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行的民间鬼怪文化
- 格式:doc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26
日本异类想象之妖怪文化摘要:妖怪是日本文化中一类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人类来说他们可以被称之为异类。
日本从古代到现代不同时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妖魅传说,身处与孤岛的日本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的神秘和恐惧,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便在脑海中塑造了异度空间的超现实异类,日本民众心目中的这些异类主要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别:幽灵与妖怪。
幽灵是人们死后灵魂出窍四处游走,前身是人类,肉体死去灵魂没有归依,便四处飘荡;妖怪则是民众自然崇拜和自然信仰的结果,人们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修炼千百年便成了妖精。
女鬼、娃娃和妖怪这些具有独特地域风情的文化特色通过日本民众的想象表达出了内心的欲望与恐惧。
关键词:女鬼妖精;日本娃娃;妖怪物语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多姿多彩的空间,存在着有血有肉的人类,而在神话、小说、动漫和戏剧中,存在着另外一个国度,黑暗阴森的环境中充斥着死亡和异类。
上古时代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们对于亡灵世界的想象,谁也没去过,谁也没有真正的看见,但是却始终没有停止对异类世界的疑惑与好奇。
日本大和民族自身就有着较为深厚的死亡情节,随着互通有无,受到中国上古文化的影响,大和民众根据自身岛国的独特因素,勾勒塑造了自己别具特色的异类文化,这些幽灵妖魅成为了日本各类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幽灵妖魅(一)死后幽灵妖怪文化中有这样的说法,人死后便成为了鬼,变成了幽灵,但是并非只有死后才可以灵魂出窍,死后的灵魂就做死灵,那么活着时候灵魂游离就是生灵,生灵和死灵都属于幽灵。
幽灵可以四处飘荡,而妖怪则有固定的“蹲点”,它们就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如果有人走过去,就会撞见它,不论与它之前有没有渊源。
幽灵的故事大多与仇怨有关,又是因果关系,而在妖怪的故事中不存在是非对错,它就是偶然的出现在人们面前,哪怕之前没有恩怨情仇。
(二)生灵与死灵幽灵中的生灵与死灵都属于灵魂,他们的内涵较为模糊,不论生灵还是死灵,在故事中出现的缘由不是恩仇就是怨恨。
一旦有了怨恨幽灵就会给人下诅咒,许多电影中都有这样的片段,例如《午夜凶铃》中,导火索是一盒录像带,凡是看过的人都会被下诅咒,接下来就是灵魂出来索命,人们一个接着一个死去没有休止。
日本妖怪文化所谓妖怪,在日语字典上解释为人类智慧不能解释的奇怪的现象或者异样的物体。
日本传统的民间信仰认为,超出人类理解奇怪、异常的现象或因此引起的,具有非日常的不可思议的力量的事物,都被称之为妖怪或者魔物、怪物。
根据日本学者诹访春雄的研究, 日本人心目中的“异类”大致有两种: 一是生前曾是人类的“幽灵”;一是本身就属于“非人”的“妖怪”。
前者源于对死去祖先的敬畏, 也就是“祖灵信仰”;后者则来自各民族较为普遍的一种“万物有灵”的观念, 诹访春雄称之为“自然神信仰”。
1 h5 o! K7 n' g$ K9 d" d3 w/ ~6 Q8 I$ K: @在西方文化圈的民间传说中,所谓“妖怪”大致指的是妖精。
而文化人类学上的万物有灵论中的“妖怪”则包含了妖怪和妖精。
中国文化中的“妖怪”,妖怪一般包括了妖鬼、妖精、妖魔、妖魅、妖灵。
关于幽灵,是指死者的灵魂,这一点虽然与日本相同,但是中国的“幽灵”指鬼与鬼神的意味更强,类似于日本的“夜叉”。
可以看出,虽然日本使用的起源于中国的汉字——“妖怪”,但意思并不相同。
对日本文化颇有体验与感触的周作人也曾提到:“日本的所谓‘鬼’, 与中国所说的很有些不同, 仿佛他们的鬼大抵是妖怪, 人死为鬼则称为幽灵, 古时候还相信人如活着, 灵魂也可以出现, 去找有怨恨的, 有时本人还不觉得, 这就叫做生灵, 与死灵相对”, 对于“幽灵”与“妖怪”的差别, 周作人也有简明扼要的论断:“怪物必定蹲在一定的地方, 你如若走到哪里去, 就得碰上它, 不管你和它有没有恩怨。
所以幽灵的故事动不动就成为讲因果,而谈妖怪的却是全由于偶然,可以变化无穷”。
