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钢筋配料与代换
- 格式:docx
- 大小:255.89 KB
- 文档页数:13
9-3 钢筋配料与代换9-3-1 钢筋配料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9-3-1-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 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钢筋配料单总打印版构件名称钢筋编号钢号直径1KZ-1*a23451KZ-22312KZ-334512KZ-3*a34512KZ-434⼯程部位:基础层钢筋简图构件名称:KZ-1*a2 KZ-5312 KZ-6312 KZ-73412 KZ-834123 KZ-945123 KZ-104KZ-113451KZ-122312345678规格数量丝扣类型336反丝合计39 1JL-1接头统计4JL-256789规格数量丝扣类型44反丝44反丝合计161234JL-2规格数量丝扣类型44反丝44反丝合计161JL-32接头统计接头统计123JL-445规格数量丝扣类型123反丝接头统计133反丝合计31123JL-5456规格数量丝扣类型JL-645678规格数量丝扣类型336反丝合计39 123JL-745接头统计接头统计23JL-845678规格数量丝扣类型1212反丝合计24123JL-8456712反丝合计24123JL-84接头统计接头统计678规格数量丝扣类型66反丝合计12 123JL-845678规格数量丝扣类型66反丝合计1212JL-9345123接头统计接头统计45规格数量丝扣类型96反丝合计1512JL-1134514512312JL-133451JL-142 JL-12接头统计2L-131234L-2(变截⾯)567规格数量丝扣类型接头统计3反丝合计312L-3L-4(变⽀座)312L-5312L-631量度差值净长mm下料长度mm单位根数合计根数质量kg备注4440003956832381.44 4430002956832286.08 5040003950416246.4 5030002950416184.8 50244024902812.044 50400039501020308插筋.1 50300029501020231插筋.2 502440249024 6.022箍筋.1 5630102954832465.226插筋.1 5640103954624464.839B边插筋.1 5029902940416184.184H边插筋.1 5039903940624368.676H边插筋.2 50264026902813.031箍筋.1 5630102954816232.613插筋.1 5640103954612232.42B边插筋.1 50299029404892.092H边插筋.1 5039903940612184.338H边插筋.2 502640269024 6.516箍筋.1 5640103954832619.786插筋.1 5630102954832465.226插筋.2 5039903940312184.338H边插筋.1 5029902940312138.138H边插筋.2构件数量:456401039541040774.732插筋.1 56301029541040581.532插筋.2 50272027702819.323箍筋.1 5640103954832619.786插筋.1 5630102954832465.226插筋.2 50264026902813.031箍筋.1 5029902940648552.552插筋.1 504000395010801232插筋.2 5630102954432465.226⾓筋插筋.1 502720277021638.646箍筋.1 5029902940416184.184插筋.1 5040003950832492.8插筋.2 5630102954416232.613⾓筋插筋.1 50272027702819.323箍筋.1 564010395448154.946插筋.1 563010295448116.306插筋.2 44399039462447.561H边插筋.1 44299029462435.641H边插筋.2 501940199024 4.788箍筋.1 5640103954510193.683插筋.1 5630102954510145.383插筋.2 50299029402446.046H边插筋.1 50399039402461.446H边插筋.2 502140219024 5.282箍筋.1 5640103954510193.683插筋.15630102954510145.383插筋.2 44299029462435.641H边插筋.1 44399039462447.561H边插筋.2 502240229024 5.528箍筋.1 5040003950816246.4插筋.1 5030002950816184.8插筋.2 502440249024 6.022箍筋.1805220/8600/6000/6000/8650/6000/8980#VALUE!11122.1421~8轴上部通长筋600/5220#VALUE!22244.2831~8轴上部通长筋9000/9000/9000/9000/9000/3960#VALUE!1143.4761~8轴侧⾯构造通长筋3960/9000/9000/9000/9000/9000#VALUE!1143.4761~8轴侧⾯构造通长筋805220/6000/6000/8600/6000/6000/8800/2820#VALUE!22244.2341~8轴下部通长筋803920/6000/8400/6000/6000/8600/5300/5220#VALUE!11122.1171~8轴下部通长筋5017201770330330224.202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第6跨;第7跨3644040415515526.939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第6跨;第7跨0 0 0 