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 格式:ppt
- 大小:459.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奉献的事例素材摘抄
以下是一些中国奉献的事例素材摘抄:
1. 中国医疗队援助非洲:中国医疗队多次派遣到非洲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培训,帮助当地改善医疗条件,治疗疟疾、艾滋病等疾病,缓解了非洲国家的医疗困境。
2.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的发展。
中国积极投资兴建铁路、港口和能源项目,帮助改善沿线国家的交通和基础设施,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增长。
3. 防洪抗灾援助:中国经常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提供援助。
例如,中国曾向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洪水灾区提供物资和人员支持,帮助灾民重建家园。
4. 抗击新冠疫情:中国是新冠疫情爆发后迅速采取措施的先行者。
中国不仅对国内疫情进行了严格的防控措施,还向多个国家提供了紧急援助,包括医疗物资和专家团队。
5. 和平维护行动: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和平维护行动,派遣军事部队到冲突地区,维护当地和平稳定。
中国军队已经派驻到南苏丹、黎巴嫩等地执行维和任务。
这些事例都展示了中国积极奉献的精神,为国际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中国援非的战略意义自2012年以来,中国援非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包括财政支持、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成为了非洲发展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这种援助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援非不仅是对非洲友好外交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国战略利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政治和经济意义。
一、历史意义中国援非可以追溯到1956年,当时中国向埃及提供了援助,标志着中国援助非洲的开始。
此后,中国援助团队先后援助了多个非洲国家,推动了非洲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对非援助的规模、领域和方式不断地变化,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
中国援助非洲的历史意义在于,中国与非洲国家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贡献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深刻的说明了中国对友好国家的真诚关怀与支持,也证实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二、政治意义在国际关系中,中国援助非洲也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从多边主义的角度来看,中国通过向非洲国家提供投资及支持,提高了非洲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和地位,加强了南南合作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同时也表明了中国对国际秩序的关注和承担。
同时,中国援助非洲也是中国的战略外交,旨在构建全球战略格局中“一带一路”建设中与非洲友好国家之间的关系,巩固“一带一路”有效的国家合作网络。
这种援助不仅使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经济上加强了联系和互动,也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和声誉。
三、经济意义中国援助非洲的经济意义在于,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资源和可能性,促进了非洲国家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在中国对非洲工业化合作的过程中,中国不仅提供了资金、技术和资源的支持,还有长期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等多方面支持,这种援助可以有效地提高非洲国家的产能和竞争力,在国际经济中取得更好的地位。
此外,中国援助非洲也反映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意义,即在两个经济格局之间提供统一的标准。
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事例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事例一、经济援助1. 与非洲合作共赢:中国长期以来致力于支持非洲国家的发展。
2009年,在达沃斯论坛上,中国政府表示将向非洲提供150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
这项援助不仅有助于推动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为中非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助力巴基斯坦重建:2010年,巴基斯坦遭受严重洪灾,中国迅速提供了价值2亿美元的援助,包括食品、帐篷、药品等急需物资,还派遣了医疗队和工程队帮助重建。
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援助举措,得到了当地人民的高度赞赏与感激。
二、医疗援助1. 抗击埃博拉疫情: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西非爆发,中国以国际人道主义精神,迅速向受灾国家提供医疗援助。
中国派遣了医疗队赴西非进行防控工作,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医疗物资和技术支持,为受感染者提供了急救和治疗。
2. 新冠疫情支援: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中国为了国际社会的抗疫合作,向多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
中国派遣了医疗专家团队和援助物资,与受灾国家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全球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人文交流1. 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通过文化交流,加深了与其他国家的友谊和合作。
例如,中国多次向非洲国家提供文化援助,包括派遣文艺团队、举办文化展览和艺术交流活动等。
这种人文援助不仅丰富了受援国家的文化生活,也增进了两国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2. 教育援助:中国通过向其他国家提供教育援助,帮助提升了其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源培养能力。
例如,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奖学金,资助他们的学生在中国留学。
这不仅有助于受援国家的人才培养,也为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和合作打下基础。
结语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事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善良和人道主义精神。
无论是经济援助、医疗援助,还是人文交流,中国始终秉持着合作共赢的宗旨,为其他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这些援助行动也有助于推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与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国际社会。
中国对非援助的历史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对非洲国家进行援助。
这种援助的目的是帮助非洲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减少贫困、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强人力资源培训等。
本文将概述中国对非援助的历史,并介绍该援助的重点领域和取得的成就。
援助起源于1950年代的中国,当时中国刚刚脱离封建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内外压力。
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困境,因此中国领导人意识到,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和互助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技术援助、资金援助和人力资源支持。