# q+ P, C% Z( G% j, C6 p! M“当岩石草木会说话的时候,妖怪就已经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
日本妖怪的产生,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民间流传的经典鬼故事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很多东西,所以在日本的文化中也有很多有关鬼的传说故事。
今天店铺分享的是日本民间流传的经典鬼故事,希望你会喜欢。
日本的经典鬼故事1、花子在二战时期,美日的战争日本被大面积轰炸。
花子就是当时因为被困在厕间无法跑去防空洞而葬身火海。
当时被困时,她使尽全力的求救但同学与教员都各顾自己逃命无人去搭救她。
花子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流传很多学生深夜在学校内的女厕中听到“打不开,怎么打不开”地声音,更有甚至传言见到过花子。
传言她是个14岁左右的女孩,两眼和口黑洞,穿着连衣裙。
见过她的人轻则昏倒在厕间中直到被他人发现。
重则神秘失踪,传说是被花子带进厕间的马桶地漏下的地狱去了。
据说越是历史越久建筑越旧损的校园越容易碰到花子。
2、跑道上的幽灵这个传说有很多个版本,这里就讲几个最常见的。
第一个如果傍晚太阳落下后你还在校园操场的跑道上跑的话,身后就会追上来一个人跑到你前面。
而且你怎么加速都超不过他,据说他会在到达操场的终点后折返回来把你的双脚给割掉,除非你能紧紧的跟住他让他到终点后来不及回身。
据说万一你中途放弃或退出,那以后只要你一跑步他就会出现在你身后侍机砍你的双腿。
另一个版本是在学校的泳池,如果傍晚太阳落下后你还里面游泳就会出现一个人。
和你比赛游泳。
你若赢他便会离开。
要是输了就会溺水身亡。
3、XXX神社的剑灵这个传说是讲在日本各地都有许多神社,它们大多都是为封印或镇压鬼魂所建造的。
其中有些是供奉地不是神灵而是武器,这些武器要么就是做为砍头时用的刑具,要么就是历代名人刨腹的名刀。
这些武器上积聚了大量的怨气,如果一不小心碰坏了结印的话那就完了。
由怨气形成的厉气与刀剑本身的杀气结合出来的鬼怪几乎是无法制服的,也就是说被它们盯上就意味着只有死。
4、钢镰这是一种长着类似人面,虾身的妖怪。
它居身在茂密的竹林里,通常出没在竹林中的水潭附近。
一旦有少女到河边梳洗时,它就挥舞两个巨嵌般的鏊剪去少女美丽的长发。
日本侦探小说---必须知道的日本鬼怪传说猫妖据说猫有九条命,当猫养到9年后它就会长出一条尾巴,每9年长一条,一直会长9条,当有了9条的猫又过了9年就会化成人形,这时猫才是真正有了9条命,在中国也叫九命猫妖。
雨女雨天,一女子立在雨中,如果这时候有男子向她微笑,示意她共用一把伞的话,那她就会永远跟着他。
此后,该男子就会一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为普通人难以抵挡这么重的湿气,所以不久就会死去。
河童在日本稻河神社附近都有一个小湖,名救身湖,湖中常有河童出现,由于河童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所以有很多的说法,比较常见的是:鸟头人身着有龟壳,头顶有一碗状的凹镜,内有满水,如其生命,水无则死,双手相通可伸缩,能以屁的力量飞天。
在《百鬼夜行》《百物志》《万鬼录》《妖怪物语》等常常见的民俗书籍中都有记载。
鬼一口在高桥叶介的学园怪谈里出场过,就像某种深海鱼类头前面那个发光的诱饵一样,美女是鬼首前面的诱饵,长在它的长舌头上,作出快被吞噬的惨状引诱人来救她,然后把人吃掉。
黑冢又叫窃尸鬼,见《百鬼夜行》。
是一个活动在坟地里的鬼,它会把刚刚死去不久的人的尸体偷出来送到其家里吓人,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鬼,有时候又会只砍下尸体的某个部位,所以也有人叫它解尸鬼青行灯出自《百鬼夜行》(日),最早的传说是在日本江户时期,据说外貌不一,可是都是非常可怕的鬼怪,他本来不是人,而是地狱的小鬼,常常在冥界门口徘徊,会变成我们熟悉的人的样子教唆人们玩一种叫百鬼灯的游戏,(百鬼灯:就是点100只白蜡烛,然后大家依次讲一个自己经历过的诡异而且恐怖的事情,每讲完一件就吹灭一只蜡烛,而第100个故事都是由主持的人讲,当最后的蜡烛熄灭时,所有参与游戏的人都将被带到地狱)把人拉入鬼门,所以在日本被称为比较危险的妖怪(日本认为鬼是神的分支,所以把好多东西说成妖怪)座敷童子这是个好鬼,常和小孩子玩,如果你的小孩子一个人笑的呵呵的,还跑来跑去,仿佛有人和他玩,那么就是在和座敷童子玩呢。
百鬼夜行百鬼夜行,这是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传说。
在日本的民间信仰中,有这样一个传说,那就是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世界上的百鬼们会从他们隐藏的归宿中出来,游走于人间。
当夜幕降临,人们小心翼翼地关上窗户,熄灭室内的灯火,以避免百鬼们的干扰。
