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7,8,9综合实验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001.00 KB
- 文档页数:6
蚕豆根尖微核检测一、实验背景和目的本组实验运用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分别用不同牌子0.25mg/mL洗发露(欧莱雅、力士、沙宣)对蚕豆根尖做处理,同时以0.25mg/mL的醋酸铅溶液处理蚕豆根尖做阳性对照,自来水作阴性对照。
洗发露是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洗发露主要成分为:界面活性剂,也就洗干净的成分。
以SLS及sls的乙基衍生物类: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盐、十二酯硫酸铵(月桂酸硫酸酯纳)为主,SLS争议很多,主要表现在对皮肤的刺激性,容易让你头皮变得敏感,虽然SLS也有用在牙膏中,但是在舒适达等国外牙膏中,是没有SLS的存在的,从这一点上,也看出SLS的刺激性是厂商的心知肚明的。
微核(micronucleus, 简称MCN),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
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
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一样,也具合成DNA的能力。
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
有实验证明,整条染色体或几条染色体也能形成微核。
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
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形成了微核。
已经证实,微核率的大小是和作用因子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这一点与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一样。
所以许多人认为可用简易的周期微核计数来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
由于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的应用,各种各样工业废物的排出等都存在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欲了解这些因素对机体潜在的遗传危害,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技术简单易行的测试系统来监测环境的变化。
只有真核类的测试系统更能直接推测诱变物质对人类或其它高等生物的遗传危害,在这方面,微核测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环境污染物的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实验内容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新的化学物质和工业“三废”不断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环境,它们中有许多可能对遗传物质产生损害并造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等遗传毒理效应的环境致突变物,可对人类健康和生存构成严重危害。
微核试验(Themicro nucleu stest, MN T)是以动植物为材料,采用细胞生物学手段,观测其出现的微核率来表示材料受遗传损伤程度的一种检测遗传毒物的方法。
微核是无着丝点的染色体断片,在有丝分裂后期不能向两极移动,所以游离于细胞质中,在间期细胞核形成时,即可在它附近看到一到几个很小的圆形结构,直径大约是细胞直径的 1 /20 - 1 / 5 ,这就是微核(micronucleus )。
微核是常用的遗传毒理学指标之一,指示染色体或纺锤体的损伤。
由于这种损伤会因细胞受到的外界诱变因子的作用而加剧,而微核产生的数量又可与诱变因子剂量的强弱呈正比,因此可以用微核出现的频率来评价环境诱变因子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损伤程度。
蚕豆(Vicia faba)是一种理想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材料。
蚕豆的染色体大,数量少(2n=12),根尖中含有较多的分裂相细胞,非常适合显微观察,而且蚕豆根尖细胞周期中的大部分时间对诱变剂敏感,便于遗传毒性检测实验,因此,早在1959年,放射生物学家已经用蚕豆的根尖细胞来进行X射线的遗传损伤研究。
到了上世纪70年代,蚕豆根尖染色体畸变技术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作为一种检测化学品遗传学毒性的方法为人们所知并被广泛采用。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在1986 年已被中国环保局列为一种环境生物测试的规范方法,它作为一种环境变异的检测手段,在我国不少地区的环保部门和医疗卫生系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在对水体污染物、空气污染物、农药、重金属、化妆品、工业化学品等的致突变性检测方面,都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在此仅以农药污染的蚕豆微核实验为例介绍其相应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学生在具体开展相关环境污染物的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时可参考使用。
实验方案(蚕豆根尖微核技术)
一、实验题目
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流仓河污水污染情况
二、实验目的
1、利用植物压片技术和微核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研究环境中存在的毒害物;
2、理解环境致突变因子对生物体DNA的损伤
3、掌握环境因子遗传毒性检测的微核实验方法
4、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三、材料仪器与方法
1.1材料仪器
