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热转印中的温度控制
- 格式:docx
- 大小:49.84 KB
- 文档页数:4
热转印的工艺参数有
以下几个方面:
1. 印刷温度:是指将热转印纸与被印物之间的温度,通常要达到热转印纸所要求的温度范围。
2. 印刷时间:是指印刷完成所需要的时间,通常需要根据被印物的表面材质、印刷图案的大小和复杂度、热转印纸的种类以及热转印机的规格等因素来决定。
3. 压力:是指将热转印纸与被印物之间施加的压力大小,这个参数关系到印刷图案的质量,需要根据不同的印刷情况进行调整。
4. 热转速度:是指热转印机印刷时的运转速度,需要根据热转印纸的种类、被印物的表面材质和印刷图案的大小和复杂度等因素来适当调整。
5. 热转印纸选用:是指选择适合于被印物表面材质和印刷图案的热转印纸,不同的热转印纸有不同的印刷效果和要求。
6. 被印物表面处理:是指对被印物的表面进行必要的处理,比如清洁表面、涂覆底漆等,以保证印刷效果的不脱落及持久性。
7. 操作工艺:包括操作规程、印刷前的准备和检查、印刷过程中的安全、设备
维护等方面。
浅谈热转移印花工艺进展引言面料的热转移印花工艺,主要可分为:热熔型转移印花、热升华转移印花两种。
热转移印花工艺,凭借耐光晒、水洗,不易脱色、变色,色彩容易调配等优点,常用于服装、窗帘、家纺等各种日用品布料的印花。
现有的工艺技术可以实现成千上百种的色彩与面料的搭配,是印染工业重要的技术手段。
同时,在印染过程中,由于织物纤维材料、染料、技术条件等限制,热转移印花技术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应用现代工业技术进行热转移印花工艺的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向着应用范围更广、生产成本更低、限制性更少的方向发展。
一、热转移印花机理分析热转移印花工艺的工作流程是:印花图案的预处理-热转印油墨的转移-高温(高压)下染料升华-图案转印。
热转移印花过程中,主要部分是染料升华温度的设定。
要根据分散型染料进行实际测定和设计,并选择好合适的油墨配比才能达到更好的印花效果。
热转移印花的工艺原理是:1.将设计并处理好的印花图案转印到特定转印纸上,再通过热转移印花机,经过高温(高压)等条件将图案转印到面料上。
2.热转移印花机的条件设计要根据分散型染料本身的性质,经过升温、升压等工业化措施,使染料升华气化。
3.印花图案与布料紧密接触,气态染料通过扩散作用,渗透到纤维内部,完成整个印染过程。
这种印花工艺机理简单,印染流程环节较少,省去了水洗、固色及蒸化等污染性较强的工序。
既缩短了印染周期,又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危害性。
而印染后的织物成品手感更加柔软,色泽鲜亮,透气性强,所以在织物印染行业,热转移印花工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纤维织物热转移印花方法纤维织物的热转移印花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方法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中应用较广泛的主要有:升华法、泳移法、熔融法和油墨层剥离法四种。
1.升华法: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利用分散型染料的升华温度,将分子量大小为250~400、颗粒直径为0.2~2μm的分散型染料,与水(或醇、脂)溶性载体相互混合,制成油墨,在200~230℃条件下,转移印花机处理20~30s,使分散型染料渗透到织物纤维上并进行固着染色;2.泳移法:根据纤维性质选取合适的染料进行转移印染。
摘要针对印刷新技术在织物热转移印刷领域的应用和人们对于个性化印刷的需求,热转印这一传统工艺又重获生机,同时目前织物热转印工艺参数的设定以及织物材料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作参考这一现实情况,本文通过设计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实验,研究了热转印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工艺参数对于染料转移量、织物印刷效果的影响,以及针对不同的织物材料合理选择热转印方式。
通过数据分析获得最优工艺方案,为热转印实际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分析结果表明:转印温度、时间和压力都需要设定在合适值才能得到良好的印刷图像效果,同时热升华型织物热转印适合于化纤织物,热熔胶型织物热转印适合于纯棉织物。
