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诀养生功讲课讲稿
- 格式:ppt
- 大小:4.69 MB
- 文档页数:23
中医养生“六字诀”:嘘呵呼呬吹嘻运气养生是中医一直推行的养生方法之一,春节万物复苏,是最适宜养生的季节。
调理好“肝、心、脾、肺、肾、三焦”的春季健康,就能守护好一年的健康。
中医用“嘘、呵、呼、呬、吹、嘻”6个不同字的发音口形吐气,造成胸腹部不同压力,对这六大部位做养生,保证健康。
中医养生“六字决”: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是一种吐纳法。
它是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六个汉字的标准口型及相应脏腑关系如下表所示:嘘xū:肝牙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呵hé:心舌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语言塞等心经疾患。
呼hū:脾喉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脾经疾患。
呬shī:肺齿口干咽痛、痰多等肺经疾患。
吹chuī:肾唇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嘻xì:三焦牙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然呼吸调整。
吐字发声前,呼吸调匀;第二阶段,深呼吸,这是胸式呼吸;第三阶段,吐字发声呼气,此时要以饱满、绵长、徐缓的发音来配合逆腹式呼吸。
在吐字发声前的深呼吸阶段,可以伴随练习提肛运动。
六字诀每个字的发音是6次,整套练习就是36次吐字呼吸,整套练习约15分钟,期间也伴随着做了36次的提肛运动。
注意:六字诀并非人人都适合。
若练习过程中出现烦躁、颤抖、心慌等不适时,就说明不适合练习六字诀,应马上停止练习。
六字诀词条已锁定六字诀[1]是在呼气的同时,结合默念“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读音进行锻炼的气功功法。
又称“六字气诀”、“六字延寿诀”、“祛病延年六字诀”和“六字呼吸法”等。
如为了季节养生或治疗,可采用季节用字法,春季做嘘字以清肝明目,夏季做呵字以清心火,秋季做呬字以润肺金,冬季做吹字以滋肾水,一年四季做呼字,以利于脾胃运化。
马礼堂六字诀养生法讲解嘘字是一个口,加虚字的虚。
龙嘘虎啸,发出的声音很长啊。
念这个嘘字的时候,要舌内缩,嘴角横绷。
舌头想出来(但又)不让它出来。
嘴角向两边绷。
我念你们看看。
念完了之后舌顶上颚,气下来了。
下来到丹田,一直到脚底下,到了这个足阳明(胃经)的厉兑穴,(在)第二个脚趾头。
念得时候还有个要紧的问题,要瞪眼睛。
为什么瞪眼睛?肝开窍于目,每一个脏器都有窍,窍什么(意思)?窍门嘛!那么你一瞪眼睛,眼里面的毒全出来了。
我们教人的时候,好多的同志眼睛变化很快。
有失明三年的(人),她也好了,叫张曙娟。
写了个文章《(养气功使我)重见光明》(见《正宗马礼堂养气功》原书359页,本书见:Section11.7.4, “ 养气功使我重见光明”)。
一般的人,百分之九十几的效果,就因为念嘘字的时候瞪眼,眼睛发胀,眼睛流眼泪,眼睛长眼屎,眼睛刺痛,眼睛变好。
眼睛和肝之间有关系。
得肝病的人,我看病的时候(就)且看眼睛。
我现在做做你们看看啊。
开始做,你看我的眼睛,看我的胳膊,活动的情形,导引。
再看我的肚子,是不是收腹提肛,分几方面看啊。
我们现在讲六字诀养生法第二个字。
第二个字念“呵”。
呵字治心脏病。
呵字主要的一个动作,就是舌头顶着下牙齿,口半张。
因为心通于舌。
心有了病,一定是在舌头上发现。
所以我们念这个字的时候,一定要舌头顶着下面的牙齿。
我现在做一做。
第三个,按五行相生的顺序,心属火,练完了呵字,我们练呼字。
呼字属土,土是健脾的。
脾开窍于口,所以念呼字的时候,一定是口如管状,就是口像管似的,舌头放在中央。
这样才能行。
吐气的时候将丹田里面的气啊,整个发出来。
我现在做一做大家看一看。
我们现在讲六字诀养生法第四个字,念谢。
这个是入声字。
入声,声音收藏极快,入声短促,急收藏。
声音很短,可是气还是那么长。
这个字念得时候张口开颚。
嘴要长大。
这个字治什么病呢?专治肺病。
肺气肿,肺结核,效果很好。
我们念得时候一念这个谢字第四声,一念这个字肺子这一张,这就治好了无数的肺病。
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2013-01-17 12:13:39| 分类:康健人生|字号订阅以六个字的读音与意守、体势相结合进行呼吸锻炼,以调整内脏功能为主的气功功法。
又称“六字气诀”、“六字延寿诀”、“祛病延年六字诀”和“六字呼吸法”等。
本法始见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尔后历代养生文献多有记载。
南宋时期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对此功法有较详细的记述。
一、六字诀功法的起源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从文献考证的依据看,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着的《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是当时着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着名的中医学家。
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
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二、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演化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隋代高僧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
