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基本地形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5种地形及海拔范围一、高山地形高山地形是指海拔较高的地区,通常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高于2000米。
高山地形分布广泛,包括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高山地形具有独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对人类和动植物生活都有重要影响。
高山地形的气候特点是温度低、气压低、氧气稀薄。
由于海拔较高,常年被云雾笼罩,日照时间短,夜晚温度骤降。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高山地区植被稀疏,动物种类有限。
然而,高山地形也是许多动植物的乐园,例如雪豹、藏羚羊等珍稀动物,以及高山植物如高山杜鹃、高山矮松等。
高山地形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高山地形是重要的水源地,冰川、雪峰融化形成的河流和湖泊为下游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另一方面,高山地形是旅游胜地和登山运动的天堂。
许多登山爱好者慕名而来,攀登高山,体验身心的极限挑战。
二、丘陵地形丘陵地形是指相对平坦的山地,海拔较低,起伏较小。
丘陵地形常见于大陆边缘、沉积平原和地势相对平缓的地区。
丘陵地形有着独特的地貌特征,丘陵上常有冲沟和河流,地势起伏不平坦。
丘陵地形的气候特点因地区而异,但通常与低山地形相似,气温适宜,降雨量相对较多。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丘陵地区植被丰富,动物种类多样。
丘陵地区的农业发展也比较活跃,适宜发展果树种植和畜牧业。
丘陵地形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和居住方面。
丘陵地区的农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大量的冲沟和河流为农田提供了灌溉水源。
此外,丘陵地区也是人们居住的好地方,地势起伏和丰富的植被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平原地形平原地形是指地势平坦,海拔较低的地区。
平原地形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包括亚洲的华北平原、欧洲的大平原、北美的美国中部大平原等。
平原地形地势平坦,适宜发展农业和居住。
平原地形的气候特点因地区而异,但通常气温适宜,降雨量适中。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平原地区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发展较为活跃。
平原地区植被丰富,动物种类多样。
平原地形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和居住方面。
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和中国主要地形区1.平原地形:平原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地形,特点是地势低平,水流缓慢,土壤肥沃。
平原通常以河流沉积物和海域沉积物所形成,能够提供优质的农田和适宜的居住环境。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平原地区包括中美洲的大平原、欧洲的中部平原、中国的华北平原等。
2.高原地形:高原是指地势相对较高、地势缓和的地区,地面平坦且气候凉爽。
由于地势较高,高原地区通常具有较为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多样性的植被。
世界上著名的高原地区有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北美洲的高原期、亚洲的青藏高原等。
3.山地地形:山地是由山脉、岳峰等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形,特点是地势陡峭、多山和容易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
山区地形常常锁定大量水源,为下游平原提供重要的水资源,同时也提供了优越的发展旅游和滑雪等户外活动的条件。
世界上著名的山地地区包括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和安第斯山脉等。
4.河谷地形:河谷是河流在长期侵蚀和堆积过程中形成的地形,特点是两侧的山脉或高原相对较高,中间的河谷地势较低。
河谷地形通常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也是农田和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
世界上着名的河谷地形有尼罗河谷、长江三峡和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等。
5.沙漠地形:沙漠是指长期干旱少雨的地区,特点是植被缺乏、土地贫瘠、沙丘连绵起伏。
沙漠地形对于农业和人类生存条件非常苛刻,但也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适宜开展沙漠旅游的条件。
世界上著名的沙漠地形包括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的大维多利亚沙漠和中国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
中国主要地形区:1.华北地形区:主要特点是平原地带广阔,包括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等,以及山地和丘陵地带,如太行山、燕山、五台山等。
这一地形区主要为农田提供了优质土壤,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和政治中心。
2.西南地形区:主要特点是以高原地带为主,包括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这一地形区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是许多特有物种的栖息地,并且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区。
五种地形类型世界五大地形(Five major landforms in the world),指地球上的五种地貌,分别是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
第一种地形是“平原”地形,平原是指海拔在200米以下,许多平原海拔都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开阔的区域。
由于平原地形海拔很低,所以多分布在大陆的边缘地区,特别是河流中下游地区和滨海地区多分布平原地形。
