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B5801遗传标记
- 格式:ppt
- 大小:398.00 KB
- 文档页数:15
家庭医药 2016.0540用药之道·选药指南用药编辑/赵欣****************降尿酸药物不少,其中别嘌醇是痛风患者再熟悉不过的药物。
作为目前上市时间最长、价格最为低廉、应用最为广泛的降尿酸药物,可以说别嘌醇在人类对抗痛风这场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直至今日,别嘌醇仍在临床广泛应用。
然而,别嘌醇虽然疗效肯定,它也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剥脱性皮炎,让医生都“怕”别嘌醇1966年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痛风和尿酸性关节炎治疗。
目前在美国和欧洲约有25%~30%的痛风患者接受别嘌醇的治疗。
别嘌醇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有皮肤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转氨酶升高等,其中以皮肤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为严重。
其中,剥脱性皮肤坏死症是一种严重的皮肤超敏反应,发生率大约为0.1%~0.4%。
其主要引起皮肤剥脱和黏膜的破坏,还会累积到器官系统,死亡率高达20%~30%。
由于这一严重皮肤不良反应,业内甚至出现医生“不敢第一个开别嘌醇”的顾虑,严重影响到医生对别嘌醇的用药决策和患者的依从性,也增加了临床使用的风险。
不过,别嘌醇发生剥脱性皮炎的风险,并非人人平等,而是与患者是否携带一个叫做HLA-B5801的基因有关。
HLA-B5801已被多种指南认定为是别嘌醇严重皮肤反应的最大危险因素和特异性基因标志物。
HLA-B5801在不同种族间分布存在差异性,中国汉族人和泰国人该基因频度较高,达到8%左右;白种人和日本人的基因频率仅为1%和0.5%。
如果携带该基因,使用别嘌醇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风险的可能性更大。
早在 2008 年,中国台湾地方行政部门就已经发布指令,在服用别嘌醇前必须进行HLA-B5801 检测。
美国风湿病学会在2012年的痛风诊治指南中也建议,特殊人群在服用别嘌醇前检测HLA-B5801基因,这些人群包括:有3级以上的慢性肾脏病(CKD)的韩国裔;所有的中国汉人、泰国裔。
人类HLA基因图及其遗传特征在人类MHC称为HLA(human leucocyte antigen),是迄今为止所知的人类最复杂的基因族。
除成熟的红细胞外,HLA抗原几科分布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以及血小板。
由于此组抗原首先在人外周血白细胞上发现,同时表达抗原水平较高,目前多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来检测这类抗原的型别,故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一)HLA基因定位HLA基因群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
至1991年底,HLA基因座位已确定确定近60个,正式命名的等位基因278个。
这些基因分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传统的分类法,即把HLA分为与小鼠H-2相似的I类、Ⅱ类和Ⅲ基因,(2)1991年Bodmer建议将它重划分的三类:第一类包括传统分类中的HLA-Ⅰ类和Ⅱ类,还包括一对DMA和DMB;第二类称为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包括C4、Bf、C2、TNFA、TNFB、HSP70、TAP1、TAP2和TAP7等;第三类是一些与上述无关的基因。
本章仍按传统分类法进行介绍。
HLA占第6号染色体很窄的一个区带,估计占人体整个基因组的1/3000,长约3500kb(图6-3、6-4)。
利用交换率越大基因座位距离越远,交换率越小基因座位距离越近的原理,可以通过交换率的计算作基因图,经过家谱分析和交换率的计算作基因图,A-B座位的交换率为0.8分摩(centi Morgan,cM。
是基因交换率在基因图上的图距单位,重组频率在1%的两个连锁基因之间的距离为1cM),A-C为0.6cM,B-C为0.2cM,B-D为0.8cM,HLA基因群全长距离约为4cM。
自1964年以来,每隔3-4年召开一次国际组织相容性工作讨论会(International Histocompatibility Workshop,IHW),最近一次于1991年11月在日本横滨召开,并预定于1995年在法国召开第12次IHW。
经过这些会议陆续报告了HLA的许多基因及大量的行装位基因。
HLA-B*580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异性检测目的:痛风是一种由单尿酸钠结晶沉积而引起的炎性关节炎,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等因素的改变,发病率逐渐增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别嘌呤醇作为临床治疗痛风的一线药物,自1963年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以来,疗效肯定。
然而临床应用中发现别嘌呤醇的诸多不良反应,研究表明别嘌呤醇的过敏反应与HLA-B*5801基因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基因型的检测为于展开个体化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供依据。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制备一种靶向于HLA-B*5801多肽的单克隆抗体,鉴定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探讨其作为检测HLA-B*5801基因的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抗体的可能性。
方法:合成HLA-B*5801胞外段超变区域多肽,将该多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技术,产生融合的杂交瘤细胞,ELISA筛出分泌目的抗体特异性较高的细胞孔,经多次亚克隆,获得稳定分泌靶向于HLA-B*5801胞外段区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
常规方法制备腹水并用蛋白G柱亲和层析纯化该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 鉴定纯化抗体的纯度。
倍比稀释法检测该单克隆的效价,单克隆抗体亚类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的亚类,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其特异性。
结果:经单克隆技术和亚克隆筛选获得稳定表达HLA-B*5801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经腹水法生产获得单克隆抗体,将该抗体命名为1E1、2A3,鉴定其亚类为IgGl、κ型,验证其抗体效价为1E1—1014,2A3—1010,并通过HLA-B*5801基因检测试剂盒筛选HLA-B*5801阳性患者及阴性患者,通过ELISA及Western blot 鉴定该抗体特异性结合HLA-B*5801蛋白,筛选阳性及阴性患者。
