了吉延类型陶工艺这类陶器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双头鸟的土陶(算是苏萨类型的延伸)刻线纹和彩纹组合的装饰平行线作为装饰的主体纹样变得十分抽象米堤亚王国的兴起为古代波斯陶工艺的繁荣提供了大号的时机此时陶器的造型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抽象的动物形象做为容器的外形然后加上壶嘴把手等看上去类似陶塑动物实际上都是功能完好的容器波斯染织工艺代表作品类型:织锦织锦的纹饰一般以连珠组成环状饰带其内配给以对称动物是萨珊王朝时期织锦中极为常见的纹饰使之成为天马飞牛飞鹿飞狮等有翼动物并且把它们用人的装束打扮起来人颈部缠绶带口中衔项链表现其威武的身姿和凌厉的气势这种独特的装饰手法成为萨珊式花纹的典型形式并且通过丝绸之路对中国的织锦工艺纹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用于宗教仪式的织锦工艺织品在波斯极为盛行这类作品的装饰纹样大都是圣火纹圣树纹以及双鸟纹等织毯织毯工艺也是波斯最具代表性的工艺之一因其优质的材料精致的做工高超的编制技巧享誉全球以致后来受其影响的整个伊斯兰地区生产的地毯都称为波斯地毯由于地理原因波斯拥有丰富而优质的织毯原料加之地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的热点因此波斯织毯工艺十分盛行特别是萨珊王朝时期不仅织毯质量上乘产量颇丰而且装饰华丽富丽堂皇成为当时比银器更有世界性的高档工艺品装饰内容大多为圣树鲜花飞鸟等总之织毯纹样呈现出色彩艳丽纹饰繁缛形象饱满的艺术特色波斯石工艺的代表类型古代波斯的石工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造型和装饰具有民族文化传统和区域特色在制作技艺上不仅继续和发扬了两河流域的成就而且也不断吸收古希腊罗马和东方印度等国的经验从而形成开放而充满世俗的风格石器时代以后的波斯各时期石工艺主要作为建筑室内以及其他地方的装饰而存在与发展具有真正实用功能的石器并不多见大都是一些神像或人物和动物的雕像阿克美尼德时期的作品主要是国王雕像神像动物雕像及建筑壁饰柱头装饰还有贵金属制成的印章等萨珊王朝的石工艺也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并未把目光投向大型的装饰物上而是更多的体现在小而精巧贵重而稀有的石工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以玛瑙水晶等材料刻的印章配饰等表现技法精致细腻并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充满了世俗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另一方面此期还雕刻了一些公共设施古代波斯金属工艺:古代波斯的金属工艺是世界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波斯个王朝时期的贵金属工艺制品不论在造型装饰及制作工艺上还是功能的设计上都达到了极高的程度为古代西亚的金属工艺谱写了灿烂的篇章埃兰王朝时期波斯的金属工艺就相当成熟距今5000多年前的时间这里已经出现了造型单纯装饰典雅的银器现藏于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的公元前30世纪左右的人物纹银杯杯壁两侧分别装饰着一个女性人物一侧为站立姿势另一侧是坐姿整个装饰体现了一种古典美的特质同时也反映了埃兰工匠的审美水平和制作技艺在埃兰王朝末期至米堤亚王朝初期的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用青铜制作的城徽马具铜壶腰带及杆头装饰他们集中体现了古代波斯青铜工艺的造型风格和装饰特征在古古代印度的工艺美术我国史记称印度为身毒汉书称其为天竺古代印度最早的居民主要是:罗田比茶人孟达人雅丽安人印度河流域的古城遗址:哈拉帕莫亨佐达罗(石质砝码)哈啦帕文化世界三大文化体系: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中国文化雅利安人婆罗门教吠陀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瓦尔那种姓制度北印度互相征战的时期为列国时代佛教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佛教四谛:苦集灭道印度第一个封建王朝:沙摩陀罗笈多一世笈多王朝哈帕拉出土的地母神像陶俑陶制玩具重要代表瘤牛是哈帕拉文化陶工艺作品中常出现的形象孔雀王朝时期石工艺的主要材料:红砂石这一时期建造了一批篆刻诏令的纪念性石柱四位一体狮子像贵霜王朝时期牛建陀螺艺术印度金属工艺作品多用于祭器神像梵天创造之神毗湿奴保护神湿婆毁灭之声地母神像;在印度哈帕拉出土的陶器中有很多地母神像的陶俑具有独特的风格作品采用粘土做原料以手工制作后再素烧而成其特点是形态抽象造型夸张在古朴的形象中蕴含着强劲有力的气韵地母神象征着温暖入床的大地孕育无数生命同时也保护着来年的丰收祈祷着上天的恩赐作品的表现手法展示了人们的灵巧的双手具有的无线创造力神像的五官首饰都是由匠师们用手搓成各种的泥丸泥条塑造的表现潇洒大气的写意风采熔蜡铸造法种姓制度四位一体狮子像犍陀罗艺术:印度笈多王朝石质佛像特点:古代印度早起的工艺美术:宗教观念对古代印度工艺的影响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特征:欧洲中世纪工艺美术:中世纪(约476——1453)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有