0888720/7930/159#VALUE!22108.71A~D轴上部通长筋8090/9000#VALUE!1115.176A~D轴侧⾯构造通长筋9000/8090#VALUE!1115.176A~D轴侧⾯构造通长筋808980/6000/327#VALUE!2290.155A~D轴下部通长筋802170/8950/712#VALUE!2290.106A~D轴下部通长筋5019201970949471.29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5015201570949456.438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3654050441418.745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0 0 0 0 0 0883290/8950/600#VALUE!22108.71A~D轴上部通长筋9000/8090#VALUE!1115.176A~D轴侧⾯构造通长筋8090/9000#VALUE!1115.176A~D 轴侧⾯构造通长筋808980/6000/327#VALUE!2290.155A~D轴下部通长筋802170/8950/712#VALUE!2290.106A~D轴下部通长筋5019201970949471.29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5015201570949456.438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3654050441418.745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80434042603664.3191~2轴上部筋72434042683652.081~2轴下部通长筋5013201370234623.984第1跨888980/7850/8950/6000/8950/1720#VALUE!22253.0021~8轴上部通长筋881440/8950/5230/7500/6000/4350/8980#VALUE!11126.5011~8轴上部通长筋808720/6000/6000/8400/6000/7320#VALUE!22209.6541~8轴下部通长筋807320/6000/8400/6000/6000/8720#VALUE!11104.8271~8轴下部通长筋5017201770286286194.308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第6跨;第7跨0 0 0 0 0 0885220/8600/6000/6000/8650/6000/8980#VALUE!11147.3611~8轴上部通长筋888980/6000/865#VALUE!22294.7221~8轴上部通长筋3960/9000/9000/9000/9000/9000#VALUE!1143.4761~8轴侧⾯构造通长筋9000/9000/9000/9000/9000/3960#VALUE!1143.4761~8轴侧⾯构造通长筋883920/6000/8400/6000/6000/8670/5230/5220#VALUE!11147.3311~8轴下部通长筋885220/6000/6000/8600/6000/6000/8800/2820#VALUE!22294.6621~8轴下部通长筋3644040415515526.939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第6跨;第7跨0 0 0 0884870/8950/6000/6000/8650/6000/8980#VALUE!11147.3611~8轴上部通长筋888980/6000/8650/6000/6000/8950/4870#VALUE!22294.7221~8轴上部通长筋9000/9000/9000/9000/9000/3960#VALUE!1143.4761~8轴侧⾯构造通长筋3960/9000/9000/9000/9000/9886000/6000/6000/6000/8620/6000/8950/1870#VALUE!22294.6621~8轴下部通长筋881870/8950/6000/8620/6000/6000/6000/6000#VALUE!11147.3311~8轴下部通长筋5017201770332332225.561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第6跨;第7跨;第8跨;第9跨3644040415315326.591第1跨;第2跨;第3跨;第4跨;第5跨;第6跨;第7跨;第8跨;第9跨80624061604461.651C~D轴上部通长筋49604960228.809C~D轴侧⾯构造通长筋72624061684449.92C~D轴下部通长筋5019201970313123.51第1跨;第2跨5015201570313118.612第1跨;第2跨881640/7880/872#VALUE!12108.71A~D轴上部通长筋9000/8040#VALUE!1230.263A~D轴侧⾯构造通长筋8040/9000#VALUE!1230.263A~D 轴侧⾯构造通长筋888980/6000/327#VALUE!24217.54A~D轴下部通长筋883870/8950/542#VALUE!12108.71A~D轴下部通长筋5017201770121242164.415第1跨;第2跨;第3跨364404045410818.77第1跨;第2跨;第3跨881640/7880/872#VALUE!12108.71A~D轴上部通长筋886000/6000/624#VALUE!24217.421A~D轴上部通长筋8040/9000#VALUE!1230.263A~D轴侧⾯构造通长筋9000/8040#VALUE!1230.263A~D轴侧⾯构造通长筋888980/6000/327#VALUE!24217.54A~D轴下部通长筋883870/8950/542#VALUE!12108.71A~D轴下部通长筋5017201770121242164.415第1跨;第2跨;第3跨364404045410818.77第1跨;第2跨;第3跨881640/7880/872#VALUE!1154.355A~D轴上部通长筋886000/6000/624#VALUE!22108.71A~D轴上部通长筋9000/8040#VALUE!1115.132A~D轴侧⾯构造通长筋8040/9000#VALUE!1115.132A~D 