结论:筛选所获得的亚克隆抗体,经ELISA和Western blot验证,其可特异性的与HLA-5801多肽结合,并具有较高的效价,提示该抗体可作为临床筛选对别嘌呤醇过敏的痛风患者。
专利名称:用于检测HLA-B*5801等位基因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叶绍云,万楠,刘国凤,杨小娟,蒋峻峰,袁海琴,孟浩浩,叶强
申请号:CN201810499371.7
申请日:20180523
公开号:CN108624676B
公开日:
2022040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检测HLA‑B*5801等位基因的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
所述试剂盒包括用于确定待检测样本分型为HLA‑B*58的引物,以及用于确定所述检测的HLA‑B*58样本分型为HLA‑B*5801的引物;本发明通过设计待检测目的片段的引物,先将其通过PCR扩增富集,再通过扩增的待检测目的片段的检测引物,PCR扩增检测,能够减少假阳性率;并且通过设计的两对特异引物和其对应的两对检测引物能够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其中第一对特异引物和第一检测引物可以确定待测样本为分型为HLA‑B*58;第二对特异引物和第二检测引物可以确定待检测样本分型为HLA‑B*5801;排除非特异扩增的干扰能力强。
申请人:健路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地址: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生物纳米园星湖街218号B2栋505-506单元
国籍:CN
代理机构: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李艾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hla基因分型报告解释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报告是通过分析个体的HLA基因,确定个体的HLA基因型。
这对于移植医学、免疫学研究以及疾病的发生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HLA基因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基因之一,它编码了HLA分子,这些分子的主要功能是在免疫细胞表面呈现抗原片段,以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外来物质。
HLA基因分型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HLA-A、B、C和HLA-DRB1、DQB1。
其中,HLA-A、B、C是人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分子的亚型,而HLA-DRB1、DQB1是MHC II类分子的亚型。
HLA基因分型报告通常以数字和字母的组合表示,如HLA-A*02:01,其中“A”表示基因家族,"*02"表示亚型分组,":01"表示具体亚型。
不同的HLA基因型与个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包括免疫应答的强度、易感性和疾病的发展等方面。
HLA基因分型报告的解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HLA型别:报告会明确个体的HLA-A、B、C、DRB1和DQB1基因的具体型别,方便进行群体匹配和移植配型。
2. 基因家族:报告会显示个体所属的不同HLA基因家族,例如A、B、C家族属于MHC I类基因,DRB1、DQB1家族属于MHC II类基因。
3. 分辨率:报告中的型别可能具有不同的分辨率,更高的分辨率表示更具体的亚型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进行配型。
4. 频率:报告中通常会给出所测定HLA型别在特定人群中的频率信息,这对于移植匹配的评估非常重要。
5. 相容性:通过比较个体的HLA基因型与患者、供体之间的基因型,可以评估移植匹配的相容性,以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
通过解读HLA基因分型报告,可以了解个体的HLA基因型,并根据不同的基因型进行移植匹配和疾病风险评估,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
药物基因组学简介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是研究遗传学多态性对药物反应(包括药物吸收、代谢、分布和排泄,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药物有效性)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是在药物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药理学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应用基因组学来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从分子水平证明和阐述药物疗效以及药物作用的靶位、作用模式和毒副作用。
遗传多态性是药物基因组学的基础。
药物遗传多态性可表现为药物代谢酶(影响药物的代谢,如细胞色素P450)的多态性、药物转运蛋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如P-糖蛋白)的多态性以及药物作用受体或靶位(如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多态性等。
这些多态性的存在可能导致了许多药物治疗中药效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基因学研究,不是以发现新的基因、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预见发病风险及诊断疾病为目的,而是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确定药物作用的靶点,研究从表型到基因型的药物反应的个体多样性。
人体内有许多基因,每个基因都存在一系列的突变但任何单一基因突变时对疾病的预测或治疗价值都是有限的。
相反,单一基因的突变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则是十分明显的。
因此,药物效应相关基因的研究比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药物基因组学将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个体多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使它的研究结果更易于在临床得到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是以提高药物疗效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影响药物吸收、转运、代谢、清除等个体差异的基因特性,以及基因变异所致的不同患者对药物的不同反应,由此为平台开发新药、指导合理用药、提高药物作用有效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药物开发总成本,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质量。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和药物受体基因。
