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医学专门分科与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103.00 KB
- 文档页数:15
单选题1. 与一般应用科学相比,临床医学的显著特点是(C)。
A.临床医学通常是在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B.须严格按诊断标准,诊断和治疗疾病C.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D.只能依靠动物实验代替临床实验2. 诊断准确度是指 ( C ) 。
A.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B.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C.指某检验项目在实际使用中,所有检验结果中诊断准确结果的百分比D.患者中获得假阴性的百分数3. 关于循证医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符合(D)A.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B.通过谨慎、明确的确认和评估C.做出明智和科学的医学决策D.目前最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来自“临床指南”4. 现代医学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A)A.药物治疗B.物理治疗C.生活方式干预治疗D.心理治疗5. 关于循证医学的成本一效益分析,目前下列哪项不符合(D)A.采用客观的证据予以卫生经济学评估B.尽可能少的经济投入来满足医疗卫生保健需求C.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利用D.所有临床医学都充分考虑卫生经济学6.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选择的原则(C)A.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B.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药物C.根据患者的消费能力选择药物D.根据药物的性价比选择药物7. 体格检查是指(D)A.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B.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实验室检查C.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实验室检查D.视诊、触诊、叩诊、听诊8. 肾功能检测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A)A.尿量和尿蛋白测定B.血清肌酐测定C.血尿素氮测定D.肾小管重吸收、酸化等功能9. 尿常规检测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 B ) 。
A.尿量、比重、酸碱度等B.尿钾、尿纳等微量元素C.尿蛋白、尿糖、尿酮体等D.尿胆原、尿胆红素等10. 目前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是(B)A.CTB.X线成像C.MRID.超声成像11. 了解患者症状的最基本方法是(B)A.视诊、触诊、叩诊、听诊B.问诊C.实验室检查D.医学影像检查12. 目前健康管理师的职业特点不包括(D)。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1、临床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的原因不包括 [单选题] *A.人类疾病繁多B.人类疾病病因复杂(正确答案)C.治疗方法复杂多样D.临床医生掌握全面知识的范围、能力有限2、现代医学临床专业学科的建立方式不包括 [单选题] *A.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B.按病种建立的学科C.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D.按产生时代建立的学科(正确答案)3、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疾病的外科学是按( )建立的学科 [单选题] *A.按治疗手段(正确答案)B.按治疗对象C.按解剖部位D.按病种4、临床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带来的问题不包括 [单选题] *A.关注疾病,忽略患者B.关注本专科,忽略其他专科C.医疗费用高D.重预防,轻治疗(正确答案)5、临床医学和其他应用学科显著的区别是 [单选题] *A.服务对象是人B.具有探索性(正确答案)C.启动医学研究D.检验医学成果6、了解患者症状的最基本方法是 [单选题] *A.视诊、触诊、叩诊、听诊B.问诊(正确答案)C.实验室检查D.医学影像检查7、了解患者体征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单选题] *A.视诊、触诊、叩诊、听诊(正确答案)B.问诊C.实验室检查D.医学影像检查8 .临床医学问诊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单选题] *A.主诉B.现病史C.既往史D.不良生活方式(正确答案)9、下列哪项不属于血液学检验的目的 [单选题] *A.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检验B.止血功能检验C.血液中的重金属元素检验(正确答案)D.血型鉴定10、尿常规检测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单选题] *A.尿量、比重、酸碱度等B.尿蛋白、尿糖、尿酣体等C.尿钾、尿钠等微量元素(正确答案)D.尿胆原、尿胆红素等11、生化学检验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单选题] *A.血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检验B.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检验C.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测D.细菌耐药性检验(正确答案)12、肝功能检验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单选题] *A.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比值B.血清肌酐(正确答案)C.血清总胆红素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3、肝癌的肿瘤标志物是 [单选题] *A.AFP(正确答案)B.PSAC.ATPD.CP14、通过实验室检测下列哪项可以确定诊断 [单选题] *A.肝功能测定诊断肝病B.肾功能测定诊断肾病C.骨髓检查诊断白血病(正确答案)D.肿瘤标志物测定诊断肿瘤15、检验诊断灵敏度是指 [单选题] *A.所有患者中获得真阳性结果的百分数(正确答案)B.所有患者中获得假阳性结果的百分数C.所有患者中获得真阴性结果的百分数D.所有患者中获得假阴性结果的百分数16、参考范围是所有抽样组测得的平均值加减()标准差 [单选题] *A.一个B.两个(正确答案)C.三个D.四个17、骨关节系统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是 [单选题] *A.CTB.X线成像(正确答案)C.MRID.超声成像18、对人体无射线伤害的检查有 [单选题] *A.CT检查B.放射性核素显像C.磁共振成像(正确答案)D.X线成像19、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价值的是 [单选题] *A.心电图检查(正确答案)B.X线成像C.超声成像D.CT检查20、广泛用于消化道和支气管的检查是 [单选题] *A.X线成像B.超声成像C.MRID.