关键词:织物热转移印刷;工艺参数;织物材料;染料转移量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in the heat transfer printing on fabric and people’s need for personalized printing, thermal transfer, this traditional process regains new vitality in the printing field. However, there is no unified standar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process parameters setting of fabric thermal transfer and the fabric material choice at present. This paper researches how the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thermal transfer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time influence the evaluation index like mass of the dye transferring and fabric printing effect by designing a many factors and levels orthogonal experiment. What’s more,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which thermal transfer mode would be carried out on a certain kind of fabri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ata, we obtain the optimal process program,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for the actual operation.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ransfer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time all need to be set at appropriate value ,then we can obtain a good effect of printing image. at the same time, the sublimation type is suitable for chemical fiber fabric, hotmelt type is suitable for cotton fabric.Keywords: Fabric hot transfer printing; Process parameters; Fabric materials; Mass of dye transferring目录引言 (1)第一章文献综述 (2)1.1织物热转印简介 (2)1.1.1织物热转印发展现状 (2)1.1.2织物热转印分类及应用 (3)1.1.3织物热转印特点 (4)1.1.4织物热转印技术发展新方向 (4)1.2织物热转印原理及工艺过程 (5)1.2.1热升华型原理及工艺过程 (5)1.2.2热熔胶型原理及工艺过程 (6)1.3织物热转印设备 (6)1.4织物热转印转印纸 (7)1.4.1热转印纸分类与结构 (7)1.4.2热转印纸性能要求 (8)1.5织物热转印油墨 (9)1.5.1热转印油墨构成 (9)1.5.2热转印油墨性能要求 (10)1.6论文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 (10)第二章热升华型织物热转印研究 (11)2.1热转印工艺参数研究 (11)2.1.1工艺参数影响概述 (11)2.1.2实验材料及设备 (11)2.1.3实验方案及方法 (11)2.1.4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13)2.2纯棉织物与化纤织物对比研究 (20)2.2.1实验原料及设备 (20)2.2.2实验方案及方法 (20)2.2.3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21)第三章热熔胶型织物热转印研究 (23)3.1热熔胶型织物热转印概述 (23)3.2热转工艺参数研究 (23)3.2.1实验原料及设备 (23)3.2.2实验方案及方法 (23)3.2.3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25)3.3纯棉织物与化纤织物对比研究 (29)3.3.1实验原料及设备 (29)3.3.2实验方案及方法 (30)3.3.3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30)结论 (32)参考文献 (33)谢辞 (34)引言热转移印花是一种新型印花新技术,它是通过将转印介质上的印刷图文在一定温度、时间、压力的作用下转移到承印物上的一种间接印刷技术,在印刷行业中是具有里程碑式的一项技术革新。
印刷车间温湿度控制方法【精髓】 5印刷车间环境温湿度对胶印质量的影响 ..................................................................... (1)SMT车间温湿度要求及管理办法 ...................................................................... . (2)印刷车间温湿度控制作业指导书 ..................................................................... (5)印刷车间环境温湿度对胶印质量的影响按规范化标准的要求,胶印车间环境应当是恒温、恒湿,这不只有益于防备纸张变形,提升产品套印精度,并且也能保证油墨的印刷适性。
但实质上,因为各地域天气条件不一样,公司对胶印车间环境投资状况不一样,以致多半生产厂家很难保证胶印车间环境的恒温、恒湿,由此给胶印生产带来一些实质困难和工艺故障。