选取蚕豆大小均匀籽粒饱满无虫害100颗,采集于流仓河污水,烧杯,剪刀,培养皿,量筒100ml,,胶头滴管,显微镜,卡诺固定液,5 mol/L盐酸,石炭酸品红溶液,天平(带砝码)
1.2方法
1.2.1污水处理
将采集到的污水稀释100倍、10倍、不稀释,用自来水做对照
1.2.2蚕豆根尖的培养处理
将蚕豆用蒸馏水浸泡一天使其充分吸胀,然后用滤纸浸水放于培养皿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24h。
每12小时换水一次。
待蚕豆初生根长至2cm左右,选取长度一致的蚕豆,分别用蒸馏水,1倍稀释液,10倍,50倍,100倍,分别处理6h,其中蒸馏水作为阴性对照处理。
然后再放于25℃恒温箱恢复培养24h。
卡诺固定液固定24 h;固定好的幼根以蒸馏水浸洗两次,用5 mol/L的盐酸于28℃水解约25 min,至幼根被软化即可;然后用蒸馏水洗净切取0.5cm的根尖,用改良的石炭酸品红溶液染色5~10分钟。
1.2.3制片
用常规压片法制作临时装片。
1.2.4镜检计数
每剂量组选取5个根尖,每个根尖随机镜检1000个细胞,计算微核率MCN‰=观察到微核细胞数/观察细胞总数*1000‰。
实验六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一、实验目的⒈了解微核测试原理和毒理遗传学意义。
⒉学习蚕豆根尖的微核测试技术。
二、实验原理微核(micronucleus,MCN)是真核生物细胞经各种理化因子作用后引起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1/10,染色与主核一样或稍浅。
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或落后染色体,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
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微核。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松滋青皮蚕豆、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烧杯、Carnoys固定液、1mol/L盐酸、改良苯酚品红染液、NaN3。
四、方法与步骤⑴浸种催芽:择饱满、均匀的种子,洗净后用蒸馏水常规浸种、催芽24~30h,此期至少换水2次;待种子充分吸胀后,移入铺有干净、双层湿纱布的托盘内培养。
⑵用被检测液处理根尖:当初生根长到1~2cm时,选初生根生长良好的蚕豆6~8粒,分别放入蒸馏水(CK)、0.4mmol/L、0.8mmol/L、1.2mmol/L的NaN3中染毒8~12h。
⑶根尖细胞恢复培养:处理后的种子用蒸馏水(自来水)浸洗3次,每次2~3 min;将处理液洗净后,置于湿棉花上恢复22~24h;同时均设蒸馏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组。
以上温度均为25℃。
⑷根尖细胞固定:将恢复后的种子,从根尖顶端切下1~1.5cm长的幼根,用Carnoys 固定液固定20~24h。
固定后的根如不及时制片,可换入70%的酒精溶液中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
⑸酸解:用1mol/L盐酸在60±5℃下酸解8min,幼根软化即可。
⑹染色:吸去盐酸,用蒸馏水浸没幼根3次,每次1~2分钟。
最后浸于水中。
制片前取出置载玻片上,截下1~2mm左右长的根尖,滴1-2滴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10~15min 后,加上盖玻片,覆以吸水纸常规压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蚕豆根尖的结构;2. 学习并掌握蚕豆根尖的制片技术;3. 探讨不同处理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蚕豆根尖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其结构简单,易于观察。
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本实验通过观察蚕豆根尖的结构,了解不同处理对根尖细胞的影响,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蚕豆、酒精、盐酸、醋酸洋红染液、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剪刀、解剖镜、显微镜等。
2. 实验试剂:95%酒精、15%盐酸、醋酸洋红染液。
四、实验步骤1. 取新鲜蚕豆,用剪刀剪去根尖,放入装有95%酒精的试管中浸泡30分钟,以固定细胞。
2. 将浸泡好的蚕豆根尖放入装有15%盐酸的试管中,在室温下处理30分钟,以解离细胞。
3. 将解离好的蚕豆根尖取出,用蒸馏水清洗3次,去除多余盐酸。
4. 将清洗干净的蚕豆根尖放入装有醋酸洋红染液的试管中,染色5-10分钟。
5. 将染色的蚕豆根尖取出,用蒸馏水清洗3次,去除多余染液。
6. 将清洗干净的蚕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用镊子轻轻压扁,盖上盖玻片。
7. 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根尖的结构,记录不同处理对根尖细胞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尖结构观察(1)根冠:位于根尖的最前端,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
(2)分生区:位于根冠之后,细胞较小,排列紧密,细胞核较大,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
(3)伸长区:位于分生区之后,细胞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4)成熟区:位于伸长区之后,细胞停止伸长,分化形成导管和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 不同处理对根尖细胞的影响(1)空白对照组:蚕豆根尖细胞结构正常,无异常现象。
(2)酒精处理组:蚕豆根尖细胞结构出现变形,部分细胞核变大,染色体凝聚。
(3)盐酸处理组:蚕豆根尖细胞结构出现严重变形,部分细胞核破碎,染色体断裂。
(4)醋酸洋红染液处理组:蚕豆根尖细胞结构正常,染色体染色均匀。