世界上著名的平原有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北美中央大平原、东欧平原、西欧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拉普拉塔平原等等,我国的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不过也有一些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上,比如成都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等。
第二种是山地,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第二种地形是“高原”地形,和平原地形“低而平”相对应,高原地形多表现为“高而平”,高原通常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上方平坦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域。
世界上主要的高原有巴西高原、德干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北高原、拉布拉多高原、墨西哥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和圭亚那高原等。
我国的四大高原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其中内蒙古高原十分平坦,而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属于比较崎岖的高原,而内蒙古高原属于较为平坦的高原。
第三种地形是“丘陵”地形,与平原、高原这两种相对平坦的地形不同,丘陵和山地属于相对崎岖的地形,丘陵地形是指海拔在200米至500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有一定起伏的区域。
世界上主要的丘陵包括哈萨克丘陵、帕劳瑟丘陵等,我国的丘陵包括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等。
第四种地形是“山地”地形,山地和丘陵在形态上十分相似,只是要求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势更为陡峭的区域,根据海拔不同可以分为低山、中山、高山和超高山等。
山地多呈脉状分布,称为“山脉”,多列成因相同的山脉组成“山系”。
五种基本地形丘陵(Qiuling)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的起伏不大,坡度和缓,顶部浑圆,连续分布的圆丘状地貌集群。
丘陵是山地久经侵蚀的结果。
在地貌演化过程中,丘陵是山地向平原过渡的中间阶段。
从构造上看丘陵所在地区一般地壳抬升缓慢,从气候条件上看,一般在温暖湿润地区丘陵分布较多。
根据起伏高度,相对高度小于100米者为低丘陵,100—200米者为高丘陵。
丘陵地貌在陆地上分布很广,我国是个多丘陵的国家,全国丘陵面积约有1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十分之一还多。
如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等。
在我国这些丘陵地区,气候条件较好,人口稠密,经济比较发达,适合农耕,林业等多种经济综合发展。
在我国,人们习惯上把丘陵分布地区,连同山地和崎岖的高原都叫山区,从这个概念理解的山区,我国的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从发展经济、建设开发山区的角度上看,山地、丘陵及部分高原具有共性。
山区矿产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山地(Shandi)由许多山岭和山谷组成的群山称为山地。
山是与平原相对的地形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山的概念并不严格。
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有时把不高的丘陵也称为山,在丘陵地区有时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都不太高的丘陵也被称为山。
通常人们把山分为山顶、山坡和山麓三部分,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孤立的山顶称为山峰。
沿着山的走向延伸,山顶和山峰的连线称为山脊,两条山脊之间为山谷,山脊和山谷大致平行延伸,沿一定构造线延伸岭谷相间的山体称为山脉,如燕山山脉、太行山脉等。
通常将有成因联系的并按一定方向延伸的一组山脉称为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祁连山系等。
在地貌划分上通常用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来区分山脉和丘陵,一般将海拔高度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的称为山脉。
小于1000米者为低山,1500—3500米为中山,3500—5000米为高山,大于5000米为极高山。
五类基本地形——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我国幅员广大,地形类别复杂,但是总结起来,在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别中,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即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高寒多雨的山地】山是指有顶峰、山坡和山麓三部分的高地。
高度一般高出当地平原500米以上,一般比高(即相对高度)大于300米。
山地是山分布的地区,如果山地呈带状分布时,称为“山带”。
山脉则是具有明显走向的山地;如果山地具有明显走向的峰线时,称为“山岭”。
所以,山岭可以是不长的,因而山岭和山脉不同。
几条走向相同的山脉组成一个山系。
这样,山带和山系之内就可以有丘陵、盆地、河谷间杂其间。
例如长白山是一条山脉,而南岭就不能称为山脉,而只能称为山地,这是因为南岭没有明显的走向。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达33%,因此,山地开发是我国科学研究上一个主要课题。
山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多雨和寒冷。
一般来说,地势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
因此,高山上终年有冰雪,每形成冰川地形。
中等山地(中山)又每成为雨量中心地区。
例如安徽黄山就是长江中游的雨量中心区之一。
这是因为山下气流沿山坡上升时,气温变冷,相对湿度变大,终至成云致雨。
因此,山地上一般具有多云雾和多雨的特点。
这也是河流多发源于山地的原因。
人们按照山地的地理环境特点就可以把山地再分出高山、中山和低山来。
一般把在雪线(终年积雪的界线)以上的山地称为高山;雪线以下,高寒多雨,林木草坡茂盛地区称为中山,也是河源地点;山地气候和平原区或丘陵区差别不大的,多雨的不高山地称为低山。
