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广场项目BIM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33
LB_■-■BIM技术在商业广场施工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Commercial Square Construction罗成希,邱晨,朱能LUO Chen-gxi,QIU Chen,ZHU Neng(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Ltd.)【摘要】BIM技术在商业广场施工中的应用,在施工单位接手设计文件后,第一时间按照设计文件建立BIM模型,对机电综合管线等布置进行碰撞检查,在施工前解决常规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工质量。
[Abstract]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ercial square,after the construction unit takes over the design document,the BIM model should be established at the first tim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document.To carry on the collision inspection to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mprehensive pipeline arrangement and solve the possible problems in the conventional construction before construction can reduce the design chang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so as to reduce the project cost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关键词】BIM技术;施工;消防安装[Keywords]BIM technology;construction;fire installation1引言通过调研分析可知,BIM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兴起及实际应用的时间较早,而我国由于在起步时间上较为落后,相应的研究成果数量也相对较少,且EIM 的使用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BIM技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作者:任星薛传星李涛杨红梅刘立卫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06期摘要:本文结合城发(青岛)商业中心项目的工程实践,介绍了BIM技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通过基于BIM技术的项目节能技术分析、表皮参数化建模、三维坐标定位、漫游、碰撞检查等手段,提升了方案设计的比选效率,解决了图纸上的错漏碰缺等问题,减少了施工返工、设计变更与成本造价,保证了施工进度与质量。
同时,基于BIM技术的应用,总结现状相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BIM技术;商业综合体;节能分析;建模;碰撞检查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6-0108-03目前国内对于BIM的定义没有一个具体化或者权威性的表达,根据今年住建部刚刚颁发的《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指全寿命期工程项目或其组成部分物理特征、功能特性及管理要素的共享数字化表达。
而目前国际公认的较为准确或者完整的BIM定义,是由美国国标NBIMS做出的:“BIM是一个包括物理特性与功能特性的建筑项目信息化模型;是一个可靠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从项目概念设计开始到拆除的整个寿命周期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在项目的不同阶段,设计方、总承包方、分包方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协同作业通过在BIM建模过程中提取、插入、更新和修改信息来支持和反映。
”其中B(Building)代表建筑,也可以说是建筑物或者建筑工程项目,指明了信息模型的服务对象;I(Information)是指信息,包括物理(几何)信息和功能(非几何)信息。
物理信息:建筑形状、结构构件和选型、施工机械布局、材料堆放区等;功能信息:材料的耐火等级和传热系数、造价系统、设备管理系统、采购信息等;M(Model或Modeling)指的是模型结果或建模过程。
BIM VR技术应用:大型商业综合体投标项目成功展示好的,以下是一个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展开的BIM+VR虚拟现实技术在投标(展示)项目中的应用:案例:某大型商业综合体投标项目在这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投标项目中,投标方使用了BIM+VR虚拟现实技术来展示他们的施工方案和效果。
以下是他们如何应用这些技术的具体步骤:1.建立BIM模型:在项目初期,投标方使用了BIM软件来创建建筑、结构和机电专业的BIM 模型。
这些模型包含了建筑物的详细信息,如几何形状、材料、构造等。
通过这种方式,投标方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图纸,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2.VR环境制作:基于BIM模型,投标方使用专业的VR开发工具制作了虚拟现实环境。
这个环境可以模拟真实的建筑场景,包括建筑物的外观、内部空间、材料和色彩等。
通过这种方式,评标专家或其他相关人员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投标方的设计理念和效果。
3.虚拟施工:在虚拟环境中,投标方模拟了施工过程,包括搭设脚手架、搬运材料、安装设备等。
通过这种方式,投标方可以提前预知施工难点并制定解决方案。
同时,评标专家或其他相关人员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施工过程,更好地理解投标方的施工方案和思路。
4.实时互动:在虚拟环境中,投标方和评标专家或其他相关人员可以进行实时互动。
投标方可以通过VR设备回答评标专家的问题,并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同时,评标专家也可以通过VR设备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投标方做出相应的调整。
