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44.89 KB
- 文档页数:1
彩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对26 例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体位、病毒情观察、并发症的护理等。
结果本组患者取材成功 26 例,取材满意 26 例; 术后并发肉眼血尿5例,排尿困难4 例。
结论强调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的体位护理及病情观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彩超引导肾穿刺活检护理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一定一致,因此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法是肾脏病理诊断最客观有效的方法,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确定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对协助肾实质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而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为彩超引导下肾活检术。
总结我院26例肾脏穿刺活检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1]。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18例,女8例; 年龄32~55岁,平均年龄(42±8) 岁; 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17例,狼疮性肾炎5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2例,糖尿病肾病 1例,IgA 肾病1 例。
1.2 手术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硬枕以固定肾脏,以右肾下极为穿刺点,少数患者为左肾。
手术由有经验的我科高年资医生完成,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选用16~18G自动活检针,巴德活检枪,B超引导下进入肾包膜,嘱患者屏气,立即扣动活检枪扳机后拔出活检针,一般可以重复2~3次,取材部位基本位于右肾下级皮质最丰厚处肾活体组织标本1.5~2.2cm送光镜、免疫病理及部分做电镜检查[2]。
穿刺点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腹带加压包扎,然后将患者移至平车送回病房。
2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干预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穿刺术前由责任护士与患者及家属交谈,解释肾穿刺的必要性,告知其肾穿刺活检术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讲解肾穿刺活检术的具体方法、术中配合要点、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应措施等,并结合身边实际病例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取得配合。
小儿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活检术护理。
方法:对我们科2005年8月—2011年10月进行的280例经皮肾穿刺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讨论:护理人员有效沟通、积极配合,提高了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肾穿刺活检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32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01-02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肾脏病理的重要方法,是用肾穿刺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右肾下极外侧取材,因为右肾下极与大血管、肾盂和其他器官相距较远[1]。
由于该检查具有创伤性[2],而小儿科具有其独特性,因此,护士除详细了解各操作程序,熟练进行各种配合,还必须做好有效的沟通、安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280例,其中男200例,女80例,年龄2—12岁,肾病综合症30例,紫癜性肾炎250例。
2术前准备2.1心理护理2.1.1家长心理护理: 术前责任护士访视患者,在了解病情基础上,鼓励患儿家长,向其说明以前成功的病例,减轻患儿家长的担心及顾虑。
2.1.2患儿心理护理: 向年长儿说明其手术的程序及术中出现的问题及配合办法,增强患儿的信心。
2.2术前穿刺体位训练: 指导患儿俯卧位,小腹下垫一软枕,以保穿刺成功。
2.3指导患儿吸气后屏气训练,每天训练5—6次,每次10秒。
2.4 术前训练患儿床上使用坐便器,由于肾穿刺术后需绝对卧床24小时,患儿不适应床上排尿排便,易导致尿潴留,因此,肾穿前两天训练患儿床上使用坐便器。
2.5 术前患儿训练床上吸管饮水,术前4小时禁饮食。
2.6 术前1日洗澡更衣或清洗穿刺处皮肤。
2.7 遵医嘱术前应用止血药物。
3术中配合3.1协助患儿摆好体位,消毒穿刺部位,协助医生打开局部麻醉用药,双方核对抽吸药液后保存安瓿,以便核对。
3.2 协助医生安装好肾脏穿刺枪备用。
小儿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的护理要点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术(简称“肾穿刺”)是肾内科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之一,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1]。
肾穿刺尽管可以在X线荧屏直视定位或B超引导下进行操作,但由于手术者不能在开放直视条件下取得肾组织,故穿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及难度,特别是婴幼儿在进行肾穿刺时不会配合呼吸、易哭闹、身体滚动等原因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术后也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我院对70例患儿进行了肾穿刺,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我院在B超引导下行肾穿刺共70例,年龄9个月~15岁。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常规检查: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及肾功能检查、双肾B超,了解肾脏的位置、大小、轮廓、内部结构等,以排除有禁忌证的患儿。
