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与控制张顺堂
- 格式:ppt
- 大小:574.00 KB
- 文档页数:61
生产计划与控制教程与作业指导书第1章生产计划与控制概述 (4)1.1 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 (4)1.1.1 定义 (5)1.1.2 分类 (5)1.1.3 编制原则 (5)1.1.4 编制方法 (5)1.2 生产控制的目的与任务 (5)1.2.1 目的 (5)1.2.2 任务 (6)1.2.3 主要内容 (6)1.3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相互关系 (6)第2章生产计划编制方法 (6)2.1 生产计划编制的步骤 (6)2.1.1 确定生产计划的目标 (6)2.1.2 收集和分析数据 (7)2.1.3 制定生产计划方案 (7)2.1.4 评估和选择方案 (7)2.1.5 实施生产计划 (7)2.1.6 生产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7)2.2 MRP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7)2.2.1 MRP系统原理 (7)2.2.2 MRP系统的应用 (7)2.3 MPS的制定与维护 (7)2.3.1 MPS的制定 (8)2.3.2 MPS的维护 (8)第3章生产能力计划 (8)3.1 生产能力的基本概念 (8)3.1.1 生产能力的定义 (8)3.1.2 生产能力的分类 (8)3.1.3 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8)3.2 综合生产能力的确定 (8)3.2.1 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8)3.2.2 查定生产能力的确定 (8)3.2.3 计划生产能力的确定 (9)3.2.4 生产能力计算方法 (9)3.3 生产能力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9)3.3.1 生产能力计划调整的必要性 (9)3.3.2 生产能力计划调整的方法 (9)3.3.3 生产能力优化目标 (9)3.3.4 生产能力优化策略 (9)3.3.5 生产能力优化实施 (9)第4章生产作业计划 (9)4.1 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与作用 (9)4.1.1 概念 (9)4.1.2 作用 (9)4.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10)4.2.1 编制原则 (10)4.2.2 编制步骤 (10)4.2.3 编制方法 (10)4.3 生产作业计划的实施与控制 (10)4.3.1 实施要点 (10)4.3.2 控制措施 (11)第5章库存控制与管理 (11)5.1 库存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11)5.1.1 库存定义 (11)5.1.2 库存的分类 (11)5.2 库存控制策略 (11)5.2.1 订货点法 (11)5.2.2 经济订货量(EOQ)模型 (11)5.2.3 库存动态控制策略 (11)5.3 库存分析与优化 (11)5.3.1 库存分析方法 (11)5.3.2 库存优化方法 (12)第6章生产调度技术 (12)6.1 生产调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12)6.1.1 基本概念 (12)6.1.2 基本原则 (12)6.2 生产调度方法 (12)6.2.1 手工调度方法 (12)6.2.2 自动化调度方法 (13)6.2.3 智能化调度方法 (13)6.3 生产调度的实践应用 (13)6.3.1 生产调度系统设计 (13)6.3.2 生产调度系统实施 (13)6.3.3 生产调度案例分析 (13)第7章质量控制与管理 (13)7.1 质量的基本概念与质量管理 (13)7.1.1 质量的定义与特征 (13)7.1.2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14)7.1.3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4)7.1.4 质量管理的常用术语 (14)7.2 质量控制工具与方法 (14)7.2.1 质量控制工具 (14)7.2.2 质量控制方法 (14)7.3 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 (15)7.3.1 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与结构 (15)7.3.2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15)7.3.3 质量认证 (15)7.3.4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 (15)第8章设备综合效率管理 (15)8.1 设备综合效率(OEE)的概念 (15)8.1.1 OEE的定义与组成 (16)8.1.2 OEE的计算方法 (16)8.1.3 OEE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 (16)8.2 设备故障分析与预防 (16)8.2.1 设备故障分析 (16)8.2.2 设备故障预防策略 (16)8.2.3 设备故障预防实施方法 (16)8.3 设备维护与保养 (16)8.3.1 设备维护与保养内容 (16)8.3.2 设备维护与保养计划 (16)8.3.3 设备维护与保养实施要点 (17)第9章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 (17)9.1 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的构成 (17)9.1.1 硬件设施 (17)9.1.2 软件系统 (17)9.1.3 网络通信 (17)9.1.4 数据资源 (17)9.2 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的功能 (17)9.2.1 生产计划管理 (18)9.2.2 生产过程控制 (18)9.2.