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三要素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5
简答色彩的三要素和三种色彩模型
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1. 色相(Hue):指的是色彩的种类或名称,如红色、绿色、蓝色等。
色相是通过光的波长来确定的,不同波长的光对应不同的色相。
2. 明度(Value):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
明度越高,色彩越明亮;明度越低,色彩越暗淡。
3. 饱和度(Saturation):指的是色彩的纯度或强度。
饱和度越高,色彩越纯净、鲜艳;饱和度越低,色彩越灰暗、淡化。
三种色彩模型是RGB色彩模型、CMYK色彩模型和HSV色彩模型。
1. RGB色彩模型:基于红、绿、蓝三种原色的组合来表示色彩。
在电子设备和显示器中广泛应用,通过不同程度的三原色的混合,可以产生出各种色彩。
2. CMYK色彩模型:基于青、洋红、黄、黑四种色料的组合来表示色彩,其中黑色是通过最大程度的油墨叠加所得。
CMYK模型主要用于印刷和打印领域,可以准确地表达出印刷品上的色彩。
3. HSV色彩模型:基于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来表示色彩。
HSV模型更
符合人类对色彩的主观感知,更容易理解和使用。
其中,色相在圆环上表示,明度用于表示色彩的明暗程度,饱和度用于表示色彩的纯度。
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纯度和明度。
色相:是指能够比较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它是有彩色的最大特征。
简单点来说就是色彩的相貌。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度。
纯度高的颜色在空间中搭配起来,我们会觉得是十分有个性的;纯度低的颜色在空间中搭配起来,我们感觉是比较沉稳和内敛的。
明度:是物体的色彩的明亮程度。
越是高明度的颜色越浅,越是低明度的颜色越暗。
明度最高的级别达到白色,明度达到最低的级别就是我们所说的黑色。
低明度和高明度对比,高明度会使整个空间更加有层次感。
色彩三要素名词解释一、色彩的三要素:红色、橙色、黄色。
在绘画中,我们常用“红、橙、黄”来形容颜色。
“红”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颜色的三原色,即红色、黄色和蓝色。
“橙”是二次色,也叫“间色”,包括黄橙、橙红和深黄、橙褐等。
“黄”是三次色,由红和蓝混合而成,也叫“复色”。
它有红黄、柠檬黄、桔黄、土黄、中黄等。
红、橙、黄都是饱和度极高的纯色,而紫色与蓝色也是饱和度很高的色。
它们称为“间色”。
这三种颜色相加不会得到更深的色。
绿色则是在色彩三要素中,饱和度最低的颜色。
它既不属于“原色”,也不属于“间色”,而是“复色”。
它由红、黄、蓝三原色混合而成,所以又叫“复合色”。
红色是最响亮的色,所以叫“强烈色”。
在三原色中它占最多的比重,所以看上去最鲜艳。
黄色也是最鲜艳的色,所以叫“明亮色”。
但是因为黄色的纯度较低,所以也叫“淡色”。
由于黄色的明度较低,所以又叫“灰色”。
蓝色是一种颜色很暗的颜色,由于它占色彩总量的比例最小,所以被称为“弱色”。
绿色是其他两种色的调和色,所以被称为“间色”。
因此,蓝色和绿色可以分别被叫做“蓝色调”和“绿色调”。
蓝色,既不是红色也不是黄色,它是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的一种颜色。
正因为它的纯度最低,所以叫“淡色”。
在三原色中它占的比重最少,所以被称为“间色”。
如果把白色作为三原色的话,那么在白色里蓝色和黄色的成份最多,橙色的成份最少。
因此,三种色彩的搭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但是要想使色彩和谐,就必须让各种颜色都占一定的比重。
色彩的搭配应该根据主色调的明暗,同类色或者邻近色的远近来决定。
如果整个画面的主色调明亮,那么所选择的颜色的纯度也应该较高。
反之,如果整个画面的主色调比较暗,那么所选择的颜色的纯度也应该低些。
绿色是大自然中使人最愉快的色彩。
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力、安静、平衡与和平。
绿色是三原色中的原色。
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还是我们身边的绿色物体,它们的生长和发育都离不开绿色。
自然界中,绿色的物体几乎随处可见。
色彩三要素的特点
色彩的三要素是指每一种色彩都同时具有三种基本属性,即明度、色相和纯度。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是表现色彩层次感的基础。