内镜检查(正确答案)21、现代医学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单选题] *A.药物治疗(正确答案)B.介入治疗C.生活方式干预治疗D.放射治疗22、利用药物动力学的重要参数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选择有效、合理的原则是[单选题] *A.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B.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用药C.根据药物的价格选择用药D.根据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选择用药(正确答案)23、与人体的特异体质有关的药源性疾病类型是 [单选题] *A.甲型B.乙型(正确答案)C.长期用药致病型D.药后效应型24、抗高血压药物可乐定突然停用,可出现血压升高是 [单选题] *A.甲型药源性疾病B.乙型药源性疾病C.长期用药致病型药源性疾病(正确答案)D.药后效应型药源性疾病25、红外线治疗的效果不包括 [单选题] *A.杀菌消炎(正确答案)B.改善局部血液循环C.降低肌张力D.镇痛26、健康管理与临床医学的相互关系不包括 [单选题] *A.临床医学是健康管理的学科基础B.健康管理是临床医学的学科延伸C.健康管理与临床医学的融合并存D.临床医学决定健康管理的发展(正确答案)27、临床医学的服务目的是 [单选题] *A.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防病B.以病人为中心,强调治病(正确答案)C.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强调治病D.以病人为中心,强调防病1、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包括 *A.妇产科学(正确答案)B.儿科学(正确答案)C.老年病学(正确答案)D.口腔科学E.外科学2、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是 *A.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正确答案)B.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正确答案)C.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正确答案)D.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成果(正确答案)E.临床医学以治疗为目的3、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是 *A.与高科技的结合日趋密切(正确答案)B.不断微观深入(正确答案)C.不断宏观扩展(正确答案)D.学科不断分化(正确答案)E.学科间不断综合(正确答案)4、循证医学的优势有 *A.是大量“临床指南"的制定和实施(正确答案)B.重视“成本-效果分析”(正确答案)C.以治疗效果为主D.广泛应用于各级医院E.优化卫生自愿配置(正确答案)5、体格检查包括 *A.问诊B.视诊(正确答案)C.触诊(正确答案)D.叩诊(正确答案)E.听诊(正确答案)6、现代医学的主要诊断方法包括 *A.问诊和采集病史(正确答案)B.体格检查(正确答案)C.实验室检查(正确答案)D.医学影像检查(正确答案)E.其他临床辅助检查(正确答案)7、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A.血液学检验(正确答案)B.体液与排泄物检验(正确答案)C.生化学检验(正确答案)D.免疫学检验(正确答案)E.病原学检验(正确答案)8、医学影像检查的项目包括 *A.CT检查(正确答案)B.放射性核素显像C.MRI(正确答案)D.超声成像(正确答案)E.X线成像(正确答案)9、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包括 *A.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正确答案)B.检测某些囊性脏器的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正确答案)C.检测心脏、大血管的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状态(正确答案)D.检测脏器内各种占位性病变的物理特性(正确答案)E.检测积液的存在与否以及积液量的估计(正确答案)10、内镜检查的用途包括 *A.可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的病变(正确答案)B.可确定病变部位、范围(正确答案)C.可照相(正确答案)D.可进行活检(正确答案)E.可进行部分治疗(正确答案)11、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包括 *A.药物治疗(正确答案)B.物理治疗(正确答案)C.介入治疗(正确答案)D.心理治疗(正确答案)E.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正确答案)12、合理用药包括下列哪几项 *A.明确诊断,有选择性地用药(正确答案)B.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药物(正确答案)C.根据患者的消费能力选择药物D.根据药物的性价比选择药物(正确答案)E.尽量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正确答案)13、手术后的并发症有 *A.出血(正确答案)B.切口感染(正确答案)C.切口裂开(正确答案)D.肺不张(正确答案)E.尿潴留(正确答案)14、介入治疗通常使用的手段为 *A.物理手段(正确答案)B.化学手段(正确答案)C.生物手段D.药物手段(正确答案)E.微生物手段。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如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
[单选题] *A. 外科学B. 营养治疗学C. 理疗学D. 内科学(正确答案)答案解析:P24;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如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内科学,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外科学。
此外,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还有理疗学、放射治疗学、核医学、营养治疗学和心理治疗学等。
2. 关于循证医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符合()。
[单选题] *A. 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B. 通过谨慎、明确的确认和评估C. 做出明智和科学的医学决策D. 目前最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来自“临床指南”(正确答案)答案解析:P26;循证医学:循证医学通常的定义是“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目前,公认最为可靠的证据是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
3. 关于循证医学的成本-效益分析,目前下列哪项不符合()。
[单选题] *A. 采用客观的证据予以卫生经济学评估B. 尽可能少的投入满足医疗卫生保健需求C. 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利用D. 所有临床医学部充分考虑卫生经济学(正确答案)答案解析:P26;循证医学:传统医学较少考虑卫生经济学,循证医学将“成本-效果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列入,要求对现有众多的诊断、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和临床决策,采用客观的证据予以卫生经济学评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满足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使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利用。