一、温湿度变化对纸张的影响纸张的含水量是跟着环境温湿度的变化而改变的,纸张的吸水与失水能力与其自己的性质、结构和原料等要素有关。
一般来说纸张的致密程度越高、纤维越长、施胶度越高,含水量就越低,不然相反。
纸厂生产的纸张含水量往常为 5,,7, ,在纸张的运输、储存、印刷过程中,跟着不一样的环境,其含水量会有所增减,这类含水量的变化,对胶印来讲经常有害无益。
1.纸张吸水因为纸张自己的温湿度低于环境温湿度,纸张为了达到与环境的均衡,必定要从空气中汲取水分,以致纸张周围致密度降低,纤维空隙增大,纸张变形呈“荷叶边”,四边起伏翘曲。
这类变形的纸张给胶印带来的困难是 : 对于下摆式前规的机器,因为纸张叼口波涛起伏,很难进入前规,操作者为了达到目的,必定要加重压纸片压力,造成的结果是侧规拉纸不到位、套印禁止。
甚至纸张会超出前规直接进入印刷单元发生轧坏印版、橡皮布等故障 ; 对于上摆式的前规,纸张突出部分进入前规时,与前规档纸舌、垫压片相碰,造成纸张下不到位,影响套印精度。
精确控制烫印温度提升烫印品质作者:霍平来源:《印刷技术·包装装潢》2013年第01期众所周知,烫印是一种在满足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通过模版将电化铝转移至承印物表面的工艺。
其中,温度是烫印工艺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烫印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在实际烫印生产过程中,即使已经设置好合适的烫印温度,其也可能出现波动,从而对烫印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找出造成烫印温度波动的因素并加以预防和控制,对保证烫印品质起着关键作用。
烫金机本身的影响及调整方法1.设备温控性能差异烫金机制造厂家使用的加热材料及控制系统不同,烫金机的温控性能也会有所区别。
例如,亚华920SL和亚华920SQ烫金机在其他烫印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产相同的产品时,两者的烫印温度却相差15~30℃。
但这种差异只是硬件(如温控系统、上下版分离方式和分离角度等)上的差异,并不是设备的质量问题,因此不会影响烫印效果。
现代烫金机的品牌、型号各异,外形及操作性能也在不断完善,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只要操作人员在初期接触设备时认真摸索、总结,掌握设备特性后,就能对烫印温度进行精确的设定和调整。
2.设备内部空间差异烫金机内部空间的大小也会影响烫印温度,从而间接影响烫印效果。
设备内部空间小,散热途径就少,停机时就会有很多热量滞留在设备内部,重新开机后往往会因温度过高而导致产品出现糊版现象,运行几分钟后才能恢复正常。
此时,建议重新开机时先让设备空转1~2分钟,待滞留热量散去后再重新生产。
反之,设备内部空间大,恒温和散热条件就好,滞留在设备内部的热量就相对较少。
3.设备提速不完善部分烫金机在提速上还没有足够完善,一般需要2~5秒才能提至正常速度,加上无法避免的停机滞留热量,在提速期间必然会产生严重糊版的产品,着实令操作人员烦恼。
为此,笔者总结了以下3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糊版废品的方法,供同行参考。
(1)在生产温度和开机补偿温度的设置上进行合理分配。
热转印控制技术研究一、概述热转印技术是一种将图案或者文字等信息从热转印纸上转移到目标物体表面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纺织品、陶瓷、塑料、金属等领域。
热转印控制技术则是指能够控制热转印过程的相关技术,可有效提高热转印的效率、质量和稳定性。
二、热转印控制技术研究现状1. 热转印温度控制技术热转印的成功与否与热转印温度的控制密不可分,因此热转印温度控制技术成为了热转印控制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常见的热转印温度控制技术主要包括PID控制、智能温度控制等。
2. 热转印压力控制技术除了温度控制外,热转印的压力控制也是关键技术之一。
针对不同的热转印材料,需要采用不同的压力控制方案。
目前,主要的热转印压力控制技术有压力调节装置、压力传感器控制技术等。
3. 热转印速度控制技术热转印速度的控制也对热转印效率和质量产生了极大影响。
目前,主要的热转印速度控制技术有光电传感器控制技术、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等。
4. 热转印颜色控制技术热转印颜色的控制也是热转印控制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主要的热转印颜色控制技术有颜色传感器控制技术、颜色分析技术等。
三、热转印控制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1. 技术不够成熟目前,热转印控制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技术不够成熟,存在一定的实际应用困难。
2. 设备成本高昂热转印控制技术需要采用高精度的设备和传感器等,因此其成本较高,难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
3. 衰减和褪色问题热转印材料经过一定时间后,其颜色会发生衰减和褪色现象,这也是热转印控制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之一。