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8)9.3 生产计划与控制信息系统的实施 (18)9.3.1 需求分析 (18)9.3.2 系统设计 (18)9.3.3 开发与实施 (18)9.3.4 运行与维护 (19)第10章生产计划与控制作业指导案例分析 (19)10.1 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实践 (19)10.1.1 背景介绍 (19)10.1.2 生产计划编制 (19)10.1.2.1 市场需求分析 (19)10.1.2.2 生产能力评估 (19)10.1.2.3 主生产计划制定 (19)10.1.2.4 物料需求计划编制 (19)10.1.3 生产控制流程 (19)10.1.3.1 生产进度监控 (19)10.1.3.2 生产异常处理 (19)10.1.3.3 产能调整与优化 (19)10.1.3.4 交货期管理 (19)10.1.4 作业指导 (19)10.1.4.1 生产计划制定步骤 (19)10.1.4.2 生产控制关键环节 (19)10.1.4.3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9)10.2 案例二:某家电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优化 (19)10.2.1 背景介绍 (19)10.2.2 生产计划与控制现状分析 (19)10.2.2.1 生产计划存在的问题 (19)10.2.2.2 生产控制存在的问题 (19)10.2.3 优化方案 (19)10.2.3.1 生产计划优化 (20)10.2.3.1.1 引入高级预测技术 (20)10.2.3.1.2 优化排产策略 (20)10.2.3.2 生产控制优化 (20)10.2.3.2.1 建立实时监控体系 (20)10.2.3.2.2 引入生产执行系统 (20)10.2.4 作业指导 (20)10.2.4.1 优化方案实施步骤 (20)10.2.4.2 生产计划与控制优化策略 (20)10.2.4.3 注意事项与挑战 (20)10.3 案例三:某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计划与控制挑战与对策 (20)10.3.1 背景介绍 (20)10.3.2 生产计划与控制面临的挑战 (20)10.3.2.1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 (20)10.3.2.2 供应链协同问题 (20)10.3.2.3 生产过程复杂性 (20)10.3.3 对策与措施 (20)10.3.3.1 精细化生产计划 (20)10.3.3.2 强化供应链协同 (20)10.3.3.3 引入智能制造技术 (20)10.3.4 作业指导 (20)10.3.4.1 针对性对策实施步骤 (20)10.3.4.2 生产计划与控制关键成功因素 (20)10.3.4.3 持续改进与优化方向 (20)第1章生产计划与控制概述1.1 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生产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合理组织和调度企业生产资源,以实现生产目标的高效达成。
目录一.企业简介 (2)二.需求预测和生产能力平衡 (4)三.综合生产计划编制和优化 (11)四.主生产计划编制 (23)五.物料需求计划编制 (33)六.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和生产任务的排序 (38)七.课程设计的体会 (45)八.参考资料 (47)一.企业简介1.企业的基本情况:德州恒宇液压机具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液压电动泵,手动液压泵,液压千斤顶,液压油缸,手动泵,电动液压泵,液压手动泵,超高压泵站的知名企业,并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各种液压系统设计及生产的企业。
我厂以一流的服务、科学的管理、先进的设备、质量可靠的供应商、专业的员工、科学可靠的设计、精益求精的制造、准时快捷的服务,向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2.产品基本情况:主要产品有(1) SYB系列超高压脚踏油泵。
(2)SYB系列超高压手动油泵(3)D系列超高压电动油泵液压泵主要由泵体、联轴器、驱动机、机座组成。
泵体主要由曲轴、油塞、连杆、曲轴箱、偏心轮、缸盖、螺杆等组成;联轴器由轴、齿轮、键组成;经过毛坯、机械加工、装配三个环节组成成品。
其中自制件有:曲轴、连杆、油塞、偏心轮、螺杆轴。
其余为外购产品。
本产品可以直接对压力容器进行压力试验,配备专用工具可进行起重、弯曲、校直、挤压、剪切、铆焊、顶升、拉伸、拆装、冲孔、建筑钢筋挤压、桥梁、工程机械等各种作业。
3、工作日安排每月的有效工作日为4周,每周5天,每天工作八小时4.设备组如下表:设备名称数量高周波诱导感应熔炼炉 10液压铸蜡机设备组30铣床组55普通车床46冷煤增压输送系统25半自动立式折弯机设备组20二.需求预测和生产能力平衡1.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对企业开发与设计产品的市场需求数量进行预测,它是制定生产计划的前提条件。
1、方法的选取需求预测分为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两种,而定量预测又包含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因果分析法五种方法。
