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五种地形类型的判读 公开课
- 格式:doc
- 大小:771.50 KB
- 文档页数:6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并不是要求只认识山地的这三个部位,鞍部和陡崖也是等高线地形图中常见的地形部位,尤其是鞍部,尽管容易识别,若不给学生指明,常常被看成山谷。
山峰、鞍部、陡崖比较容易识别,山谷和山脊的区分则相对较难,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做到立体与平面之间的思维转换,是学习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是“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的基础,是学习的重点。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是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学习的重要成果展现,又是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
所以,本节课是初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资料,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某一点的海拔,并准确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并判断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3.综合景观图,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类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让同学直观理解相对高度与海拔的概念;2.通过观看微课与自绘图,着重理解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部位;3.通过活动实践,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地形剖面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等高线地形图解决实际问题;2.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教学难点】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地形剖面图;4.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世界地形》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概念。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3.了解世界陆地上两大著名山脉带的分布规律,在地形图上找到并识记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位置(特别是世界地形之最)。
水平目标:1.掌握在地形图上识别不同地形的方法。
2.能根据需要选择和查找地图,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持续提升读图水平。
情感目标:通过注重家乡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热爱家乡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重难点】1.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以及判断方法。
2. 世界陆地上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位置(特别是世界地形之最)。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一、轻松导入请同学们一起欣赏一组各类地形图片。
大家看到了,我们生活的的地球,陆地表面地形多种多样,千姿百态,多样的地形构成了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了解陆地地形。
二、探究解惑(一).海拔与相对高度我们用什么表示地形高低呢?表示高度的方法有两种:海拔和相对高度。
(1)、请两位高矮不同的同学,说出自己的身高,计算身高之差,类比“海拔”和“相对高度”。
(2)、指导同学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概念;并实行简单估算,完成“课堂活动一”。
(二).五种地形类型海拔和相对高度不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
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1)、请学生阅读教材和欣赏图片,回答:陆地地形有五种: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2)、展示图片,比较“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盆地”五种地形的特征,得出“区分五种地形”的方法。
(3)、学生思考“课堂活动二”,说出A、B、C、D、E五点各属于哪种地形类型。
(三)、世界著名地形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1)、展示“世界地形图”,找出世界陆地上两大山脉带—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山脉带,并找出最主要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
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线、等高距和等高线地形图,学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3.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画硬币山等高线图和观看视频讲解等方式了解等高线、等高距和等高线地形图的由来,会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3.等高线形态和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方法】创色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段: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一幅地图,两个英国人撒谎说他们是来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蝴蝶,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
后来就是这一张张蝴蝶图带来英国的军队。
那么,这些蝴蝶图究竟是怎样的呢?出示等高线地形图。
观看地图,积极思考。
故事引入,激发好奇心。
承转过度同学们,是什么样的地图既可以展示出地表千姿百态的形态,又可以表示地面的上下起伏呢?如何将立体的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表示到平面的地图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内容——地形图的判读。
情境创国庆期间,小明和朋友准备爬山游玩,随身携带了两幅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学生进入情境,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这下他们犯难了,地形图应该怎么读呢?自主学习教师出示“过关斩将〞的步骤,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和测评?的相关预习题。
学生认真预习,完成相应题目。
看书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承转:同学们预习不错,看来大家很有信心过关斩将!好,下面我们就和小明一起来勇闯难关,学习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勇闯难关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1.设疑:小甲和小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都是1000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图见ppt〕2.出示问题:表示高度的方法有哪些?3.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
导学案《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5)》——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判断【学习目标】1. 了解陆地五种主要地形(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的基本特征,并判读陆地地形类型。
2. 描述某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习重点】1。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2。
学会描述某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描述地形特征。
【学习内容】第一环节—-自主学习一、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特征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
地势:地表起伏趋势。
地形类型 示意图 海拔范围 特征 等高线特征 备注 山地高程向中心增大,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山地组成山脉,山脉组成山系丘陵高原平原盆地高程向中心减小,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二、特殊地形--沙丘、火山、梯田、海沟、地上河等。
A B C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描述某区域的地形特征P -3000-3000-100010°N -10497要求:先个人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完善答案1.读图1和图2,简述该地地形特征图1图22。
读图3,描述图示区域内地形地势特征图33。
(2010年上海卷)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4,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势特征(2分)图43.读图5,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图5图65。
读图6,描述图示地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6.读图7,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第三环节--展示点拨要求:将小组在第二环节讨论的结果,写在小黑板上.根据教师抽取的小组签号,抽到的小组带着黑板到讲台上展示讲解。
教师根据展示情况打分、点拨。
第四环节——反馈检测:课堂练习1.下图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图8 图9图9是某地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1.图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AA.山河相间B.中部高、四周低C.东北高、西南低D.地势低平、河网稠密2。
与图示地形特征较吻合的是DA.长江中下游平原B。
黄土高原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3。
读图10,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导学案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5)》
——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判断
【学习目标】
1.了解陆地五种主要地形(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的基
本特征,并判读陆地地形类型。
2.描述某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习重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2.学会描述某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描述地形特征。
【学习内容】
第一环节——自主学习
一、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特征
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
地势:地表起伏趋势。
地形类型示意图海拔范
围
特征等高线特征备注
山地高程向中心增
大,示坡线画山地组成山
在等高线外侧脉,山
脉组成
山系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高程向中心减
小,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内侧
二、特殊地形——沙丘、火山、梯田、海沟、地上河等。
A B C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描述某区域的地形特征
要求:先个人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讨论,完善答案
P
-3000-3000
-1000
10°N -10497
1.读图1和图2,简述该地地形特征
图 1 图2
2.读图3,描述图示区域内地形地
势特征
图3
3.(2010年上海卷)读有关厄立特
里亚的图4,归纳厄立特里亚的地
势特征(2分)
图4
3.读图5,描述图示地区的地
形特征。
图5 图6
5.读图6,描述图示地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6.读图7,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第三环节——展示点拨
要求:将小组在第二环节讨论的结果,写在小黑板上。
根据教师抽取的小组签号,抽到的小组带着黑板到讲台上展示讲解。
教师根据展示
情况打分、点拨。
第四环节——反馈检测:课堂练习
1.下图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图8 图9
图9是某地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
1.图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 A
A.山河相间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地
势低平、河网稠密
2.与图示地形特征较吻合的是 D
A.长江中下游平原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
3.读图10,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
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9
分)
我的困惑: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