四、发展趋势和展望热转印技术在未来的纺织品、陶瓷、塑料和金属等领域仍将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改进,热转印控制技术将逐渐成熟,设备成本也将逐渐下降,更多的用户可以享受到热转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优势。
总之,热转印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是与实际应用需求密不可分的。
只有不断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完善热转印控制技术,才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热转印技术的全面发展和普及。
热转印常见技术问题热转印常见技术问题什么是热转印?热转印是印制图案商品的新方法,适合少量多样的个性化商品、以及全彩图像或照片的印制,目前已日渐普及。
其原理是将数码图像透过喷墨打印或激光打印机,印在特殊的转印专用纸上,再将印上图案的特殊转印纸放在商品上,以高温高压的转印机,将图案精准的转印到商品表面,就完成商品转印了。
并不是所有商品都能用热转印来印制图案,牵涉到商品的耐热度、平滑度、…等因素。
由於技术不断进步,目前已运用热转印技术成熟开发出的商品包括:衣服、布质包包、帽子、抱枕、马克杯、瓷盘、瓷砖、手表壳、滑鼠垫、杯垫、挂式年历、奖牌、锦旗、工作牌、门牌、镜盒、金属酒壶….等上百种商品。
我们将运用最新的热转印及其他技术,持续开发出更多的个人化商品,从头到脚、从穿的到用的,满足您渴望个性表现的心愿。
热转印技术还可再分成好几种,最主要的有胶膜转印与热昇华转印。
常见的纺织品转印技术?常见的纺织品转印技术是胶膜转印与昇华转印。
1. 昇华转印:目前技术主要仅适用於表层是聚酯纤维(polyester)的衣服,例如快速排汗衫与Physical舒适衫,且以白色衣服最佳(印制图案的位置为白色,但衣服的其他部分可以是其他颜色,例如彩袖)。
有色衣服采用数位昇华後,墨水与有色纤维融合,会使图案的颜色与原来不同,不建议使用。
2. 胶膜转印:目前技术主要用於棉质含量极高的衣服。
各种颜色皆可胶膜转印,但是深色衣服要用价格较高的「深色衣服专用转印纸」,胶质较重,且品质较不稳定。
为什么热转印墨水要用EPSON喷墨打印机才行?因为EPSON机器的喷墨方式为压电式打印,它是通过电脑控制改变打印头微小压电陶瓷片电流大小而使之产生不同的压力把墨水从喷嘴喷出来形成不同深浅的图像;其它型号的如CANON打印机属于热发泡原理,它是通过加热使墨水形成高温高压的墨柱打印在纸上。
压电式打印机因为只是改变机械压力不会使热升华墨水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所以能被个性热转印行业广泛采用;如果热升华墨水经过高温高压的热发泡式打印机会使其化学成份发生变化,打印出来的纸张不能进行热转印或者会严重偏色,因此不能采用。
热转印温度介绍热转印温度是指在热转印过程中所使用的温度。
热转印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通过将热敏墨粉或热敏色带加热转移到材料表面上,实现图案或文字的印刷。
热转印温度对于印刷效果和持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热转印温度对印刷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热转印温度。
热转印温度对印刷效果的影响热转印温度对印刷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下是热转印温度对印刷效果的几个方面影响的详细讨论。
墨粉的熔融和传递热转印过程中,墨粉需要被加热到足够的温度才能熔融,并通过压力传递到材料表面上。
热转印温度过低会导致墨粉无法完全熔融,印刷效果不理想;而热转印温度过高则会使墨粉过度熔融,导致印刷过量和模糊。
因此,选择合适的热转印温度对于墨粉的熔融和传递至关重要。
材料的稳定性热转印温度过高会对材料造成热损伤,使其变形或变色。
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材料,如塑料或薄膜,温度控制尤为重要。
选择适当的热转印温度可以确保材料的稳定性,避免损坏和质量问题。
耐久性和附着力热转印温度还会影响印刷品的耐久性和附着力。
温度过低会导致墨粉无法充分附着在材料表面上,易于脱落;而温度过高会使墨粉与材料表面发生化学反应,附着力减弱。
选择合适的热转印温度可以确保印刷品的耐久性和附着力。
如何选择合适的热转印温度选择合适的热转印温度是确保印刷效果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选择热转印温度的要点。
材料的特性不同的材料对于热转印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纸张和布料的热转印温度可能不同。
在选择热转印温度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特性,包括熔点和热稳定性等因素。
墨粉的特性墨粉的特性也会影响热转印温度的选择。
不同的墨粉对于热转印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在选择热转印温度时,需要考虑墨粉的熔点和传递性等因素。
测试和调整在进行大规模热转印之前,建议进行小范围的测试和调整。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转印,观察印刷效果,可以找到最佳的热转印温度。