4. 下列哪项不属于临床医学的概念()。
[单选题] *A. 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B. 直接面对患者C. 以个体和特定的群体为对象(正确答案)D. 分科不断细化专科化答案解析:P24;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直接面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一组医学学科;现代临床医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科分科的不断细化即专科化,如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都属于临床医学。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临床医学的概念:A.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B.直接面对患者C.以个体和特定的群体为对象D.分科不断细化专科化E.研究层面不断深入【答案】C。
【解析】以个体和特定的群体为对象的是预防医学,而并非临床医学。
在课本第24页!记住临床医学研究对象是人!简单来说生病的人,需要去医院治疗的人!特定群体是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2.与一般应用科学相比,临床医学的显著特点是:A.临床医学通常是在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B.须严格按诊断标准,诊断和治疗疾病C.只能探索性地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的痛苦,挽救或延长患者生命D.只能依靠动物实验代替临床实验E.其复杂性大大超过其他自然科学【答案】C。
【解析】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临床上面对患者,不可能在未知因素全部搞清楚后再去防治,只能探索性地最大限度缓解患者地痛苦,挽救和延长患者地生命。
这是与许多应用科学地显著区别之一。
在课本第25页主要特征第2点里!主要特征记住几个关键字:探索人!研究成果!3.关于循证医学的成本--效益分析,目前下列哪项不符合:A.采用客观的证据予以卫生经济学评估B.尽可能少的经济投入来满足医疗卫生保健需求C.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利用D.所有临床医学都要充分考虑卫生经济学E.循证医学代表性的成果是大量“临床指南”的制订和实施【答案】D。
【解析】传统医学较少考虑卫生经济学,循证医学将“成本-效果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列入,要求对现有众多的诊断、治疗或其他干预措施和临床决策,采用客观的证据予以卫生经济学评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满足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使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利用。
在课本第26页中间部分!话说的太满的一般都是错误的选项!4.关于循证医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符:A.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B.通过谨慎、明确的确认和评估C.做出明智和科学的医学决策D.目前最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来自“临床指南"E.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满足卫生保健需求【答案】D。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对临床医学生的影响现在大多数医学院校都为低年级医学生开设了中国医科大学孙宝志教授主编的《临床医学导论》这门课程,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对于学生而言,早期接触临床能够让学生更早地去理解医学的意义,更早地去了解将来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这对医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这也弥补了传统临床医学课程存在的不足,对人文教学、通识教育存在的缺陷有着极大的意义。
[1]虽然《临床医学导论》课程的课时相对不多,但是笔者认为对于临床医学生的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却是极大的。
1 《临床医学导论》医学篇让医学生了解医学的整体概念及教育意义在医学篇中,学生学到了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医学专门分科与进展,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责任,全科医学概念,医疗卫生组织机构与医改,以及高等医学教育与改革。
这些章节给医学生提供了医学的整体认识,让医学生了解到了“医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医学当今的大方向是什么。
这为医学生了解医学提供了最“新鲜”,最有意义的知识。
比如书中所说的医学的起源,能够增加学生相应历史知识的学习,“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这样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了解医学古今中外的历史进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联盟。
对于“医学专门分科与进展”,从这一篇学到了目前临床的各个科室分科,并且整个分科的演变过程,收益很大。
解决了自己存在很久的一个疑问,因为我们之后也一定面临着分科选科的问题。
还有涉及高等医学教育与改革[2],它讲述了高等医学教育国内外的现状及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这为医学生自身定位,自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为只有知道制度如何改变,我们本身才能去顺应制度的改变,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赢得自己的人生。
而医学也是一门人学,除了去学好那些比较死板的知识之外,还要去了解相应与人沟通的技巧,这就涉及了医生篇的学习。
在这个章节中还提及了目前医疗行业改革的最新进展,也就是“5+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
笔者自身是一名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的学生,也面临着到时候是继续选择七年制还是“5+3”的问题。
第二章二轮临床医学基础知识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临床医学概念的是() [单选题] *A、直接面对患者B、分科不断细化、专科化C、以个体和特定的群体为对象(正确答案)D、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答案解析: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直接面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的一组医学。
