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 格式:doc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3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B BB A二、照样子,写词语。
(各写三个)绿油油红彤彤蓝汪汪黑黝黝飞来飞去虎头虎脑摇来摇去呆头呆脑病人故乡风景清香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阵阵芳香一只只蜜蜂万紫千红2.染红欣赏说不出的高兴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呀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高尔基儿子2.鲜花真诚的关系,热情的帮助3.给予,留给人美好的东西;拿取,向别人索取。
4.爸爸,我真高兴,这些花能带给你和岛上的人这么多欢乐。
我知道您想我,我也想您,就让它们代替我陪伴您吧!我一定牢记您的嘱咐,做一个播撒快乐的阳光天使!15、艾滋病小斗士一、看拼音,写词语。
携带仁慈孕妇虚弱折磨曾经遭遇病魔灾难二、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轩然大波2.坦然3.呼吁4.歧视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微弱坚强参与号召悲痛关爱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出乎意料小恩科西惊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生命力。
2.人们对艾滋病缺乏科学的认识,面对艾滋病和艾滋病人感到恐慌和畏惧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3.一个勇敢的声音顽强抗争恩科西他坦然面对艾滋病,一面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恩科西一面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
2.不能。
因为只有先接受艾滋病人,才会关爱艾滋病人。
这是有先后顺序的,接受是爱的基础。
3.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按时吃药挂水,接收治疗,定期检查身体,每天多吃水果蔬菜……16、黄山奇松一、组词。
徒弟山峰荣誉悬崖陡峭先锋誊写天涯二、查字典,写出带点字合适的解释。
称赞充分出名专注三、根据意思写出课文中的成语。
依依不舍千姿百态饱经风霜四、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再用另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1.耸立董存瑞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
2.历经沧桑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庞上写满了智慧。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五年级上册语文《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苏教版)教材简析《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全文以“爱”为轴心,语言清新,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第一件事栽花赏花,重在描写,其中第4、5自然段中景色描写,既写出了花儿的美好,又烘托了人物心情和品质,值得细细品味。
第二件事写信教子,重在说理。
“‘给’,永远比‘拿’愉快……”富有哲理,是全文点睛之笔。
【设计理念】本篇课文第一课时教学应紧扣“爱”字展开,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潜心品文,既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又让学生感悟文本内容,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课前预习单的使用旨在了解学生的学情,以学定教,在充分“备学生”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不同层次的学生现状,适时调控课堂。
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表达方法,获得思想启迪,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探望”、“欣赏”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精读课文“栽花赏花”部分,体会父子真爱,领悟以写景烘托人物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体会父子真爱,领悟以写景烘托人物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咱们班的孩子都喜欢读书,能说几句读书的名言吗?出示幻灯片高尔基的名言:这两句是谁说的?你对高尔基了解吗?请同学读作家卡片,去更多的了解高尔基。
2.读了作家卡片我们知道高尔基是作家,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今天我们就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
二、记忆回放检查预习1.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呢?出示课件——生字2.课文读得怎么样呢?找三位同学读课文。
14苏教版1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艺1.学会本课2个生字。
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联络课文内容和生活实践,体会〝给予〞的外延。
二、进程与方法品读感悟课白话语,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世亲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络课文内容和生活实践,体会〝给予〞的外延,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联络课文内容和生活实践,体会〝给予〞的外延。
难点:联络课文内容和生活实践,体会〝给予〞的外延,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课时布置】1课时【课前预备】教员预备:多媒体课件。
先生预备:预习生字和课文,搜集关于高尔基的信息资料。
【教学进程】一、兴趣导课1.同窗们,一同读两那么名言:书是人类提高的阶梯。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2.同窗们知道这两那么名言是谁说的?〔高尔基〕3.点题:明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高尔基和他儿子的故事——«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二、全体感知1. 自在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 出示生字词,正音,指点〝妻〞、〝瞧〞的写法。
妻瞧芳欣3.再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这篇课文是关于高尔基的故事,主要表达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栽花赏花〞和〝写信教子〞的两件生活大事。
三、精读领悟1.自在读课文思索:〔1〕高尔基是什么人?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把自己的终身都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2〕阅读课文我们可以把这篇课文分为几局部呢?第一局部:〔1〕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
第二局部:〔2-5〕栽花赏花。
第三局部:〔6-9〕写信教子。