总结热转印温度是热转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它影响墨粉的熔融和传递,材料的稳定性,印刷品的耐久性和附着力。
标题:如何使用热转印制作电路板——热转印制板详细过程。
从事电子线路设计的人都深有体会,设计一件产品最麻烦的事情就是搭板实验,而搭板实验往往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容易出错,设计成PCB文件然后交给电路板公司制板再焊接器件是比较简单的办法,但是高昂的打样费用和越来越长的生产周期让开发周期变得越来越漫长,成本越来越昂贵。
所以很多电子工程师就在寻找各种自己制作电路板的方法,包括物理雕刻法,化学腐蚀法,感光法,热转印法等等。
有的方法看似简单,却达不到好的效果,有的方法虽然效果很好,但是成本高昂。
有没有一种方法既简单又便宜呢?答案是肯定。
热转印制板方法是众多业余制板方法中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介绍,历史由来已久,相信很多人已经用过。
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结论,也许有人也会认为热转印制板是很麻烦不容易成功的一种方法。
但是无论你怎么认为,希望您都能认真看完这篇文章,因为我所介绍的将是一种百分百成功的热转印制板方法。
以下是热转印制板的全过程介绍:一、准备工具:一台激光打印机(推荐兄弟HL2140,不到1000的价位,可以加碳粉,经济实用,且经过我们试验过完全可以胜任热转印制板中打印图纸。
)一台“快易转”PCB热转印机(福州科海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一台高速微型台钻(如果经费不足可以用手电钻、吊钻等代替,如果经费允许,也为了有一个完美高速的钻孔效果还是请购买一台高速微型台钻),热转印纸、钻头、蓝色环保腐蚀剂(可用三氯化铁代替,为了保护环境,尽可能使用这种蓝色环保低价的蚀刻剂。
)、细砂纸若干,一台腐蚀机。
(如果经费不够可以用塑料盒代替,如果用塑料盒的话可以购买一个加热棒,可以提高腐蚀速度。
)以上就是热转印制板所需要的全部东西,全部配置不会超出2000元,只需不到2000元就可以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的电路板生产线。
所有的东西福州科海电子有限公司的网店上都有介绍。
二、工具介绍:1.热转印机操作面板介绍:因为后面制作过程有牵涉到PCB热转印机的使用,所以再制作之前先介绍一下机器的操作面板的功能键,方便后面的解说。
热转印机温度的操作方法热转印技术是一种将图案、文字或图片从一种材料转移到另一种材料上的方法,热转印机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设备之一。
热转印机温度的操作方法对于热转印效果和材料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操作热转印机温度。
首先,热转印机温度的设定要根据所使用的材料来确定。
不同类型的材料在转印过程中需要不同的温度来确保最佳的转印效果。
一般情况下,热转印机的温度控制范围为20-400,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温度。
其次,在设定温度之前,需要将热转印机加热一段时间,以确保温度达到设定值。
一般来说,热转印机需要预热10-15分钟,至少达到设定温度的80%以上,才能进行转印操作。
这是因为热转印机需要保持稳定的温度,以确保转印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然后,根据所使用的材料类型和厚度,设定相应的温度。
一般情况下,热转印机的温度设定可以在机器上进行调整,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降低温度。
当然,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温度要求,可以参考相关的转印指南或咨询专业人员,选择合适的温度。
接下来,将待转印的材料放置在转印平台上,并将图案或图片放置在材料的适当位置。
然后,关闭转印机的上盖,并按下启动按钮,开始转印过程。
在转印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热转印机的温度变化。
一般情况下,温度会有所波动,这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温度偏离设定值较大,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供电,调整加热时间等方式来控制温度。
此外,还需要控制转印机的压力。
合适的压力可以确保图案或图片完整且清晰地转印到材料上,同时避免热转印过程中的漏墨或晕色现象。
一般情况下,压力可以通过热转印机上的压力调节装置来进行调整。
最后,在转印完成后,关闭热转印机的电源,并将转印好的材料取出。
让材料自然冷却,以防止烫伤或烫损。
总结起来,正确操作热转印机温度的方法包括:设定合适的温度、预热热转印机、根据材料类型和厚度设定相应温度、关注温度变化、控制转印机的压力、适时调整温度和压力以及安全取出转印好的材料等。
【天意数字快印】热转移印刷给印刷和干燥过程的温度控制带了一定的不便,因为它不但需要控制干燥过程的温度,还需要控制印刷过程的温度。
测量直接印刷过程的温度与测量热转移印刷过程的温度最大的区别是热转移印刷首先是在转印纸上进行印刷和干燥的。
