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Q经济订货ppt
- 格式:ppt
- 大小:843.00 KB
- 文档页数:20
经济订货批量经济订货批量(ECOnoiDiCOrderQUantity,EOQ)又称整批间隔进货模型、EoQ模型目录I经济订货批量概述2经济订货批量根本公式2.1订货费用1.2存贮及其他费用3经济批量的计算4计算经济订货批量最有效的方法[I]5EOQ延伸⑴6间断订货批量[1]7对经济批量方法的评价[2]9参考文献经济订货批量概述经济订货批量(EoQ),即EconomicOrderQUanIity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
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本钱和储存本钱之和最小化。
订货批量概念是根据订货本钱来平衡维持存货的本钱。
了解这种关系的关键是要记住,平均存货等于订货批量的一半。
因此,订货批量越大,平均存货就越大,相应地,每年的维持本钱也越大。
然而,订货批量越大,每一方案期需要的订货次数就越少,相应地,订货总本钱也就越低。
把订货批量公式化可以确定精确的数量,据此,对于给定的销售量,订货和维持存货的年度联合总本钱是最低的。
使订货本钱和维持本钱总计最低的点代表了总本钱。
上述讨论介绍了根本的批量概念,并确定了最根本的目标。
简单地说,这些目标是要识别能够使存货维持和订货的总本钱降低到域低限度的订货批量或订货时间。
购进库存商品的经济订货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购、存库存商品的相关总本钱最低的每批订货数量.企业购、存库存商品的相关总本钱包括购置本钱、相关订货费用和相关储存本钱之和。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最常采用的货物定购方式.该模型适用于整批间隔进货、不允许缺货的存储问题,即某种物资单位时间的需求量为常D,存储量以单位时间消耗数量D的速度逐渐下降,经过时间T后,存储量下降到零,此时开始定货并随即到货,库存量由零上升为最高库存量Q,然后开始下一个存储周期,形成多周期存储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根本公式根本公式是:TC(Q)=PR+*+弩警嗡(四詈+弩)=。
专题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EOQ模型)一、关于存储论1.为什么要储存?联系到餐饮业,前讲讲授过了。
储存物品的现象是为了解决供应(生成)与需求(消费)之间的不协调的一种措施,这种不协调性一般表现为供应量与需求量和供应时期与需求时期的不一致性上,出现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
与存储量有关的问题,需要人们做出抉择,在长期实践中人们摸索到一些规律,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专门研究这类有关存储问题的科学,构成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叫做存储论(inventory),也称库存论。
2.存储论的基本概念:(1)需求:从存储中取出一定的数量,使存储量减少,是存储的输入。
需求有间断式的,有连续均匀的;有的需求是确定性的,有的需求是随机性的。
(2)补充(订货或生产):存储的输入。
存储论要解决的问题是:多少时间补充一次,每次补充的数量应该是多少。
(3)费用:存储费;订货费;生产费;缺货费(4)存储策略:决定多少时间补充一次以及每次补充数量的策略称为存储策略。
抽象为数学模型,把复杂问题尽量加以简化。
存储模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确定性模型,即模型中的数据皆为确定的数值;另外一类叫作随机性模型,即模型中含有随机变量,而不是确定的数值。
一个好的存储策略,既可以使总费用最小,又可以避免缺货影响生产(或对顾客失去信用)。
二、存储模型简介1.存储模型(1)确定性存储模型:模型一——不允许缺货,备货时间很短;模型二——不允许缺货,生产需要一定时间;模型三:允许缺货,备货时间很短;模型四——允许缺货(需补足缺货)、生产需一定时间;价格有折扣的存储问题。
(2)随机性存储模型:模型五——需求是随机离散的(定期订货法);模型六——需求是连续的随机变量(定点订货法,(前)永续盘存法);模型七——(s,S)型存储策略(结合五六模型,达到s订货,是存储量达到S);模型八——需求和备货都是随机离散的。
2.模型一:不允许缺货,备货时间很短(最简单,以它为了讲解)EOQ模型的出发点和假设如下:1.EOQ模型涉及两种费用:一是采购费用。
项目八•任务二:合理库存量的确定方法。
•任务四:订货点技术。
•商品平均库存额=年度计划销售额/行业标准周转率•月初库存额=年度平均库存额x0.5x(1+季节指数)•季节指数=该月销售目标(计划)/月平均销售额•交叉比率=商品周转率x毛利率x100%•交叉比率通常以每季为计算周期,交叉及周转率,其比率低的优先淘汰商品。
交叉比率数值愈大愈好,因它同时兼顾商品的毛利率数值愈大,表示毛利率高且周转又快。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EOQ),即Economic Order Quantity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
