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推荐参考书目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6
金融考研推荐书目金融考研推荐书目(一)1、货币银行参考书推荐:《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习题指南》,胡庆康,复旦大学出版社2、国际金融学参考书推荐《国际金融学》新版,姜波克,高等教育出版社(或者《国际金融新编》,姜波克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新编习题指南》(第二版)姜波克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国际金融》马君潞、陈平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3、投资学参考书推荐《金融市场学》,张亦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投资学》,刘红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其中一部分大纲没有要求)《证券投资学》(第二版)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证券投资学》(第二版)霍文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可供参考。
实际上投资学内容零散,没有一本能够完全吻合大纲内容的教材。
金融考研推荐书目(二)易纲-货币银行学这本书是易纲在1999年编写的,虽然很老,但是写的非常容易读懂,很多考研辅导老师也都推荐这本书,主要对一些经济理论的描述好过于胡庆康的货币银行学,应对一些比较理论的题目还是必须的,当然缺点就是有些章节的知识点比较旧,这些章节可以看胡的。
这本书读5遍以上吧,阅读越有意思。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这是复旦的胡庆康写的,其实很多地方和以前的联考大纲相似,比较有框架感,当然,货币银行学本身就不难。
优点是更新的比较快,很多知识点是最新的,这本书可以和上面那本互补。
对于其习题集,如果有时间可以做做,但是里面好像还有多选题,里面的论述的话,看看就理解进行了,计算题要好好琢磨,这几年上财对货银的计算挺重视的。
比如今年就考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戴国强-货币金融学很多人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这本书是上财的老师编写的,也能突出上财的特点,有些内容也是直接把易纲的书直接“融合”过来的,这本书和上面胡庆康的那本你任意选一本,当做对易纲那本的补充。
其实看多了货银都一样,都是那些东西。
记住,要注重计算。
张亦春-现代金融市场学这本书值得推荐,里面对部分理论的讲解很透彻,有习题,习题竟然还有答案!所以,要好好读几遍,这些内容有些是和货银重合的,有些和投资学重合的,所以别觉的好像这么多书读不完,其实内容没那么多,之所以读这么多是因为可以加深理解,可以让广泛的刷题。
861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金融学是一个研究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的学科,它涉及到货币、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投资和风险管理等领域。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财务决策,也关乎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和概念,以及涉及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相关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金融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理性的投资和资金管理。
在金融学基础概念的部分,我们将介绍货币、利率、时间价值、风险和回报等基本概念。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读者将能够真正把握资金的价值和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另外,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部分,我们将介绍各种金融市场的类型和功能,以及各种金融机构的角色和作用。
金融市场是实现资金供求平衡的重要平台,金融机构则是连接资金供求双方的桥梁。
通过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读者将能够理解资金在经济中的流动和配置的过程。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探讨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的重要性。
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学基础参考书目是非常重要的,它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金融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决策。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建立起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进行投资和资金管理。
无论是对金融学初学者还是对金融从业者来说,本文都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和展开内容:首先,在引言部分(第1章),我们将概述本篇长文的内容,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引言部分将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使他们能够预期到接下来的内容。
接下来,正文部分(第2章)将涵盖金融学基础概念和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两个重要主题。
在2.1节,我们将介绍一些基本的金融学概念,包括货币、利率、风险、资本等。
这些概念是理解金融学基础的核心要素。
在2.2节,我们将深入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作用和功能。
金融专业推荐书目金融专业推荐书目(一)《经济学》(宏观)第19版萨缪尔森《经济学》(19版,英文本,典藏版)是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它原样保留了萨缪尔森原版书的全部内容,让读者可以读到原汁原味的大师之作。
《经济学》(19版,英文本,典藏版)重现了原书精美的排版和装帧,去除了所有广告和宣传语,让读者有比原版书更好的阅读体验,值得广大经济学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结合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增添了经济机制设计的内容,并运用经济机制设计的思路改写了有关公共物品供给等章节的内容。
此外,第八版还增加了碳税和限额交易、网页广告位置拍卖、双边市场、配对稳定性等内容,帮助人们理解经济学家在解决现实世界中出现的新问题时所使用的经济工具。
《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斯蒂芬 A.罗斯《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分8篇,共3章,涵盖了公司财务管理的所有问题,包括资产定价、投资决策、融资工具和筹资决策、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长期财务规划和短期财务管理、收购兼并、国际理财和财务困境等,并且新增了股票和债券的内容。
《公司理财(原书第9版)》篇章结构十分精妙、逻辑严密、内容新颖、资料翔实、易教易学,既适合作为商学院MBA、财务管理和金融管理本科生、研究生的教科书,又适合作为财务和投资专业人士、大学相关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必读名著或参考书。
《投资学》(原书第9版)博迪等《投资学(原书第9版)》详细讲解了投资领域中的风险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证券评估、衍生证券、资产组合管理等重要内容,并纳入了最新的2023年金融危机方面的相关内容。