这时只需要进行一定的胶化,但不能过分干燥。
保持转印纸上的精确油墨状况是一个需要进行温度测量和控制的重要任务。
如果这一步工作做的不好,就不能保证整个油墨转移过程的成功。
胶化油墨墨层
热转移印刷的干燥参数与其他任何丝网印刷都不同。
使用热转移印刷,油墨墨层必须达到胶化状态,而不是彻底干燥,目的是为了下一步能够较好地转移到最终承印物上。
一般来说,使用塑性转移油墨进行印刷的温度条件为100-120℃,才能得到正确地胶化墨层。
如果油墨墨层没有能够充分地胶化,就会仍然保持胶粘状态。
这可能会导致完成转移印刷的转印纸堆在一起时相互粘结。
如果转移印刷过程的温度不够,油墨层中的塑性剂就不会被油墨中的PVC树酯正确地吸收,也可能导致油墨层发粘。
反之,过高的温度也会导致不满意的结果。
也就是说,高温会引起油墨层对塑性剂的过多吸收,在转移到丝织品上时,会降低油墨重新软化和粘结到丝织品上的能力。
胶化转印纸上塑性油墨的最好方法是慢慢对油墨层进行加热。
试图快速完成转印工作的做法会适得其反。
例如,一个印刷者试图把闪光单元作为在线加热器,用来胶化转印纸上的油墨层,结果成堆完成印刷的转印纸成了废品。
转
移油墨层达到正确的胶化状态,最好是使用一个发光加热干燥器,使油墨层经过较长时间达到胶化状态。
建议在干燥器中45-60秒达到干燥,而不是高温下5-7秒快速干燥。
温度的测量
当转印纸位于干燥器中时,您可以使用温度条或价格较贵的环形探测器测量该时的温度。
从使用经验来看,热敏温度条效果比较好,使用又方便。
环形探测器能够给出更加精确的测量值,但是当它进入干燥膛时需要阻碍产品的进入。
另外,您还可以使用非接触温度计,但是它读出的温度仅仅显示当时的干燥器温度,而不能显示当转印纸经过干燥器时温度到底升到多高。
为了测量传送辐射干燥器的输出为多少,温度条能给出大约的温度值,该“大约值”对这类测量来说也已经足够了,因为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给出绝对准确的温度值。
当然,证明热转移是否得到充分干燥的最具有权威性的检验是实践,当您把印刷好的转印纸图像转印到丝织品上时,只要它能够相当好地完成转印的任务,就说明干燥是充分的。
要进一步检验干燥参数是否达到要求,就是对转印后的丝织品进行冲洗实验,如果能够耐洗,就进一步证明了干燥的正确性。
转印纸的存储
控制存储环境的温度是另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多色印刷的图像更是如此。
因为转印纸易受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这两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出现大的变化都会对转印纸颜色的套准产生很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温度和湿度对转印纸产生不利影响,您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首先,
最好的方法是用一个具有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房子来存储,温度控制在24-30℃,湿度为30%。
在此条件下,转印纸的伸缩可以减少到最小。
其次,您可以把转印纸存放进颜料袋中。
为了正确地监测和保持正确控制的存储条件,最好买一个较好的温度计和湿度计。
转印过程
假设您经过正确地控制干燥温度得到了正确胶化的转印油墨层,那么现在的任务就是把转印纸上的图像转印到丝织品上。
如果您是采用工具进行图像的转印,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许多印刷者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即总认为转印要比直接丝网印刷易于完成,总是想“我只需把图像‘烙’到丝织品上就行了,那有什么难的?”。
其实不然,如果您不能正确地控制好转印过程,次品或废品会大量出现。
因此,要正确地对待转印过程,来不得半点的马虎。
2.转印时要想得到较好的粘度和印刷持续性需要记住三个基本的参数,这些参数是温度、时间和压力。
这三个参数的任何一个出现异常都会导致成品质量的下降。
3.要能够达到塑性转印,温度大多为188-190℃。
在此温度下,转印纸上的印刷油墨会重新软化,能够转印并固结在丝织品上。
如果在转印时达不到这个温度,结果要么是不能较好的粘结,要么是不易于油墨从转印纸上分离。
4.那么怎么知道在一定的压力下温度是否达到要求呢?最好的测量方法是使用接触式温度计。
为了测量传递的温度,该温度计要直接与加热加压辊筒接触。
5.接触式温度计是较好的测温工具,因为它直接与加热体接触,可以得到
准确的温度值。
该工具不但能够给出当前的温度,而且能够识别到转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非接触温度计也时而用于测量温度,但它没有接触式温度计准确。
总之,不管使用哪种测温工具,如果温度出现了异常,一定要立即告诉转印人员。
结论
虽然我们讲了热转移印刷中的一些控制变量,但是实际生产中的变量会更多。
您必须记住印刷干燥后的热转印与直接印刷不同,直接印刷是达到一个完全的干燥,而热转印中是需要胶化油墨达到一定的程度,使它在转印到最终印刷品上之前能够保持稳定的图像。
虽然温度和湿度不是热转印中需要控制的全部参数,但使用温度控制和监测过程会有助于您达到这个目的。
我相信只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您一定能够较好地完成热转印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