通过明确这三类基因的序列及表达变化,来判断药物有效性、排泄规律及毒副作用。
1. HLA-B 3项 600.00元预测别嘌呤醇毒副作用;(内分泌科)基因检测听起来「高大上」,即使是医生,好多也不能全明白其中的门道。
其实,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无非就是诊断疾病或指导治疗。
例如在风湿科常见的 HLA-B27 基因,携带此基因的人群患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比一般人群明显升高。
那么,治疗痛风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呢?我们在门诊常常碰到有患者会问:医生,听说有个基因阳性的容易得痛风,能不能帮我测测?别人说痛风有个基因好测的,测出来就知道治不治得好,你帮我测一下吧?那么病友们口中的这个「基因」到底是什么?在痛风及其治疗中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呢?这个基因就是HLA-B5801,下面让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
HLA-B5801很多人都听说过常用的降尿酸药别嘌醇可能出现严重的副作用,那是不是就应该不要用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那么如何尽量预防这么严重的副作用呢?一是从小剂量开始,二就是本文的主角——HLA-B5801 基因。
1. 与药物过敏相关HLA-B5801 是人类庞大的基因组中的一个基因,根据目前的研究,它与药物过敏引起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高度相关,这其中就包括别嘌醇。
2. 国人阳性率高在亚裔人群中(包括我国),HLA-B5801的阳性率较高,这也成为亚裔人群服用别嘌醇的重要顾虑之一。
3. 国内尚未广泛开展检测早在 2008 年,中国台湾地方行政部门就已经发布指令,在服用别嘌醇前必须进行HLA-B5801 检测。
美国风湿病学会在2012 年的痛风诊治指南中也建议亚裔人群在服用别嘌醇前检测 HLA-B5801 基因。
而在大陆,尚不能广泛开展相关检测,目前对于别嘌醇使用前的 HLA-B5801 检测并未强制要求。
但是,在能开展HLA-B5801 检测的地方,建议患者在服用别嘌醇前应当进行该基因的检测,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退出文章界面,直接回复「基因」,了解目前国内有哪些医院能提供 HLA-B5801 检测。
痛风患者使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治疗前行HLA—B*58:01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成本—效果分析目的:為痛风患者优选药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收治的符合痛风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107例,按照是否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B(HLA-B)*58:01基因检测将受试者分为A、B组。
A组患者按照基因检测结果分为阳性、阴性2个亚组,阳性亚组给予非布司他40 mg,qd;阴性亚组给予别嘌醇300 mg,tid,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检测尿酸水平,若未达标则改用非布司他40 mg,qd治疗。
B组患者给予别嘌醇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尿酸水平,若未达标则改用非布司他治疗,用法用量与A组相同。
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考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尿酸水平,评价治疗达标情况;并电话随访两组患者的欧洲五维健康量表评分,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评价治疗效果;计算两组患者的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度分析。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 组的治疗效果为0.818 QALY,B组为0.808 QALY,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的治疗成本为3 932.46元,B组为2 174.92元,两组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4 807.41和2 691.73,A组明显高于B组,表明B组方案更具成本-效果优势。
敏感性分析支持此结果。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痛风患者不进行基因检测直接选用别嘌醇治疗的方案更具成本-效果优势。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gout drug therapy plan. METHODS:A total of 107 patients met gout clinical diagnosis criteria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Putian University during Jul. 1st,2016- Jul. 1st,2017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B according to carrying out HLA-B*58:01 gene detection or not. Group A was divided in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subgroup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gene detection. Positive subgroup was given febuxostat 40 mg,qd. Negative subgroup was given allopurinol 300 mg,tid with a treatment course for 2 weeks,the level of uric acid was detected after a treatment course;febuxostat was given instead if the level of uric acid was not up to the standard. Group B was given allopurinol;after a treatment course,the level of uric acid was detected;febuxostat was given instead (usage and dosage as group A)if the level of uric acid was not up to the standard.