在无彩色系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在黑白之间存在一系列灰色,靠近白的部分称为明灰色,靠近黑的部分称为暗灰色。
任何一个有彩色,当它掺入白色时,明度提高,当它掺入黑色时,明度降低。
同时其纯度也相应降低。
色相是色与色之间的差别所在,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在原色与间色之间可区分出许多不同的色相,人的眼睛可以辨别出几万甚至几十万种颜色。
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纯度的变化可通过三原色互混产生,也可以通过加白、加黑、加灰产生,还可以补色相混产生。
凡有纯度的色彩必有相应的色相感。
色相感越明确、纯净,其色彩纯度越纯,反之,则越灰。
纯度较低,色彩相对也较柔和,适合于生活妆;纯度很高的色彩应慎用。
色彩的三要素:三要素具体指的是色彩的色相(Hue)、纯度(Saturation)、明度(Brightness)。
它们有不同的属性。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特征和相互区别。
色彩因波长不同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人便产生了不同的颜色感受。
色相具体指的是红、橙、黄、绿、蓝、紫。
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光波比较长的对人视觉有较强的冲击力反之冲击力弱。
它们的波长排序由长到短:红、橙、黄、绿、蓝、紫。
色相主要体现事物的固有色和冷暖感。
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饱和度、彩度、鲜度、含灰度等。
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纯度是最高的。
每一色中,如红色系中的桔红、朱红、桃红,纯度都比红色低些,它们之间的纯度。
纯度对比在同一色相中,纯度越高,越显鲜艳,明亮,能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刺激效果;纯度越低,越加柔和、平淡、灰暗。
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和明暗所显示出的程度。
色彩明度的变化即深浅的变化,就使得色彩有层次感,出现立体感和空间感。
同一种色相会有不同的亮度差别,最容易理解的明度是白至黑的无彩色,黑色是最暗明度,晦涩是中级明度,白色是最高明度。
在整体印象不发生变动的前提下,维持色相,纯色不变,通过加大明度差的办法可以增添画面的张弛感。
明度值越高,图像的效果越加明亮、清晰;相反,明度值越低,图像效果越灰暗。
明度差比色相的差别更容易让人将物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图像与背景的明度越接近,辨别图像就越困难。
对比越强,视觉效果越清晰,反之视觉效果越模糊。
色彩的明度变化往往会影响到纯度,如红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时纯度也降低了;如果红色加白则明度提高了,纯度却降低了。
(所有的颜色都有明与暗的层次差别。
这层次就是“黑”、“白”、“灰”。
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中,最亮的明度最高的是黄色、橙、绿次之,红、青再次之,最暗的是蓝色与紫色。
)色彩的分类;色彩分为原色、间色、复色、补色四类。
色彩的三原色:光的三原色RGB:红、绿、蓝;印刷三原色CMY:青、洋红、黄。
自然界的色彩千差万别,单靠人的视觉就能辨别出许多不同的色彩,但是在这无数的色彩中,任何一个色彩(无彩色除外)都有具有色相、色度、冷暖这三方面的性质,即每一种色彩都有它特定的色相、色度、色性,我们把这种因素称为色彩的三要素。
即:色相、色度(明度、纯度)、色性(冷暖属性)。
有不少色彩专著都没有把色彩的冷暖归入色彩要素里,把色彩三要素定为色相、明度、纯度,这主要是从色彩物理学的角度来看问题。
但从写生彩学的角度看,色彩的冷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这犹如明、暗是构成素描关系的对比因素一样,冷暖是构成色彩关系的对比因素。
所以我们把色性纳入色彩要素一起论述。
一、色相,顾名思义是指色彩的色貌,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最鲜明的特征,色相联系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
从光色学的角度来看,色相是由光波的长短决定的,只要色彩的波长相同,色相就相同,波长的长短产生了色相的差别。
如果我们将一个饱和的红色加白,调出几个不同明度的粉红,那么这个红色只是明度和纯度的改变,它的色相没有改变。
