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与概率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二数学概率与频率八下数学频率与概率知识点1. 频率频率是指某个事件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出现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之比。
频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频率的计算公式为:频率 = 事件发生的次数 / 试验的总次数2. 概率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是介于0和1之间的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可以用分数、小数或百分数来表示。
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我们可以说该事件的概率接近于0;如果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我们可以说该事件的概率接近于1。
3.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频率和概率都可以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但是它们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有所不同。
频率是通过多次试验来统计事件发生的次数,然后计算频率。
频率可以用来预测事件在大量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是通过对试验的分析来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可以用来预测一个试验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4. 计算概率的方法4.1. 等可能概型在等可能概型中,各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例如,抛硬币的结果可能是正面或反面,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在等可能概型中,我们可以使用概率的定义来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事件有n个基本事件,那么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1/n。
4.2. 超几何概型在超几何概型中,试验不是等可能的,各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
在超几何概型中,我们可以根据试验的条件和已知的信息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从一副牌中抽取一张牌,在已知条件下计算抽到某种特定牌的概率。
4.3. 事件的互斥与独立事件的互斥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例如,抛一次硬币,事件A是正面朝上,事件B是反面朝上,A和B是互斥事件,它们不能同时发生。
事件的独立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不会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
例如,连续抛10次硬币,每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10。
5. 概率的性质5.1. 概率的范围概率必须介于0和1之间,即0 ≤ P(A) ≤ 1。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事件的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频率是不确定的,当试验次数较少时,频率的大小摇摆不定,当试验次数增大时,频率的大小波动变小,并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可见,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要点诠释:
(1)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无法从根本上来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条件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2)频率和概率在试验中可以非常接近,但不一定相等;
(3)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两者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也是经常的.
第1页共1页。
频率与概率知识点总结频率与概率是概率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统计学、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频率与概率的概念、性质、常见计算方法以及应用进行全面的总结。
一、频率的概念频率是指某一事件在一定时间或次数内发生的次数。
频率通常由次数除以总数得到,可以用来描述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大小。
频率的计算通常使用简单的数学方法,适用于各种具体的事件。
频率的性质1. 频率的取值范围为[0, 1]。
因为频率是事件发生的次数与总数的比值,所以其取值范围必然在0到1之间,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
2. 频率的和为1。
在多次实验中,各个事件的频率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所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包括在内。
3. 频率与事件的发生次数成正比。
频率是事件的发生次数与总数的比值,所以事件发生的次数增加时,其频率也会增加。
频率的计算方法频率的计算通常使用下面的公式:频率 = 事件发生的次数 / 总数频率的应用频率广泛应用于统计学、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等领域。
通过对样本进行频率统计,可以得到样本中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小,从而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概率的概念概率是描述某一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概率的分析通常使用概率分布、基本概率、条件概率等方法,适用于各种抽样实验、随机变量等概率事件。
概率的性质1. 概率的取值范围为[0, 1]。
因为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所以其取值范围必然在0到1之间,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
2. 概率的和为1。
在多个互斥事件的情况下,各个事件的概率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所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包括在内。
3. 概率与频率有关。
概率也可以用频率表示,即概率等于事件发生的频率。
在多次实验中,事件的频率趋于稳定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
