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检验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13.35 KB
- 文档页数:2
奥利机械(集团)有限公司AL-CT-04-12成套产品检验规程版本201501A持有者受控状态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奥利机械(集团)公司成套供水事业部发布为规范检验工作程序,确保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检验规程。
1、检验规程的范围包括:●适用范围●检验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抽样方法●取样方法●批次经过检验后的处置2、检验规程制定与修正:由成套事业部技术科及质量部制定。
3、检验规程范围说明:3.1、适用范围:适用于外购件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检验、成品出库检验。
3.2、检验项目:检验的项目均列表。
(附表)3.3、质量要求:明确规定各检验项目的质量要求,作为检验时判定依据,如无法用文字述明,则用限度样本来表示。
3.4、检验方法:说明在检验各项目时,是分别使用何种检验仪器、设备或以感官检查(例:目视等)的方式来检验,。
3.5、抽样方法:规定抽样方法。
3.6、取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3.7、批次检验后的处置:a)进货检验:依据进货检验规定有关要求进行检查,检验合格,由检验员开具《外购、外协件验收报告单》并签名交仓库人员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批,则将检验情况反馈采购部通知供方单位,由其依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让步接受或退货等。
b)生产过程检验、成品出库检验:则依据产品质量要求进行检查,合格则转序、入库或出货,不合格则退回生产单位返工、返修、报废等处理。
4、检验要则a)检验员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出库检验时,必须按产品技术文件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查、验证采购物品,外协加工件,半成品和最终产品(成品)的质量。
b)检验员在进行检查、验证时,必须对所使用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进行校对,确认量值准确可靠时,方可进行检查、验证。
5、进货检验5.1、进货检验项目及要求5.2、检查不合格处理:经抽检检验的产品在使用中发现不合格的,应进行隔离和标识,通知采购部与供方联系处理。
5.3、进货检验时检验员应做好《进货检验单》,对检验不合格批应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或《返馈单》送交采购部,不合格品按有关规定处置。
产品检验规程1、目的为确保产品的符合性,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特制定本检验规程,对产品的检验实施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采购产品,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
3、职责3.1技质部为产品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他部门配合。
3.2技术厂长为产品检验的主管领导。
3.3产品检验由兼职质检员进行,并对检验结果负法律责任。
4、控制规程4.1本规程依据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产品特点制定。
4.2技质部负责制定本公司主要采购产品的验证规范、在制品检验规范、最终产品检验规范;4.3进货检验:依据“采购产品验证与确认规程”进行严整;4.4过程检验根据在制品的重要程度和加工的难易程度,过程检验采用:产品工序流程纪录卡、自/互检、巡检、首件检验方式;4.4.1“产品工序流程纪录卡”随在制品流程,每道工序完成后,由此工序责任人于“纪录卡”上标印。
任务单下达后,确立关键工序,流程时下道工序人员对上道工序进行例行检验,并将结果纪录于“纪录卡”上:4.4.2每道工序的操作人员,都必须对生产的半成品进行自检。
下道工序人员,对上道工序的在制品进行常规检查,如发现轻微质量问题,报请所在部门处理;4.4.3巡检方式是质检员按《工艺手册》、“图纸”不定时的对每道工序进行例行检验,及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处理。
对确认不合格的在制品,出具“不合格通知单”。
送责任部门、技质部:4.4.4产品数量大于50樘:或结构过于复杂(技质部视情形而定),投入批量生产前,应进行首件检验,检验人员按《工艺手册》、《钢质防火门检验标准》规程进行,检验后填写《产品首件检验纪录单》;4.4.5对例行检验不合格的在制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4.4.6本公司对在制品不实行例外放行。
4.5最终产品检验只有在所有的检验(进货、过程检验)均已完成且结果符合要求条件下,车间才能提交质量部进行最终产品的检验。
4.5.1技质部按照我公司制定的《钢质防火门检验标准》进行最终产品检验,做好《钢质防火门最终检验报告单》。
ZMW-50鸡精系列调味料检验操作规程1、取样鸡精(粉)、麻辣鲜、排骨鲜、味鲜取样包数按下表,总量应大于500g。
表12、检测项目2.1、过程检验:外观和感官,干燥失重、氯化钠。
2.2、最终检验:外官和感观、干燥失重、氯化钠、谷氨酸钠、1+G、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包装封口、净含量。
3、检测次数每批检验、按包装批次检验。
4、检验方法4.1 外观和感观4.1.1 鸡精(粉)为浅黄色颗粒,无可见杂物,具有鸡的鲜味、香味。