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
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
马礼堂六字诀养生法(动静兼修之卧功)详解马礼堂六字诀养生法(卧功)准备动作:预备式:仰卧在硬板床上,两腿平伸,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脚尖自然向两侧倾斜,两手自然放在大腿两侧风市穴处,手指自然微屈,虎口呈圆形,枕头的高度以能目视脚趾,呼吸自然为度。
解衣扣,松腰带(如能只着内衣,行功效果更好)。
排除一切杂念,情志恬静而愉快,无思无虑,无物无我,浑然太空与天地合而为一。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古传气功,内功心法调息:调息即调整呼吸,其意义如前述。
当仰卧床上时,全身肌肉放松,舌抵上腭目视鼻尖,内外如一,似浸沉在大气团中,精神集中,脑海内清灵空虚,一尘不染,数胸腹间呼吸之数,在万物皆空的意念境界中达到“定而后能静”,气息自然,上下往复周流。
借着胸腹肌的收缩膨胀,横隔膜的升降,随着自然呼吸而消除脑力和体力的疲劳,力求做到“松”、“静”、“空”、“正”的自然境地,再进行练功。
行气:气功主要是锻炼大气的运行工作。
练硬功者说“运气”,儒家说“养气”,道家说“练气”,实质都是行气,都是用调息的方法推动与生俱来的元气,使大脑皮层高度发挥它的调节作用;用肢体活动来吸引自己的注意力,使精神集中于一而排除杂念,配以呼吸,引导真气运行。
气沉丹田,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其保护性的抑制作用,以旺盛其生理机能。
第二节静卧静功是静中求动,外形是静,然采天地之精华变化气质就是动。
当疲倦之时,运用静卧,使情志恬淡,胎息绵绵,解除疲劳,收效较易。
静卧功分仰卧、侧卧两种。
一、仰卧姿势与预备式相同。
要求澄净俗尘,心情如水,无物无我,浑然太空,凝神调息。
舌抵上腭,意守下丹田。
然后默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或只念:“天行健”。
吸气时,两足趾向上徐徐翘起,足跟下蹬。
呼气时,足趾慢慢恢复原位。
吸气时,自觉三阴之经气随之上升,即肾水由脚心之井中涌出,沿脊背上至头顶,入泥丸宫。
呼气时,自觉有一股热气流由泥丸宫走印堂穴到鼻端,下入胸腔,至心口窝环绕一周,下行入巨阙穴,经三脘、神阙而渐至下丹田。
马礼堂六字诀养生法讲解今天,我和大家讲一讲养气功。
这个气功究竟是什么呢?就是说明这个“气”在人体里面发挥的功能作用。
简单的说,这个气功啊,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这个东西是我们祖国的文化遗产。
我们立国五千多年,气功呢,写在历史上的,经人传授的经史子集里面啊,很多很多。
古人也说过,说“气,生人之本也”。
气是生人的根本。
现代近几年来,我们(由于)是党的政策,气功是百花齐放,所以很多了,有的软气功,有的硬气功,有的发气的(等等)多种气功,也有静坐的气功。
今天我所讲的,跟这些气功是略有差别。
我所讲的东西是我们祖国几千年经史子集传流下来的。
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以至于好多的史书啊全有记载。
那么这个功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就是让人化字为功,扶正祛邪。
如果正气内存就邪不可干。
这是《黄帝内经》说的。
人为什么生病呢?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人为什么生病呢?就是气虚了嘛!这个病就乘机而入啊。
如果你气制旺盛了,正气内存,邪气自然不能侵入进来。
外感是因为内伤。
内伤没有伤,外感自然进不来。
这是气功的道理。
我讲的“养气功”道理,就是本着这个原理讲的。
我和大家讲一讲养气功。
这个功的第一部,就是六字诀养生法。
六字诀养生法是谁传流下来的呢?最早的是南北朝时代陶弘景老先生。
这个老先生活了一百多岁,他说,要治五脏六腑的病,可以用六个字,他起名叫“长息法”,就是呼吸要长,呼吸长肺活量加大么,自然人身体就可以健康。
以后,到了隋唐时代,天台山智顗大法师,他将它(六字诀)收入佛门,也将六字诀,让这个老和尚(们)修行。
练六字诀可以不生病。
到了唐朝,孙思邈,一个有名的医生。
活了一百多岁嘛,人称药王。
因为修庙要修药王庙啊。
是个有名的医生。
他将六字诀又整理了一下,将五行相生的顺序搁在里面。
第一个,是治肝。
为什么先说肝呢?这是(因为)春天木旺于春,肝属木,所以头一个就练嘘字。
治肝病。
木能生火,心属火,所以练第二个字嘛,是呵字,治心脏病。
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养生气功六字诀-----详解2013-01-17 12:13:39| 分类:康健人生|字号订阅以六个字的读音与意守、体势相结合进行呼吸锻炼,以调整内脏功能为主的气功功法。
又称“六字气诀”、“六字延寿诀”、“祛病延年六字诀”和“六字呼吸法”等。
本法始见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尔后历代养生文献多有记载。
南宋时期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对此功法有较详细的记述。
一、六字诀功法的起源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从文献考证的依据看,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
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
