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安徽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移动应急平台指挥车设备技术要求_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4
道路抢险抢通救援装备及技术发布时间:2021-09-29T01:22:39.137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8期作者:肖亮[导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国家公路建设和扩建项目数量增加。
肖亮武警警官学院学员十三大队三十八队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国家公路建设和扩建项目数量增加。
许多道路都面临困难的地理条件,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交通事故增加。
据相关调查,中国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在世界各地居高不下,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典型紧急情况,具有不可预测、不可抗拒和紧急的特点。
关键词:道路抢险;抢通救援;装备;技术;各种自然灾害往往伴随着道路的破坏。
目前需要疏散大量人员,交通受阻,病人和受伤者需要治疗和转移,设备和设备需要转移到紧急救援前线。
因此,地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和交通事故对道路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紧急赶往救灾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一、道路应急救援的分类与分级道路交通应急救援事件是指下列导致或可能导致交通中断、交通拥堵、重大人员伤亡、大规模疏散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突发事件。
道路和主要客运枢纽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破坏严重:紧急情况下,客运紧张,交通部门需要应急运输支持。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
道路运输生产事故主要包括交通事故、道路施工事故和危险品运输事故。
公共卫生活动主要包括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的爆发。
食品和职业安全风险、动物流行病和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保障活动。
各类交通事故以恐怖袭击为主,根据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一般分为四级:一级(特别重要)、二级(重大)、三级(重大)和三级(重大)。
三级(较大)和四级(一般)。
二、道路堵塞造成的危害案例中国是灾害频繁、灾害种类繁多、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附件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及装备配备参考标准配置说明一、基本说明1、乡镇是安全生产监管的第一防线,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展了乡镇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故设定了乡级(包括乡、镇、街道)标准。
2、安全监管各级执法队伍承担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参照同级安监部门标准进行建设。
3、主要现场执法设备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现场执法人员数(应至少2人)确定配备标准。
二、基础设施(一)办公用房依据原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筑设计标准的通知》(计投资〔1999〕2250号)规定,按编制人数核定。
标准分别为: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办公用房24m2/人,市级18m2/人,县级12m2/人(建筑面积,以下同)。
(二)业务用房1、事故鉴定与分析用房:用于事故物证鉴定与分析。
省、市、县级分别按300㎡、180㎡、90㎡。
2、执法专用设备保管用房:包括设备存放用房、充电室和设备维护室等,省、市、县、乡级面积分别为240㎡、210㎡、120㎡和60㎡。
3、执法文书和行政许可档案室:用于存放执法安全监管执法档案、事故调查档案和安全行政许可档案。
省级面积为360 m2、市级210 m2、县级150 m2,乡级30 m2。
4、政务公开办事大厅:用于行政审批受理和政务信息公开。
省级240 m2、市级120 m2、县级90 m2。
5、安全生产投诉举报受理业务用房:用于投诉与举报工作人员办公、值班和信访接待。
省级150 m2、市级90 m2、县级60 m2。
6、听证室(复议室):用于行政行为听证和复议。
省级、市级和县级听证室标准分别为180m2、150 m2和120 m2。
7、应急救援指挥业务用房:用于应急指挥、视频会议和专家应急会商、事故推演和应急值守。
省级应急指挥和视频会议模块300m2、音视频设备控制用房40m2、专家应急会商120m2、事故推演180m2和应急值守办公室60m2;市级应急指挥和视频会议模块180m2、音视频设备控制用房30m2、专家应急会商90m2、事故推演90m2和应急值守办公室60m2;县级视频会议模块120m2、音视频设备控制用房20m2和应急值守办公室60m2。
应急救援装备配备的要求3.6.1 通信与信息保障快速有效的通信,是事故应急救援的重要保障,许多工业生产如石油、化工往往是气候条件恶劣、地理条件复杂的大漠、隔壁、山区、河湖等野外场所,涉及偏远无人的公路,也涉及繁华拥挤的城市街道。
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在野外,出现险情,甚至发生事故之后,及时的通信报告与救援指挥,对于应急救援的及时性、准确性、高效性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和意义。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的建设规划,应急通信以有线通信系统作为值守应急的基本通信手段,配备专用保密通信设备,以及电话调度、多路传真和数字录音等系统,确保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各地区、各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协调指挥机构之间联络畅通。
利用卫星、蜂窝移动或集群等多种通信手段,实现事故现场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省、市、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应急平台间的视频、语音和数据等信息传输。
各省、市、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要建立固定卫星站,配备车载式卫星小站的应急救援通信指挥车,便携式移动卫星小站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立移动应急平台,装备便携式信息采集和现场监测等设备,满足卫星通信、无线微波摄像、无线数据、IP电话以及视频会议等功能要求,在现场实现各种通信系统之间互联网的基础上,保证救援现场与异地应急平台间能够进行数据、语音、IP电话和视频的实施,双向通信,最终确保现场应急指挥和处置决策。
因此,在通信与信息保障的要求下,企业应当配备常用及不常用的通信信息装备如常用电话、传真机、计算机和不常用的防爆电话机、无线防爆对讲机、影像采集等。
从而确保事故在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采取应急救援行动。
3.6.2 物资装备保障对应急救援物资总体上的要求,从应急救援物资的特点考虑,应急救援物资应具备实用性、功能性、安全性、耐用性的特点以及单位实际需要。
应急救援物资质量合格是最基本的要求,是保证救援时救援人员安全、救援顺利进行的基础。