概率的计算方法概率的计算通常使用下面的公式:概率 = 事件发生的次数 / 总数概率的应用概率广泛应用于统计学、概率论、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等领域。
通过对概率的分析,可以评估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为风险管理、模型建立、决策制定等提供参考依据。
概率和频率的计算方法
概率和频率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的现象,并用来预测未知的事件。
概率是一个衡量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的概念,它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实数,0表示某件事不可能发生,而1表示某
件事肯定会发生。
概率描述了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即它可以用来预测未知的事件,但不能绝对保证其准确性。
频率是指某种事件发生的次数,它描述了某件事发生的可能性,但与概率不同,它是描述实际发生次数的一种衡量方法。
概率和频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可以用来计算某件事情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的概率,其计算公式为:P(A|B)=P(B|A)*P(A)/P(B),其中P(A)表示某件事发生的先验概率,P(B|A)表示某件事发生的条件概率,P(B)表示另一件事发生的概率。
另外,频率的计算也可以通过计算实际发生次数来完成。
其计算公式为:频率=实际发生次数/总发生次数。
概率和频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
此外,概率和频率的计算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例如用Excel来计算概率和频率,可以
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计算。
总之,概率和频率是统计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的现象,并用来预测未知的事件。
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可以用来计算概率和频率,在不同的场景中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可以有效地完成概率和频率的计算工作。
频率分布和概率分布在统计学中的区别在统计学中,频率分布和概率分布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用于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数值或事件的出现次数或概率。
尽管它们都涉及到对数据的分析和描述,但它们在统计学中具有不同的定义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频率分布和概率分布的区别。
一、频率分布频率分布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种描述数据分布的方法。
它指的是将一组数据按照数值大小或者某种特征分成若干个区间,然后计算每个区间中数据出现的次数。
频率分布用于表示观察到的数据的分布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异常值。
以一组考试成绩为例,假设我们有一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数据,为了更好地理解成绩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将分数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例如60-69分、70-79分、80-89分等。
然后统计每个区间的考生人数,得到各个区间的频数。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直方图或者频率多边形来可视化展示频率分布。
在频率分布中,我们关心的是每个区间中数据出现的次数。
通过计算每个区间的频率(频数除以总样本数),我们可以知道每个区间的相对出现频率,可以对数据的分布进行定量描述。
频率分布主要用于描述观察到的数据的分布情况,是对现实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的手段。
二、概率分布概率分布是统计学中用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方式。
它指的是根据某种模型或者假设,通过计算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来描述随机事件的分布情况。
概率分布用于表示理论上的概率分配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以骰子掷出的点数为例,一个公正的六面骰子的点数是均匀分布的。
在概率分布中,我们关心的是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即每个点数出现的可能性。
对于公正的六面骰子来说,每个点数出现的概率都是1/6。
我们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或者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这种概率分布。
概率分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不同事件的期望值、方差以及其他统计指标,从而对随机事件进行评估和预测。
概率分布主要用于描述数据可能的分布情况,是对理论概率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手段。
初中数学知识点: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事件的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频率是不确定的,当试验次数较少时,频率的大小摇摆不定,当试验次数增大时,频率的大小波动变小,并逐渐稳定在概率附近.可见,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要点诠释:
(1)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无法从根本上来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条件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2)频率和概率在试验中可以非常接近,但不一定相等;
(3)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两者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也是经常的.
第1 页共1 页。
频率与概率的概念与计算频率与概率是概率论中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将对频率与概率的概念进行解释,并介绍如何进行频率和概率的计算。
1. 频率的概念频率是指某个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次数与总观测次数的比值。
频率通常用来近似估计概率,并可以通过大量观测数据进行计算。
频率的计算公式如下:频率 = 事件发生次数 / 总观测次数2. 概率的概念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它介于0和1之间。