5.优化设计方案:根据虚拟施工的结果和评标专家的反馈,投标方对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
他们改进了施工方案,并调整了部分材料的选用。
通过这种方式,投标方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潜在的风险和成本。
6.可视化沟通:在虚拟环境中,各方可以进行可视化沟通。
通过VR设备,评标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投标方的设计方案和效果。
这种可视化沟通方式可以帮助各方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意图和需求,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
7.投标比较:在这个项目中,多个投标方使用了BIM+VR技术来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和效果。
BIM工程项目综合性应用案例BIM(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在建筑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综合应用的技术和方法论。
它利用3D建模和信息管理技术,将设计、施工和运营所需的各种数据整合在一个统一的模型中,为项目团队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和协作平台。
下面就介绍一个BIM工程项目的综合性应用案例。
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是一个多功能建筑群体,包括了商场、办公楼、酒店和公共设施等多种功能。
为了提高项目施工和运维的效率,项目方决定采用BIM技术作为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的基础。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项目团队使用BIM软件创建了一个整体模型,包含了建筑群体的不同功能区域。
设计团队将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管线等信息都整合到模型中,通过多维度的展示和分析,有效优化了建筑的布局和结构。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BIM模型被用作项目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平台。
施工团队可以在模型中查看和标记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和安全问题,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
同时,BIM模型还可以用于模拟施工序列和资源调配,提前发现和解决施工冲突。
运维阶段:在建筑竣工后,BIM模型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维保人员可以使用BIM模型进行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维护计划的制定。
模型中集成的设备信息和维护历史可以帮助维保人员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故障,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此外,BIM模型还可以应用于项目的经济评估、能耗分析和可持续性设计等方面。
通过模型中集成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信息,可以对项目的总体经济和运维成本进行估算。
同时,BIM模型也可以分析建筑的能耗情况,为项目提供节能减排的设计方案。
通过BIM的综合应用,该商业综合体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BIM模型的建立和使用为项目的各个阶段提供了信息共享和协作的平台,提高了项目的设计质量、施工效率和运维水平。
此外,BIM模型还为项目的经济评估、能耗分析和可持续性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总之,BIM工程项目的综合应用案例充分展示了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价值和潜力。
BIM技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运用摘要:近几年,BIM技术已广泛地运用于我国的建筑业,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并推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通过对 BIM技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中的应用分析,探讨BIM技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中的应用策略,以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越性,为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设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BIM技术;设计;运用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下,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在建设工程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运用,既能使工程的设计精度得到提高,又能降低工程成本,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变革和发展的机会,推动了建筑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为使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在建筑设计中运用BIM技术,使其更加完善、优化,保证工程的质量与性能符合预期的要求,从而建设出更加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建筑,推动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一、简述BIM技术和应用价值BIM技术是一个专业术语,它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缩写,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BIM技术可以被称为技术的核心,它是设计和展示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