危险化学品单位配备的物资应是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不符合标准、检验不合格、无安全标志的产品,此外,危险化学品单位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要求,配备其它的应急救援物资以满足救援任务的需要。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2009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11•【字号】合政办秘[2009]144号•【施行日期】2009.12.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合政办秘〔2009〕144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修订后的《合肥市地震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合肥市地震应急预案(修订稿)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工作原则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2.1市抗震救灾指挥部2.2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2.3各工作组及主要职责3地震监测预警3.1监测与报告3.2地震预报发布3.3地震预警处置4应急响应4.1地震灾害事件分级4.2地震应急响应分级权限4.3Ⅰ、Ⅱ级响应4.4Ⅲ、Ⅳ级响应4.5响应措施4.6响应终止5信息报送与发布5.1震情速报5.2灾情速报5.3震情、灾情发布6后期处置6.1调查和总结6.2过渡性安置6.3善后处置7保障措施7.1应急保障7.2应急救援专家指导7.3宣传、培训和演练7.4监督检查8其他地震事件处置8.1有感地震处置8.2周边发生破坏性地震处置8.3平息地震谣言9附则9.1奖励9.2责任追究9.3预案管理、解释与实施1总则1.1编制目的保证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安徽省地震应急预案》和《合肥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准备、应急处置、紧急救援和抗震救灾等工作。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建设规1 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建设的总体原则、基本容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国家统一规划,国家与地方和依托单位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的机构设置和人员、器材装备等的配备。
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2011版)GB5001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GA/T623-2006 消防培训基地训练设施建设标准GA621-2006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GA622-2006 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SYT 6772-2009 气体防护站设计规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危险化学品事故hazardous chemical accidents在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由危险化学品直接或间接引发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3.2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3.3区域救援regional rescue承担国家指定区域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任务而进行的救援行动。
3.4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national hazardous chemicals emergency rescue army由国家规划,国家与地方和依托单位共同投资建设的,能够承担规划服务区域及跨区域特别重大和复杂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任务的重要救援队伍;具备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人才储备、技术储备、装备储备和救援人员培训与演习训练功能。
现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建设技术方案2023年4月11日目录一、项目概述.................................................................................................................................... - 3 -1.1.建设目标............................................................................................................................ - 3 -1.1.1.提高指挥调度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 ................................................................ - 3 -1.1.2.全融合、全媒体终端接入 ................................................................................ - 3 -1.1.3.全网权限漫游,可移动的指挥中心 ................................................................ - 4 -1.1.4.一键调度,操作方便、指挥及时 .................................................................... - 4 -1.1.5.无线带宽应急通信系统 .................................................................................... - 4 -1.1.6.现场布控便携化与高效性 ................................................................................ - 4 -二、扁平化综合视频应急指挥系统设计 ........................................................................................ - 5 -2.1.系统总体架构图................................................................................................................ - 5 -2.2.系统组成............................................................................................................................ - 5 -2.2.1.扁平化综合视频指挥 ........................................................................................ - 5 -2.2.2.视频临时布控系统 ............................................................................................ - 6 -2.2.3.指挥车专网通讯系统 ........................................................................................ - 7 -2.3.