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二、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演化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隋代高僧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
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
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
六字诀口令教学版
【最新版】
目录
1.六字诀口令的简介
2.六字诀口令的教学方法
3.六字诀口令的实际应用
正文
【六字诀口令的简介】
六字诀口令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养生方法,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
六字诀是指通过念出六组汉字,分别为“嘘、呵、呼、呬、吹、嘻”,来达到调节气息、平衡身体内脏功能的效果。
这种口令简单易学,长期坚持练习能够达到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目的。
【六字诀口令的教学方法】
六字诀口令的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学习六字诀的读音和顺序:首先要掌握六字诀的正确读音,分别为“嘘、呵、呼、呬、吹、嘻”,并按照顺序进行练习。
2.理解六字诀的含义:六字诀的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例如,“嘘”字代表肝,“呵”字代表心,“呼”字代表脾,“呬”字代表肺,“吹”字代表肾,“嘻”字代表三焦。
在练习过程中,要理解每个字诀与相应脏腑的关系。
3.配合呼吸进行练习:在掌握读音和顺序后,要结合深呼吸进行练习。
深呼吸可以帮助身体摄入更多的氧气,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
4.持续练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练习六字诀口令。
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练习,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改善体质。
【六字诀口令的实际应用】
六字诀口令不仅可以作为一种养生方法,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工作之余,可以通过练习六字诀来缓解疲劳、放松身心。
此外,六字诀口令还可以与其他养生方法相结合,如配合太极拳、气功等,效果更佳。
总之,六字诀口令是一种简单易学的养生方法,长期坚持练习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冬季养生六字诀演讲稿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冬季养生的六字诀。
冬季是个寒冷的季节,气温降低,天气干燥,人们容易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
而且,由于天气寒冷,人们很容易陷入“冬眠”状态,缺乏锻炼,营养不良,导致身体健康状况下降。
因此,我们需要做好相应的养生工作,以保证健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冬季养生的六字诀:第一,保持适当锻炼。
冬季锻炼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可以预防各种疾病。
在锻炼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暖,穿着足够厚实的衣服,避免受凉。
另外,我们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适当运动,如瑜伽、普拉提等。
第二,饮食清淡。
冬季气温低,人们易感寒冷,对于身体的消化吸收也会有些捉襟见肘。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少吃辛辣、煎炸之类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蔬菜水果,保持肠胃健康。
第三,多喝温水。
饮用温水可以有效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各种疾病。
尤其是冬季,人的身体对冰水和凉水的接受度比较低,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第四,保持充足睡眠。
冬季气温低,人们容易疲倦乏力,睡眠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第五,合理配餐。
冬季食品的热量比较高,因此我们需要尽量合理配餐,保持营养均衡。
在饮食上,我们可以多吃些鱼、瘦肉、蔬菜等,保证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
第六,多做家务。
冬季人们容易陷入“冬眠”状态,缺乏锻炼,但是家务活可以有效增加身体活动量。
例如扫地、擦窗等,都可以锻炼身体,促进健康。
总之,冬季养生六字诀是保持适当锻炼、饮食清淡、多喝温水、保持充足睡眠、合理配餐、多做家务。
只有通过正确的养生方法,才能保证身体健康,远离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养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自己更加健康快乐!。