2.1.2 浮肿者予以利尿,以避免穿刺时肾脏不能相对固定而造成穿刺困难或失败。
2.1.3 病例选择:如有腹水、明显肉眼血尿、紫癜肾炎肠道出血、肺部感染明显、咳嗽、急性胃肠炎、凝血功能障碍等暂缓穿刺,待病情稳定后进行。
2.1.4 心理护理:由于肾穿刺是一项创伤性检查,患儿及家长往往有思想顾虑,如担心致残、血尿、疼痛等,这种情况易导致患儿在手术中配合不好,易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肾穿刺前由专职护士对准备行肾穿刺的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指导,向其介绍肾穿刺的目的、操作过程及手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并发症,告知患儿及家长肾穿刺时采用局部麻醉,不会产生疼痛,对肾功能无影响,并说明肾穿刺技术上的改进,应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进行穿刺,成功率高达99.8%[2],以消除患儿及家长的顾虑和恐惧心理,以取得配合,这是保证肾穿刺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2.1.5 术前训练:为避免术后发生肾出血等并发症,术前训练和指导患儿习惯在床上大、小便,教会做深呼吸,憋气20秒以上,以利在取肾脏组织时能与医生配合,避免在插入穿刺针时导致肾脏移位[3]。
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的护理要点与心得探究摘要】目的:总结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的护理要点与心得体会。
方法:选取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5例行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相应并发症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
结果: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经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为(8.97±2.68)分。
结论: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护理中开展并发症护理,可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B超;肾穿刺活检;护理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是临床肾脏疾病诊断的常用手段,可有效指导临床治疗,对预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此种检查方法的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临床实践发现[1],行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时,配合并发症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鉴于此,本文通过25例行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护理心得,为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病例选取时间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选取病例为25例肾病患者,均根据病情需要行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后参与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符合肾穿刺的适应症。
选取25例患者年龄区间在24~67岁,平均年龄(43.65±3.58)岁,性别:男性19例,女性6例,疾病类型:肾小球肾炎8例,肾病综合征6例,糖尿病肾病6例,狼疮性肾炎5例。
1.2方法1.2.1检查方法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实施方法: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通过B超实时定位,利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通过B超对受检者肾脏移动情况进行观察,准确观察呼吸末的肾下极位置,确定穿刺点,穿刺进针,取肾脏病变样本。
取样结束后,将穿刺活检针拔除,用纱布按压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利用胶布固定。
取出的肾组织样本开展光镜检查、免疫荧光检查。
1.2.2护理方法(1)术前护理:术前评估患者的心理情况状态,针对出现不安、焦躁等负性情绪患者,加强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提升患者认知水平,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与依从性,减少对肾活检的恐惧心理,避免负性情绪影响穿刺效果。
经B超引导小儿肾穿刺活检的配合与护理发布时间:2021-05-30T09:32:17.012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作者:田芳程捷(通讯作者)[导读] 目的探究分析经B超引导小儿肾活体组织穿刺活检手术的配合,以及术后护理方法。
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67名接受肾活体组织穿刺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采用经B超引导的方式进行肾穿刺,并由护理人员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确认穿刺效果。
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67名儿童均穿刺取材成功,在其中有3名儿童,术后1~2天有腰部的酸胀疼痛,经过适当的处理后,疼痛感有所缓解,而6名儿童出现肉眼可见血尿,对其进行对症处理后病情缓解,4名儿童出现排尿困难,对其处理后病情缓解,未见任何儿童由于并发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生命安全威胁。
田芳程捷(通讯作者)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 5100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B超引导小儿肾活体组织穿刺活检手术的配合,以及术后护理方法。
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67名接受肾活体组织穿刺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儿童采用经B超引导的方式进行肾穿刺,并由护理人员对儿童进行有效的护理配合,确认穿刺效果。
结果在实验结果中发现67名儿童均穿刺取材成功,在其中有3名儿童,术后1~2天有腰部的酸胀疼痛,经过适当的处理后,疼痛感有所缓解,而6名儿童出现肉眼可见血尿,对其进行对症处理后病情缓解,4名儿童出现排尿困难,对其处理后病情缓解,未见任何儿童由于并发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者生命安全威胁。