《投资学(原书第9版)》观点权威,阐述详尽,结构清楚,设计独特,语言生动活泼,学生易于理解,内容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投资学(原书第9版)》适用于金融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及MBA学生,金融领域的研究人员与从业者。
《货币金融学》(第9版)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9版)》是货币金融学领域的一本经典著作,自十几年前引入中国以来,一直畅销不衰。
金融行业十大类别书籍推荐读书就像是一张新的人生地图,打开以后,展开的是一个全新而积极的世界。
今天带你走进金融行业,看看金融行业十大类的书籍有哪些。
01财商启蒙《小狗钱钱》迈出财务自由的第一步,从理财童话开始。
适合全年龄段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一代人的理财启蒙书。
罗伯特·清崎列出财务自由必备的四项技能:会计、投资、市场营销、法律知识。
《The Richest Man in Babylon》乔治·克拉森的“巴比伦富翁”系列风靡欧美,翻译过来有很多版本。
《邻家的百万富翁》从统计数据中总结出富人共同拥有的习惯,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
《苏黎世投机定律》没有人能靠打工赚取薪水而致富,敢于冒风险的人才有大作为。
练武术之前要学会挨打,想通过投机发财先要学会风险管理《The Millionaire Fastlane(百万富翁快车道)》作者认为创业比投资复利能更快实现财务自由,很多观念具有颠覆性。
目前只有英文版。
02投资工具入门《银行行长不轻易说的理财经》用接地气的语言介绍各种理财工具,末章理财规划案例是一大亮点。
适合上班族小白。
《解读基金:我的投资观和实践》基金入门代表作,基友们的最爱。
《股市操练大全》共8册。
从K线、量价、均线等基础知识教起,零基础股民可参考。
看完这套书,技术分析派向左,价值投资者向右。
《史丹·温斯坦称傲牛熊市的秘密》相对靠谱的一本技术分析书籍,核心思路是利用简单技术指标,判断价格运行的可能阶段进行长线投机。
据说这套系统比威廉·欧奈尔的*****法则和亚历山大·艾尔德的三重滤网更实用。
《可转债投资魔法书》有想了解可转债的不妨一读。
《分级基金与投资策略》系统化介绍分级基金的一本书。
03经济、金融、商业入门《人人都爱经济学》内容平实的经济学通俗读物。
作者另有一本姐妹篇《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书后附经济学进阶书目。
《七天读懂宏观经济》哈佛商学院课程讲义改编。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考研参考书及官方指定教材详解初试:1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八版2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可以此为主,看宋的资本主义部分)3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可以买一本配套的教学参考手册看看,有课后习题的解答和一些案例,不错的)另外可以参与:方福前的西方经济学流派,范里安的微观,曼昆的宏观复试:黄达的《金融学》(为准备复试,精编本就够了,我今年就是用的精编本,但也属没有办法,因为开始找工作的,一共只有10天准备,所以只能看精编本,呵呵),罗斯的《公司理财》,庄毓敏的《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吴晓求的《证券投资学>> 真题:初试真题可以去中国人民大学东门的宏图书店买一体真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编的,不过挺贵的,要100,一分不少;复试真题可以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论坛上下,花几个论坛币就可以了。
另外,可以上《流金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金融考研的专业论坛市面上考研辅导班众多,但是真正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的机构寥寥无几,让学生无法辨别,您不妨问一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有哪些?很多机构的人就哑口无言了,这就是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他们是不是真的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有辅导,有没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辅导经验的积累。
在业内,凯程的金融硕士非常权威,基本是考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中财贸大金融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尤其是业内赫赫有名的五道口金融学院,50%以上的学员都来自凯程教育的辅导,更何况比五道口难度稍易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和中财金融硕士,贸大金融硕士。
凯程有系统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讲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题库》《金融硕士凯程一本通》,也有系统的考研培训班,及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深入的理解,在中国人民大学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
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中国人民大学仅有财政金融学院(北京本部)和国际学院(苏州分院)开设金融专硕项目。
复旦大学431金融学综合参考书教材鸣谢:凯程蒙蒙老师民间传说,复旦的专业课初试很喜欢超纲命题,这里我以往年的经验给你分享一些参考书籍,淡然也不只限定这几本,你可以参考一下。
①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②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③刘红忠:《投资学》,高等教育出版社④朱叶:《公司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说明:(1)以上教材,只需要使用最新一版。
不要因为学校指定教材页面里,写的版本不是最新版,就去挖空心思寻找旧版学习,那只是因为学校负责这件事的人没有更新,实际上,无论经济学还是金融学,都是发展迅速的学科,最新版更能符合学科发展的前言,也就更符合最新的考试需要。
(2)上述四本书为复旦大学431金融学综合指定参考书目,这四本书显然是历史惯性以及从历年真题的考试内容风格上来说最合适的四本参考书。
除了这四本书以外,根据历届考生的经验和建议,推荐几本比较合适的参考书供同学们去复习:⑤《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⑥《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说明:高鸿业的微宏观经济学,是编者添加的学习科目,添加进来理由如下:(1)其实金融学是微宏观经济学的深化,而微宏观经济学是金融学的入门科目,不能跳过;(2)从实际情况看,复旦喜欢超纲命题。
例如2015年最后一道论述题:“当考虑了人们的预期因素之后,菲利普斯曲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样的政策?”这道题虽然货币银行学里也有涉及,但显然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所以,应对复旦的考试,不能只看学校指定的考试范围。
⑦《金融市场学》,张亦春,高等教育出版社⑧《投资学》,博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说明:刘红忠的《投资学》难度太大,跨专业的学生建议先学张亦春的《金融市场学》,再学博迪的《投资学》,然后再学刘红忠的《投资学》。
⑨《公司理财》,罗斯,机械工业出版社说明:这是目前公认的公司金融经典教材(注:公司金融、公司理财是一个概念,英文都是“CorporateFinance”)。
金融学学习参考书目1、《国外货币金融学说》该书作者为刘絜敖教授(1908~1995年)。
该书由中国展望出版社初版于1983年,再版于1989年。
1983年版分三篇二十一章,分别对早期、现代、当代的货币金融学说作了择要介绍评析。
如对当代货币金融学说的介绍评析,该书集中对凯恩斯的收入支出理论、IS-LM 分析、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说、新通货膨胀学说、信用的利用可能性学说、金融中介机关的机能学说、资产选择理论予以评析。