由于山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各个山地雪线、林木上限线、截留雨量高度线都有很大不同。
所以,我国各地的高山、中山、低山标准也不相同。
例如在南方山地上,600米高处即可截留雨量,在300米处的气温已下降,因此,低山可用比高300米来确定;中山可用600米以上,即800米处确定。
在北方则截留雨量线上升到800~900米山地,故1,000米以上才能定为中山。
地形条件包括哪些方面地形条件主要包括地形类型和分布、地势、地面起伏以及海拔和相对高度。
分析某地区的地形条件需要从主要地形、地势高低和起伏情况以及地形区的分布和走向三方面分析。
扩展资料地形特征主要有哪些1.地形类型及分布。
陆地有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海拔大于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海拔小于500米,地面有起伏知)、高原(海拔大于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平原(海拔小于200米,地面平坦)、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其他地形如河谷冲积扇、山脊、冰斗等。
2.地势。
地势定义地表高低起伏总趋势。
如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3.地面起伏。
一般用地面平坦。
地面崎岖。
地面起伏大。
地面高差悬殊。
山高谷深等描述道。
4.海拔和相对高度。
一般用海拔高低,相对高度大小描述。
如何描述地形地势特征描述地形地势特征:①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典型用语:以× × 地形为主。
②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
典型用语:× × 方向高,× × 方向低。
③(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空间排列方式。
④海拔状况,(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
五种突出地形是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除高原之外都有不同级别。
这些地形有一级类型与二级类型之别。
它们在相邻的同级形态上是彼此不同的,相邻的.含义本身就排斥包容,例如四川盆地相邻的四周是高原和山脉。
一个大地形由不同的下级地形组成,是包容关系,例如四川盆地里面有成都平原和峨眉山及一些丘陵等,松辽盆地有松嫩平原和丘陵等,青藏高原里面又有五种二级地形如柴达木盆地、冈底斯山脉等,天山山脉是山地而东部有吐鲁番盆地和丘陵。
五种地形类型一、平原: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它好像铺在大地上的绿色地毯,坦荡千里,辽阔无垠。
平原地貌宽广低平,起伏很小,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
平原可以分成堆积平原和侵蚀平原两类,堆积平原中的冲积平原,主要由河流冲积而成。
它的特点是地面平坦,面积广大,多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两岸地区。
另一类是侵蚀平原,主要由海水、风、冰川等外力的不断剥蚀、切割而成。
这种平原地面起伏较大。
1、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部,西、北、东三面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环绕,南临渤海,北达嫩江中游,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平原,整个平原主要由松花江、辽河、嫩江冲积而成,地势低平,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平原可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本地区平坦的地形,较为丰富的水热资源,以及格外肥沃的土壤,赋予了东北平原得天独厚的条件。
经劳动人民长期开发,它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2、华北平原:华北平原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平原,主要由冲积平原组成。
它的形成一直可以追溯到一亿三千多万年以前的燕山运动时期。
3、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三峡以东,黄淮平原以南,江南丘陵以北,分为两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中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四个部分,是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出来的平原。
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农田、杭嘉湖平原1、杭嘉湖平原2、洞庭湖平原4、恒河平原:恒河平原是由恒河冲积而成,恒河平原和恒河三角洲水网密布,土壤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玉米、黄麻、油菜籽、甘蔗等。
这里人烟稠密,历来是印度、孟加拉国的主要经济区。
5、亚马孙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中部,范围南北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起安第斯山脉,东到大西洋沿岸,有亚马孙河及其支流冲积形成。
面积56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平原。
它地势低平,大部在海拔150米以下,在这里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陆地地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东西,却不能忽视其多样性。
它们可分解为五种基本形态:一、斜坡斜坡地形是指倾斜的山坡,坡度可以非常大,也可以很小。
大坡度的地形称为陡坡,小坡度的地形叫抛物线坡。
大斜坡的地形多是由于地质大地运动、火山活动或地表水力作用等原因形成的。
斜坡地形不仅覆盖大片的土地,也是重要的生态栖息地。
二、高山高山地形是指高山因地表旋转抬升或陆块运动而形成的地质构造,山高度一般是几百米至几千米。
高山地形也称为内陆高原,因具有较高海拔,形成的特殊环境影响,生长着许多不同的植物和动物。
三、山谷山谷是指地面上受某种力学因素作用,自上而下形成的倾斜走向的地形。
地质学上将山谷主要种类划分为河谷和冰谷,河谷是指由河流削切排列的地形,而冰谷则是由冰川刮切形成的地形。
河谷的特点是山脉宽阔,两侧山谷紧凑,上部山区较高,其背景巨大;而冰谷多形成在山脉高耸的后面,呈现出类似天坑、深渊般的状。
四、火山火山是指岩石熔化而形成的地形,是流体熔岩在岩石表面喷出的碎片,地质科学家将它们分为火山群、对流层岩石、特殊变质岩石等类型。
