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先锋队简史
- 格式:docx
- 大小:12.3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少先队发展历史中国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少年组织,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的领导者们意识到培养青少年的重要性,并于1925年创办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于是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决定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后来改称中国少先队。
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创立阶段、发展壮大阶段、改革创新阶段和现代化建设阶段。
在创立阶段,中国共产党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革命意识和纪律性,积极组织少年儿童参与革命斗争。
少先队的组织结构逐渐完善,各级组织相继成立,少先队员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在发展壮大阶段,中国少先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工作方式。
组织开展了各种活动,如冬夏令营、社区服务、文艺演出等,旨在培养少年儿童的团结协作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同时,少先队还注重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传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改革创新阶段是中国少先队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少先队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少先队的工作重心逐渐从纪律性转向全面发展少年儿童的身心素质。
组织开展了更多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活动,为少年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现代化建设阶段是中国少先队发展的最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少先队注重创新教育方式,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教育和在线活动。
同时,少先队也加强了与国际儿童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少先队工作走向国际化。
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历史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青少年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通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少先队已经成为培养青少年的重要平台,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未来,中国少先队将继续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中国少年先锋队历史沿革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并委托共青团直接带领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先后领导建立了劳动童子军、共产儿童团、抗日儿童团、少先队等少年儿童革命组织。
1949年10月,正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
10月13日定为少先队建队节。
1953年6月,共青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少年儿童队”更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并于1954年6月1日正式公布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组织遭到摧残,“少先队”的名称被“红小兵”所取代。
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红小兵全部转入少先队。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现行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是1981年8月15日共青团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它规定了少先队的性质、任务、行动纲领和组织原则,是少先队员共同遵守的法规。
编辑本段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1、我们的队名:中国少年先锋队。
2、我们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
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我们队。
3、我们队的性质: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4、我们队的目的: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
5、我们的队旗、队徽: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是我们的队旗。
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
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的队徽。
6、我们的标志:红领巾。
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
每个队员都应该佩带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中国少先队发展历史中国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儿童组织,是培养和锻炼中华民族新一代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历史。
一、成立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引导青少年的成长,于1925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然而,由于儿童的特殊性,需要一个专门的组织来关心和教育他们。
因此,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9月25日正式成立了中国少先队。
二、成立宗旨中国少先队的宗旨是: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他们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意志品质,培养他们健康成长的身心素质。
三、发展阶段1. 初期发展(1949年-1957年)中国少先队成立初期,面临着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巨大挑战。
在这个阶段,少先队组织主要集中在城市,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开展各类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少年儿童参加。
2. 大跃进时期(1958年-1961年)在大跃进时期,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由于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少先队组织的发展相对滞后。
但是,少先队组织仍然坚持宗旨,通过农田劳动、学习等方式,培养少年儿童的劳动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3.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6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少先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
少先队组织被迫停止活动,少先队员的组织和活动受到限制。
这个时期,少先队组织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4. 改革开放以后(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少先队得到了重新恢复和发展。
少先队组织逐渐恢复活动,各地少先队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少先队组织也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少先队员的学习和生活。
四、组织结构中国少先队的组织结构包括中央少先队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先队委员会和地、县、市少先队委员会。
