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二十九讲教案-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38
课题:1“谨”之“缓揭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谨”之“缓揭帘”。
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2、情感与目标:养成拾金不昧的习惯。
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拾金不昧的良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8-9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复习“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二、学习“谨”之“缓揭帘”1、听泛读“谨”之“缓揭帘”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齐读。
分行读。
5、同桌练习背诵。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走路时脚步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
行礼问候时要恭敬尊重。
进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站立时不要斜着身子靠在墙上,坐着时不可以伸长双腿,腿更不可以抖动。
五、练习背诵1、自由背。
2、同桌背。
3、检查。
六、作业1、背诵“步从容”。
2、回家练习走路的姿态、端坐。
板书设计:谨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教学反思:课题:2“谨”之“事勿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谨”之“事勿忙”。
过程与方法: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情感与目标: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
学习重点:会读、会背学习难点:理解意义,养成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
教、学具准备:《弟子规》一本,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弟子规》P9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复习“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二、学习“谨”之“事勿忙”1、听泛读“谨”之“事勿忙”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齐读。
分行读。
5、同桌练习背诵。
6、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许多事情都不能急,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就不容易出错。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出处】本句出自《弟子规》第五章信【原文】见人善①,即②思齐。
纵③去④远,以⑤渐跻⑥。
【注释】①善:优点,长处,与“恶”相对。
②即:立即,马上。
③纵:即使,纵然。
④去:相距,距离。
⑤以:表示转折,有“但是”的意思。
⑥跻:上升,登。
【翻译】看到那些有优点长处的人,我们要希望自己能和他一样;即使和人家的程度相差很多,我们也要付出全力,想办法赶上。
【解释】我们要有“见贤思齐”的精神,看见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我们要向别人学习,即使相差很远,也要把别人当作自己的榜样,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下去。
古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当我们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要有一颗谦卑的心,去发现别人身上好的地方,然后多学习别人身上好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和别人的相处也会更加轻松愉快。
同样,我们看到别人的优点,向别人学习,受益的是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总是用一种傲慢的心态去和别人相处,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那么长久下来,我们就再也没有好学的心态了,这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要多去寻找别人身上的闪光点,最后变为自己的闪光点。
【解读】见贤思齐在生活中,我们没有能力做到别人那样好,但是通过我们慢慢地学习,我们自身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的。
“以跻身”是一种目标,是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我们鼓励自己,不断扩充自己,以达到那样的境界,最后即使我们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我们的境界、生活也都会有所提升。
所以,“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是很有道理的。
狄仁杰因为有娄师德的推荐,而成为了朝中宰相,后来两人在朝中的地位又变成了平起平坐。
但一山难容二虎,狄仁杰非常想把娄师德举荐到外地去。
武则天知道此事之后,问狄仁杰说:“你觉得师德的德行好吗?”狄仁杰回答说:“他的个人德行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作为将军一直严守边防。
”武则天又问狄仁杰:“他了解人吗?”狄仁杰回答说:“虽然我曾经和他同在一处做官,但是我没有听说他是否了解人。
一、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信”彼说长,此说短。
不关己,莫闲管。
见人善,即思齐。
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加警。
二、教学目的要学会处事讲信用。
三、教学过程(1)温故导入1、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吗?哪位同学可以背出来?2、我们上节课讲了什么故事呢?(道听途说、咕咚、三人成虎、宋弘拒绝刘秀、曾子杀猪、裴秀学礼)(2)学习理解内容1、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理解经典原文①彼说长,此说短。
不关己,莫闲管。
彼:那人此:这人莫:不要【译文】遇到别人谈论他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与自己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彼说长,此说短。
不关已,莫闲管。
遇到有人在说三道四,听听就算了,要用智慧判断,不要轻易受别人影响。
与自己无关的事不要去干涉,以免介入别人不必要的是非。
在现实生活当中,不是亲眼真切地看见的事情,不能随便乱说。
知道但没搞清楚的事情,也不能随便对别人讲。
如果我们总是把随便听来的事情传来传去,就有可能闹出笑话,甚至造成很大的麻烦。
那我们来听一个小故事:道听途说小池放学回家路过小夕家门口,听到屋里传出小夕的声音:“哎呀!快跑!小乌龟追来啦!”小池边听边笑,心想:原来小夕是个胆小鬼,连小乌龟都怕。
隔天,小池对小樱说:“你知道吗?小夕的胆子可小啦!她居然连小乌龟都怕。
”小樱听了,嘻嘻地笑。
小樱又对好朋友小菊说:“你知道小夕有多胆小吗?她被小乌龟追得到处跑。
”小菊又告诉了其他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小夕家养了好多小乌龟。
”就这样,没过多长时间,大家都知道了“小夕与小乌龟”的故事。
当小佳想找小夕要一只小乌龟时,小夕觉得很纳闷。
追问起来才知道最初是小池说的。
小夕跑去问小池。
小池原原本本地把那天的情况说了一遍,弄得小夕哭笑不得:“那天,我正在和妈妈玩‘龟兔赛跑’的游戏呢!你怎么不搞清楚就乱讲呢!”所以说话一定要慎重、负责任,没有确切地了解,千万不要轻易地去传播。
有一天同学们都去操场做广播操,但是小胖因为生病呆在教室,小明那天因为是值日生不用做操,他正好从教室外面路过,看到小胖在拿小红的文具盒里的一支笔,于是小明马上跑去告诉小红说,小胖在教室偷偷玩你的笔!后来小红回来了,就问小胖怎么回事,原来是小红的文具盒掉在了地上,小胖帮助她捡了起来,还把笔放回了文具盒。
弟子规全文教案【篇一:弟子规教案全集】弟子规教案全集(总叙~余力学文)目录12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备注 3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4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5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6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7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 8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复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9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复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 10 百步余☆复习:冬则温夏则清 11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复习: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12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复习: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13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复习: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14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复习: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 15 最为丑☆复习: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6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复习: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17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复习: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8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复习: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19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 - 0 -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复习: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20 切戒之☆复习: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 21 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复习: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22 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复习: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 23 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复习: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泛爱众 24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复习: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25 勿话扰☆复习: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26 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复习: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 