中医药养生功法六字诀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其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历史源流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
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
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
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
传至唐代名医孙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顺序,配合四时之季节,编写了卫生歌,奠定了六字诀治病之基础。
歌云: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
自明代以后,六字诀开始有了肢体动作,将吐纳与导引结合起来。
六字诀流传到现在,在功法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功法理论保持了唐宋以来按中医五行五脏学说来阐述的主体框架,对呼吸口型及发声方法的认识渐趋统一,肢体的动作导引与意念的导引原则上遵循中医经络循行规律。
六字诀与脏腑的关系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
“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
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
养生六字诀养生六字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养生六字诀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一、“嘘”字功平肝气嘘,读(xū)。
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
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
再做第二次吐字。
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嘘气功可以对治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二、“呵”字功补心气呵,读(hē)。
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
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
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呵气功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言塞等心经疾患。
三、“呼”字功培脾气呼,读(hū)。
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呼字时,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
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
再以同样要领,。
右手上托,左手下按,作第二次吐字。
如此交替共做六次为一遍,做一次调息。
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四、“呬”字功补肺气呬,读(xì)。
口型:开唇叩齿,舌微顶下齿后。
孙一乃老师讲六字诀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六字诀是一种吐纳法。
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六字诀预备式是,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呼吸方法为,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体重移至足跟。
一、嘘字平肝气。
嘘。
嘘气功可以对治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二、呵字补心气。
呵,读(Kē)。
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呵气功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言塞等心经疾患。
三、呼字培脾气。
呼,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四、呬字功补肺气。
呬,读(xia)。
发音:呬字从俗读四,五音配商,读如夏,声短气长。
口型:开口张腭,舌尖轻抵下颌。
呼气念呬字,重复六次,调息。
呬字功治肺金病,清洗肺经里的郁热,外感伤风、发热咳嗽、痰涎上涌、背痛怕冷、呼吸急促而气短、尿频而量少,皆可治之。
五、吹字补肾气。
吹。
口型为撮口,唇出音。
呼气读吹字。
吹字功可对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六、嘻字理三焦。
嘻。
口型为两唇微启,舌稍后缩,舌尖向下。
有喜笑自得之貌。
嘻字功治由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课程后,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良多。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EDP中心总裁项目部王贵新主任表示,举办主修管理课程以外的多主题沙龙,是为学员们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增值服务。