将鸡精(粉)撒在白色滤纸上,目视法观察其颜色及杂质,品尝其味。
4.1.2 麻辣鲜为淡红色的干燥粉状或小颗粒,无结块、无肉眼可见杂质,有麻辣鲜所特有的风味。
4.1.3 排骨鲜为淡咖啡色的干燥粉末或细晶状,无肉眼可见杂质。
4.2 干燥失重用烘至恒重的称量瓶称取样品2—5克(称准至0.0002g )于103±2℃电热干燥箱中,烘干2小时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30mm )称量。
计算:干燥失重%= mm m m ⨯--121100 式中:m —称量瓶的质量g;m 1—干燥前称量瓶加样品的质量g;m 2—干燥后称量瓶加样品的质量。
4.3 氯化钠准确称取均匀样品3-4g ,用适量水溶解,移入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5.0ml 于三角瓶中,加入100ml 水和1ml 铬酸钾指示液,混匀,在白色背景下用0.1mol/L 硝酸银标准滴定液滴定至初呈精红色。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计算:NaC1%=100)100/5(05845.0)(0⨯⨯⨯⨯-m C v v 式中:V —滴定样品溶液时消耗硝酸银体积ml;V 0—试剂空白试验消耗硝酸银体积ml;C —标准硝酸银溶液浓度mol/1;m —样品质量g;4.4 谷氨酸钠称取试样3-4g ,用适量水溶解,移入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10.0ml 于200ml 烧杯中,加60ml 水,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5mol/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下耗用亳升数,加入10.0ml 甲醛溶液,混匀,两用0.05mol/1标准氢氧化钠溶液继续滴定至PH9.6,记下消耗标准溶液氢氧化钠的毫升数。
产品检验规程1、目的为确保产品的符合性,满足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特制定本检验规程,对产品的检验实施有效操纵。
2、适用范畴本规程适用于采购产品,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
3、职责技质部为产品检验的归口治理部门,其他部门配合。
技术厂长为产品检验的主管领导。
产品检验由兼职质检员进行,并对检验结果负法律责任。
4、操纵规程本规程依据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产品特点制定。
技质部负责制定本公司要紧采购产品的验证规范、在制品检验规范、最终产品检验规范;进货检验:依据“采购产品验证与确认规程”进行严整;过程检验按照在制品的重要程度和加工的难易程度,过程检验采纳:产品工序流程纪录卡、自/互检、巡检、首件检验方式;4.4.1“产品工序流程纪录卡”随在制品流程,每道工序完成后,由此工序责任人于“纪录卡”上标印。
任务单下达后,确立关键工序,流程时下道工序人员对上道工序进行例行检验,并将结果纪录于“纪录卡”上:4.4.2每道工序的操作人员,都必须对生产的半成品进行自检。
下道工序人员,对上道工序的在制品进行常规检查,如发觉轻微质量咨询题,报请所在部门处理;4.4.3巡检方式是质检员按《工艺手册》、“图纸”不定时的对每道工序进行例行检验,及对发觉的重大咨询题进行处理。
对确认不合格的在制品,出具“不合格通知单”。
送责任部门、技质部:4.4.4产品数量大于50樘:或结构过于复杂(技质部视情形而定),投入批量生产前,应进行首件检验,检验人员按《工艺手册》、《钢质防火门检验标准》规程进行,检验后填写《产品首件检验纪录单》;4.4.5对例行检验不合格的在制品,按《不合格品操纵程序》处理;4.4.6本公司对在制品不实行例外放行。
4.5最终产品检验只有在所有的检验(进货、过程检验)均已完成且结果符合要求条件下,车间才能提交质量部进行最终产品的检验。
技质部按照我公司制定的《钢质防火门检验标准》进行最终产品检验,做好《钢质防火门最终检验报告单》。
对检验不合格的最终产品,出具“不合格通知单”,按《不合格品操纵程序》处理;只有在文件规定的各项检验活动差不多圆满完成,且有关数据和文件齐备并得到认可后,加盖“合格证”标牌,产品才能出厂;如我公司负责产品安装,依据我公司制定的《防火门安装使用讲明书》进行,并按照我公司制定的《钢质防火门检验标准》进行产品安装检验。
1、目的:为了使未经检验或验证及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保证公司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要求;确保公司所的产品在仓储、搬运等环节中能保证质量。
2、范围:2.1 检查送来的成品与订单是否相符;2.2 检查包装材料唛头、尺寸、外观有否破损;2.3 检查配件是否少放、多放、放错或存在质量缺陷;2.4 检查产品外观、工艺(标签、说明书)、装配、尺寸、球压试验等是否存在质量问题,球压实验以每个批次抽样一只产品进行试验,其它产品正常检验必须做到模拟用户实际使用装配;2.5 对检验完成后的各个批次分别填写三色吊卡,用胶带纸粘贴在外箱上,不能粘住外箱上的字;2.6 三色吊卡的填写必须要如实填写,合格批次则填写在合格品栏内,不合格批次填在不合格品栏内,在有紧急事情需滞后检验情况下则必须填写在待检品栏内;2.7 三色吊卡填写格式为:产品名称:兵兵货号-检验批次(产品批号001、002……顺延);数量:流水线号(如21#)-单批次数量;检验日期:当次检验日期;检验员:签名;原因:抽检发现缺陷情况(属于不合格批);2.8 待检品填写只需填写产品名称和签名即可,等待检验完毕后再换上检验完毕后状态的三色吊卡;2.9 在成品检验过程中发现质量缺陷超出AQL允收水准时,立即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通知车间主任不合格质量缺陷,由车间主任召集相关责任班长、检验员召开会议,并将分析的原因及纠正措施填写在《不合格品处理单》上,并将已经完成的成品和半成品按照《不合格品处理单》填写的纠正措施进行纠偏或返工,对于暂时无法安排的将产品拉入不合格品区进行隔离存放,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返工;2.10 