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碱度和含盐量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21
土壤无机盐测定方法
土壤无机盐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酸碱度测定:使用pH试纸或酸碱度计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可以初步了解土壤的盐分状况。
2.氯化物测定: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后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蒸发皿中,用小火蒸发至干。
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如果有白色沉淀,说明土壤中含有氯化物。
3.硫酸盐测定: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后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蒸发皿中,用小火蒸发至干。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如果有白色沉淀,说明土壤中含有硫酸盐。
4.硝酸盐测定: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后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蒸发皿中,用小火蒸发至干。
加入锌粉和盐酸,加热蒸发至冒白烟。
冷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红色沉淀。
如果有红色沉淀,说明土壤中含有硝酸盐。
5.重金属离子测定:取一定量的土壤样品,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搅拌均匀后过滤。
将滤液收集到蒸发皿中,用小火蒸发至干。
加入硝酸溶液,溶解残渣,加入硫氰化钾
溶液和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通过滴定结果可以计算出重金属离子的含量。
土壤ph值的标准范围土壤pH值是指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的负对数,它反映了土壤中酸碱平衡的状况。
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作物对土壤pH值有不同的适宜范围。
一般来说,土壤pH值在6.0-7.5之间为中性或微酸性,适合多数作物生长;当土壤pH值小于5.5时,为酸性,可能导致铝、锰等金属离子的毒性和钙、镁等营养元素的缺乏;当土壤pH值大于8.5时,为碱性,可能导致磷、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固定和钠盐的积累。
因此,了解土壤pH值的标准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土壤pH值的标准范围:一、土壤pH值的分级标准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提供的信息,土壤pH值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划分为9个等级:从上表可以看出,土壤pH值越低,表示土壤越酸;越高,表示土壤越碱。
不同等级的土壤pH值反映了土壤中不同程度的酸碱反应。
二、影响土壤pH值的主要因素土壤pH值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母质土壤母质是指形成土壤的原始物质,它决定了土壤中矿物质和有机质的种类和含量,从而影响了土壤的酸碱性。
一般来说,含有碳酸盐类矿物的土壤母质,如石灰岩、白云岩等,形成的土壤呈碱性;含有硅酸盐类矿物的土壤母质,如花岗岩、玄武岩等,形成的土壤呈中性或酸性;含有有机质的土壤母质,如沼泽、泥炭等,形成的土壤呈酸性。
(2)降水量降水量是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量,它影响了土壤中溶解盐分的淋洗和积累,从而影响了土壤的酸碱性。
一般来说,降水量大的地区,土壤中的碱性离子(如钙、镁、钾、钠等)容易被淋洗掉,导致土壤呈酸性;降水量小的地区,土壤中的碱性离子容易积累,导致土壤呈碱性。
此外,降水本身也可能具有一定的酸碱性,如受到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影响的酸雨,会使土壤酸化。
(3)植被类型植被类型是指覆盖在土壤表面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它影响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的酸碱性。
盐渍土基本知识盐渍土基本概念:土壤中含盐量在0.1%-0.2%以上,或者土壤胶体吸附一定数量的交换性钠,碱化度在15%-20%以上,有害于作物正常生长的属盐碱土类型,或称盐渍土。
盐碱危害作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溶液的渗透区过高,致使作物生理干旱,以及盐碱对作物的毒害作用,特别是土壤中过量的交换性钠的存在,还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土壤理化性状,需要采取水利、化学和农业等综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良。
盐碱土是一系列受土体中盐碱成分作用的、包括各种盐土和碱土以及其他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的各种类型土壤的统称,也称盐渍土。
在形成盐渍土的过程中,土壤盐渍化(或盐碱化)过程起主导或显著的作用,各种类型盐碱土的共同特性就是土壤中含有显量的盐碱成分,具有不良的物理化学性质,致使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甚至不能生长成活。
