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54.13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19-07-10T15:34:55.02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作者:梁文源[导读] 通过对施工工程进行安全管理来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是目前大家公认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对建筑物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多,相应的,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问题也在增多,所以对工程施工中进行安全管理也变得更加重要。本文对土木工程施工工程中的一些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施工工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性;对策

1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是指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施工标准、制度,以及安全学原理等为依据,利用各种方法对土木工程施工中安全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管理,根据施工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并以此进行的有关决策、机会与组织等的活动。其目的是以实现安全生产,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涉及面相当广。首先,它要从项目准备阶段的进行可行性研究,充分考虑项目立项。设计阶段要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所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使得最终设计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在整个项目安全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施工阶段中,安全事故导致的工程成本的增加与施工工期的拖延十分普遍。最后,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于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时完工与成本控制都有重大的作用。同准备阶段、竣工使用阶段相比,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不当会造成比其它两个阶段更为严重的损失。所以,对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探索能明显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

2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作为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核心工作,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施工工程进行安全管理来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是目前大家公认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有些工程施工只顾眼前的利益,忽视了对工程施工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没有严格要求,从而导致了施工过程中许多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操作流程进行施工,最后导致了工程项目的停工,返工等问题,在增加了施工成本的同时,也让工程项目存在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如若因为忽视了安全管理,结果导致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其造成的严重后果会给工人及其家属造成恶劣的影响,而重大的人身伤亡与经济财产损失,还有善后工作对于工程项目来说都有着致命的影响,也会使工程施工单位的信誉与形象受到负面的影响。因此,在现如今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来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完善的进行,有着重大的意义。安全第一,安全管理是施工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它可以为施工单位带来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3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1 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从事土木工程施工的施工人员中,农民工的比例占到了比较大的一部分。由于他们在进行施工工作之前很少能得到相关的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从而使他们对于安全生产知识与法律法规没有足够的了解,在施工的过程中,他们对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安全意识薄弱,操作的水平并不高,工作经验也很缺乏。并且他们对自我也没有严格要求,酒后上岗,或者在施工工地上吸烟等现象也是时有发生,如果不能专心的,集中精力的去工作,施工质量必然得不到保证,而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他们也不一定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这样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3.2 施工单位过于追求施工速度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于追求施工速度,在招聘施工人员时,并没有对其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工作。他们并没有对施工工程项目进行很深的了解,在不清楚施工工作中的具体工作细节时,他们只能机械性的工作,或者按照自己的意识进行施工,这就有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过于追求施工速度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如果不加以发现解决,后果不堪设想。

3.3 施工单位对文明施工没有足够的重视例如有些工地没有排水系统或者排水管道不通畅,造成污水、废水到处流淌,污染环境;有些工地没有消防设施,防火意识薄弱;有些工地现场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警告标识、标牌,或者标识放置的位置不合理;还有很多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住宿环境不够重视,简易的棚户等可能成为工人的临时居住场所,这都存在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工人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下生活对其身心健康和工作状态都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施工单位对于文明施工的不重视,还表现在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没有严格要求上,这些都是和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部分,文明施工对于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作用。

3.4 管理人员安全教育意识淡薄现如今,工程施工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随着工程机械和施工设备的更加专业化,对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安全教育意识,并没有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上岗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因此,很多的没有必要的上岗证和操作许可证明的人员走上施工工地,这样进行操作必然会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3.5 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体体制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会使施工过程中出现很多麻烦。比如,在施工时没有明确的分工,会使施工过程出现停滞甚至是瘫痪,这会明显降低工程施工的效率。我们在安全管理上首先要确立安全第一的原则,其次让大家知道什么人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明确分工,在管理中要让管理者与施工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通畅,施工人员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向上面反映,管理也必须及时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马上下达到施工现场。

3.6 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乏

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正规的教育培训,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丰富的安全管理知识。而现在有些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上述的要求,他们可能就是普通的工人,在安全管理工作没有经验与心得,会使他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困难,进而导致工程质量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产生损失。

4 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对策

4.1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之前说到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是安全生产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十分重要。对于一线工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必须要足够强,对现场的施工环境有必要的认识,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并能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不做违反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法规的事。与此同时,在面对更加先进更加专业的机械设备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做到有证才能上岗。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我们必须以安全技术和操作规范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结合施工设备的操作说明,经常性的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操作技术培训,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4.2 加强安全监督管理,提高安全监理水平

在施工过程中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管理监督工作,而监理必须依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监理部门应该经常性的进行巡视、抽查、审查督促等工作或手段,从而达到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水平,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相关的技术操作规范。及时的同施工人员一起组织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进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3 完善施工安全管理体制

我们在安全管理上要确立安全第一的原则,明确分工,在管理中要让管理者与施工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通畅,施工人员发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向上面反映,管理也必须及时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马上下达到施工现场。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理有据,并且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工作条件与工程特点以及施工设备的特殊情况,是我们的安全管理体制能够切实有效的指导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乃是我们的安全生产目标。

4.4 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人员首先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要有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对于管理工作有着自己的认识和心得。对于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或不规范操作,不合理行为必须严格指出,并加以认真的批评教育,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对工人加强安全管理,培养其安全生产的意识,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是管理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安全管理在土木施工工程中的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安全第一的理念,对于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不断的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把施工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参考文献

[1]吴凤芝.试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配合[J]. 民营科技. 2012(04).

[2]张可法,刘孝龙.浅谈技术支持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性[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35).

[3]朱耿泗.建筑项目施工的协调与管理[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25).

[4]刘力春.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02).

[5]李文祥.试论工程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