同一色相,可构成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
但在这个红色里,加进黄色进行调合,这样就改变了色相,成了橙色相,随着调合分量的增减,可以调出很多偏黄的橙色相和偏红的橙色相。
观察色相要善于比较,即使在同一色系里,也要从中比较它们的差异。
比如,绿色系里有翠绿、草绿、橄榄绿、淡绿、粉绿等不同色相;红色系里有玫瑰红、深红、土红、大红、朱红等色相,如果再将这些不同的色相进行混合,还可产生无数的不同的色相,因此,我们必须训练敏锐的辨别色相的能力。
二、色度:它包括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但明度和纯度是两个不同含义的概念:1.明度:是指物体受光的强弱,或者颜色深浅的差异。
如素描所指的三大面五大调的明暗变化;或指在同一色相中加入不等量的黑或白色,而呈现的深浅不同;还有一层指向是不同的色相中,色彩明、暗的区别。
如在十二色的色相环中,黄色最明,紫色最暗,其他各色在明暗方面也有很明显的区别。
色彩三要素(1)色相:色彩的相貌特征为色相。
(2)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如黄色最浅,紫色最深。
(3)纯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颜色在没有加进黑、白、灰等其他颜色时纯度最高,色彩混合种类越多,纯度就越低。
色彩的冷暖暖色:倾向于火的颜色,橙色、橘黄色、红色等,给人以温暖、热烈、兴奋的感觉,称为暖色。
冷色:倾向于蓝天和森林的颜色,如深蓝、湖蓝、绿色、群青等,给人以沉静、寒冷、凉爽、遥远的感觉,称为冷色。
色彩中的冷暖关系是相对的,如淡黄与橘黄相比,淡黄偏冷;紫红与大红相比,紫红偏冷;湖蓝与群青相比,群青偏冷,湖蓝相对偏暖。
冷色与暖色在色彩表现中十分重要,如同一颜色,往往近处偏暖,远处偏冷,并且近处色彩冷暖对比强烈,而远处色彩冷暖对比相应减弱。
一般情况下,物体亮部如果倾向冷色,而暗部便倾向于暖色。
了解并掌握冷暖变化的规律,是色彩画入门的必要条件。
影响色彩关系变化的三因素(1)固有色:物体自身所具有的色彩。
(2)光源色:光源发出的光线呈现的颜色。
(3)环境色:物体受到周围环境反射的颜色影响所呈现的颜色。
色彩的对比以一组静物为例。
(1)纯度对比:主体物的纯与背景的灰的对比。
(2)明度对比:亮色与暗色的对比。
(3)同类色对比:各种不同绿色之间的对比。
(4)色相对比:找出颜色之间的倾向,偏黄还是偏蓝。
(5)冷暖对比:如背景冷与前景暖的对比。
(6)面积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
色彩的组合色彩的组合:大多数组合可以简略为两种,一是同类色组合,一是对比色组合。
仔细观察,认真体会同一组静物在不同背景下的色彩变化。
自己尝试摆一摆。
色彩三要素作用色彩三要素即是色彩可用的色调(色相)、饱和度(纯度)和明度这三个特性来描述。
其中色调与光波的频率有直接关系,亮度和饱和度与光波的幅度有关。
1、明度则表示色所具备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作明度。
排序明度的基准就是灰度测试卡。
黑色为0,白色为10,在0—10之间等间隔的排序为9个阶段。
色彩可以分成存有彩色和并无彩色,但后者仍然存有着明度。
做为存有彩色,每种色各自的亮度、暗度在灰度测试卡上都具备适当的边线值。
彩度低的色对明度存有非常大的影响,不太难分辨。
在光亮的地方辨别色的明度比较难的,在亮的地方就难以辨别。
2、色相色彩就是由于物体上的物理性的光反射至人眼视神经上所产生的感觉。
色的相同就是由光的频率的多寡差别所同意的。
做为色相,所指的就是这些相同频率的色的情况。
频率最高的就是红色,最低的就是紫色。
把红、橙、徐、蓝、蓝、青色和处于它们各自之间的红橙、黄橙、黄绿、蓝绿、蓝紫、红紫这6种中间色——总计12种色做为色相环路。
在色相环上排序的色是纯度低的色,被称作纯色。
这些色在环上的边线就是根据视觉和感觉的成正比间隔去展开精心安排的。
用相似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再划出差别微小的多种色去。
在色相环上,与环中心对称,并在度的边线两端的色被称作互补色。
3、饱和度用数值则表示色的艳丽或独特的程度称作彩度。
存有彩色的各种色都具备彩度值,并无彩色的色的彩度值0,对于存有彩色的色的彩度(纯度)的多寡,区别方法就是根据这种色中不含灰色的程度去排序的。
彩度由于色相的相同而相同,而且即使就是相同的色相,因为明度的相同,彩度也可以随之变化的。
色彩三要素名词解释色彩的三要素是:红、黄、蓝,称为“色彩三要素”。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色彩三要素名词解释,欢迎阅读。
最容易被人感觉到的颜色有五种,即红、橙、黄、绿、青。
它们依次为暖色、冷色,中性色,纯粹色。
暖色:让人联想到太阳、火焰。
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