当土壤表层或亚表层中(一般厚度为20-30厘米左右),水溶性盐积累超过0.1%或0.2%(即100克风干土中含0.1克水溶性盐类,或在富含石膏情况下,含0.2克水溶性盐类),或土壤碱化层的碱化度超过5%,就属盐碱土范畴。
盐碱土中对植物生长有害的化合物主要是钾、钠、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重碳酸盐等。
另外青藏高原有硼酸盐,吐鲁番盆地有硝酸盐类;或者是土壤含盐量虽少,但土壤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达到了一定比例也会对植物生长产生抑制。
盐化或碱化形成的一系列土壤。
又称盐渍土,包括盐土、碱土及各种盐化和碱化土壤。
狭义的盐碱土是指既盐化又碱化的土壤。
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东部沿海包括台湾省、海南省等岛屿沿岸的滨海地区也有分布。
盐土是在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势低洼、含盐地下潜水位高的条件下,使土壤表层或土体中积聚过多的可溶性盐类而形成的。
盐土一般呈碱性反应(部分滨海酸性硫酸盐盐土有酸化现象),盐基呈饱和状态,腐殖质含量低,典型盐土剖面地表有白或灰白色盐结皮、盐霜或盐结壳。
划分盐土的表层含盐量下限指标,因盐分组成而异,以氯化物为主的下限指标为0.6%左右,氯化物和硫酸盐混合类型的盐土下限指标为1%左右,含石膏较多的硫酸盐土下限指标为2%左右。
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土壤分析一、引言地质勘察报告是对勘察区域内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重要文献。
土壤分析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勘察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工程质量的保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地质勘察报告中土壤分析的内容和意义。
二、土壤分析的目的土壤分析是通过检测土壤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及物理特性,来评估土壤的质量、适宜性和潜在的环境影响。
它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了解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包括质地、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2. 检测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评估土壤污染状况,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
3. 预测土壤的物理和化学行为,如渗透性、固结性、胶结性等,为工程施工、地基处理等提供参考。
三、土壤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1. 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样品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第一步,其过程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表层取样、剖面取样和孔隙水取样等。
采取不同的取样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土壤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2. 土壤分析方法土壤分析方法包括物理性质测试、化学性质测试和微生物学检测三个方面。
常见的测试内容包括土壤的质地、含水量、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离子含量、元素组成、微生物活性等。
根据勘察的具体需求,还可以对土壤进行进一步的特性测试。
四、土壤分析结果的解读1. 数据整理与统计土壤分析结果需要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以便于分析和解读。
常见的方法有制作数据表格、绘制统计图表等。
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从全局上把握土壤质量状况和特征。
2. 结果解读土壤分析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例如,根据土壤含水量的测试结果,可以评估土壤的排水性和渗透性,以判断其在工程施工中的适用性;根据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评估土壤的污染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五、土壤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土壤分析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应用包括:1. 建筑工程:土壤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承载力、稳定性和膨胀性,为建筑物的合理设计和地基处理提供依据。
盐碱地绿化常⽤⼟壤改良⽅法盐碱地绿化常⽤⼟壤改良⽅法我国北⽅⽔⼟多呈碱性,有些地区虽然是在良⽥地上建园林绿地,⽤地下盐性⽔灌溉,也会造成⼟壤次⽣盐碱地。
盐碱区建绿,提⾼成活率是当务之急,⽽碱性⽔⼟是造成树⽊死亡的主要障碍,有的在盐碱绿地过量施⽤复合化肥,这些“化学盐”也会加重⼟壤盐碱化。
当前全世界有盐碱地143亿亩,中国5.2亿亩,⼭东1620万亩,黄河三⾓洲500万亩。
我国的内陆盐碱⼟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包括河北,⼭东,⿊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新疆,内蒙,⽢肃等省。
滨海盐碱地主要分布在1800公⾥海岸线,特别是天津、辽、鲁,苏,浙,闽等地沿海区。