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对非援助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农业、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转让。
在农业方面,中国通过派遣农业专家和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安全。
在医疗卫生方面,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建设医院和培训医学人才。
在教育领域,中国派遣教师和提供奖学金,支持非洲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援建了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桥梁、电厂和港口等。
此外,中国还向非洲国家转让了技术,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产业,并增加就业机会。
到了21世纪,中国对非援助的重点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中国意识到,经济发展和减贫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中国开始加大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力度,并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即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强调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推动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对非援助的新重点领域包括贸易、投资、工业化、绿色发展和人才培训等。
中国在与非洲国家的贸易中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进口非洲国家的资源和农产品,并向非洲国家出口商品和设备。
中国的投资活动也在非洲大陆持续增加,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领域。
这些投资不仅带来了经济增长,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在绿色发展方面,中国帮助非洲国家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中国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例子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致力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以及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关注发展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通过各种方式提供援助和支持。
下面是中国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一些典型例子:1.中国援建非洲基础设施:中国通过援助非洲发展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电力和通讯网络等,帮助非洲国家改善交通、能源和通信设施。
例如,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连接了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促进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和人员流动,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中国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中国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帮助它们提高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
例如,中国在农业技术、水资源管理和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援助。
这些技术转让不仅提高了当地农业的产量和效益,还推动了当地的工业和能源开发。
3.中国援助不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中国通过援助不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并减少农村贫困。
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和培训等支持,帮助他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这些援助措施有助于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饮食结构并增加农民的收入。
4.中国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和贸易合作:中国鼓励企业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促进双边贸易合作。
中国的企业通过在不发达地区建设工厂、开发资源等方式,提供就业机会和技术支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鼓励发展中国家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合作,通过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等方式,推动双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5.中国助力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中国致力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通过援助提供教育设施、提供教育培训和奖学金等方式,帮助提高当地人民的教育水平。
中国还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派遣教师和志愿者赴不发达地区开展教育支持。
这些支持能够帮助当地培养人才,改善教育质量和就业机会。
以上所列的例子只是中国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几个典型案例,中国还通过其他多种多样的方式提供援助和支持。
我国为什么要援助非洲
1、非洲恰好成为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输入点,但非洲工业水平非常差,所以中非合作的必要性也因此产生。
2、我们在非洲投资了大量的金属矿和石油天然气资源,这对我国的资源进口是非常大的支撑,这是等价交换,我们买他们的资源,帮助他们发展经济。
3、非洲是一个巨大的出口市场。
中国的工业产能过剩,所以我们就像80年代的日韩一样需要寻求出口。
中国的汽车、摩托车、手机、通讯等产业已经在非洲占有很大的市场,小米和华为也在2019年开拓非洲市场,“非洲手机之王”传音也是中国企业。
4、技术项目出口不是一次性的,长远看我们是赚的。
比如埃塞俄比亚的亚吉铁路,全部是我们的标准,以后的售后维修和培训全部都要找我们在,这就培养了长期的客户,而也对全世界也宣传了我们的技术。
中国帮助贫困国家的事例
中国在帮助贫困国家方面有很多事例。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例子:
1. 中国援助非洲: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是非洲国家的重要援助者。
中国政府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的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领域。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非洲的和平维持行动,为非洲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和培训。
2. 中国与拉丁美洲的合作: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日益紧密。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在贸易、投资、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
中国政府还向拉美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用于支持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减贫工作。
3. 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友好合作:中国与亚洲邻国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
中国政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亚洲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互联互通。
同时,中国还向亚洲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用于支持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减贫和发展事业。