P242、骨关节系统疾病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单选题] *A、超声诊断B、X线检查(正确答案)C、CT检查D、磁共振检查答案解析:X线成像可获得永久记录,是目前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P303、餐后血糖检测时间为() [单选题] *A、餐后1hB、餐前1hC、餐前2hD、餐后2h(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扩展题。
4、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是() [单选题] *A、微观扩展B、宏观深入C、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正确答案)D、医学与计算机处理技术结合密切答案解析: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①微观深入和宏观扩展②学科分化与综合③医学与高科技结合日益密切。
P255、下列不属于实验室检查的是() [单选题] *A、CT检查(正确答案)B、生化学检验C、病原学检验D、血液学检验答案解析:血液学检验、体液与排泄物检验、生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学检验。
CT检查属于医学影像检查。
P28-296、下列关于药物选择的原则,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根据药物的价格或效应来选择用药B、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药物C、据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点选择药物D、根据患者的消费水平选择药物(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药物选择原则:①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②根据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点选择药物③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选择用药④根据药物的价格或效应来选择用药。
P377、血常规检查不包括() [单选题] *A、白细胞计数B、红细胞计数C、血小板计数D、微量元素检测(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微量元素的检测不属于血液学检验。
P288、医生诊治患者的第一步是() [单选题] *A、视诊B、问诊C、采集病史(正确答案)D、体格检查答案解析:采集病史是医生诊治患者的第一步。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供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中国医科大学二○一○年十月前言《临床医学导论》是我校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子项目中的一个成果,是为顺应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之一“早期接触临床”而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分为三篇,即第一篇医学篇,第二篇医生篇,第三篇临床篇,共33章内容。
共讲授28学时,实习1周。
在五年制二年级学生第三学期以及七年制三年级第五学期开设此门课。
开设此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医学历史与现状;了解病人与医生角色,怎样做一名好医生;引导学生认识疾病症状,初步了解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的知识,掌握正确临床思维的方法,特别是从症状学入手的诊断思维方法。
并通过1周的临床实践,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病人、早期进入医生角色,树立终生为病人服务思想。
本门课程主要由内科教研室骨干教师、学校有关学科教师承担理论授课,实习由各临床学院组织实施。
本门课程为考试课。
其中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占70%,实习成绩即要求学生写两份病志,其成绩占30%。
本门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与课间实习方式。
理论讲授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课间实习接触病人、采集病史并作为考试成绩一部分。
在寒假期间,要求学生有1-2周时间去家乡医院及基层卫生机构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社会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由学校教务处、学生处汇编成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时数分配第一篇医学篇第一章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发展史线索图,希波克拉底誓词。
2.熟悉文艺复兴后的近代医学。
3.了解古代奴隶社会西方医学,中世纪欧洲医学。
[教学内容]学习医学发展史,由经验到科学,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了解医学发展规律,汲取前人经验教训,拓宽知识面和科学思路,树立为医学献身的信念。
[教学方法]讲授[授课学时]2学时第二章医学专门分科与进展[目的要求]1.掌握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点。
第一章医学的起源于发展1、什么是医学?什么是纸草文?什么是木乃伊?答: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所谓的纸草文就是书写在一片片草本植物根茎上的文字。
清除尸体内除心脏以外所有脏器,并用香料等药物涂抹在尸体里面,然后使尸体风干,即为“木乃伊”。
2、祖国医学的四大经典是什么?答:《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其中《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灵枢》。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书中收载了365种中药。
3.西方医学之父是什么人?答:古希腊医学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
4、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印度、美索不达米亚、中国5、《阿输吠陀》被视为古印度的圣学之一,它首次将医学分为8科,阐述了一种关于健康与疾病的三体液学说。
6、三体液:气、胆、痰。
四体液:气、胆、痰、血液。
四元素:火、空气、水、土。
7、规定医生行医治病是应得的报酬及在医疗事故中应负的法律责任。
-----《古巴比伦法典》8、古印度医学可追溯到“吠陀”时期。
第二章近代医学1、近代临床医学之父是指何人?答:西登哈姆。
2.病理解剖学的创始人是谁?答:莫干尼。
3.近代医学发展有哪些特点?答:1.实验医学是近代医学的奠基石。
2.不同学派的争鸣促进了近代医学的发展。
3.自然科学进步是近代医学发展的动力。
4.医学交流架起了近代医学发展的桥梁。
4.国际红十字会成立于何时何地?答:1864年,成立于瑞士日内瓦。
5.什么是五苗防七病?答:疫苗预防第一针第二针第三针补射卡介苗结核病新生儿(0~28天)7岁————麻疹疫苗麻疹8月龄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2月龄3月龄4月龄4岁百-白-破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3月龄4月龄月龄 1.5~2岁乙肝疫苗乙肝新生儿1月龄6月龄7岁(0-1-6注射)6、中世纪的鼠疫和麻风流行,在1370—1374年,意大利的米兰和威尼斯市在港口加强检疫,开创了世界“海港检疫”的先河。