城市盐碱区,主要有天津、东营、滨洲、德州、聊城、沧州、黄骅、任丘、⼤庆、盘锦等市。
盐碱⼟是⼀种因含盐量过多或强碱性,⽽“⽣了病”的⼟壤。
盐碱地分级指标如下:轻度盐化⼟,⼟壤含盐量0.1-0.2%;中度盐化⼟,⼟壤含盐量0.2-0.4%;重度盐化⼟,⼟壤含盐量0.4-0.6%;(我国⼤多数以30厘⽶⼟壤耕层来计算含盐量。
)衡量盐碱地的另⼀指标是酸碱度,即PH值,⼀般以7.5为中性,<7.0为微酸性,>7.5为微碱性。
盐与碱的并存决定了盐碱地改良的复杂性,同⼀树种,在同等含盐量下,因离⼦组成不同⽽表现出对耐盐程度的差异。
同⼀树种,幼树与⼤树的耐盐程度有时相差⼀倍。
尽管全国各地不断推出改碱肥料,但对中度以上的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往往不尽⼈意,所以盐碱地绿化经常陷⼊困境。
因此,需要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利⽤施⼯技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盐碱⼟绿化最⼤困境是⼟源紧张,以天津为例,天津开发区换的⼟⽅含盐量0.5%左右,采取综合措施改⼟降盐现实意义⾮常重⼤。
盐碱地绿化常见的改良模式有客⼟绿化施⼯、盐碱⼟原⼟改良施⼯和肥盐平衡改良。
客⼟绿化施⼯技术:(适⽤于重、中度盐碱地)⼤⽳客⼟+隔盐层:⼀般隔盐层材料的选择有碎⽯、鹅卵⽯,炉灰、锯末、树⽪、稻草、麦桔、麦糠、蛭⽯、珍珠岩、⽣活垃圾,碎草。
一、土壤一般概述土壤养分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包括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钼(Mo)、锌(Zn)、铜(Cu)、硼(B)、氯(Cl)等16种。
在自然土壤中,除前三种碳(C)、氢(H)、氧(O)三种元素外,其他土壤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其次是大气降水、坡渗水和地下水等。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主要针对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进行分级,每种级别对应不同成分的含量不同。
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对照或参考这个标准,对要进行施肥的土地进行测试分析,以了解土壤的真实肥力状况。
一般情况下,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通常在5%以上;褐土在自然植被下,有机质含量为1-3%,但由于褐土适于耕作,大部分已辟为农地,致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减少到了1%左右。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标志性物质,其含有丰富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调节土壤的理化性状,是衡量土壤养分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来源于有机肥和植物的根、茎、枝、叶的腐化变质及各种微生物等,基本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等,为植物提供丰富的C、H、O、S及微量元素,可以直接被植物所吸收利用。
其中有机质的分级可作为土壤养分分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共六级,且六级为最低,一级为最高。
二、常见土壤分类1.棕壤: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主要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山地垂直带谱中,如秦岭北坡、吕梁山、中条山、六盘山等高山及洮河流域的密茂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林下。
在褐土分布区之上。
具有深达1.5-2m发育良好的剖面,有枯枝落叶层、腐殖质聚积层,粘化过渡层,疏松的母质层等。
表土层厚约15-20cm,质地多为中壤。
其下则为粘化紧实的心土层,粘粒聚集作用明显,厚约30-40,富含胶体物质和粘粒,有明显的核状或棱块状结构,在结构体表面有明显的铁锰胶膜复被。
再下逐渐过渡至轻度粘化的底土层。
四川 栽植土 标准
四川栽植土标准主要参考《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和《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的相关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 土壤质地:栽植土应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无杂草、石块、建筑垃圾等杂物。
2. 土壤酸碱度:栽植土的酸碱度应在 6.0-8.5 之间,过酸或过碱的土壤应进行改良。
3. 土壤肥力:栽植土的肥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 1.5%,全氮含量不低于 0.1%,速效磷含量不低于 20mg/kg,速效钾含量不低于 100mg/kg。
4. 土壤厚度:栽植土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乔木栽植土厚度不小于 1.2m,灌木栽植土厚度不小于 0.6m,草坪栽植土厚度不小于 0.3m。
5. 土壤通透性:栽植土的通透性应良好,无板结、硬结现象。
6. 土壤含盐量:栽植土的含盐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求土壤含盐量不高于 0.3%。
7. 土壤消毒:栽植土在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
以上是四川栽植土的一些基本标准,具体要求可能因工程类型、植物种类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施工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
