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48
- 格式:ppt
- 大小:738.02 KB
- 文档页数:17
传播学研究方法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的学科,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在我国,传播学的研究逐渐深入,然而在研究方法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为提高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本研究围绕传播学研究方法展开探讨。
本研究旨在梳理现有传播学研究方法,分析其优缺点,为我国传播学研究者提供方法论的借鉴和启示。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源于对当前传播学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问题的关注。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复杂多样,涉及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等多个层面,因此研究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研究在方法运用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受到影响。
本研究目的在于:一是系统梳理传播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二是分析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三是提出针对性的研究建议,以期为传播学研究者提供参考。
基于此,本研究假设:传播学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范围限定为传播学领域,重点分析量化研究、质化研究、混合研究等方法在传播学研究中的应用。
鉴于研究时间和精力有限,本报告对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探讨难以面面俱到,但力求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为传播学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启示。
本报告将从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概述、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分析、研究建议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为我国传播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支持,以促进传播学科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经多个阶段,研究者们从不同视角出发,构建了丰富的研究理论框架。
早期传播学研究主要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以量化研究为主导的研究范式。
代表性成果如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论”,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探讨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随着研究深入,质化研究方法逐渐受到重视。
研究者们运用访谈、观察、案例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传播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如霍尔茨的“文化研究”理论,关注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传播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
《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8120163课程名称: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 新闻学、编辑出版学考核方式:分散先修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了解新闻传播研究的过程与⽣法,重点介绍新闻传播实证研究中的量化和质化方法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所涉及的方法包括:调查法、实验法、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调查实验法等等。
学生将学习量化和质化研究方法的逻辑、伦理困境、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分析数据、如何呈现研究结果等。
本课程通过深化学生对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分析新闻传播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针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特点,使学生能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关注社会民生、强化责任担当,具有写作符合学术规范、质量较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能力。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新闻传播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用技术。
通过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并掌握如何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变成可行的研究课题,如何设计出一套研究方案并实施,如何写出一份规范的研究计划书,以及如何撰写展示自己成果的研究报告。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针对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目的在于帮助该专业学生了解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了解研究方法的特点、方法类别、研究设计等等,通过系统的学习,初步了解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系列相关知识,例如框架分析等、内容分析、文本分析、测量等等。
通过学习,学生要基本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流程,掌握写作的规范,能够读懂相关的研究文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解读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的内涵,为之后的工作学习奠定基础。
传播学研究方法及案例分析传播学研究方法及案例分析(2011-11-15 )传播学研究方法依据李红艳老师在《传播学研究方法》一书中所说,我们平时所熟知的研究方法诸如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这类其实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性方法。
现代传播研究所依赖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其历史大多可追溯至20世纪20至30年代,20年代拉斯韦尔撰写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开创了传播研究的先河。
后经过一系列传播学者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借鉴和引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不断增多。
具体而言传播学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探索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
其结果回答“为什么”、“如何”、“可能的答案有哪些”这样的研究问题。
调研者利用定性研究来定义问题或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
在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时,定性研究常常用于制定假设或是确定研究中应包括的变量。
定量研究是要寻求将数据定量表示的方法,并要采用一些统计分析的形式。
定量研究能够回答“多少”、“比例”等形式的问题。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系统地操纵一个或多个变量,并观察这种操纵对其他变量的影响,从而发现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又细分为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单盲实验与双盲实验。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指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全面地从一个取自某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场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具体方法包含抽样调查、问卷法、态度测量方法、社会计量法、多变量统计分析和检验、心理测验、结构式观察法。
实地研究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可以分为个案研究法、观察法和访谈法三种。
非接触性研究非接触性研究方法即不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影响研究对象群体或个人。
即为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
具体案例分析我想以自己的一次不知道算不上失败的研究为例。