2.学习第一局部,思索:〔1〕高尔基是什么人?高尔基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2〕高尔基和儿子的关系怎样样?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3.学习第二局部,自在阅读2-5自然段,思索:〔1〕〝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疗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高尔基和儿子的感情如何?高尔基的家在苏联,而他在意大利疗养,千山万水也没有隔断父子情。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说课稿一、背景介绍《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俄国作家高尔基与他的儿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教育和亲情的重要性。
本节课主要通过朗读课文、分析语言和情节、进行情感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认识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俄国作家高尔基的生平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教育和亲情的认识和重视,增强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高尔基、红色的地球、英勇的人民等。
2.掌握课文的故事情节,包括高尔基与他的儿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和亲情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准备1.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2.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3.课文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卡片。
4.教师准备的图片、PPT等辅助教学工具。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使用引入课文的问答方式,例如: - 高尔基是哪个国家的作家? - 你们知道高尔基的作品吗? - 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通过简单的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课文(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并对课文进行逐句解释和讲解,重点解释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语言和情节(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中的语言和情节,例如: - 课文中有哪些重要的句子? - 这些句子中有哪些描写性词语? - 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情感表达?通过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语言分析和表达能力。
4. 进行情感交流(15分钟)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例如: - 你认为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关系如何? - 你觉得亲情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哪些影响?通过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增强对亲情的认识和重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3.激发诵读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父爱子、子爱父的人间亲情。
教学难点:从课文学习中受到教育,知道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查找有关高尔基的资料,了解他的主要作品。
(2)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
(2)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了解他的主要作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整体感知1.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让我们回顾一下课文讲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哪两件生活小事?(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父子之间的情感关系。
(板书:爱)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作业。
3.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栽花赏花这件事的?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同时,提出新的问题,引领学生学习。
二、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1.自由读文,画出具体写儿子栽花,父亲赏花的词句。
2.学习第2、3自然段,感受“子爱父”。
(1)交流儿子栽花的词句。
师:儿子是怎样栽花的?你找到了哪些词句?(学生读出句子,师出示画线句子。
生齐读。
)师:在读这些句子时,你会特别注意哪些词?学生汇报,找出“只有”“还”“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等词语。
(2)体会“子爱父”的感情。
理解“顾不上”,插入“年纪小”“路途远”的内容。
师:此时,高尔基的儿子需要休息吗?请你联系课文想一想;当时他才多大呀?怎样理解“还没有镢头那么高”?他顾不上休息,在忙着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小结:高尔基的儿子不远万里来探望父亲,顾不上休息就为父亲栽花,可见儿子深深地爱着父亲。
(板书:子爱父)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
3.学习第4、5自然段,感受“父爱子”。
2018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一课时教案2018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感悟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给予”的内涵,深刻领会“给予是一种快乐”。
3、通过阅读感悟父子情深和高尔基的真爱。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体会父子情深和高尔基的真爱;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给予”的内涵。
教学重点:理解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策略: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对文章的难点部分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联系生活实际,突破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理解。
教学准备:高尔基的资料及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故事梗概。
2、初步感受高尔基与儿子之间的“真爱”。
第二课时: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给予”的内涵,并深刻领会“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哲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故事梗概。
2、初步感受高尔基与儿子之间的“真爱”。
教学过程一、从学生生活入手,导入新、让学生自主谈一谈,父子、母子及母女等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自主谈)当学生谈及到父爱或母爱时,相机引出课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著名作家父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2、板书课题:《14、高尔基和儿子》(师有意留出空白,将“他的”二字不写,让学生补充),同时让学生体会《我和妈妈》与《我和我的妈妈》两个题目的不同之处,然后再谈谈上述两个题目的不同之处。