BIM技术的应用,是要借助网络和计算机来实现的,一般情况下,设计者可以在获得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后,利用计算机进行虚拟建模,再经过进一步的计算和分析,得出更加清晰的数据,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到设计中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而BIM技术的改进,可以让工程的整体质量更上一层楼。
BIM技术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中最常用的一种技术,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作用与特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型建筑的出现并不少见,但是建筑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却是一个新的目标,例如一些跨国公司,他们的办公大楼往往包括办公室、健身房、休息室、下午茶餐厅、内部食堂、独立超市等,员工进入大楼后,基本上都可以不出门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关于BIM技术在苏宁广场项目上的应用摘要:以苏宁广场项目的施工图设计为例,分析了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图上的应用,对比传统的二维设计,分析了BIM的优势。
在管线综合,土建核模,碰撞效果检查以及施工图设计的可视化基础上,详细阐述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BIM技术;可视化;协调性;可出图性引言:建筑信息模型BIM是近几年建筑届热捧的新名词,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在国内,随着建筑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科研投入不断增多及大力推动和基于BIM技术的软件开发商宣传下,各相关机构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BIM技术,建筑设计行业也不例外。
在施工图设计中,通过应用BIM技术,进行空间关系的模拟,建筑构件的建模,建筑材料的反映,机电参数的建立,经济指标的反馈,三维模型的输出,相互专业间的协调等工作,显著提高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效率,在施工图设计过程就减除了很多工程错误和损失。
一、工程概况及BIM技术在施工图中的主要应用点:苏宁广场项目,是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由15万平方米(三层)的地下室及1栋地标塔带酒店裙房,4栋公寓,1座购物中心,1栋办公楼及1个步行街组成,对这种比较复杂的项目,建筑施工图几乎是全BIM出图,主要有:建筑施工图的平、立、剖面图纸以及一些辅助性三维图纸,还有楼电梯详图;借助三维REVIT软件进行了设计,基本达成BIM“2.0模式”,这种模式对设计全过程直接利用BIM软件运用3D思维进行设计,最后利用三维软件直接获取二维施工图完成设计、报审与交付。
BIM的特点是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
苏宁项目的施工图BIM设计的应用点有:设计协调,管线综合检验,土建核模,协同设计,数据统计,施工图绘制等。
二、专业间的协调性,以及协同设计,共享数据: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可以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
试析BIM技术在商业地产项目运维管理的应用【引言】BIM技术从传统的应用于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和建设阶段,为项目的高效合理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到如今已经更多的应用于商业地产项目的运维管理中。
商业由于长期人群密度高和设备的高负荷运行,经常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如何能快速找到问题的所在并尽快解决,是每一个商业运营企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将BIM技术的先进理念应用于商业地产运维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BIM的概念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简称,即建筑信息模型。
它是以建筑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建立建筑模型,并对相关细部结构、设备布置、性能指标、造价成本等进行分析,实时反映项目内部各个部位的状况,具有为决策者提供直观依据的作用。
二、BIM的特点1、可视性传统的商业运维管理,需要通过大量的商管和物业人员在现场进行巡逻,经常对各种设备和物质进行维护和检修。
特别是当某些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根本就无从知道具体是哪个部位出现问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查找,效率极低。
而在基于BIM技术的软件应用模式下,可以一目了然的显示出哪个位置出现问题,定点对其进行修理,达到高效快捷的目的。
2、智能性在基于BIM技术的软件应用模式下,整个商业部分的施工图纸和设备、管道的分布情况全部输入在电脑中,它可以自动监控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商业整体的人流量和平面布置情况。
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直接显示出各个需要的数据指标(如热工性能、设备的温控情况等)。
只要是我们需要的数据,都可以通过软件来直观的找到,并提前预告各处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提醒商管人员提前进行控制。
3、高效性与传统的数据查找模式相比,它提前将整个商场的运营平面和图纸等传输进电脑。
通过三维建模的方式,可以直观的显示每一个设备存放位置、整体平面布置情况、人流量的显示、各处性能指标的运行情况等。
为各种突发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数据支持。
大型商业综合体BIM管线综合案例分享近年来,随着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开始采用BIM技术来进行管线综合设计与施工管理。
本文将分享一款大型商业综合体BIM管线综合案例,以展示BIM在该领域的应用价值。
该案例是一座集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住宅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设计任务繁重、管线种类多样。