他们相信,在这个特殊的夜晚,鬼怪们会在人们的梦中出现,或者与人进行互动,传递某种信息。
百鬼夜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日本的神话传说,而七月十五也是日本的鬼节。
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会祭奠祖先并祈求来年的平安。
这个节日名为“盂兰盆会”,并且流传至今。
同时,人们也相信在这个夜晚,那些已故的亲人的灵魂会重新回到人间,与家人一同欢庆。
然而,百鬼夜行并不只限于亲人的灵魂。
传说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鬼怪,如妖狐、恶鬼、幽灵等等。
这些特殊的生物在平常的日子里都是隐匿于暗处的,只有在特定的日子或者特殊的场所才会现身。
百鬼夜行便是其中之一。
关于百鬼夜行的描绘出现在许多古老的文物和传说之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江户时代的画家鳥居清信所画的《百鬼夜行図巻》。
这幅画作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百鬼形象,妖艳而又可怖。
在这幅画面中,我们可以见到妖狐、天狗、怨灵等神秘的生物,在静默的夜晚中飞驰而过。
百鬼夜行的传说也在许多文学作品和戏剧中被广泛运用。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夏目漱石的小说《夜行记》。
这个小说以一个富家少爷与一名鬼怪的交流为主线,描绘了人与鬼之间的情感纠缠与矛盾。
小说中的百鬼夜行成为了主角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而百鬼则象征了人性中的诱惑和欲望。
百鬼夜行不仅仅是一个传说,它还反映了日本人对于超自然力量和灵异现象的好奇和敬畏。
在古代,人们相信幽灵和妖怪的存在,并且觉得它们是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
因此,在百鬼夜行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会设置祭台,为百鬼们准备食物和饮品,以此来慰藉他们的孤寂。
这种做法也被认为是对死者的尊重和怀念的一种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鬼夜行的传说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并被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和解读。
有人认为百鬼夜行是一种自我反省的机会,人们可以通过与鬼怪的交流来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欲望。
日本的鬼怪传说与民俗文化日本是一个充满神秘和传说的国家,其鬼怪传说和民俗文化深深地根植于日本人的生活中。
这些传说和文化不仅反映了日本人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道德价值观的追求。
在日本的鬼怪传说中,有许多著名的鬼怪角色,如妖怪、妖精和幽灵。
其中最著名的鬼怪之一就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妖怪”。
妖怪是一种具有超自然力量和形态的生物,它们可以在人类世界和妖界之间自由穿梭。
妖怪在日本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有善良的妖怪,也有邪恶的妖怪。
人们相信,妖怪可以给人们带来好运,也可以给人们带来厄运。
除了妖怪之外,日本的鬼怪传说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妖精和幽灵。
妖精是一种小巧玲珑的生物,它们通常居住在山间、森林或水边。
妖精以其美丽和神秘的外表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人们相信它们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智慧。
幽灵则是一种灵魂的存在,它们通常与死者有关。
人们相信,幽灵可以在人间出没,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信息和预兆。
这些鬼怪传说和民俗文化反映了日本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道德价值观的追求。
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相信自然界中存在着无数的神灵和力量,这些力量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因此,人们对自然界中的神灵和力量充满了敬畏和敬意。