表面轻微质量问题可以口头形式通知线上检验员/相关工位员工/班长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杜绝再次出现此类缺陷,对于存在批量或小批量不合格时也必须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具体步骤同上13条;2.11 流水线所有返工工作必须于三个工作日完成,并通知在线制程检验员何时返工,以便过程进行跟踪、确认;2.12 在返工期间,制程检验员应当对过程进行跟踪监督,遇见不符合项立即告知责任班长进行纠偏,并将过程跟踪和结果检验情况填写在《不合格品处理单》上,经确认合格后再次送成品检验岗位复检;2.13 对所有检验不合格批次,车间主任召开会议时,在填写完毕《不合格品处理单》同时,也需要讨论制定出预防措施,并将分析原因、拟采取的预防措施、完成情况填写在《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上,最后交给制程检验员进行后期操作跟踪验证;2.14 成品检验完毕后必须及时将所有抽样产品安好标准装入包装中封好,对有质量缺陷的产品需要通知产线进行翻修后再进行包装;2.15 每天工作完成后必须及时将成品检验内容如实填写在《最终检验表》上,并于下班前分发到车间、制造和生产部门。
操作规程文件编号:SOP-003 版号:A/0
编制:审核:出厂检验规程批准:生效日期:
2020.3.1
1、目的
保证出厂产品进行了规定的检验和试验,达到有关技术标准和用户规定的
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指导公司生产的所有通过出厂检验判定为成品的最终检验工作。
3、职责
质量管理部负责按本规程执行。
4、工作内容
4.1质量管理部负责编制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应当确定成品需要
实施常规控制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试验程序与要求,确保每批成品都
符合接收准则。
接收和拒收及其相关处置措施都应予以记录。
4.2产品的《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原则上应当覆盖已注册或者备案的
产品技术要求中需要常规控制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不能覆盖的,应当在产
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中予以说明。
必要时,应当给出经过确认的替代解决方案。
4.3检验员按标准进行全检或抽样检验,并将检验情况记录在检验记录单上,
签字确认。
合格的成品按照《产品放行控制程序》执行交付;不合格成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相关文件
无
6、相关记录
7.1《出厂检验报告》QCP-25-QR-007
第 1 页共 1 页。
气瓶安装质量最终检验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气瓶安装质量最终检验工作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保障气瓶安装质量,适用于所有相关人员。
二、术语与定义1. 气瓶:指能够承受一定压力,并用于贮存气体、液体或其他物质的容器。
2. 安装质量最终检验:指对气瓶安装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检验过程。
三、管理要求1. 编制检验计划:(1)根据气瓶的种类、规格和使用环境等要素,制定检验计划。
(2)检验计划应包括检验范围、检验方法和检验结果评价等内容。
(3)检验计划应经相关部门审核并获得批准。
2. 开展检验工作:(1)根据检验计划,组织对气瓶安装质量进行检验。
(2)检验过程应包括对气瓶外观、标识、安装状态和密封性等方面的检查。
(3)检验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仪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4)检验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检验人员进行。
3. 检验结果评价:(1)根据检验结果,对气瓶安装质量进行评价。
(2)评价结果应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情况,并进行相应记录和处理。
(3)对于不合格的气瓶安装质量,应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追踪到位。
4. 记录与归档:(1)对气瓶安装质量最终检验的相关信息,应进行记录和归档。
(2)记录内容应包括气瓶的种类、规格、安装单位、检验人员、检验时间和评价结果等。
(3)归档材料应妥善保管,便于随时查阅。
四、责任与权限1. 检验人员应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检验工作并提出评价结果。
2. 检验计划的编制和审核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3. 检验结果的评价和整改措施的制定,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
五、培训与考核1. 对从事气瓶安装质量最终检验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2. 培训内容应包括相关法规、标准、检验方法和评价要求等。
3. 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工作质量和技术能力。
六、附则1. 本制度的修改和废止,由相关部门负责,并进行相应的通知和培训。
出厂检验规程1.目的:保证出厂产品进行了规定的检验和试验,达到有关技术标准和用户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指导公司生产的带式给料机成品的最终检验工作。
