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课时 诗歌的语言(限时测试)-2017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29.03 KB
- 文档页数:3
一、诗歌鉴赏答题技巧——表达技巧类(一)常规类考察(1)先点出手法(2)再分析内容(3) 指出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涉及到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等。
一般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节外生枝”,更不要“臆想杜撰”。
例1:泥溪【宋】洪咨夔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
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
谁家刚齐饼,味过八珍烹。
问: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颔联(5分)这道题设置比较清晰,仅从“修辞”去考虑,范围大大缩小。
参看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淡红色的野花比作酒后脸上泛着淡淡红晕的少女,(1分)将水面泛起的涟漪比作少女脸上的浅浅笑涡,(1分)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春夏之交的傍晚,泥溪路边野花娇美动人、溪面静中有动的景象,(1分,一点就给1分)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和内心的闲适愉悦。
(1分,有其一即可)2. 从情感的角度设题直接抒情(直白):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隐晦):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②借古讽今(怀古伤今)、③托物言志(情)、④用典抒情、⑤叙事抒情(即事感怀)例1:谪仙怨[唐]刘长卿晴川①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②。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③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注]①晴川:晴朗的江面。
②携:分离。
③长沙: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表现自己与友人梁耿同遭贬谪的境遇。
问:整首词是如何表达作者内心的复杂感情的?(6分)参考答案:①直抒胸臆,词中以“惆怅”直言离别的哀愁,以“恨”直言贬谪之苦。
②寓情于景,以“孤舟”“流水”“白云”等意象寄寓宦途漂泊的悲叹,以“明月”寄托思念的情怀,以“春草萋萋”寄寓贬谪的愁苦。
③用典抒情,假借贾谊谪长沙的典故,表现自己与梁耿同遭贬谪、怀才不遇的痛苦。
(答对一点,包含手法和分析,可得2分,答对三点可得满分)3 .从景物形象的角度设题:知识清单:考生需要熟知景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时间(早晚)、空间(上下远近)、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侧面描写:烘托(正衬)、反衬细节描写、虚实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动静结合直接间接、点面结合、以景结情、渲染、对比、象征、……例1:好事近(金)赵可密雪听窗知,午醉晚来初觉。
第03讲诗歌语言类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题胡逸老致虚庵①黄庭坚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②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③生蚌胎。
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注)①致虚庵:书斋名。
②籯yíng:竹笼。
③明月:这里指珍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藏书万卷”“遗金满籯”分别指诗礼传后世与积金遗子孙,这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B.胡逸老为人仁爱,能拿出粮食与贫人共享,仁爱必能致祥,他的后代必得佳子弟。
C.以闲逸之心观山观水,山水之妙能常得于心目之前,使此心澄清无滓,一尘不染。
D.诗人表达对胡逸老敬慕之情,也表明了自己不与世道同流合污的坚贞情怀。
2.清代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称赞此诗颈联为“奇语”,你对此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再赋荔枝楼陆游只道文书拨不开,未妨高处独徘徊。
山横瓦屋披云出,水自牂牁[注]裂地来。
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
痴顽也拟忘乡国,不奈城头暮角哀。
[注]牂牁,古国名。
另一说法是指古地名,在今贵州境内。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前句说明自己被公文缠身,表明登临的来由,后句则点出再登荔枝楼的行为。
B.颔联紧承上联,凭栏远眺,瓦屋山“披云”而出,源自牂牁的河水开山劈路而来。
C.颈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了黄昏时细雨凉风、雷声隐隐的画面,渲染出凄清韵味。
D.本诗将自己的孤独与伤感之情融于登楼所见到的景物描绘之中,情感真挚而深沉。
4.本诗尾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天台杂书(南宋)钱选°灵境无人桃自花,东风吹散赤城霞。
山容对我横天末,柳色将春到水涯。
王粲忆秦空有恨②,杜陵(3)入蜀更无家。
干戈满眼何年定?回雁悠悠白日斜。
(注释)①钱选,宋末元初著名书画家和诗人。
②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曾因长安战乱,南下荆楚避乱,著有《七哀诗》等。
——————————————————专题2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语言较之其他文学样式,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品味诗歌语言的这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联想、想象、比较等多种方法,领悟其精妙之处。
从近些年高考卷的命题角度与命题方式来看,鉴赏诗歌语言的试题,大多针对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诗眼、语言风格等命制。
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得理解语言的字面意义,进而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炼字”,是指诗人在写作时,从众多的备用字中,选择出最精彩的“那一个”,使得所用之字较之其他字,更形象、更凝练、更富表现力。
一首诗,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
所“炼”之“字”,大多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
2.鉴赏诗歌的“诗眼”。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一词。
所谓“诗眼”,是指诗歌中最关键最精彩的字句。
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如“红杏枝头意闹”的“闹”;一种是全首最精彩、最关键的句子,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其作用不一而足,主要有翻出新意、增添情趣、增强形象性、精确表达诗意等作用。
鉴赏“诗眼”的妙处,要特别关注“诗眼”与整体的联系,因为“眼”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有灵气,顾盼神飞。
正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回眸一笑”是“眼”这一局部在整体支撑下产生的灵气,“百媚生”是局部的灵气催生的整体效果。
3.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
诗歌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风格也不尽相同。
古人常用“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等术语来评议诗歌不同的语言风格。