在传统的设计和施工管理方法下,很难保证设计效果和施工进度。
因此,项目团队决定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管理。
该项目在设计阶段首先进行了管线综合设计,通过BIM技术将建筑、结构和管线等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建模,并进行协同设计。
设计团队通过BIM软件对建筑各楼层进行布置,将管线隧道、电缆井、风管等各种管线进行定位和布置,并进行碰撞检测和冲突解决。
通过BIM技术,设计团队可以有效地模拟和优化管线的布置,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在施工阶段,项目团队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
施工团队可以通过BIM软件将设计模型切割成各个工程分部的3D模型,并与施工计划进行关联,形成4D模型。
通过4D模型,施工团队可以直观地了解施工计划,并进行施工进度的优化和管理。
同时,施工团队可以将实际的施工过程和结果反馈到BIM模型中,形成5D模型,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BIM技术在该项目的管线综合设计和施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对管线布置的优化和碰撞检测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同时,BIM技术还可以有效地进行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在该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帮助项目团队提前发现和解决了一些潜在的问题,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质量,提高了项目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管线综合设计和施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管线布置的优化和冲突解决的自动化,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同时,BIM技术还可以实现施工管理和进度控制的自动化,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BIM技术在xx中心项目的应用1.项目概况xx中心项目是由北京凯恒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高档商业办公楼项目,总建筑面积330117m2 。
在建筑设计策略上,此项目通过单体的整合营造出一个壮观的整体。
每栋建筑个体均有它的中庭和交通核心,且在不同层面上融合一起,从而创造出丰富流动的空间景致和室外平台。
体现空间流动性和导向性的全弧线造型使得结构内的异型构件众多;机电系统复杂、智能化程度高。
标新立异的弧线造型对于现场施工造成了极大的难度:没有标准层,大量的斜柱,机电管线的弧形布置,钢结构的精确吊装等等都对施工水平提出的很高的要求。
避免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的矛盾碰撞,成为BIM在此项目中应用亮点。
2. BIM技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应用2.1 BIM技术在xx中心项目的实用性由于xx中心项目是个全弧线的造型,导致各个专业深化设计及施工难度都较大:外侧柱子随着建筑造型而变,每层、每根柱子的斜率、安装角度均不一致;结构梁呈放射状排布,核心筒位置属于梁交叉密集处,变截面梁较多;装饰复杂,吊顶标高变化多变,机电末端定位要求高;机电管线密集,机房、主干管线集中在B02层,办公、商业管线随圆弧走廊弧形敷设,安装精度要求高。
整个建筑中没有标准层的存在,各专业之间很容易出现设计脱节,或施工环节不够优化的情况出现:每个环节的延误都会对工期以及成本造成影响。
如下图所示,模型中的直观表示出机电管线的碰撞等问题,并检验其他方案的可行性,如碰撞水管可否上翻,上翻空间有多大等,将有利于节省工期和节约成本。
机电管线与梁碰撞BIM在这种大体量、结构复杂、机电管线密集、精装要求高的工程中体现出优势,进行三维模型搭设,可以减轻前期的建模搭设工作量,提高效率,还可以对深化图进行二次件检验,纠正深化设计中出现的错误,发现深化设计中忽略的问题,可将深化设计的思路、优化方案变为直观的、立体的模型,实现设计方、业主方、监理方、项目部方及各施工分包共享。
2.2 本工程深化设计原则机电综合图设计的目的是在保证机电各系统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建筑、结构、装修和机电各专业施工图纸,合理确定机电管线的走向、排列、位置及其相应土建装修位置关系和预留预埋,以达到满足使用要求、方便施工、方便检修维护的目的。
BIM技术在商业综合体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作者:李强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9年第52期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商业综合体工程项目管理中。
文章以南京某商业综合体工程为例,重点对BIM技术在商业综合体工程项目中施工图纸优化、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施工难点问题解决、项目施工质量控制、项目成本估算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期望为类似项目的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BIM技术;商业综合体;工程管理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综合体工程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建筑特点,此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均有投资金额大、工艺复杂和工期紧张的特点,因而实际工程管理难度比较大。
将BIM技术应用到商业综合体工程项目管理中,可以发挥建筑模型优势,有效提升项目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和保证施工进度。
二、项目概况南京某商业综合体工程项目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其包括的主力业态较为丰富,主要以大型Shopping Mall、Block街区、酒店以及酒店式公寓为主,建筑设计重点突出“体验式商业”的核心。
该项目施工结构类型复杂,涵盖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对施工管理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而需要采用BIM技术开展该项目工程管理。