轴侧⾯构造通长筋883870/8950/542#VALUE!1154.355A~D轴下部通长筋501720177012112182.207第1跨;第2跨;第3跨3644040454549.385第1跨;第2跨;第3跨881640/7880/872#VALUE!1154.355A~D轴上部通长筋886000/6000/624#VALUE!22108.71A~D轴上部通长筋9000/8040#VALUE!1115.132A~D轴侧⾯构造通长筋8040/9000#VALUE!1115.132A~D 轴侧⾯构造通长筋883870/8950/542#VALUE!1154.355A~D轴下部通长筋888980/6000/327#VALUE!22108.77A~D轴下部通长筋501720177012112182.207第1跨;第2跨;第3跨3644040454549.385第1跨;第2跨;第3跨807040696036104.333<4,D>~<4,D>轴上部筋571057102420.282<4,D>~<4,D>轴侧⾯构造钢筋72704069683684.48<4,D>~ <4,D>轴下部通长筋5017201770469262.505第1跨364404041938 6.604第1跨808980/8950/232#VALUE!22100.0353~6轴上部通长筋802320/8950/898#VALUE!1150.0183~6轴上部通长筋804670/6000/6000/3570#VALUE!2299.9863~6轴下部通长筋。
圆形基础钢筋计算间距和根数9-3 钢筋配料与代换9-3-1 钢筋配料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配筋图, 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9-3-1-1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 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 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 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 9-46);因此, 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 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 9-23。
图 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 9-23注:d 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 9-47) 。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 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 )半圆弯钩;(b )直弯钩;(c )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 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 2.5d 、平直部分为3d )计算:对半圆弯钩为 6.25d ,对直弯钩为 3.5d ,对斜弯钩为 4.9d 。
在生产实践中, 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 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 (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 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 , 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 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 采用经验数据,见表 9-24。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1.模板工程1)常见模板及其特性(1)胶合板模板:所用胶合板为高耐气候、耐水性的I类木胶合板或竹胶合板。
优点是自重轻、板幅大、板面平整、施工安装方便简单等。
(2)组合钢模板:主要由钢模板、连接体和支撑体三部分组成,优点是轻便灵活拆装方便、通用性强、周转率高等;缺点是接缝多且严密性差,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质量差。
(3)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它是以热轧异形钢为钢框架,以覆面胶合板作板面,并加焊若干钢肋承托面板的一种组合式模板。
与组合钢模板比,其特点为自重轻、用钢量少、面积大、模板拼缝少、维修方便等。
(4)大模板:它由板面结构、支撑系统、操作平台和附件等组成,是现浇墙、壁结构施工的一种工具式模板。
其特点是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和层高为大模板尺寸,由于面板为钢板组成,其优点是模板整体性好、抗震性强、无拼缝等;缺点是模板重量大移动安装需起重机械吊运。
(5)组合铝合金模板:由铝合金带肋面板、端板、主次肋焊接而成,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一种组合模板。
其重量轻、拼缝好、周转快、成型误差小、利于早拆体系应用。
但成本较高、强度比钢模板小,目前应用日趋广泛。
(6)早拆模板体系: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来保证国家现行标准所规定的拆模原则前提下,达到尽早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
优点是部分模板可早拆,加快周转,节约成本。
(7)其他还有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飞模、模壳模板、胎模及永久性压型钢板模板和各种配筋的混凝土薄板模板等。