中央少先队委员会是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少先队的方针政策和教育计划。
五、教育活动中国少先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包括学习、劳动、社会实践、文化艺术、体育运动等方面。
中国少年儿童队成长历程
国少年先锋队(原名中国少年儿童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1931年4月28日《目前苏维埃区域少年先锋队工作大纲》建立的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儿童组织1949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缔造的、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
1953年6月,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1950年,团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干部大会。
建国初期的少先队,响应党的号召,在共青团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
在“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反”(反行贿、反盗窃、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斗争中,少先队员开展了“三要三不要”(要爱护公物,要爱惜时间,要艰苦朴素;不要损人利己,不要浪费,不要贪小便宜和拿别人东西)的活动。
1953年开始,少先队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好好学习”的教导,开展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
2。
少先队简史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关怀下建立起来的,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少年儿童革命组织的发展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1924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军;1927年到1936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儿童团;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1946年到1949年建立的少年先锋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棗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劳动童子团
共产儿童团
抗日儿童团
新中国的中国少年先锋队
1949年10月1日,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为少年儿童一代的健康成长开辟了道路,为少年儿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
早在1949年1月,中共中央就颁布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
在决议中把建立新中国的少年儿童组织列为团的四项任务之一。
10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
正式颁布(关于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决议)。
1953年6月,又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少先队继承了革命战争年代儿童团的优良传统,以红领巾作为自己的标志,象征着革命的胜利。
少先队员们在党团的领导下,以“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作为自己的呼号,投入了火热的革命和生产学习中去。
1.少先队的来历短一点的急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关怀下建立起来的,已有70 多年的历史了。
少年儿童革命组织的发展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1924 年到 1927 年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军; 1927 年到 1936 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儿童团; 1937 年到 1945 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 1946 年到 1949 年建立的少年先锋队;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2.少先队的由来短一点的,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劳动童子团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1924年到1927年,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在上海、武汉、广州、天津、唐山等大中城市相继建立了革命儿童组织,称为劳动童子团。
这是我国最早的革命儿童组织,在该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儿童们参加革命斗争,主要从事张贴革命标语,散发传单,在街头卖革命报纸等活动。
共产主义儿童团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期间,在江西瑞金和一些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了革命儿童组织——共产主义儿童团。
这个儿童组织很有影响,在党的领导下,少年儿童们开展了斗土豪,宣传革命道理的活动,成为影响力很强的儿童团组织。
抗日儿童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根据地党组织的指导下,为配合游击战争,根据地组织起了抗日儿童团。
儿童们给八路军站岗放哨,送情报,掩护交通员,为抗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儿童团组织解放战争时期,前方战士浴血奋战,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斗争。
解放区建立了儿童团组织,儿童们积极参加了土地改革和支援前线的活动。
地下少先队 1947-1949年,上海、武汉、重庆等大城市,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先后建立了地下少先队,为迎接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有的少年儿童为了祖国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于1949年10月13日专门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国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
中国少先队先锋队队史简介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中国少先队的队史呀。
中国少先队那可是有着超酷的历史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还处于革命战争时期呢,就有儿童团啦。
那时候的小朋友们可机灵勇敢啦,就像小英雄雨来一样,他们帮着大人们站岗放哨,送个鸡毛信啥的,别看年纪小,作用可大着呢。
后来呀,新中国成立啦,1949年10月13日,中国少年儿童队正式成立,这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儿童大家庭的诞生。
再后来,1953年的时候,它就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啦。
在少先队的历史长河里,队员们做了好多超棒的事儿。
在国家建设的时候,小队员们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爱劳动、爱学习、爱祖国。
比如说在植树造林的时候,一群群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拿着小铲子、水桶,哼哧哼哧地种树,那场景可有趣又有爱了。
而且呀,少先队还特别注重培养大家的品德呢。
咱们从队歌、队礼、队旗这些就能看出来。
每次升国旗,行队礼的时候,那都是一种特别神圣的感觉,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
每一代的少先队员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
老一代的少先队员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成长,现在的我们呢,有着更好的条件,就更要把少先队的精神传承下去啦。
少先队就像一个温暖的大怀抱,把一代又一代的小朋友们聚在一起,大家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这个大家庭里,学
会勇敢、学会坚强、学会关爱他人,还能让我们心中充满对祖国的热爱呢。
