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放疗处方剂量计算化学
- 格式:ppt
- 大小:6.85 MB
- 文档页数:100
放射治疗处方剂量(MU)计算程序设计
邱小平;黄妙云;王建华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19)002
【摘要】常规外照射治疗时,通常要由查表的方法来确定百分深度剂量PDD、组织最大剂量比TMR、楔形因子以及射野输出因子,从而计算出加速器跳数(MU).手工计算既费时又麻烦.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参数的物理意义以及它们和跳数(MU)的关系.然后利用Delphi的语言Pascal设计了一组简单、易行的计算程序,实现了上述参数的自动计算,该程序操作简单、计算结果可靠,可广泛用于外照射治疗参数计算,从而得出MU值.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邱小平;黄妙云;王建华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5;TP311
【相关文献】
1.放射治疗电子线处方剂量计算系统的研究 [J], 杨秋权;庄梅生;王继宇;潘素明;陈曙光;刘孝景
2.一楔合成在放射治疗处方剂量计算中的应用 [J], 潘璐琳
3.放射治疗中常规剂量的测算(之二)——临床处方剂量的计算 [J], 张绍刚
4.常规放射治疗的处方剂量计算方法探讨 [J], 庄梅生;王继宇;刘孝景;林伟锋
5.常规放射治疗的处方剂量计算方法探讨 [J], 庄梅生; 王继宇; 刘孝景; 林伟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肿瘤科病人放疗剂量计算放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而正确计算放疗剂量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肿瘤科病人的放疗剂量计算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包括肿瘤类型、部位、大小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
本文将对肿瘤科病人放疗剂量计算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放疗剂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放疗剂量计算是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大小和患者的个体情况等因素来确定应该给予的放射剂量。
放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照射高能的电离辐射来破坏癌细胞的DNA,使其失去生长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合理的放疗剂量能够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的效果。
二、放疗剂量计算的方法放疗剂量的计算通常采用几何学法、生物学法以及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几何学法是根据病灶的体积、形状以及所需的治疗剂量来确定每次照射的目标区域和方向。
生物学法则是通过计算放射线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程度,来确定合适的放疗剂量。
临床实践经验则是在实际治疗中积累的经验和数据,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
三、放疗剂量计算的影响因素1.肿瘤类型:不同类型的肿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和治疗效果有所差异,因此放疗剂量的计算也会有所不同。
2.肿瘤部位:不同部位的肿瘤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据部位来确定合适的放疗剂量。
3.肿瘤大小:肿瘤的大小也会影响到照射的剂量和范围,通常来说,较大的肿瘤需要更高的放疗剂量。
4.患者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最适合的放疗剂量。
四、放疗剂量计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放疗剂量计算时,医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治疗方案和剂量计算方法来进行,确保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放疗剂量以及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肿瘤科病人放疗剂量计算是一个复杂而又关键的环节,正确的放疗剂量计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治疗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科病人放疗剂量计算放疗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使用高能量的电磁波或粒子束杀死肿瘤细胞,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在进行放疗治疗时,精确计算放疗剂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剂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放疗剂量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形状,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放疗机器的性能参数。
下面将介绍放疗剂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
一、放疗剂量计算的基本原理放疗剂量的计算基于一定的物理学和生物学原理。
在物理学方面,主要涉及测量和计算方法;在生物学方面,主要关注肿瘤细胞的生理学特性和生物放射剂量效应。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原理,可以控制放疗的剂量分布以保证目标区域得到足够的剂量,同时最小化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二、放疗剂量计算的步骤1. 确定肿瘤区域:首先需要通过各种影像技术获取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等信息。
一般来说,CT扫描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 设计放疗计划:根据肿瘤的位置和形状,结合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设计合适的放疗计划。
放疗计划包括确定治疗方式、治疗目标和治疗野。
3. 模拟治疗过程:通过模拟计划治疗的过程,能够更好地了解放疗剂量在患者体内的分布情况。
一般通过放疗模拟机或计算机模拟实现。
4. 确定剂量分布:根据治疗计划和模拟结果,确定在患者体内的剂量分布。
这需要考虑放疗机器的性能参数,如辐射能量、束宽等。
5. 剂量计算:根据剂量分布和患者的特定情况,进行放疗剂量的计算。
这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组织的敏感性和周围组织的容忍能力。
6. 剂量验证和调整:经过计算得出的放疗剂量需要经过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安全性。
根据验证结果,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进一步优化治疗计划。
7. 实施放疗:经过剂量计算和验证后,可以正式开始放疗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患者的状况,确保放疗剂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结:放疗剂量计算是放疗治疗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给药剂量、浓度、配比......计算方法汇总一、给药剂量的计算药品规格与剂量单位换算重量单位五级:千克(kg)、克(g)、毫克(mg)、微克(μg)和纳克(ng)。