红色象征热情、能量、活力。
橙色是活泼、华丽、兴奋、欢乐的颜色,是暖色系中的代表色。
黄色象征光明、希望、智慧。
绿色象征新鲜、平静、安逸、舒适。
青色象征深远、永恒、沉稳、诚实、庄重和神秘。
3、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和亮度。
在同一温度下,将白光加色后,能够得到的色彩纯度和亮度就叫做该色彩的饱和度。
在白光中,不同波长的色光混合后呈现白色。
不同色相的色光以适当比例混合后所呈现的色彩就是饱和度。
白色的饱和度是100%;红色的饱和度是90%;黄色的饱和度是80%;绿色的饱和度是50%;蓝色的饱和度是30%。
2、纯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
也可以说是色彩的纯净程度,由色相所决定。
因为色相是物理属性,其纯度不能用人的意识去改变。
所以,不管色相如何变化,纯度总是相同的。
纯度越高的色彩,给人留下的印象越鲜明。
这就像人们常说的,红色、橙色看起来很热烈,很活跃;蓝色、紫色则感到宁静、柔和、高雅。
这就是纯度对色彩造成的影响。
所以,纯度是对色彩进行归类的重要特性之一。
5、色调指画面或作品中所有色彩基调的总和,亦称色彩关系。
包括色相环上的整个色相区域及邻近色系。
色调可分为高调、低调和灰调。
高调,是指以黄、橙、红为主的各种色彩。
黄色、橙色居明度和纯度的第一位置,给人以明朗、辉煌的感觉。
低调,是指以蓝、青、绿为主的各种色彩。
蓝色、青色等处于明度和纯度的第二位置,给人以清新、幽雅、秀丽的感觉。
灰调,是以黑、白为主的各种色彩。
黑色、白色处于明度和纯度的最底层,给人以高雅、庄重、严肃的感觉。
6、中间色指色相、明度、纯度都介于两者之间的色彩,我们把这类色彩叫做中间色。
中间色的选择要以统一、调和为原则。
色彩基础练习题答案1. 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答案: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Hue)、明度(Value)和饱和度(Saturation)。
2. 什么是色轮,它有什么作用?答案:色轮是一个圆形图表,用于展示基本颜色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它帮助我们理解颜色的互补性、类似性以及颜色的和谐搭配。
3. 如何定义互补色?答案:互补色是指在色轮上直接相对的两种颜色。
它们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4. 什么是类似色?答案:类似色是指在色轮上相邻或接近的颜色。
使用类似色可以创造出和谐而统一的色彩效果。
5. 如何使用色彩的温度来影响画面的情感?答案:暖色调(如红色、橙色、黄色)通常给人温暖、活跃的感觉,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紫色)则给人冷静、宁静的感觉。
通过调整色彩的温度,可以影响画面传达的情感。
6. 什么是色彩的明度对比?答案:色彩的明度对比是指在画面中使用不同明度的颜色来创造视觉层次和深度。
7. 饱和度在色彩搭配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案:饱和度,或称为纯度,指的是颜色的强度或鲜艳程度。
高饱和度的颜色更鲜艳、更引人注目,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更柔和、更含蓄。
8. 如何通过色彩来平衡画面?答案:通过在画面中均衡地分布不同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的颜色,可以创造出视觉上的平衡感。
9.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答案:色彩的调和是指在色彩搭配中创造出和谐统一的效果,通常通过使用类似色、互补色或通过调整色彩的明度和饱和度来实现。
10. 在设计中,色彩的心理学如何影响选择?答案:色彩心理学研究颜色如何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红色可能激发能量和紧迫感,而蓝色可能带来平静和信任感。
在设计中,了解这些心理学效应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希望这些答案能够帮助你加深对色彩基础的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色彩的三要素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和纯度。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的概念并掌握色彩对比的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
2、教学难点
