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小型日式小游园景观园林设计图纸
- 格式:dwg
- 大小:317.46 KB
- 文档页数:1
2018·05平面种植总图一、设计思想(一)设计背景在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小游园应运而生,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忙碌而紧张的人们提供宜人的休闲、娱乐空间,人们对城市小游园的各种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当今的城市小游园设计中大多数千篇一律,过于雷同,忽略了气候、土壤等地理原因。
在种植方面对所选植物本身的生长习性,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未做细致的考虑,盲目种植导致原有的景观效果不能形成。
不能根据其所面对的主要人群,结合生态、经济做出因地制宜、有序、系统的设计,没有展现其特色,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各个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设计目的设计结合周边地理环境,力求提高当地人居环境质量,并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和质量的要求。
以人为本,遵循设计美学原则,灵活地运用设计手法;注重人性化,联合实际,使其设计能够使得在当今城市快节奏生活中,让大众束缚的心灵能与自然接触交流,促进城市和谐发展,使得整个城市环境更加美好。
二、设计过程(一)设计任务分析通过考虑周边环境和所面对的主要人群,运用灵活的设计手法,结合植物之间的搭配、园路的铺装、景观小品的布置,营造宜人、健康的城市小游园。
本次景观设计的位置周边多为写字楼,设计主要面对的人群为写字楼里的白领,由于其长期在办公室工作,长期保持坐姿,运动量很少,感到身心疲惫和乏力,导致身体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
长期处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包围中,工作压力以及日常琐事使人倍感压抑,束缚了心灵对自然的渴望。
人们向往能够生活在植物丛中,呼吸带着泥土芳香的空气,营造一个身处闹市却又“关门即深山”的静谧之所。
(二)方案设计城市小游园作为钢筋混凝土中的一抹绿色,能够为工作之余的上班族和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通过对各种景观元素进行有机的组合,形成统一有序的空间形态,展现城市小游园的和谐与优美。
国外民俗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咱来聊聊国外那些超有趣的民俗文化公园景观设计案例哈。
先说说日本的一个民俗文化公园。
那里面的景观设计可真是把日本的传统元素玩得贼溜。
一进公园,你就能看到用竹子做的各种小装置,像那种竹筒流水的小景,水从竹筒里一滴滴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声响,就像在演奏一首传统的日本小曲儿。
还有日本传统的庭园设计,地上铺着白色的小石子,就像一片迷你的小沙滩,旁边搭配着精心修剪的矮松,形状那叫一个别致,有的像云朵,有的像小山丘。
再加上一些传统的石灯笼,到了晚上,点上灯,那氛围感一下子就拉满了,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的日本人家的院子里。
再看荷兰的民俗文化公园。
荷兰嘛,郁金香是他们的招牌。
这个公园里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郁金香花海,各种颜色的郁金香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而且这些郁金香可不是随随便便种的,它们被设计成各种图案,有的是风车的形状,这可太荷兰了,毕竟风车是荷兰的标志性象征。
在公园里,还有那种传统的荷兰木鞋展示区。
景观设计师很聪明地把木鞋和周围的植物景观融合在一起。
比如说,在放木鞋的架子旁边种上一些五颜六色的小花,木鞋就像从花丛中长出来的一样,特别有趣。
而且,周围的小路都是用荷兰特色的红砖铺成的,走在上面,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荷兰的小村民,正走在去赶集的路上呢。
还有巴西的民俗文化公园。
巴西人热情似火,他们的民俗文化公园也充满了活力。
公园里有很多巨大的彩色雕塑,这些雕塑都是以巴西的神话故事或者民间传说为原型创作的。
比如说,有一个雕塑是半人半鸟的形象,色彩超级鲜艳,红的、黄的、蓝的颜料涂满了整个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简直闪瞎眼。
巴西的民俗文化公园还有专门的桑巴舞表演区域。
这个区域的景观设计也很有特色,地面是用彩色的马赛克拼成的各种桑巴舞的舞步图案。
周围的树上挂着很多彩色的布条,就像舞女的裙摆一样随风飘动。
当桑巴舞表演开始的时候,整个区域就像一个欢乐的海洋,观众们就像置身于巴西盛大的狂欢节现场一样。
小游园设计说明书一、项目概况。
二、此项目位于2个居住小区之间, 邻近河道和城市道路, 地块略成梯形, 地势比较平坦,沿河道自然环境保留比较完整。
它的建设有利于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
三、设计构思。
四、由于此项目位于2个居住小区之间, 为了满足小区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 故将整块地分为娱乐活动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健身区、观赏区、休息区6大区域。
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此处地方自然环境优美, 设计中考虑尽量保持原来的自然资源, 使之成为小区居民的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
在原有的人文和水文的基础上造景, 坚持以绿为主, 以植物造景为主, 意在将此地打造成一个虽为人造, 宛如天成的感觉, 游人和小区居民置身其中的时候, 感觉到的是和自然的亲近和完全的放松, 使人流连忘返。
五、设计主导思想。
1.本次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自然;美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使得绿化和周围建筑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其设计特点有:2.充分发挥绿地效益, 满足当地居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环境,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体现游园的设计思想。
