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学教师计算机基础教程
- 格式:ppt
- 大小:12.26 MB
- 文档页数:189
《计算机基础》教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
初中计算机基础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
机硬件设备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常见的
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基本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的桌面布局、常用功能等;
3. 常见的办公软件:Microsoft 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
基本功能介绍。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
基本组成。
2. 讲解: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对计算机
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操作演示:进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演示,让学生了解桌面布局、文件操作等基本操作方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练习,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5. 讲解:介绍常见的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6. 操练: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办公软件操作练习,如新建文档、编辑表格、制作幻灯片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的记忆。
四、教学工具
1. 计算机硬件设备图片
2. Windows操作系统演示软件
3. 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
五、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需要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命名和功能、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考核等形式进行评价。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如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讲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如量子计算机、等。
1.2 计算机的组成原理介绍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二进制、计算机指令等。
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讲解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科学研究、工业设计、教育、医疗等。
第二章: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组件,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2.2 常见操作系统简介讲解Windows、Linux、macOS等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3 操作系统的使用技巧讲解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命令、界面操作等。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3.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讲解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网络设备等基本概念。
3.2 网络互联与互联网讲解网络互联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介绍互联网的起源、发展及其应用。
3.3 网络通信与网络安全讲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如TCP/IP协议、路由器、交换机等。
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威胁和防护措施。
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界面布局,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介绍文本的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基本操作。
4.2 排版与打印讲解排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段落设置、页面布局等。
介绍打印文档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4.3 图文混排与表格讲解图文混排的基本方法,如插入图片、形状等。
介绍表格的制作和编辑方法。
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界面布局,如Microsoft Excel、WPS表格等。
介绍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单元格格式设置等基本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分类与性能指标1.2 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1.3 操作系统简介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常见操作系统简介:Windows、Linux、macOS 1.4 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与传播途径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与措施第二章:计算机软件与应用2.1 软件概述软件的定义、分类与开发过程软件版权与知识产权保护2.2 常用软件与应用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网络通信软件:QQ、、电子邮件等2.3 计算机编程基础编程语言的分类与选择常见编程语言简介:C、C++、Java、Python等2.4 计算机应用领域与案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图形图像处理与多媒体应用与机器学习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3.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分类网络拓扑结构与传输介质3.2 网络协议与分层模型网络协议的定义与作用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族3.3 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局域网:以太网、Wi-Fi等广域网:电话网、互联网等3.4 网络设备与网络配置网络设备的分类与功能: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网络配置方法与技巧第四章:文字处理与办公自动化4.1 文字处理基础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字体、段落格式设置与排版4.2 表格制作与数据处理表格制作技巧与样式设置数据排序、筛选与公式应用4.3 演示文稿制作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幻灯片设计、动画与放映4.4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实践办公自动化概述与分类常见办公自动化设备与软件应用第五章: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5.1 网络通信技术互联网接入方式与网络速度网络浏览、与5.2 电子邮件应用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管理、邮件分类与搜索5.3 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威胁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5.4 网络安全实践与案例分析网络攻击手段与防范策略网络安全事件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六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6.1 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硬件组件的功能与性能指标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与技巧6.2 计算机软件安装与升级操作系统安装的一般流程驱动程序的安装与更新软件升级与更新的方法6.3 计算机系统维护定期维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清理磁盘和文件管理系统优化和性能检测6.4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处理常见硬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软件故障的常见表现与解决办法数据恢复原理与实践第七章:数据库基础与应用7.1 数据库概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管理系统的演变数据库系统的组成7.2 数据库设计与创建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创建数据库和表格设置数据类型和约束7.3 数据查询与操作SQL语言的基本查询语句数据更新、删除和插入操作高级查询技术7.4 数据库应用实例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数据库应用开发流程第八章:程序设计基础8.1 程序与编程语言程序的基本概念编程语言的分类与特点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8.2 算法与逻辑结构算法的定义与特性常见算法设计与分析逻辑结构:顺序、选择、循环8.3 常用编程工具与环境集成开发环境(IDE)的使用代码编辑、编译与调试版本控制与协同开发8.4 编程实践与案例分析简单的编程案例:计算器、数据分析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实际项目开发流程简介第九章:多媒体技术基础9.1 