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
三、课时安排
5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复习三原色、间色、对比色)
1.组织教学
2.导入
“粉红色、淡紫色、黄色、白色、蓝色、淡黄绿色、火红的房屋和火红的教堂……每样都是一首独立的歌,令人心醉的绿草、低声喃喃的树木或白雪,都随同成千个声音在歌唱……”
康定斯基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其中色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点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我们的生活。
举例:如用于军事中的色彩、服装上的色彩、家居的色彩、建筑的色彩等。
那么我们想要将色彩灵活地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的话,就有必要学习一些色彩的小常识。
3.复习三原色、间色、对比色
三原色:红、黄、蓝
间色:橙、绿、紫
对比色:红——绿;黄——紫;蓝——橙
4.课堂练习
运用三原色调配出间色
5.教师巡视辅导
6.课堂小结。
第2课时(色彩的三要素)
1、组织教学
2、导入
展示学生作业。
3、新授
(1)色彩的三要素
A、色相:色彩的相貌、特征
B、明度:色彩的深浅度(明度越高,色彩越浅;反之越深)
C、纯度:色彩的鲜灰度(纯度越高,色彩越鲜艳;反之越灰)
(2)色彩的对比
A、色相对比——(略)
B、明度对比——(略)
C、纯度对比——(略)
明白了吗?可能有一些同学对这几种对比的关系有些糊涂了,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主人公究竟用了什么对比手法。
法国著名的大将军拿破仑是一个世界闻名的传奇人物,他有一个美丽聪慧的妻子名叫海伦。
然而有一段时间,拿破仑迷恋上了一位绝色的金发女子,并且特意为了这位金发美女准备了一场舞会。
海伦知道了以后非常地伤心。
同学们,我们来为海伦想个办法,帮她赢回丈夫的心吧。
学生讨论并发表建议。
我们来看看海伦用了什么方法呢?
聪慧的海伦平静了心情后,灵机一动,有办法了。
原来,她听说金发女子为了参加这场舞会特意请载缝为她量身订做了一套绿色的晚礼服。
于是,她马上派人在舞会开始前把会场的窗帘、餐桌布和所有能换的东西都换了一遍。
并为自己挑选了一件晚礼服。
于是舞会开始的那天晚上,当金发女郞出场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可是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她一出场,立即淹没在了绿色的海洋中,变成了一个黯淡无光,毫不起眼的女子。
正当人们大失所望的时候,海伦出场了,她的身影吸引了所人的目光,显得高贵、端庄、典雅,令嘉宾们和他的丈夫惊讶不已。
这场较量中,谁胜利了呢?
问题1:海伦为什么要把窗帘和餐桌布都换了一遍?
问题2:换成了什么颜色的?
问题3:她为自己挑了一件什么颜色的晚礼服?
问题4:在这个故事里哪些情节用了对比手法?是什么对比?
学生讨论然后回答。
问题5:海伦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在这样的环境中才是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4、课堂小结。
小结色彩三要素,师生齐读三对比的概念。
第3课时(色彩的明度对比练习1)
1.导入
回顾明度对比的概念。
2.布置学生做明度对比练习。
(1)运用色彩的明度对比手法在以下图形(图形1)中表现色彩的明度渐变。
(2)注意事项:
1)选用较深的色彩作为主色,运用白色调和出不同明度的色彩。
2)注意控制笔上的水份,色彩要在调色盘上调匀再往纸上画。
3)运笔要工整,色块之间不能留有缝隙。
3.教师巡视辅导,强调课堂纪律。
4.课堂小结。
第4课时(色彩的明度对比练习2)
1.导入
展示优秀作业。
2.布置学生再做一张明度对比练习。
(1)运用色彩的明度对比手法在以下图形(图形2)中表现色彩的明度渐变。
(2)注意事项:
1)选用较深的色彩作为主色,运用白色调和出不同明度的色彩。
2)注意控制笔上的水份,色彩要在调色盘上调匀再往纸上画。
3)运笔要工整,色块之间不能留有缝隙。
3.教师巡视辅导,强调课堂纪律。
4.展示优秀作业。
5.课堂小结。
第5课时(色彩的纯度对比练习)
1.导入
回顾纯度对比的概念。
2布置学生做纯度对比练习。
(1)运用色彩的纯度对比手法在以下图形中填入不同纯度的色彩进行对比。
(2)要求:
1)选用一种鲜艳的色彩做为主色,添加少量的黑色或其它颜色调配出不同的纯度。
2)纯度改变,但色彩倾向不能变,要向主色靠拢。
调配得到的种类越多越好。
3. 教师巡视辅导,强调课堂纪律。
4.课堂小结
展示优秀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