3.职责:3.1质检部是成品最终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工作。
3.2质检部负责产品最终检验技术标准的制定。
3.3各工段、仓库负责产品最终检验的协助工作4.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负责最终检验和试验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外观检验给料机的焊接件焊缝应均匀、平滑整齐,焊接牢固,焊瘤、焊渣应清除干净,不应有用烧穿、裂纹、弧坑、露焊、虚焊、夹渣、咬目测检验,必要时借5倍放大镜观察。
边等缺陷。
给料机涂漆后的表面应光亮、平整、色泽均匀致,结合牛固,无流挂、起皱、链轮与链条啮合正常,运转平稳,无碰撞;不链条运行试验目测有跳链、掉链、爬链现象。
给料机应运行平稳,无异常响声和振动,整机运行平稳性检验减速器无漏油现象,胶带运动平稳。
目测估计距离托辊运转灵活,不得有冲击、滑动现象。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45C,最咼温度不得轴承温升检验超过80C。
应测量轴承的温升检查。
温仪进行测量,直至热平衡(1 h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c),最终轴承外表面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为轴承温升。
紧固检验紧固件连接处应保证连接紧固可靠,无目测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
导料槽与胶带间隙导料槽与胶带间隙不大于15mm空载功率检验电机空载运行的功率不大于额定功率30%。
带速检验检验项目给料机带速允差-5%〜10%技术要求在给料机正常运转状态卜,用电能综合测试测量进料器的皮带速度。
在给料机正常运转状态下,用测速仪测定给进料器的皮带速度。
方法检测噪声。
检查空载噪声不超过85db(a) 在进料器的正常操作中态卜,分别在距离电动机及减速机周围1个不同的位置米处选取4个不同的位置用噪音计测试,测试高度正在减速。
机的中心平面上,取4要点中的最大值。
清扫器目视检查防护罩清扫装置应性能稳定,效果良好给料机的传动部分应有安全防护罩电气系统应接地良好,电机绝缘可靠。
原材料厂检验规程
1.目的:
保证原材料进行了规定的检验和试验,达到有关技术标准和用户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购买的原材料最终检验工作。
3.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原材料进厂测试的组织,编制原材料进厂检验报告。
(检验内
容参照质检部出具的《原材料进厂检验标准》)
3.2 质检部负责出原材料进厂的最终测试,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对测试结论
负责。
生产部现场监督,两部门联合署名,确保检验报告的真实性。
3.3 总经理对原材料检验报告有最终审核权。
4. 工作程序:
一、抽样方案:
随机抽取一部分原材料检验样本。
二、检验方法
1、按照技术部所提供的配方,提供适量的原材料交于生产部。
2、由生产部按照产品工艺生产出少量成品。
3、生产好的少量成品交于质检部,由质检部的质检人员进行检测。
六、判定原则
最终判定:原材料调配生产出的成品项目检验合格,判本批材料合格;原材料调配生产出的成品项目中有任何一项检验不合格,判本批材料不合格。
不合格材料参照《原材料进厂检验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过程和产品的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实现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及产品质量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3职责
质检部负责本程序控制,相关部门配合控制。
4工作程序
4.1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标准中8.2.3条款):
4.1.1管代负责产品实现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包括产品性能策划的各个过程。
4.1.2与质量相关的各过程应根据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过程具体的质量目标,并进行相应的监视和测量。
4.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标准中8.2.4条款):
4.2.1质检部应配合生技部编制《进货检验规程》、《过程检验规程》和《最终检验规程》。
各规程应规定检验项目、检验依据、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抽样方案与判定标准。
4.2.2产品留样观察控制:
a、应设立产品留样观察制度,以保留产品追溯的对照物。
质检部负责留样产品的抽样、标识、存放、记录、观察及定期抽检。
b、产品留样应在产品全性能检验合格后的包装箱内随机抽样,并在“留样观察记录”中记录留样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车间、班组及工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灭菌批号、留样数量、日期、抽样人姓名、观察期限等。
c、本企业实行一般留样与重点留样:一般留样每批抽取3只样品;重点留样每年抽一个批号(5只/批)样品。
一般留样每年做一次外观检查,每两年做一次灭菌检查;重点留样每年做一次外观检查,每两年做一次全性能检查。
d、留样产品保存期限为三年。
4.2.3检验和试验记录:
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填写并保持。
5相关文件
(无)
6质量记录。
机械制造行业检验规程1. 背景介绍机械制造行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的设备和机械装置。