同时,日本人还相信,通过遵守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他们可以与神灵和力量和谐共处,并获得幸福和福祉。
除了鬼怪传说之外,日本的民俗文化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是指一种特定地区或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传统习俗和风俗。
在日本,民俗文化包括各种各样的节日、庆典和仪式,如正月、七夕、盆节等。
这些节日和庆典不仅是人们娱乐和放松的方式,也是人们表达感恩和祈福的方式。
正月是日本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标志着新年的开始。
在正月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如除旧布新、祭祀祖先、互赠礼物等。
这些活动旨在祈求来年的好运和幸福。
七夕是日本的一个浪漫节日,人们相信,七夕这一天,天上的织女和牛郎会相会,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向牛郎织女祈愿幸福和爱情。
一介绍1 动植物物品化妖:由于日本本土的宗教神道教的缘故, 日本人信奉万物皆有灵, 动物植物乃至无机物经过岁月洗礼会变成妖。
只要是生活中的道具, 用品经过一两百年都能变成妖怪。
这其实暗含一种要珍惜身边器物, 不要弃之不顾的意味。
帚神扫帚在日本,不仅是一种扫除工具,也被用于各种祭祀活动,是神圣的器物,因此帚神也被视为吉祥的神。
最初叫“母木”,人们将它和生产联系在一起,认为它可以保佑孕妇顺利生产。
在日本有这样的习俗,他们会把扫帚倒立在产妇身边,或者通过扫帚拂过产妇的肚子以求平安。
灯笼骨伞用久了的油纸伞化成的妖怪,可以呼风唤雨,在雨中显出原形,只在人们的梦里出现。
鼬鼬其实黄鼠狼,以老鼠等小动物为食。
有时也会偷穿到人的家里偷剩饭。
他和狐、狸一样喜欢骗人,不过据说他在骗人,说会注视人的眉毛,所以如果遇上鼬,只要把自己的眉毛用唾液弄湿就没事儿了。
鼬聚集时可以从口中吐火引起火灾,逃跑时会放出臭屁来掩护。
在日本传说见到它,或者听到它的声音,会有厄运降临。
动漫《火影忍者》中主角的哥哥名字就叫鼬,可以查一查命名和有这种妖怪有没有关系。
狸狸猫是日本妇孺皆知的传统怪物,而日本传说中的狸猫其实是日本貉,山猫,穴熊等多种动物。
传说中喜欢恶作剧,喜欢变身,但变身的手法很蹩脚。
还能用幻术,将树叶变成钱币。
不过狸也并非只干些捣蛋的事儿,有的受到人类的帮助后还会报恩。
不过不管是报恩也好,捣蛋也好,最后都会被人类识破,这就是狸有趣的地方。
“文福茶釜” 传说山中学住着一家狸猫,生活非常清苦。
有一天家里没有任何吃的了,父亲狸就想个办法将自己变为茶壶后,让妻子拿到市场上去卖掉,再买些吃的回来,而自己,找机会再变回原身逃回来。
他们按计划成功地卖掉了丈夫变成的茶壶,买主是寺院的住持。
到了晚上,茶壶打算变回真身,逃回家里时,却发现怎么也逃不回去了,费了半天假,却只变成了半壶半狸,就在这时被住持发现了。
经过对其欺骗行为的一番唐僧式的教育后,住持也试着帮他变回真身,但不管怎样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好建议他不如就作为茶壶留在师院,中不仅可以受人供奉,还有贡品,可以拿回家去给家人吃。
海外艺术 |2当时产生了许多诸如怪奇图鉴等专门描绘妖怪传说的绘卷。
这种绘卷因其细腻精致的画风,更是迅速地让妖怪文化渗透到了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当中。
与中国不同,日本的民间和官方并不反感和排斥妖怪文化。
一千多年来,颇有一些画鬼怪题材的画家,他们的画作给具象化了看不见摸不着的鬼。
妖怪画家之中最为出名的是狩野派的鸟山石燕,其代表作就是名誉全球的《百鬼夜行图》[2]。
所谓的“百鬼夜行”是古代的一个传说。
那个时候,日本人以为鬼和人住的地方是重叠的,只是人类在白天活动,妖怪们则只能在深夜出没。
明治维新后,受到“文明开化”思潮的影响,妖怪们被冠以“迷信”“旧时代的遗物”等名号,成为了笑柄一般的存在。
原本累积至江户时代的妖怪传说,成为没有价值、缺乏文化的象征,遭到社会各阶层大多数人的排斥与舍弃。
到了战后,日本妖怪的形象也随着日本动漫和电影事业的发展更向可爱与人性化的方向靠拢。
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妖怪漫画家就是水木茂。
其代表漫画《鬼太郎》更是风靡全球。
此后同类型的妖怪漫画也人气火爆,各大杂志相继出版连载。
而近年来,日本的妖怪走向了两个极端。
一种是继续保持讨人喜欢的可爱精灵形象,另一种则是依靠现代高科技营造出恐怖氛围。