4. 中国参与国际发展援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发展援助事务,支持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发展项目。
中国政府还通过南南合作,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发展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5. 中国在全球减贫事业中的贡献: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减贫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政府通过援助项目、技术转让、人才培训等方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中国在帮助贫困国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具体例子
中国是非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近年来中国在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对非洲国家的支持越来越强劲。
同时,中国的援助政策也在非洲各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首先,中国在非洲实施了多种援助项目,涵盖了多个领域。
例如在2018年中国向非洲提供了价值600亿美元的金融支持,其中包括277亿美元的贷款和贸易融资、33亿美元的赠款和无利息贷款、44亿美元的商业性投资和合作等。
同时,中国也为非洲提供了大量的医疗援助,包括向非洲派遣多批医疗队,并向非洲国家提供医疗设备、药品等方面的援助。
其次,中国还在非洲建设了大量基础设施。
例如,中国援建的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至莫罗吉罗铁路、肯尼亚摩梭米地区公路、尼日尔尼亚美果水库等项目,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中国还在非洲帮助了许多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致富。
例如,中国和非盟实施的“非洲产能合作基金”计划,旨在通过支持非洲国家的产业发展,帮助非洲实现更多的经济增长、就业和贫困减少。
总之,中国对非洲的援助是一份真诚的友谊,是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发展致力。
这种友谊与共同愿望的合作,不仅让中国与非洲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好伙伴,也让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非洲大陆长期以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贫困、疾病、教育不发达等。
作为具有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国一直致力于支持非洲国家的发展。
近几十年来,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呈现出不断扩大和多样化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形式、影响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
首先,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形式包括经济贷款、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资源支持和人员培训等。
中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贷款用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包括铁路、公路、港口和电力设施等。
中国还为非洲提供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支持,包括派遣医疗队和提供医疗设备等。
另外,中国积极开展人员培训项目,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助力非洲国家提升治理能力。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技术层面上,还反映在政治和外交领域。
中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在非洲国家中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中国坚定支持非洲国家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非洲国家的意愿和发展道路。
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政治合作日益加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给非洲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中国援助推动了非洲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经济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了非洲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非洲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其次,中国的医疗援助有效缓解了非洲国家的健康危机。
中国派遣的医疗队和提供的医疗设备大大改善了非洲人民的医疗条件,有效减少了传染病的传播和治愈率。
另外,中国的培训项目为非洲国家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提升了非洲国家的人力资源水平和治理能力。
最后,中国的政治合作帮助非洲国家维护了国际地位和利益。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支持非洲国家的主张,维护了非洲国家的合法权益,有力推动了非洲在全球治理中的发声权和参与度。
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例子
1. 建设非洲合作伙伴计划:中国领导于2013年启动“建设非洲合作伙伴计划”,拨款500亿美元用于非洲经济发展、减贫、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援助。
2. 卫生援助:中国领导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的医疗援助,建设了医疗设施和培训中非医生、护士和卫生工作者,同时提供药品和医疗器械。
此外,中国领导还在2014年以来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共计4500人次,支持了多个国家抗击埃博拉病毒等疫情。
3. 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领导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援助,如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电力、水利等基本公共设施,为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4. 教育援助:中国领导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支持非洲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许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援助,和数以万计的奖学金和培训机会。
其中包括援建中非著名大学,如加蓬国立大学、撒哈拉大学等。
5. 援助农业发展:中国领导通过农业援助项目,向非洲国家提供支持,为非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培训、农机具等援助,直接帮助了当地居民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守望相助▏中国未来三年将向非洲提供3600亿元的资金支持!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达成一系列共识和行动计划,中非在未来三年实施“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
为推动“十大伙伴行动”实施,未来三年,中国政府愿提供3600亿元人民币额度的资金支持,包括提供2100亿元人民币信贷资金额度和800亿元人民币各类援助、推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少于700亿元人民币,为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提供强有力支持。
这体现了新时代中非双方关系进入到一个崭新阶段,也对积极发展南南关系,在新一轮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维护好“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
”体现了中非深厚的兄弟情谊。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