容量单位三级:升(L)、毫升(ml)、微升(μl)1、如何计算剂量1)红霉素肠溶胶囊1次口服0.25g或0.5g,标识的每粒的规格是250mg。
按其之间的关系换算即:250mg=0.25g、500mg=0.5g,因此可服1片或2片。
2)维生素B12注射剂每次肌内注射50~200μg,每支规格标识为0.1mg。
依据换算即0.1mg=100μg,因此可给予0.05~0.2mg,即注射1/2-2支。
2、药物某一组分的量1)1500ml的生理盐水中含Na+多少克?1500ml生理盐水中含氯化钠的量=0.9%×1500=13.5g氯化钠的分子量=58.45钠的分子量=23Na+的含量=13.5g×23/58.45=5.31g2)多少毫克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与1mg的去甲肾上腺素相当?去甲肾上腺素分子量169.18,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分子量337.28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的量=1mg×337.28/169.18=2mg二、滴速计算滴系数:每毫升溶液所需要的滴数。
滴系数一般记录在输液器外包装上。
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10、15、20三种型号。
即1毫升有10、15、20滴!输入时间(min)=要输入的液体总量(ml)*滴系数/每分钟的滴数1、浓度的计算(1)百分比浓度计算重量比重量百分浓度:系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以符号%(g/g)表示。
重量比重量百分浓度=溶质重量g/溶液重量g×100%重量比体积百分浓度:系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以符号%(g/ml)表示。
重量比体积百分浓度=溶质重量g/溶液体积ml×100%体积比体积百分浓度:系指100ml溶液中所含溶液的毫升数,以符号%(ml/ml)表示。
鼻咽癌的化学治疗剂量计算与方案设计鼻咽癌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东南亚地区。
由于该肿瘤的部位特殊且易扩散,化学治疗被广泛应用于鼻咽癌的综合治疗中。
然而,正确的剂量计算和合理的方案设计是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的重要因素。
一、化学治疗剂量计算在进行鼻咽癌的化学治疗时,首先需要计算患者所需的药物剂量。
一般而言,化疗常采用既定剂量的药物,主要包括顺铂、紫杉醇和5-氟尿嘧啶等。
剂量的计算需要考虑患者的体表面积(BSA)以及药物的毒副作用。
BSA的计算可以采用DuBois公式:BSA(m²)= (身高(cm) ×体重(kg))/ 3600。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其BSA。
药物的剂量计算一般采用基于BSA的公式,如BSA ×基础剂量。
但为了避免过量或不足的用药,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肝肾功能以及其他疾病状态进行调整。
化疗剂量计算中,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
二、方案设计化疗方案的设计对确保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常用的鼻咽癌化疗方案包括TPF方案(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和PF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等。
TPF方案是一种三药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副作用。
在方案设计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程、肿瘤分期、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PF方案是一种两药联合治疗方案,适用于某些不能耐受TPF方案或存在其他禁忌症的患者。
方案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全身状况、病理类型、分子表达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
在方案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化疗的周期和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化疗的周期,如每3-4周进行一次化疗,以平衡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
此外,方案设计时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和毒副作用。
化疗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指标等的监测,以及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检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放射性及其常用度量单位1.1元素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按照元素的化学性质呈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称为元素。
例如等它们同属于碘元素。
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了118种不同的元素,其中92种是地球上存在的天然元素。
26种是人造元素。
1.2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Z和不同的质量数A,或者是原子核内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和不同数目的中子的一类原子(或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在元素同期表上占据同一个位置,故称为同位素,等均属钴的同位素。
目前已知的118种元素的同位素达2500余种。
一种元素可以有许多种同位素,例如元素周期中的元素的同位素就有30种。
一种元素的各个同位素的某些性能可能是不同的。
因引,又将核内具有特定数目中子和质子的一类原子。
称为某一核素。
例如都是氢的同位素,但它们都属不同的核素。
由核的稳定性能又可将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不稳定同位素两类。
不稳定的同位素又称放射性同位素。
1.3放射性不稳定的同位素(或核素)能不属外界条件的影响自发地放出携带能量的射线,使其原子核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
1.4放射性同位素能够自发地放出射线从而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又可分为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1.5核衰变(或衰变)不稳定同位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发生变化而入射出某种粒子(例发α、β-、β+等)和射线(例如γ射线等)的现象称为核衰变或衰变。
放射性核素的衰变与环境温度、压力、湿度等外界条件无关,而是取决于原子核内部的物理状态。
对某种特定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某个特定放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是随机的,但是可以用统计方法来处理的,则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都是相同的这个几率叫做衰变常数,λ。
假定在to时刻有N个放射性原子,到时刻则有个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则:公式(1)就是放射性衰变的基本方程。
是衰变率,通常称为放射性活度(后面再述)。