1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关怀下建立起来的,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少年儿童革命组织的发展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1924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军;1927年到1936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儿童团;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1946年到1949年建立的少年先锋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棗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在这70多年中,我们的少年儿童组织为中国革命和国家的建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用之材,发挥了巨大作用。
下面批们就对她的光荣历史分阶段加以介绍:劳动童子团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忧外患,人民过着穷困不堪的生活,大部分少年儿童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上学了。
他们小小年纪就去种地、做工,或者给有钱人当奴婢,过着非人的生活。
1924年,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要把不合理的制度推翻。
在领导工农大众闹革命的同时,党在武汉、上海、天津、唐山、广东、湖南、江西、海南等许多地方建立了劳动童子团,吸收了大批重工、学徒、贫苦儿童和小学生加入进来。
2共青团受党的委托领导劳动重于团的工作。
1926年,共青团第三次扩大会议上所做的决议中明确规定:教育儿童,养成他们勇敢牺牲的精神和团体生活的习惯,训练他们将来成为继续革命的战士,是共青团的重要使命。
在共青团的直接领导下,劳动童子团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城市,劳动童子团员们跟随父兄参加反抗资本家剥削的罢工斗争,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示威斗争。
他们的口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在乡村,劳动童子团在斗土豪、查赌博、破迷信等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正当劳动童子团蓬勃发展时,1927年,背叛了革命的蒋介石发动了血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革命志上、共产党人惨遭杀害,革命遭到极大破坏,劳动童子团的发展也被迫转入低潮。
一、少先队简史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先进组织,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关怀下建立起来的,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少年儿童革命组织的发展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1924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军;1927年到1936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儿童团;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1946年到1949年建立的少年先锋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棗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在这70多年中,我们的少年儿童组织为中国革命和国家的建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有用之材,发挥了巨大作用。
下面批们就对她的光荣历史分阶段加以介绍:劳动童子团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忧外患,人民过着穷困不堪的生活,大部分少年儿童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上学了。
他们小小年纪就去种地、做工,或者给有钱人当奴婢,过着非人的生活。
1924年,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战争,要把不合理的制度推翻。
在领导工农大众闹革命的同时,党在武汉、上海、天津、唐山、广东、湖南、江西、海南等许多地方建立了劳动童子团,吸收了大批重工、学徒、贫苦儿童和小学生加入进来。
共青团受党的委托领导劳动重于团的工作。
1926年,共青团第三次扩大会议上所做的决议中明确规定:教育儿童,养成他们勇敢牺牲的精神和团体生活的习惯,训练他们将来成为继续革命的战士,是共青团的重要使命。
在共青团的直接领导下,劳动童子团发展很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城市,劳动童子团员们跟随父兄参加反抗资本家剥削的罢工斗争,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的示威斗争。
他们的口号是:“准备着打倒帝国主义!准备着打倒军阀!准备着做全世界的主人!”在乡村,劳动童子团在斗土豪、查赌博、破迷信等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正当劳动童子团蓬勃发展时,1927年,背叛了革命的蒋介石发动了血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革命志上、共产党人惨遭杀害,革命遭到极大破坏,劳动童子团的发展也被迫转入低潮。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史简介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的前身,是中国青少年群众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史的简介:
1. 1925年:中国共产党发起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旨在团结和教育青年,培养他们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先锋力量。
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改组为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团,实行领导班子制度,成为具有全国性规模和组织的共青团组织。
3. 1953年:少年队员们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和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 1957年: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团改组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成为团结和教育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
5.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年先锋队遭到打击,停止了活动。
6.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少年先锋队重建,并恢复了活动。
7. 1984年: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方针,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了先锋队的工作。
8. 1992年: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更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
9. 21世纪:中国少年先锋队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包括学习、
劳动、社会实践等,通过一系列培养活动,培养和锻炼孩子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有纪律、有作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上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史的简要概述。
少年先锋队在中国青少年教育和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少先队发展历史中国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组织,是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青少年先锋队伍。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历史。
一、创建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发展和培养青少年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革命精神,于1925年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组织。
为了更好地发展青少年工作,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6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后来改称为中国少先队。