时至今日,“妖怪”俨然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标签。
不仅以宫崎骏、京极夏彦、梦枕貘等大师为代表创作的妖怪文化相关作品受到了广泛关注,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妖怪博士”资格认证考试以及妖怪相关的节庆等等也颇具人气。
对于日本现代创作人来说,“妖怪”已经不再是恐惧的代名词,而是一种人与万物和谐相处的信仰。
给予他们灵感,让他们创作出更多温暖人心、引人深思的作品。
3 日本的代表性妖怪据一些学者研究,日本妖怪的原型有70%来自中国、20%来自古印度,来自日本本土的只有10%[3]。
自平安时代起,日本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这也让中国的妖怪文化得以传到日本,并得到了日本人广泛认可。
在前文提及的《百鬼夜行》之中,大量妖怪形象就是撷取了中国道家“物久成精”的概念。
日本侦探小说---必须知道的日本鬼怪传说猫妖据说猫有九条命,当猫养到9年后它就会长出一条尾巴,每9年长一条,一直会长9条,当有了9条的猫又过了9年就会化成人形,这时猫才是真正有了9条命,在中国也叫九命猫妖。
雨女雨天,一女子立在雨中,如果这时候有男子向她微笑,示意她共用一把伞的话,那她就会永远跟着他。
此后,该男子就会一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为普通人难以抵挡这么重的湿气,所以不久就会死去。
河童在日本稻河神社附近都有一个小湖,名救身湖,湖中常有河童出现,由于河童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所以有很多的说法,比较常见的是:鸟头人身着有龟壳,头顶有一碗状的凹镜,内有满水,如其生命,水无则死,双手相通可伸缩,能以屁的力量飞天。
在《百鬼夜行》《百物志》《万鬼录》《妖怪物语》等常常见的民俗书籍中都有记载。
鬼一口在高桥叶介的学园怪谈里出场过,就像某种深海鱼类头前面那个发光的诱饵一样,美女是鬼首前面的诱饵,长在它的长舌头上,作出快被吞噬的惨状引诱人来救她,然后把人吃掉。
黑冢又叫窃尸鬼,见《百鬼夜行》。
是一个活动在坟地里的鬼,它会把刚刚死去不久的人的尸体偷出来送到其家里吓人,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鬼,有时候又会只砍下尸体的某个部位,所以也有人叫它解尸鬼青行灯出自《百鬼夜行》(日),最早的传说是在日本江户时期,据说外貌不一,可是都是非常可怕的鬼怪,他本来不是人,而是地狱的小鬼,常常在冥界门口徘徊,会变成我们熟悉的人的样子教唆人们玩一种叫百鬼灯的游戏,(百鬼灯:就是点100只白蜡烛,然后大家依次讲一个自己经历过的诡异而且恐怖的事情,每讲完一件就吹灭一只蜡烛,而第100个故事都是由主持的人讲,当最后的蜡烛熄灭时,所有参与游戏的人都将被带到地狱)把人拉入鬼门,所以在日本被称为比较危险的妖怪(日本认为鬼是神的分支,所以把好多东西说成妖怪)座敷童子这是个好鬼,常和小孩子玩,如果你的小孩子一个人笑的呵呵的,还跑来跑去,仿佛有人和他玩,那么就是在和座敷童子玩呢。
⽇本⼈为何爱“拜⿁”2019-08-19东京⾸相官邸是⽇本著名⿁宅,过去曾发⽣多起凶杀命案,⼩泉纯⼀郎任⾸相时在搬进去之前,曾请巫师在⾸相府内⼤⾏法事,驱⿁神逐恶灵。
刚刚过去的万圣⿁节在⽇本之风靡,让欧美国家都感到吃惊。
今年⽇本万圣⿁节市场规模已达10亿美元(合61亿⼈民币),其风头已经盖过了情⼈节。
⽇本的“⿁魅”⽂化可谓登峰造极,科学主义的破除迷信运动,永远停留在客观世界⾥,在⽇本⼈的主观世界⾥,保留着对⿁怪的爱与怕。
与西⽅国家不同,⽇本参加⿁节的主⼒不是少年,⽽是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
在西⽅国家,每年的10⽉31⽇是“万圣节之夜”。
万圣节是西⽅国家的传统节⽇,也叫“⿁节”。
这个节⽇起源于宗教。
两千多年前,这个节⽇最初含义是“天下圣徒之⽇”。
⼈们相信,故⼈的亡魂会在这⼀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上找寻⽣灵,借此再⽣。
⽽活着的⼈则惧怕死魂来夺⽣,于是⼈们就在这⼀天熄掉炉⽕、烛光,让死魂⽆法找到活⼈,⼜把⾃⼰打扮成妖魔⿁怪,把死⼈之魂灵吓⾛。
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
西⽅万圣节有⼀个习俗“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乱),打扮成⿁精灵模样的孩⼦们提着南⽠灯笼挨家讨糖吃。
然⽽,⽇本⼈并不关⼼万圣节的⽂化或宗教背景。
令西⽅⼈诧异的是,⽇本万圣节怎么没有“Trick or treat”。
是的,他们更享受Cosplay(⾓⾊扮演)――Cosplay⽐较狭义的解释是模仿、装扮虚拟世界的⾓⾊。