医学分科与医学的发展医学是研究人类身体结构、功能、生理变化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科学。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学也逐渐形成了各个分科领域,以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健康的需求。
医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比如古埃及人和古希腊人就对人体解剖和药物治疗有着一定的了解。
然而,真正的医学科学在19世纪以后才开始迅速发展。
随着显微镜、X光和放射性同位素等医学技术的引入,医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得以大幅提高,这也为医学分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医学分科可以根据不同的病理机制、疾病类型和治疗方式进行分类。
以下是常见的医学分科:1.内科学:内科学主要研究内脏器官的疾病,例如心脏病、肾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内科学又分为许多子专业,如心脏病学、内分泌学、神经学等。
2.外科学:外科学关注手术治疗和解剖学,治疗包括切除或修复组织、器官等。
外科学又包括多个子专业,如骨科、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等。
3.妇产科学:妇产科学主要研究妇女和胎儿的疾病,例如妇科疾病、生殖健康问题、孕产期管理等。
4.儿科学:儿科学专注于婴幼儿和儿童的疾病,包括出生缺陷、传染病、生理发育和行为问题等。
5.神经科学:神经科学研究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疾病和功能,如脑卒中、癫痫、多发性硬化等。
6.肿瘤学:肿瘤学涉及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例如癌症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
7.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使用X光、超声波、CT、MRI等医学成像技术来诊断和观察疾病。
9.公共卫生学:公共卫生学关注社会的健康问题,如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环境健康、健康政策等。
医学分科的兴起使得医学的发展更加深入和专业化。
不同分科领域的专家可以共同研究一个疾病,从不同角度提出治疗方案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和有效的健康服务。
此外,医学分科也促进了学科交叉和合作研究,例如心脏病学与影像学、癌症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等。
对于医学分科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需要医学专家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保持与时俱进。
导引一、中国医学史概念中国医学史是一门关于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二、中医学的历史成就1.周代至三国①在周代出现医学分科《周礼·天官》中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的医事分工②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提出药物麻醉③秦简记载有“疠迁所”,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④秦“封诊式”是法医检验鉴定的标准格式⑤战国《五十二病方》中用水银制剂治疗癣疥等外科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对三联律脉搏的认识,也是世界最早的;手术治疗痔瘘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记载⑥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世界上最早的医疗体操图;帛书《胎产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妇产科著作⑦《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记载用腹腔穿刺放腹水,也是世界最早记载⑧《治百病方》中“五毒之药”为化学腐蚀药,这是化学制药的最早记载⑨三国时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2.晋代至唐代①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用器械做药物灌肠疗法;记载了天花病、脚气病、恙虫病和疥虫以及食道异物治疗;以毒攻毒:提出用狂犬脑浆敷贴伤口以免疫狂犬病②南北朝《僧深集方》中“五瘿丸”用鹿的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大,是最早的脏器疗法的记载③隋朝《诸病源候论》鉴别天花和麻疹;记载了肠吻合术、漆过敏症、血管结扎止血等④唐开创世界最早的大型医学专科学校—太医署;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⑤唐《外台秘要》记述了消渴病人尿甜、黄疸病的尿检验、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3.宋代至元代①宋开办世界上最早的药局管理药事,包括和剂局、药材所、卖药所、惠民局;成立世界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发明最早的医学教育模型—针灸铜人;产生最早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秋石”的提炼②元代在骨伤科和外科方面发明了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和“缝合曲针”4.明代至清代:明代发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第一章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1、多种医药起源论: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食同源2、医学产生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医学分科与医学的发展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医学分科与医学的发展摘要:医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医疗知识积累逐渐增多,于是出现了医学分科.医学分科使医学文献资料整理及研究系统化,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教育的进步及现代医疗模式的确立.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现在的生物医学模式及医院诊疗模式讲不再满足社会的需要,将要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而医院诊疗模式也应借鉴全科医学进行相应的变革.关键词:医学分科,医学发展,医学模式,医疗模式前言任何一门学科,随着不断的发展都会逐渐的细化,例如物理学,早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分支,随着不断地发展,现在已经发展出声学、光学、热学、原子物理学等众多成员,并且渗透到其他众多学科.医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在早期人类的医疗经验比较少,在与疾病的不断斗争中,人类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试图利用一定的方法对疾病及人体进行研究,医学得以发展,随着医疗知识及经验的增多,医学不断细化,分化出现在各类科目.