备战2017年高考一轮讲练测专题14:鉴赏诗歌的语言(练案)◇练基础1.(2016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第七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文后各题。
中吕·满庭芳·山中杂兴风波几场,急疏利锁,顿解名缰。
故园老树应无恙,梦绕沧浪①。
伴赤松②归欤子房,赋寒梅瘦却何郎③。
溪桥上,东风暗香,浮动月昏黄。
【注】①沧浪:出自《楚辞·渔父》:这里代指避世隐居。
②赤松:指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③何郎:何逊,南朝梁的文学家,喜爱梅花,日夕吟咏其下。
(1)“急疏利锁,顿解名缰”中的“急”和“顿”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2)该曲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结合全曲分析。
(6分)2.(2016届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衰荷【唐】白居易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败荷【元】王翰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1)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
请简要分析。
(5分)(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3.(2016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移居东村作①王庭珪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
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
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
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
【注】①作者原注:“山中有西泉寺故基。
”(1)首联的“深”字概括了东村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5 分)(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6 分)4.(2016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西江怀古[唐]杜牧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①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注】①魏帝即曹操,此写曹魏将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
一、分析意境型1. 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2. 答题步骤:①提取重要意象,概括描述画面。
②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①此诗描绘了一派温暖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点击蓝字看古诗文常考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2.答题步骤:①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③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①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②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③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三分析语言型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语言风格,语言特色,艺术?2.答题步骤:①从以下六个词中选一个或几个:雄浑豪放;委婉含蓄;华美绚丽;朴实简练;运用口语;叠词互用。
②结合相关语句说明。
③运用这种语言表现作者因而产生的感情。
3.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①此诗特点是清新自然,运用口语。
②“黄莺儿”是儿话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新教材高考语文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7 鉴赏诗歌的语言题组一对点练1.[炼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定楼遇急雨陆游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①逢峒獠②,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注】①朱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
②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
本诗颔联哪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2.[诗眼]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重阳日再到共城①百源故居邵雍故国逢佳节,登临但可悲。
山川一梦外,风月十年期。
白发飘新鬓,黄花绕旧篱。
乡人应笑我,昼锦②是男儿。
【注】①共城:今河南辉县。
邵雍曾在共城居住,故称故居。
②昼锦:衣锦还乡。
据《汉书·项籍传》载,秦末项羽入关屠城,有人劝其留居关中。
项羽见秦宫已毁,思归江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后遂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省作“昼锦”。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3.[炼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王维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②,羞为献纳臣③。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②祢,祢衡,有辩才,孔融曾上表推荐他。
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对本诗首联进行简要赏析。
答:4.[语言风格]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大德歌·夏关汉卿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简析本曲的语言特色。
答: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1)[炼字]“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017’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语文(四)(文学类文本阅读)班级 姓名 学号 模块一 小说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谁的电话何 燕老葛终于赶在快递公司下班前把月饼寄出去了。
团圆之夜,主任看老葛一人在家,便请他到自己家喝酒。
主任还说,他要好好向老葛学习怎样教育孩子。
老葛老来得女,为了女儿小若能考出好成绩,可谓劳心劳肺,烟不抽酒不喝,挣断脊梁筋大手大脚为小若买书,送学习班。
用别人的话说,这些年,老葛为了孩子活得极其不男人。
小若的高分数给老葛长了不少脸,从玉城小学到玉城高中,多少次家长会,老葛都被请到主席台就坐。
高考后,老葛还被请去演讲。
“老葛兄,在做父亲方面,我要向你学习。
来,我敬你。
”主任举起酒杯,老葛惶恐地站起来,主任“吱”的一声把酒喝了下去。
老葛觉得主任喝得很有型,很有风范,很男人。
老葛也想大男人一回,像主任一样“吱”的一声喝下去,可刚喝一半,就被呛住了,憋红着脸直直地僵着,等缓过了劲,老葛才喝下剩下的半杯酒。
“老葛兄,你教子有方呀,你家小若九年时间就完成了十二年的学习,现在进的还是名牌大学!”主任竖起大拇指,“连跳三级。
”“哪有?小学跳了两级,初中才跳了一级。
”老葛打着酒嗝习惯性地回答。
这话回答主任是头一回,可回答三亲六戚左邻右舍像背九九乘法口诀。
小若成长的这些年,老葛跟他们也只有这几句话了。
从孩子一驻扎在婆娘的肚子里,老葛就开始忙胎教,接下来忙这教忙那教,一忙就是十六年。
“老爸,老爸,你是我的大树!”主任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主任看了一眼,把电话掐了。
“老葛兄呀,不怕你笑话,作为家长,我是失败的。