二、早期发展中国少先队的早期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矿企业。
1949年至1957年,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这一时期,中国少先队的组织结构逐渐完善,活动内容也逐渐丰富多样。
少先队员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工厂、农村、学校等,了解劳动和生产,培养了劳动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少先队的活动受到限制,组织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然而,尽管受到困难和挑战,中国少先队依然坚持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培养少先队员的红色意识和革命精神。
四、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少先队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少先队的组织结构不断完善,活动内容也更加多元化。
少先队员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开展环保、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了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五、现代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国少先队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少先队注重培养少先队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少先队员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和社会公益活动。
少先队的组织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如建立少先队科技创新基地、少先队社区服务站等,为少先队员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
六、总结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奋斗和成长的足迹。
从早期的建立到现代的发展,中国少先队始终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少先队员的红色意识和革命精神。
中国少先队将继续努力,为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做出贡献。
新中国少先队发展历史少先队,全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先锋队。
1949年10月13日,中国缔造的、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
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儿童的建队节。
1953年6月27日,中国少年儿童队被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少先队始终坚持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指导思想,坚持“服务少年儿童快乐成长”的宗旨,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培养少先队员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战争年代,少先队员们开展革命活动,为革命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和平年代,少先队员们开展各类活动,争做“三好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成立以来,少先队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
在各个阶段,少先队员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国家大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今天,少先队仍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为培养新时代少年儿童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少先队员们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少先队历史教育课件一、背景介绍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领导下的少年儿童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口号,成为了广大少年儿童学习、成长的摇篮。
为了帮助少先队员更好地了解少先队的发展历程和优良传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组织纪律性,本课件应运而生。
二、教学目标1、让少先队员了解少先队的发展历程和优良传统。
2、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3、提高少先队员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课件开头:以简短的文字和图片介绍少先队的成立背景和早期发展情况,引导队员了解少先队的历史渊源。
2、发展历程: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展示少先队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和历史事件,让队员了解少先队在各个时期的贡献和作用。
3、优良传统:介绍少先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包括团结友爱、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等,通过典型人物和事件进行展示,引导队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少先队队知识简介队前教育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并委托共青团直接带领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每个申请加入少先队的儿童在入队前必须做到"六知四会一做到"。
"先锋"是指开辟道路的人,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走在前面的人。
"六知":一. 知道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由共青团领导的;二. 知道少先队员要向先锋学习;三. 知道红领巾的意义;四. 知道队礼的意义;五. 知道队的八字作风;六. 知道少先队里有纪律,每个人都要做到五件事:遵守纪律,服从队的决议,积极参加队的活动,努力完成队交给的工作,热心为大家服务。
"四会":一会佩带红领巾;二会行队礼;三会唱队歌;四会呼队的呼号"一做到":入队前做一件好事少先队的标志队旗:它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
队旗是红色的,红色象征革命胜利,队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
这说明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少年儿童才能得到爱护和尊重,才会有光明灿烂的前程。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着红旗的一角,红旗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它是永远鼓舞我们前进的象征。
中国共产党以红旗的一角,作为少先队员的标志,就是要求他们学习先辈们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继承革命的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共产主义勇敢地前进。
作为少先队员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红领巾,用自己的行动保持红领巾的荣誉,并为红领巾不断增添光彩。
系红领巾口诀:左巾压右巾,右巾绕一圈,圈里抽出尖。
队礼:少先队的敬礼是右手五指并紧,高举过头。
敬礼的意义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少先队员在升降国旗时,在队旗出场和退场时,遇到老师、长辈时,都要敬礼,在烈士墓前要敬礼。
敬队礼要规范化,动作敏捷、有精神,同时双目注意敬礼目标,以示尊重。
中国少年先锋队历史2009-10-13 15:09:54| 分类:资料|举报|字号订阅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并委托共青团直接带领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先后领导建立了劳动童子军、共产儿童团、抗日儿童团、少先队等少年儿童革命组织。
1949年10月,正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枣中国少年儿童队。
10月13日定为少先队建队节。