•正确的订货数量要使同发出订单的次数有关的成本与同所发订单的订货量有关的成本达到最好的平衡。
当这两种成本恰当地平衡时,总成本最小。
这时所得的订货量就叫做经济批量或经济订货量(EOQ)。
EOQ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最早由F.W.Harris于1915年提出的,该模型有如下假设: (1)需求率已知,为常量.年需求量以D表示,单位时间需求率以d表示. (2)一次订货量无最大最小限制.(3)采购,运输均无价格折扣. (4)订货提前期已知,为常量. (5)订货费与订货批量无关. (6)维持库存费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 (7)补充率为无限大,全部订货一次交付. (8)不允许缺货. (9)采用固定量系统.C=单位订货成本(元/次)D=某库存物品的年需求量(件/年)K ,PF=单位库存平均年度保管费用(元/件,年)P=单位采购成本(元/件)F=单件库存保管费用与单件库存采购成本之比由此可以得出:年最佳订货次数:N=D/Q*(次)订货时间间隔:t=365/N (天)与订货相关的存货总成本:TC= 公式PF CD K CD /2/2 •Q*=公式推导以一个配药厂为具体例子推导:企业一年的总费用计算公式=商品的总进价+全年的保管费+全年订货手续费=每箱进价*销售总箱数+(每箱年保管费/2*销售总箱数)/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手续费*订货次数这里订货次数是个未知量F=P*D+(K/2*D)/n+C*n (n是未知数)•F=P*D+(K/2*D)/n+C*n (n是未知数)•根据高中代数不等式定律(K/2*D)/n=C*n ,F 有最小值•所以最合理订货次数n=√(K*D/(2*C))•最小总费用Fmin=P*D+√(2*K*D*C)•采购周期T=1/n= 1/√(K*D/(2*C))•每次采购量Q=D/n=D/ √(K*D/2*C) =√(2C*D/K)•C=单位订货成本(元/次)•D=某库存物品的年需求量(件/年)•K,PF=单位库存平均年度保管费用(元/件,年)•P=单位采购成本(元/件)•F=单件库存保管费用与单件库存采购成本之比•n=订货次数折扣订货批量•1、确定最后一个点n 的经济订货批量Q n *并与折扣点的订货量Q n 作比较。
项目八•任务二:合理库存量的确定方法。
•任务四:订货点技术。
•商品平均库存额=年度计划销售额/行业标准周转率•月初库存额=年度平均库存额x0.5x(1+季节指数)•季节指数=该月销售目标(计划)/月平均销售额•交叉比率=商品周转率x毛利率x100%•交叉比率通常以每季为计算周期,交叉及周转率,其比率低的优先淘汰商品。
交叉比率数值愈大愈好,因它同时兼顾商品的毛利率数值愈大,表示毛利率高且周转又快。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订货批量(EOQ),即Economic Order Quantity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
•正确的订货数量要使同发出订单的次数有关的成本与同所发订单的订货量有关的成本达到最好的平衡。
当这两种成本恰当地平衡时,总成本最小。
这时所得的订货量就叫做经济批量或经济订货量(EOQ)。
EOQ模型•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最早由F.W.Harris于1915年提出的,该模型有如下假设: (1)需求率已知,为常量.年需求量以D表示,单位时间需求率以d表示. (2)一次订货量无最大最小限制.(3)采购,运输均无价格折扣. (4)订货提前期已知,为常量. (5)订货费与订货批量无关. (6)维持库存费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 (7)补充率为无限大,全部订货一次交付. (8)不允许缺货. (9)采用固定量系统.C=单位订货成本(元/次)D=某库存物品的年需求量(件/年)K ,PF=单位库存平均年度保管费用(元/件,年)P=单位采购成本(元/件)F=单件库存保管费用与单件库存采购成本之比由此可以得出:年最佳订货次数:N=D/Q*(次)订货时间间隔:t=365/N (天)与订货相关的存货总成本:TC= 公式PF CD K CD /2/2 •Q*=公式推导以一个配药厂为具体例子推导:企业一年的总费用计算公式=商品的总进价+全年的保管费+全年订货手续费=每箱进价*销售总箱数+(每箱年保管费/2*销售总箱数)/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手续费*订货次数这里订货次数是个未知量F=P*D+(K/2*D)/n+C*n (n是未知数)•F=P*D+(K/2*D)/n+C*n (n是未知数)•根据高中代数不等式定律(K/2*D)/n=C*n ,F 有最小值•所以最合理订货次数n=√(K*D/(2*C))•最小总费用Fmin=P*D+√(2*K*D*C)•采购周期T=1/n= 1/√(K*D/(2*C))•每次采购量Q=D/n=D/ √(K*D/2*C) =√(2C*D/K)•C=单位订货成本(元/次)•D=某库存物品的年需求量(件/年)•K,PF=单位库存平均年度保管费用(元/件,年)•P=单位采购成本(元/件)•F=单件库存保管费用与单件库存采购成本之比•n=订货次数折扣订货批量•1、确定最后一个点n 的经济订货批量Q n *并与折扣点的订货量Q n 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