27 短报恩长☆复习: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28 ☆复习: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亲仁 29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复习: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余力学文30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复习: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31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复习: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32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复习: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33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复习: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34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复习: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35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复习: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1 -- 2 -- 3 -- 4 -【篇二:弟子规教案全集】弟子规教案全集(总叙~余力学文)目录 1 2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备注3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4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5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6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7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8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复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9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复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 10 百步余☆复习:冬则温夏则清11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复习: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12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复习: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13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复习: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14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复习: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 15 最为丑☆复习: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16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复习: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17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复习: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18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复习: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19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复习: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20 切戒之☆复习: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21 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复习: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 22 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复习: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 23 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复习: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泛爱众 24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复习: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 25 勿话扰☆复习: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 26 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复习: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 27 短报恩长☆复习: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28 ☆复习: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亲仁 29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复习: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余力学文30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复习: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31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复习: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32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复习: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33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复习: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34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复习: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35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复习: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1 -- 2 -- 3 -- 4 -【篇三:弟子规教案】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第一课时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原文】:弟子规,圣人训。
篇一:弟子规第10课教案《见人善》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读准“警、励、辜”等字。
2、能简单说出课文所讲的几种规范,例如不掩饰错误、有过就改,不与人计较衣食,而比较才能和品德。
3、简单了解“一鸣惊人”的故事,知道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个体会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和过错的方法。
难点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能用其中的道理指导日常生活。
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讲述日积月累中“一鸣惊人”的故事,同时提出问题:你从这个故事中发现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看谁是最会听故事的人)从而引到本课的内容上来,懂得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知错就改的道理。
(二)初读感知(1)师范读本课中的内容,师领读,生齐读,纠正字音。
(2)给时间让生自由读,并找出文中难写难拼的生字及简单的多音字,个别学习。
如“警、励、辜”等。
(3)让学生个别读,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三)、解读经典(1)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①主要是告诉孩子当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行为时,心中就要想着要向他学习,当看见别人犯错误时,心里要先反省自己,如果也犯同样的过错,就立刻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给学生举在学校常发生的例子。
②可以让学生适当举些自己了解的例子,进一步体会所学内容。
③介绍神奇汉字“见”(2)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①告诉学生要把注意力放在德行的精进上,而不是衣服饮食的攀比上。
②师适当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在生活中具体应该怎么做。
③熟读并背诵。
(3)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①结合生活简单为学生讲解当听到别人批评自己、指出自己的过错时,就生气,听到赞誉就开心,这样是不对的行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就没有帮助自己的朋友,而对自己有益处的朋友就会远离自己。
②学生根据理解熟读背诵。
(4)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①告诉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要欣然接受别人的批评,这样正直的朋友就会亲近自己,同时如果自己犯了错,要及时改正,不能一错再错。
弟子规教案二、教材解读1、第四章谨谨:说文:慎也。
从言,堇( qín)声。
本义为谨慎、小心,也有恭敬之意。
慎:表示小心为慎。
真,表音,兼表小心谨慎也是一种认真。
在这部分要求孩子从小养成谨慎小心、规矩低调、有自我尊严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生活态度。
分别从衣、食、坐、行、惜时、讲礼仪、讲卫生等几个方面要求每个人立身处世要小心谨慎,接受社会规则的约束,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不能无所畏惧,不能放纵自己,是儒家对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
第一课时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惜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卫生)解字:盥:在器皿中洗手之形。
本意指浇水洗手洗脸。
溺:同“尿”辄:篆书形像古代车子,表示车耳。
假借副词,总是。
译解:为人子应早起,把握光阴及时努力,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作息。
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
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
现状:很多现代人的生活是不怎么有规律的,一般是该睡的时候不睡,该起的时候不起。