1953年6月,共青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少年儿童队“更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并于1954年6月1日正式公布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组织遭到摧残,”少先队“的名称被”红小兵“所取代。
1978年10月,共青团十届一中全会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红小兵全部转入少先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现行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是1981年8月15日共青团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它规定了少先队的性质、任务、行动纲领和组织原则,是少先队员共同遵守的法规。
少先队的组织机构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党委托共青团领导的。
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是少先队的最高领导机构。
地方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是地方少先队的领导机构。
各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由同级少先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少先队在城市和乡村的初中、小学里建立基层组织。
学校少先队大队委员会,由7?3人组成,设队长、队委,经大队全体队员选举产生,领导大队工作。
少先队中队委员会,由3?人组成,设队长、队委,经中队全体队员选举产生,领导中队工作。
少先队小队,由5?3人组成,设正、副队长各1人,经小队全体队员选举产生,领导小队工作。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一首队歌是郭沫若作词,马思聪作曲,歌曲名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第二首少先队队歌作于1962年,周郁辉词,寄明曲,系故事片《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原名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1978年被确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中国少年先锋队知识简介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
创立者和领导者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立者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中国少年先锋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立。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目的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培养能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服务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
让少年儿童认识到自己保卫国家、感谢国家培养的责任与义务。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旗是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
少先队的队旗是少先队组织的标志。
队旗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队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
队旗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少先队员要热爱自己的队旗,在举行集会、队旗出场和退场时,队员应严肃、立正并敬礼。
大队旗,高为90厘米,长为120厘米,旗中心有黄色五角星及火炬(火炬镶黄色边,内为红色)。
可用布、绸、缎或其他质的材料制作。
中队旗,高为60厘米,长为80厘米,一端剪去高为20厘米、底宽为6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形成一个三角缺口。
五角星及火炬(颜色同大队旗)在以60厘米为边长的正方形中心。
可用布、绸、缎或其他质的材料制作。
大队旗中队旗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1990年10月15日在中国少年先锋队代表大会上通过《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确认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的队徽。
队徽的使用应该庄重、严肃。
队的各级代表大会、团委、少工委的会议室、队室,“六一”、建队日的活动场所以及有关少先队的外事场合等可以悬挂队徽。
队的各级组织颁发的奖状、奖旗、奖章、证书、光荣证和其他荣誉性文件、证件及队的报刊上可以加印队徽。
中国少先队发展历史中国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少年组织,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历史,包括其成立背景、组织结构、活动内容以及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
一、成立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意识到培养青少年是实现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教育青少年,于1925年创办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此基础上,于1949年8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正式成立,后改称中国少先队。
二、组织结构中国少先队的组织结构包括中央、省、市、县四级组织,下设团支部、队支部和队小组。
中央少先队委员会是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政策、规划和指导全国少先队工作。
各级组织负责组织和领导少先队员的学习、生活和活动。
三、活动内容中国少先队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少先队常见的活动内容:1. 集会:少先队定期组织队员参加集会,通过唱歌、朗诵、表演等形式,加强队员之间的交流和团结,培养良好的集体观念。
2. 学习:少先队组织队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国家历史和优秀人物事迹等,通过学习提高队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
3. 社会实践:少先队组织队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社区服务等,培养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 游览:少先队组织队员进行郊游和夏令营等活动,增强队员的体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5. 竞赛:少先队组织各类知识竞赛和体育比赛,激发队员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四、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影响中国少先队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国家历史,培养队员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 集体观念培养:通过集会、活动和组织生活,加强队员之间的交流和团结,培养队员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社会责任感培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亲身参与社区服务和公益事业,培养队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少先队队史
中国少年先锋队前身为中国少年儿童队,成立于1949年10月13日。
但中国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从本世纪初的劳动童子团算起,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少年儿童革命组织的发展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1924年到1927年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军;1927年到1936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儿童团;1937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1946年到1949年建立的少年先锋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组织--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