医学分科对医学的发展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医学的研究,还是医疗模式的发展,都避不开医学分科这个话题.本文将从医学分科的演变、医学分科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医学分科带来的问题及医学发展的方向四个方面讨论医学分科对与医学发展的相关问题.一、医学分科的演变早期的医学基本上没有分科.但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经验与知识的积累,逐渐“分化”产生了不同的专门学科.最早出现医学分科是在我国的周代.据周礼·天官记载,西周时期的医学分科有疾医、疡医、食医和兽医,其中疾医相当于现代的内科,疡医相当于现代的外科和骨伤科,食医相当于现代营养饮食方面的医科,兽医则与现代兽医相同.医学分科的出现表明那个时期,我们国家的医学知识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我国唐代时期,分科更加精细.唐代太医署医学部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和角法,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和口腔科、拔火罐,并且针推和按摩在当时也成为独立的专科.可以看出,唐代我国医学实际上分为七科.到了宋代,医学分为九科,大方脉内科、风科、小方脉小儿科、疮肿兼折疡、眼科、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灸科、金镞兼书禁科.分科的更加严细,表明我国医学的进步.元代时期,由于骑术盛行和战争频繁,骨折损伤者明显增多,正骨科单独成科,此时我国医学分为大方脉、杂医科、小方脉科、风科、产科、眼科、口齿科、咽喉科、正骨科、金疮肿科、针灸科、祝由科、禁科等13科.明清两代基本沿袭元代,分科无太大改变.现在我国中医分为内科、外科、伤骨科、妇产科、小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针灸科、按摩推拿科、皮肤科、气功科、痔科、小儿麻痹症科、肝炎科及肿瘤科等15科.相对于我国医学的分科演变发展,西方医学分科的演变轨迹却不是十分的明显,在文艺复兴之前的一千年中,由于盖伦医学体系的禁锢,西方医学发展缓慢,仅有部分分科的出现,而且不是十分的系统.在文艺复兴之后,那个时代的优秀的医学家们打破坚冰,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创造了医学的新纪元.之后伴随科技的进步,西方医学迅速发展,各种精细的分科迅速建立起来.二、医学分科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医学分科是医学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医学没有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是不会有医学分科的要求的.医学分科的出现,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医学的发展.首先,医学分科促进了医学的研究.在分科之前,医学无论在文献资料整理方面,还是在疾病研究治疗方面,都难形成系统;经过分科,对各科病症都能够进行系统的比较和总结,加深了人们对疾病的理解,及对人体的认识.医学分科造就了一批专科医学人才,他们精通于某一分科,凭借丰富的经验,及相应的医疗手段,将既有的医学知识发挥出最大效用,挽救了众多病人的生命.其次,医学分科促进了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分科后,医学资料得到系统的整理,为医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我国自周代起就已出现粗略的医学分科,分科出现后,一些相应的考核制度便在医学分科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唐代起建立了专门的医学人才培养机构,分科培养专门的医学人才.现在,国内外众多大学都开设有医学院,成为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这与医学的分科是密不可分的.再者,医学的分科促成现代医院诊疗模式的建立.现代医院管理,由于医疗仪器、医疗人员众多,在管理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而根据医学上的分科,相应的分配医生及病人,为医院的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三、医学分科带来的问题医学分科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但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现在也引起了很多问题.首先,医学的分科使医学的研究支离.医学分科研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医学研究的是整个人体,人体器官组织的疾病表现并不表示仅此器官组织出现病症,更不能代表病的根源就是在这个器官或组织.现在很多药物,及治疗手段在试验中对某疗效很好,但应用与人体却收效甚微,就是由于忽略人体整体性的缘故.现在医学各科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需要将各科医学进行整体的研究,否则在不久之后,医学分科研究极有可能成为医学发展进步的瓶颈.再者,医学分科在医院管理上带来的不合理之处.医学服务的对象是病人,但现代医院根据医学上的分科建立起来的医院诊疗制度,并不是以病人为导向,而是以医生为导向,这种制度看似合理,方便管理,但其实隐藏着很大的问题.病人在生病时,并不知道患的是什么病,就医也就不知道应该去看什么科的医生.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医院设置了导医台,但其实作用不大.导医台的工作人员不可能对所有科的常见病症状都非常了解,即使了解,由于很多疾病初发的症状比较相似,所以很难正确指导病人就医.病人难以正确就医,也就为误诊埋下隐患.四、医学发展的方向1、医学模式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上各种新的病症不断出现,人们的健康观也相应发生变化,给现代医学带来很大的挑战.医学研究方式及医疗模式也亟待变革.美国医师恩格尔于1972年首先指出现在的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他指出疾病是复杂的,生活中很多疾病的出现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往往综合了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但现在的生物医学模式却忽略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对此,他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得到世界各国医务工作人员的认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人的健康是由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适应了医学发展的需要,是未来医学模式转变的方向.2、医疗模式的转变针对医学分科在医院管理上带来的不合理之处,现在逐渐兴了全科医学.全科医学的服务内容非常广泛,它涉及内、外、妇、儿等专科服务的内容,而且还涉及行为科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等学科领域的服务内容.它的学科范围宽泛但比较浅,以家庭社区为主要服务对象,能够综合的收集患者信息,并作出相应的方案.尽管如此,全科医学不能代替传统医疗模式,传统的医疗模式可以借鉴全科医学的优点,进行适当变革,以适应患者需要.参考资料: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林品石,郑曼青.中华药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李经纬.中医史.海南出版社余向前.西方医学史.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晓春,陈尔齐.简明中外医学史.苏州大学出版社刘典恩,孙建国.医学概论.科学出版社梁万年,李宁.全科医学概论.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大纲(供七年制、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中国医科大学二○一○年十月前言《临床医学导论》是我校实施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子项目中的一个成果,是为顺应世界高等医学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之一“早期接触临床”而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