该书1989年版尚有西方利率理论内容介绍评析增补。
与之相关的著述,尚可参考陈岱孙教授主编的《现代货币与金融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版)。
2、《国际金融学说》该书为陈岱孙、厉以宁教授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初版。
该书共分早期国际金融学说、从早期国际金融学说向现代国际金融学说的过渡、现代国际金融学说的进展三篇,其于三十六章60余万字的篇幅中对重商主义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卡塞尔的购买力评判理论、凯恩斯的国际金融理论、固定汇率理论、通货膨胀国际传递的货币分析、金融深化理论、金融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等重要学说作了介绍评析。
3、《西欧金融史》该书作者为美国经济学家P·金德尔伯格,其汉译本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10月初版。
该书共设货币、银行业、金融、两次战争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五篇,其于西方货币与银行业的演变、金融概况、欧洲的金融一体化诸问题均有本于史实的扼要描述分析。
该书作者将自己著述爱好定位在比较金融史上,即比较历史上的货币、银行及金融。
4、《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该书由萧清教授著,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初版。
该书以八章篇幅分别对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及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的货币思想,按选取列的各重要历史人物逐一予以介绍分析。
该书对宋代纸币理论的产生进展的介绍,尤值参考。
该书阅读中尚可参考同为该书作者所作的《中国古代货币史》,此书由人民出版社于1984年12月初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考研参考书目 431 金融学综合1、《金融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货币金融学》,朱新蓉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版。
3、《公司理财》,A罗斯著,吴世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第8版)。
“金融学”一般定义为“研究如何在不确定条件下在时间跨度上分配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也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处于不可分割状态,把信用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它们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它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金融学的基本内容。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学主要学习方向有政治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证券投资、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金融学在古代不是独立的学科。
如在中国,一些金融理论观点散见在论述“财货”问题的各种典籍中。
它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于西方,叫“货币银行学”。
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介绍来的,有从古典经济学直到现代经济学的各派货币银行学说。
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货币信用学”的名称逐渐被广泛采用。
这时,开始注意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下的金融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些理论问题加以探讨,如:人民币的性质问题,货币流通规律问题,社会主义银行的作用问题,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和物资供求平衡问题,等等。
不过,总的说,在这期间,金融学没有受到重视。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金融学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一方面结合实际重新研究和阐明马克思主义的金融学说,另一方面则扭转了完全排斥西方当代金融学的倾向,并展开了对它们的研究和评价;同时,随着经济生活中金融活动作用的日益增强,金融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就为以中国实际为背景的金融学创造了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金融工程参考书目一、数学与统计学知识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自选2.掌握一至两个统分析软件,如SAS、TSP、SPSS、Eviews、Gauss等二、经济学类1.《经济学》(上、下);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F091.3/H12 浦2.《微观经济学:现代的观点》;H•范里安著;上海三联出版社。
3.《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胡代光、厉以宁编著;商务印书馆。
4.《当代西方经济学说》;刘涤源、谭崇台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5.《宏观经济学》;多恩不什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发展经济学》;吉利斯、波金斯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罗伯特S•平荻克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F224.0/H64浦8.《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唐•埃思里奇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9.《新制度经济学》;思拉恩•埃格特森;商务印书馆。
10.《微观经济学新论》;梁东黎;南京大学出版社。
三、管理学类1.《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出版社。
C93/H31 总馆2.《战略管理》;弗雷德•R•戴维;经济科学出版社。
3.《人力资源管理》;加里•德斯勒;中国人民出版社。
4.《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
5.《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
四、财务与会计类1.《公司理财〉;斯蒂芬•A•罗斯;机械工业出版社。
2.《财务成本管理》;CPA考试指定教材。
3.《管理会计——规划、控制与决策观念》;Ray H•Garrison著、4.《应用公司理财》;阿里瓦斯•达摩达兰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F275/H144 浦5.《公司财务管理》(上、下);D•R•埃莫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F275/H144/v.1-2 文6.《投资估价——评估任何资产价值的工具和技术》;Aswath Damodaran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7.《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与管理》;T•Copeland;中国大百科出版社。
F276.6/H58 (商院图书馆)8.《经营透视:企业分析与评价》;K•帕利普;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431金融学综合参考书目、知识梳理、重难点解析、题库练习中国人民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试要求第一本书《金融学(第二版)》黄达本书总计包括25个章节,占考试总分的60%。