结论在进行儿童的肾穿刺活检时,将B超引导下方式应用于企业中,能够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穿刺的质量,而在手术完成后进行细心的护理,有助于保障穿刺的安全性,同时对于并发症的预防产生的效果良好。
【关键词】经B超引导;小儿肾穿刺活检;护理配合引言在进行现代化的临床医疗研究过程中[1],一部分肾脏疾病患者为了明确诊断,需要采用肾脏活体组织,穿刺活检来保障患者的诊断准确率。
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体会首先,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肾穿刺活检术前,我们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持续时间、症状和体征的性质、用药史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评估患者的体格状况,包括肾脏的大小、位置和质地、腹部有无压痛等。
这些评估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计划。
在术前教育中,我们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肾穿刺活检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我们应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短暂的不适,如背部或腹部的疼痛,刺痛等。
同时,我们还应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并告知他们术后的护理措施。
这样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感,增强他们对手术的理解和接受度。
在术中的护理中,我们需要保证操作环境的无菌。
我们应确保手术室的空气、仪器、手术床等均得以严格消毒,并做好手术室的进出措施,减少外界污染的可能。
在穿刺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配合医生,提供恰当的帮助,让医生顺利进行肾穿刺活检术。
同时,我们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做出记录,发现异常情况时通知医生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术后的护理中,我们首先需要将患者送往恢复室进行观察。
在恢复室中,我们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以及术区的伤口情况。
同时,我们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并及时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术后的饮食护理中,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饮食方案,如减少摄入蛋白质、限制盐分等。
我们还需要告知患者术后的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如避免辛辣食物、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最后,在术后的心理护理中,我们需要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痛苦和困惑,并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我们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工作,遵守医嘱,积极参加康复训练,以加快康复进程。
同时,我们还要提醒患者注意伤口的护理,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肾穿刺活检术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操作,而护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细致入微和耐心的护理,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质量。
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对于诊断肾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包括操作流程、护理措施、并发症观察和处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
围手术期的良好护理对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文也强调了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围绕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十分关键的,值得医护人员和病人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B超引导, 肾穿刺活检术, 围手术期护理, 操作流程, 护理措施, 并发症,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围手术期病人, 重要性, 进一步研究, 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性质。
在肾脏病理诊断中,肾穿刺活检术被广泛应用,具有高准确性和重要性。
而在临床实践中,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操作方式,能够提高穿刺准确性和安全性。
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在围手术期,对患者的护理措施、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环节的做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深入了解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就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围手术期病人的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对于明确肾脏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围手术期的护理中,针对肾穿刺活检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病人心理、饮食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措施对病人康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内容,主要目的包括:通过了解肾穿刺活检术的操作流程,为护理工作提供实际操作指导;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旨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保障病人安全;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关注病人心理层面,提供温馨、舒适的护理服务,帮助病人尽快恢复;重视病人饮食护理,提供合理的饮食指导,促进术后康复。