在过去的时间线上,中国积极对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展现了中国大国担当和风范!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对外援助》,其中提到:截至2009年底,中国累计对外提供援助金额达2562.9亿元人民币,其中无偿援助1062亿元,无息贷款765.4亿元,优惠贷款735.5亿元。
其中,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资金在国家财政项下支出,优惠贷款由中国政府指定中国进出口银行对外提供。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其中提到: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893.4亿元人民币。
三年中,中国对外提供无偿援助323.2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36.2%;中国对外提供无息贷款72.6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8.1%;中国对外提供优惠贷款497.6亿元人民币,占对外援助总额的55.7%。
2021年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其中提到:2013年至2018年,中国对外援助金额为2702亿元人民币,包括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
中国援建非洲的事例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合作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特别是中国援建非洲的事例更是数不胜数。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同非洲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就开始了对非洲的援助和合作。
中国援建非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增强自力更生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坦桑尼亚扎纳和巴林博士医疗中心中国对非洲的医疗援助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
在坦桑尼亚,中国政府援建了扎纳和巴林博士医疗中心。
该医疗中心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中国还派遣了一批医疗专家前往该医疗中心工作,帮助当地培训医生和护士,提高医疗水平。
2.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中国对非洲的基础设施援助也有很多成功案例。
例如,中国投资建设的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将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与吉布提港连接起来,减少了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促进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埃塞俄比亚的经济发展。
3.喀麦隆潮安国际机场中国援建非洲的事例中,还有很多世界级的机场被中国帮助兴建。
喀麦隆潮安国际机场就是其中之一。
该机场是喀麦隆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对非洲援助的重要项目之一。
中国政府在该项目中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得喀麦隆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4.尼日利亚阿布贾国家体育场中国还在非洲援建了许多体育设施。
尼日利亚的阿布贾国家体育场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帮助修建了这座座落在尼日利亚首都的国家级体育场,不仅为尼日利亚提供了一个世界级的体育场地,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运动和休闲场所。
除以上几个具体的事例之外,中国援建非洲的事例还有很多,涵盖了教育、农业、水利、电力等各个领域。
这些援建项目对于非洲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的援助也增强了中非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不仅为非洲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
然而,中国援建非洲的事例也面临一些批评和质疑。
有人认为中国援助是出于经济利益和政治目的,有人担心中国的援助会给非洲国家带来巨额债务和资源殖民。
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及其影响中国是非洲大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对非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这些援助包括政府间援助、贸易合作、投资建设等方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先,中国的经济援助给非洲国家带来了可观的资金支持。
中国在非洲投资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公路、桥梁等,这些项目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就业机会,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了交通和贸易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援助,帮助非洲国家改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条件,促进了非洲社会的发展。
其次,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也促进了非洲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和合作,不仅提供了技术和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传授了中国的经验和模式。
中国在非洲设立了许多合作工业园区,为非洲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促进了非洲国家的工业化发展。
同时,中国还为非洲农业合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农业设备,加强了非洲国家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方面的能力。
此外,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也对两国的贸易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购买力大幅提升,对非洲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不仅带动了非洲国家出口的增长,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资源,促进了两国间的贸易合作。
这种互利互惠的贸易模式有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拉近两国人民的感情。
然而,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援助项目可能缺乏透明度和可持续性,导致一些非洲国家陷入债务危机。
为了确保援助项目的可持续性,中国和非洲国家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此外,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也需要更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避免对非洲的环境造成进一步负面影响。
总体来说,中国对非洲的经济援助对非洲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的援助为非洲国家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合作,促进了非洲国家的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贸易发展。
中国为什么要援助非洲?
1、中国有很多企业在非洲发展,国营的,私营很多,非洲每年为中国提供几百万个高薪就业岗位。
而中资企业在非洲的政策,待遇等等也需要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中国人在非洲需要友谊的。
2、援助和贷款也不是无条件的,大多数都针对基础设施及民生相关的项目,而这些项目一大部分又是中国企业来施工的,这些又被赚回了一大部分。
3、中国有大量的美元外汇储备,这些钱放在那里,美元每天贬值一分钱,那中国每天得损失多少钱?与其放在那里贬值,到不如援助或贷款出去,用来换取其它的利益。
4、中国政府之所以援助非洲,那一定是已经从非洲或得了更大的利益,或者有获得更大利益的预期。
5、中国的援助其实不是直接给的现金,而是低息贷款,而这些贷款只是口头上告诉你的信用额度,并没有到了被援助国的账上,这些钱全在中国的银行存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