虽然从经济数字上⽽⾔,⽇本万圣节消费的10亿美元不及美国的69亿美元,但是⽇本⼈五花⼋门、超越想象极限的服装让美国⼈都⾃叹失⾊,《⼤西洋⽉刊》写道:“对于⿁怪的热爱、仇恨、恐惧以及想象的程度,可能没有任何国家能与⽇本相⽐。
”西⽅⼈庆祝万圣节,会打扮成电影⾥的恐怖僵⼫,但在⽇本,除了扮演⿁怪,他们还拥有丰富的动漫⽂化。
⽇本的第⼀次⾓⾊扮演热潮发⽣在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
日本鬼怪传说故事1、红斗篷怪人在日本传说红色斗篷式缠绕在厕所的恶魔,当你上厕所的时候,如果碰巧遇到卫生纸被用光了,他就会出现问你想要红纸还是蓝纸,如果选红纸就会被他切成肉块,如果选蓝纸就会被他掐死。
2、犬鸣村庄一直有这样一个传说,这个村庄非常神秘,地处在偏远的荒山野岭中,村子的入口处有警示牌子,住在这里的人生活极其简陋无法,什么乱伦、吃人、杀人在这里变成很普通的事,在这里手机或者其他电子产品都无法使用,据说很多人到这里都没能安全离开。
3、裂口女如果在夜间独自行走的话,你会突然在街角遇到一个戴着口罩的女子,会问你我漂亮吗,你要是回答不是的话她会用一把大剪刀把你头剪掉,如果你回答是就会摘下口罩露出裂开的嘴巴再问你一次,回答不是就劈成两半,回答是就把你嘴巴剪成和她一样。
4、半身死灵传说一位少女在走地铁轨道的时候发生事故被撞成两半,死后由于极强的怨念利用自己残缺的身体进行报复,失去双腿的她移动速度很快,如果不幸被抓到就会被她用大镰刀砍成两半。
5、人柱在日本的古代文化中相信将活人密封在建筑中会让建筑更加稳固,作为献给神灵的祭品,将活人密封在柱子或者墙壁中让神灵感觉满意的话会保佑这个建筑维持更长时间。
6、托米诺的地狱据说这是一首死亡诅咒诗,描述的是关于一个坠入地域的人的故事,凡是大声读出这首诗的人都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就算能够侥幸活下来也会经常出现腹泻等症状。
7、阿菊人偶一位名叫阿菊的小女孩在很久很久以前被冻死了,死后她的魂魄就寄附在她生前的玩偶中,而这个玩偶的头发开始不断的生长出来,目前玩偶供养在日本万念寺中,没有人知道头发是怎么变长的。
8、牛之首在学校组织郊游的路上,老师突然给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牛首的恐怖故事,当老师开始讲的时候,所有的同学都开始尖叫起来并希望可以停止,但老师好像有点不受控制,当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发现司机和学生已经陷入昏迷口吐白沫,没过几天他们竟然都死了。
9、缝隙女孩据说缝隙女孩是生活在房间里缝隙中的鬼魂,如果有一天你与她眼神对视后,她将会问你要不要一起躲猫猫,第二次和她对视的时候就会被带向地域。
恐怖日本都市传说日本作为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
除了浪漫的樱花和秩序井然的社会,在这个神秘的国度里,还存在着许多引人入胜的都市传说。
这些传说传承了悠久的日本民间故事和神话,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在人们之间广为流传。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日本都市传说。
传说一:“Kuchisake-onna”(“口裂け女”)“Kuchisake-onna”是一个极具恐怖色彩的传说,被誉为日本最恐怖的都市传说之一。
据说,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中,有一位女子在一次严重的意外事故中被划伤了面部,她的嘴巴被划开了,形成了一个可怕的嘴裂。
而她就变成了“口裂け女”。
传说中,这个“口裂け女”经常出现在晚上,面带狰狞的她会戴着口罩,悄悄地接近行人。
她会问对方一个问题:“我漂亮吗?”如果对方回答“是”,她会把自己的面罩取下,露出恐怖的面容,再次问对方:“现在,我还漂亮吗?”如果对方回答“不是”,那么对方将被她杀害。
而如果对方回答“是”,她会用尖锐的刀子刺伤对方的嘴巴,使其变得和她一样可怕。
因此,遇到“口裂け女”成了日本人们的恐怖噩梦。
传说二:“Hachishakusama”(“八尺様”)“Hachishakusama”是一个鬼魂故事,说的是一个身高八尺(约2.4米)的巨大女性鬼魂的传说。
据说,这个鬼魂通过穿越穴道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选择一些年幼的孩子作为她的猎物。
“Hachishakusama”通常出现在晚上,她穿着带有古代风格的白色和袴子(一种传统的日本裤子),身穿一件白色的和服。
她利用她巨大的身躯和无嘴的脸,突袭并捉住无辜的孩子。
她会用她长长的手指来折磨和虐待她们,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恐惧。
这个传说在日本儿童之间广为流传,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注目的话题。