『肿瘤处方』防治化疗、放疗毒副反应秘方(8首)三二、防治化疗、放疗毒副反应秘方(8首)32.1参芪补血汤【来源】殷凤舞,《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黄芪15~30克,太子参15~30克,白术10克,陈皮6~10克,半夏、山药、当归各10克,枸杞子、女贞子、何首乌、黄精各15克,知母6克,鸡血藤15~30克,石韦30克,参三七粉3克(分冲),大枣5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健脾补肾,益气生血。
【主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加减】若血小板降低加商陆15克,五味子10克;若服上方取效不显,则用鹿茸3克,人参15克,参三七3克,紫河车、阿胶各15克(本方原无剂量,此剂量系编者拟加),共研细末。
每次服5克,日服3次。
【疗效】临床应用多例,多有效。
【附记】殷氏在防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中,特别注重用参三七,认为在益气养血药中加入参三七行血,可促进新血生长,提高疗效。
32.2玄参连桃汤【来源】刘浩江,《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地13克,玄参、麦冬、南沙参各15克,生石膏60克,连翘、桃仁、丹皮、甘草各10克,金银花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养阴清热。
【方解】食管癌放射治疗后可出现口干、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是由于放疗后阴津不足,热毒内蕴,兼有瘀血所致。
方中生地、玄参、麦冬、沙参养阴生津;石膏、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解毒;桃仁、丹皮凉血破瘀。
对食管癌放疗后食管壁水肿充血等炎症反应,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活血之功用,使放疗顺利进行。
【主治】放疗后毒副反应。
【加减】气虚加党参15克,黄芪30克;血虚加当归、何首乌各10克;胸痛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克;恶心呕吐加代赭石30克,旋覆花10克;纳差加神曲10克,谷芽、麦芽各30克。
【疗效】治疗食管癌放疗反应42例,结果显效29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4%。
32.3芪精补血汤【来源】翟范,《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生黄芪、黄精、生苡仁各30克,枸杞子15克,补骨脂10克,炙甘草6克。
肿瘤科病人的放疗剂量计算与调整放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肿瘤的方法,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或者阻止其生长和分裂。
放疗剂量计算与调整是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讨论肿瘤科病人的放疗剂量计算与调整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一、放疗剂量计算1.1 遵循放疗计划放疗计划是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和患者特点制定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其中包括剂量分配和放疗技术等内容。
严格按照放疗计划进行剂量计算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放疗剂量通常以Gray(Gy)为单位,表示吸收的放射线剂量。
剂量计算应基于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和个体化因素等进行。
1.2 选择合适的放疗技术放疗技术的选择与肿瘤的类型和位置密切相关。
常见的放疗技术包括传统的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体素强度调制放疗(VMAT)等。
在剂量计算时,应根据所选放疗技术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剂量分布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1.3 考虑放疗计划中的修正因素放疗计划中常常包括修正因素,例如组织密度、组织分布的不均匀性和移动等因素。
对于组织密度不均匀的情况,可通过考虑电子密度来修正剂量计算;对于组织移动,可使用呼吸门控技术或者图像引导放疗(IGRT)来保证剂量的准确性。
二、放疗剂量调整2.1 根据肿瘤的反应调整剂量放疗期间,肿瘤的反应通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整体的生理状态、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对剂量进行调整,包括剂量的增加或减少。
这主要基于临床医生的经验和对肿瘤的观察,以确保放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2 考虑副作用的调整放疗副作用是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包括疲劳、皮肤不适、消化道反应等。
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放疗副作用的程度,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者给予辅助治疗来缓解不良反应。
放疗团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副作用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2.3 紧急情况下的剂量调整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急性中毒反应或器官功能不全,可能需要迅速调整放疗剂量。
普遍较昂贵,许多患者难以承受。
电灼治疗操作简单,方便灵活、准确、易于掌握。
更主要的是价格低廉,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
复发患者再用电灼方法治疗,一般经过3~5次治愈,不失为治疗男性外阴生殖器C A的较佳选择。
参 考 文 献1 李其林.白介素-2对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1998;12:2892 虞瑞若.肛门生殖器疣国内外治疗的进展.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1;20(4):2053 顾 恒,摘.冷冻治疗后系统使用干扰素不能预防尖锐湿疣复发.国外医学皮肤科分册 1993;19(6):3824 杨 溪,范树柠,陈凤佳,等.α-干扰素、转移因子对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探讨.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1996;10(60):3395 胡建农.α-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中国皮肤性病杂志 1997;11(5):190放疗处方剂量计算和校准测量中的误区广西区人民医院放疗科(530021) 李善观 韦 群 在放疗计划设计过程中,处方剂量的计算和校准测量应由放疗物理人员来完成。
但是,由于放疗物理人员的缺乏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很多放疗单位均没有配备真正的放疗物理人员。
因此,在处方剂量的计算和校准测量中,免不了有些单位或个人对处方剂量计算的参数有着理解上的差异,或检测人员所提供的物理数据不够准确等原因,造成在处方剂量计算中出现较大的误差,降低准确性,影响疗效。
1 校准因子检测不准确1.1 射野输出校正因子(OUF):在检测中对射野输出因子定义不明确,忽略了电离室必须带上剂量建成套在空气中直接测量,没有采用在空气中的射野输出剂量率与参考射野(10×10c m)在空气中的输出剂量率之比,而使用模体射野输出剂量率与参考射野(10×10cm)在模体中的输出剂量率之比,没能真正反影射野输出因子参数。
1.2 模体散射校正因子(Sp):模体散射校正因子容易误解为模体射野输出剂量率与参考射野(10×10cm)在模体中的输出剂量率之比,而忽略了准直器和模体的散射造成的总散射校正因子与射野输出校正因子之比,造成模体散射校正因子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