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26《做一顶帽子》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37.29 KB
- 文档页数:3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2.6《做一顶帽子》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一顶帽子》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帽子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帽子的历史、帽子的材料、帽子的设计等方面,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帽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自己动手制作一顶帽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物品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帽子的制作过程,掌握制作帽子所需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帽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制作帽子所需的基本技能。
2.教学难点:如何设计一顶既美观又实用的帽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制作帽子的过程,引导学生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帽子制作任务。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准备制作帽子的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2.场地准备:安排一个宽敞的实践活动场地。
3.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各种帽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帽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帽子的制作过程,包括选材、设计、制作等步骤,同时展示制作帽子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动手制作一顶帽子。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发挥创造力。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帽子,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1.《做一顶帽子》教案+设计单一. 教材分析《做一顶帽子》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小猴子做帽子的事,让学生学习用不同的材料做相同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主要介绍小猴子用不同材料做帽子的过程,以及在做帽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帽子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他们对故事情节感兴趣,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能够理解小猴子做帽子的过程。
但学生在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帽子的制作过程,学会用不同材料做相同的东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帽子的制作过程,学会用不同材料做相同的东西。
2.难点: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动手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课文课件、帽子图片、不同材料的制作材料。
2.教学场地:教室、手工制作区。
3.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手工制作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帽子,引导学生关注帽子的制作过程。
然后,教师讲述小猴子做帽子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课件,让学生跟随课文内容,了解小猴子做帽子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猴子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做一顶帽子》教案【教材简析】教材分三部分内容:聚焦生活中常见的帽子,蕴含不同的材料会提供不同的功能;探索部分由设计、选材料、画草图、量一量,做一做和帽子展示会三部分组成;研讨部分引导学生反思,提出不足和改进之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种物品,他们的功能和用途可能不同。
2.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科学探究目标1.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对自己及他人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就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2.在设计制作活动中有反思改进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材料性能对产品功能的重要性。
2.意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并重复利用。
3.认识科学、技术对创造产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帽子、画出草图并制作。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剪刀、皮尺、针线、胶条、彩笔、彩色卡纸及废旧材料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我们在了解了一些常见材料的特性和应用以后,今天我和大家做一名“设计师”,一起利用我们常见的材料做一顶帽子。
2.请你回忆一下,生活中你戴过哪种帽子?见过哪种帽子?3.你能用不同材料做出不同功能的帽子吗?设计意图:教师尽量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思考:我想做什么用途的帽子、选择什么材料实现。
二、探索:活动一:设计、选材料、画草图1.在动手做帽子之前,首先要想好:我们需要做一顶什么样的帽子,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为了满足需求,做帽子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材料。
2.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哪些工具呢?3.我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呢?有的同学会想到先画出图再告诉别人。
你可以先在学生活动手册上记录下自己选的材料和工具的序号,如果你选择的是书中没有展示的材料,可以用文字记录。
然后用图示和简单的文字等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苏珊回到校园前后心情的变化及老师的良苦用心。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爱他人,给予他人善良的安慰和热情、真诚的帮助。
重点、难点:在读中感悟体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关爱之情。
一、导语: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她就是---苏珊(生齐答),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对课文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今天我们继续学课文。
(板书:24.苏珊的帽子)二、学课文学:出示:自主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只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学一、二自然段1.出示:(同桌合作学1、2段)说说你的感受。
(1)出示第一段:从带红字的.词语中,你是怎样理解的?老师:是啊,这对于小小年纪的苏珊来说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让我们再次来读这一段,感受苏珊的不幸。
(齐读)。
(2)解决第二个问题。
老师:老师非常理解小苏珊的痛苦,在苏珊返校上课前,她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出示课件)。
老师:老师为什么要让学生戴帽子?(出示课件)。
探:(二)学三、四自然段小组合作学第三、四自然段。
生1:汇报合作第三自然段。
(板书:担心、犹豫)。
生2:汇报合作第四自然段。
(板书:自如、笑)。
老师:小苏珊在进教室前后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老师:老师的做法好不好?好在哪里?(出示课件)老师:多么用心良苦的老师啊!让一个身患绝症的小姑娘重新找回了自尊。