为了确保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检验规程,旨在规范机械制造行业的检验流程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机械制造行业的检验规程和流程。
2. 检验目的机械制造行业的检验目的是确保机械产品的合格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制造过程中的问题,保障产品的正常使用和客户的利益。
3. 检验流程机械制造行业的检验流程包括五个主要步骤:接收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验收检验和周期性检验。
3.1 接收检验接收检验是在原材料或零部件进入生产环节之前进行的检验,目的是确保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接收检验的重点是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和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和物理性能测试。
3.2 过程检验过程检验是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的检验,目的是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过程检验的重点是对各生产环节进行抽样检验,以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3 最终检验最终检验是在产品制造完成后进行的检验,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最终检验的重点是对产品的外观、尺寸、材料、装配和安全性能等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
3.4 验收检验验收检验是在产品生产完成后,向客户交付之前进行的检验,目的是确保产品符合用户要求和合同规定。
验收检验的重点是对产品的功能、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产品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3.5 周期性检验周期性检验是对已交付使用的产品进行的定期检验,目的是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安全性能保持稳定。
周期性检验的重点是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问题。
4. 检验标准机械制造行业的检验标准是制定检验规程和检验方法的依据。
检验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
国家标准是对整个行业适用的标准,行业标准是对某个行业特定产品的标准,企业内部标准是对某个企业内部产品的标准。
5. 检验设备和工具机械制造行业的检验设备和工具是进行检验工作的必备条件。
成品检验操作规程编号:编制: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成品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规范本公司检验人员的检验操作过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订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所有质量检验人员对原辅料验收、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检验操作。
三、职责1. 公司所有检验人员负责按本规程的要求进行各种质量检验操作活动。
2. 其他部门工作人员按本规程的要求协助检验人员完成检验活动。
3. 质检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正确执行和实施。
四、内容1. 进货验收1.1 聚偏氟乙烯1.1.1 请验:原料到库后,由仓管员负责通知质检部验收。
1.1.2 取样:质检部接到通知后,去现场抽样,质检员到现场按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1.1.3 分样1.1.3 检验项目:。
1.1.5 检验方法1.1.6 检验结论按公司《原辅料验收标准》及《采购合同》进行合格判定,下检验结论。
1.1.7 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准确、清晰地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同时出具检验报告,经质检主管审核、质保部经理批准后报送仓库、采购部和制造总监。
1.2 PE1.2.1 请验1.2.2 取样:质检部接到通知后,去现场抽样,质检员到现场按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1.2.3 分样:将抽取的样品按规定的方法分取一定的数量用于检验。
1.2.4 检验项目:1.2.5 检验方法1.2.5.1 取样、分样按GB/T 的规定执行。
1.2.5.2按GB/T 的规定执行。
1.2.5.3 水分按GB/T 的规定执行。
1.2.5.4按GB/T 的规定执行1.2.5.5按GB/T 的规定执行1.2.6 检验结论按公司《原辅料验收标准》及《采购合同》进行合格判定,下检验结论。
1.2.7 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准确、清晰地填写检验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同时出具检验报告,经质检主管审核、质保部经理批准后报送仓库、采购部和制造总监。
1.3 N,N二甲基甲酰胺1.3.1 请验:外购成品油到库后,由仓管员负责通知质保部验收。
XXXX有限公司
成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规程