3.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 疏密适当, 高低错落, 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 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 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做到四季有景4.绿地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自然、实用。
已达到使人身心愉悦的感觉。
设计原则:1.“以人为本”, 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 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
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2.“以绿为主”,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 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 茂密的灌木, 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在本次设计中, “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
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 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 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道路边游园设计举例道路边游园设计举例罗华发表于上海《园林》杂志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等,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况下,根据道路周边的城市用地性质,特别是居住区密集的地带,让绿地在使用功能上多样化,使周边居民经常进入使用,也是道路绿地设计的方向之一。
如图1所示,周边有大量居住区,在居民抵达最方便的点设置出入口,尽量保留原有的乔木,常绿大乔木为主,配合其它植被,用框景、障景、对景、借景等手法,大小结合,围合出变化丰富的空间系列,设置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
尊重原地形,雨季冲刷形成的沟渠,略加整治,形成合理的冲刷更少的旱溪或河道系统。
图2是街道转角处的小透视,超出视线的微地形高处,种植一株或一组姿态较好,可观叶、花或果的观赏树,形成重要的对景,背后种植高大的常绿树作背景,树下种植观赏期较长的地被,混入低矮匍匐的本地野草,降低日常管理费用。
背景树与现有乔木结合,围合出一系列小空间【见图3】。
用环保型材料铺设园路及小广场,铺装材料最好是可循环利用的,同时要求生产过程少破坏环境、无污染的材料。
比如天然石材,只要辐射强度对人体不造成伤害就被视为环保材料。
但生产过程却对当地自然条件造成了损害。
使用大量木材也会导致大片植被被破坏。
在项目各方对环保都有较多认识的情况下,设计师可以提出,利用建筑垃圾,结合精致小景,如观赏草、乔灌木、坐凳、景墙、灯光小品等,作出精美的铺装设计。
绿地中每年都能清理出来不少倒伏的乔木,经过消毒防病虫处理,可以建成有野趣的亭、廊、门洞、花架等,结合立体绿化,形成富有野趣的小景,上下起落的步道通向旱溪、小河,水边的植被最好是天然形成的那种,干湿变化大的地带,能形成天然的生物多样性,帮助人类抵抗疾病,产生更好的生态效益【见图4】。
道路结合地形植被等,围合出较大的空间【见图5】,将群众喜爱参与的盆景展、棋牌室、茶室等穿插在山林间,步道边结合坐凳、花架、以及反映当地文化的石刻木刻等,形成精致的休憩性小景,大草坪空间适合安排各种休闲及运动健身活动内容。
小游园规划设计一、小游园基本概念城市小游园也叫游憩小绿地,是供人们休息、交流、锻炼、夏日纳凉及进行一些小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游园以植物种植为主,可用树丛、树群、花坛、草坪等组合布置,使乔灌木、常绿落叶互相配合,有层次、有变化。
要选择适应城市环境能力强的树种。
临街一侧最好种植绿篱、花灌木,起隔离作用;但须留出几条透视线,让路上行人看到绿地中的美景。
另外绿化种植又要与街道绿化衔接好,并与附近的建筑物密切配合,风格一致。
设立若干出、人口,并在出入口规划集散广场;还应设置游步道和铺装场地,以休息为主的街头绿地中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30%—40%,以活动为主的道路场地占总面积的50%~60%。
有条件的可设一些园林小品,如亭廓、花架、宣传廊、园灯、水池、喷泉、置石、座椅等,丰富景观,满足周围群众的需要。
二、小游园的布局形式根据小游园地形地势、面积大小、轮廓形状、周围建筑物的性质、附近居民情况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小游园可规划布置成下面几种形式:(1)规则对称式 游园具有明显的中轴线,有规律的几何图形,形状有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多边形、椭圆等。
优点:外观整齐一致,易与周围建筑、街道景观协调。
缺点:设计上易受一定的约束,易给人呆板、不活泼之感。
(2)规则不对称式 此种形式整齐但不对称,可以根据功能组合成不同的休闲空间。
它给人的感觉是虽不对称,却有均衡的效果。
(3)自然式布局 没有明显的轴线,结合地形,自然布置。
内部道路弯曲延伸,植物自然式种植,再点缀一些山石、雕塑等园林小品,更显得美观。
(4)混合式布局 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一种布局形式。
这种布局较灵活,不拘形式,内容丰富。
但要游园的面积较大,并能组织成几个空间,空间之间过渡要自然,总体上更应协调、顺畅、不可杂乱无章。
三、小游园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点(1)特点鲜明突出,布局简洁明快小游园的平面布局不宜复杂,应当使用简洁的几何图形。
从美学理论上看,明确的几何图形要素之间具有严格的制约关系,最能引起人的美感;同时对于整体效果、远距离及运动过程中的观赏效果的形成也十分有利,具有较强的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