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板报的设计共17页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17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2课黑板报丨赣美版一、教学内容本次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黑板报的设计。
黑板报不仅是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还可以作为一种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学习黑板报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构成要素,掌握黑板报的设计技巧,并能够设计出具有艺术和信息性的黑板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黑板报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构成要素。
2.掌握黑板报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3.通过实践,能够设计出具有艺术和信息性的黑板报。
2. 情感与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辨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潜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黑板报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构成要素。
2.掌握黑板报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3.通过实践,能够设计出具有艺术和信息性的黑板报。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准确理解黑板报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构成要素。
2.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黑板报设计技巧,设计出具有艺术和信息性的作品。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向学生介绍黑板报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构成要素。
2.示范:老师对黑板报的设计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到黑板报的设计技巧和方法。
3.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互相讨论和合作中设计出自己的黑板报。
4.展示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黑板报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黑板报设计作品,让学生了解黑板报可以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并提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讲授黑板报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构成要素(15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黑板报的设计原则和构成要素,包括黑板报的结构、色彩、文字等方面。
3.进行示范(20分钟)老师向学生演示如何运用黑板报的设计技巧和要素,设计具有艺术感和信息性的黑板报。
4.进行合作学习(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份黑板报作品,鼓励他们互相讨论和合作,并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在侧面指导。
《板报设计》说课稿《板报设计》说课稿1 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六册第3课《设计小板报》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p 、教法学法、教程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p :《设计小板报》: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选择学生熟悉的板报为切入点,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才能培养综合起来,激发学生探究设计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设计才能,以此形成艺术设计方面的美术素养。
板报是一种常见的群众性宣传工具。
教材第8页形象直观地介绍了节庆、活动时以图为主的板报形式。
第9页上图通过介绍《数学小报》,让学生理解一般小板报的内容、构造、比例、编排方式、色彩搭配等,感受平面设计的形式和规律。
而第9页以下图介绍了三种不同的版面编排方法,提供学生作业参考,引导学生创作思路的多样化。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泼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进步对美的感受才能和艺术创造才能,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两种版面布局格式;2、掌握版面设计的根本步骤;3、理解版面设计的两个设计重点。
教学重点:掌握版面设计的根本步骤,理解版面设计两个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两种布局格式。
教具:微机、网络资库、实物投影、课件、学生例作;学具:微机、粘贴材料、剪报、手抄报材料、网络资库;二、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打破难点,表达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心,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X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鼓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开展学生的想象力、进步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的,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欣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2 黑板报(说课稿)赣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材版本本次课程使用的是赣版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内容为第12课“黑板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黑板报的定义及其用途;•掌握黑板报的制作方法;•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情感和形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模仿;•能够用手和眼材进行感受;•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培养学生耐心和细心的态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黑板报的定义及其用途;•黑板报的制作方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情感和形态。
四、教学难点•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情感和形态。
五、教材分析1.内容概述本节课介绍了黑板报的定义及其用途,以及黑板报的制作方法。
同时,也要求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来表现情感和形态。
2.教材特点本节课教材简明扼要、内容鲜明、体现实践性和直接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理念和目标。
六、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展示、示范演示、讨论、实践、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过程1.导入本节课的导入部分可以采用展示黑板报的方式,引导学生慢慢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可让学生讨论黑板报的作用和意义。
2.讲授•介绍黑板报的定义及其用途;•介绍黑板报的制作方法。
3.示范演示•黑板报制作方法的示范演示,让学生能够对黑板报有更具体的认识。
4.实践•学生们准备制作并打算呈现的黑板报,教师提供辅导和指导。
5.评价•老师对学生制作的黑板报进行评价。
6.作业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制作并展示自己的黑板报,不仅可以锻炼其实际制作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黑板报技巧。
八、板书设计•黑板报的定义及其用途;•黑板报的制作方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情感和形态。
九、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知道什么是黑板报及其制作方法,更加注重实践,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