3、让学生谈一谈和高尔基有关的话题。
诸如:高尔基的名言等。
4、出示课件(名言、画像等),让学生思考问题:读了课题之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他的儿子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5、出示课件,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021年五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及教案教师撰写优秀教案,是教师不时反思、改进自身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生长的过程。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
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一起回家去了。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
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
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五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一、教材解读:课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全权爱心。
本文围绕一个“爱”自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
课文献血父子家的亲情,接着由称赞儿子留下的鲜花生发到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解释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哲理。
这种由浅入深、寓理于事的写法值得学习、借鉴。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读后感五年级作品《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本书是我在五年级的时候读过的一本感人至深的作品。
这本书描述了一个父亲和儿子之间的感人故事,让我深受触动。
故事的背景是在俄罗斯的一个小镇上。
主人公高尔基是一个贫穷但非常善良和勤劳的父亲。
他有一个年幼的儿子,他们两个依靠高尔基勤劳的劳动为生活,过着简朴的生活。
在这个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毫不气馁地努力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来照顾他的儿子。
他为了儿子的教育,把他送到了学校去上学。
尽管自己只是一个失业的工人,但他不顾一切地在生活中用心地教育和培养他的儿子。
高尔基对儿子的寄予厚望和关爱是深深打动我的地方。
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高尔基却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辛勤的耕耘,给了儿子一个优秀的教育。
他不仅教导儿子知识,还教育他如何成为一个善良、正直和有责任心的人。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和母爱的无私。
高尔基为了儿子,无私地付出了一切,从不计较自己的辛劳和困苦。
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儿子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
父爱和母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只有父母用心地教育孩子,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帮助他们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有一个对孩子无私付出的父母是多么重要。
作为学生,我要珍惜父母对我的关爱和教育,要努力用心学习,为家庭争光,为社会做贡献。
总之,这本书让我更加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和父母的伟大。
这本书让我深受感动,我将铭记故事中那份无私的父子情深。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也能像书中的高尔基父亲一样,用心地教育自己的孩子,一起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生。
五年级上语文补充素材-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苏教版玛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
他是前苏联下诺夫哥罗德人,俄罗斯族。
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
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政治生活1892年用笔名“玛克西姆·高尔基”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
1936年6月18日在莫斯科逝世。
早年经历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玛克西姆·高尔基)[2] 1868年生于下诺夫哥罗德(曾名高尔基城)的一个木工家庭。
1871年,高尔基3岁时父亲去世,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
1879年,高尔基11岁走向“人间”独立谋生,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
19世纪80年代,高尔基在喀山参加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
1883年,高尔基开始过流浪生活。
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1889年由于参加秘密革命组织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
写作之路1892年,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马克西姆(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从此专心从事写作。
1895年,高尔基发表了著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
1898年,高尔基的第一个作品集两卷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
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玛·高尔杰耶夫》。
[3]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完成的《福玛·高尔杰耶夫》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课时】两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示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请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出示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师:目标大家都清楚了吗?有信心完成吗?(生:有)声音很洪亮,说明你们信心十足。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读书,扫除字音障碍)自学指导(一)1.了解作者:高尔基: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和苏联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
在长达4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高尔基写下了大量作品,如《母亲》《童年》《在人间》。
他为孩子们创作了《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等作品2、自由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学或者老师。