种植土的含碱度标准土壤的酸碱度(PH值)对农作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不管是哪种作物都有适宜自己生长的pH范围,只有适合它生长的土壤才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种植土的含碱度标准,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土的含碱度标准土壤酸碱度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级:pH值土壤酸碱度<4.5 极强酸性4.5—5.5 强酸性5.5—6.5 酸性6.5—7.5 中性7.5—8.5 碱性8.5—9.5 强碱性>9.5 极强碱性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我国西北、北方不少土壤pH值大,南方红壤pH值小。
因此可以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的作物和植物。
如红壤地区可种植喜酸的茶树,而苜蓿的抗碱能力强等。
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如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锰、铜、锌等)有效性差。
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
科标检测可对土壤进行测试。
适合碱性土壤种植的树木一、乔木树种刺槐刺槐的根可直接固定氮素,是沙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
注意不宜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
旱柳是沙碱地速生树种之一。
性耐水湿,宜于扦插繁殖,适宜在轻度硫酸盐土地上生长。
在涝碱相随地区的河渠两侧及盐碱洼地可种植,宜作为先锋树种及沙丘前挡林带和薪炭林。
亦是农田防护林的良好树种。
垂柳又名水柳,喜生湿地和水边,中度耐盐碱,可作盐碱地重要防护林树种。
可采用扦插或埋干繁殖。
臭椿生长迅速,繁殖容易。
应选为盐碱地初期造林的先锋树种,并可护岸防风,可在渠道两侧及地势较高处的道路两侧种植。
苦楝耐盐力仅次于刺槐,能在干燥瘠薄的盐碱地上生长,虫害少、生长快、萌芽力强。
乌桕耐盐性中等,木材品质较好。
毛白杨在肥沃湿润的地方生长良好,在轻盐碱地也能生长正常,并能耐短期水淹,适宜作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以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杂交杨如中林46杨、72杨、69杨等,在土壤含盐量0.5%,雨季有积水的情况下生长正常,为用材林、防护林、四旁绿化的良好速生树种。
土壤基本45项“土壤基本45项”指的是农业领域中对土壤进行检测和评价时所关注的45个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用于评估土壤的肥力、健康状况以及适宜种植不同作物的能力。
以下是土壤基本45项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及其解释:1. pH 值:表示土壤的酸碱度,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2. 有机质含量:反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对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有重要影响。
3. 氮、磷、钾含量:分别表示土壤中的氮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含量,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
4. 钙、镁、钠、钾离子交换量:反映土壤中这些离子的含量和在土壤颗粒间交换的能力。
5. 铁、锰、锌、铜含量:表示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它们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6. 风化次数:表示土壤中岩石和矿物颗粒经历的风化过程次数,反映土壤发育程度和肥力。
7. 粘粒、壤粒和砂粒含量:分别表示土壤中的粘粒、壤粒和砂粒的含量,影响土壤结构和水分透透性。
8. 水分持有能力:表示土壤保持和供应植物所需水分的能力,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9. 不饱和水持力:指土壤中持有水的能力,并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理过程。
10. 水分利用效率:表示植物有效利用土壤水分的能力,关系到作物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
11. 可溶性盐含量:反映土壤中溶解在水中的盐类含量,过高的盐含量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12. 阴离子交换量:表示土壤颗粒表面与溶液中阴离子交换的能力。
13. 阳离子交换量:指土壤颗粒表面与溶液中阳离子交换的能力。
14. 容重:表示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反映土壤的紧密程度和通气性。
15. 碱解氮、速效磷:分别表示土壤中碱解态氮和速效态磷的含量,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
16. 基元含量:指土壤中不同基本元素的含量,如碳、氧、氢等。
17. 可交换铝含量:表示土壤中可交换状态下的铝含量,高含量的可交换铝会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18. 有机氮、碳氮比:表示土壤中有机态氮的含量和有机碳与氮的比值,反映土壤氮素的供应和微生物活动。