很多人甚至故意等到晚上去寻找这个鬼魂,以验证传说的真实性。
传说三:“Slit-Mouthed Woman”(“口裂け女”)“Slit-Mouthed Woman”是一则源自20世纪70年代的恐怖传说。
日本的妖怪文化摘要: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心理上有种种不安全感与对大自然的未知感有关。
日本是个多山的国家,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不少。
狸是日本关于妖怪传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动物。
本文以日本传说中妖怪——“狸”为例,对日本特有的妖怪文化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狸传说妖怪文化一、狸的由来1.日本汉字“狸”的由来最初“狸”这个汉字是描述野猫等中型哺乳动物的。
据说在日本,在极其有限的区域才有野猫类动物的存在,进入中世以后,日本人就把“狸”这个汉字读作“たぬき”(实际上就是指貉或浣熊之类的动物)。
在《本草和名》中描述为“家猫或猫”,这是从中国学来的标记方式,这种混乱的记述方式还没有结束,在《和汉三才图会》当中,又把“狸”这种动物描述为“野猫”。
2.日本字典中对“狸”的描述(1)①犬科,哺乳类。
体长50~60厘米,尾长15厘米。
常在山地或草原以洞为穴,群居。
毛色一般为茶褐色,四肢为黑色。
毛皮一般为防寒之用或用作风箱。
毛可做毛笔。
杂食性动物。
容易和獾混淆,两者被称为貉或貒。
传说它们会变化欺骗人类,而且有敲打自己肚皮的习惯。
②长着一副滑稽的脸,实际却非常狡猾,也暗喻表面憨厚实际狡猾的人。
③“狸假寐(装睡)”的简略说法。
[1](2)藏身于山野之中,属“犬类”动物。
白昼藏在巢穴之中,夜晚出来觅食。
主要以野鼠、鱼类、昆虫、植物果实为食。
古人相信狸会骗人,敲打腹鼓。
[2](3)①狸。
②猫。
野猫。
[3]二、日本词汇和谚语中出现的“狸”1.日语里有很多和狸有关的词汇及俗语。
(1)狸饂飩:放入炒蛋和葱的面条。
(2)狸親父(狸爺):狡猾的老头子。
(3)狸顔:滑稽的表情。
(4)狸汁:①在狸肉中放入萝卜、牛蒡等加入调味料煮出的汤水。
②把魔芋和蔬菜,以及芝麻油一起炒,再放入调料煮出的汤汁。
在佛教中,代替①做出的精致料理。
(5)狸蕎麦:在关东地区,放入炒蛋和葱制成的荞麦面。
在关西地区,放入油炸豆腐的荞麦面。
日本鬼文化张丹玉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摘要:日本鬼文化,指日本信奉、拜鬼的文化现象,被日本所尊奉的神地位很低。
日本研究者称,现在被日本所尊奉的神(鬼),是随着统治者授予神位,才得以为后人所信奉,所以,日本鬼文化的形成原因是日本统治者的意志。
在政治上,日本人在鬼与说谎上,终于找到了契合点,于是日本政客热衷于拜鬼。
关键词:日本,鬼,鬼文化,形成形成原因1. 日本鬼文化简单介绍日本著名的鬼文化研究者称,现在被日本所尊奉的神,最初的地位是很低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鬼)。
后来随着统治者授予神位,地位才得以提高,为后人所信奉。
日本是个崇鬼的民族,每年还要举行一次全国鬼峰会,全国各地的团体以本地的鬼故事为题材在现场表演和介绍,评出名次。
这些活动使日本的鬼文化在现代社会长盛不衰。
2.日本鬼文化的产生鬼世界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恐惧在幻想界里的投射,但是,当这个投射不能和现实生活有个清晰的分离,而是粘连在一起时,那么,日本特有的恐怖文化就产生了。
日本在很北的地方,四周又全是海,到了冬天晚上,缩在屋子里烤火时,面对外面黑压压的大风大雪,各类灵异在头脑里慢慢腾起也就不足为奇。
在这个向来将山海当做鬼怪统治世界的岛国地域,幽灵文化的力量绵延到今天依然令人惊叹:科学主义的除魅运动,永远只是在客观世界里打转,但在日本人的主观世界里,鬼怪简直就是与天地齐其经,日月同其明。
当有一天,全世界电影观众都被《午夜凶灵》给吓得坐立不安时,日本恐怖文化的声誉也到达了顶点。
恐怖文化并不是全部集中表现在恐怖电影范畴里,实际上只要鬼是贴身而在的,那么关于鬼的故事就会是无处不在。
3.日本鬼文化的形式日本不少艺术形式都与鬼有关,传统艺术“能”在日本已经是国宝,“能”面(即“能”艺人的演出时戴的假面)有点像中国京剧的脸谱,但看上去是鬼的嘴脸,长发、怒目、獠牙,同时带有悲哀和微笑两种表情,演出的内容多是鬼的世界。
日本文学中有很多关于鬼怪的故事,比如一休,和动画片不同,一休法师的故事在日本充满了神怪色彩。
在日本,有关妖怪的传说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且贯穿了整个日本历史。
日本因相传境内生活着600多种妖怪而被形象地冠以“妖怪列岛”之称,日本境内的妖怪有确切研究资料记载的就已多达两三百种