(三)学第五自然段老师:日子久了,同学们和苏珊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课件)老师总结:苏珊是不幸的,因为病魔让她小小的身体备受折磨,但苏珊又是幸运的,因为它拥有关爱她、尊重她的老师和同学。
(出示课件)测:老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苏珊、老师、同学说些什么?(出示课件)(板书:关爱)老师: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像苏珊老师、同学那样的人,那就是—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四、板书设计:24.苏珊的帽子担心自如苏珊关爱犹豫笑《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篇6活动目标:1.运用对折剪的方法进行剪纸粘贴。
二年级教科版科学《做一顶帽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帽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认识不同材料的特点,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帽子。
掌握一些简单的制作帽子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帽子的特点和材料。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和制作帽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展示和介绍自己制作的帽子,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制作帽子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体会到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帽子,减少浪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帽子的结构和功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帽子。
掌握制作帽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创意和个性的帽子。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法、展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漂亮的帽子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见过哪些帽子?帽子有什么作用呢?引出课题。
2.认识帽子的结构和功能分发一些帽子给学生观察,让学生指出帽子的各个部分,如帽顶、帽檐、帽带等。
引导学生讨论帽子的功能,如遮阳、保暖、装饰等。
教师总结帽子的结构和功能,为学生制作帽子提供参考。
3.认识材料展示一些制作帽子的材料,如布料、纸张、塑料、毛线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材料的特点,如颜色、质地、硬度等。
组织学生讨论不同材料适合制作什么样的帽子,如布料适合制作保暖的帽子,纸张适合制作简单的装饰帽等。
4.设计帽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设计一顶帽子。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帽子的设计图,并标注材料和制作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具有创意和个性的帽子。
5.制作帽子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图,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始制作帽子。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裁剪、粘贴、缝合等。
《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精选3篇)《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种物品,它们的功能和用途可能不同。
2、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物品可以用来制造新的产品。
科学探究目标:1、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2、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科学态度目标:1、体验创造产品的喜悦和成就感,学会与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2、在设计制作活动中有反思、改进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材料性能对产品功能的重要性。
2、意识到废旧材料可以回收并重复利用。
3、认识科学、技术对创造产品的作用。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报纸、纸盒、纸袋、塑料袋、各种布等废旧材料;软刻度尺、扭扭棒、剪刀、夹子、透明胶带、双面胶、细线、铅笔等各种辅助工具。
教师准备:各种帽子图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谈话: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带大家先看一段小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播放铅笔画帽子的视频。
提问:这里面的动画人头上戴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帽子。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一顶帽子。
板书课题:《做一顶帽子》。
二、探究过程1、出示各种帽子的图片(1)观察这些都是什么帽子。
(2)说一说这些帽子都有什么用途。
(3)说一说这些帽子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
2、出示各种环保的材料出示一些环保材料,让学生思考可以用来做什么,怎样去变废为宝。
3、认识帽子的结构(1)带领学生认识帽子的帽檐以及帽子的主体部分。
(2)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熟知的帽子的结构。
4、设计帽子提问:(1)你想做一顶什么功能的帽子?(2)你需要选择哪几种材料。
(3)你的帽子需要做多大?5、画帽子的简图,我是小小设计师。
(1)学生开始设计自己想做的帽子,并在活动手册中画出设计的帽子简图。
(2)将学生的简图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帽子。
6、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帽子草图,开始小组合作一起动手制作。
小学科学26做一顶帽子(教案)【教案】小学科学26做一顶帽子一、教学目标:1.了解帽子的作用和种类;2.认识帽子的材料和制作工具;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促进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
二、教学重点:1.了解帽子的作用和种类;2.认识帽子的材料和制作工具。
三、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导入(时间: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样式的帽子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帽子的作用是什么?人们戴帽子的原因有哪些?Step 2 探究学习(时间: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帽子的种类和特点,如礼帽、军帽、太阳帽、安全帽等,请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教师将不同种类的帽子材料和制作工具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认识帽子的制作原料和工具使用方法。
Step 3 实践操作(时间:30分钟)1.学生分为小组,每组4-5人,并为每个小组配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教师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帽子。
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帽子制作思路,如利用纸板和颜料制作纸质帽子、利用布料和线线制作布质帽子等。
3.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和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Step 4 展示分享(时间: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帽子,并介绍自己设计的灵感和制作步骤。
2.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四、教学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帽子小品秀,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帽子的功能和特点。