系统功能介绍.................................................................................................................... - 8 -2.3.1.多系统多业务融合通信 .................................................................................... - 8 -2.3.2.扁平化GIS地图调度........................................................................................ - 8 -2.3.3.移动快速布防维稳处突 .................................................................................... - 8 -2.3.4.卫星、4G无线宽带传输 .................................................................................. - 9 -2.3.5.移动终端操控性强,功能完善 ........................................................................ - 9 -2.3.6.协同作战............................................................................................................ - 9 -2.3.7.点对点调度功能 ................................................................................................ - 9 -2.3.8.多方协调调度功能 .......................................................................................... - 10 -2.3.9.实时预览导播 .................................................................................................. - 10 -2.3.10.位置轨迹查询 .................................................................................................. - 10 -2.3.11.网络存储技术,支持海量存 .......................................................................... - 10 -2.3.12.大型系统的互控级联技术 .............................................................................. - 10 -2.3.13.高级抗丢包技术 ...............................................................................................- 11 -2.3.14.高度开放性.......................................................................................................- 11 -三、产品性能规格.......................................................................................................................... - 12 -3.1.指挥调度台...................................................................................................................... - 12 -3.2.融合通信业务平台.......................................................................................................... - 12 -3.3.专网LTE无线宽带基站 ................................................................................................. - 13 -3.4.车载卫星宽带.................................................................................................................. - 14 -3.5.无线临时布控终端.......................................................................................................... - 14 -3.6.视频接警终端.................................................................................................................. - 15 -3.7.移动智能终端.................................................................................................................. - 16 -四、经费预算.................................................................................................................................. - 18 -一、项目概述为提升公安系统业务处理信息化能力和提高公安应急准确性和效率,为各类重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现场处置及大型活动安保工作指挥通信保障需要,专门针对公安业务拟建设梧州市公安机关现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独特的可视化移动应急指挥系统,系统实现扁平化综合视频通讯指挥、多组网终端通信布控和现场实时音视频信息采集和共享,形成我市公安完整的紧急通讯、多级视频协同指挥的扁平化综合视频指挥系统。
摘要:研判安徽省2020年抗洪抢险救援形势,针对“全灾种、大应急”职能任务需要,结合工作实践,从指挥体系、基础建设、专业能力三方面分析了消防救援队伍转型升级、提质强能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论述提高消防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和队伍建设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防救援;应急管理;抗洪抢险;能力建设中图分类号:X921;TV212.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9-0029(2020)11-1587-022020年6月2日入梅之后,安徽省出现历史罕见特大汛情,梅雨期长度为60天,梅雨量为856mm。
梅雨期之长、暴雨日数之多、累计雨量之大、覆盖范围之广、梅雨强度之强,均为历史第一位。
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历时76天,圆满完成了省内抗洪抢险救援、跨区域增援江西和助力灾后恢复生产生活任务。
回顾这场硬仗,面对“国家队、主力军”的角色定位,我们进一步厘清了问题短板。
笔者重点就加强抗洪抢险救援能力建设进行思考和探析。
1加强救援理论体系研究一方面,总队、支队两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立足任务所需,结合本单位实际,予以重视加强,借鉴行业部门和大型企业标准化管理,推动健全综合性救援标准化体系,使其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而不是单纯靠行政手段去推动。
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一批懂作战、懂指挥的专业人才和专门人员,对灾害种类、处置程序、战术战法、综合保障、人员配备、考核培训进行深入研究规范。