肾穿刺活检术患儿的护理作者:张郭艳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01期【关键词】肾活检术,护理,并发症肾穿刺活检术是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法的简称。
该项检查方法是当下临床诊断肾脏疾病,特别是肾小球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肾脏疾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
但是因为该项技术是典型的侵入性操作,外加患者对其认知水平偏低、对疾病预后充满过度顾虑,术后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均会影响成功率。
2015年至2017年我科已成功进行了10例B超导向下肾穿刺活检术,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相关护理措施做出如下报道。
1.1患儿资料住院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6~10岁,平均7岁。
肾活检前临床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例,肾病综合征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1例,不明原因的蛋白尿、血尿3例。
1.2方法 B超引导下取右肾下极为穿刺点,tru-cut全自动活检枪进针一次,取得一条满意肾组织分别送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检查。
Koldi等认为,肾穿刺活检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配合,能够保证肾穿刺活检的成功以及减少并发症,特别是通过集中教育及病友交流更能够减少术前患者的焦虑,配合术中的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家属对此项检查没有足够的了解,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心理。
术前心理护理主要是疏导教育、向患儿家属介绍肾脏的生理结构以及肾穿的目的、利弊,了解肾穿的操作方法,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缓解心理压力,得到患儿家属的理解配合。
2.1.2患儿准备:做好患儿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详细询问患儿家属,家族有无出血性疾病,观察患儿神志及精神状态和一般情况,并落实各项常规检查。
2.2术后护理2.2.1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给予相关护理。
1)肾活检方法实施后,医护人员对伤口按压10~15分钟后,用平车运送回病房中。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通常每隔30分钟测量1次,经8次测量后若患者血压无明显波动可停止测量,但若其血压变化幅度较大,则需持续测量直至恢复平稳,同时给予相关治疗。
肾穿刺活检术护理体会肾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是肾脏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手段,但是肾活检是一项创伤性的检查手段,检查前的宣教及检查后的护理极为重要[1]。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用肾穿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肾下极取材[2]。
而肾穿刺的护理对提高肾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科自2011年11月—2013年2月对40例肾穿刺患者的精心护理,效果均比较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0例。
男21例,女19例。
年龄16-48岁,均采取在B超引导下行肾穿术,术后送回病房观察。
1.2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术后24小时均可下床活动,穿刺成功率100%,术后无一例发生肉眼血尿,有2例出现轻度腰酸、腰痛,1周后缓解,1例尿潴留,通过诱导排尿方法,患者自行排尿,无肾周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术前须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肾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穿刺的优点、安全性及术中配合的重要性。
加强与患者沟通,勤巡视病房,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介绍手术医生成功案例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信心。
必要时可安排与术后的病人直接交谈,鼓励穿刺成功的患者对即将手术的患者现身说教,有利于患者缓解紧张焦虑心理,以取得患者配合和信赖。
2.1.2术前准备(1)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有无出血性疾病,术前3天停用抗凝药物及扩血管药物。
(2)穿刺前协助医生完善各项检查。
(3)术前训练让患者了解术中、术后配合要求,并用通俗语言加以指导,前一天教会患者在俯卧位状态下吸气后屏气15-20秒动作训练,直至患者掌握。
教会患者床上排尿,以免术后不习惯床上排尿导致尿潴留。
(4)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咳嗽,女病人询问是否是月经期。
咳嗽频繁或月经期不宜肾穿。
2.2术中配合协助患者取俯卧位,腹下垫约10cm厚的硬枕,将肾脏顶向背侧,告知患者准备接受穿刺。
术中采用的穿刺针应避开患者视线,以免加重患者的紧张与恐惧。
儿童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护理体会目的:总结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及心理疏导,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对315例住院行肾活检术的患儿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全面系统的护理,以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并得到其很好的配合。
结果:取材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为9-84%。