三、BIM技术应用路线该项目BIM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提升施工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对于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和优化;②利用BIM技术对施工图纸进一步优化,通过创建模型实现可视化交底,提升施工整体质量;③对施工工期进行动态监控,合理加快施工进度,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缩短施工周期;④积极与施工各个参与方进行交流沟通,提升施工管理水平;⑤严格控制施工成本,把控工程造价。
四、 BIM技术在商业综合体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分析(一)施工图纸优化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图纸的版本过于老旧,许多的图纸方案问题没有彻底的解决和优化。
针对这种问题,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包括:基于BIM的全专业碰撞协调分析包含小碰撞和大碰撞、基于BIM的净高分析和空间优化、基于BIM的地下室B2/B3层停车车位分析、停车场内部垂直及平行车行交通动线碰撞分析优化等。
BIM技术在超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琚娟【摘要】相比一般商业综合体项目而言,超大商业综合体在多区域净高分析、复杂场地布置模拟、进度管控等方面挑战突出.BIM是建筑的数字化表达,BIM技术以BIM模型为载体,对城市综合体项目设计和施工的业主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超大型商业综合体中应用难度较大.本文以中民投超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运用BIM 技术辅助项目管理,通过净高分析、场地布置模拟、4D进度模拟等BIM技术应用,探讨了BIM技术在超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案.【期刊名称】《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年(卷),期】2019(011)002【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BIM技术;超大型CBD;工程应用【作者】琚娟【作者单位】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171 引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技术是建筑三维虚拟化数字技术,能够应用于工程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等各阶段,实现建筑全生命期各参与方和环节的关键数据共享及协同,是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技术[1-2]。
作为第三次建筑业革命,BIM技术近年来快速发展,在很多复杂项目中开始应用,在项目造价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军[3]结合世博博物馆项目运用BIM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叶耀东[4]运用BIM技术对大型复杂项目在工程监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沈维龙[5]运用BIM技术对某大型商业综合体进行了日照分析和管线综合应用;王曦等[6]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管线综合、深化设计进行了探索;曾波等[7]结合天津天汇中心项目,介绍了BIM技术在大型综合体工程智能建造中的应用。
大型CBD项目中,由于项目体量大、工期紧、参建单位多、施工界面管理复杂,给BIM技术应用带来极大挑战,每个项目特色不同,本文拟以中民投超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运用BIM技术辅助项目管理,通过净高分析、场地布置模拟、4D进度模拟等BIM技术应用,对 BIM技术在超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无锡苏宁广场项目剖析纲要:文章对无锡苏宁广场工程设计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要点剖析总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性能等。
从地面建设与地下建设双方面进行,侧重介绍内部娱乐设备构成,以及各部分构造的占地规模。
最后对建筑项目的设计规范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项目概略。
要点词:苏宁广场;工程设计;项目剖析一、工程设计概括本工程位于无锡市中心,紧邻全市最繁荣的商业商务中心区,是一个大型现代都市综合。
总建筑面积 315485?O,占地约 2.3 公顷。
建筑地下共 4 层,地上是由南塔楼 48 层,北塔楼68 层和 9 层商业三大多数构成;南塔楼高 169.05m ,北塔楼高287.85m ,高层商业 47.25m ,建成后将成为无锡第一高楼。
无锡苏宁广场由美国 RTKL建筑设计有限企业供给方案、初步设计,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企业从初步设计阶段介入,并负责施工图设计。
本工程集娱乐、商业、办公、酒店、酒店式公寓综合建筑于一体,有面积大、功能复杂、空间尺度大等特色。
消防设计整体上严格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顶部造型独到,拥有激烈标记性。
中庭空间循环流动,富于变化。
二、总平面部署地处繁荣的商业中心,本项目的可建容积率也达到了10。
密度大高度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地的所有功能都将被密切的摆列,并向高空发展。
本案建有 9 层商业及酒店配套,塔楼被安排在南北双侧。
此中因为人民路一侧视线的开敞性和城市地位的重要性,这里成为本案的第一门户所在。
设计中特地保存了西北角部的一块广场空间,与北面的图书室广场,和西侧的摩天 360 广场联合,形成优雅的公共广场。
面对广场的是开敞大气的商业进口,高 318.15 米的酒店办公综合塔楼翘然矗立在尽端,带给人们激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给整个项目定下了五星级的基调。
基地的南侧则被高 176.65 米的现代劳公楼占有。
充足尊敬南侧崇宁街的商业地位,我们将这里的角部作为另一个商业门户的所在。
南北两个进口奇妙的将人流从不一样层面引入本案两此中庭的导入空间,在三层汇聚,上涨的过程过奇妙地布局,最后引入本案的中心空间,这里不单开敞大气,更从侧面和顶面引入自然光芒,打造出本案最出色空间。