盐碱土壤评价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盐碱土壤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性成分过高,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的一种特殊土壤类型。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不合理的耕作管理和过度使用化肥等原因,盐碱土壤问题日益严重化。
因此,对盐碱土壤进行评价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概述盐碱土壤评价标准的相关背景和研究现状。
然后详细介绍盐碱土壤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分布情况,为后面的评价指标分析提供基础知识。
接下来,将围绕土壤pH值、盐分含量和离子交换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分析,并介绍各项评价方法及其意义。
最后,总结与展望部分将回顾主要研究结果,并探讨盐碱土壤评价标准存在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了解和阐述关于盐碱土壤评价标准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盐碱土壤定义、形成原因以及分布情况的介绍,读者将对盐碱土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评价指标分析部分将系统探讨土壤pH值、盐分含量和离子交换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方法和意义,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盐碱土壤评价标准的构建和应用。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将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促进盐碱土壤治理技术发展和应用。
(注:以上内容是根据给出的大纲进行撰写,如需修改或完善,请告知。
)2. 盐碱土壤评价标准概述2.1 盐碱土壤的定义盐碱土壤是指含有过多盐分和离子浓度异常高的土壤类型。
当土壤中的盐分和离子浓度超过了作物能够忍受或适应的范围,就会对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盐碱土壤通常具有低水分利用能力,土层结构紧密,通透性差,导致大量传统农作物难以在这种土壤中正常生长。
2.2 盐碱土壤的形成原因盐碱土壤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地表水过度蒸发而使得含盐量逐渐增加,二是由于灌溉水源中含有较高浓度盐分,在长期滴灌、喷淋、洪泛等情况下,较多的灌溉水输送到表层并蒸发后,残留下来的盐分积累会导致表层土壤呈现出高盐状况。
2.3 盐碱土壤的分布情况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盐碱土壤问题,但严重程度和分布情况有所不同。
土壤制图1:25000~1:500000土壤质地、酸碱度、盐渍化图的图式、用色及图例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比例尺为1:2 5000~1:50 0000的土壤质地、酸碱度、盐渍化图的术语与定义,图式、色标的设置与编排,以及图例与注记等。
本文件适用于编制比例尺为1:25000~1:500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分幅或其他分幅的土壤质地、酸碱度、盐度、碱度图,包括纸质图和电子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257.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色系color series颜色基调相近的一组色调。
色系为色调的上一级管理单位。
[来源:GB/T 36501-2018,定义 3.5]3.2 色调tone色与色之间整体关系构成的颜色阶调。
[来源:GB/T 16820-2009,定义 6.12]3.3 色标color target用于建立设备所呈现颜色及其输入值之间关系所用的一系列颜色值。
[来源:GB/T 9851.2-2008,定义2.25]3.4 颜色值color value特定颜色空间中表示颜色的一组数据。
[来源:GB/T 9851.2-2008,定义2.26]4 图式、色标的设置与编排4.1 设置原则a)土壤质地:包括卡庆斯基制、国际制、美国制的全部土壤质地分级,采用颜色加图式方式区分;b)土壤酸碱度:由3个色调组成,以体现土壤由酸性—中性—碱性的性质变化,并兼顾颜色过渡;c)土壤盐渍化:分为土壤盐分含量图和碱化度图,分别采用不同色调,其中盐分含量图以图式符号区分盐分组成。
4.2 图式、色标编排a)土壤质地的图式按其对应的土壤质地分级由轻到重排序;代表土壤质地大类砂、壤、黏,以棕色色调、由浅到深排序的3个色标表示;b)土壤酸碱度的图式按橙红、黄绿、暗紫3个色调,依次代表酸性—中性—碱性。
TD/T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前言为规范土地开发整理,保障土地开发整理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情况,依据本标准制定具体实施规程,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本标准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向军、郑凌志、刘仁芙、佟绍伟、余曙、朱德举、江峰、王磊、高永、陈原.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目录1 范围2 验收条件3 验收组织4 验收依据与内容5 验收程序和方法6 技术档案附录 A 土地开发整理质量验收内容附录 B 主要成果内容、格式附录 C 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及使用管理条文说明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的条件、组织、内容、程序、成果要求和建立技术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经各级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验收。