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实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检测洗衣粉的毒性姓名:马丽同组者:李哲指导教师:郝雪峰(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112班)摘要微核(micronucleus,MCN)是真核生物细胞经各种理化因子作用后引起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1/20,染色与主核一样或稍浅。
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或落后染色体,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
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微核。
[1] Abstract Micronucleus (MCN, micronucleus) is eukaryotic cells by various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caused by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d in a form of interphase cells. In interphase cells micronucleus assumes the circular or elliptic, free from the main nuclear, nuclear 1/3 ~ 1/20 size should be in the main, dyeing and the main nuclear as or slightly shallow. Generally considered microkernel byacentric chromosome fragment or lagging chromosomes, in the late division could not enter the nucleus, formed the main nuclear nuclear block. When the cells into the next phase split between, they condense into main small nuclear nuclear, namely the microkernel.[1]关键词蚕豆根尖微核洗衣粉染色体畸变千分率Keyword Broad bean root tipMicronucleus Washingpowder Chromosomalaberration Permillage引言掌握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的一般方法。
利用蚕豆根细胞微核技术检测洗发水的毒性09生物技术宁伟王晓刚太红桥刘经源摘要微核(micronucleus,MCN)是真核生物细胞经各种理化因子作用后引起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1/20,染色与主核一样或稍浅。
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或落后染色体,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
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微核。
[1]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Micronucleustest,MC-NT)技术是一种以染色体断裂及纺锤丝损伤为测试终点的植物微核检测方法。
它是一种应用于监测环境致突变物对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产生危害的技术,并从细胞遗传学水平上探讨植物遗传物质的改变状况与环境污染,也可以检测淡水环境的质量。
[2]关键词蚕豆根尖微核洗发水千分率蚕豆是一种很好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材料。
它的染色体为六对相当大的染色体,而且根尖含有较多的分裂相细胞,非常适合显微观察。
目前,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在环境致突变性检测/监测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它的可靠性和灵敏性较高,且本底较低,这对于一种致突变性检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它的检测物谱较广。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镜检细胞微核时,应按下列标准计数微核:(1)凡主核大小1/3以下,与主核分离的小核;(2)小核的着色与主核相当或稍浅;(3)小核形态可为圆形,不规则等。
[3]1. 实验目的掌握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的一般方法。
并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对洗发水的毒性状况给出客观的评价,同时表明蚕豆根尖细胞MCN对胁迫很敏感,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可用于洗漱用品的安全监测。
2. 材料与方法2.1实验材料蚕豆种子、洗发水、显微镜、镊子、培养皿、剪刀、载玻片、盖玻片、烧杯、Carnoys固定液、盐酸酒精解离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NaN3等。
实验六蚕豆根尖微核检测技术一、实验目的⒈了解微核测试原理和毒理遗传学意义。
⒉学习蚕豆根尖的微核测试技术。
二、实验原理微核(micronucleus,MCN)是真核生物细胞经各种理化因子作用后引起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1/10,染色与主核一样或稍浅。
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无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或落后染色体,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主核之外的核块。
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它们便浓缩成主核之外的小核,即微核。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松滋青皮蚕豆、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烧杯、Carnoys固定液、1mol/L盐酸、改良苯酚品红染液、NaN3。