因为简单平均法是对时间数列的过去数据一个不漏地全部加以同等利用;移动平均法则不考虑较远期的数据,并在加权移动平均法中给予近期资料更大的权重;而指数平滑法则兼容了简单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所长,不舍弃过去的数据,但是仅给予逐渐减弱的影响程度,即随着数据的远离,赋予逐渐收敛为零的权数。
813 《生产计划与控制》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生产计划与控制是工业工程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
考试对象为参加广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考试题型及比例
选择题 15%
判断题 10%
填空题 10%
简答题 20%
综合题 45%
(四)试卷内容结构
生产计划与控制基本概念约35%
物料需求计划约10%
生产计划约30%
生产作业排序约10%
项目管理网络图的画法及时间结点的计算约15%
(五)参考书目
王丽莉,《生产计划与控制》(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王丽亚《生产计划与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第1部分概论
掌握生产流程类型;
掌握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的特点;
掌握每种生产方式适用的计划与控制方式;
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历史发展,生产计划与控制的主要体系结构、内容和相互关系。
第2部分需求预测
掌握基本概念;
掌握定性预测方法;
掌握定量预测方法(简单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方法、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因果预测分析方法)。
第3部分库存分析与控制
掌握基本概念;
掌握库存的ABC分析;
掌握库存分析的几种模型(定量订货模型、定期订货模型、混合系统模型、其它订货模型)。
第4部分综合生产计划
7。
生产计划与控制培训讲义第一部分:生产计划概述1. 什么是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是指制定生产目标和生产计划,安排和组织生产,控制生产过程,以达到企业生产目标的管理活动。
2. 生产计划的重要性- 生产计划对于企业的运作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生产成本,交付时间和客户满意度。
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 生产计划的内容- 生产计划包括生产目标的制定,生产排程的安排,物料需求计划,人力资源的安排,设备的安排等内容。
第二部分:生产控制概述1. 什么是生产控制- 生产控制是指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生产活动按照计划进行,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2. 生产控制的重要性- 生产控制是实现生产计划的关键环节,它保证了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确保了产品质量,交付时间和成本控制。
3. 生产控制的内容- 生产控制包括生产进度的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的调配,物料的供应等内容。
第三部分: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方法和工具1. 现代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 包括MRP(物料需求计划)系统,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生产排程软件等。
2.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工具- 例如Gantt图,PERT图,生产进度表,生产报表等。
第四部分: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案例分析1. 实际生产计划与控制案例-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学习如何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如何进行生产控制,以及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来提高生产效率。
第五部分:总结与讨论1.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关键点总结- 对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关键点进行总结,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以上就是本次生产计划与控制培训讲义的内容大纲,希望能对大家对生产计划与控制有更深入的理解,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感谢大家的参与!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培训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