我儿子,今年连三本都考不上,现在还拒绝复读,跑去读什么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主任的电话铃声又响了起来,主任看了电话一眼,又想掐掉。
老葛问:“谁的电话?毛毛吗?接吧!”主任一接通就说:“毛毛,你如果不回来复读,别想我搭理你。
”“老爸,别气坏身子,中秋节快乐!”电话那头传来毛毛的声音,“收到我给你寄的月饼了吗?你尝尝跟家里的有啥区别。
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诗歌的语言鉴赏1(除了前2小题,每题6分,满分:62分时间:60分钟)1. [2014·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①正对山凹。
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选自《太平乐府》)【注】①草团标:茅屋。
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
溜:小股水流。
(1)本曲每句都有“山”字,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答案] 强调了“山”在作者生活中无处不在;突出了作者的生活充满自然情趣;作者山居生活的自乐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采用白描写法,每一个意象之前都冠以“山”这一定语,赋以山的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也是一种渲染,通过这样的反复或说渲染,作者意在传递山之于作者的生活、情感的影响。
多次出现“山”,增强了节奏感,每个“山”都有不同的意义,并不雷同。
同步测试卷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语文2017’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睡虎地11号秦墓中,出土了一批秦简,其中一部分竹简上记录的是秦国的法律,后整理出了《秦律十八种》。
“环保条款”记录在其中的《田律》上,这部法律因此被看成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
《田律》中,除了前代规定的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
其中有两条很新鲜,一是,规定不得堵塞河道,即“雍堤水”;二是,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即“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
特别是后一条,可以避免大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
云梦秦简的《法律答问》中还提到,《秦律》规定,东方六国的人到秦国来,入秦时必须用火熏其车上的衡轭。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官方的解释是:如果来人不处治马身上的寄生虫,虫子附着在车的衡轭或驾马的绳索上,就会被带到秦国来,所以必须用火来熏。
这简直就是现代海关卫生检疫的雏形,环保的意图十分明显。
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了“环保治国”理念。
《荀子·王制》中曾专门谈及为王之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荀子将这种环保要求称为“圣王之制也”。
比荀子早约四百年的齐国上卿管仲在任时倡导环保治国,称“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为天下王”。
他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过环保“四禁”概念。
据《管子杂篇》所记,其中“春禁”是:“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
”管仲这种环保观,不只提出了环保问题,还考虑到了民生。
这种治国理念相当科学,齐国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此不无关系。
从史书记载来看,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部”诞生在中国。
据清黄本骥编纂的《历代职官表》记载,中国古代早期的环保部叫“虞”。
第四章诗歌鉴赏
第36课时诗歌的语言限时测试
(时间:40分钟,分数:30分)
(说明:鉴赏诗歌语言类题目必做,其他题目酌情选做。
只计诗歌鉴赏语言类题目分数,每小题5分。
)1.(2016届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段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
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
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1)“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中的“闲”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
(5分)
(2)诗中抒发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分析。
2.(2016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别薛华①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注】①本诗作于王勃入蜀之后,诗人因触怒唐高宗,不得重用。
薛华是王勃的同乡和密友。
(1)请简要赏析首联中“送送”“遑遑”二词的妙处。
(5分)
(2)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3.(2016届浙江绍兴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①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
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
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
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之感。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5分)
4.(2015届河北石家庄五校联合体高三摸底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赠程处士
(唐)王绩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注]①姬旦:周公。
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制订的。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5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2016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第七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文后各题。
中吕·满庭芳·山中杂兴
风波几场,急疏利锁,顿解名缰。
故园老树应无恙,梦绕沧浪①。
伴赤松②归欤子房,赋寒梅瘦却何
郎③。
溪桥上,东风暗香,浮动月昏黄。
【注】①沧浪:出自《楚辞·渔父》:这里代指避世隐居。
②赤松:指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③何郎:何逊,南朝梁的文学家,喜爱梅花,日夕吟咏其下。
(1)“急疏利锁,顿解名缰”中的“急”和“顿”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2)该曲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结合全曲分析。
6.(2016届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高三12月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怨
殷尧藩
柳花扑帘春欲尽,绿阴障林莺乱啼。
只愁明日送春去,落日满园啼竹鸡。
春怨
李白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1)李白《春怨》的最后两句各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好,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5分)(2)这两首同题诗都写春怨,请从诗歌塑造的形象及表达的情感两个方面,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