同时,要注重从一线救援实战中把握规律、找准短板、改革创新,尊重和借鉴基层首创,确保真正符合实际、取得实效。
2打造新型作战指挥中心从网络支撑建设层面,要重点开展水域救援领域的感知前端建设,构建灾害现场全域覆盖的数据采集体系,为作战指挥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来源;综合多种通信手段,推动“云网融合”,构建“天地一体、集约高效、健壮抗毁、弹性扩展、安全互联”的新型消防应急通信网络架构。
从指挥中心建设层面,要坚持“固移结合”,一方面,优化总队级指挥中心,作为部署各类智能化指挥系统的载体,调整优化功能分区,健全与指挥中心运行相配套的指挥工作机制。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1.03•【字号】湘政办发〔2021〕69号•【施行日期】2021.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69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1月3日湖南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目录第一章形势分析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三章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第四章健全应急管理法治体系第五章健全应急管理预案体系第六章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第七章提升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第八章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第九章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第十章筑牢人民防线第十一章实施能力提升工程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着力建设社会平安的现代化新湖南,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形势分析(一)取得的进展“十三五”期间,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基本盘,积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
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大力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救援直升机调度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公布日期】2024.02.06•【字号】皖应急〔2024〕9号•【施行日期】2024.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救援直升机调度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市及广德市、宿松县应急管理局,省通航控股集团:现将《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救援直升机调度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2024年2月6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任务分工第三章常态化备勤维护与重点工作第四章调度使用情形第五章调动使用基本程序第六章协同与管理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应急救援直升机调度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应急救援直升机管理,切实做好应急救援直升机常态化备勤与调度使用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安徽省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方案》等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航空救援工作坚持以政府推动为主,结合我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统筹谋划建设,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协调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应急航空救援能力。
第三条坚持立足实际要求,充分结合省情和灾害种类特点,合理构建应急航空网络场站,纳入全省应急救援指挥体系,重点在航空护林、远程投运、险情侦查等方面发挥作用,确保响应迅速,调度有序,飞行安全,行动有效。
第四条结合当前实际,设立肥东白龙通用机场、芜湖宣州机场、宁国青龙湾通用机场3个常态化备勤点,其备用备勤点分别为合肥骆岗基地、芜湖三元通用机场、宣城市府山广场体育场。
第二章任务分工第五条相关单位任务:(一)省应急管理厅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处会同应急指挥中心、火灾防治管理处、防汛抗旱处、灾害救援处等相关处室推进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
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难免会面对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为了可以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响应,通常会被要求事先编制应急预案。
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一、总则(一)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对恐怖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发生在我县人防系统内恐怖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指导和规范各类恐怖、安全事件的处置工作,保护公民生命和国家集体、公众的财产安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及时控制事态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和指挥原则。
县人防办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快速反应,高效、妥善地在全县人防系统开展社会安全事件处置工作。
2、属地管理原则。
全县发生在人防工程内的恐怖事件、安全事件,由人防部门协调公安、安全、消防部门组织处置,县人防部门提供组织专家、技术支持。
3、重点部位重点保护原则。
人防工程是国防设施,是战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依托,地下人防指挥所、地下通信枢纽是防范恐怖事件、安全事件的重点部位,平时做好防范工作,要做好可能发生的恐怖事件的准备,向不发生或者避免发生恐怖事件、安全事件努力,一旦发现恐怖事件、安全事件,要向公安、安全、消防和卫生防疫部门报告,迅速处置。
4、减少损失原则。
尽最大努力和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在人防工程内的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尽快恢复人防工程内秩序,维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5、注意安全原则。
发现恐怖事件和安全事件后,参与现场处置工作的人防部门人员,要注意自身的人身安全,要听从现场指挥员的指挥和安排,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亡和给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更大损失。