多媒体概述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多媒体文件格式9.2 图像与音频处理图像处理基本技术音频文件格式与处理多媒体编辑软件的使用9.3 视频处理与动画制作视频文件格式与编码视频编辑与特效制作动画设计原理与软件9.4 多媒体应用案例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数字故事讲述与多媒体教学交互式多媒体应用开发第十章: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生活10.1 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与类型电子商务模式与交易流程电子商务的安全与法律问题10.2 网上购物与支付网上购物平台的使用电子支付系统的原理与实践网络安全支付的注意事项10.3 社交媒体与网络生活社交媒体的基本概念与影响社交媒体平台的应用网络生活的法律与道德规范10.4 互联网创业与就业互联网创业的基本条件与风险网络营销的基本策略互联网行业就业前景与趋势第十一章:计算机图形学与动画11.1 计算机图形学概述图形与图像的区别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图形处理的基本概念11.2 图形软件与工具常见的图形软件及其特点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形的处理动画制作软件与技术11.3 图形设计原则与技巧设计原则:统一性、对比性、重复性等色彩理论及其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图形设计的基本技巧11.4 动画原理与制作动画的基本类型与原理帧动画与补间动画的制作动画编辑与优化技巧第十二章:与机器学习12.1 概述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的应用领域与挑战的基本技术12.2 机器学习基础机器学习的定义与类型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的区别常见机器学习算法简介12.3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常用深度学习框架简介12.4 应用案例自然语言处理与应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智能推荐系统与智能第十三章:云计算与大数据13.1 云计算概述云计算的定义与服务模型云计算的类型与优势云计算平台的选择与使用13.2 云存储与云服务云存储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常见云存储服务及其比较云服务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13.3 大数据概述大数据的定义与特征大数据处理的技术挑战大数据的应用领域13.4 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数据挖掘的技术与流程数据可视化与报告第十四章:编程语言进阶与应用14.1 高级编程语言特性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并发编程14.2 编程语言选择与应用场景不同编程语言的特点与应用领域跨平台编程与框架现代编程语言的发展趋势14.3 软件开发方法与实践敏捷开发与Scrum方法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代码复用与模块化设计14.4 项目管理与协作工具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版本控制系统的使用团队协作与沟通工具的选择第十五章:计算机伦理与社会责任15.1 计算机伦理计算机伦理的基本原则与问题网络安全与隐私权知识产权与数字鸿沟15.2 社会责任与法律规范网络行为规范与法律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影响15.3 信息技术教育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与现状数字素养与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15.4 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因素未来计算技术的前景人类与机器的融合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的电子教案,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与应用、网络基础、文字处理与办公自动化、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生活、计算机图形学与动画、与机器学习、云计算与大数据、编程语言进阶与应用、计算机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十五个章节。
计算机基础教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原理;2.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3.了解主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4.掌握常见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技巧;5.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原理(1)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4)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1)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2)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3)计算机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3.主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1)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2)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3)Mac操作系统的使用(4)常见的办公软件和媒体软件的使用4.常见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技巧(1)常见的文件管理操作(2)常见的软件安装和卸载操作(3)常见的病毒防护和系统维护技巧(4)计算机故障排除和日常维护方法5.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创新思维(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2)组织编程比赛、创新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3)开展讨论和交流,拓展学生对计算机领域的思考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原理;2.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计算机实机,让学生亲自操作,熟悉计算机的使用;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经验和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操作和维护的重要性;5.创新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提出个性化的计算机应用方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完成实验操作和作业;2.课堂测试:针对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进行考查;3.实践操作:完成指定的操作任务,检验学生的操作和维护技能;4.创新设计: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创造力,完成个性化的计算机应用方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五、教学资源1.计算机实机和操作系统软件;2.计算机教学软件和多媒体资源;3.计算机教材和参考书籍;4.互联网资源(仅限教师介绍和指导使用)。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内容,如:特点;内、外部组成;系统组成等教学重点:定义;内、外部组成;指法分工;产生和发展;趋势;领域;原理;系统组成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方法:讲述法;举例法;演示法教学步骤:1、导语2、板书第一节计算机基础知识(一)一、计算机定义:是一种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控制操作过程的自动电子设备。
它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几部分组成。
二、计算机的外部组成外部组成:1)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用来显示字符或图形信息的图像。
分类:尺寸:17 、20 、21英寸颜色:单色、彩色类型:球面、纯平、液晶2)打印机属于输出设备。
分类针式(点阵):9针、24针;速度慢、价格低喷墨:喷墨汁、噪音小、速度快激光:效果好、速度快、质量高3)主机(机箱)分类:立式;卧式。
大按钮(POWER):电源开关(冷启动)小按钮(RESET):复位键(重新启动)开、关机顺序:开机:先开显示器——再开主机箱关机:先关机箱——再关显示器关机操作:单击“开始”菜单——关闭计算机——关机——是4)鼠标和键盘鼠标:输入设备有关操作:单击:按鼠标左键一次松开(选中)双击:按鼠标左键连续快速两次松开(打开)拖动:按左键不松,拖至新位置松开(移动)键盘:属于输入设备分区:功能键区、标准打字键区、编辑键区、数字键区、三个指示灯第二节计算机基础知识(二)控制键:1、Enter(回车键)功能:确认、执行换行2、Shift(上档键或换档键)功能:取得大写字母:Shift+相应字母键;不连续选取。
取得双字符的上半部分:Shift+双字符键●双字符键:指在一个键子上面有两个字符的。
3、Capslock(大小写锁定键)提示:第二个指示灯功能:指示灯亮,输入大写字母;指示灯灭;输出入小写字母4、Backspace(退格键)功能:使光标向左移劝一个字符且删除该位置上字符5、NunLock(数字锁定锁)功能:灯亮为可用状态;灯灭为不可用状态6、Insert (插入/改写)功能:插入:定位光标,输入文本改写:光标后的内容7、Printscreen(复制屏幕)功能:将桌面内容进行复制;粘贴(ctrl+v)8、Tab(制表键)功能:可移动八个字符位置9、空格键最长的键,光标向右移动一个空格10、Ctrl(控制键)11、Alt(转换键)12、Delete(删除键)Ctrl+Alt+Del(热启动)功能: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