2.可以邀请专业帽子制作人员来校进行帽子制作讲座和展示,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
3.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帽子文化,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帽子的作用和种类,认识了帽子的材料和制作工具,并通过实践操作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积极思考、交流和解决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们获得了他人的认可和建议,提高了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3篇《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1《做一顶帽子》是二年级《材料》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以“材料”为研究主题,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常见的单一的材料到辨识单一的材料,从研究单一材料的变化到发展多种材料部同功能的综合运用。
从研究辨别各种材料到利用材料所具有的功能来设计产品。
整个单元学习目标定位:物质科学领域: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技术和工程领域:认识身边的人工世界,了解常见工具,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利用身边可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
《做一顶帽子》是对整个单元的一个总结和应用。
学生以“设计师”的角色参与课堂,从设计产品为主线。
让学生经历设计--选材--制作--展示的过程,学生将通过做帽子活动初步体验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过程。
他们要根据已经积累的研究材料的经验,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所需的功能,他们不仅需要运用之前学习的科学知识,比如测量的知识,还需要利用其他知识比如美术、数学等,我想这样的课更接近当下流行的STEM教育,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一科学知识为基础,技术和数学为应用的课程。
所以我想通过这堂课渗透STEM的教学理念,当然,STEM正是我们的初探,肯定有很多我不成熟的想法,我只是试着朝这样的目标努力。
课前导入:老师戴草帽上课,营造一种课堂气氛(草帽显然是不合适的)。
课前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回去调查下,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帽子,他们有什么作用,用什么材料做的?谁来跟我们分享下。
(课前调查,为课上学生做什么样的帽子,用什么材料来做,搭建了一个思维的脚手架)一导入: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顶帽子(浴室冒),谁想戴一戴,请学生来试戴。
(这顶帽子你在哪里见过?他用什么材料做的?这样带出去你觉得合适吗?)2.老师还有一顶(婴儿帽)。
谁来戴一戴?请同学戴,你戴上去合适吗?感觉怎么样?(生:太小了)如果给你一个机会做一顶帽子,你想要怎么样的?(生:生畅所欲言)(设计意图: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3.出示主题:今天我们也来做一顶帽子。
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2.6《做一顶帽子》授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一顶帽子》这一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的一个课题,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帽子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帽子的设计图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图纸,亲自动手制作一顶帽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对于简单的剪纸、粘贴等活动可以独立完成。
同时,学生对于自己动手制作的物品有很高的兴趣,因此在活动中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但部分学生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剪刀使用不熟练、粘贴不牢固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活动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帽子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周围事物的美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帽子的制作过程,能够独立完成一顶帽子的制作。
2.教学难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剪刀使用、粘贴技巧等。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帽子的制作过程。
2.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帽子的设计图纸。
2.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等制作材料。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制作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各种各样的帽子吗?这些帽子有什么特点?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帽子的设计图纸,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纸。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帽子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制作活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开始动手制作帽子。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制作。
做一顶帽子《做一顶帽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帽子是一种遮阳防风的服饰,可以帮助保护头部免受外界伤害。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制作帽子锻炼学生的手工技能。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设计自己喜欢的帽子风格。
二、教学重点1.了解帽子的种类和用途。
2.学习制作简单的帽子。
三、教学难点1.设计出有创意、独特的帽子样式。
2.将帽子制作完成,确保质量和美观。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用于制作帽子的材料,如布料、毛线、装饰物等。
2.提前准备好制作帽子的图样和制作步骤。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老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款式的帽子,介绍帽子的种类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帽子的作用和重要性。
2.学习制作帽子(1)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帽子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帽子的结构和制作原理。
(2)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图样和材料,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帽子。
老师可以在旁边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制作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交流,分享制作帽子的心得体会。
3.设计帽子风格(1)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帽子款式和风格,鼓励他们尝试设计出独特的帽子样式。
(2)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帽子设计,可以在帽子上添加装饰物或图案,使帽子更加个性化。
4.总结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制作帽子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总结制作帽子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参加帽子设计比赛,评选出最有创意和最具审美的作品。