结论:肾活检术前、术中、术后有效护理的实施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或避免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标签:儿童;经皮肾穿刺术;活检;护理;实时B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目前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肾脏疾病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手段[1]。
但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且儿童存在着屏气动作不准确,易哭闹,身体扭动等不易配合因素,造成肾脏上下活动度大,增加了术中难度和危险性,故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穿刺成功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笔者应用实时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31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行肾活检、临床资料完整、无禁忌症、符合做肾穿条件的患儿315例作研究对象,其中男205例,女110例,年龄3~15岁。
1-2 方法该组患儿中有10例因过度紧张术前半小时静脉推注安定镇静;2例特别不配合经家属同意签字后术前由麻醉师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并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同时给予吸氧及生命体征监护。
头偏向一侧,患儿俯卧于坚实的床垫上,在腹部下面,在肋骨和骨盆之间垫一约10cm高、30cm长、15cm宽沙袋以压迫腹部固定肾脏,给予肾穿刺点局部清洁,按常规消毒,铺洞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B超3-5MHz探头引导下定位,探头已做消毒处理,穿刺点选择在右肾下极外侧缘,用Bard Biopsy穿刺枪进针至肾包膜处,嘱患儿屏气或捂口捏鼻,B超引导下于患儿右肾下极外侧缘快速取出肾脏组织后拔针,拔针后沿肾脏方向用无菌纱布压迫穿刺部位10~15min,再压小沙袋,用腹带包扎后担架平躺抬回病房。
彩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的护理体会陈敏【摘要】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strategies of renal biopsy guided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Methods Effective nursing was given to patients during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stages. Results Sixty renal biopsy cases were done with 100% success rate and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 Effective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renal biopsy and i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renal biopsy.%目的探讨对彩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有效护理.结果60例患者肾穿刺活检术成功率为100%,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有效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肾穿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肾穿刺活检成功率的关键.【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1(015)016【总页数】2页(P89-90)【关键词】彩超;肾活检;护理【作者】陈敏【作者单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江苏南京,21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由于肾脏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与肾脏的组织学改变并不一致,因此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法是肾脏病理诊断最客观有效的方法,而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为彩超引导下肾活检术。
小儿B超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术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方法2012年4月~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7例肾脏病行B超引导下肾脏穿刺活检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7例肾病患儿肾脏穿刺活检术均获成功,多无肾脏穿刺术并发症发生。
结论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提高肾活检术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儿肾脏穿刺活检术病情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0-0071-02近年来肾脏穿刺活检术在肾脏病学领域迅速发展,对肾脏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1]。
我科自2012年4月份以来共进行了小儿肾脏穿刺活检术7例手术,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例患儿进行了肾脏穿刺活检术,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最小8岁,年龄最大13岁,平均年龄11.2岁。
其中肾病综合征2例,蛋白尿2例,紫癜性肾病2例,肾炎性肾病1例。
平均住院日28.1天。
1.2 方法采用附有特殊穿刺探头的B超定位,可通过肾脏纵切面来选择穿刺点。
纵切面距右肾下极2CM,横切面位于中心两者交叉点。
全部操作在B超监测下完成,并可探测穿刺深度。
1.3 结果我科开展的肾脏穿刺活检术7例患儿均获得成功。
仅1例有肉眼血尿,其余均未发生尿潴留、肾周围血肿、动静脉瘘、感染、误穿其他脏器、肠梗阻、松动肾结石导致肾绞痛等并发症。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说明穿刺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介绍穿刺的情况,解除其思想负担,以获取其有效配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术前征得患儿及家长的签字同意。
