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祛痰药——氨溴索与溴己新PPT
- 格式:ppt
- 大小:775.00 KB
- 文档页数:19
76生围塞旦医型!!!!生!旦筮!!鲞箜!塑g墼i望堕!』螋垡熊!!里望!堕!!!丛鲤i盟堕』塑:!!!!:!!!:!!:堕!:!溴已新与氨溴索两种不同祛痰方案对毛细支气管炎喘憋的影响李瑛廖吕慧沈四国【摘要】目的观察溴己新与氨溴索两种不同祛痰方案对毛细支气管炎喘憋的影响。
方法将32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抗病毒、平喘及雾化治疗基础上,溴己新治疗组给予溴己新静脉滴注;氨溴索治疗组给予氨溴索静脉滴注。
结果氨溴索治疗组的喘憋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溴己新治疗组(P<0.01),氨溴索治疗组发生痰堵和使用异丙嗪的比例亦明显少于溴己新治疗组(P<0.01),氨溴索治疗组发生心力衰竭的比例同溴己新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同溴己新相比,氨溴索能有效缩短喘憋时间,还能改善喘憋症状,减少痰堵的发生,改善烦躁情绪,但不能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关键词】氨溴索;溴己新;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溴己新与氨溴索两种不同祛痰方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24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24例。
所有患儿均有咳嗽、喘憋症状,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及中、细湿哕音;86例患儿伴有发热,占26.5%;白细胞升高者69例,占21.3%。
将32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溴己新治疗组158例,其中男107例,女5l例,年龄<2月17例,2~6个月89例,6~12个月38例,12—24个月14例。
氨溴索治疗组166例,其中男112例,女54例,年龄<2个月19例,2—6个月92例,6~12个月40例,12~24个月15例。
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抗病毒、氨茶碱平喘以及万托林、布地奈德雾化治疗。
氨溴索与溴已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6-05-06T14:23:01.2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作者:冯步山杜水英[导读] (江苏省沭阳县沭阳仁慈医院呼吸内科 223600) 相较于溴己新,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更优,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症状,改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高。
冯步山杜水英(江苏省沭阳县沭阳仁慈医院呼吸内科 223600)【摘要】目的:研究氨溴索与溴己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01月01日至2015年06月30日我院接诊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溴己新)与观察组(氨溴索)各2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7.42,P<0.05);且观察组的肺功能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各指标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0.54,11.54,14.27;P<0.05)。
结论:相较于溴己新,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更优,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症状,改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氨溴索;溴已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165-02COPD是呼吸科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表现出明显的气流受限特征,会对患者的多个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使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COPD的病情有进展性,当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出现痰量大量增多、且为黏液性,表现出明显的气促、喘息等症状并不断加重,则意味着其进入COPD急性发作期[1],对急性期病情进行有效控制是确保COPD患者预后质量的关键。
为此,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比较氨溴索与溴己新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