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算起知道文艺复兴时期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十五世纪后期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生产力发展停歇不前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起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传统上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中世纪神学在知识活动的整个领域中的这种无上的权威是教会在当时封建制度万流归宗的地位的必然结果在漫长的中世纪里上帝成为最高的存在被视为终极点是最完美最神圣的在上帝就是没美就是上帝的美学思想指导下人们似乎永恒的体验着无限美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认为中世纪是人们精神最自觉的时代白地彩绘陶:公元9世纪拜占庭白色陶器多采用罗马时代浮雕制陶的模印浮雕的装饰形式再施挂釉色而成后来则直接在白色素胎上描绘彩色模印浮雕的装饰多是简单的十字架纹样鸟兽纹样特别是89世纪立奥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下令禁止供奉偶像的时期内上述纹样更被广泛采用造型:1.盘钵杯壶碗以及西长足的器皿等2.教会或其他建筑室内装饰用的陶板圣像或者壁画边框以及陶制的圣像等装饰技法先以褐色黑色勾勒出纹样轮廓再填入黄绿红青烧成后出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形成丰富的色调这样丰富的色彩与洁白的质地互相映衬产生富丽而洁净的效果有时还用金银等色但是更多的是以浅茶色代替金色有时仅仅用白和金装饰器物的内侧而外侧采用刻线纹样施挂绿釉甚至还有阿拉伯文字作为装饰的主体课件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哥特式风格:哥特这个词出处最早来源于欧洲早起一个叫西哥特的部落这个以破坏和掠夺为了的部族以无知和缺少艺术品位而著称哥特式艺术是一种源自欧洲法国的艺术风格该风格始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与13至14世纪末期其风格逐渐大众化和自然化成为国际哥特风格直至15世纪因为欧洲文艺时代的来临而迅速没落不过在北欧的一些地区这种风格依然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该风格的特点是夸张不对称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主要特点在18世纪再次被肯定哥特式复兴运动推崇中世纪的阴暗情调在十九世纪以后仍偶尔应用哥特式家具主要特征是与当时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一致如采用尖顶尖拱细柱垂饰罩线雕或者透雕的镶板装饰与具有厚实感的罗马式家具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哥特式家具的艺术风格还在于其精致的雕刻装饰上家具每一处的平面空间都被有规律的划分成矩形矩形内部布满了藤蔓花叶根茎和几何图案的浮雕这些纹样大多具有基督教的象征意义箱柜等常常装饰以浮雕有时镶嵌金属装饰附加柳丁金银细丝工艺:欧洲中世纪拜占庭金属工艺的装饰方法是将细丝进行在加工的制作过程经过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点翠等工艺进行再次塑造珐琅:佛郎法蓝是一外来语的英译词珐琅一次源于中国隋唐时西域的地名珐琅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属硅酸盐类的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在陶或瓷胎表现的称为釉附在建筑上的称为琉璃附在金属上的则称为珐琅珐琅镶嵌技法:金属工艺品装饰的一种技法主要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凸面加工法即先在铜制品表面挖出一个凹陷的图案将珐琅倒入凹处再在凸起的部分镀上金粉最后至于窑中煅烧另一种方法是将黄金弯成各种窄条贴于物品表面再将珐琅倒入窄条之间的空隙中效果十分突出珐琅镶嵌是哥特时期典型的装饰。
古代两河流域,即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金属工艺发展的重要地区。
其金属工艺主要包括铜、青铜和铁等金属的加工和制作。
在史前时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石头、骨头和木头等材料制作工具,后来逐渐掌握了金属加工技术。
两河流域的金属工艺技术包括熔炼、铸造、锻造、錾刻、镶嵌、鎏金等。
他们制作的金属器物种类繁多,包括武器、工具、装饰品、艺术品等。
其中,铜和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尤为突出,如铜鼓、铜镜、青铜雕像等。
铁器时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也开始掌握了铁的熔炼和加工技术,制作出各种铁器,如铁剑、铁镰等。
此外,两河流域的金属工艺还包括金银饰品的制作,如项链、耳环、戒指等。
总的来说,古代两河流域的金属工艺技术发展水平相当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