《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分为三篇,即第一篇医学篇,第二篇医生篇,第三篇临床篇,共33章内容。
共讲授28学时,实习1周。
在五年制二年级学生第三学期以及七年制三年级第五学期开设此门课。
开设此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医学历史与现状;了解病人与医生角色,怎样做一名好医生;引导学生认识疾病症状,初步了解诊断、治疗、康复与预防的知识,掌握正确临床思维的方法,特别是从症状学入手的诊断思维方法。
并通过1周的临床实践,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病人、早期进入医生角色,树立终生为病人服务思想。
本门课程主要由内科教研室骨干教师、学校有关学科教师承担理论授课,实习由各临床学院组织实施。
本门课程为考试课。
其中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占70%,实习成绩即要求学生写两份病志,其成绩占30%。
本门课程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与课间实习方式。
理论讲授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课间实习接触病人、采集病史并作为考试成绩一部分。
在寒假期间,要求学生有1-2周时间去家乡医院及基层卫生机构进行社会调查,并写出社会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由学校教务处、学生处汇编成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临床医学导论》教学时数分配第一篇医学篇第一章医学的起源与发展[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发展史线索图,希波克拉底誓词。
2.熟悉文艺复兴后的近代医学。
3.了解古代奴隶社会西方医学,中世纪欧洲医学。
[教学内容]学习医学发展史,由经验到科学,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了解医学发展规律,汲取前人经验教训,拓宽知识面和科学思路,树立为医学献身的信念。
[教学方法]讲授[授课学时]2学时第二章医学专门分科与进展[目的要求]1.掌握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点。
2.熟悉临床医学进展。
3.了解基础医学进展。
[教学内容]从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的角度,理解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同时,让学生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学科及重要领域等方面的发展有初步了解,拓展学生知识面,了解医学科学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授课学时] 1.2学时第三章医学模式、医学目的和责任[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熟悉医学模式转变的背景与条件。
3.了解医学模式的特征。
[教学内容]通过了解各种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以及影响其转变的背景与条件,让学生对现代医学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授课学时]1学时第四章全科医学[目的要求]1.掌握全科医学的概念。
2.熟悉全科医生的概念、知识结构及任务。
3.了解全科医学(或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介绍全科医学的含义及起源、研究目的、对象与范围以及全科医生的含义、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及任务等一般性概念;全科医学(或全科医疗)的几个主要特征。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授课学时]0.4学时第五章卫生组织机构与医疗卫生改革[目的要求]1.掌握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
2.熟悉我国卫生组织机构分类。
3.了解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的卫生组织机构的分类,重点为医疗机构;我国的卫生改革情况,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基本原则和重大举措、面临的重大题目以及改革的主要任务。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授课学时]0.4学时第六章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目的要求]1.掌握高等医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2.熟悉面向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3.了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五方面挑战。
[教学内容]学习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理解教育改革的动因,重新认识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授课学时]1学时第二篇医生篇第一章医生角色[目的要求]1.熟悉医生角色的社会期待。
2.了解职业精神,熟悉医生角色的职业精神。
3.了解角色扮演,掌握主动实践医生角色的实现。
[教学内容]介绍社会期待的医生角色的内容;认识人文精神是医生职业精神的神髓,科学精神是医生职业精神的特征,公正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支柱,合作精神是医生职业精神的要素;怎样实现医生角色。
[教学方法]讲授[授课学时]0.5学时第二章病人角色[目的要求]1.了解病人、病人角色的概念;了解病人角色的基本特征;熟悉病人角色的变化及对策。
2.熟悉病人求医行为的类型;了解求医行为的影响因素。
3.了解病人需要的基本特点;熟悉病人需要的主要内容。
4、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
5、掌握病人的权利;熟悉病人的主要义务。
[教学内容]病人与病人角色;病人的求医行为;病人的需要;病人的心理特点;病人的权利与义务等概念和内容。
综合认识病人,是“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思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全面了解病人、深刻理解病人、充分尊重病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成就一名合格医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授课学时]0.5学时第三章医疗中的人际关系[目的要求]1.了解人际交往与沟通的一般技巧;熟悉医生如何更好地与病人沟通。