传播学教程分章节重点目录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3)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0)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5)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9)第五章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 (22)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25)第七章大众传播 (30)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33)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38)第十章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41)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46)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53)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58)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61)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68)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
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
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
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
传播研究方法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传播研究变得越发重要。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商业领域,对于传播现象的研究都需要科学的方法论来支撑。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传播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首先,调查是传播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等方式,研究者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从而了解受访者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调查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大众对于特定传播现象的看法,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内容分析是另一种常见的传播研究方法。
通过对媒体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者可以了解媒体在特定话题上的报道倾向、信息呈现方式等。
内容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揭示媒体对于特定议题的偏见和态度,为舆论监督和媒体批评提供依据。
此外,实验研究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研究方法。
通过设计实验条件和控制变量,研究者可以观察特定传播策略或信息对受众的影响。
实验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验证因果关系,了解特定传播行为对受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程度。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网络分析、观察研究等方法也在传播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网络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传播路径和影响力,观察研究则可以帮助研究者直接观察受众的行为和反应。
在选择传播研究方法时,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合适的方法。
不同的研究方法有着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研究者需要权衡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总之,传播研究方法的选择对于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研究者需要充分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以期得到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传播研究方法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开展传播研究工作,为传播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方法是指对传播现象进行观察、实证、分析和解释的一系列系统的研究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传播学研究方法。
首先是调查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是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大量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和解释问题。
这种方法适用于探索人们观点和态度、了解传播行为和影响因素等问题。
其次是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是通过构建实验情境,对不同的变量进行控制和操作,观察其对传播现象的影响。
实验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其他因素的干扰,从而揭示出因果关系。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广告效果、传播媒介对观众行为的影响等问题。
第三是内容分析方法。
内容分析是通过收集和编码传播内容,然后对其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媒体报道的偏向、主题的变化、对某一事件的关注度等问题。
第四是观察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方法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传播现象,然后进行描述和解释。
观察方法可以提供直接的观察结果,对于一些难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的信息非常有用。
第五是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是通过深入、详细地研究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个案,从中发现和理解问题现象。
案例研究方法适用于探索个别现象的特点和特殊情况下的传播现象。
最后是网络分析方法。
网络分析方法是通过构建和分析传播的网络结构,了解和揭示信息传播的路径和影响力。
网络分析方法适用于研究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用户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综上所述,传播学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内容分析、观察研究、案例研究和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研究传播过程,即传者、媒介、受者、传播内容、传播效果。
传播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
而其中又以大众传播为主。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其它的团体、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影响,怎样互相受影响;研究人怎样报告消息,怎样接受新闻与数据,怎样受教于人,怎样消遣与娱人。
首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COMMUNICA TION RESEARCH 传播学研究方法两种真实性(吃炸蚯蚓)1,你的感觉体验是真实的2,文化经验积累的观念所给予的感觉是真实的必须同时具有逻辑和经验的可信性才是科学上的真实性人性的初始研究方法:因果论概率论1,因果关系实质上是符合概率的:得到某种效果的可能性在出现某些原因时比不出现某些原因时更大,虽然并不是必然如此2,预言和理解之间的关系:人们常常可以做出预言,但常常不理解为什么如此,在不理解原因的情况下,按照自己预想和预言行事,并给予自己这样的信念和心理安慰(赌徒选方位)人类的二手知识来源:传统和权威研究要求:1,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的大学课程,以及一些统计学课程2,电脑统计“软件包”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研究失误的产生:1,观察的不准确性2,以偏概全3,观察的片面性(刻板印象)4,信息推理:根据已有的(错误)信息,进行推理5,非逻辑推理:“例外证明规律”(赌徒幻觉:长赢必输,上输必赢)6,理解中的自我介入7,过早结束研究8,对事物难以理解的因素的神秘化人文科学:是指以人的内心活动、精神世界以及作为人的精神世界的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
它是以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学术研究主题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一个精神与意义的世界。
UNESCO出版的《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中列举了11个学科: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
前5种属于社会科学,后6种属于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2,要把问题的非本质方面找出来,加以剔除。
3,要把你能够找到的,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数据都收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