BIM技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的应用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BIM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应用BIM技术,以模型作为信息载体协助项目建造及管理,实现了提高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加快项目进度的目的。
关键词:BIM技术;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应用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型综合体类建筑越来越多,涵盖功能趋于多元化。
此类建筑普遍具有投资金额大、工期紧张、工艺复杂、专业繁多等特点,对项目建造及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
随着建筑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BIM技术近些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建筑业发展,其在各类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1BIM技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应用效果1.1提高项目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BIM技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各项环节当中均有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工程方案设计环节是总领项目施工,因而项目方案和图纸的设计质量,对项目整体的建设效果影响很大。
设计图纸一旦出现不合理的现象,需要暂停项目施工,直到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才能继续施工,这对项目质量的影响很大。
利用BIM技术进行项目方案的审核,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项目工程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1.2提高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根据模拟的施工流程,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可以保证项目施工顺利的进行,避免施工过程中有返工、设计更改的现象。
通过规范施工过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就会得到提高,施工的进程也会加快,达到提高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的效果。
1.3提高项目工程管理水平在进行项目工程建设期间,需要对项目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对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有直接的影响。
通过BIM技术构建的项目网络平台中,项目管理的各个部门都在其中,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在平台当中可以实现无障碍的沟通,这样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和配合度就会大幅度的提升。
同时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的信息可以在BIM技术平台中进行共享,能够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BIM技术设计应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是城市的重要地标,向人们展示了城市的富饶和美丽,是人们办公、休闲和购物的主要场所。
为了充分体现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价值,需要在建筑设计阶段采用BIM技术,以实现对各专业细节设计的完善和优化,确保建筑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从而打造更加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建筑,促使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标签: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BIM技术;设计;运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是一种可以将商业办公、休闲聚会、健身美容以及购物电影等各项休闲需求项目有效结合在一起的高层建筑,正是因为功能的繁多而使得人们对该类型建筑设计质量的要求愈发严格。
一般来说,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成本的有效方式就是对建筑设计进行合理优化,只有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方案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在原有的建筑设计方案上对其进行合理优化,并利用先进的设计技术与设计理念,对建筑成本进行合理控制,才能够实现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以及建筑成本的目的。
而BIM技术的有效应用恰恰能够满足以上要求,据调查显示,合理的应用BIM技术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能够将整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下降16%到33%左右,建筑企业的整体效益便会随着建筑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而不断提升。
下面将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BIM技术设计的相关应用做出介绍。
1、可视三维模型的构建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BIM技术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将原本传统的平面图纸设计转变为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所设计出的三维模型,能够直接将该类型建筑的整体设计效果利用信息化的形式将其展现给相关建设单位,同时借助并利用Revit软件来实现对三维信息化模型的有效构建,这样便可以使相关设计人员能够在更加直观的在模型空间上了解其他专业的设计意图,并在协同其他专业的前提下优化自己的设计,以确保能够为业主提供很多可以有效利用的建筑空间,同时也方便了业主更快地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