再加上大和民族善于幻想并热衷于怪谈,千奇百怪的妖怪传说使这个民族涌动着独具特色的鲜活血液,恐怖又唯美的妖怪及妖怪文化是了解日本不可错过的亮点。
可以说,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民间有着大量关于妖怪的传说,这大概与身处岛国的日本人在心理上有种神秘主义倾向有关。
喜欢较真儿的日本人把妖怪分门别类,著成《日本妖怪物语》、《日本妖怪大全》等大厚本的图书,还配有精美插图,在图书馆中举目可见。
妖怪的产生起初是出于对自然、动物的敬畏之心,人们把自己看不见、摸不着、无法控制的力量统统称为妖怪。
日本很多传说和水有关,比如豆子婆婆,就是用筛子在水中捞人来吃的妖精;桥女则是为情投水自尽的女鬼;而活跃于江河之中的河童,其原型很可能是一种凶猛的淡水鳄鱼。
同样,日本又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所以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妖怪也不少。
比如雪女,据说是被情人抛弃于雪山的女子所化,因此经常诱惑上山的行人,凡对其动情的人便会冻死。
因此,在最初的民间故事中,妖怪往往造型恐怖,让人望而生畏。
据说因为鬼怪太多,日本古代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巫师—阴阳师。
这个职务的尊贵在平安时代达到高峰,因为这个时候日本国内社会动荡、人心不安,统治阶层没有解决的办法,于是把种种问题归结于神鬼。
因此,人们在生活中不免小心翼翼,唯恐触犯某种禁忌招致鬼神报复。
平安时代可谓是妖怪文化的鼎盛时期,妖怪从此由单纯的传说变成了一种确确实实的信仰。
当时的阴阳师权力极大,天皇和大将军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他们的干涉,今天日本文化中的各种禁忌,大体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
到了江户时代,人们不用光靠老天爷赏饭吃了。
于是妖怪们也摇身一变,成了住在各种物品道具里的精灵。
最有名的是《百鬼夜行绘卷》,描画了琵琶、伞、木鱼、锅等各种旧物品因为要被人们丢弃,一怒之下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妖怪半夜出来游行的场景。
此画被誉为日本妖怪画的鼻祖。
随着战后日本动漫的迅速发展,日本妖怪的形象变得可爱而人性化。
水木茂是日本鬼怪漫画第一人,他创作的鬼太郎系列可谓风靡一时,和鬼太郎有关的玩具、游戏、装饰物、服装四处开花,号称日本国民三大动画偶像之一。
之后恐怖漫画大行其道,并相继出现不少恐怖漫画的专业杂志。
像被称为恐怖漫画女王的犬木加奈子,她以儿童的世界为舞台,创作了民间传说、童话、城市故事等题材的恐怖作品系列。
人们评价她的漫画作品“有趣、可爱、可怕”,很多日本人沉迷其中。
而近年来宫崎骏的动画,更是将日本妖怪文化的热潮推向了世界。
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日本妖怪最大特征就在于它具有两面性,善恶可以互相转换。
比如怨魂,如果好好供奉,也可以成为保护神。
而西方的妖怪则善恶分明。
所以在西方人眼中,日本的妖怪总是充满神秘感。
而近年来,日本表现出的妖怪形象,要么是借助现代高科技制造出恐怖效果,要么是以可爱的精灵形象讨人喜欢,可以说走向了两个极端。
据说70%的妖怪原型来自中国,20%来自印度,10%才是日本本土妖怪。
比如天狗原是来自中国《山海经》中的犬怪。
传到日本后,渐渐和佛教中的天魔、神教中的山神等结合起来,融合成为现代的形象。
而春分时“撒豆驱鬼”的活动,则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
日语里有很多和妖怪有关的俗语。
比方传说中河童爱吃黄瓜,所以海苔卷黄瓜这道菜就叫做“河童卷”;特别厉害的恶媳妇儿,叫做“鬼嫁”;说人生了个天狗鼻子,那是在批评人家骄傲自满;如果说“鬼生霍乱”,是指英雄也怕病来磨;“把鬼蘸了醋吃”,则是天不怕地不怕。
一向以认真刻板著称的日本人,已经将妖怪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去研究。
号称“妖怪博士”的小松和彦教授带领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人员收集了1.6万条有关各种妖怪的传闻,耗时六年,并制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以供研究。
现在,“妖怪学”已经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正式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