本书共874页,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微观金融(1-11章)、货币创造(12)、宏观金融(13-25),几乎涵盖了金融学的全部内容。
在复习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起金融学的理论体系。
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考试大纲,对大纲上的考点做到深入、全面的掌握;另一方面也要通读全书,对金融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大家也要关注社会金融热点问题,尝试着用书中的理论去解释、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4.3本章典型题库1、凯恩斯认为,利率仅仅决定于两个因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2、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同方向的。
()3、实际利率是以实物为标准计算的,即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4、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官定利率,可以诱使厂商增加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
()5、负利率是指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6、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7、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强调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8、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6%的10万元贷款,用单利计算法计算的到期本利和是130000元。
()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债务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0、在我国,月息5厘是指月利率为5%。
()答案:对、错、对、错、对、错、错、对、错、错第五章外汇与汇率本章属于第一篇范畴,共六节,我们总结出18个知识点。
考纲中列出的本章考点为: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币值、利率与汇率、汇率决定理论。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通读教材结合分析教材所给例题来熟悉教材内容,并解答每章课后习题考察对该章内容的掌握,熟悉相应知识点。
接着结合历年真题大致掌握每章考点范围并重点掌握。
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易错点到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金融学专业阅读参考书目为进一步适应新时期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不断加强我系金融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全面促进广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提高,金融教研室向金融专业同学推荐以下阅读书目:(一)中文类著作推荐书目参考1.黄宪,江春,赵何敏等:《货币金融学(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中国金融出版,20023.满玉华:《金融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刘仁伍、刘华:《人民币国际化:风险评估与控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5.高海红:《全球视角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与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6.陈志武:《金融的逻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7.吴晓求:《金融危机启示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马君潞,《国际货币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10.许绍强,《外汇理论与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12.钱荣堃,《国际金融专题剖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13.黄泽民,《浮动汇率制与金融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4.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15.姜波克,陆前进,《西方汇率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6.姜波克,《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7.孙杰,《汇率与国际收支》,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8.陈元等主编,《国际金融百科全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9.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20.李杨、黄金老,《中国金融:直面全球化》,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21.钱荣堃,《国际金融》,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22.崔孟修,《现代西方汇率决定理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23.张晓朴,《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24.经济学前言问题探讨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5.王洛林、李杨,《金融结构与金融危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26.陈彪如、冯文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开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7.朱孟楠,《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28.姜波克,杨长江,《国际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9.杨胜刚,姚小义,《国际金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1.王爱俭,《国际金融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32.陈平,范小云,马君潞,《国际金融》,科学出版社,2005 年;33.易宪容,黄少军,《现代金融理论前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年;34.姜波克,朱云高,《资本账户开放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年;35.姜学军,《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问题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年3月;36.王广谦,《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6月;37.姚明龙,《国际金融理论与中国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年10月;38.裴平,《国际金融学(第三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9.陈雨露,《国际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0.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管理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06 年;41.王灵华,《国际金融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1月。