G (李二强姜开旭)。
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讲义《六字诀》是一套简单又古老的吐纳养生功法,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字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脏腑产生共振,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
《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著。
唐代名医孙思邈曰:春嘘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肾宁。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热难停。
发宜常梳气宜敛,齿宜数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仑,双手摩擦常在面。
所以《六字诀》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六字诀》功法【起势】1、自然站立,头正身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提肛收腹,含胸拔背,舌抵上腭,面带微笑,两眼微闭,默想全身放松,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
放松时,可意想从头到脚逐一放松。
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2、调息:全身放松后,曲肘,两手从体侧内收,手心向上,十指相对,徐徐托起至胸部(约与两乳同高);两掌内翻,掌心向下,缓缓下按至两臂自然伸直,再曲肘,两手收拢至肚脐前,虎口交叉相握,右手在内(女左手在内),轻捂肚脐,虎口交叉按于肚脐(抱太极),呼吸自然,静养一会儿,也可意守丹田(脐内三寸),或吸气意想气入丹田以补元气。
起势可调动气机,进入功态。
第一式“嘘”字诀【动作要领】1、两手相叠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相反。
两瞳着力,足大趾稍用力,提肛缩肾。
2、当念“嘘”字时,上下唇微合,舌向前伸而内抽,牙齿横向用力。
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
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3、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
吸气尽后,稍事休息,再念“嘘”字,并连做6次。
【功理效果】中医认为,在人体器官中,“嘘”对应肝,口吐“嘘”字具有泄出肝之浊气、调理肝脏功能的作用。
常练习此功,可以平肝气,对肝郁或肝阳上亢所致的目疾、头痛以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疗效。
张明亮六字诀全套讲解一、引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时代,掌握一些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本文将全面介绍张明亮老师的六字诀全套讲解,帮助大家轻松掌握养生之道。
二、六字诀简介六字诀是一种以呼吸配合不同动作的养生方法,通过吐故纳新,调节气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六字诀包括“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每个动作对应不同的脏腑和经络,具有不同的养生功效。
1.动作一:嘘字诀a.站立,两腿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b.口吐“嘘”音,同时双手拇指按揉睛明穴,上下眼眶边缘。
c.按揉时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度。
重复三次。
d.目视前方,调整呼吸。
2.动作二:呵字诀a.站立,两腿与肩同宽,双臂上举,掌心向上。
b.口吐“呵”音,同时双臂下摆,掌心向下,按揉心包经。
c.按揉时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度。
重复三次。
d.双手握拳,轻捶胸部,感受呼吸顺畅。
3.动作三:呼字诀a.站姿不变,双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b.口吐“呼”音,同时双臂向两侧平举,掌心向上。
c.双臂缓缓下摆至身体两侧,掌心向下。
重复三次。
d.调整呼吸,感受气息流动。
4.动作四:呬字诀a.站立,两腿微屈,双臂交叉胸前。
b.口吐“呬”音,同时双臂上举,掌心向上。
c.双臂向两侧平展,重复三次。
d.调整呼吸,感受身体舒展。
5.动作五:吹字诀a.站姿不变,双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b.口吐“吹”音,同时双臂向内画圈,按揉肩部及上肢内侧的少阴经。
c.按揉时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度。
重复三次。
d.双手握空拳,捶打两侧肩膀,放松肌肉。
6.动作六:嘻字诀(收尾动作)a.站姿不变,全身放松。
b.先做三次深呼吸。
c.口吐“嘻”音,同时双臂向左右两侧平举,双掌摊开。
d.双臂缓缓下摆至身体两侧,掌心向下。
重复三次嘻字诀的吐音和动作有助于舒缓身心。
e.收功:双手搓热,轻抚面部数次,感受气息平稳。
四、注意事项1.练习六字诀时,要保持呼吸顺畅、心情放松、全身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