2.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或幼儿园,将自己制作的帽子送给需要的人,让学生感受公益行动的快乐。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帽子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帽子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通过制作帽子,锻炼了手工技能,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通过设计、制作、分享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创造,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品质。
2.6《做一顶帽子》(教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教学目标1. 了解帽子的组成,学习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帽子。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爱护劳动成果、珍惜物质,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了解帽子的组成及其制作过程。
2. 学会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简单的帽子。
教学难点1. 包边帽的制作方法。
2. 如何使帽子合头。
教学过程Step1 了解帽子的分类和组成通过图片和带来的不同种类的帽子,让学生对帽子的分类和组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引导他们说出每种帽子的用处。
Step2 选择帽子的形状老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帽子,并让学生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形状。
Step3 制定计划组织学生在团队中讨论,让他们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内容包括:材料准备、制作步骤、任务分工等。
Step4 制作帽子1)材料准备:纸板、剪刀、麻绳、胶水、彩笔等。
2)制作步骤:(1)根据所选形状画出模板,将模板放在纸板上,用剪刀将纸板按照形状剪下来。
(2)根据帽子边的大小画出包边,剪下来。
(3)将纸板帽子的两端用胶水粘在一起,使它们贴合。
(4)在帽子上打洞,穿过麻绳绕到帽子的每个侧面。
(5)将帽子固定好,系上绳子。
(6)最后使用彩笔给帽子进行美化。
Step5 展示成果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分享制作帽子的过程及收获。
Step6 总结通过讨论和展示,引导学生对制作帽子的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要点1. 带领学生对帽子进行分类和组成。
2. 引导学生选择帽子的形状,制定制作计划。
3. 教授学生制作包边帽的方法。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帽子合头。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中的互动,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否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简单的帽子并使其合头,创造性思维能力、观察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拓展延伸1. 可以让学生设计出不同种类的帽子,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做一顶帽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一顶帽子》是二年级《材料》单元的第6课,也是单元总结课。
学生通过“做一顶帽子”的活动,深化了学生对材料特点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评价学生在这一单元科学概念形成的状况及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描述物品能力的发展。
教科书共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问题“你能用不同材料做出不同功能的帽子吗”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功能的帽子。
第二部分——探索,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做帽子,开一个帽子展示会”。
探索活动分为三部分:(1)设计、选材料和画草图;(2)制作帽子;(3)开一个帽子展示会。
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或其他同学)做的帽子是不是根据功能与用途选择的材料,还有哪些需改进和完善之处。
【学生分析】通过前5课的学习,学生对身边常见的材料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研究方法。
对材料展开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并从对物体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对材料特点的注意,学会运用科学词汇描述材料的特点并给物品进行分类。
学生还认识到物品随着新材料的出现而不断演变,材料性能也可以改变或优化,了解了人类根据功能和用途选择不同材料,运用技术加工材料、制造物品。
帽子这个物品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生活中对各种帽子都会有所接触,比如游泳时用到的泳帽、骑摩托车戴的安全帽、生日派对的装饰帽、保暖用的棉帽以及外出旅游用的遮阳帽……这些丰富的生活经验都是本课学习的资源。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同种物品,它们的功能和用途是不一样的。
2.某些材料可以反复使用,一些废弃的材料可以用来制造新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
2.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口述、图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与想法,并完成任务。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与合作。
2.有反思自己设计制作的物品的意识。
小学科学26《做一顶帽子》教案做一顶帽子
导语:帽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不仅可以保护头部,还可以起到装饰作用。
本节课将带领小学生们制作一顶属于自己的帽子,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了解帽子的基本结构和种类。
- 认识帽子的用途和保护作用。
- 学习简单的帽子制作方法。
2. 能力目标:
- 学生能够根据指导制作出自己的帽子。
-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帽子的基本结构和种类。
- 帽子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
-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帽子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讨论帽子的用途和使用场景。
2. 知识讲解
(1)分享帽子的基本结构和种类,如帽檐、帽顶、帽子的形状等。
(2)介绍帽子的用途和保护作用,如防晒、防寒、装饰等。
3. 制作实践
(1)介绍制作帽子的基本材料和工具:纸张、剪刀、胶水、彩笔等。
(2)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帽子,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和创意来设计帽子的形状和装饰。
4. 学生展示
要求学生将制作好的帽子进行展示,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5. 总结归纳
请学生们讨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延伸
1. 参观帽子店或帽子展览,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帽子的种类和历史。
2.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制作帽子的心得体会,鼓励他们展示作品和分享创意。
3. 在课后,学生可以自己尝试制作不同种类的帽子,进一步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专注度和动手能力。
2. 给予学生制作帽子的过程中的指导和鼓励。
3. 评价学生在展示中的表达能力和创意发散。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制作帽子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帽子的基本结构和
种类,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展示环节,学生们积极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展示了他们的自信和表达能力。
下一步,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思维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