概率可以通过理论计算,也可以通过频率进行估计。
概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概率 = 事件发生次数 / 总观测次数3.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频率与概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当观测次数趋近于无穷大时,频率将逐渐接近真实的概率。
因此,频率可以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然而,频率并不总是能够准确地估计概率,尤其在观测次数较少的情况下。
4. 频率与概率的计算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频率和概率的计算,我们来看一个实际的例子。
假设某个硬币被投掷100次,其中正面朝上的次数为60次。
我们可以用频率和概率来计算正面朝上的概率。
首先,通过频率计算:频率 = 60 / 100 = 0.6然后,通过概率计算:概率 = 60 / 100 = 0.6可以看到,通过频率和概率的计算,我们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
这表明,在这个例子中,频率可以准确地估计概率。
5. 概率的计算方法除了通过频率进行估计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数学方法来计算概率。
根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概率的计算:- 古典概率法:适用于各个结果的概率相等的情况。
例如,抛一枚均匀的骰子,每个面出现的概率都是1/6。
- 几何概率法:适用于连续性的随机事件。
例如,计算某个点落在一个区域内的概率。
- 统计概率法:根据大量的观测数据来估计概率。
6. 概率的性质概率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性质:- 概率的取值范围为0到1之间。
- 所有可能结果的概率之和等于1。
- 对于互斥事件,其概率之和等于各个事件概率的和。
频率与概率知识点:1、定义:频率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n 次实验,事件A 发生的次数m 与实验总次数n 的比值。
概率 :事件A 的频率nm 接近与某个常数,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作P (A )。
2、频率与概率区别:(1)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但频率本身是随机的,在实验前不能确定,无法从根本上来刻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大量重复实验的条件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2)①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反映;②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实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实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3、我们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而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为频率4、事件的判断:确定事件(包括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 ①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小于1;②任何事件所有出现的可能性的概率之和始终等于15、概率的计算的两种方法 列表法,画数状图法(适用于等可能事件)6、数据的收集方法: 普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的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调查练习:1、某班共有41名同学,其中有2名同学习惯用左手写字,其余同学都习惯用右手写字,老师随机请1名同学解答问题,习惯用左手写字的同学被选中的概率是( )A.0B.141C.241D.12、一只小狗在如图的方砖上走来走去,最终停在阴影方砖上的概率是( )A 、154B 、31C 、51D 、1523、在可以不同年的条件下,下列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A )400个人中至少有两人生日相同 (B )300个人至少有两人生日相同(C )2个人的生日不可能相同 (D )2个人的生日很有可能相同4、两个射手彼此独立射击一目标,甲射中目标的概率为0.9,乙射中目标的概率为0.8,在一次射击中,甲、乙同时射中目标的概率是( )A.0.72 B.0.85 C.0.1 D.不确定5、一个口袋中装有4个白色球,1个红色球,7个黄色球,搅匀后随机从袋中摸出1个球是白色球的概率是 ;6、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2个白球和n 个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概率是45,则n __________. 7、有一个小正方体,6个面上分别画有平行四边形、圆、等腰梯形、菱形、等边三角形和直角梯形这6个图形.抛掷这个正方体一次,向上一面的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8、如果甲邀请乙玩一个同时抛掷两枚硬币的游戏,游戏的规则如下:同时抛出两个正面,乙得1分;抛出其他结果,甲得1分. 谁先累积到10分,谁就获胜.你认为 (填“甲”或“乙”)获胜的可能性更大.9、生物学家欲调查某一地区鸟类的总数,于是他们先从该地区捕获了200只鸟作上标记后再放回,过一久后又从该地区捕获了100只鸟,在这100只鸟中,有标记的有20只,则可估计该地区总共有 只鸟.10、将分别标有数字1,2,3 的三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上。
揭示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一、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频率是随着试验次数的改变而改变,即频率是随机的,而试验前是不确定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常数,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是随机事件自身的一个属性。
(2)联系:在相同的条件下,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并趋于稳定,所以可用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当试验次数越来越多时频率向概率靠近,概率是频率的近似值。
二、频率与概率应注意的问题①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做大量的重复试验。
②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A 的概率。