4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二)译文类著作推荐书目参考1.[英] 安妮•克鲁埃格,《汇率决定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2.[美] 麦克尔•梅尔文,《国际货币与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英] 保罗•霍尔伍德,罗纳德•麦克唐纳,《国际货币与金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4.[加] 约翰•赫尔,《期权、期货衍生证券》,华夏出版社,1997年;5.[美] 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中文版第 4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6.[英] 弗朗西斯科•泰勒,《外汇与货币期权》,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7.[美] 戴维•里维里恩,克里斯•米纳尔,《国际货币经济学前言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 / 中国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年;8.[法] 弗朗索瓦•沙奈,《金融全球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9.[美] 马克•斯考森、肯那•泰勒,《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华夏出版社, 2001年;10.[日] 伊藤诚等,《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11.[英] 劳伦斯• S .科普兰,《汇率与国际金融》,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年;12.[美] 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比较金融系统》,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3.[美] 杰弗里埃德蒙柯里,《国际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年;14.[美]理查德•M•莱维奇,《国际金融市场:价格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5.[美] 斯蒂芬•J•托洛维斯基,《国际宏观经济动态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16.[法] 艾弗雷•克拉克,《国际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7.W•查尔斯•索耶、理查德•L•斯普林克,《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18.[美] 约翰•G. 格利,爱德华•S. 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 2006 年;19.[英] 露西沃•萨诺,马克•P. 泰勒,《汇率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年;20.[美] 唐纳德•R•范•戴维特,马克•梅斯勒, [ 日 ] 今井贤志,《高级金融风险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21.[美] 迈克尔•B. 科诺利 , 《国际金融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2 月;22.[美] 罗伯特•莫顿,博迪,《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4 月;23. [美] 多米尼克•萨尔瓦多,《欧元、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24.(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萧琛译,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5.(美)福斯菲尔德著,杨培雷,聂文星,吴琼译,现代经济思想的渊源与演进(第九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6.(美)弗里德曼著,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27、《经济学原理》N·格里高利·曼昆(N.Gregory Mankiw),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8、《应用经济计量学》拉姆·拉玛纳山(Ramu Ramanathan),机械工业出版社。
29、《金融经济学》(德)于尔根·艾希贝格尔,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30、《货币金融学》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Fredcric S.Mishki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1、《金融学》兹维·博迪、罗伯特·默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2、《国际经济学》(美)保罗·克鲁德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3、《比较金融系统》富兰克林·艾伦,王晋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4、《世界经济千年史》(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北京大学出版社。
35、《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基础》(美)弗朗哥·莫迪利亚尼,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版。
36、《微观银行学》弗雷克斯,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37、《公司理财》斯蒂芬·A·罗斯,机械工业出版社。
38、《投资学》兹维·博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9.约翰·赫尔(John C.Hull):《风险管理与金融机构(原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0.约翰·赫尔 (John C.Hull):《期权、期货及其他衍生产品(第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41.罗伯特·A.斯特朗:《衍生产品概论(第2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42. 美古扎拉蒂, 《计量经济学基础(上下)》, 中国人民大学; 第1版43. 杰弗里·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4版44. 舒尔茨,《价值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45. 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上海三联书店46. [法]让一雅克·拉丰 ,《激励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47.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8。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49。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50。