例行检验是在产品最终阶段按以下要求进行的检验, 检验员在接到检验通知后及时对生产完成的产品进行检验,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成品例行检验记录》表中, 如有不合格项目, 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 要求车间进行返工。
不合格项目在整改后要重新检验, 直至全部项目合格, 并再将填写成品例行检验记录。
确认检验由技术工程部对认证产品进行抽查, 从检验合格品中抽取一只, 送国家实验室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按CNCA-C09-01: 2014《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信息技术设备)》、CQC-C0901-2014《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信息技术设备)》中规定的项目进行。
如有不合格项目, 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 要求车间进行返工。
不合格项目在整改后要重新检验, 直至全部项目合格。
2、确认检验时, 不具备测试设备的, 可委托国家认可的专业检测机构测试。
检测报告由技术质量部保管存档。
注: (1)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 通常检验后, 除包装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2)例行检验允许用经验证后确定的等效、快速的方法进行。
注: 1、确认检验每年由质量负责人负责抽样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
产品出厂检验规程1.目的:为保证出厂产品质量,规定了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以达到有关技术标准和用户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指导公司生产的所有成品的最终检验工作。
3.职责:3.1 负责检验部门是成品最终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最终检验和试验工作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3.2 负责检验部门负责产品最终检验技术标准的制定。
3.3 各工位、仓库负责产品最终检验的协助工作。
4.工作程序:4.1 检验准备4.1.1 按规定备好相应的检验器具,确保其可靠、齐全、有效。
4.1.2 成品检验按《产品标准》对待验品进行抽样,并执行零缺陷的规定。
4.1.3 每一批次的产品,入库发放前都要进行成品检验。
4.2 检验与记录4.2.1 检验人员按《产品检验报告》检验项目和方法逐项检验,不得漏项漏检。
4.2.2 成品检验报告书写要清晰、工整,填写内容完整、齐全。
检验记录作为该批次产品的质量技术档案要长期保存,以保持其可追溯性。
一般保留期为三年,顾客有要求的或特殊使用的产品检验记录,要长期保留或按顾客要求保留。
4.3成品检验操作4.3.1 成品做成后由车间自检合格后,送交质检员,由质检员全部检查,a)把设备平放地面上,目测设备外观有无划痕、灰痕等缺陷。
b)按标准进行试验操作,记录数据,确保产品精度。
4.3.2检验完毕后,出具检验报告书。
4.4合格成品的处理成品检验合格后,检验人员发放合格证,办理入库手续。
4.5 不合格成品的处理4.5.1 成品经检验判定为不合格,可以通过返工、返检达到验收要求的,由检验员做出处理。
产品经返工、返检后重新交验。
4.5.2 当成品的不合格项不可能通过返工、返检达到合格接收条件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相关文件: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2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3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产品检验报告》。
最终检验规程
1、目的
依据体系要求,对公司最终产品的检验行为进行规范,确保所交付产品的质量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对最终产品的检验控制。
3、职责
3.1质量部负责制定产品最终检验标准,管理者代表审批最终检验标准。
3.2质量部检验员负责对最终产品实施检验并对质量状况进行反馈,生产部和车间负责配合检验。
4、产品最终检验流程
4.1所有经公司生产作业的最终产品均为本规程规定的受检对象,并实行完工产品全检。
4.2本规程所述的检验对象的检验指令由生产车间发出,常规情况下由车间在完成产品加工后,车间检验员进行全部产品检验,检验合格后向质量部提出检验申请,质量部检验员进行抽检或复检。
4.3质量部检验员检验前,首先检查成品所有工序是否已全部完工、各项工序检验是否已全部合格、工序中的技术质量问题是否已经得到妥善处理。
检验根据《产品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录到《成品检验记录》上,经判定为合格的产品由检验员填写《产品全性能检验报告》并出具《产品入库通知单》,由生产车间负责到仓库入库;经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由检验员标上“不合格”标识,然后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4由品质部每季对成品检验中出现的不合格项做统计,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质量分析,需要时制订纠正或预防措施。
5、支持性文件
5. 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6.1《成品检验记录》
6.2《产品全性能检验报告》
编制: 审核: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