2)模板工程设计(1)模板设计三原则是实用性、安全性、经济性。
(2)设计与构造要求①应对模板支撑脚手架的工程结构和脚手架所附着的工程结构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当验算不能满足安全承载要求时,应根据验算结果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模板支撑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且一般工况下不应低于2.5kN/m2,有水平泵管设置时不应低于4.0kN/m2。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钢筋弯曲角度30°45°60°90°135°钢筋弯曲调整值0.35d 0.5d 0.85d 2d 2.5d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钢筋直径(mm)≤68~10 12~18 20~28 32~36 一个弯钩长度(mm)40 6d 5.5d 5d 4.5d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9-3钢筋配料与代换9-3-1钢筋配料钢筋配料是根据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
9-3-1-1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二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二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二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下料尺寸量度尺寸图9-46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注:为钢筋直径。
2 •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3 •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 8。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见表9-25(«)' (b)2)图9-48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a)弯起角度30°; (b)弯起角度45°; (c)弯起角度60°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表9-25注:h°为弯起高度。
4.箍筋调整值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确定见图9-49与表9-26(町(*)图9-49箍筋量度方法(a)量外包尺寸;(b)量内皮尺寸箍筋调整值表9-269-3-1-2钢筋长度计算中的特殊问题1•变截面构件箍筋根据比例原理,每根箍筋的长短差数△,可按下式计算(图9-50):■<-1^1A(9-7)n -1式中l c――箍筋的最大高度;I d――箍筋的最小高度;n -- 箍筋个数,等于s/a+ 1;s――最长箍筋和最短箍筋之间的总距离;a -- 箍筋间距。
图9-50变截面构件箍筋2•圆形构件钢筋在平面为圆形的构件中,配筋形式有二:按弦长布置,按圆形布置。
(1)按弦长布置先根据下式算出钢筋所在处弦长,再减去两端保护层厚度,得出钢筋长度。
当配筋为单数间距时(图9-51a):h =a「(门―1厂(2 二1)2( 9-8)当配筋为双数间距时(图9-51b):l i 二a .. (n 1)2 -⑵)2(9-9)式中l i――第i根(从圆心向两边计数)钢筋所在的弦长;a――钢筋间距;n――钢筋根数,等于D/a—1 (D――圆直径);i――从圆心向两边计数的序号数。
(a)(A)图9-51圆形构件钢筋(按弦长布置)(a)单数间距;(b )双数间距(2)按圆形布置一般可用比例方法先求出每根钢筋的圆直径,再乘圆周率算得钢筋长度(图9-52)。
图9-52圆形构件钢筋(按圆形布置)3 •曲线构件钢筋(1)曲线钢筋长度,根据曲线形状不同,可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计算。
圆曲线钢筋的长度,可用圆心角B与圆半径R直接算出或通过弦长I与矢高h查表得出(《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中“施工常用数据”)。
抛物线钢筋的长度L可按下式计算(图9-53)。
(9-10)式中I——抛物线的水平投影长度;h——抛物线的矢高。
图9-53抛物线钢筋长度其他曲线状钢筋的长度,可用渐近法计算,即分段按直线计,然后总加。
图9-54所示的曲线构件,设曲线方程式y=f (x),沿水平方向分段,每段长度为I (一般取为0.5m),求已知x值时的相应y值,然后计算每段长度,例如,第三段长度为(y3-y2)2—'12。
(2)曲线构件箍筋高度,可根据已知曲线方程式求解。
其法是先根据箍筋 的间距确定x 值,代入曲线方程式求y 值,然后计算该处的梁高h = H — y ,再扣 除上下保护层厚度,即得箍筋高度。
对一些外形比较复杂的构件,用数学方法计算钢筋长度有困难时,也可用放 足尺(1:1)或放小样(1: 5)办法求钢筋长度。
9-3-1-3配料计算的注意事项1 •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没有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要求处 理。
2 •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要有利 于加工安装。
3 •配料时,还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例如,后张预应力构件预留孔 道定位用的钢筋井字架,基础双层钢筋网中保证上层钢筋网位置用的钢筋撑脚, 墙板双层钢筋网中固定钢筋间距用的钢筋撑铁,柱钢筋骨架增加四面斜筋撑等。