(女儿的故事)故事:故事围绕惜时展开。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仪表端庄)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摆放整齐)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整洁得体)解字:切:本义切断。
这里指贴近。
循:本义是顺着走。
引申为:遵守、依照。
分:身份,场合。
译解: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否则容易被绊倒,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
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要找半天。
(大处著眼,小处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
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作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幼儿园弟子规全套教案篇一:弟子规教案全集弟子规教案全集(总叙~余力学文)目录 1 2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备注3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4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5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6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7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8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复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9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复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 10 百步余☆复习:冬则温夏则清11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复习: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12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复习: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13 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复习: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14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复习: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 15 最为丑☆复习: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16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复习: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17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复习: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18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复习: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19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复习: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20 切戒之☆复习: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 21 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复习: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 22 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复习: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 23 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复习: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泛爱众 2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复习: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 25 勿话扰☆复习: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 26 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复习: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 27 短报恩长☆复习: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28 ☆复习: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亲仁 29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复习: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余力学文30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复习: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31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复习: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32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复习: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33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复习: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34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复习: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35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复习: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1 -- 2 -- 3 -- 4 -篇二:《弟子规》完整版教案《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总序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1、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3、有余力,则学文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学时数:一课时一、讲解题目:1、《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道德讲堂
《弟子规》(节选)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弟子规》之三谨而信篇)
【原文释义】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激励奋发图强。
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赏析】正如弟子规中所说,看见他人的优点、好行为,心中就生起向他人看齐的好念头。
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了。
看见他人犯了罪恶的事,心里先反察自己,如果也犯了同样的过错,就立即改掉;如果没有,就更加警觉,不犯同样的过错。
当道德、学问和才艺不如他人时,就应该自我砥砺,努力赶上。
至于穿的衣服和吃的饮食不如他人时,可以不用担心忧闷。
由此可见,不论大善或小善,都要有“思齐”的信心和力行的勇气,要时时对照自己,提升自己,把精力用在自身的改过迁善之上。
弟子规见人善解释弟子规见人善解释导语:《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一般的人听到“弟子”,会有错误的认知,觉得是小孩学的。
其实这个“弟子”不是指小孩,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见人善原文的解释,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弟子规见人善原文——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弟子规见人善原文——信(翻译)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遵守承诺。
欺骗或花言巧语之类的伎俩,绝不能去做。
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应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
刻薄的言语,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还未了解真相之前,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任意传播。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说话要口齿清晰,语速舒缓,不要说得太快,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
遇到别人搬弄是非,要用智慧判断,不要介入,与已无关就不必多管。
看见他人的优点善行,就立刻向他看齐,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
看见他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心里先反省自己。
有则改之,如果没有就警醒不犯同样的过错。
人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
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欢喜,那么狐朋狗友就会来接近你,真正的'良朋益友反而逐渐远离你。
反之,如果听到他人的称赞,不但没有得意忘形,反而会自省,唯恐做得不够好;当别人批评自己的缺失时,不但不生气,还能欢喜接受,那么正直诚信的人,就会渐渐喜欢和我们亲近了。
《弟子规◆信》教案(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见人善......勿生戚”的意思;2、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
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3、通过学习其中的道理来指导学生的言行。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
教学准备:课件(动画短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会背的《弟子规●信》。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2、我们学了《弟子规●信》的第4--7句内容后,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3、今天我们将接着学习《弟子规●信》新的内容。
(板书课题)二、学一学:今天我们先学习以下部分,课件出示: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三、理解句意:1、出示句子“见人善......勿生戚”;2、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跟读;3、理解句子: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
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
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四、讨论:☆善恶大考验:1、小明借了小红的书后一直不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