四、方法与步骤⑴浸种催芽:择饱满、均匀的种子,洗净后用蒸馏水常规浸种、催芽24~30h,此期至少换水2次;待种子充分吸胀后,移入铺有干净、双层湿纱布的托盘内培养。
⑵用被检测液处理根尖:当初生根长到1~2cm时,选初生根生长良好的蚕豆6~8粒,分别放入蒸馏水(CK)、0.4mmol/L、0.8mmol/L、1.2mmol/L 的NaN3中染毒8~12h。
⑶根尖细胞恢复培养:处理后的种子用蒸馏水(自来水)浸洗3次,每次2~3 min;将处理液洗净后,置于湿棉花上恢复22~24h;同时均设蒸馏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组。
以上温度均为25℃。
⑷根尖细胞固定:将恢复后的种子,从根尖顶端切下1~1.5cm长的幼根,用Carnoys固定液固定20~24h。
固定后的根如不及时制片,可换入70%的酒精溶液中置4℃冰箱中保存备用。
℃下酸解8min,幼根软化即可。
⑸酸解:用1mol/L盐酸在60±5⑹染色:吸去盐酸,用蒸馏水浸没幼根3次,每次1~2分钟。
最后浸于水中。
制片前取出置载玻片上,截下1~2mm左右长的根尖,滴1-2滴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10~15min后,加上盖玻片,覆以吸水纸常规压片。
蚕豆根尖微核实验摘要:本实验用洗发水诱导蚕豆根尖发生畸变,通过固定、酸解、,染色、压片、镜检等一系列过程观察蚕豆根尖细胞核及微核,通过微核的数量判断洗发水对人体毒害作用的大小。
由于产生的微核数量与外界诱变因子的强弱成正比,因此可用微核实验来评价各种诱变因子对生物遗传物质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蚕豆根尖微核卡诺固定液吉姆萨染液前言:随着相关研究人员的一系列实验表明:日常用品中的一些物质会对植物细胞尤其是分生组织细胞产生明显影响,它们会破坏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导致微核的产生,破坏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微核(micronucleus,简称MCN),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类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细胞间期,微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1/3以下,着色与主核一致或稍浅,呈圆形或椭圆形。
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是由于根尖细胞在分裂时受到外界诱变因子作用,形成的不随细胞分裂进入细胞核的染色体片段。
以观察细胞中微核的形成来检测遗传毒物,称为微核实验。
利用蚕豆根尖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微核测试,可准确的显示各种处理诱发畸变的效果,并可用于污染程度的监测。
目前微核测试已经广泛应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化学诱变剂、新药试验、染色体遗传疾病及癌症前期诊断等各方面。
1.材料1.1实验材料:蚕豆(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大,DNA含量高,对诱变因子反应敏感)1.2实验药品:1mol/L盐酸、固定液(乙醇、冰醋酸3:1配制)、吉姆萨染液1.3实验用具:显微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盆、纱布、烧杯、水浴锅等2.步骤2.1 浸种催芽将试验所用适量蚕豆放入盛水烧杯盆中,在室温下浸泡1d。
种子吸胀后,用温润纱布松散包裹蚕豆置盆中,保持温度催芽2d,此时根长出将近约1.5cm。
2.2 毒性处理选取根生长良好,根长一致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放入盛有被测洗发水的盆中,被测液浸没根尖即可。
另一组放入盛有自来水的盆中培养,做对照组。
城市垃圾焚烧底灰的蚕豆根尖微核实验
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人口的集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都市的垃圾量正在逐年增加。
焚烧法较填埋、堆肥两种方法具有所需场地小, 且焚烧中产生的热量可用来供热、发电, 以及焚烧后的灰可再利用于农业及建筑业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
城市垃圾焚烧灰中含有的重金属及微量毒性有机物可能随处置或再利用而暴露于环境, 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 已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们采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 从遗传毒性这一侧面来评价城市垃圾焚烧底灰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为其处置或再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同时探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在检测焚烧底灰等复杂混合物遗传毒性方面的可行性。
选材理由:城市垃圾焚烧底灰几乎不需成本,容易得到。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城市垃圾焚烧炉底灰, 蚕豆
1. 2 试验方法
焚烧炉底灰的浸泡:
分别用200 ml 的蒸馏水( pH= 7) 、模拟酸雨( pH= 5的HNO3溶液) 、酸溶液( pH= 3的HNO3溶液) 及0. 5%Na2EDTA溶液浸泡5g灰样,半个月后, 取上清液作蚕豆根尖微核试验。
微核试验: 取上述浸泡液按常规方法进行。
另设:空白( 蒸馏水) , 模拟酸雨( pH= 5的HNO3溶液),( pH= 3的HNO3溶液) 及0. 5%Na2EDTA溶液。
每个剂量组镜检5个根尖, 计录微核细胞并计算微核千分率。
1. 3 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以x- s 表示, 显著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检验, 检验水准 α= 0. 05。
用Origin 7. 0软件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