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6 months. The levels of uric acid were investigated i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o as to evaluate up-to-standard rate of treatment. European 5-D health scale of 2 groups were followed up with telephone to calculate therapeutic efficacy by QALY. Cost-effectiveness of 2 groups were calculated,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RESULTS: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urine acid levels between 2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urine acid levels of 2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was 0.818 QALY in group A and 0.808 QALY in group B,without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2 groups (P>0.05). The cost of group A was 3 932.46 yuan,and that of group B was 2 174.92 yuan.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of 2 groups were 4 807.41 and 2 691.73,and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group B. The therapy plan of group B showed that cost-effectiveness advantage. Sensitivity analysis supported the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R between 2 groups (P>0.05). CONCLUSIONS:It shows cost-effectiveness advantage to directly use allopurinol without gene detection in gout patients.KEYWORDS Gout;HLA-B*58:01 gene;Allopurinol;Febuxostat;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痛风(Gout)是一种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发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并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3]。
生物分子检查: 1、肝炎系列:HAV(甲型病毒肝炎)、HBV(乙肝)、HCV(丙肝)、HEV(戊肝):提高窗口期感染者的检出率[检测目的]:提高窗口期感染者的检出率2、性病系列: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人乳头瘤病毒(HPV)、:提高感染者检出率艾滋病(HIV)[检测目的]:提高感染者检出率3、优生优育系列: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型、人巨细胞病毒防止胎儿畸形、风疹病毒、弓形虫 [检测目的]:防止胎儿畸形(HCMV)、风疹病毒、弓形虫4、呼吸道系列:肺炎支原体(MP)、结核分枝杆菌(TB)、埃博拉病毒(Ebola)、B族链球菌(GBS)、甲型流感(H1N1)5、遗传疾病系列:①人类HLA-B27(人类白细胞抗原)检测人强直性脊柱炎(人类白细胞抗原) [检测目的]:检测人强直性脊柱炎②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检测目的]:检测人脊髓性肌萎缩症检测人脊髓性肌萎缩症6、消化道系列:肠道病毒1~72型①人脊髓性灰质炎病毒1~3型②人柯萨奇病毒A组1~22型和24型,B组1~6型检验意义:防止妊娠期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性病变,致胎儿宫内感染和致畸髓灰质炎性病变,致胎儿宫内感染和致畸③埃可病毒(人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1~9,11~27,29~34型检验意义:防止无菌脑膜炎无菌脑膜炎④新型:68~72型ps:70型引起急性出血性脑膜炎,72型为甲型肝炎病毒型为甲型肝炎病毒7、肿瘤系列:①人类疱疹病毒(EB)病症:鼻咽癌、儿童淋巴癌鼻咽癌、儿童淋巴癌②人类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突变检测 适用症:结直肠癌、黑色素瘤、肺癌、肝癌、胰腺癌的靶向性化疗中,提高患者化疗有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化疗副作用的靶向性化疗中,提高患者化疗有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化疗副作用③人类K-ras(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基因突变检测(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基因突变检测 适用症:非小细胞肺癌(NSCLC)④人类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之一)基因突变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之一)基因突变检测 适用症:胶质细胞、肾癌、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⑤人类HER-2(乳腺癌预后诊断因子)基因扩增检测(乳腺癌预后诊断因子)基因扩增检测⑥大肠癌Sep n-9基因甲基化检测早期检查大肠癌基因甲基化检测 适用:早期检查大肠癌8、药物基因检测系列:①人类MTHFR基因多态性检测基因多态性检测 适用:叶酸代谢与甲硫氨酸代谢的关键酶键酶②人类HLA-B*5801基因检测基因检测 检测目的:防止别嘌呤醇(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过敏过敏③人类CYP2C19基因分型检测基因分型检测 检测目的: 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酸相关性疾病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疗效、慢性肝病及肝移植患者的药物选择、抗癫痫药物及抗抑郁药物剂量的调整以及肿瘤高危性的判断、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大小等均有影响调整以及肿瘤高危性的判断、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大小等均有影响④CYP2D6*10、CYP2C9*3、ADRB1(1165GC)、AGTR1(1166AC)、ACE(ID)基因检测基因检测 检汉族个体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适用程度测目的:汉族个体对抗高血压药物的适用程度PCR即多聚酶链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