③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④概率反应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⑤概率的值越接近1表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反过来值越接近0,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三、典型例题精析例1: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练习,结果如下所示射击次数n 10 20 50 100 200 500 击中10环次数m8 19 44 93 178 453 击中10环频率n m(1)计算表中击中10环的各个频率;(2)这名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击中10环的概率为多少?分析:(1)逐个将n 、m 值代入公式n m进行计算.(2)观察各频率能否在一常数附近摆动,用多次试验的频率估测概率。
解:(1)射击次数n 10 20 50 100 200 500 击中10环次数m8194493178453击中10环频率n m0.8 0.95 0.88 0.93 0.89 0.906 (2)这名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击中10环的概率约是0.9.点评:利用概率的统计定义求事件的概率是求一个事件概率的基本方法,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就用事件发生的频率趋近的常数作为事件的概率。
例2: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某工厂大批生产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该工厂对甲乙两职工生产福娃进行了测试,然后进行了统计,下表是统计结果。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公式
在概率论中,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大数定律来解释。
大数
定律指出,当重复进行一些随机实验时,频率会逐渐趋近概率。
也就是说,随着实验的次数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会越来越接近其概率。
假设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n,总实验次数为N。
频率可以表示为
f(A)=n/N
而概率可以表示为
P(A) = lim(N -> ∞) n/N
这里的lim表示当N趋近于无穷大时,n/N的极限值。
也就是说,当
实验次数足够多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逐渐趋近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
除了大数定律,还有一些其他的关系公式可以描述频率与概率之间的
关系。
1.绝对频率与相对频率:
绝对频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实际次数,而相对频率是指事件发生的次数
与总次数的比值。
绝对频率可以表示为
f(A)=n
相对频率可以表示为
f(A)=n/N
2.概率与频率的关系:
当实验次数足够大时,频率会逐渐趋近于概率。
也就是说,频率可以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这可以表示为
P(A)≈f(A)
这个公式说明了频率可以用来估计概率,但是只有当实验次数足够多时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3.几何概率与频率的关系:
在几何概率中,事件的概率可以通过对事件发生的次数进行标准化得到。
这里的标准化是指将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次数。
所以,事件的几何概率可以表示为
P(A)=f(A)/N
这个公式说明了几何概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几何概率可以通过频率来计算。
概率频率的名词解释概率和频率是统计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用于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件发生的次数的概念。
在本文中,我将对概率和频率进行详细的解释和比较。
1. 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描述某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通常介于0和1之间。
其中,0表示不可能发生,而1表示必然发生。
在某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可以用P(A)来表示。
例如,投掷一枚公平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
概率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计算。
在经典概率模型中,通过对事件的样本空间进行计数,可以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投掷一枚公正的色子,色子落在1到6之间的某个数字上的概率为1/6。
2. 频率的定义频率是指某个事件在多次试验中发生的次数。
频率是一种实际观察的结果,通过大量的试验来获得更加准确的估计。
在频率方法中,我们通过观察事件发生的次数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我们可以投掷100次硬币,统计正面朝上的次数并计算频率。
频率可以根据大数定律进行估计。
根据大数定律,进行足够多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情况下,事件的频率将逐渐接近其概率。
因此,通过增加试验次数,可以获得更接近真实概率的频率估计。
3. 概率和频率的比较概率和频率是描述事件发生的两种不同方法,具有不同的背景和应用场景。
首先,概率是一种理论上的数值,它描述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依赖于事件本身的性质以及试验的设定。
例如,投掷一枚公正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0.5,这是由硬币的性质所决定的。
而频率则是通过观察事件的实际发生情况来估计概率。
其次,概率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可以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和定义。
概率可以通过理论推导来计算,而频率则是通过实际观察得到的结果。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无法准确地计算概率,但可以通过频率方法来估计。
最后,概率可以是主观的或客观的。
主观概率是根据主观经验和判断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明天是否下雨。
而客观概率是通过客观数据和统计分析得出的概率。
概率与统计中的频率分析概率与统计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通过研究和分析事件发生的概率和相应的统计规律,可以有效地说明和预测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
频率分析作为概率与统计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等。
本文将介绍概率与统计中的频率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频率分析的基本概念1.概率与频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通常用0到1之间的实数表示,其中0表示不可能事件,1表示必然事件。
频率是指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某个事件出现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之比。