火山具有多种形态,从海底山火山,到山坡火山和狭缝火山,都是火山的展现。
五、海岸海岸地形是指悬崖、河凹、海湾、野生植被等环境为主的海岸地形,它们属于受海洋影响最大的地形类型之一。
此外,海岸还含有许多非常丰富且环境友好的资源,包括岩石沙滩、湿地沼泽等,是重要的物种棲息地。
总之,陆地地形多种多样,但可以归结为五种基本形态:斜坡、高山、山谷、火山和海岸。
这些地形都有自己特有的结构和环境,是形成多样地貌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从中获取许多资源的重要来源。
世界地形主要分为哪几种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世界地形主要分为哪几种共分为: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平原: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
平原的类型较多,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
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
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
侵蚀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
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罗斯平原。
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平原不但广大,而且土地肥沃,水网密布,交通发达,是经济文化发展较早较快的地方。
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另外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等也富集在平原地带。
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地球陆地的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
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
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
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
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
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
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
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
1、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和中国主要地形区(P48图3-11)地形类型主要地形特征中国主要地形区山地海拔500米以上,高耸陡峭。
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南岭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宽广低平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广阔肥沃)、华北平原(平坦完整)、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鱼米之乡)高原海拔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陡峭。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内蒙古高原(坦荡辽阔)、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云贵高原(起伏崎岖)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坡度和缓,连绵起伏。
三大丘陵:东南丘陵(茶竹盛名),山东丘陵,辽东丘陵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天府之国)、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考点6:中国的河流:长江概况、黄河概况(七年级上册P53、P54)6.中国的河流:长江概况,黄河概况。
(七年级上册P53、P54)比较点黄河P53 长江P54分水岭秦岭发源地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青海省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峰全长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6300千米(中国第一大河) 注入海洋渤海(山东省) 东海(上海市)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P56图3-22)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P56图3-22)流经的省级行政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P47自我测评1)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12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P47自我测评1)上、中、下游的划分上、中游的分界点:河口(内蒙古自治区),中下游分界点:孟津(河南省)上、中游分界点:宜昌(湖北省)中、下游分界点:湖口(江西省)主要支流渭河(陕西省)、汾河(山西省)雅砻江、嘉陵江、岷江、乌江、湘江(洞庭湖)、汉江、赣江(鄱阳湖)主要景观开封附近的“悬河”(地上河)、三峡工程(七上P55)各段特征上游:落差大,峡谷多,水力资源丰富。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世界的地形1、陆地地形:(1)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
(2)陆地地形特征:①山地分布醒目,且呈条带状分布;多高大绵长山脉;①高原分布较广;①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大多由河流冲积而成;①不同地区的地形差异很大。