赫伯特,《经济理论与方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1。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52。
科斯、张五常、斯茨格里茨等,《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三)外文类推荐书目参考1. Adrian Buckley, “Multinational Finance”, Philip Allan Publishers Ltd., 1986.2. Anthony Saunders, Marcia Millon Cornet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McGraw-Hill Irwin, 2003.3. Dominick Salvatore,“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清华大学出版社—经济学系列英文版教材, 2006 年.4. Drazen, Allan,“Political Economy in Macro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5. Ephraim Clark, “International Finance”,the 2th ed., Published by Thomsan Leaning, 2002.6. Graham Bird, Dane Rowl ands,“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nd the worldeconomy ”,Edward Elgar, 2007.7. 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2002.8. Iran H. Giddy, “Global Financial Markets”, D.C.Heath and Company, 1994.9. Isard, P, “Exchange Rate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10. Jeff Madura,“Internatioanl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7th ed.,Thomson Learning Press,2003;11. Joseph P.Daniels, David D.V anhoose,“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Economics”,Thomson Learning Press, 2003;12. Keith Pilbeam,“International Finance”,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6 年;24. Keynes, J. M, “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 London: Macmillan, 1923.13. Marshall, A. “Money, credit and commerce” London: Macmillan, 1923.14. Maurice Levi, “International Finance”,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96.15. Nelson, Mark,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s and Finance: Theory and Empirical Method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1.16. Richard E. Caves, Jeffrey A. Frankel, Ronald W. Jones, “World trade and payments”,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年;17. Robert H. Frank, Ben S. Bernanke,“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清华大学出版社—经济学系列英文版教材, 2007 年;18. Triffen, R., “Golden and dollar crisi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0.19. Williamson, J, C. Milner, “The World Economy — A Textbook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1.(四)综合类推荐书目参考1.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王则柯,你身边的经济学,中信出版社3. 董典波等,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茶座,新世界出版社4. 郭丽华等,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典理论--经济学茶座,内蒙古人民出版社5.(韩)郑甲泳著,徐涛译,身边的经济学,电子工业出版社6.(澳)吉廷斯著,日常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7.(美)保罗·海恩,彼得·勃特克,大卫·普雷契特科著,马昕,陈宇译,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8.(美)史蒂芬·都伯纳著,刘祥亚译,魔鬼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9.熊秉元,走进经济学,山西人民出版社10.(美)弗兰克著,闾佳译,牛奶可乐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11.(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2.(美)布兰兹著,楚建海译,货币贵族,中信出版社13.孙健,王宇宙,每天读点金融史,新世界出版社14.(美)彻诺著,公涵译,银行业王朝的衰落15.(美)克卢斯著,余向华,张珺,陈雪娟译,华尔街50年,机械工业出版社16.(美)弗里德曼,施瓦茨著,雨珂译,大衰退1929-1933,中信出版社17.宋鸿兵,货币战争,中信出版社18.(美)哈尔彭著,赵锡军,郭宁改编,金融学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19.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知识国民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1.(美)伯南克著,宋芳秀等译,大萧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2.李溦等,别了,雷曼兄弟,中信出版社23.(美)哈里斯著,郭宁,汪涛译,伯南克的美联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4.王小卫,宋澄宇,经济学方法:十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复旦大学25.巴曙松,在金融业的现场,北京大学出版社(五)经典外文文献推荐选读1.Aike K.P.So,m,W.K.Li.“Forecastlng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using autoregressive random variante model”,Allied F-inancial Eeonomics, 1999, (9):583-591.2. Alexander, S. 1952, “Effects of a devaluation on a trade balanc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taff Paper 2: 263-783. Alexander, S.S., 1959, “A simplified synthesis of elastic ties and absorption approach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9:22-424. Bartlett.C.A,S.Ghoshal.“Tap Your Subsidiaries for Global Reach”,Harvard Busine ss Review,1986,64(6):87-94.5. Bickerdike, C.F.1920, “The instability of foreign exchange”, Economic Journal 30, March: 118-226. Birkinshaw,J.M.,N.Hood.