频率是概率的一种估计方法,当试验次数趋于无穷大时,频率逐渐收敛于概率值。
2.频率分布频率分布是指统计某个事件在不同取值下出现的频率情况。
通过观察和统计,我们可以得到频率分布的直方图或者柱状图,直观地表示事件在不同取值下的相对频率。
3.频率分析的基本步骤频率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频率计算和结果展示。
首先,需要收集一定量的数据,通常采用实验或者观测的方式获取。
然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计算各个事件出现的频率。
最后,将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方便进一步分析和理解。
二、频率分析的应用1.自然科学在物理学、化学以及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频率分析常常用于研究实验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
通过观察实验数据中不同变量的频率分布,科学家可以探索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出有关自然界规律的结论。
2.社会科学在经济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频率分析被用来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的规律。
例如,通过分析统计数据中的频率分布,可以了解到人们的消费习惯、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以及心理测试结果的分布情况等。
3.工程技术在工程技术中,频率分析被广泛应用于风险评估和可靠性分析等领域。
通过对故障事件的频率分析,可以确定故障的概率和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此外,频率分析还可以用于网络和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等方面。
三、总结概率与统计中的频率分析是研究事件发生概率和统计规律的重要方法。
概率分布与频率分布的计算在统计学中,概率分布和频率分布是两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
本文将从概率分布和频率分布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概率分布的计算概率分布是指一组数据中各个取值的概率情况。
通常使用概率密度函数或概率质量函数来计算概率分布。
下面将分别介绍两种计算方法。
1. 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简称PDF)概率密度函数是一种用来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函数。
对于具体的连续型随机变量,可以通过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出在某个取值范围内的概率。
以正态分布为例,其概率密度函数为:\(f(x) = \frac{1}{{\sqrt{2\pi}\sigma}}e^{-(x-\mu)^2/{2\sigma^2}}\)其中,\(x\)为取值,\(\mu\)为均值,\(\sigma\)为标准差。
通过该概率密度函数,我们可以计算出在某个取值范围内的概率。
2. 概率质量函数(Probability Mass Function,简称PMF)概率质量函数是一种用来描述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函数。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可以通过概率质量函数计算出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
以二项分布为例,其概率质量函数为:\(P(X=k) = C_n^k p^k (1-p)^{n-k}\)其中,\(X\)为取值,\(n\)为试验次数,\(k\)为成功次数,\(p\)为成功的概率。
通过该概率质量函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
二、频率分布的计算频率分布是指一组数据中各个取值的频率情况。
通常使用频率表或频率直方图来计算频率分布。
下面将分别介绍两种计算方法。
1. 频率表频率表是一种用来汇总和展示数据中各个取值的频率情况的表格。
它包括了各个取值以及它们在数据中出现的频率。
举例来说,对于一组考试成绩数据,可以使用频率表来展示每个成绩段的学生人数。
2. 频率直方图频率直方图是一种用来可视化展示数据中各个取值的频率情况的图表。
高中数学必修(3)导学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班姓名编写者使用时间2018-6-20
课题:§ 3.1.1 频率与概率 1 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通过试验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
(3)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抛硬币试验,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在探索中不断提高;明确概率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利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学习重点:通过抛掷硬币了解概率的定义、明确其与频率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难点: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规律性.
基础达标:
1、随机事件的频率及特点
(1)频率是一个变化的量,但在试验时,它又具有,在附近摆动.
(2)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摆动的幅度具有的趋势.(3)随机事件的频率也可能出现偏离“常数”的情形,但是随着试验次数的,频率偏离“常数”的可能性会.
2、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定义
在的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试验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会在某个附近摆动,即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这时这个叫作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取值.
合作交流:
1、下列说法:
①频率反映的是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概率反映的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②做n次随机试验,事件A发生m次,则事件A发生的频率
m
n
就是事件的概率;
③百分率是频率,但不是概率;
④频率是不能脱离具体的n次的试验值,而概率是有确定性的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
⑤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2、一个区从某年起几年之内的新生婴儿数及其中的男婴数如下:
时间范围1年内2年内3年内4年内
新生婴儿数n 5 544 9 607 13 520 17 190
男婴数m 2 883 4 970 6 994 8 892 (1)计算男婴出生的频率(保留4位小数);(2)这一地区男婴出生的概率约是多少?