(三)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条例》、《黑龙江省处置恐怖事件总体预案》、《关于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应急救急演练方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篇一一、目的: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的同时,通过演练使人员掌握应急救援运行程序和方法,提高应急救援小组协调作战的能力。
二、时间:20xx年9月28日9:30-12:00(有特殊情况需延期时,另行通知)。
演练地点:某房屋拆除施工现场。
三、参加演习的部门及主要人员:我司全体员工和各分公司领导及各项目部主要人员四、组织领导:1、总指挥:2、指挥总成员:3、通讯组组长:4、救护组长:5、抢险组组长:6、警戒组组长:五、演练前准备工作:1、项目在开工前编制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立了抢险组、救护组、警戒组和通讯组,并向全体人员传达,并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救护组成员已经过培训掌握了急救基本知识。
2、根据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准备了抢救物资:车一辆、担架一副、医药箱一只及急救药品、器材若干、警戒隔离带、袖套(治安、救护、指挥)。
并对器材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
所有参加人员做好个人劳动保护,如安全帽。
市人民医院电话:120、市报警电话:110、市安监局事故报警电话:市建工局事故报警电话:3、演练前1-2天由委派安全员向项目所有人员及附近居民通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4、确定全权负责指挥演练;通讯组负责各个时段的通讯联络畅通,警戒组防止现场参加演练人员无意中误进危险区域发生意外,救护组负责事发后的摸拟急救及与医院的对接抢险组负责事发的急救设备的及实施。
5、由带领资料组拍摄图片、进行摄像,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
(照相机、摄像机)6、演练前召开2次各组负责人碰头会,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内容,参演人员注意事项,演练程序及具体内容。
应急救援演练方案篇二为了提高市民对电梯使用的安全常识和出现故障时的应变能力和保障电梯乘客在乘梯出现紧急情况(困人、开门运行、溜梯、冲顶、夹人和伤人等)时能够得到及时解救,帮助人们应对电梯紧急情况,避免因恐慌、非理性操作而导致伤亡事故,最大限度的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基本原则 (3)5 功能要求 (3)6 技术条件 (6)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实际需要,参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安监总应急[2006] 211 号)的要求制定。
本标准明确了公司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基本的功能要求和技术条件,考虑了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与设备的使用,以及将来卫星遥感图像的接收、分析、利用功能,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要求,保证基层单位与总部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的互联互通。
各单位可在此基础上,应根据自身实际,采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功能。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监察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世明、李伯中、陈希、朱朝阳、谢迎军、潘磊。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规范1 范围本标准明确了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场所、基础支撑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技术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系统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建设,重点城市供电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和《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就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的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靠信息技术和安全科技,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安全生产事故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分级实施。
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涉及到各级政府、各专业部门和各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协调指挥机构,要按照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和分级管理,以大、中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实现业务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的有机结合。
2.因地制宜,整合资源。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协调指挥机构,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部门职责,本着节约的原则,突出建设重点,注重高效实用,防止重复建设。
整合自身应急平台所需资源,以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为主体进行建设,同时考虑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和部门业务系统的利用,采用接口转换等技术手段,实现与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平台以及其它相关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3.注重内容,讲求实效。
既要重视应急平台硬件和软件建设,更要重视应用开发和信息源建设,保证应急平台的实用性;既要立足应急响应,又要满足平时应用,防止重建设、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充分发挥应急平台的作用。
保障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篇一:保障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保障生产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第一章综合预案: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安全生产法》要求,特制订检修一区事故救援预案,具体措施如下:一、组织领导、责任人1. 组织领导:组长孙绍文成员:韩振江、冯海波、周峰钢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措施):1. 发生一般火警、火灾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当班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领导,逐级上报。
火警火灾拨打119请求救援。
人身伤亡事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但不管是哪类事故,抢险救护时都要先切断电源或采取防护措施后再组织救护,防止事态扩大。