“An Empirical Study of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Canada and Scotland”,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7,37(4):339-64.7. Brandt,K.,J.Hulbert.“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s 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 ion:An Empirical Stud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76,7:57-64.8.Branson, “Asset market and relative prices in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19779. Cassel, G. 1916,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ign exchanges”, Economic Journal 26, March: 62-510. Carlos Jarillo.Jon I.Martinez.“Different Roles for Subsidiaries:the Cas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SPAI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11):501- 512.11. Clinton,K.“Transactions costs and 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Theory and Evide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8,April:358-70.12. Dornbusch, R. 1976, “Expectations and exchange rate dynamic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4(6):1161-7613. Frenkel,J and R.Levich.“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unexp-loited profit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5,April:325-338.14. Frenkel,J and R.Levich.“Transaction costs and interest a-rbitrage:tranquil versus turbulent period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7,(85):1209-1226.15.Gupta,A.K.,indarajan.“Organizing for Knowledge Within MNCs”,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1994,3(4):443-457.16. Isard, P. 1979, “How far can we push the law of one pri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17.James R.Lothian,Mark P.Taylor.“Putchasing power parity over two centuries:strengthening the case for real exchange r-ate stability--A reply to Cuddington and Liang”,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0, (19):759-764.18. John T.Cuddington,Ho ng Liang.“Purchasing power parity o-ver two centurie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0,(19):753-757.19. Khosrow Doroodian,Chulho Jung and Roy Boyd.“Testing the law of one price under thefixed and flexible exthange rate s-ystems”,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1999,(6):613-616.20. Kogut,B.U.Zander.“Knowledge of the Firm and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3,24(4):62 5-4521. Krugman, Paul, 1979, “A Model of Balance Payments Crise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August, Ⅱ(3): 311-2522. Lucas, R.C, “Interest Rates and Currency Prices in a Two-Country World”,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Nov. 10(3): 335-59.23. Mundell R. A, “The appropriate use of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y under fixed exchange rate” IMF Staff Paper, 196224. Magee, S., 1973, “Currency contracts, pass-through, and devaluation” 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 Activity25. Mundell, R.A.1961, “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September: 657-6526. Nada boulos and Peggy E.Swanson.“Interest rate parity in times of turbulence:the issue revlsited”,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Strategic Decisions,1994,(7):34-51.27. Otterback,L.“The Management of Headquarters-Subsidiary Relationships in Mul tinational Corporations”,Aldershot:Gower,1981.28. Swan, T.W. 1960, “Economic control in a dependent economy”, Economic record 36: 51-6629. Taggart.J.H.“An Evaluation of the I-R Grid:MNC Manufacturing Subsidiaries in the UK”,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7,37(4):295-318.30. Vernon.R.“The Product Cycle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The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79,41:255-267.31. Y.W.Cheung and M.D.Chinn.“Integration,cointegration and the forecast consistency of struc tural exchange rate model”,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dey and Finance,1998,(17):813-830.32. Yin-Wong Cheung and Kon i.“Parity reversion in real exchange rates during the post-Bretton Woods period”,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1998,(17):597-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