思考探究:
1、若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发生了m次,则事件A的概率一定是
m
n
吗?
2、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达标检测:
1、下列事件中,随机事件的个数为( )
①明天是阴天;
②方程x2+2x+5=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③明年长江武汉段的最高水位是29.8米;
④一个三角形的大边对小角,小边对大角.
A .1
B .2
C .3
D .4 2、下面给出五个事件:
(1)子洲2015年6月7日下雨;
(2)函数y =a x (a>0,且a ≠1)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3)实数的绝对值不小于0; (4)标准大气压下,水在1 ℃结冰; (5)当x 是实数时,x 2
≥0;
其中必然事件是________;不可能事件是________;随机事件是________. 3、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的成绩分布如表: 分数段 [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150] 人数
2
5 6 8 12 6
4 2
那么分数在中的频率是(精确到0.01)(
)
A .0.18
B .0.47
C .0.50
D .0.38
4、设某厂产品的次品率为2%,估算该厂8 000件产品中合格品的件数可能为(
)
A .160件
B .7 840件
C .7 998件
D .7 800件
5、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查了某校200名学生,其中戴眼镜的同学有123人,若在这个学校随机调查一名学生,则他戴眼镜的概率是________.
6、对某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进行抽样检测的数据如下:
抽取台数 50 100 200 300 500 1 000 优等品数
40
92
192
285
478
954
()计算表中优等品的各个频率;
(
)该厂生产的电视机优等品的概率约是多少?
7.(2011年合肥模拟)下列事件:①东边日出西边雨;②云彩向南雨连连;③清明时节雨纷纷.其中随
机事件有( )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8.(2011年潍坊模拟)①既然抛掷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0.5,那么连续两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②如果某种彩票的中奖概率为
10
1
,那么买10张这种彩票一定能中奖;③在乒乓球、排球等比赛中,裁判通过让运动员猜上抛均匀塑料圆板着地是正面还是反面来决定哪一方先发球,这样做不公平;④一个骰子掷一次得到2的概率是
6
1
,这说明一个骰子掷6次会出现一次2.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④ (C)仅③④ (D)仅③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 (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
(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10.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某次数学考试共有12道选择题,有位同学说“每个选项正确的概率是
4
1
,我每道题都选择第一个选项,则一定有3道选择题结果正确.”该同学的说法( )
(A)正确 (B)错误 (C)不一定 (D)无法解释 11.甲、乙两人做游戏,下列游戏中不公平的是( B )
(A)抛掷一枚骰子,向上的点数为奇数则甲获胜,向上的点数为偶数则乙获胜 (B)同时抛掷两枚硬币,
恰有一枚正面向上则甲获胜,两枚都正面向上则乙获胜
(C)从一副不含大小王的扑克牌中抽一张,扑克牌是红色的则甲获胜,扑克牌是黑色的则乙获胜 (D)甲、乙两人各写一个数字1或2,如果两人写的数字相同甲获胜,否则乙获胜
12.从某校高二年级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20人,测得他们的身高(单位:cm)分别为: 162,153,148,154,165,168,172,171,173,150, 151,152,160,165,164,179,149,158,159,175.
根据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原理,在该校高二年级的所有学生中任抽一名同学,估计该同学的身高在155.5~170.5 cm 之间的概率为 (用分数表示). 13.下列说法:
①频率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概率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②做n 次随机试验,事件A 发生的频率就是事件A 的概率; ③百分率是频率,但不是概率;
④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⑤频率是不能脱离具体的n 次试验的实验值,而概率是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其中正确的是 .
14.(2011年昆明高一检测)为了解在一个水库中养殖的鱼的有关情况,从这个水库的不同位置捕捞出n 条鱼,将这n 个样本分成若干组,若某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30和0.25,则n= .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