2.熟悉医患关系的含义;了解医患关系的模型、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掌握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3.熟悉医医关系的含义;了解各种医医关系;掌握医疗中的集体协作关系。
4、熟悉医社关系的含义;了解医社关系的意义。
[教学内容]医疗中人际交往与沟通的一般技巧;医生应如何更好地与患者沟通,熟悉医患沟通技巧;医疗活动中人际关系主要内容;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及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意义;举例说明医疗集体协作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授课学时]0.5学时第四章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与实践[目的要求]1.熟悉卫生法律的概念及其含义;了解卫生法律现状、基本属性与特征。
2.了解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熟悉医方的卫生法律责任。
3.掌握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熟悉各种医患相关的法律保护。
[教学内容]卫生法律的概念、特点、内容和意义,与调整医患关系有关的卫生法律、法规;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以及当事人违法法律后,所应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医患双方享有的法律权利及其特点,以及如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的法律纠纷。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授课学时]0.5学时第五章医生与科学研究[目的要求]1.掌握科研及创新能力是优秀医生的必要素质。
2.熟悉如何做好临床科学研究。
3.了解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的方法。
[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概念、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授课学时]1学时第六章医生培养[目的要求]1.掌握我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与改革。
2.熟悉美国、日本住院医师培训概况。
3.了解我国住院医师培训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我校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情况以及培训方法,同时借鉴国外住院医师培训经验不断提高培训水平。
[教学方法]讲授[授课学时]1学时第三篇临床篇第一章疾病概论[目的要求]1.掌握健康的定义及人体的第三状态;衰老的标志的特征;老年性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死亡的分期及死亡的判定标准。
2.熟悉疾病的定义和疾病过程的共同规律;疾病谱的变化及研究疾病谱的意义。
3.了解健康的标准;疾病发生的机制;疾病的分类;衰老的机理及安乐死。
[教学内容]1.重点讲授健康的定义及与病人定义内涵的关系;健康与第三状态及疾病的关系;衰老的共同特征和人口老年化问题;死亡及其判定标准和重要意义。
2.一般讲解疾病过程的规律,初步了解疾病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疾病谱变化以及疾病谱调查的方法和意义。
3.概要讲述健康的躯体标准和社会心理标准;简要说明发病机理、疾病分类、衰老机理及安乐死等。
[教学方法]利用幻灯课堂讲授。
[授课时数]1学时第二章疾病病因[目的要求]1.掌握病因的概念和疾病发生的内在条件。
2.熟悉医源性疾病的病因。
3.了解引起疾病的外在因素。
[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病因概念和病因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宿主方面的各种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社会行为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2.一般讲解医源性疾病的概念及医源性疾病病因的种类。
3.概要讲解致病因子的种类及环境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教学方法]利用幻灯讲解。
[教学时数] 1学时。
第三章疾病症状学第一节发热[目的要求]1.掌握发热、咳嗽、咳痰、咯血及胸痛症状的概念和临床意义2.熟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问诊要点3.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发生机制[教学内容]一、发热(一)发热的概述(二)发热的机制(三)发热问诊要点1.流行病学2.发热缓急与病程长短3.发热伴随症状4.发热临床表现和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和不规则热)(四)临床意义1.正常体温生理变异2.发热疾病的分类(1)感染性发热(2)非感染性发热第二节胸痛(一)胸痛概念(二)胸痛发生机制(三)问诊要点1.胸痛发病年龄2.胸痛性质和部位3.胸痛诱发因素4.胸痛伴随症状(四)胸痛临床意义[教学方法]1.概念交代准确清楚,重点讲授临床意义和问题要点,略提发生机理。
2.发热热型结合曲线图讲授,咳嗽、咳痰及咯血列举典型病历讲述以加深对症状的理解和记忆。
[授课学时]1.发热1学时2.胸痛1学时第三、四节发绀呼吸困难[目的要求]1.掌握发绀、呼吸困难的概念、问诊要点及其常见病因的临床特点;2.熟悉临床意义;3.了解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1.发绀①发绀的概述②发生机制③问诊要点④常见临床类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呼吸困难①呼吸困难的概述②发生机制③问诊要点、常见类型的临床特点④临床意义[教学意义]重点讲授发绀、呼吸困难。
为了使学生能早期接触临床,从问诊要点入手,使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症状,掌握常见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启发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
[授课学时]2学时。
第五节恶心与呕吐[目的要求]1.掌握恶心与呕吐的的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1.恶心与呕吐①恶心与呕吐的概述;②发生机制;③问诊要点;④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授课学时]0.5学时第六节腹痛[目的要求]1.掌握腹痛的发生机制、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2.腹痛①腹痛的概述;②发生机制;③问诊要点;④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授课学时]1学时第七节黄疸[目的要求]1.掌握黄疸的定义、黄疸的形成、问诊要点及临床常见三种黄疸的鉴别。
[教学内容]3.黄疸①黄疸的概述;②发生机制;③问诊要点;④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授课学时]0.5学时第八节水肿[目的要求]1.掌握水肿的概述、问诊要点、常见类型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
2.了解上述症状的发生机制。
[教学内容]1.水肿①水肿的概述;②发生机制;③问诊要点、常见类型的临床特点;④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