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第5章_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473.54 KB
- 文档页数:54
第五章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我国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概述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是指对刑事诉讼过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规范作用并为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参与刑事诉讼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内容上,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根本性。
第二,在效力上,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第三,在适用上,刑事诉讼基本原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原则1、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3条第1款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2、主要内容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原则的含义主要有三个方面:1)办理刑事案件的职权具有专属性和排他性。
2)专门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有明确的职权分工。
3)专门机关必须依法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二、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程序法定原则包含以下具体要求:首先,国家应保证刑事诉讼程序法制化。
其次,各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或参与刑事诉讼。
再次,要确立制裁性措施,明确违反法定程序法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
最后,要建立必要的诉讼监督制约机制。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1、概述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我国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同于西方的司法独立。
该原则主要具有以下含义:第一,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在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内都是独立的,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二,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和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各项规定。
第五章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概述一、概念、作用:概念: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贯穿于整个刑诉过程,对刑诉的进行有普遍指导意义,为国家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参与刑事诉讼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作用:1 、有利于贯彻具体制度和程序;2 、便于解决出现的新问题;3 、为改革、完善具体制度提供指导思想和方向。
二、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由宪法、刑诉法、法院、检察院组织法规定。
基本原则的来源:一是吸收国外先进的反映诉讼规律的理念、制度和成功的诉讼实践经验;二是结合国情,总结经验。
第二节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含义:1 、专属性、排他性;2 、有明确的职权分工。
第三节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这一原则的要求: 1 、刑事程序要法制化;要公开、透明;2 、专门机关要严守程序;3 、不仅遵守基本原则,还要遵守各个诉讼阶段的具体规定程序优先。
第四节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中国版的司法独立”一、“独立”的含义:西方的“司法独立”包括:一是国家权力结构意义上的,独立于行政、立法;二是程序意义上的,即技术层面的。
二、我国“独立”的实现和保障1 、外部保障要处理好的几个方面的关系:1 )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2 )与权力机关的监督关系;3 )司法与行政的关系;4 )司法独立与社会舆论监督的关系。
2 、内部独立的实现:1 )改革司法体制,落实合议庭、独任庭法官的职权;2 )上下级法院的关系;3)从制度上保障法官不受外来干涉。
三、对“独立”的限制司法独立与司法受制。
第五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一、对“事实”的理解:应是法律真实“以事实为依据”核心问题应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以证据为判定案件事实的唯一手段。
国外称“证据裁判主义”。
二、“以法律为准绳”,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相互依存第六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这也是近年来颇遭非议的原则,缺陷:。
1 、被追诉人的权利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司法流水线上的物件”。
刑事诉讼法知识点刑事诉讼法是规范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法律,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原则侦查权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侦查机关行使;检察权由人民检察院行使;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
各机关依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确保刑事诉讼的公正进行。
2、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刑事诉讼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导致诉讼行为无效。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依靠群众原则刑事诉讼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支持。
5、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办理刑事案件必须以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作为处理案件的依据,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定罪量刑。
6、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不论其身份、地位、民族、性别等,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7、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责,同时又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8、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诉讼活动依法进行。
二、刑事诉讼的主体1、公安机关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等工作。
2、人民检察院负责对刑事案件进行审查起诉、提起公诉、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等。
3、人民法院负责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被追诉的地位,享有一系列的诉讼权利。
5、被害人是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
6、自诉人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的人。
7、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依法治国原则: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2、公正原则:司法机关应当依法、公正地处理刑事案件,无
论是当事人的身份、地位还是其他情况,都不得影响司法机关的决定和处理。
3、统一原则:司法机关应当统一应用刑事诉讼法,维护法律
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4、审慎原则:司法机关应当审慎处理刑事案件,以确保正确、公正的审判结果。
5、保护原则:司法机关应当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确保其
享有基本的司法保护。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与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四、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五、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六、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无论是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都是进行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的,当然不同的诉讼规定的原则内容是不同的。
那么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都有哪些呢?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
▲一、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与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刑诉法第3条规定:“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
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
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
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特别关注: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具有专属性,只能由公、检、法三机关分别行使;2、法律特别规定只针对侦查权,即除了公安机关以外,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侦查权;3、行使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等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程序法)、刑法(实体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
▲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刑诉法第5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特别关注:1、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在此前提下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2、检察院上下级之间是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其独立使检察权体现于检察系统的独立。
3、法院上下级之间则是监督与被监督关系,其独立使审判权在法院系统独立前提下,主要体现于审级独立。
4、我国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司法独立。
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C4. D5. A6. B7. D8. C9. A10. B11. C12. A13. D14. B15. C二、简答题1.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 法定原则:刑事诉讼的实体、程序都要以法律为依据,任何刑事诉讼行为都应当有法可依。
- 公正原则:刑事诉讼必须公正进行,在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中,应当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公开原则:刑事诉讼应当公开进行,以保障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增强诉讼公信力。
- 速裁原则:刑事诉讼应当依法迅速进行,以保障当事人权益和社会公共秩序。
- 独立原则:刑事诉讼中的法官、检察官、辩护人等应当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他人干涉。
- 诉讼主体平等原则:刑事诉讼中的诉讼主体在法律地位上应当平等,受到平等对待。
2. 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条件有哪些?刑事诉讼中的起诉条件主要包括: - 犯罪事实有明确证据: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犯下了某项罪行。
- 符合起诉标准:被告人的行为符合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
- 起诉的诉讼时效没有逾期:起诉必须在诉讼时效内进行,否则将无法起诉。
- 具备起诉的法定途径:起诉必须通过规定的法定途径进行,如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被害人提起自诉等。
3. 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什么意思?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指的是,对于犯罪事实的证明责任由起诉方承担。
检察机关在起诉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以确立被告人的有罪事实,并能够使法庭对被告人的有罪判决做出正当的裁决。
4. 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有哪些?刑事诉讼中的特别程序包括: - 速裁程序:适用于对被告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案件简单的普通刑事案件,以便于迅速审判。
- 缓刑程序:适用于对犯罪较轻、社会危害较小、有悔过表现的被告人。
- 罚金程序:适用于对被告人具备一定经济能力、犯罪事实清楚的轻微刑事案件。
- 前科、违法犯罪记录的认定程序:适用于被告人有前科或违法犯罪记录的情况下,为判决的量刑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