2.1.2 术前指导术前1 天指导患儿练习屏气,告知其练习屏气的目的是为了使肾脏相对固定,便于操作,减少穿刺时对肾脏的损伤。
超声引导下小儿肾穿刺活检术158例护理体会
郭少文;张文君;王贤明
【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
【年(卷),期】2009(022)009
【摘要】@@ 肾穿刺活检术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肾小球疾病的重要方法[1~3],但由于肾穿刺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术后可能产生血尿和肾周血肿等并发症,且小儿惧怕疼痛产生恐惧心理,给穿刺造成一定困难.如何对肾穿刺活检的患儿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活检成功率的重要保证.我科1999年3月~2008年12月于超声引导下行小儿肾穿刺活检158例,均取得满意病理结果,对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郭少文;张文君;王贤明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9
【相关文献】
1.小儿肾穿刺活检术护理体会 [J], 杨洁
2.超声引导下小儿肾穿刺活检术--用自动活检法的体会 [J], 钱蔷英;金菁;邱秋明;陈颖;徐虹;宋善路;周利军
3.超声引导下小儿肾穿刺122例护理体会 [J], 孙珍;付国静
4.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护理体会 [J], 郑美萍
5.60例B超引导下小儿肾穿刺活检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J], 汪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10-31T08:51:34.89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董生凤赵修平[导读] 目的:探讨经皮肾活检术护理。
董生凤赵修平
(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山东济南 250022)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活检术护理。
方法:对我们科2005年8月—2011年10月进行的280例经皮肾穿刺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有效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讨论:护理人员有效沟通、积极配合,提高了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肾穿刺活检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32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01-02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肾脏病理的重要方法,是用肾穿刺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右肾下极外侧取材,因为右肾下极与大血管、肾盂和其他器官相距较远[1]。
由于该检查具有创伤性[2],而小儿科具有其独特性,因此,护士除详细了解各操作程序,熟练进行各种配合,还必须做好有效的沟通、安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现将手术前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280例,其中男200例,女80例,年龄2—12岁,肾病综合症30例,紫癜性肾炎250例。
2术前准备
2.1心理护理
2.1.1家长心理护理: 术前责任护士访视患者,在了解病情基础上,鼓励患儿家长,向其说明以前成功的病例,减轻患儿家长的担心及顾虑。
2.1.2患儿心理护理: 向年长儿说明其手术的程序及术中出现的问题及配合办法,增强患儿的信心。
2.2术前穿刺体位训练: 指导患儿俯卧位,小腹下垫一软枕,以保穿刺成功。
2.3指导患儿吸气后屏气训练,每天训练5—6次,每次10秒。
2.4 术前训练患儿床上使用坐便器,由于肾穿刺术后需绝对卧床24小时,患儿不适应床上排尿排便,易导致尿潴留,因此,肾穿前两天训练患儿床上使用坐便器。
2.5 术前患儿训练床上吸管饮水,术前4小时禁饮食。
2.6 术前1日洗澡更衣或清洗穿刺处皮肤。
2.7 遵医嘱术前应用止血药物。
3术中配合
3.1协助患儿摆好体位,消毒穿刺部位,协助医生打开局部麻醉用药,双方核对抽吸药液后保存安瓿,以便核对。
3.2 协助医生安装好肾脏穿刺枪备用。
3.3 密切观察患儿反应,责任护士随时观察患儿反应及意识,主动询问患儿有无不适,当针尖达到肾包膜时,告知患儿屏气,安慰患儿保持稳定情绪。
3.4 穿刺完毕,责任护士用手掌根部对穿刺部位压迫5—10分钟。
3.5 局部沙袋加压,腹带包扎送回病房。
4术后护理
4.1术后绝对卧床,心电监护24小时,1小时测量血压1次,平稳后改为4小时一次。
4.2 减少躯体活动,避免引起伤口出血,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4.3 鼓励患儿多饮水,常规送尿标本三次,如发现肉眼血尿,送至肉眼血尿消失后三次。
4.4 术后卧床期间,责任护士应主动协助患儿进水进食,有的患儿不习惯床上大小便,易造成尿潴留,应采取腹部热敷,或听流水声。
4.5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
4.6 注意观察病情,注意有无腹痛及腰疼,有时立即做B超检查,易防止肾包膜下血肿发生;观察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生,防止术后感染;有无恶心、呕吐,防止脏器损伤。
4.7术后6小时,去除沙袋压迫,24小时去除腹带包扎及心电监护,局部更换敷料一次。
4.8 患儿24小时可适当下床活动,术后3天不能淋浴,以免伤口感染,有肉眼血尿者应延长包扎及卧床时间。
本组有3.例患儿术后出现血尿,术后3个月避免剧烈活动。
5讨论
随着实验病理学、免疫学技术和介入性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肾活检成为确定肾实质病变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必需手段,尤其是定位方法及穿刺针具的不断改进,极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肾穿刺活检是一项有创伤性检查手段,本组通过对280例穿刺患儿护理,体会到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同时,护理人员加强与患儿家长、患儿沟通及医生配合,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霁云, 白克敏. 小儿肾脏病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0. [2]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第五卷, 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