其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验收可参照本标准。
2 验收条件2.1 项目实施部门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要求全面完成了土地开发整理任务,经自验合格后方可申请验收。
2.2 项目实施部门提出验收申请,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主要包括以下文字部分、附表、附图和附件。
2.2。
1 文字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工程建设的质量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项目建成后运行管护措施和文档管理情况;项目建设管理主要措施、经验、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等.2.2.2 附表,包括《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期效益表》、《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见附录B。
2。
2。
3 附图,包括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图、土地权属界限图或地籍图.2。
盐碱地的判断标准
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成分过多,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判断盐碱地的主要标准有以下几点:
一、土壤的PH值
PH值是衡量土壤酸碱度的指标。
一般来说,土壤的PH值在7左右为中性,PH值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
在盐碱地中,土壤的PH 值普遍高于7.5,甚至达到8.5以上,这是因为盐碱地中盐分含量过多,导致土壤碱性增加。
二、土壤含盐量
土壤含盐量是盐碱地的另一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土壤含盐量大于0.2%就可以认为是盐碱地。
在盐碱地中,土壤含盐量高达1%以上,甚至有的地方达到了10%以上,这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是极为不利的。
三、土壤结构
盐碱地中的土壤结构一般比较松散,且土粒之间的黏着力较弱。
这是因为盐碱地中的盐分和碱性成分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使土层发生断裂和开裂。
四、植被情况
盐碱地中的植被质量往往较差,而且种类比较单一。
因为盐碱地中盐分含量高,而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气候和光照,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
综上所述,判断盐碱地的标准有土壤的PH值、土壤含盐量、土壤结构和植被情况等因素。
对于种植农作物的人来说,要避免在盐碱地上种植作物,可以选择改良土壤,添加有机肥料等方式来提高土壤质量。
种植土的含碱度标准土壤酸碱度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级:pH值土壤酸碱度<4.5极强酸性4.5—5.5强酸性5.5—6.5酸性6.5—7.5中性7.5—8.5碱性8.5—9.5强碱性>9.5极强碱性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我国西北、北方不少土壤pH值大,南方红壤pH值小。
因此可以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的作物和植物。
如红壤地区可种植喜酸的茶树,而苜蓿的抗碱能力强等。
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如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锰、铜、锌等)有效性差。
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
科标检测可对土壤进行测试。
一、乔木树种刺槐刺槐的根可直接固定氮素,是沙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
注意不宜在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种植。
旱柳是沙碱地速生树种之一。
性耐水湿,宜于扦插繁殖,适宜在轻度硫酸盐土地上生长。
在涝碱相随地区的河渠两侧及盐碱洼地可种植,宜作为先锋树种及沙丘前挡林带和薪炭林。
亦是农田防护林的良好树种。
垂柳又名水柳,喜生湿地和水边,中度耐盐碱,可作盐碱地重要防护林树种。
可采用扦插或埋干繁殖。
臭椿生长迅速,繁殖容易。
应选为盐碱地初期造林的先锋树种,并可护岸防风,可在渠道两侧及地势较高处的道路两侧种植。
苦楝耐盐力仅次于刺槐,能在干燥瘠薄的盐碱地上生长,虫害少、生长快、萌芽力强。
乌桕耐盐性中等,木材品质较好。
毛白杨在肥沃湿润的地方生长良好,在轻盐碱地也能生长正常,并能耐短期水淹,适宜作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以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杂交杨如中林46杨、72杨、69杨等,在土壤含盐量0.5%,雨季有积水的情况下生长正常,为用材林、防护林、四旁绿化的良好速生树种。
白榆较耐盐碱,土壤含盐量不超过0.4%时生长良好。
可作用材林、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桑树耐盐、耐水性都很强,可在农田防护林两侧种植。
梨树为耐寒、耐涝、中度耐盐性果木树种之一。
如用杜梨作为嫁接梨树的砧木,耐涝碱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