9-3-1-4配料计算实例已知某教学楼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KL 1的截面尺寸与配筋见图 9-55,共计5 根。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求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KL2GAJ30OXS0O^10-100/20(X2)2425300 X 600/4001-I;訓 ---------4一- 500X500];血- 一丁,, ,--------- m — .2^18 4425114425 l->W —mi -mMB =—— "・・■ ■ i ■ -■ LSI ■ .■■■ ■-1 11J25 111=■"=« r^=!i15017500 ___________ 「I" _ 妙® ®图9-55钢筋混凝土框架梁KL i平法施工图[解]1 •绘制钢筋翻样图根据本手册9-2 “配筋构造”的有关规定,得出:(1 )纵向受力钢筋端头的混凝土保护层为25mm;(2)框架梁纵向受力钢筋色25的锚固长度为35X 25=875mm,伸入柱内的长度可达500-25= 475mm,需要向上(下)弯400mm;(3)悬臂梁负弯矩钢筋应有两根伸至梁端包住边梁后斜向上伸至梁顶部;(4)吊筋底部宽度为次梁宽+2X 50mm,按45°向上弯至梁顶部,再水平延伸20d=20X 18= 360mm。
对照KL i框架梁尺寸与上述构造要求,绘制单根钢筋翻样图(图9-56),并将各种钢筋编号。
图9-56 KL i框架梁钢筋翻样图2•计算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下料长度时,应根据单根钢筋翻样图尺寸,并考虑各项调整值。
①号受力钢筋下料长度为:(7800-2X 25)+ 2X 400-2X 2X 25 = 8450mm②号受力钢筋下料长度为:(9650— 2X 25)+ 400+ 350+ 200+ 500— 3X 2X 25- 0.5X 25= 10888mm⑥号吊筋下料长度为:350+ 2 (1060+ 360)— 4X 0.5X 25= 3140mm⑨号箍筋下料长度为:2( 770+ 270)+ 70= 2150mm⑩号箍筋下料长度,由于梁高变化,因此要先按公式( 9-7)算出箍筋高差△。
箍筋根数n=( 1850- 100) /200+ 1 = 10,箍筋高差△=( 570—370) / (10 —1)= 22mm每个箍筋下料长度计算结果列于表9-27。
钢筋配料单表9-27梁,根构件名称:9-3-1-5配料单与料牌钢筋配料计算完毕,填写配料单,详见表9-27。
列入加工计划的配料单,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与钢筋安装的标志。
钢筋配料单和料牌,应严格校核,必须准确无误,以免返工浪费。
9-3-2钢筋代换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9-3-2-1代换原则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3 •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9-3-2-2等强代换方法1 •计算法式中n2——代换钢筋根数;n i ――原设计钢筋根数; d 2――代换钢筋直径; d i ――原设计钢筋直径;f y2――代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表 9-28); f y1 --- 原设计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上式有两种特例:(1) 设计强度相同、直径不同的钢筋代换:>d 12n2 - n 1 2(9-12)d2(2) 直径相同、强度设计值不同的钢筋代换:fy1口2-口匚(9-13)fy2钢筋强度设计值(N/mm 2) 表9-289-3-2-3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影响钢筋代换后,有时由于受力钢筋直径加大或根数增多而需要增加排数, 则构 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O 减小,截面强度降低。
通常对这种影响可凭经验适当增加 钢筋面积,然后再作截面强度复核n 2n 〔d i f yid2 fy2(9-11)对矩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可根据弯矩相等,按下式复核截面强度N2(h°2 -暑)一 N i(h°i 一共)(9-14)2f c b 2 f c b式中N i――原设计的钢筋拉力,等于A sl f yl(A si――原设计钢筋的截面面积,f yl ---- 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2――代换钢筋拉力,同上;h oi ――原设计钢筋的合力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02――代换钢筋的合力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f c――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20混凝土为9.6N/mm2,对C25混凝土为11.9N/mm2,对C30混凝土为14.3N/mm2;b——构件截面宽度9-3-2-4代换注意事项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 •对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彬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级光圆钢筋代替HRB335和HRB400级带肋钢筋。
2•钢筋代换后,应满足配筋构造规定,如钢筋的最小直径、间距、根数、锚固长度等。
3•同一截面内,可同时配有不同种类和直径的代换钢筋,但每根钢筋的拉力差不应过大(如同品种钢筋的直径差值一般不大于5mm),以免构件受力不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