2. 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迅速向组长汇报。
岗位人员拨打“119”救援电话请求救援后,首先组织自救,使用现场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根据着火部位、性质也可用现场备用的防火沙、土、水进行灭火,电气火灾要用干粉灭火器、变压器、油罐等用水冷却时,人要远离,严防爆炸伤人,待消防专业人员赶到后,在专业人员指挥下配合灭火。
3. 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发现人员要立即向安全专管员、逐级上报后,还要通知120抢救小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
若伤者属擦伤、碰伤、压伤等要及时用消炎止痛药物擦洗患处,若出血严重,要用干净布料进行包扎止血。
若伤者发生骨折要保持静坐或静卧。
若发生严重烧伤、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洗30分钟以上。
若伤者已昏迷、休克,要立即抬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或按摩心脏,待医生到达后立即送医院抢救。
4. 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要立即报告,同时停止设备运转,处理事故时,要有专人监护,严格执行检修程序和停送电确认制度,防止打乱仗,冒险作业。
5. 发生爆炸事故,要立即关闭爆炸源,若有人员伤亡,按人员伤亡预案救援。
6. 发生各类事故都要保护好现场,待事故调查分析。
第二章专项应急预案1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立企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防范工贸行业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三十条硬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公布日期】2024.07.05•【字号】皖应急〔2024〕41号•【施行日期】2024.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防范工贸行业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三十条硬措施》的通知各市及广德市、宿松县应急管理局:为有效防范遏制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多发态势,进一步减少工贸事故总量,促进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省应急管理厅制定了《防范工贸行业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三十条硬措施》,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坚持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易发生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企业、环节和岗位,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想实招,出硬招,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再到提升整个工贸行业领域安全。
二、开展整治行动。
要把落实《防范工贸行业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三十条硬措施》作为下半年重点任务,结合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部署开展防范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明确责任,细化举措,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三、强化措施落实。
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并对照全员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处罚到人。
大力宣传举报奖励办法,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提升企业抓安全的内生动力。
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班前会对岗位重点注意事项教育到位、提醒到位,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用好“案例教育法”,推进案例教育进厂区、进车间、进班组,真正用新闻宣传“软实力”为工贸安全监管提供“硬支撑”。
请将本通知迅速转发至辖区所有工贸企业,并督促抓好宣传贯彻,推动三十条硬措施成为“厂区显著位置必挂、从业人员必学、作业人员必记、安全管理必循、监管人员必考”的基本准则,切实提高工贸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应急救援方案作技能;同时,通过调整演练难度,进一步培训和提高应急响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4、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二、演练适用范围、总体思想和原则本方案针对动用企业内部应急资源进行全面演练进行情景设计,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演练策划,遵守保护生命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救护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扩大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讲究实效,保证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三、演练策划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确定演练目的、原则、规模、参演的单位;确定演练的性质与方法,选定演练的地点与时间,规定演练的时间尺度和公众参与的程度;确定演练实施计划、情景设计与处置方案,审定演练准备工作计划和调整计划;检查和指导演练准备与实施,解决演练准备与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问题;协调各类演练参与人员之间的关系;组织演练总结与追踪。
四、应急演练参与人员按照应急演练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任务,将应急演练参与人员分为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和观摩人员,这五类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练过程中佩带能表明其身份的识别符(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和胸卡)。
1、演习人员按企业应急预案规定参加演练的人员及单位:厂领导、助理及事故设定岗位及所在车间、生技处(调度室)、技安处、保卫处(消防队)、设备处(十二车间)、能计处(十一车间)、物管处(十四车间)、行管处、厂工会、供运处(运管办)、职工医院、厂办、综合处等其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救助伤员或被困人员;保护公众安全健康;获取并管理各类应急资源;与其他应急响应人员协同应对重大事故或紧急事件;按演练程序进行演练。
2、控制组组长:成员:(分别派驻指挥中心、事故岗位、消防队桥头)其承担的任务包括:确保应急演练目标得到充分演示;确保演练活动对于演习人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保证演习进度、解答演习人员疑问和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演练过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