3、读课文,比谁的字音读的准确、声音洪亮。
(五分钟后,比谁读的准确)师:大家读的很认真,谁敢来读一读?要求:读的同学,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听的同学,认真听,发现有错,请举手纠错。
1、指名读。
2、有错,其他同学举手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3、读易错字2遍,指名后进生去拼音重读。
投影出示:姹紫嫣红脸庞撅头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扫除词语障碍)自学指导(二)师:刚才大家读得真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可以利用工具书或者同桌交流,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在文中用——画出,5分钟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1、学生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同桌交流或者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
3、全班交流。
(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师指生回答。
小学五年级语文:解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高尔基为什么要写信教育他的儿子?一是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因为很爱儿子,才会有高尔基由赏花到写信教育儿子的事情发生。
二是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在说不出高兴的同时,想到了自己还处在懵懂中的儿子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呀,想到了儿子虽然在岛上种下了姹紫嫣红的鲜花,但他并不明白自己种花的意义。
种花对于儿子来讲,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出于好玩于是高尔基希望通过自己的信,使儿子明白为人们奉献美好、奉献快乐的道理。
儿子的种花行为,是高尔基写信教子的基础。
高尔基希望儿子把信的内容与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来理解自己语言的含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这也是我们教学时,引导学生理解信中含义的基础。
就如《第八次》中的布鲁斯,他为什么能够从蜘蛛织网中受到启发,因为他的遭遇与蜘蛛结网有着惊人的相似。
高尔基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安排信的内容独具匠心。
由儿子熟悉的行为谈起,层层推进中,由现象到本质,逐步使自己的儿子接近自己种花行为背后的深刻含义。
高尔基首先提出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意在表扬儿子,唤起了儿子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唤起儿子相似的生活体验,使儿子形成阅读期待,为下文进一步说理埋下伏线,提供感性认识基础。
信的第二部分,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
这里美好的东西,就不仅仅指鲜花了。
我想,由于唤起了儿子对美好生活的回忆,他会推而广之,美好的东西非常多。
它们都是快乐,都是幸福。
也许是一句温馨的话,也许是一个关心的眼神,也许是救人于危难,也许是并且告诉儿子,如果这样,你会非常幸福、快乐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最后高尔基向儿子揭示出这种行为,这种愉快背后隐含着的哲理给永远比拿愉快就像自己种花一样,为别人付出,为别人奉献美好、奉献快乐,永远比向别人索取愉快。
高尔基的信,不仅是写给自己的儿子,编入教材之后,更是写给阅读他的学生的,所以编者要求学生全文背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苏教版过渡:“读书时就应该这样,注意一些词语,去想,去发现,去感受,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2)、自由读、悟第3自然段:“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这段话中,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在下面加点,再想想,从中你会发现些什么,产生怎样的感受。
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3)、课堂交流,谈感受:“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你是怎么想的的,有什么发现和感受?我们来交流交流,好吗?注意,用心听同学的发言,从中你能否有新的发现和感受?”(抓重点词句理解:“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而且这个孩子“只有10岁”。
)(4)、整段读悟:“同学们说的真好,能读好这段话吗?”学生读后,问:“读着这段话,你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描述画面时,教师注意听,随机引导他们将这段中的每句话联系起来,想像、感悟儿子是怎样栽种花草的,对“给”有所领悟。
在交流时板书“栽种”一词。
(5)人物的动作行为往往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再读第3自然段,说说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么想的?(6)教师小结: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父亲的爱。
2、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感受"父爱子"。
(过渡): 儿子就要回去了,他望着满院自己亲手栽种的花草,幸福的笑了。
用“他仿佛看到了……甚至仿佛闻到了……仿佛听到了……”进行想象说话练习。
(1)终于,春天到了!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课件出示鲜花盛开的画面)“从他的朗读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吗?”(2)怎样朗读才能把这段话的意思表现出来?(要读出春雨的滋润,花儿的竞相开放,读出高尔基的兴奋、自豪和得意)哪两个字突出地表现了高尔基儿子的辛勤劳动,换来了令人喜悦的收获?(全都)通过这两个字,你们能想到哪些描写鲜花的词语?(3)看图练习说话: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
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呢?(4)深入研究,体会“愉快”:“读着读着,你觉得高尔基的高兴与我们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学生说议时,根据学生的发言,扣住“欣赏”、“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等词句,朗读相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高尔基的“高兴”和“愉快”:“是啊,这么多这么美的花是儿子亲手栽种的,在高尔基的眼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由学生说)在高尔基的心里,这一朵一朵的鲜花,就是儿子--(由学生说)。
三一文库()五年级书信作文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回信_300字
亲爱的爸爸:
您好!
几个月没见了,您还好吗?要保重身体,
太过劳累会对身体不好的。
您的信我看了,我明白,以前我总是一味
的任性,一味的向任何人索要我想要的东西,
我认为,只有这样我才会快乐。
衣服玩具堆了
一大堆,但是,这样我就会快乐吗?我有许多
的东西,那只不过是一时的新鲜和快乐,久后,已无法去面对那些东西了,他们是那么陈旧啊。
现在,我错了。
我知道世上还有比索取还要快
乐的事,那就是奉献。
索取的快乐只是短暂的,而奉献的快乐是一生的。
当我学会付出,并帮
助别人,那我快乐了。
但这种快乐会被忘记吗?不,不是的。
那是一种自豪,在不久的将来也
许不是很大,但回想起来,还是十分愉悦。
从现在开始,我要让我的一生都快乐,也
就是说我要让我的一生都去帮助别人。
请您相
20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