(3)主要地形单元:①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落基山脉—北美洲最长山脉;①高原: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①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东欧平原—世界面积第二大平原,欧洲面积最大平原;①盆地:刚果盆地—世界面积最大盆地;(4)主要大洲的主要地形:非洲: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亚洲: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2、海底地形:(1)基本地形类型:①大陆架: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不超过200米;①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深度骤降;①海沟: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出现在大陆坡与洋盆交界;①洋盆:宽广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①洋中脊: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2)主要地形单元特点:①大陆架:大浅海的水产品占整个海洋水产品的80%;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约占全世界1/3。
人类主要活动区。
属大陆板块。
①大陆坡:是地球上最绵长、壮观的斜坡,其上有深刻的海底峡谷;属大陆板块①海沟:马里亚纳大海沟—世界最低点;属消亡边界。
①洋盆:宽广相对平坦的大洋底部;属大洋板块。
①洋中脊: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属生长边界。
活动一:教材P53,读图认识世界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既要学会从宏观看地势高低的起伏和地形的分布大势,也要学会判别各地的具体地形类型。
1.阅读世界地形图,将下列代号表示的地形区名称或位置填入表3.2。
①亚洲中南部①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①北美洲西部①南美洲中部a.刚果盆地b.青藏高原c.阿尔卑斯山脉d.安第斯山脉e.东欧平原地形类型地形区名称大致位置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亚洲中南部阿尔卑斯山脉欧洲南部落基山脉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脉南美洲西部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中部青藏高原亚洲中南部,我国西南部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北部赤道附近东欧平原欧洲东部盆地刚果盆地非洲西部的赤道附近2.概括世界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1、平原(plain)
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
平原的类型较多,按其成因一般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和堆积平原,但大多数形成一般都是河流冲击的结果。
堆积平原是在地壳下降运动速度较小的过程中,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
洪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都属于堆积平原。
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是冲积平原。
侵蚀平原,也叫剥蚀平原,是在地壳长期稳定的条件下,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
侵蚀平原一般略有起伏状,如我国江苏徐州一带的平原。
构造平原是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原,如俄罗斯平原。
2、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
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在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带。
3、山地,属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地球陆地的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特的群山。
山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
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
这些群山层峦叠嶂,群居一起,形成一个山地大家族。
山地的表面形态奇特多样,有的彼此平行,绵延数千公里;有的相互重叠,犬牙交错,山里套山,山外有山,连绵不断。
山地的规模大小也不同,按山的高度分,可分为高山、中山和低山。
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中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称为低山。
按山的成因又可分为褶皱山、断层山、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等。
褶皱山是地壳中的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挤压,向上弯曲拱起而形成的。
断层山是岩层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层发生断裂,然后再被抬升而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是典型的褶皱山,江西的庐山是断层山,天山山脉属于褶皱一断层山。
4、盆地,顾名思义,就像一个放在地上的大盆子,有下凹和隆起的部分,是一种四周高(高原或山脉)中间低(丘陵或平原)的地形。
人们把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
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东非大陆中部,叫刚果盆地或扎伊尔盆地,面积约相当于加拿大的1/3。
这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区,盆地边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盆地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称为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
另一种是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盆地,称为侵蚀盆地,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5、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
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